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功能: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为组织器官提 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结构:动脉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内膜光滑,中膜主要 由弹性纤维和肌纤维组成,外膜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
动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
01
方式,如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治疗:药物治疗,如抗
02
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
脉管系统的组成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 到全身各处
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处 输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 脉,进行物质交换
淋巴管:收集淋巴液,参 与免疫功能
脉管系统的功能
运输血液:将氧 气、营养物质和 代谢废物运输到 全身各处
01
调节体温:通过 调节血管的收缩 和舒张,调节体 温的平衡
03
02
调节血压:通过 调节血管的收缩 和舒张,维持血 压的稳定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演讲人
壹脉
管 系 统 的 概 述
贰动
脉 系 统
叁静
脉 系 统
目录
肆淋
巴 系 统
脉管系统的概述
脉管系统的定义
01
脉管系统是心 血管系统和淋 巴系统的总称
02
心血管系统包 括心脏、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

03
淋巴系统包括 淋巴管、淋巴 结和淋巴组织
04
脉管系统负责 运输血液、淋 巴液和组织液, 维持生命活动
淋巴结的特点:具有过滤和清除 04 病原体的功能,参与免疫应答
淋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 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病情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ppt课件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ppt课件
终动脉 侧支循环
14
15
三、血液循环 1、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器官内毛细血管 →
→ 各级静脉属支 →
上、下腔静脉 冠状静脉窦 →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
↓ 肺泡毛细血管
2、肺循环(小循环)

肺静脉及其各级属支

左心房 16
17
第二节 心脏
掌握:心的位置与外形,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其常见缺损部位。 心传导系统的组成、位置和功能。 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主要分支及分布。 心的静脉,冠状窦的位置及其主要属支。 心包的构成,心包横窦和心包斜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心的体表投影。
临床:右冠状动脉阻塞常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 U形是冠状动脉造影的有用辨认标志。
40
41
动脉圆 锥支
窦房 结支
左旋支 前室间支
左室后支
后室间支
42
心 肌 梗 死
43
球囊血管成形术
44
•搭 桥
45
⑵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右优势型:65.7%
均衡型;28.7% 左优势型:5.6%
46
2、心的静脉
心大静脉
→ 心中静脉
冠状窦:开口于右心房
心小静脉
47
六、心包
是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 分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
纤维心包:坚韧的结缔组织
1.分部 浆膜心包
壁层
心包斜窦
→ 心包腔 →
脏层
心包横窦
心包前下窦
临床:心包前下窦为心包穿刺的常选部位。
2.功能:减少摩擦,防止心过度扩张及邻近部位感染蔓延到心脏。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总论 PPT课件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总论 PPT课件
1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 心的位置和外形及體表投影。 2 冠狀動脈的起止、行程和分佈。 3 4個心腔的結構。 4 心傳導系的組成。 5 心的纖維性支架。 難點: 1 心腔的方位。 2 心間隔與心纖維性支架。 3 心傳導系的變異。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尖瓣複合體 左房室口 二尖瓣環 二尖瓣(左房室瓣 )
前尖 後尖 前乳頭肌 後乳頭肌
1
2.左心室流出道(主動脈前庭) 主動脈口 主動脈瓣 主動脈竇 右冠狀動脈半月瓣(竇) (即前半月瓣) 左冠狀動脈半月瓣(竇) (即左後半月瓣) 無冠狀動脈半月瓣(竇) (即右後半月瓣)
1
三、心的構造
(一)心纖維性支架 (心纖維骨骼)
左、右纖維三角 4個瓣纖維環(肺動脈 瓣環、主動脈瓣環、二 尖瓣環和三尖瓣環) 圓錐韌帶、室間隔膜部 和瓣膜間隔等
1.右纖維三角(中心纖維體)
Todaro腱
左纖維三角
2.左纖維三角
圓錐韌帶(漏斗腱)
瓣膜間隔
1
右纖維三角
(二)心壁
1.心內膜 2.心肌層
心房肌2層 心室肌3層
•心房肌 與心室肌不連續 •心房肌薄 •心室肌厚 • 左心室肌厚 • 右心室肌薄
右心房←
上、下腔靜脈←各級靜脈屬支 冠狀靜脈竇
肺泡毛細血管
肺循環(小迴圈)
右心室 ↓
肺動脈及其各級分支 ↓
肺泡毛細血管 ↓
肺靜脈及其各級屬支 ↓
左心房
主動脈 右心房
肺靜脈 左心室
1
二、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義 1.動脈間吻合 2.靜脈間吻合 3.動靜脈吻合 4.側支吻合 終動脈 側支迴圈
三、血管的變異和異常
Koch三角 右心房的冠狀竇 口前內緣、三尖 瓣隔側尖附著緣 和Todaro腱之間 的三角區,稱 Koch三角.

人体解剖学之脉管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脉管系统-PPT课件
毛细血管:动、静脉之的微细血管,连 通小动脉和小静脉。
动脉Artery(A) 导血出心的血管, 起于心室,发出分支,遍
布全身。 动脉的结构特点:管壁构造从内至外依次
为内膜、中膜、外膜;中膜主要含弹力纤维 和平滑肌;大动脉以弹力纤维为主;中、小 动脉以平滑肌为主。★
静脉vein(V): 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 细血管,接受属

”表示进入
体循环的主要功能 以动脉血滋养全身组织和细胞,又将全身组织和细 胞的代谢产物运输到右心房。 将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尿素、尿酸及多余的水等运 输到肾,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主动脉及其分支 全身毛细血管 小V 中V 大V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O2
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
营养物质 代谢产物
主动脉口
CO2
2019级临床医学等《系统解剖学》理论课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外形及毗邻 二、心腔
【目的要求】
一.总论 1.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功能意义。 2.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功能意义。 3.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了解其
二、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血液经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 血管和静脉再回到心脏的过程,称血液循环, 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动、静脉血分流。
肺循环(小循环)★★★: 当心室收缩时,右心室的静脉血→肺动脉口→肺 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各级分支→肺泡毛细血管, 在此,肺泡内的氧进入肺泡毛细血管,而肺泡毛细血 管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经此交换后,静脉血变为 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
支,最后注入心房。 静脉的结构特点:管壁薄、腔大、弹性小、
容血量大。★
毛细血管Capillary:

解剖学 第八章 脉管系统ppt

解剖学 第八章 脉管系统ppt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
脉管系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是一套分布于全身各处
的封闭管道。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一)心 (二)动脉 (三)静脉 心是推动血流的动力器官,分为四个腔。即左、右 动脉是将血液带出心脏的血管。 静脉是将血液带回心脏的血管。 心房,左、右心室。
布于肩部和胸前外侧壁。 (2)肱动脉:为腋动脉的延续,在肱二头肌内侧下降至肘窝, 分为尺动脉和桡动脉。 搏动点:肘窝稍上方,肱二头肌腱内侧,可触及搏动。是测
血压听诊部位。
脉管系统
(3)尺动脉和桡动脉:分别沿前臂尺侧和桡侧下降,布于
前臂和手。 桡动脉搏动点:桡侧腕屈肌腱外侧,桡骨茎突内下方,可触 及搏动。是临床触摸脉搏的常用部位。 (4)掌浅弓和掌深弓:由尺、桡动脉的终末分支,互相吻 合而成。 1)掌浅弓:位臵较浅,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 合而成。 2)掌深弓:位臵较深,由桡动脉的终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 合而成。
(二)血管壁的微细结构:
毛细血管的管壁由内皮和基膜构成。
脉管系统
动脉和静脉的管壁由内向外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
血窦:分布于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腺中的毛细血管腔大壁 薄,粗细不均,称为血窦。
(三)微循环:是指微静脉和微动脉之间的微细血管中的血液
循环。 微循环包括六个部分:1、微动脉 3、真毛细血管 2、后微动脉 6、微静脉
3.左心房
构成心底的大部,主要结构有左心耳等。
脉管系统
(1)入口:每侧各有两个入口,共四个,即左、右各二个肺 静脉口,分别导入左、右肺的静脉血。 (2)出口:一个,即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脉管系统
4.左心室

脉管系统——系统解剖学课件(中国医科大学)

脉管系统——系统解剖学课件(中国医科大学)
•心房肌薄 •心室肌厚 • 左心室肌厚 • 右心室肌薄
主动脉 右心耳 肺动脉干 右心房
右心室
浅层
中层
3.心外膜
深层
h
17
上腔静脉 左心房 左肺静脉 左心耳 前室间沟 左心室 中层
浅层
心涡
(三)心间隔 1.房间隔(房中隔)
卵圆窝 Koch三角 2.室间隔(室中隔) (1)肌部在两侧的心内膜深面分 别有左、右束支通过。 (2)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易发部位。
h
12
前瓣 隔瓣 三尖瓣 后瓣
2.右心室流出道(动脉圆锥或漏斗部) 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 肺动脉窦 半月瓣小结 动脉圆锥 下界—室上嵴 前壁—右心室前壁 内侧壁—室间隔
肺动脉瓣
h
13
(三)左心房 1.左心耳 心外科最常用手术入路之一 2.左心房窦(固有心房) 左房室口
(四)左心室
1.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窦部)
右心室:5-8点 右心房:8-11点 左心房:11-1点 左心室:2-5点
h
9
(一)右心房
界沟 界嵴
1.固有心房 右房室口 梳状肌
2.腔静脉窦 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瓣 (Eustachian瓣)
h
10
冠状窦口
冠状窦瓣 (Thebesian瓣)
心最小静脉
卵圆窝
主动脉隆凸
心导管术的一个标志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各级静脉属支 冠状静脉窦
肺泡毛细血管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
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 ↓
肺泡毛细血管 ↓
肺静脉及其各级属支 ↓
左心房
主动脉 右心房
肺静脉 左心室
h
5
二、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1.动脉间吻合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终动脉 侧支循环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05
脉管系统的研究前景与 展望
脉管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血管内超声技术
利用微型超声探头进入血管内部,实时监测血管壁结构和 血流状态,为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确的信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利用光学原理对血管壁进行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测, 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壁的三维结构,为血管疾病的早期诊 断提供有力支持。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编辑,实现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为 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脉管系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随着脉管系统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效果将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个体化治疗
通过对个体脉管系统的深入研究,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 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血栓的形成与防治
总结词
血栓是指在血管内形成的凝块,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流 缓慢等。血栓的形成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血栓是指在血管内形成的凝块,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流 缓慢等。血栓的形成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血栓的形成是一个 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 将血液从心房泵到心室, 再从心室泵到全身各部位 。
心脏的节律
心脏的节律由窦房结控制 ,产生电信号,使心脏有 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血液循环的路径与特点
血液循环的路径
血液从心脏泵出后,经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再回到心脏。
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液循环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不断循环。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调节功能:淋巴系统参与调节体内 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输功能:淋巴系统负责运输淋巴 液,将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代 谢废物运输到血液中
屏障功能:淋巴系统可以阻挡病原 瘤: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恶性肿瘤 淋巴结炎:淋巴结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 淋巴水肿: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的水肿 淋巴管畸形:淋巴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如淋巴管瘤、淋巴管囊肿等
冠状动脉的解剖 结构与心脏的生 理功能密切相关, 如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疾病
冠状动脉的功能和作用
向心肌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维持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
调节心肌的收缩和舒张
参与心肌的代谢和修复过程
冠状动脉系统的疾病和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膜增厚, 管腔狭窄,血流受阻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汇报人:小无名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脉管系统的概述 主动脉系统 冠状动脉系统 静脉系统 淋巴系统
添加章节标题
脉管系统的概述
脉管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脉管系统是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总称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组织 脉管系统负责运输血液和淋巴液,维持生命活动
脉管系统的临床应用
脉管系统的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心电图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了解心脏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核磁共振检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脉管系统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1、心
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
左、右心房 中腔性器官,内有四腔
左、右心室
心室发出动脉,心房接受静脉。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5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6
外膜 中膜 内膜
离心
回心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7
2、动脉(A)
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
内膜 :内皮
其结构
中膜:弹性纤维 平滑肌
外膜:结缔组织
大动脉中膜以弹性纤 维为主,含少量平滑 肌。中小动脉中膜以 平滑肌为主。
脉 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
第一节 概述
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
了解: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的结构特点及配布特点。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4
一、心血管组成

40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41
动脉圆 锥支
窦房 结支
左旋支 前室间支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左室后支
后室间支
42
心 肌 梗 死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43
球囊血管成形术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44
界嵴 腔静脉窦: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 右房室口
心导管穿刺部位 → 卵圆窝
注意:Todaro腱与Koch三角的概念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4

☆心衰淤血,血凝块形成—栓塞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5
2、右心室
流入道(窦部):右房室口—三尖瓣(前、后、隔瓣)
室上嵴
—腱索—乳头肌-三尖瓣复合体
流出道(漏斗部):也称动脉圆锥-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房室隔
膜部 肌部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5
四、心传导系 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包括
窦房结: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心外膜深面。
结间束:前、中、后结节间束。
房室结:延搁来自窦房结的冲动,位于冠状窦口前上方的 心内膜深面。
房室束:左束和右束
蒲肯野纤维:又称束细胞
胸肋面:胸骨体下部左侧4-6肋为临床心内注射处。 二面
膈面:与膈相邻。
三缘:左缘、右缘、下缘。
四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冠状沟
房间沟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1
心底
心尖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2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3
二、心腔
左心房 心房 → 房间隔 右心房
左心室 心室 → 室间隔
右心室
1、右心房
固有心房:梳状肌
窦状毛细血管 (血窦)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0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1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2
5、微循环
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
动静脉吻合

直捷通路
→ 微静脉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3
二、血管吻合
1.动脉间吻合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终动脉 侧支循环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外膜 中膜 内膜
8
3、静脉(V)
引导血液回心的管道
与动脉比较,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三层分界不清, 内、中膜较薄,外膜较厚。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9
4、毛细血管 为连接动、静末梢间的微细管道,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构成, 毛细血管彼此吻合成网,遍布全身各处。
连续毛细血管
分类 有孔毛细血管
左右冠状动脉开口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9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0

瓣膜开放关闭图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1
三、心的构造
1、心壁的构造
心内膜:衬贴于心的各腔面,并在心腔各口处形成 心瓣膜,心内膜与血管内膜相续。
肌层 心房肌:2层,与心室肌肉不连续,比心室肌薄。 心室肌:3层,浅斜左下方,形成心涡入深层, 中层为环行,深层为纵行。
心外膜:为浆膜性心包脏层,表面被覆一层间皮。
2、心纤维骨骼
左、右纤维三角
由心肌和瓣膜附着处 四个瓣膜环 的纤维性支架构成 圆锥韧带 室间隔膜部
瓣膜间隔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2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3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4
3、房间隔与室间隔
房间隔:卵圆窝→房间隔缺损好发处
室间隔 膜部:室间隔缺损好发处 肌部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6
逆流关闭
顺其而开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7
3、左心房
左心耳:心脏手术入路之一
左心房窦:五个开口
左肺上、下静脉口 右肺上、下静脉口 左房室口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8
4、左心室
流入道(窦部):左房室口—二尖瓣(前、后瓣)
二尖瓣前瓣
—腱索—乳头肌-二尖瓣复合体
流出道(主动脉前庭):主动脉-主动脉瓣-
14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5
三、血液循环 1、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器官内毛细血管 →
→ 各级静脉属支 →
上、下腔静脉 冠状静脉窦 → 右心房
右心室 ↓
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
↓ 肺泡毛细血管
2、肺循环(小循环)
↓ 肺静脉及其各级属支
↓ 左心房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6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7
第二节 心脏
掌握:心的位置与外形,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其常见缺损部位。 心传导系统的组成、位置和功能。 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主要分支及分布。 心的静脉,冠状窦的位置及其主要属支。 心包的构成,心包横窦和心包斜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心的体表投影。
了解:心的纤维性支架和心壁的构造。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8
一、心的位置和形态
1、位置
心位于中纵隔内, 1/3位于正中线右侧, 2/3位于正中线左侧。
上:出入心的大血管
下:膈
前:胸骨体及2-6 肋软骨
后:主支气管、食管等, 平对T5-T8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19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20
2、形态 形似倒置的圆锥体,大小如本人的拳头。 一尖:心尖,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一底:心底,与食管、胸主动脉等相邻。
传导路径:窦房结→结间束→左右心房→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心内 膜下支(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细胞。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6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7
Purkinje纤维网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8
心传导系与心电图对应关系图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39
五、心的血管
心本身的循环称冠状循环,占血流量4%-5%。
1、心的动脉
前室间支:左右室前支、室间隔前支等
左冠状动脉

左旋支:40%的人发出分支分布到窦房结。
右冠状动脉 后室间支Fra bibliotek左室后支
右冠状动脉呈U(69%)形弯曲走行,在弯曲顶部发出房室结 支(93%),窦房结支(60%)。
临床:右冠状动脉阻塞常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 U形是冠状动脉造影的有用辨认标志。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