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快速建模教程.doc

合集下载

midas建模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midas建模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midas建模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midas建模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纵向计算模型的建立1.设置操作环境1.1打开新项目,输入文件名称,保存文件1.2在工具-单位体系中将单位体系设置为“m”,“KN”,“kj”和“摄氏”。

2.材料与截面定义2.1 材料定义右键-材料和截面特性-材料。

C50材料定义如下图所示。

需定义四种材料:主梁采用C50混凝土,立柱、盖梁及桥头搭板采用C30混凝土,基桩采用C25混凝土。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1860级高强低松弛s 15.24钢绞线。

钢绞线定义时,设计类型:钢材;规范:JTG04(S);数据库:strand 1860,名称:预应力钢筋2.2 截面定义2.2.1 利用SPC(截面特性值计算器)计算截面信息(1)在CAD中x-y平面内,以mm为单位绘制主梁所有的控制截面,以DXF 格式保存文件;绘图时注意每个截面必须是闭合的,不能存在重复的线段,并且对于组成变截面组的线段,其组成线段的个数应保持一致。

(2)在midas工具中打开截面特性计算器(SPC),在Tools-Setting中将单位设置为“KN”和“mm”;(3)从File-Import-Autocad DXF导入DXF截面;(4)从Model-Section-Generate中选择“Type-Plane”;不勾选“Merge Straight Lines”前面的复选框;Name-根据截面所在位置定义不同的截面名称从而生成截面信息;(5)在Property-Calculate Section Property 中设置划分网格的大小和精度,然后计算各截面特性;(6)从File-Export-MIDAS Section File导出截面特性文件,指定文件目录和名字,以备使用。

2.2.2 建立模型截面(1)右键-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添加-设计截面,选择设计用数值截面。

单击“截面数据”选择“从SPC导入”,选择刚导出的截面特性文件,并输入相应的设计参数。

midas建模的一般过程

midas建模的一般过程

第一章Midas/Civil建模的一般过程 (1)第一节建立模型 (1)§1-1设定操作环境 (1)§1-2确定结构类型 (3)§1-3定义材料 (3)§1-4定义截面 (4)§1-5输入节点和单元 (5)§1-6输入边界条件 (8)§1-7输入荷载 (9)§1-8运行结构分析 (11)第二节结果查看 (12)§2-1查看反力 (12)§2-2查看变形和位移 (12)§2-3查看内力 (13)§2-4查看应力 (15)§2-5梁单元细部分析(BeamDetailAnalysis) (16)§2-6表格查看结果 (17)第一章Midas/Civil建模的一般过程本章通过对简支梁的建模分析,介绍MIDAS/Civil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一些基本功能。

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①MIDAS/Civil的构成及运行模式②视图(View Point)和选择(Select)功能③关于进行结构分析和查看结果的一些基本知识(GCS,UCS,ECS等)④建模和分析步骤(输入材料和截面特性、建模、输入边界条件、输入荷载、结构分析、查看结果)第一节建立模型§1-1设定操作环境一、建立新项目(新项目),命名项目名称,保存(保存)。

二、定义单位体系:kN(力),m(长度),其方法如下:工具>单位体系长度选择‘m’,力(Mass)选择‘kN’点击图1.单位体系编辑窗口三、工具条定制:本例题主要使用工具条图标菜单。

也可使用窗口下端的状态条来转换单位体系。

在主菜单选择工具>用户制定>工具条在工具条选择栏钩选相应的工具条点击图2.工具条定制窗口图3.默认操作界面组成主成分工具条与次成分工具条都集成了许多常用的工具按钮,根据须要可很快地实现切换。

也可以把鼠标移动到任一工具条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完成工具条的定制。

(整理)Midas钢筋混凝土板桥建模.

(整理)Midas钢筋混凝土板桥建模.
13.在旋转角度里输入‘-360/2/pi/131.95’
14.在旋转轴栏里选择‘z轴’
15.在第一点栏里输入‘0, -131.95, 0’
16.点击
图3.15 建立1m长的板单元
复制第一间距。
1.点击 旋转单元
2.点击 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
3.确认形式为‘复制’
4.在旋转的复制次数里输入10’
5.在旋转角度里输入‘-360/2/pi/131.95’
3.在旋转栏的复制次数里输入‘4’
4.在旋转角度里输入‘-0.5*360/2/pi/131.95’
5.确认旋转轴为‘绕z轴’
6.确认第一点为‘0, -131.95, 0’
7. 在厚度号增幅里输入‘1’,确认重复为‘’
8.点击
图3.18 在桥墩P1的左侧建立板单元
建立1.3m厚的板单元。
1.在旋转单元栏里确认形式为‘复制’
· 冲击系数
第1, 3 之间
第2, 3 支点
第2之间
L
15
(15 + 20)/2 = 17.5
20
i
0.273
0.261
0.250
图3.5 活荷载的载荷
支座沉降
如果因地板的압밀침하등而产生支点的支座沉降,把支座沉降量假设为1cm来查看 (GENw包括如图3.6的载荷方法提示把所有指点的沉降可能性顺列组合的结果。)
3.点击 扩展单元
4.点击 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
5.在扩展类型栏里选择‘线单元→板单元’
6.确认删除栏为‘’
7.在单元属性栏里确认单元类型为‘板单元’
8.确认材料栏为‘1 : 30’
9.确认厚度栏为‘1 : 1.000’
10.确认类型栏为‘厚板’

Midas建模.doc

Midas建模.doc

Midas建模建立新项目,命名和保存定义单元系统,自定义相应的工具栏,并确定结构类型。

该模型位于整个坐标系的x-z平面上,即X方向是杆系的长度方向,Z方向是垂直方向。

定义材料和截面向“材料”工具栏添加材料包括规格类型和数据库。

在“节”工具栏中选择适当的节类型。

输入节点和单元格在“材料”工具栏中的“添加材料”中定义材料和截面,包括规格类型和数据库。

在“节”工具栏中选择适当的节类型。

输入节点和单位也可以在x中的工具->位置系统中设置,如下图所示:2。

定义材料和横截面定义材料->特性->材料特征值->材料横截面,因为它是铁路桥,我们的材料规格选择tb05 (RC)-tb10002.3-2。

定义材料和横截面定义材料->特性->材料特征值->材料横截面,因为它是一座铁路桥。

因此,在我们的材料规范中,有许多选择TB05(钢筋混凝土)-TB 10002.3:截面定义的方法。

我们可以在数据库中调用截面(标准型钢),由用户定义,直接输入截面特征值的数值形式,并将现有截面导入其他模型。

参照附图,对于有坡率的桥墩,可通过将变截面转换成变截面组来实现。

可变横截面的增加:进入添加节、更改节的界面,将相应的单元导入I端和j端;并命名(注意:每个区段的区段号不能相同)。

可变横截面组是可变横截面分配单元。

进入模型窗口,将完成的变量横截面拖动到相应的单位。

可变横截面设置:特征→截面特征值→添加→可变截面→输入i.j .截面数据可变截面组设置:单位→可变截面组→在单位列表中选择需要被赋予可变截面特征的单位,并输入组名(只要你记得清楚,不要重复其他可变截面组的名称,就可以随意输入)3。

建立节点:首先,应当理解,节点是有限元模型的最基本单元,节点不代表任何实际的桥梁结构,而仅用于确定构件的位置。

可以通过捕捉网格网络、输入坐标、复制现有节点、划分现有节点等方法来创建节点。

此外,程序会在复制单元时自动生成构成单元的节点。

迈达斯建模过程

迈达斯建模过程

题目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模一、确定箱梁尺寸确定主梁为单箱三室截面,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二、确定施工方法和施工阶段数1.下部结构施工(1)刚性扩大基础施工刚性扩大基础采用明挖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工作在枯水期进行,不宜间断。

基坑采用板桩墙支护,并使用表面排水法进行排水作业,采用土石围堰形式进行围堰。

基础圬工浇筑采用无水砌筑法。

(2)桥梁墩台施工桥梁墩台施工采用滑动模板施工方法,一般经历滑模组装、浇筑混凝土提升与收坡、接长顶杆和绑扎钢筋等阶段。

2.上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悬臂浇筑法,0号块在墩顶托架上立模现场浇筑,节段的悬臂浇筑采用悬臂挂篮法,合龙段施工采用边跨至中跨的顺序合龙,采用现浇的合龙方法。

3.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后张法张拉预应力筋,在预留孔道内穿入预应力钢筋,支千斤顶,张拉预应力钢筋,锚固预应力筋后进行孔道压浆。

三、数据准备某跨径为20+25+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梁宽度为20.70m1.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设计荷载:按2014规范的公路-I级汽车荷载,人群荷载3kN/m2。

(2)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20+25+20m。

桥面净宽为净[0.25+2.00(人行道)+0.50+15.00(行车道)+0.50+2.00(人行道)+0.25]m。

2.其余参数参照桥梁总体布置如下图:桥梁总体布置图1四、建模过程1.材料定义点击“特性”菜单,选择“材料特性值”选项以打开“材料和截面”窗口,选择“材料”菜单,点击“添加”按钮,定义“材料号”为“1”,名称为“箱梁混凝土C50”,定义“设计类型”为“混凝土”,“规范”为“JTG04(RC )”,“数据库”选择“C50”,点击“确认”按钮,第一种材料定义成功。

点击“添加”按钮,定义“材料号”为“2”,名称为“墩台混凝土C40”,定义“设计类型”为“混凝土”,“规范”为“JTG04(RC )”,“数据库”选择“C40”,点击“确认”按钮,第二种材料定义成功。

个人总结-MIdas建模基本操作步骤

个人总结-MIdas建模基本操作步骤

目录一定义材料 (2)二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 (2)三截面定义 (3)四建立节点 (3)五建立单元 (4)六定义边界条件 (4)七定义自重荷载 (4)八钢束预应力荷载 (4)九温度荷载定义 (6)十移动荷载定义 (6)十一变截面及变截面组的定义 (10)十二质量数据定义 (10)十三 PSC截面钢筋定义 (11)十四节点荷载 (12)十五梁单元荷载定义 (12)十六组的定义 (12)十七支座沉降分析数据和支座强制位移 (14)十八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 (14)十九截面特性计算器 (15)二十 PSC设计 (15)一定义材料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材料定义的三种方法。

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材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材料定义。

2、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材料定义。

3、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材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定义材料,操作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执行:选择设计材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材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材料。

对于自定义材料,需要输入各种控制参数的数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

二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分三步骤操作: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括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展函数)(图1,图2);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材料连接(图3);3、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表面积比)(图4);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时注意事项: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2)、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在建立模型后通过程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3)、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理论厚度计算值。

最新Midas钢筋混凝土板桥建模.doc

最新Midas钢筋混凝土板桥建模.doc
| 1.200 | 600[ 1.800
TT-
| 1.600 |450
DB 24
Cw

■rt

1J
\ 4
4
n i
u
~\厂
~\
i
/
i

r
丿
1
y

△ △

图3.5活荷载的载荷
>支座沉降
如果因地板的書些司話昔而产生支点的支座沉降,把支座 沉降量假设为lcm来查看(GENw包括如图3.6的载荷方 法提示把所有指点的沉降可能性顺列组合的结果。)
【2fcl <a【h5■»•»* r/r>亠J*・・.・A2QW皿M » • AAO 0?
>•:!•» -I 22■——刁•:2闪田巾心出必Ws
..IT■工.|Q上11*0I
9移动新调IB的工具
条时,町通过用81标 拖动工具条名称(图3.8⑴的八来5£<对于己有的工具条则 可通过范动图3.8 (a)的0来移动•
16.
连接节点1和11
怜。[山勺CzlVS9Q[Pr(Xs、3*l]-[0:J>Xi・(>ec<S 3・J SW^'NITCTKtT"」貝21
鼻支料巴A9l<n喪田七•裂眇 笛如 力祈a«*E>银计a«Jt2) TJldi Zg屯fh0
Oc^a ^*C*•QlVX 1r>• 1/ M 5is卜:••蛊IUI£MXA«QG?云・
3^.!2矗2也is心皿e血丙分n©>vv.
EG3G"Xa2
I
a工。:竽
^lSJA
」凶 壬石尽存6
事止£①畀%H IB wft|
疥卷住舵和孩FlS

个人总结MIdas建模基本操作步骤

个人总结MIdas建模基本操作步骤

目录一定义材料 (2)二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 (2)三截面定义 (3)四建立节点 (3)五建立单元 (4)六定义边界条件 (4)七定义自重荷载 (4)八钢束预应力荷载 (4)九温度荷载定义 (6)十移动荷载定义 (6)十一变截面及变截面组的定义 (10)十二质量数据定义 (10)十三 PSC截面钢筋定义 (11)十四节点荷载 (12)十五梁单元荷载定义 (12)十六组的定义 (12)十七支座沉降分析数据和支座强制位移 (14)十八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 (14)十九截面特性计算器 (15)二十 PSC设计 (15)一定义材料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材料定义的三种方法。

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材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材料定义。

2、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材料定义。

3、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材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定义材料,操作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执行:选择设计材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材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材料。

对于自定义材料,需要输入各种控制参数的数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

二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分三步骤操作: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括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展函数)(图1,图2);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材料连接(图3);3、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表面积比)(图4);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时注意事项: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2)、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在建立模型后通过程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3)、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理论厚度计算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 建模导入 Midas 计算教程
1、概述
因midas 属有限元计算软件,结构计算非常常用,但其缺点在于建模过程复杂,但采用CAD可实现快速建模,导入midas,以弥补有限元软件建模功能的短板。

现以移动式脚手架稳定性计算为例,做一说明。

移动式脚手架图纸如下:
2、CAD建模
采用 cad 绘制移动式脚手架,注意:绘制成三维。

每一条线代表一个构件,相同的构件放在同一图层,不同的构件以不同图层区分。

图一脚手架三维图
图二脚手架图层分类
将图纸另存为 *dxf 格式。

3、导入 midas
1、打开 midas,点击文件→导入→ AUTO CAD dxf 模型。

2、搜索到前面另存的dxf 模型。

选择需要的图层,双击。

并在下面的选项中赋予相应的材料和截面。

导入后, midas 模型如下:
快速建模完成,后面进行计算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