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统计学期末试卷汇总

合集下载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二套)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二套)

成都理工大学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二套)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题1分,共10分) A. 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B. 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使得每一类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C. 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使得每一群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D. 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2、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

A. 每月的生活费支出B. 产品质量的等级C. 企业所属的行业D. 产品的销售收入3、某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想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统计学的考试分数与数学考试分数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应该选择的描述图形是( )。

A. 散点图B. 条形图C. 饼图D. 箱线图4、某大学共有5000名本科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标准差是得 分50元。

假定该校学生的生活费支出为对称分布,月生活费支出在400元至600元之间的学生人数大约为( )。

A. 3400人B. 4550人C. 4750人D. 4950人5、市场营销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为8000元,标准差为2400元,大学教师的平均月收入为5000元,标准差为2000元。

由此可知( )。

A. 市场营销人员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大B. 大学教师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小C. 大学教师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大D. 二者收入的离散程度相等6、某地区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8000元,中位数是6000元,众数是5000元。

由此可知,该地区家庭的收入是( )。

A. 左偏分布B. 右偏分布C. 对称分布D. 尖峰分布7、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和σ,其中( )。

A. σ越小,正态曲线越陡峭B. σ越大,正态曲线越陡峭C. 不同的σ,决定了正态曲线在横轴上的位置D. 不同的σ,决定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大小8、某电池生产商声称,它们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85小时。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

A. 数学方法B. 概率论C. 社会现象D. 统计方法答案:D2. 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它的偏度应该是___________。

A. 0B. 1C. -1D. 2答案:A3. 在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中,____________用于衡量数据集中趋势。

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答案:B......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 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样本总和/样本容量2. 当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时,它们的联合概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各自概率的乘积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样本调查,列举一些常见的样本调查方法。

答案:样本调查是通过采集和分析一部分受试者或对象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样本调查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等。

2. 请说明在统计学中什么是“假设检验”,并简要介绍其基本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给定假设的统计方法。

基本步骤包括设定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计算统计量的观察值、确定显著水平、进行假设检验、得出结论。

......四、计算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 已知某班级学生的体重数据如下(单位:kg):50, 55, 60, 65, 70, 75求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答案:计算过程省略,标准差为9.432. 某商品在1月、2月、3月的销售额分别为1000元、1200元和1500元,求这三个月的平均销售额和销售额的方差。

答案:平均销售额为1233.33元,销售额的方差为13133.33五、分析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研究人员想要通过一份问卷调查了解某公司员工的满意度,问卷包括多个问题,如“您对公司的福利待遇满意程度如何?”和“您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满意程度如何?”等等。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和解释D. 数据的搜集和处理答案:C2. 统计学中,总体是指什么?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样本C. 研究对象的个体D. 研究对象的子集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数值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D4. 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搜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BC7. 以下哪些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频率分布B. 描述性统计量C. 数据的图形表示D. 假设检验答案:ABC8. 以下哪些是推断统计分析的内容?A. 总体参数的估计B. 假设检验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B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值描述方法?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对/错)答案:对12.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对/错)答案:对13. 统计学中的相关系数可以完全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对/错)答案:错14. 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对/错)答案:对15. 统计学中的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就越小。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答案: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样本容量越大,样本的代表性越好,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统计学试卷及解析

统计学试卷及解析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题1分,共10分)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是( B )A 、数量指标B 、数量标志C 、变量D 、标志总量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D )A 、普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 、重点调查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 B ) 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不能做结论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A 、104.76%B 、4.76%C 、110%D 、10%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D )A 、B 、C 、-1D 、 -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 C ) A 、下降3% B 、上升3% C 、下降2.91% D 、不变 7、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D )。

A 、1B 、1/2C 、1/3D 、1/4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 B ) A 、都是随机变量 B 、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4%13%8%5%3⨯⨯⨯4%113%108%105%103⨯⨯⨯4%13%8%5%3⨯⨯⨯4%113%108%105%103⨯⨯⨯C、都是确定性变量D、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9、无偏性是指( A )A、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B、当样本容量n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C、随着n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D、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B.劳动生产率C.所有制形式D.企业名称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B.每一个油田C.每一台采油设备D.所有采油设备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英国人威廉·配第B.德国人康令C.德国人阿亨瓦尔D.比利时人凯特勒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统计学13-14A

统计学13-14A

成都理工大学2013-2014学年《统计学》(第一套)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题1分,共10分) 1、一所大学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3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8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生活费支出在500元以上。

这里的300人是( )。

A.总体B.样本C.变量D.统计量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

A.某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元):21,26,19,22,28B.某汽车生产企业各季度的产量(万辆):25,27,30,26C.产品的质量等级: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D.上网的方式:有线宽带,无线宽带3、为了解大学生的上网时间,从全校所有学生宿舍中随机抽取50个宿舍,然后对抽中宿舍中的每个学生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方法是( )。

A.分层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4、在对数值型数据进行分组后,统计各组频数时,通常要求一个组的变量值x 满足( )。

A.上限下限<<xB. 上限下限<≤x B.上限下限==x D. 上限下限≤<x得分5、大学生中每周的上网时间的偏态系数为0.3,这表明学生每周上网时间的分布是( )。

A.对称的B.左偏的C.右偏的D.严重左偏的6、某地区每个人的年收入是右偏的,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

随机抽取900人并记录他们的年收入,则样本均值的分布为( )。

A. 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40元B. 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C. 右偏分布,均值为5000,标准差为40D. 左偏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7、某电池生产商声称,它们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85小时。

质检部门抽取20节电池的随机样本,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是未能拒绝原假设,这意味着( )。

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及答案

~ 学年 第 学期期 末 考试试卷( 1 )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某班7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88,85,85,91,88,93,88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

2、有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均值为14.5,标准差为3.7,比较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结果为( )。

3、、最小平方法的条件是( 0)()(2=-=-∑∑∧∧y y y y 最小值, )。

4、已知物价上涨后,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的商品数量却少15%,则物价指数为( )。

5、某企业1996年产量为125,1997年比上年增长20%,1998年比1997年增长20%,则1998年比1996年增长( )。

6、在重复抽样下,要使抽样允许误差减少2/3,则样本单位数要( )。

7、在某个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随机抽取由165个家庭构成的样本,其中观看该节目的家庭有101个。

用90%的置信水平构造的估计观看该节目的家庭比率的置信区间为( ) (可供选择的临界值Z=1.96、Z=1.645 Z=2.58)8、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 )。

9、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加权综合指数和( )。

10、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又知上年年末库存额为52。

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选择了错误答案,该小题无分,漏选正确答案,酌情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c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分析D 数据的分组E 以上都不对 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国民收入B 平均工资C 计划完成程度D 出勤率E 总产量数 3、变量是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变量的数量表现是变量值,所以 A 数量标志和所有统计指标是变量 B 所有标志值和指标值是变量C “工业企业总产值”是个变量值D 变量不包括品质标志E “某企业工业总产值20万元”是个变量值4、下列项目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5、编制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包括abce6、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所以A. 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B. 所有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 总体指标是确定值,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D.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都是随机变量E. 所有可能样本的标准差等于总体的标准差7、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的项数 C 原数列波动大小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E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8、在编制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A 各指标间的经济联系B 同度量因素的可比性C 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D 实际条件和使用上的方便E 同度量因素是否符合指数形式9、分类抽样中的类与整群抽样中的群相比,有A 二者相同B 二者不一样C 二者的划分原则相反D 要求群内差异大,类内差异小E 要求群内差异小,类内差异大10、一元线形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acA 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B不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C 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D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E 其数值大小受计量单位的影响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什么叫统计分组?简述等距式组距分组的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理工大学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题1分,共10分) 1、一所大学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3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8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生活费支出在500元以上。

这里的300人是( )。

A.总体
B.样本
C.变量
D.统计量
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

A.某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元):21,26,19,22,28
B.某汽车生产企业各季度的产量(万辆):25,27,30,26
C.产品的质量等级: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
D.上网的方式:有线宽带,无线宽带
3、为了解大学生的上网时间,从全校所有学生宿舍中随机抽取50个宿舍,然后对抽中宿舍中的每个学生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方法是( )。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4、在对数值型数据进行分组后,统计各组频数时,通常要求一个组的变量值x 满足( )。

A.上限下限<<x
B. 上限下限<≤x B.上限下限==x D. 上限下限≤<x
5、大学生中每周的上网时间的偏态系数为0.3,这表明学生每周上网时间的分布是


( )。

A.对称的
B.左偏的
C.右偏的
D.严重左偏的
6、某地区每个人的年收入是右偏的,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

随机抽取900人并记录他们的年收入,则样本均值的分布为( )。

A. 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40元
B. 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
C. 右偏分布,均值为5000,标准差为40
D. 左偏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
7、某电池生产商声称,它们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85小时。

质检部门抽取20节电池的随机样本,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是未能拒绝原假设,这意味着( )。

A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B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C .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D . 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8、在一元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 )。

A.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
B.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
C.由于x 和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
D.除x 和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
9、指出下面对时间序列的描述哪个符合季节变动的特点( )。

A. 在一年内重复出现周期性波动
B.呈现出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
C.呈现出非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
D.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的变动
10、若要说明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居民为维持基期消费水平(生活水平)所需增加的开支额,应编制的指数为( )。

A.拉氏价格指数
B.拉氏物量指数
C.帕氏价格指数
D.帕氏物量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下表对应题号处。

每题2分,共10分。


1 A.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 B.一批指弹的射程
C.某市新增加的人口数
D.某地区森林的木材积蓄量
E.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调查
2、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应该用均值来分析和描述地区间的工资水平差异
B.宜用众数来描述流行的服装颜色
C.考试成绩中位数的含义是有一半考生的成绩超过此数
D.在数据组高度偏态时,宜用中位数而不是众数来作为平均数
E.一般常用算术平均数来计算年平均增长率
3、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由于方差是未知的,通常有下列代替方法( )。

A.大样本条件下,用样本方差代替 B.用以前同类调查的总体方差代替 C.有多个参考数值时,应取其平均数 D.有多个参考数值时取最大的
E.对于成数,有多个参考值时,应取最接近0.5的数值来计算 4、指出下列表述中哪些肯定是错误的(r 为相关系数)。

( )
A .1.1,3.1100ˆ=--=r x Y
B .8.0,5.2304ˆ=+-=r x Y
C .6.0,5180ˆ=-=r x Y
D .8.0,5.2304ˆ=--=r x Y
E .6.0,5180ˆ=+-=r x Y
5、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抽样推断的置信度越大,则( )。

A.允许的误差范围越大 B.允许的误差范围越小 C.抽样推断的精准度越高
得 分
D.抽样推断的精准度越低
E.抽样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三、判断题(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写在下方表格的对应题
号中,正确填“T ”,错误填“F ”。

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是从定性认识、从个体开始研究的。

2、若数据的均值为450,则所有的观察值都在450周围。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惟一的。

4、假设检验中的小概率原理是指在小概率事件在一次性试验或取样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5、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6、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不能互相推算,只能用自变量推断因变量。

7、在单位成本指数
∑∑0
1
11p
q p
q 中,
∑∑-0
1
1
1
p
q p q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8、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10%,则现在1元钱只值原来0.91元。

9、对于一个呈上升趋势的现象,其拟合的直线趋势方程 y
ˆ= a + b t 中, b 肯定不会为0。

10、显著性水平α越小,表示检验结论犯错误的可能性越小。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1、某校两个学院的报考和录取情况如下:

分 得 分
请问:该校男生录取率为42%,女生录取率为21%。

录取中是否存在歧视女性现象?
为什么?“加权”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2、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经理,对于公司历年销售额时间数列资料,你认为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分析能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得分
五、计算题(5小题,共56分。

要求写出公式、列出计算步骤,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甲生产小组的平均生产量是30.25件,标准差为8.5;乙生产小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1
(2)比较两个组均值的代表性;
(3)计算该组工人日产量的众数和中位数;
(4)比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说明分布的类型。

(本小题16分)
2、某市201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5亿元,2013年增为17.6亿元。

物价指数提高了4%,试计算零售量指数,并分析零售量和物价因变动对零售总额变动影响的绝对值。

(本题10分)
3、某居民小区共有居民500户,小区管理者准备采取一项新的供水设施,想了解居民是否赞成。

采取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50户,其中有32户赞成,18户反对。

(1)求总体中赞成该项改革的户数比率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为95%;
(2)如果小区管理者预计赞成的比率能达到80%,允许的误差为10%,则应抽取多少户进行调查?
(本小题10分)
4、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2001—2003年平均每年递增9%,2004--2007年平均每年递增11%,2008-2012年平均每年递增8.5%。

试计算:
(1)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这12年间的发展总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2)若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00亿元,以后平均每年增长7.8%,到2014年可达多少?
(3)若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划任务为850亿元,一季度的季节比率为107%,则2014年一季度的计划任务应为多少?
(本小题10分)
5、下面是7个地区2012年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0.998128
R Square 0.996259
Adjusted R Square 0.995511
标准误差247.3035
观测值7
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 1 81444969 81444969 1331.692 2.91E-07
残差 5 305795 61159.01
总计 6 81750764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
Intercept 734.6928 139.5403 5.265094 0.003285
X Variable 1 0.308683 0.008459 36.49236 2.91E-07
要求:(1)请说明人均GDP与人均消费水平的相关方向和相关强度假
(2)写出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3)判定系数为多少?请解释的其意义。

(4)检验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5)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本小题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