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负压吸引器装置的使用流程

负压吸引器装置的使用流程

负压吸引器装置的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负压吸引器装置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装置的正常使用。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确认负压吸引器装置是否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确保吸引器装置已经连接到合适的电源,且电源处于开启状态。

•检查吸引器装置的吸引管是否已经连接到需要吸引的部位。

2. 吸引操作一旦准备工作完成,可以开始进行吸引操作。

以下是吸引操作的步骤:1.打开负压吸引器装置的开关,使其开始工作。

2.将吸引管的吸引头放置到需要吸引的部位上,确保紧密贴合。

3.根据需要,可以调节吸引力的大小。

通常,较大的吸引力适用于需要强力吸引的情况,而较小的吸引力适用于需要较轻的吸引的情况。

4.确保吸引管没有被障碍物堵塞,否则会影响吸引效果。

5.当吸引操作完成后,关闭负压吸引器装置的开关,并将吸引管的吸引头从部位上取下,结束操作。

3. 文明操作在使用负压吸引器装置时,需要注意一些文明操作的问题,以保证使用的安全和卫生。

以下是文明操作的要点:•使用前和使用后,必须对负压吸引器装置进行消毒,并保持清洁。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手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使用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废弃物,如纸巾、绷带等,避免乱扔。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吸引操作中的飞沫和污染物接触到自己的身体。

4. 负压吸引器装置的维护负压吸引器装置的维护对于其长期稳定使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负压吸引器装置的维护要点:•定期检查吸引器装置的电源线、吸引管和吸引头是否存在裂纹或损坏的情况。

•定期更换吸引管和吸引头,以避免滤网的堵塞和吸引力的下降。

•定期清洁吸引器装置的外壳,并确保通风口和排气口畅通无阻。

•定期进行内部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

5. 注意事项在使用负压吸引器装置时,还需注意一些特殊的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效果。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将吸引器装置放置在潮湿或有强烈震动的环境下,以免损坏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负压吸引器装置出现异常噪音、漏电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与专业人士联系。

创面负压引流(VAC 、VSD)治疗操作流程

创面负压引流(VAC 、VSD)治疗操作流程

创面负压引流(VAC、VSD)操作流程
(一)目的
用内含有引流管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AC、VSD)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在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

适用于各类软组织缺损创面,各类感染性创面,植皮组织瓣术后,烧伤创面。

(二)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见图1。

图1 创面负压引流(VAC、VSD)操作流程
(三)操作规范
1、引流管不可折叠、受压、牵拉。

2、观察材料是否凹陷、有无干结、变硬,管型是否凸现,固定膜下有无液体积聚。

3、易压迫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等处,应经常更换患者体位,避免长时间受压。

4、外出检查:拔掉负压治疗仪电源,携带负压治疗仪一起外出(负压治疗仪内自带蓄电池,可维持仪器工作4~6h)。

保持负压治疗仪水平摆放,不可让其侧放或倒置。

5、负压治疗仪发出报警时,及时根据报警提示处理问题。

VSD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

VSD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

VSD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打开负压吸引器箱体,确认所有配件完整,并清洁各个部件。

b.确保负压吸引器处于平稳的工作台面上,保持机器的稳固性。

c.检查负压吸引器的供电电源和电缆,确保其正常连接。

2.准备蓄水瓶a.将蓄水瓶放置在台面上,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b.检查蓄水瓶中的吸引通道是否畅通,并清洁各个连接部位。

c.将适当数量的抗菌溶液倒入蓄水瓶中,确保液体的水平线在适当的位置上。

3.连接管路a.将吸引管连接到蓄水瓶的吸引通道上,并确认管道连接牢固。

b.将另一端的吸引管连接到手术器械或患者体表需要吸引的部位。

c.确保吸引管路的整洁和无堵塞,确保通道畅通。

4.设置负压a.打开负压吸引器的电源开关,并将负压调节旋钮调整到所需的负压水平。

b.根据操作手册上的建议,调整负压吸引器的负压设置,以确保适当的吸引力。

c.检查负压指示器,确保负压吸引器正常工作且水平稳定。

5.吸引操作a.根据需要,将吸引管放置到患者体表需要吸引的部位上,并将吸引管轻轻插入体腔内(如果需要)。

b.确保吸引管的插入位置正确,并将吸引管的末端与患者体液和分泌物充分接触。

c.打开负压吸引器的吸引开关,开始吸引操作。

d.在吸引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吸引器的负压指示器,并在需要时调整负压设置,确保负压水平稳定。

6.吸引结束a.当需要停止吸引时,先关闭负压吸引器的吸引开关。

b.将吸引管从患者体表或体腔内轻轻拔出,并将其与吸引通道分离。

c.断开吸引管和蓄水瓶之间的连接。

d.关闭负压吸引器的电源开关,将设备置于适当的位置。

7.清洁和维护a.在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负压吸引器的各个部件,尤其是蓄水瓶和吸引通道。

b.定期检查负压吸引器的附件和管路,确保其完好无损。

c.如果有需要,按照操作手册的建议定期更换负压吸引器的滤网和其他易耗品。

d.定期维护负压吸引器,包括检查设备的供电电源和电缆,以及各个部件的连接性。

以上是VSD负压吸引器的操作流程,通过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可以实现有效的负压吸引作用,确保手术室和其他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负压吸引器流程

负压吸引器流程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常。

2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根据患儿情况及痰液外溢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 小儿250-300mmH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3左手持吸盘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带手套持吸盘管前段轻轻插入口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静。

4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边吸边退,吸尽痰液。

5导管推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观察吸痰后患儿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的颜色,性状和量。

6吸痰毕关上开关,切断电源,分离吸痰管,连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图。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

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一制定目的完善科室设备使用流程,规范设备操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安全,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使用科室三操作流程1.使用前检查时检查负压吸引器及相关管路消毒状况,是否受到外界污染或其他生物污染,当检查发现未消毒或受污染时,应按清洗维护相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2.先将档位选择开关拨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将负压吸引器及真空终端插头插入真空终端插座内孔,待听到咔哒声响后表示安装到位。

3.负压吸引器应垂直安装,角度误差10%以内,否则将影响溢流保护环境的正常工作。

4. 通过“设置”档位设置输出负压值,旋转调节旋钮,顺时针负压增大,逆时针负压减小。

5. 拨到“运行”档位负压吸引器进入工作模式。

注意“运行”档位模式下不允许调节或设定负压值,必须在“设置”档位模式下方可调节6.使用完毕后,拨到“关闭”档位,关闭负压、停止吸引工作。

7.负压吸引器使用完备后,应按安装相反的顺序拆下。

四、维护保养1、一级维护保养1)清洗溢流保护杯,先将医疗保护杯从负压吸引器中卸下,然后拆开杯子子,去除浮子,密封座,用84消毒液将各零件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2)相关管路及废液桶用84消毒液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3)一次性用品(如过滤器)报废后应处置,不允许重复使用;4)消毒后,档位开关调整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挥发残余消毒剂,并避免跌落;5)吸入器为国家法定计量工具,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标定。

2、二级维护保养1)医学装备科每半年对负压吸引器进行性能检测,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预防性维护:“关闭”性能检测档位选择开关置于“关闭”位置,将负压旋钮顺时针转到满负荷。

捏紧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不应活动。

调节性能检测(1)档位选择开关分别置于“设置”与“运行”位置,将负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

捏住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应指示零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ppt课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ppt课件

03
保持伤口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04
减少感染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VSD技术应用范围
创伤性伤口: 如烧伤、创伤、
手术切口等
感染性伤口: 如脓肿、坏死
组织等
慢性伤口:如 糖尿病足溃疡、
压疮等
肿瘤性伤口: 如恶性肿瘤切
除术后等
VSD技术优势
减少感染风险: 负压封闭引流技 术可以减少伤口 感染风险,提高 伤口愈合质量。
准备无菌 手套和手 术器械
确保操作 环境清洁、 无菌
护理操作步骤
01
准备材料:负压 引流管、引流瓶、
敷料等
02
清洁消毒:清洁 伤口周围皮肤, 消毒引流管和敷

03
放置引流管:将 引流管插入伤口,
确保引流通畅
04
固定引流管:用 敷料固定引流管,
防止脱落
05
连接引流瓶:将 引流管与引流瓶 连接,确保负压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简介 02. VSD护理操作流程 03. VSD护理效果评估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简介
1
VSD技术原理
01
利用负压原理,将引流管插入伤口内,使伤口内形成负压环境
02
引流管连接负压源,将伤口内的渗出液、坏死组织等吸出
疼痛程度:评估患者
3
疼痛程度是否减轻
2
感染率:评估感染率 是否降低
患者满意度:评估患者
4
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的满意程度
评估方法
01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伤口是否缩小、红肿 是否减轻、渗出物是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

负压封闭引流术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其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 博士首创发明,于1994年引入中国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目的1.通过可控负压促进创面愈合。

VSD可促进创面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2.VSD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动力。

全方位的引流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流变为了面状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及时排出体外。

3.VSD减少了创面感染。

生物半透膜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减少了感染的机会。

二、适应证严重软组织挫裂伤及软组织缺损;大的血肿或积液;骨筋膜室综合征;开放性骨折可能或合并感染者;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急慢性骨髓炎需开窗引流者;体表脓肿和化脓性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植皮术后的植皮区;溃疡、压力性损伤。

三、实施VSD所需的材料(一)医用泡沫医用泡沫是直接置入被引流区的部分,是一种泡沫型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PVA泡沫),海绵样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抗张力强,其内密布大量彼此相通的直径0.2~1.0mm的空隙,有极好的可塑性和透水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二)引流管CH14-18多侧孔硬质硅胶引流管长50cm,其一端14cm范围内有密集的侧孔,引流时将多侧孔引流管穿入医用泡沫内。

(三)透性粘贴薄膜透性粘贴薄膜的成分为聚安脂,是一种具有分子阀门作用的透性粘贴薄膜成品,装在无菌塑料袋内供一次性使用,用以封闭被引流区域使之与外界隔绝。

(四)负压源负压源提供引流动力,保证被引流区内应被引出物的引出。

四、操作步骤(一)清创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失活组织或容易坏死的组织、异常分泌物和异物等,开放所有腔隙,确保软组织和骨组织床的血供,清洗创周皮肤。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详细完整版)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详细完整版)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负压引流是一种常用于创面治疗的方法,下面是VSD负压引流的详细护理步骤:一、准备工作:1.检查VSD系统的完整性和清洁程度。

2.准备所需的消毒液、敷料、吸引袋和固定带等器械。

3.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二、评估创面:1.仔细观察创面的大小、深度和分泌物量等情况。

2.检查创面边缘的皮肤状态,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异常。

3.记录创面的形态、颜色、渗出液性质等特征。

三、创面处理:1.清洗创面周围的皮肤,用无菌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清洗。

2.将创面进行缓慢而均匀的冲洗,以去除死皮细胞、异物和分泌物。

3.用无菌纱布或敷料轻柔地擦拭创面,使其干燥。

四、VSD应用:1.使用适当的尺寸剪刀将VSD敷料裁剪成合适大小。

2.将VSD敷料放置在创面上,确保覆盖整个创面并留出边缘。

3.使用固定带或透明贴膜固定VSD敷料,确保其牢固而不会移位。

五、连接负压引流系统:1.确保VSD敷料与负压引流系统之间的连接管路是完好无损的。

2.将引流管插入VSD敷料中的引流孔,确保插入的深度适当。

3.将引流管与负压引流器连接,并确保连接紧密。

六、设置负压引流参数:1.根据医嘱或医疗指导,设置负压引流器的吸引力和周期。

2.确保负压引流器的电源和吸引袋容量充足。

七、监测和观察:1.定期观察创面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水肿等情况。

2.注意观察负压引流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如吸引袋内液体的变化和吸引力的稳定性。

3.记录负压引流系统的吸引力、引流量和创面情况。

八、定期更换敷料:1.根据医嘱或护理要求,定期更换VSD敷料。

2.在更换敷料前,先进行创面处理和清洗。

3.注意观察并记录更换敷料后创面的变化和引流量的变化。

九、病情观察和护理评估:1.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创面的愈合进展。

2.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疼痛、感染迹象或其他不良反应。

3.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创面的愈合情况,调整负压引流参数和敷料更换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