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2008制药

合集下载

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设计

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设计

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设计概述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药物的制备工艺、药物的性质分析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制药工艺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目的1.了解制药工艺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2.学习常见药物的制备工艺和操作技能;3.掌握一定的药物质量控制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实验内容与方案实验一磷酸氢钙片的制备和分析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掌握磷酸氢钙片的制备方法;2.熟悉磷酸氢钙片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3.学习分析磷酸氢钙片的物理和化学参数。

实验设备和材料1.高速搅拌器、真空泵、烘箱、电子天平、滤纸、喷雾瓶;2.磷酸氢钙、二氧化硅、玉米淀粉、硬脂酸。

实验步骤1.将磷酸氢钙和二氧化硅混合,加入水中搅拌至均匀;2.加入玉米淀粉和硬脂酸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均匀粘稠;3.过滤混合物,得到滤饼;4.将滤饼放入烘箱中干燥;5.用高速搅拌器将干燥滤饼粉碎;6.将粉末加入喷雾瓶中,以二氧化硅为助剂进行微粒化处理;7.将微粒化的粉末进一步加工成磷酸氢钙片。

实验评价标准1.磷酸氢钙片制备成功;2.磷酸氢钙片大小均匀;3.磷酸氢钙片的物理和化学参数符合要求。

实验二盐酸利福平片的制备和分析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掌握盐酸利福平片的制备方法;2.熟悉盐酸利福平片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3.学习分析盐酸利福平片的物理和化学参数。

实验设备和材料1.高速搅拌器、真空泵、烘箱、电子天平、滤纸、进口盐酸、硬脂酸、甘露醇。

实验步骤1.将盐酸利福平和硬脂酸混合,加入水中搅拌至均匀;2.加入甘露醇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均匀粘稠;3.过滤混合物,得到滤饼;4.将滤饼放入烘箱中干燥;5.用高速搅拌器将干燥滤饼粉碎;6.将粉末加入片剂机中,通过片剂机成型;7.待成型片干燥后,进行喷涂包衣。

实验评价标准1.盐酸利福平片制备成功;2.盐酸利福平片大小均匀;3.盐酸利福平片的物理和化学参数符合要求。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一、概述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制造工程中的核心课程,是研制和生产药品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制药工艺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其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二、设计内容1. 药品选择和药品特性分析在药品制造中,药品的选择和特性对设计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环节需要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药品,通过对其药物学、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对药品的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制药工艺设计方案。

2. 制剂类型及配方设计本环节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的制剂类型,例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结合药品特性,进行配方设计,并对不同配方组分的选用进行讨论和分析。

3. 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流程是指药品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全过程,本环节需要学生根据所选药品和制剂类型,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置、批量加工、完成制剂等流程,并对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率性作出评估。

4. 工艺条件的优化制药过程中的工艺条件是指温度、压力、pH等因素,以及工艺参数的选择。

本环节需要学生针对所选的药品和制剂类型,对工艺条件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药品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设计要求1. 设计内容分析学生应该对选题的药品的性质、制剂类型、选配方的选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2.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学生需要细致地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并描述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3. 工艺条件分析和改进学生需要根据所选药品和所设计的工艺流程分析和优化工艺条件,以提高药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4. 课程报告撰写学生根据所完成的课程设计内容,撰写课程报告,内容包括调研过程、制药工艺分析和设计、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

四、结论制药工艺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药品制造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制药工艺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研究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药品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制药工艺设计理论和技术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为药品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081102 制药工程

081102 制药工程

五、 主要教学环节及说明
通过课堂基础和专业理论、专业实践教学,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使学生掌握化学药物、天然药物及精细化学品制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和设备结构,并对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过程有所了解,使学生适应面广,具有在制药及其他化工领域工作的能力。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77 源自081102 制药工程 一、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化学理论基础和化学制药、天然药制药、生化制药等制药工程方面知识和具有制药工程过程开发与设计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 具有基本的管理素质,了解药品生产、经营和管理规范及法规;
5、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6、 能熟练查阅和获取专业文献资料及有关科技信息。
三、 主干学科
化学、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及技术。
四、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现代基础化学(无机和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反应工程、药厂车间工艺设计。
二、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经基础及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后,应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工程理论、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2、 掌握药品的生产工艺、设备及车间设计方法,具有工程运算和设计能力;
3、 具有药品生产新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制药原理与设备教(学)案

制药原理与设备教(学)案

编写说明《制药原理与设备》课从2008年3月开始使用我校自编教材,作为我校制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已近5年,为了更好的用好该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特编写了本教案,以咨参考和借鉴。

应用该教材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按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

2、能用图表表达的内容尽量用图表来说明。

3、第六章传热和第十二章流体流动完成后尽量各安排一次测验。

方法可以是: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好纸张,课堂上抄题测验。

4、有机会可安排参观药厂。

5、安排至少4到6个学时的实训,实训时间根据实训条件自由安排。

(根据实训条件安排。

)6、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增加一定工学内容,但要注意量、度和对象的选择,尽量贴合制药生产实际,以完成教材内容为主,其它为辅。

目录编写说明 (I)目录 (II)第一章制药工艺教案 (1)第二章粉碎、筛分和混合教案 (2)第三章液体搅拌教案 (5)第四章固液提取教案 (7)第五章沉降、过滤和分离教案 (11)第六章传热教案 (13)第七章蒸发教案 (13)第八章蒸馏教案 (16)第九章干燥教案 (19)第十章成型教案 (22)第十一章物料输送机械教案 (24)第十二章流体流动教案 (27)教学授课计划参考课时分配表 (2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制药工艺教案教学目的:1、熟悉和掌握GMP、药物、药品、中药、中成药、剂型的概念;2、熟悉和掌握中成药制药的三个基本过程,片剂、胶囊剂、冲剂的生产流程;3、熟悉和掌握GNP对洁净空气的基本规定:四级质量指标(掌握100级的具体规定),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的要求;4、熟悉和掌握洁净空气的生产流程、纯水生产流程和多重蒸馏水生产流程。

教学重点:1、GMP、药物、药品、中药、中成药、剂型的概念;中成药制药的三个基本过程,片剂、胶囊剂、冲剂的生产流程;2、GNP对洁净空气的基本规定:四级质量指标(掌握100级的具体规定),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的要求;洁净空气的生产流程、纯水生产流程和多重蒸馏水生产流程。

制药工艺技术指导书

制药工艺技术指导书

制药工艺技术指导书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制药行业的发展日益迅速。

为了确保制药过程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制药工艺技术指导,帮助制药企业规范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二、工艺原理制药工艺技术是指将药物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物理或生物学的处理,转化为符合药品标准的最终制剂的过程。

工艺流程包括药物原料的采购与检验、制剂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监测、制剂的包装与储存等环节。

工艺原理的正确理解是实施有效工艺技术的关键。

1.药物原料的采购与检验药物原料作为药品制备的基础,必须具备高纯度、良好的稳定性和质量可控的特点。

采购过程中,需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并依据药典和法规要求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2.制剂的配方设计制剂配方的设计是制药过程中的第一步,合理的配方设计可确保产品具备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稳定性。

配方设计应考虑原料的特性、目标产品的要求以及药品的制备工艺等诸多因素。

3.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生产工艺参数的选择应基于科学的实验研究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确保工艺参数能够稳定控制产品的质量指标。

4.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监测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监测包括原料的准确称量、工艺步骤的操作指导、生产环境的控制、关键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误差和批次间的差异,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制剂的包装与储存制剂的包装与储存环节是确保产品在正常条件下保持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包装过程中,应选用符合药品包装要求的材料,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装操作。

储存环节中,要对产品储存条件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光、热、湿、氧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三、工艺技术指导本节将对工艺技术中的主要环节进行指导,以确保制药工艺的规范和有效性。

1.药物原料的采购与检验指导(1)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要求供应商提供药物原料的产地证明、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药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

2. 了解各类药物制备方法及其特点,如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等。

3. 掌握药物质量评价的标准及方法,了解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药工艺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制药设备,并能进行简单的设备维护。

3. 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药工艺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药物制备新技术、新工艺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程。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从事制药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制药工艺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药物制备工艺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药物制备过程中的质量传递、热量传递与反应动力学等基本原理。

2. 药物制备方法:介绍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 制药工艺流程:详细讲解药物制备过程中的原料处理、反应条件控制、产品精制、干燥、制剂等工艺流程。

4. 药物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学习药品质量标准制定、药物分析方法、质量控制指标及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5.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介绍常用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探讨工艺设计原理及方法。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制药工艺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药物制备方法第三周:制药工艺流程第四周:药物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第五周: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如下:第一章:制药工艺学概述第二章:药物制备方法第三章:药物制备工艺过程第四章:药物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第五章: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设计【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设计】导言: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是制药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制药设备选择、工艺流程设计、操作规程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意义和作用1.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定义与背景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是指在制药工程中,根据具体药品生产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优化制造工艺,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生产效率。

2.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意义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对于药品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科学地设计和选择设备,以及优化工艺流程,能够提高药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的内容1. 制药设备选择与设计(1)设备选择原则根据药品的特性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包括反应器、干燥设备、分离设备等。

需要考虑设备的操作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等因素。

(2)设备设计原则根据药品的工艺流程和操作需求,对设备进行设计,包括设备的结构设计、传热、传质和反应等方面。

2. 工艺流程设计(1)工艺流程设计的重要性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对于保证药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工艺的可行性、高效性和可控性等方面因素。

(2)工艺流程设计的步骤包括原料的选取与处理、反应条件的确定、反应过程的控制、产品的纯化和干燥等步骤。

3. 操作规程的制定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还包括操作规程的制定,主要涉及设备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等。

这对于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对于培养制药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看来,学习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和实践:1. 掌握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技能通过充分理解各类制药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技能,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工作。

制药工程设计

制药工程设计

设计题目
中南大学制药工程
第1组(0801班前10名)
设计题目1:年产2. 5亿片片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第2组( 0801班后11名)
设计题目2:年产2亿支2ml水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第3组( 0802班前10名)
设计题目3:年产5 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第4组( 0802班后9名)
设计题目4:年产2000万瓶250ml大输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的时间安排
中南大学制药工程
1.设计时间为3周,即2011.12.12—2011.12.30。 2.2011.12.12 进行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3.2011.12.12—2011.12.19 查阅资料、确定生产 工艺、绘制工艺流程图,结合工程实际收集所需资 料及检索相关规范标准,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 性两方面确定设计思路。物料衡算、能量计算、设 备选型。
设计题目2
中南大学制药工程
设计题目3:年产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片重按0.5g计;要求有 湿法制粒、卧式沸腾干燥、铝塑包装); 3、按GMP (2010版)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 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流程图; 3、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1:100)。
设计题目4
0万瓶250ml大输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二班制,联动线生产) 3、按GMP (2010版)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 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 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流程图(包括配液工序) ; 3、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1: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2008制药《制药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课程代码: 7403580学时: 2周学分: 2编写单位:生物工程学院编写人:李玲审核人:何宇新审批人:何宇新批准时间:2011年 05 月 30 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制药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制药机械与设备》课程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动力能力和设计能力而设置的一个实践性、总结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所要求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符合GMP要求的整体工程理念,从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几个方面树立下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备计算和选型、车间布置设计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制药厂(车间)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组织形式课程设计采用集中安排,集中讲解,分组定点完成,指导教师每天定点指导,适当集中的组织形式。

三、课程设计步骤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以复方氨基酸输液作为设计对象,对产品生产工艺、车间布局等进行设计,对设备进行选型和台数计算。

其设计步骤如下:1、查阅资料2、制定产品方案3、产品处方设计及投料量计算4、产品工艺流程设计5、设备选型与计算6、车间工艺物料流程设计7、设备工艺流程设计8、产品车间布局设计四、课程设计要点根据给定的产品生产规模,完成产品的相关设计,包括以下几点:1、根据产量和成品率计算投料量;2、根据产量和生产规模选择设备型号并计算设备数量,设备选择应包括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配套电机、外形尺寸、重量、主要材质;3、拟定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详细阐述工艺要点,绘制产品工艺流程框图,尽量考虑采用能使物料和能量有高利用率的连续过程,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4、绘制设备工艺流程图;5、根据车间内物料组成和物料量的变化,绘制车间工艺物料流程图;6、根据GMP要求对产品生产车间进行设计并绘制生产车间布局图,包括确定车间各工序的洁净等级,生产工序、生产辅助力设施的平面布置,设备的平面布置,通道系统、物料运输设计。

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资料查询 2天课程设计方案设计 1天课程设计内容撰写及图纸绘制 5天提交设计及答辩 2天六、主要技术的案例分析以年产1.97×106瓶复方氨基酸输液的投料量计算及设备选择为例进行说明:产品的年产量为1.97×106瓶,成品规格:250ml/瓶,过滤操作损耗0.2%,灌封操作损耗0.9%,灭菌操作损耗0.3%,灯检不合格率为0.1%。

每年生产200天,生产10个月,7,8月停产,每月生产20天,每天1个班(8小时),每个工作日内注射液清洗、灌装、封口生产设备工作时间为3h,灭菌设备工作时间为4h,工作周期为2h,灯检设备工作时间2h,贴签设备工作时间3h。

1、投料量计算(1)年实际投料量的计算:年理论产量为1.97×106瓶,生产工艺流程中损耗量为0.2%+0.9%+0.3%+0.1%=1.5% 故实际投料量为: 1.97×106÷(1-1.5%)=2×106瓶。

(2)班产量计算:根据所提供的条件,每年生产200天,生产10个月,7,8月停产,每月生产20天,每天1个班(8小时)。

故班产量为:2×106瓶÷200=1×104瓶(3)班投料量的计算:根据任务书中所提供的处方,选择其中部分组分进行举例。

L-赖氨酸盐酸盐的投料量计算:1000mL复方氨基酸输液中含L-赖氨酸盐酸盐19.2g 班产量为1×104瓶,共计2.5×106 mL。

故L-赖氨酸盐酸盐的投料量为:2.5×106÷1000×19.2=4.8kg亚硫酸氢钠的投料量计算: 1000mL复方氨基酸输液中含亚硫酸氢钠0.5g 班产量为1×104瓶,共计2.5×106 mL 。

故亚硫酸氢钠的投料量为:2.5×106÷1000×0.5=1.25kg2、设备选型及计算:以灭菌设备的选型及台数计算为例:(1)灭菌设备型号选择:选择灭菌设备型号规格:MSRS 2880主要技术参数:生产能力:2880瓶/柜有效容积(m3): 8.4柜室长度(mm):3300蒸汽消量(kg/柜): 720蒸汽压力(MPa):0.4压缩气耗量(m3):24电功率(kw):15设计压力(Mpa):0.25设计温度(℃):150重量(kg): 10464主要材质:不锈钢外形尺寸L×W×H :3800×3200×2400(2)灭菌设备台数计算:已知灭菌设备工作时间为4h,工作周期为2h,即灭菌设备每班工作2次,每次灭菌时间为2小时。

故上述灭菌设备每班能灭菌的输液量为2×2880瓶=5760瓶每班生产量为1×104瓶,则所需的灭菌设备的台数为:1×104÷5760=1.736台故上述灭菌设备应选2台。

七、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成绩评定标准项目分值优秀(100≥x≥90)良好(90>x≥80)中等(80>x≥70)及格(70>x≥60)不及格(x<60)学习态度15学习态度认真,科学作风严谨,严格保证设计时间并按任务书中规定的进度开展各项工作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科学作风良好,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学习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基本保证设计时间,按期完成各项工作学习态度尚可,能遵守组织纪律,能按期完成任务学习马虎,纪律涣散,工作作风不严谨,不能保证设计时间和进度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5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强、引用合理、调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比较准确,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引用、调查调研比较合理、可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数据比较准确,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文献引用、调查调研比较可信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实验数据无大错设计不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靠,实际动手能力差,文献引用、调查调研有较大的问查调研非常合理、可信信题创新10 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有一定实用价值有较大改进或新颖的见解,实用性尚可有一定改进或新的见解有一定见解观念陈旧论文(计算书、图纸)撰写质量50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文字流畅,完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文字流畅,符结构合理,层次较为分明,文理通顺,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书写比较工整;图结构基本合理,逻辑基本清楚,文字尚通顺,勉强达到规范化要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达全符合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文;图纸非常工整、清晰合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文;图纸工整、清晰纸比较工整、清晰求;图纸比较工整不到规范化要求;图纸不工整或不清晰八、推荐参考资料1、《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张绪峤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张洪斌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中国制药装备大全》张日华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4、《药剂学》,屠锡德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张珩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制药工程学》,王志祥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