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D上皮组织染色液-魏丽惠教授[优质材料]

合集下载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黄彩平;李日红;邓惠宜;陈光元;谢家滨;黄平【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folate receptor-mediated tumor diagnosis (FRD) for the special staining of the epithelial tissue of the cervical.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screening of cervical le-sions, who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Songgang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from May 2014 to Nov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FRD cervical special staining detection and l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 (TCT) detection were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biopsy was carried out at any abnormality, and the detec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resul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 diagnosi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rate, negative predictive rate,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rate were respectively 80.72%, 84.21%, 75.00%, 90.14%, 26.88%, 20.00% of FRD de-tection, and 83.12%, 83.12%, 73.47%, 87.67%, 25.79%, 19.28%for TC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detection methods in these aspects (P>0.05). Conclusion FRD epithelial tissue special staining solution and TCT in cervical disease screening have almost the same clinical significance. However, FRD epithelial tissue special staining solution detec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low cost and fast results etc., which is worth for clinical promotion.%目的:探讨叶酸受体介导的宫颈特殊染色法(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在宫颈病变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上皮组织染色液

上皮组织染色液
织异常病变(CIN2+)。
FRD作用机理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中的叶 酸衍生物(叶酸二氢呋喃)与肿 瘤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结合,内 吞胞浆后,将共价连接的还原态 亚甲蓝带入细胞,亚甲蓝在肿瘤 细胞内Fe2+的催化下,快速与细 胞内活性氧发生氧化反应,使黄 色的底物变色,从而判断是否具 有肿瘤组织。
陕西高源医疗器械服务有限公司出品
临床应用
用于妇科内诊常规检查
提供宫颈异常病变的客观信息,及时检测,科学分流病 人,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降低假阴性,提高诊断符合率。
(1)FRD染色阴性,提示宫颈无异常病变,建议患者定 期检查或细胞学、HPV检查;
(2)FRD染色阳性,提示宫颈异常病变,建议阴道镜检 查。
使用操作流程
宫颈:用蘸取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的妇科大棉签,在宫 颈表面用力涂抹5圈,再在宫颈外口用力按压10秒,取出观察 颜色。
宫颈管:用蘸取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的小棉签插入宫颈 管(1.5 cm-3.0 cm),沿颈管内壁旋转5圈逐步下拉棉签 , 进行颈管内特殊染色。
阴性:棉签棕黄色,提示上皮组织无病变; 阴性:棉签绿色,提示上皮组织无异常病变; 阳性:棉签蓝色、蓝黑色、黑色,提示上皮组
FRD+细胞学(同时阳性, 50.0% 98.6% 检查即为阳性)
39.0% 89.3%
93.0% 89.1%
北京多中心研究
项目基本情况: 牵头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联合参研单位-天坛医院、301医院、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复兴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 京宣武医院、北京医院、协和医院。
方案:FRD染色检查→TCT取样→阴道镜检查→活检。

内镜下卢戈液染色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

内镜下卢戈液染色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
发现 、 诊 断 、 治 疗 是 降 低 食 道 癌 病 死 率 的 关 早 早
键 。本研 究 在染 色和 非染 色情 况下对 早期 食道 癌
现 是吞 咽 困难 、 咽感 和 胸 骨 后 疼 痛 , 后 差 , 状 哽 预 症
出现后 未经 治疗 的食 管 癌 患者 一 般 在 1年 内死 亡 ,
关 键 词 :卢戈碘液染色 ; 早期食 道癌 ; 诊断
中图分 类 号 : 751 R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9 1421)7 0 1-0 10—89(010 - 07 2
Di g o tc Va u f End s o c Lu o ’ o i e S a ni a n s i l e o o c pi g l S I d n t i ng i r y Es p g a n e n Ea l o ha e lCa c r
在我 国农村 , 道 癌 是 危 害 广 大 居 民 的 主要 癌 食 症 之一 , 兴市 是江 苏省 恶性 肿瘤 , 泰 尤其 是食 道癌 的 高 发 县 ( ) 其 病 死 率 较 高 。食 道癌 主要 的 临床 表 市 ,
而早 期食 道癌 手术 切 除 5年生存 率> 9 。因此早 0
具有可 比性 。
1 2 方法 .
碘 染色 组常规 胃镜 检查 发现 可疑病 灶后 用生理 盐水将 食 管冲洗 干净 , 应用 2 %卢 戈碘 液约 1 经 0mL 喷洒管 自下 而上 均 匀 喷洒 于病 灶 及 周 围黏 膜 , 再用
表 1 2组 病 理 活 检 及 病 变 检 出率 的 比较
v d d i o t ou , t 0 p te s n e c r p.I o ne s a ni g g o i e nt WO gr ps wih 1 7 a int i a h g ou n i di t i n r up,1 m I o 0 f2 Lu l 8 i di s s r y d e nl go ’ o ne wa p a e ve y ont e i ns nd ur o o l so a s r und ng m u o a, nd i pse r — i c s a b o i s we e ob r i d fo 4 6 po nt n a no m a l t i d m u o a st s n o r lgr up, n r le ane r m - i s i b r ly s ane c s l ie .I c nt o o ge e a ndo c p c s o i

FRD上皮组织染色液-魏丽惠教授

FRD上皮组织染色液-魏丽惠教授
➢ 方案:FRD染色检查→特殊染色阳性
敏感性 特异性 阳性 预测值
75.0% 81.6% 48.6%
阴性 预测值
93.3%
细胞学(≥ASC-H) 56.0% 87.9% 52.8% 89.2%
FRD+细胞学(任一为阳 78.0% 70.7% 性,检查即为阳性)
➢ 有明确的癌前病变阶段,发展缓慢,有足 够的时机来重复进行筛查;
➢ 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较好。
-
目前用于宫颈癌检查的技术
➢ 宫颈细胞学检查 ➢ HPV-DNA检测 ➢ 醋白试验/碘试验 ➢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
技术
-
细胞学检查
Ø样本采集及制片: 细胞采集 (是否完整) 脱落细胞 (是否脱落) 腺体病变(是否敏感)
➢ 研究方案:TCT和/或HPV异常;有临床指症需要做阴道镜 检查→FRD染色→阴道镜检查→活检
➢ 共收集到有活检结果的病例1926例。
-
人群背景信息
➢ 年龄:平均年龄40.98(±10.33)
研究人群的年龄分段情况
项目 20-29 30-39
40-49 50-65 合计 missing
例数 256( 13.39%) 685( 35.83%)
524( 27.41%) 447( 23.38%)
1912 14
-
研究人群的孕次情况
孕次 0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Missing
病例数 229( 13.15%) 331( 19.00%) 466( 26.75%) 377( 21.64%) 198( 11.37%) 84( 4.82%) 41( 2.35%)
FRD+细胞学(同时阳性, 50.0% 98.6% 检查即为阳性)

染色内镜的临床运用ppt课件

染色内镜的临床运用ppt课件

染色内镜检查的优点: 1、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良恶性; 2、能显示普通内镜检查不易发现的病灶,有 助于准确活检; 3、染色内镜检查能观察癌瘤浸润范围及深度 ,从而有助于术前决定采用何种手术方式。
1.染色内镜分类及原理 1.1 按染色原理分类 1.1.1 直视染色 常用染料有:(1 )卢戈(Lugol)碘液: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 之糖原结合,呈棕褐色;(2)美蓝(亚甲 蓝):肠化的胃上皮、柱状化的食管上皮和 胃癌细胞能主动吸收美蓝,呈蓝色;(3) 甲苯胺蓝:胃癌细胞膜小管及细胞间隙较大 ,该染料弥散进入癌细胞,与之DNA结合呈 蓝色,肠化细胞亦可被染色,但较淡。

2.4 检查方法 (1)常规内镜,确定所要行色素内镜的部位 ,选择适当的染料;(2)必要时应用黏液清 除剂及冲洗技术;(3)导入染料,待充分反 应后观察;(4)根据染色所显示的病灶取活 检。

(二)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
常规胃镜只能观察到食管黏膜的色泽、斑 块、糜烂、粗糙等表浅病变,不能观察其细微 结构,对早期食管肿瘤与慢性炎症性病变不能 鉴别。 碘溶液是一种可吸收染液,成熟的非角化 的鳞状上皮中含有丰富的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 的糖原,遇到碘呈棕褐色;食管癌细胞内糖原 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呈现淡染或不染;非典型
结肠息肉染色前后对比
普通肠镜下
靛胭脂染色后
(五)染色内镜进展
一、窄带内镜(NBI) 窄带内镜(NBI)通过对内镜光源的改进,无需喷 洒染料即可获得与色素内镜相同的诊断能力,便捷省 时,可成为鉴别结直肠息肉性质的新的内镜检查方法 。NBI借助波长分别为500nm、445nm和415nm的窄谱 光源,获得240μ m、200μ m和170μ m黏膜深度的图像 ,并由于血红蛋白在415 nm处的最大吸收值使黏膜血 管网呈现为清晰的棕色。NBI检查仅需在2种光源间 转换,用时不过1秒钟,且无需喷洒色素,鉴别息肉性 质的有效性与色素内镜相同,且高于普通肠镜检查。

%8d快速瑞氏姬姆萨染色液的配制和应用

%8d快速瑞氏姬姆萨染色液的配制和应用

828晦学理沧与实践2(302年第15巷第7期JMed'131cor&PracVol15,No7-July2002———一————一———一———————————一—————正确,耗时j3~151。

,一F均鉴定值为878%.比常规鉴定法快些,但细菌鉴定的符音率相对低些。

刈链球菌鉴定的符台率为7l4%,耗州3。

15h.其中,化脓性链球菌、B群链球菌在3h即可鉴定出米,鉴定值均在92%以上。

从对肺炎链球荫的鉴定情况束看,卫生部一北发了3次((9704、9810、2006),H有第3次鉴定出来.=分析原因有:链球菌不易乳化,而且很难混匀.存实际操作叫,可将菌液浓度词到1##”麦氏单位;另一方面,所发质控菌株来自呼吸道感染,多为混台菌,婀不能丹纯,会影响鉴定结果。

3.3革兰氏阳}生杆蔺一一共发了5株,Vitek一32对c+b的鉴定不如G+c.在做c+c的鉴定时需注意:①正确观察细菌溶血情况和操作触酶试验;②注意镜下细菌的形态和排列方式;③将Viiek一32的生化档定结果采用双歧检索表进行鉴定。

在所发的5株荫巾.笔者根据Vitek一32的生化反应结果.结台荫落颜色、形态、溶血情况,触酶试验,完成r9701、9805、9807、9901、2002这5株菌的鉴定.且完全正确。

34时真菌的鉴定,除9702鉴定与质控菌株不符外,其余5株垒部鉴定正确.j:l鉴定值均在99%以上,耗肘24~48h,较传统方法提前24—48h,总结4年中Vltek一32对真菌的鉴定情毗,应注意:①在用Vilek一32测试时,应适当结合形态学观察;②应注意孵育时间:有的真菌在30℃培养24h后.YBC卡上机读数可直接鉴定出来,但有的需再孵育24h再次读数,切记不能将YBC昔直接孵育48h再读数,因为YBC暑培养24h和培养48t.后.判断备生化反应孔陌性界值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Vitek.32的运用,有勘于实验室快速诊断,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检验人员应加强微生物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对仪器原理的理解,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操作,怍好室内质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FRD宫颈上皮组织染色技术在阳春地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FRD宫颈上皮组织染色技术在阳春地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Gastrointestinal and Abdominal Radiology(ESGAR)guideline on clinical indications for CT colonography in the colorectal cancer diagnosis[J].La Radiologia Medica,2015,120(11):1021-1023.[5]张国鹏,李宝娟,廖琪梅,等.基于CT 的虚拟结肠镜和光学结肠镜检查对照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5,36(4):332-333,356.[6]黄天骄,史学森,孙凯,等.第三代双源CT 低剂量仿真结肠镜诊断结直肠癌可行性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41(2):142-145,207.[7] Senore C,Correale L,Regge D.可弯曲乙状结肠镜和CT 结肠镜筛查:从变形杆菌结肠试验筛选病人的经验和影响因素[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41(3):343.[8] Johnson B,Hinshaw J L,Robbins J B.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Intrapatient Comparison of Iohexol Versus Diatrizoate for Bowel Preparation Quality at CT Colonography[J].Am J Roentgenol,2016,206(6):1202-1207.[9]杨大明,徐莹,彭海霞,等.X 线辅助下经结肠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梗阻的临床应用[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6,5(2):82-84,107.[10]付明生,蔡勋全,袁胜忠,等.粪便隐血试验联合结肠镜序贯筛查社区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分析[J].胃肠病学,2016,21(9):542-544.[11] Maggialetti N,Capasso R,Pinto D,et al.Diagnostic value of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TC)after incomplete optical colonoscopy[J].Int J Surg,2016,33(Suppl 1):S36-44.[12]陈世耀,李莹.比较结肠镜、愈创木酯法与免疫法检测粪便隐血在中国香港人群中筛查结直肠癌的成本效果[J].循证医学,2016,16(5):271-273.[13] Christian B,Philippe L,Stefaan G,et al.CT colonography:size reduction of submerged colorectal polyps due to electronic cleansing and CT-window settings[J].European Radiology,2018,28:4766-4774.[14]赵子夜,高永俊一,李白容,等.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息肉检出数与息肉检出率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16):2647-2653.[15]翟爱军,翟惠虹,杜丽娜,等.APCS 评分系统与问卷调查在体检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中效果的比较[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20(3):217-219.(收稿日期:2018-09-06) (本文编辑:董悦)①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 阳春 529600通信作者:肖冰FRD宫颈上皮组织染色技术在阳春地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肖冰①【摘要】 目的:探讨叶酸受体介导的宫颈特殊染色法(FRD)宫颈上皮组织染色技术在阳春地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衡道干货】特殊染色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衡道干货】特殊染色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衡道干货】特殊染色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HE 染色即苏木精(hematoxylin)和伊红(eosin)染色可以清晰的显示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它是一种快速、经济、且易于掌握的方法,是病理实验室常规的组织染色方法。

但它不能回答病因学、组织发生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鉴于此,人们一直寻找其它方法探讨上述问题,并将这种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染色技术称之为特殊染色,简称特染[1]。

换言之,特殊染色是用于显示标本中一些特殊的组织结构(成分)或细胞的染色,其目的是有利于在光镜下与其它组织或细胞区分,更好地了解观察对象的分布特点、数量变化以及达到鉴别和研究的作用。

特殊染色的应用十分广泛,已有较多的专著专门介绍。

在过去的30 多年里,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特染的应用日趋减少,但实际上它在诊断病理学及研究中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尤其是近 30 年来一些特殊染色方法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并与病理学理论、新技术方法相结合而逐渐完善,逐渐形成其他技术难以取代的染色方法[2]。

特殊染色的优势在于可在同一张切片上以不同的色调显示不同的成分,可以一目了然地从整体结构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组织成分,进行对比观察可以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通常我们在胃部病理诊断中常用到以下4 种类型的特殊染色技术:•胃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WS(Warthin-Starry)染色•肠上皮化生的阿利新蓝(AB)-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刚果红淀粉样物染色(一)胃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WS 染色幽门螺旋杆菌HP是 1982 年由澳大利亚学者 Marshall 和 Warren 通过延长培养时间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粘膜中分离出的一种上消化道致病菌,它们可以通过水、食物或餐具进入人体后居住在消化道,它们喜欢寄生在胃粘膜组织中,在胃部的酸性环境中存活,且能破坏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中性粘蛋白,有研究表明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HP 引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方案:FRD染色检查→TCT取样→阴道镜检查→活检。
参考课件
17
结论
检查方法 FRD特殊染色阳性
敏感性 特异性 阳性 预测值
75.0% 81.6% 48.6%
阴性 预测值
93.3%
细胞学(≥ASC-H) 56.0% 87.9% 52.8% 89.2%
FRD+细胞学(任一为阳 78.0% 70.7% 性,检查即为阳性)
织异常病变(CIN2+)。
参考课件
14
FRD作用机理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中的叶 酸衍生物(叶酸二氢呋喃)与肿 瘤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结合,内 吞胞浆后,将共价连接的还原态 亚甲蓝带入细胞,亚甲蓝在肿瘤 细胞内Fe2+的催化下,快速与细 胞内活性氧发生氧化反应,使黄 色的底物变色,从而判断是否具 有肿瘤组织。
6
41( 2.35%)
7
7( 0.40%)
8
7( 0.40%)
9
2( 0.11%)
合计
Missing
1742
184
参考课件
21
研究人群的产次情况
产次 0 1 2 3 4 5
合计 Missing
例数 455( 26.12%) 944( 54.19%) 263( 15.10%) 57( 3.27%) 16( 0.92%)
使用;
参考课件
8
临床需要什么?
➢ 及时诊断,科学分流; ➢ 诊断颈管病变; ➢ 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符合率; ➢ 宫颈的肿瘤属性的客观信息。
参考课件
9
一种新技术
叶酸受体介导的肿瘤细胞 靶向检测技术
参考课件
10
一个新产品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
成分:叶酸衍生物、亚甲蓝等。
陕西高源医疗器械服务有限公司出品
➢阅片: 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是否特异) 专业阅片医生(是否足够)
参考课件
巴氏涂片
液基细胞学
6
HPV-DNA检测
➢临床指导意义:
可进行性消退; 单次HPV感染有多大风险; 持续高危型感染导致风险增加;
➢高标准实验室、专业人员 ➢检查费用
参考课件
7
肉眼检查(VIA/VILI)
➢ 阳性预测值低; ➢ 绝经后及宫颈萎缩妇女能否
➢ 宫颈:用蘸取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的妇科大棉签,在宫 颈表面用力涂抹5圈,再在宫颈外口用力按压10秒,取出观察 颜色。
➢ 宫颈管:用蘸取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的小棉签插入宫颈 管(1.5 cm-3.0 cm),沿颈管内壁旋转5圈逐步下拉棉签 , 进行颈管内特殊染色。
参考课件
13
➢ 阴性:棉签棕黄色,提示上皮组织无病变; ➢ 阴性:棉签绿色,提示上皮组织无异常病变; ➢ 阳性:棉签蓝色、蓝黑色、黑色,提示上皮组
参考课件
11
临床应用
用于妇科内诊常规检查
提供宫颈异常病变的客观信息,及时检测,科学分流病 人,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降低假阴性,提高诊断符合率。
(1)FRD染色阴性,提示宫颈无异常病变,建议患者定 期检查或细胞学、HPV检查;
(2)FRD染色阳性,提示宫颈异常病变,建议阴道镜检 查。
参考课件
12
使用操作流程
FRD+细胞学(同时阳性, 50.0% 98.6% 检查即为阳性)
39.0% 89.3%
93.0% 89.1%
参考课件
18
北京多中心研究
➢ 项目基本情况:
牵头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联合参研单位-天坛医院、301医院、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复兴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
叶酸受体介导(FRD) 的肿瘤检测新技术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 检测宫颈异常病变(CIN2+)
主讲人:魏丽惠
时 间 :2015.12.05
参考课件
1
主要内容
➢ 现有宫颈癌筛查技术 ➢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作用原理 ➢ FRD特殊染色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 临床研究结论
参考课件
2
背景—宫颈癌流行病学
➢ 宫颈癌是危及妇女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乳腺癌; ➢ 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数超过50万, 25万人因其死亡。发展
中国家每年有20万人因此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80%; ➢ 我国每年新增病例数超过13万人,超过全球总数的1/4,
死亡人数约为3万人。
参考课件
3
背景-宫颈癌筛查的必要性
➢ 死亡的主要原因:很少筛查或从不筛查; 美国 50%宫颈癌发生于从不筛查 10%宫颈癌发生于近5年未接受筛查
➢ 有明确的癌前病变阶段,发展缓慢,有足 够的时机来重复进行筛查;
➢ 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课件
4
目前用于宫颈癌检查的技术
➢ 宫颈细胞学检查 ➢ HPV-DNA检测 ➢ 醋白试验/碘试验 ➢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
技术
参考课件
5
细胞学检查
➢样本采集及制片: 细胞采集 (是否完整) 脱落细胞 (是否脱落) 腺体病变(是否敏感)
7( 0.40%) 1742 184
参考课件
22
总数据情况
病理诊断结果
炎症 CIN1 CIN2 CIN3 宫颈癌 合计
总研究入组人群情况
已完成病例数
计划完成病例数
750 ( 38.94%) 521 ( 27.05%) 289 ( 15.01%) 295 ( 15.32%)
参考课件
15
FRD的主要特点
特点一 : 灵敏
已有的研究显示FRD检测CIN2+的敏感性大 于75%。
参考课件
16
陕西省两癌筛查项目(9949例)
➢ 人群: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西安市高陵县的子宫 颈癌筛查门诊和陕西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949名 已婚女性患者。进入研究的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年龄21 岁以上,此前6个月未接受过宫颈手术。未在经期和孕期。 所有9949名受检者年龄区间22-78岁。平均49.51岁,3065岁占98.5%。
京宣武医院、北京医院、协和医院。
➢ 研究方案:TCT和/或HPV异常;有临床指症需要做阴道镜
检查→FRD染色→阴道镜检查→活检
➢ 共收集到有活检结果的病例1926例。
参考课件
19
人群背景信息
➢ 年龄:平均年龄40.98(±10.33)
研究人群的年龄分段情况
项目 20-29 30-39
40-49 50-65 合计 missing
例数 256( 13.39%) 685( 35.83%)
524( 27.41%) 447( 23.38%)
1912 14
参考课件
20
研究人群的孕次情况
孕次
病例数
0
229( 13.15%)
1
331( 19.)
3
377( 21.64%)
4
198( 11.37%)
5
84( 4.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