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组标本检测程序

血液组标本检测程序

1 目的

规范血液组标本的检测程序,减少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确保检验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血液组标本的检测。

3 职责

血液组所有检验人员按血液组岗位职责,负责标本的预处理、测定、检验结果的报告等。

4 程序

4.1检测过程流程:接收样品一统一编号一按检验项目要求处理一输入条形码或标本号一选择项目一确定,进入主菜单一选择起始样品号一确定,开始测定一审单打印一签发报告。

4.2样品接收和编号:按血液组标本管理程序进行。

4.3按检验项目要求处理:除需要血清(或血浆)进行检测的项目外,一律不需要离心,按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需要血清(或血浆)进行检测的项目,将编好号的样本根据不同项目选择不同的离心转速和时间。

4.4上机测定:按相应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但应注意标本测定前应按室内质控程序先做质控,只有质控结果在控时,才开始测定标本。若有条件,在测定过程中或测定结束后再分别测定二个浓度的质控品,对检测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检验质量。

4.5结果报告

4.5.1样品检验完毕后,由操作人员逐一核对检验项目有无遗漏,确保与验单上的申请项目准确无误后打印结果,由授权签字人再次进行核对,确保检验结果间不相互矛盾,并与临床诊断相符时签发报告。

4.5.2当发现追回已发出有缺陷的报告单,并报告科室负责人。对其作必要的修改后再发出。现检验报告中有缺陷而对其准确性及有效性产生怀疑时,应由相关人员处理。

4.5.3检验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检验结果及相关信息。

4.5.4检验报告使用者因特殊原因造成报告损坏或遗失时,只有从网络计算机能够调出者或登记本上有记录者,才可补发。

4.6申诉及处理:检验报告申请人或被检者对检验报告的内容有异议时,可向本室负责人或上级

单位提出申诉,按投诉处理程序执行。

血液组标本检测程序

血液组标本检测程序 1 目的 规范血液组标本的检测程序,减少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确保检验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血液组标本的检测。 3 职责 血液组所有检验人员按血液组岗位职责,负责标本的预处理、测定、检验结果的报告等。 4 程序 4.1检测过程流程:接收样品一统一编号一按检验项目要求处理一输入条形码或标本号一选择项目一确定,进入主菜单一选择起始样品号一确定,开始测定一审单打印一签发报告。 4.2样品接收和编号:按血液组标本管理程序进行。 4.3按检验项目要求处理:除需要血清(或血浆)进行检测的项目外,一律不需要离心,按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需要血清(或血浆)进行检测的项目,将编好号的样本根据不同项目选择不同的离心转速和时间。 4.4上机测定:按相应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但应注意标本测定前应按室内质控程序先做质控,只有质控结果在控时,才开始测定标本。若有条件,在测定过程中或测定结束后再分别测定二个浓度的质控品,对检测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检验质量。 4.5结果报告 4.5.1样品检验完毕后,由操作人员逐一核对检验项目有无遗漏,确保与验单上的申请项目准确无误后打印结果,由授权签字人再次进行核对,确保检验结果间不相互矛盾,并与临床诊断相符时签发报告。 4.5.2当发现追回已发出有缺陷的报告单,并报告科室负责人。对其作必要的修改后再发出。现检验报告中有缺陷而对其准确性及有效性产生怀疑时,应由相关人员处理。 4.5.3检验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检验结果及相关信息。 4.5.4检验报告使用者因特殊原因造成报告损坏或遗失时,只有从网络计算机能够调出者或登记本上有记录者,才可补发。 4.6申诉及处理:检验报告申请人或被检者对检验报告的内容有异议时,可向本室负责人或上级 单位提出申诉,按投诉处理程序执行。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检测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的数量和质量,对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等进行辅助诊断、监测治疗效果等。 2.检测项目: 迈瑞BC-2600全自动血球仪上测定血常规19项。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中间细胞计数(MID#)、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淋巴细胞比率(Lymph%)、中间细胞比率(MID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 3.原理: 3.1 血细胞(WBC.RBC.PLT)数量和体积检测原理:电阻抗法。 3.2白细胞分类原理:电阻抗法。白细胞脉冲的大小是由被计数细胞在溶血素中大小决定的。 3.3 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V)比色法。 3.4 RDW、MCH、MCV、MCHC、MPV、PCT、PDW为换算项目。 3.5 HCT测定原理:血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的峰值与RBC容积成正比。 4.仪器: 厂商名:深圳迈瑞公司。型号:BC-2600。 5.试剂: 厂商名:深圳迈瑞公司。 5.1清洗液: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第1400051。规格:5.5L 5.2溶血素: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第1400021。规格:500ML。 5.3稀释液: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第1400071。规格:20L。 5.4其它:迈瑞配套试剂:E-Z酶清洁剂,控头清洁剂等 6.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6.1 标本类型: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 6.2 标本要求:标本用EDTA-K2 抗凝; 静脉血标本量应达到2ml;末梢血20µl。 6.3 标本运送:室温运送,4小时内完成检测。 6.4 标本拒收标准:严重溶血、凝固、血量少、无条码、无标识的血液标本不能进行检测。 7.操作步骤: 7.1 采集病人静脉血lml,加入含有EDTA-K2的真空管中,立即颠倒混匀8次。 7.2 将质控品从冰箱取出,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5分钟,充分混匀后,与样本一同测定。 7.3 开机:将仪器POWER开关置于ON。仪器自动进行清洗并进行空白计数,当空白计数值在允许范围内时可检测标本。 7.4 检查各种试剂量是否正常。 7.5 充分混匀的血液置于吸样针下,按下进样开关,仪器自动进行检测。

血液常规检查检验程序

第八章血液常规检查检验程序 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白细胞分类及相关参数(HGB、HCT、MCV、MCH、MCHC、RDW及MPV等)的变化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观察疾病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根据ISO15189文件―《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专用要求》的规定,以SF-3000、ADVIA-120和BC-2000血细胞分析仪为例进行介绍。 第一节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 血常规检查方法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法,参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p7~11,白细胞分类计数采用显微镜检查法,参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p5~7。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 在细胞检测器微孔的两侧各有一个电极,两电极间通有恒定电流,经过稀释液(电解质溶液)稀释的血样(血细胞)在通过检测器微孔时,产生了一个电脉冲;脉冲的高低代表细胞体积的大小,脉冲的个数代表细胞的数目。记录脉冲的数目可以得到细胞计数的结果。 二、细胞化学和光散射法白细胞计数 将血液经过细胞化学试剂染色,不同的白细胞胞浆内部即可出现不同的酶化学反应。当这些白细胞通过测量区时,由于酶反应强度不同和细胞体积大小差异,激光束射到细胞上的前向角和散射角不同,以X轴为吸光率,Y轴为光散射,每个细胞产生两个信号结合定位在细胞分布散点图上。计算机对存储的测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果。适用于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 三、多角度激光法白细胞计数 在白细胞分类通道:全血加入溶血剂(FD-Ⅰ和FD-Ⅱ)作用后,嗜酸性粒细胞内颗粒被染色;其他白细胞略有皱缩。WBC/BASO通道:全血加入溶血剂(FB)溶血。除BASO外,其他白细胞均明显皱缩。仪器从低角度及高角度分析白细胞的内部结构。计算机对存储的测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果。适用于SF-3000血细胞分析仪。 四、光电比色法测量血红蛋白 在稀释的血样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含量成正比,仪器便可显示其浓度。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Hb衍生物亦不同,其吸收光谱各异但最大吸收均接近540nm。 五、光散射法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以二维激光散射法检测红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测试原理是:在测试系统中,全血与红

血液标本采集程序

血液标本采集程序 1. 目的规范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检验质量。 2. 范围适用于各种临床生化标本来集。临床标本包括血液,尿液、胸腹水等各种体液等。 3. 职责 3 .1 门诊和临床各科护士、门诊检验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 3 .2 护工或其他经过相应培训人员负责标本的转运。 3 .3 检验科负责标本的接收和处理,负责指导临床各科和病人如何正确采集标本。 4. 程序 4.1 血液标本采集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结果的关键。在自动化检验仪器应用普遍的现代临床实验室中,基础性的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是检测前质量保证的主要环节。 4.2 血液标本类型

4.3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按采集部位可分为皮肤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 4.3.1 皮肤采血法 主要用于需要微量血液的检验项目和婴幼儿血常规检验。皮肤采血法所获得的血液标本是微动脉血、微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混合的末梢全血。 4.3.1.1 采血针皮肤采血法 (1 )器材准备 (2)部位选择:采血针皮肤采血法的部位与评价见表1-1。

表i-1采血针皮肤采血法的部位与评价 部位优点缺点 血循环较差,受气温影响较大,结果不稳 定.BBC. Hb> HC 手指血或静脉血高(特别是餐 季),不推荐使用 有时痛感较董,检验结果与静脉血比较仍有差异 (3 )米血方法:见表1-1-1 (4 )注意事项:见表1-1-0 表M-0采血针皮肤采血法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评价 注意生物安全不可 过度挤压伤口采血吋必须注意严格消毒和主物安全防范*采血针为一次性使用取 血时可稍加挤压.但切忌用力过大*以免使过多组织液混入血液中 防止血液凝固血液标本采集顺序 采血要迅速’防止流出的血液发生凝固 采用手工法进行多项常规检验时.血液标本采集顺序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耳垂痛感较轻.操作方便,适用千反复采血〔手指皮肤粗厚者) 手指操作方便*可获相对较多血蜓,检验结果比较4亘定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昆仑泌尿外科医院检验科临检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SZKL-LJ-01 版本/修订号;1/0 主题内容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页码;第 1 页共5 页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检测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的数量和质量,对感染、 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等进行辅助诊断、监测治疗效果等。 2.检测项目: 迈瑞BC-2600全自动血球仪上测定血常规19项。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 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中间细胞计数(MID#)、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 淋巴细胞比率(Lymph%)、中间细胞比率(MID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 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 (RDW-SD)、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血小板压积(PCT)。 3.原理: 3.1 3.2白细胞分类原理:电阻抗法。白细胞脉冲的大小是由被计数细胞在溶血素中大小决 定的。 3.3 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V)比色法。 3.4 RDW、MCH、MCV、MCHC、MPV、PCT、PDW为换算项目。 3.5 HCT测定原理:血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的峰值与RBC容积成正比。 4.仪器: 厂商名:深圳迈瑞公司。型号:BC-2600。 5.试剂: 厂商名:深圳迈瑞公司。 5.1清洗液: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第1400051。规格:5.5L 5.2溶血素: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第1400021。规格:500ML。 5.3稀释液: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第1400071。规格:20L。 5.4其它:迈瑞配套试剂:E-Z酶清洁剂,控头清洁剂等 6.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6.1 标本类型: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 6.2 标本要求:标本用EDTA-K2 抗凝; 静脉血标本量应达到2ml;末梢血20µl。 6.3 标本运送:室温运送,4小时内完成检测。 6.4 标本拒收标准:严重溶血、凝固、血量少、无条码、无标识的血液标本不能进行 检测。 7.操作步骤:

临床血液和体液检验标准化操作程序

临床血液和体液检验标准化操作程序 临床血液和体液检验标准化操作程序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临床血液和体液检验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不同实验室之间操作的差异以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的不同,导致了检验结果的变异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标准化操作程序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一环。 标准化操作程序的目的在于消除研究人员和操作者之间的主观差异,并提供一套统一的操作流程和基准,以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可比性。在实施标准化操作程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临床血液和体液检验的相关标准进行全面评估。这包括标本采集、标本储存和运输、实验操作、仪器校准和质控等各个环节。 在标本采集方面,操作者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采集顺序和采集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样本的纯净和完整性。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并保证样本的正确标识和准确记录。 标本储存和运输是确保样本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储存过程中,应根据

标本的性质和要求进行正确的保存温度和条件,以防止样本的降解和 损坏。在标本运输过程中,操作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样本的稳 定性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阶段是临床检验的核心环节。操作者需要遵循严谨的实验操 作规范,包括正确的试剂使用、仪器操作和结果解读等。操作者还应 定期参加相应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技术水平的稳定和提高。在实验 过程中,操作者应密切关注潜在误差的来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仪器校准和质控是确保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操作者需 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验证,并按照要求进行质控。质控包括内部 质控和外部质控两个方面。内部质控通过运行质控样本,监测检验结 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外部质控则通过参加认证机构组织的质控方案,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评估操作者和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水平。 总结回顾性的内容是帮助操作者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标准化操作 程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临床血液和体液检验各个环节的评估和标准 化操作程序的实施,我们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检验的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在临床血液和体液检验中,标准化操作程序是 确保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关键。标准化操作程序可以消除研究人员 和操作者之间的主观差异,并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一致和可比。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为了顺利进行采血,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核对医嘱并打印采血条形码。然后,根据检查项目准备采血试管,并将采血条形码粘贴在试管上。 在操作前,操作者需要穿戴整洁、洗手并佩戴口罩。同时,需要准备好采血用物、采血针和粘贴好条形码的采血试管。 在采血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等。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和需求等。如果需要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者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并告知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在采血时,需要先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和采血试管信息,确保无误。然后,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点,戴上手套并进行常规消毒。接着,进行穿刺并固定头皮针,接上采血真空试管,并根据目的采集所需血量。采集完成后,需要反折针头,拔/

换采血管,松止血带和松拳,迅速拔出头皮针,并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最后,脱手套。 采血完成后,需要再次核对采血项目和患者身份,并询问和观察患者的反应。同时,需要整理用物和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置医疗废物。最后,用扫码枪逐一将采集好的血标本进行扫码,并及时送检。 在采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按要求打印采血条形码。采血条形码应沿着试管塞下端粘贴,要求平整无折,注意不要遮盖采血管上的刻度。其次,标本的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如果同时采集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为: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应延长至10 XXX。

血标本采集与送检管理规程

血标本采集与送检管理规程 第一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 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二条: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输血操作指引 第一条:输血前有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第二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例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第三条: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第四条: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第五条: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病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出血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

疗和抢救,病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第六条: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 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 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实验 (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 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 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 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第七条: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第八条: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例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 确保采集器具的清洁和消毒状态良好; -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医嘱,充分了解采集的目的和方式;- 准备好所需的标本采集器具,如针头、采血管、试管等;- 洗手并佩戴干净的手套。 2. 采集步骤 步骤一:整理工作区 - 确保工作区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和污染源; - 将所需的器具放置在易取用的位置。 步骤二:与患者交流

- 向患者解释采集过程,安抚其情绪; - 确认患者是否有采集过程中的特殊需要或注意事项。 步骤三:选择采集部位 根据采集的目的和患者的状况,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常用的 部位有: - 肘静脉:采集的血液量较大,适合需要大量血液的检验项目; - 背腕静脉:血管表浅,容易找到,并且对患者疼痛感较小。 步骤四:皮肤消毒 -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酒精棉球; - 从采集部位的中心向外轻力擦拭,保持消毒区域干燥。 步骤五:采集血液 - 使用适当的针头插入采集部位的血管; - 适量吸取血液,并注意采样管中的抽血顺序。

步骤六:停止出血 在采集完足够的血液后,要采取措施停止出血,通常有以下方法: - 轻轻握压采集部位,直至出血停止; - 使用适当的敷料覆盖采血部位,并提醒患者保持不动。 步骤七:处理采集器具 - 将使用过的针头和试管等采集器具放置在专用中; - 丢弃前确保密封,以防止血液溅出。 步骤八:清洁和消毒 -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对采集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 洗手并更换干净的手套。 3. 注意事项

- 在采集血液前,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医嘱,避免错误采集; - 采集器具使用后要妥善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 患者在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晕厥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安抚和处理。 以上是血液标本采集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

血液检测样本管理程序

血液检测样本管理程序 目的 对血液样本的采集、标识、运输送检、交接、预处理、检测、保存、销毁全过程的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以上过程符合安全与卫生要求,血液样本符合检测质量要求及提供可追溯的证据,确保血液检测结果 的准确、及时、有效,根据《实验室质量手册》第条款的要求, 制定本程序。 合用范围 合用于血液检测标本管理的所有过程。 职责 实验室主任 血液检测样本目测检查标准的制定。 血液检测样本验收、交接、处理、检测、保存、销毁等全过程的监督 管理。 米血服务科 样本采集前对献血者身份和健康状况的确认。 全血标本、单采成份血标本按血液检测样本目测检查标准采集留取血 样并正确标识。 血液检测样本暂存、运输送检、交接。 检验科

样本接收人员负责血液检测样本的检查、核对、接收、预处理、检后 样本保存、超过保存期的全血样本和血浆样本的销毁处理。 血液检测人员负责血液样本的检测。 程序 血液检测样本的采集留取、标识和暂存 标本采集留取前,必须对献血者的身份予以再确认,使标本与献血者惟一 献血 者应知情允许。 标本采集管:采用抗凝真空负压采血管。 采血途经:静脉采血。 标本采集量: 采取后混匀:标本采集后即将轻轻颠倒混合次。 标本的标识: 性条形码标识且——对应,同一献血者在同一次献血过程标本的 标识(血液条形码),必须与其同源血液及其献血相关档案资料的标识一致。 不同类型标本应有相互区别的标识,详见《血液检测样本目测质 量标准》要求。 特殊要求血液标本:机采血小板、阴性标本及其它急需检验的 标本等应在相应标本试管标签空白处注明“单采”或者“急诊”字样,并在《检验血液标本送检记录》中注明。

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的指导,以确保高质量的血液检测结果。 样本采集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 1.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2. 确保采集工具(如针头和收集管)是干净和消毒过的。 3. 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通常是患者的上臂)。 4. 用一次性酒精棉球清洁采集部位。 5. 用采集工具在清洁的部位穿刺皮肤,使血液流入收集管中。 6. 采集足够数量的血液样本。 7. 在收集管中加入所需的抗凝剂或其它试剂(根据具体检测需求而定)。 8. 小心地取出采集工具,注意不要触及任何其他物品。 9. 堵塞收集管的入口,确保血液不外溢。 10. 轻轻搅动收集管,使抗凝剂或试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11. 完成采集后,在采集部位上贴上创口贴。 样本处理 得到血液样本后,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样本: 1. 将收集到的血液样本放置在标有患者信息的标签或中。 2. 确保标签上的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包括患者姓名、样本采 集日期和时间。 3. 将标有信息的样本放入适当的样本袋或盒中,以防止污染或 泄漏。 4. 将样本尽快送往实验室或相应的检测机构。 5. 在送样前,确保样本袋或盒上有正确的送样标签,并填写相 关的送样单据。 6. 如果有必要,确保在特殊情况下采取适当的储存和运输措施。 注意事项 在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和处理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1. 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手套和避免任何可能的接触。 2. 确保采集工具和是干净和消毒过的,以避免交叉感染。

3. 严格按照标签上的信息进行记录,以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避免污染、破裂或泄漏。 5. 遵循实验室或检测机构的标准操作程序和指南。 6. 根据特定的检测要求,选择适当的抗凝剂、添加剂或试剂。 以上是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的基本指导,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实验室技术人员。

血气分析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 血气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SOP

血气分析血液标本的采集 一、检查项目 血气分析。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1.受试者应保持情绪稳定,禁止剧烈运动、安静状态下采集肝素化动脉血。确保采血的动脉没有输液。 2.吸氧者若病情允许应停止吸氧30 分钟后在采血,否则应标记给氧浓度与流量. 【血气标本的容器】 使用干式、肝素化采样器。 【样本条码粘贴要求】 打印清晰的条码尽量沿着容器的长轴粘贴,病人的姓名端向上,条码区的任何区域不得被覆盖,注意不要在条码上涂写,保持条码的完整和清晰. 【血气标本的采集方法】 采用动脉血进行检测,桡动脉最理想,其次为股动脉。采集时动脉血应随着动脉搏动顺利地流入针筒,否则可能带入静脉血,导致酸碱度参数发生改变,而 氧指标可能变得无临床意义. 【血气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 隔绝空气:采血后立即必须迅速赶尽针筒里所有的气泡,封闭针头。 2 采用干式、肝素化采样器,采样后应充分混匀,以免血液凝固. 3 液体肝素采样器:使用注射器肝素浓度必须〈50U/ml,液体肝素与血液的体积比不能超过6%.因液体肝素用量不当会稀释标本,直接导致PH、Pco2 和血 红蛋白测量错误,并使钾、钙离子结果偏低,干扰电解质的测定。可导致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假阳性结果, 4。禁止边输液边采血。标本严重溶血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血气标本的送检地点】 急诊楼(3 号楼)2 楼急诊化验室。 【血气标本的保存】 1 血气标本采集后必须严格密封,隔离空气,立即送检。www。clin—lab。com 2 由于仪器出现故障等原因,标本不能在15min 内完成检测,必须将标本置于0~4℃冰箱中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得超过60 分钟.因为标本放置30 分钟, PO2 下降2%,60 分钟约下降8%,PH 值也同时下降,但Pco2 上升,血细胞高的(白血病)改变更明显。 三、临床意义 1 氧合状况的指标 健康人群生物参考区间:动脉血氧分压(pO2):80~10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O2SAT):90~100%动脉血氧含量(O2CT):18~21ml/dl 【病理性变化】 动脉血氧分压是判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当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pO2 低于正常值就已经提示缺氧,但一般只有当pO2<60mmHg 时,才引起组织缺氧, 临床方可诊断为低氧血症。动脉血氧饱和度仅仅表示血液中氧与Hb 结合的比例,虽然多数

血液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采血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动脉采血是临床常见的技术操作,一般用于血气分析检测,为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动脉采血技术高超者,功夫了得,以“一针见血”“无痛”而闻名。那么,常见的动脉采血并发症有哪些?处理策略是什么?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预防措施:采血前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避免反复穿刺。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采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抢救。 短暂性/永久性血管闭塞 预防措施:穿刺前,严格进行Allen试验;为低龄、低心输出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存在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采血时需警惕。 处理方法:一旦发生,应立即暂停穿刺或抽血,热敷局部血管,请血管科及静疗小组会诊。 出血及血肿 预防措施:采血前了解患者凝血状态;拔针后进行适度、适时按压。 处理方法:密切观察出血量及肿胀范围有无增大。若出血量较小或肿胀逐渐局限,可不予特殊处理。若出血较严重或肿胀程度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局部按压无效时,应给予加压包扎。 血栓或栓塞 预防措施:避免在同一位置反复穿刺;拔针后,按压力度应适中;置管时,选择合适大小的留置针,置管时间不应过长。

处理方法:若血栓形成,可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局部感染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处理方法:对于留置动脉导管患者,若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管并送检。拔出导管时,穿刺部位需严格消毒。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对于发生感染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假性动脉瘤 预防措施:高龄、败血症(特别是MRSA)、置管时间长、反复穿刺、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是假性动脉瘤的危险因素,采血时需关注上述问题。 处理方法:对怀疑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超声及血管造影检查,如确诊请血管外科会诊。 空气栓塞 预防措施:导管采血前,确保所有管路紧密连接;避免在肱动脉及腋动脉置管;使用封闭式导管系统;血液回输时,一定要注意排气。 处理方法: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评估患者状况,进行紧急处理。

血常规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血常规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1.目的 规范血液常规检查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 响,保证检验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血液常规检测标本的采集。 3.职责 3.1门诊和临床各科护士、门诊检验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 3.2临床护士或检验科后勤组人员负责标本的运送。 3.3检验科负责标本的接收和处理,负责指导临床各科室如何正确采集标本。 4.程序 4.1标本采集前病人的准备 4.1.1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紧张。建议取血前采取坐位5分钟。 4.2标本采集 4.2.1静脉采血法 4.2.1.1器材:真空采血针、含EDTA・&(3.0-4.0mg)真空采血管、消毒液、消毒棉球、压脉带。 4.2.1.2标本采集部量:2.0ml。 4.2.1.3采血部位:手臂肘部静脉。 4.2.1.4操作程序 a.患者坐位或卧位,扎上压脉带消毒皮肤。嘱病人握紧拳头,暴露静脉。 b.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真空采血针,与皮肤呈 30度角的位置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解开压脉带,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中。c.利用真空负压,血液自动注入抗凝管直至所需血量。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拔出针头。 d.立即将采血管轻轻颠倒5-8次,使其充分抗凝,并贴上对应病人及检测项目信息的条码。2小时内送检。 4.2.1.5注意事项

a.禁止在输液手臂同侧采血,同时在申请单上注明“输液时采血”。 b.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血液成分的改变。 c.防止溶血,避免采血管过度震荡。 e.正确选择抗凝管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 4.2.2毛细血管采血法 4.2.2.1器材:一次性采血针、微量吸管、小试管、玻片,75K醇棉球、消毒干 棉球、无菌银子。 4.2.2.2采血量:20ul。 4.2.2.3采血部位:成人以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为宜,半岁以上儿童以中指为好, 半岁以下婴幼儿通常选择足跟或拇指采血。 4.2.2.4操作程序 a.操作者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猿醇棉球消毒局部皮肤, 自然待干。 b.紧捏刺血部位,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破皮肤,深度约2-3mm c.擦去第一滴血,吸取从穿刺处自然流出的血液或从远端向指尖方向轻轻挤压的血液20ul,迅速轻轻注入已加入稀释液的小试管里。 d.用无菌玻片沾取末梢血一滴推制血片一张,用消毒干棉球压住伤口。 4.2.2.5注意事项 a.末梢采血时,挤压力不能过大,以免过多组织液混入。 b.避开冻疮、发炎、水月中部位,以免影响结果。 4.3标本的处理 4.3.1检测前的标本处理 对临床标本进行验收,对有凝块、溶血、采血量不符合要求、无条码或无标识等不合格标本,按照《标本采集与管理程序》处理。合格标本,常温放置,4小时 内完成检测。 4.3.2检测后标本的处理 按照实验室规定,血常规标本保存3天,对超过保存期的标本,由实验室工作人 员放置于专门的污物间废弃标本箱中,再由医院专门工作人员统一处理。 血液常规检验规程 .目的

血液标本采集程序

血液标本采集程序 1. 目的 规范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检验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各种临床生化标本来集。临床标本包括血液,尿液、胸腹水等各种体液等。 3. 职责 3.1 门诊和临床各科护士、门诊检验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 3.2 护工或其他经过相应培训人员负责标本的转运。 3.3 检验科负责标本的接收和处理,负责指导临床各科和病人如何正确采集标本。 4. 程序 4.1 血液标本采集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结果的关键。在自动化检验仪器应用普遍的现代临床实验室中,基础性的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是检测前质量保证的主要环节。 4.2 血液标本类型

4.3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按采集部位可分为皮肤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 4.3.1 皮肤采血法 主要用于需要微量血液的检验项目和婴幼儿血常规检验。皮肤采血法所获得的血液标本是微动脉血、微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混合的末梢全血。 4.3.1.1采血针皮肤采血法 (1)器材准备 (2)部位选择:采血针皮肤采血法的部位与评价见表1-1。

(3)采血方法:见表1-1-1 (4)注意事项:见表1-1-0。

4.3.2 静脉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采血方法,所采集的静脉血能准确反映全身血液的真实情况,因其不易受气温和末梢循环变化的影响,而更具有代表性。静脉采血法根据采血方式可分为普通采血法和负压采血法。 4.3.2.1 普通采血法普通采血法,即传统的静脉采血方法。

方便、封闭无尘、标识醒目、刻度清晰、容易保存、一次进针多管采血等优点。 (1)主要器材:负压采血系统由双向采血针、采血管构成(图1-1)。负压采血管的种类和用途见表1-2。 (2)静脉选择和消毒:与普通静脉采血法相同。

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第一节概述 一、编写目的 有效地指导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三、人员职责 1. 血液标本采集静脉血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末梢血标本由检验科技术人员采集。检验人员有义务向临床提供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血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等。 2. 血液标本运送静脉血标本由患者或临床卫生员运送,末梢血标本由检验科技术人员运送。 3. 检验后血液标本及废物处理由检验人员或检验科卫生员进行处理。 第二节工作程序 一、患者准备及原始样品识别 患者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息15min 后进行采血。冬季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化疗患者要求在化疗前采集标本,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静脉血常规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遵照医嘱作好样品采集前所用的容器以及消毒器材、一次性注射器等备用。首先确认患者姓名,并将姓名和(或)标本标识写在(贴于)标本采血真空试管上。 采血前应向患者作适当解释,以消除疑虑和恐惧。如遇患者采血后发生晕厥,可让患者平卧,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 住院患者原始样品识别以“患者姓名+申请序号”为惟一识别,门诊患者以“姓名”为惟一识别。 二、申请者的指导 (一)申请者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血液标本检验的目的(血液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信息),采血时间(住院患者应在早晨卧床时取血;其他人员应最好在空腹时采血)及注意事项。 (二)申请者应向患者讲清楚收集血液标本前服用以下药物,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提醒临床医生在分析实验结果或申请检验应予以注意。 1.白细胞计数禁止服用的药物

血站血液检测技术操作规程

血站血液检测技术操作规程 1.1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1.1.1检测项目 1.1.1.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标志物,包括: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HIV RNA);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抗体(抗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抗体(抗HIV-2),或者抗HIV-1、抗HIV-2和p24抗原(HIV Ag/Ab)。 1.1.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包括: (1)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1.1.1.3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包括: (1)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或者HCV抗原和抗体(HCV Ag/Ab)。 1.1.1.4 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 1.1.1.5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1.1.6 国家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地方性、时限性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 1.1.2 检测方法 1.1. 2.1 检测方法包括:

(1)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包括转录介导的核酸扩增检测技术(TMA)、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 (2)血清学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验(CLIA)。 (3)速率法(湿化学法)。 1.1. 2.2 检测策略 (1)实施核酸检测试剂批签发之前,HIV、HBV和HCV 感染标志物应采用2遍血清学检测和1遍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应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实施核酸检测试剂批签发之后,HIV、HBV和HCV感染标志物应采用核酸和血清学检测2种方法各进行1次检测。对于酶免检测阳性的标本可不再进行核酸检测,直接视为该项目检测结果不合格。 (2)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血清学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3) ALT采用速率法(湿化学法)进行1次检测。 1.2 血液检测试剂 1.2.1 试剂选择 1.2.1.1 必须选择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 1.2.1.2 血站实验室应建立血液检测试剂的评价、选择和确认程序,可自行开展试剂评价(见附录B),也可充分利用国

【检验】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关键字】检验 第一章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1 目的 有效地指导静脉和末梢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检验项目 血液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白细胞分类、嗜酸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等。 3 采集者须知 3.1 静脉血液标本必须由具备资质并经过培训的临床医护人员采集。 3.2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告知病人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条件,要求及注意事项(如禁食、禁水等);检验人员有义务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中的各种问题并向临床提供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血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区间、临床意义等,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和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准备。 3.3 末梢血常规标本由检验人员采集。 4 工作程序 4.1 申请单的填写 4.1.1 临床医生须熟知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应完整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字迹必须清楚,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科别、床号、门诊/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接收标本日期和时间及特殊说明如应用的药物等。 4.1.2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需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 4.1.3 检验人员必须等收到临床医生书面或电子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或者采集末梢血。特殊情况,在临床医生电话说明下,可在收到检验申请单之前先接受标本进行检验,或者采集末梢血。 4.1.4 检验申请单必须清洁、完整,不得被标本污染,重要信息不得涂改。4.2 患者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