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完整版

合集下载

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完整版

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完整版

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标本】
抗凝静脉血(有些仪器也可用末梢血)。

【方法】
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法。

【试剂】
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配套试剂。

【操作】
详见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手册。

【附注】
1、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
度、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这些项目亦有相应的手工方法,详见有关资料。

2、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从设计上均要求用抗凝静脉血,其优点:(1)静脉血能正确的反映病人实际情况,重复性好;
(2)利于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3)解决了采血盘的交叉感染问题等。

3、血细胞计数应用EDTA·K2:为抗凝剂(EDTA·可抗凝1ml
血)。

4、贮血容器应选用有盖塑料管。

抗凝血采集后在室温中贮存应
不超过6h;如需制作血涂片应在2h内完成。

5、测定前必须将抗凝血充分混匀。

6、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最适宜温度为18~22℃,低于15℃或高于
30℃,均可使细胞体积发生改变,影响个参数的结果。

7、血细胞分析仪用于白细胞分类只能当做一种过筛手段,当白
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任何一项有明显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分类出现异常结果,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任何一个直方图出现异常图形等情况,须用显微镜检查及分类。

血常规操作规程

血常规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一、【检验方法】:CD—1700 血细胞分析仪二、【原理及意义】:(一)Hb1、原理:红细胞被溶血素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被SLS的亲水性的烷基部分所改变,由亚铁血红蛋白形态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形态,形成SLS-Hb的正铁血红蛋白化合物,在555nm处有吸收峰,通过仪器内部的比色系统比色,可以测定Hb的浓度。

该方法利用了氧化血红蛋白法和氰化血红蛋白法的优点。

一方面,SLS-Hb法具有和氧化血红蛋白法一样的检测快速、无毒性成分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具有氰化血红蛋白法检测结果精确、重复性好的特点。

(二)RBC、MCV、MCH、MCHC、HCT、RDW-CV、RDW-SD1、原理:血液被稀释液稀释后,细胞一个一个通过狭缝,狭缝内外是有直流电的电解质环境,当细胞通过时会引起瞬时的电位变化,形成电脉冲,电脉冲的个数反应细胞的个数,大小反应细胞的大小。

细胞体积在一定范围内划为红细胞;在某个范围划为血小板。

同时通过仪器内部的数据分析系统换算出MCV、MCH、MCHC、Hct和统计学处理得出RDW-CV、RDW-SD 分析数据。

(三)WBC计数、及其分类1、原理(电阻检测法):仪器吸取样本,用一定量的试剂和稀释液稀释后,让白细胞一个个依次通过计数池的微孔,利用细胞通过微孔时瞬间的电阻变化产生脉冲电流而计数。

脉冲信号经放大、甄别后,微机处理数据得到其体积分布直方图。

淋巴细胞群为:35-90fl中间细胞群为:90-160fl粒细胞群为:160-300fl三、【试剂品牌】:1、稀释液:Sandem 氯化钠6.38g/L硼酸1.0g/L四硼酸钠0.2g/LEDTA-2K 0.2g/L2、Hb溶血素:SULFOLYSER(SLS-200A)月桂洗硫酸钠 1.7g/L3、清洗液:SANDEM CELLCLEANSTACCLEANER-SYS次氯酸盐 5%4、抗凝剂: KEDTA·2HO(1.5-2.2mg每毫升血液)四、【仪器】:CD—1700 血细胞分析仪五、【操作步骤】:㈠开机:1.插上电源,打开CD—1700 血细胞分析仪电源开关2.仪器进入自动检测系统,自动检测各系统参数,同时测定本底参数。

血常规标准操作流程

血常规标准操作流程

血常规标准操作流程前言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一项常规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各种细胞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以及分类计数等项目。

本文将分步介绍血常规的标准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 检验仪器和设备:保证血常规分析仪器日常维护和校准正常,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2. 样本采集工具:准备好采血针、采血管、消毒棉球等样本采集工具;3. 样本采集标本管:标注好采集的标本管,并按照标本采集时间顺序排列,确保标本的准确性;4. 个人防护:穿戴好手套、口罩和实验服,保证操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二、样本采集1. 与患者沟通:在开始采集血样之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向患者解释样本采集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2. 采集位置:选择合适的采血位置,常用的有手指末梢、耳尖、脚趾末梢等;3. 采集流程:a. 采血针的抽血针头应朝上,避免空气进入采血管;b. 选择适当的采血针,并在采血部位做好局部消毒;c. 用采血针刺破静脉或毛细血管,将血液顺利抽入采血管中;d. 采完血后,应当轻轻拔除采血针,并用干净的棉球或绷带做好止血处理。

三、样本处理1. 样本标注:将采集好的样本标本管放入适当的位置,标注好样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采集时间等;2. 样本保存:将采好的样本摆放在适当的环境中保存,避免受到外界的不利影响,保证样本的稳定性;3. 样本运输:将采好的样本按照规定的程序送至检验科进行分析,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实验操作1. 仪器开机:开机前应检查仪器状态、试剂存量、管路连接情况等;2. 仪器调试: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确保仪器的准确性;3. 样本准备:将标本管放入样本架,准备好进行检测;4. 检测操作:按照仪器操作流程,将样本放入仪器中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质控和质量管理。

血常规标准操作流程

血常规标准操作流程

血常规标准操作流程
血常规的标准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患者前往医院挂号缴费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血常规检查申请单。

患者根据申
请单缴费后,前往检验科室准备进行抽血检查。

在抽血前,医务人员会准备好合适的试管、加适量稀释液、取微量吸管和乳胶吸头或一次性微量吸管(虹吸原理)、采血针、75%的乙醇或碘伏、棉签等备用。

2.消毒:医务人员会在患者的肘窝上方绑止血带,并在采血部位(如肘静脉或指端)使用
75%的乙醇或碘伏棉签进行消毒,待其自然干燥。

3.采血: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采血方式,如从肘静脉处采血或采集末梢血
液。

在采血过程中,医务人员会确保采血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绷紧,然后迅速刺入,采集适量的血液。

4.混匀与标识:采集完血液后,医务人员会轻轻混匀抗凝血,避免震荡试管,并立即做好
信息标识,避免混淆。

5.检查:血液样本会被送往检验科室,由检验科医生使用机器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会在一
定时间内得出,患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后领取结果。

6.结果核对与咨询:在收到结果时,患者应注意核对信息是否正确,并在有疑虑时及时向
申请单开具医生或检验医师进行咨询。

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一、引言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旨在评估机体的血液状况和一些基础生理信息。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和标准操作流程。

本文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二、前期准备1. 器材准备- 血常规检验仪器及其相关配件- 常规试剂和标准溶液2. 试剂管理- 检查试剂的有效期限- 储存试剂的条件和要求3. 样本管理- 采购新鲜的样本- 适当保存和分类样本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 对仪器进行基本的校准和操作前的检查。

(2) 根据样本数量准备所需试剂和标液。

2. 样本采集(1) 根据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如指尖采血、静脉采血等。

(2) 采集样本后,将其转移到专用的采样管中,标明相关信息,并确保标本完整无损。

3. 样本准备(1) 将采集的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离心、稀释等。

(2) 校正采样容器的液面高度,以确保准确的液体体积。

4. 试剂加样(1) 根据仪器的规定,加入相应的试剂和标准溶液。

(2) 注意加样的顺序和方法,以避免样本交叉污染。

5. 仪器操作(1)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正确设置参数和程序。

(2) 启动仪器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如选择测试项目、输入样本信息等。

6. 结果判读和记录(1) 检查仪器生成的结果报告,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2) 将结果记录在相应的检验单上,并及时归档。

7. 后期处理(1) 丢弃已使用的试剂和标准溶液。

(2) 清洗仪器和相关工具,保持其干净整洁。

四、质控措施1. 日常质控(1) 每天开始检验前进行质控检查,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2) 定期进行质控样本的检测和比对,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精度。

2. 质量评价(1) 参与外部质量评价,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

(2) 针对检验结果不准确或异常的情况,及时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避免样本和试剂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血常规分析仪的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

血常规分析仪的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血常规分析仪的操作,保证待测样品的正常测定。

2.操作规程:
2.1打开电源开关,按右侧按钮开机,等待大约5min自动清洗预热;
2.2测试样品前检查打印纸是否满足测试样品的打印;
2.3按PUSH键打开血液样品测试槽,将待检测样品用移液器吸入样品编号测试管,放置测试槽并关闭待检测;
2.4按SELECT键选择血液种类SPECIES(DOG、CAT、COW 、MOUSE、 MONKEY);
2.5按ID键框内数字选择血液样品序列号;
2.6按RUN键按钮仪器运行并测试血液样品;
2.7约2min血液检测完成,取出检测样品,放入下一个待检样品,重复第六步操作;
2.8样品测试结束后,取出打印纸打印的检测结果;
2.9按shutdown、execute进行关机清洗,约2min清洗完毕。

若重复测定样品按RESTART键继续运行,如不需要再次测试,按右侧开机键关机即关闭电源;
2.10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并签名。

3.注意事项:
3.1测试后的清洗液废液应及时倒入废液池;
3.2仪器运行需要的环境条件室温为10~20℃;
3.3仪器长时间不用应每半月启动机器运行一次。

1。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1. 引言血常规检验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室内质控是必要的。

2. 质控物质准备2.1. 每天使用同一批次的质控物质,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2.2. 选择稳定、具有代表性的质控物质,以模拟常见的血液参数值。

3. 操作步骤3.1. 每次进行质控前,先进行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

3.2. 将质控样品与患者样本一样,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准备。

3.3. 使用标准化方法和仪器进行质控样品的测试。

3.4. 记录测试结果并与质控结果进行比对。

4. 结果分析和判定4.1. 比对质控结果和参考范围,判断质控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如果质控结果在参考范围内,说明质控样品的测试结果正确。

4.3. 如果质控结果超出参考范围,需检查仪器的校准情况和操作是否正确,并进行问题排除。

5. 质控记录和分析5.1. 每次质控测试都应记录测试日期、质控物质批号、测试结果等信息。

5.2. 定期汇总和分析质控数据,以评估仪器和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3. 如果质控数据存在异常,需要进行问题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6. 质控文件管理6.1. 建立质控文件,包含质控操作规程、质控数据记录表等。

6.2. 确保质控文件的存档和保留,以备审查和追溯需求。

7. 结论严格遵守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可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质量。

质控数据的分析和问题排除也是持续改进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完整版)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1. 消毒:使用75%乙醇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对操作台面、器械和双手进行彻底消毒。

2. 血样采集:打开采血针包装,将采血针与采血管连接好。

选择采血部位,常见的有肘部外侧静脉、掌侧尺侧静脉等。

用消毒棉球擦拭采血部位,然后用乳胶绷带固定好采血管。

将采血针迅速插入皮肤和静脉,慢慢抽取血液,取足够的血液量。

3. 血液处理: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倒入干净的试管中。

避免氧化,试管中应含有抗凝剂。

4. 混合均匀:轻轻颠倒试管,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均匀。

5. 操作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记录血样的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等。

二、评分标准* 血样采集是否规范:根据操作流程的正确程度和采集时是否注意消毒等因素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为1-10分,10分为操作规范,1分为操作不规范。

* 血液处理是否妥当:评估血液处理的过程中是否遵循规范操作和抗凝剂添加的正确与否。

评分范围为1-10分,10分为处理妥当,1分为处理不妥当。

* 混合均匀程度:评估混合均匀程度,根据试管中血液和抗凝剂的充分混合程度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为1-10分,10分为混合均匀,1分为混合不均匀。

* 操作记录是否准确:根据操作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为1-10分,10分为记录准确完整,1分为记录不准确或不完整。

三、总结以上为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完整版。

在进行血常规操作时,务必注意消毒、采集、处理和操作记录等方面的规范操作。

评分标准可用于评估操作的准确程度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助于确保操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标本】
抗凝静脉血(有些仪器也可用末梢血)。

【方法】
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法。

【试剂】
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配套试剂。

【操作】
详见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手册。

【附注】
1、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
度、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这些项目亦有相应的手工方法,详见有关资料。

2、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从设计上均要求用抗凝静脉血,其优点:(1)静脉血能正确的反映病人实际情况,重复性好;
(2)利于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3)解决了采血盘的交叉感染问题等。

3、血细胞计数应用EDTA·K2:为抗凝剂(EDTA·可抗凝1ml
血)。

4、贮血容器应选用有盖塑料管。

抗凝血采集后在室温中贮存应
不超过6h;如需制作血涂片应在2h内完成。

5、测定前必须将抗凝血充分混匀。

6、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最适宜温度为18~22℃,低于15℃或高于
30℃,均可使细胞体积发生改变,影响个参数的结果。

7、血细胞分析仪用于白细胞分类只能当做一种过筛手段,当白
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任何一项有明显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分类出现异常结果,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任何一个直方图出现异常图形等情况,须用显微镜检查及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