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1.引言1.1 文档目的1.2文档范围1.3 文档背景2.术前准备2.1 病史收集2.1.1 病史要点2.1.2 病史调查方法2.2 视力检查2.2.1 准备视力检查设备2.2.2 视力检查方法2.3 眼底检查2.3.1 准备眼底检查设备2.3.2 眼底检查方法2.4 确定手术方案2.4.1 白内障手术种类选择2.4.2术前眼度量和眼内镜检查2.4.3 术前眼压测量2.4.4 术前常规血液检查2.4.5 术前眼表检查3.手术操作步骤3.1 手术器械准备3.1.1 灭菌操作规范3.1.2手术器械清点3.2 局部麻醉3.2.1 局麻药物选择3.2.2 局麻操作规范3.3 切口3.3.1 切口大小选择3.3.2 清洁术野3.4 晶状体摘出3.4.1 超声乳化技术操作规范3.4.2 裸露前囊膜技术操作规范 3.5 人工晶状体植入3.5.1人工晶状体选择3.5.2 人工晶状体植入步骤3.6 切口缝合3.6.1缝合材料选择3.6.2 切口缝合方法4.手术后护理4.1术后指导4.1.1 注意事项4.1.2 用药指导4.2 术后复查4.2.1复查时间规范4.2.2 复查项目4.2.3 复查结果解读5.质量控制标准5.1 术前准备质量控制5.1.1 病史收集质量控制5.1.2视力检查质量控制5.1.3 眼底检查质量控制5.1.4 手术方案确定质量控制5.2 手术操作质量控制5.2.1 手术器械准备质量控制 5.2.2 局麻质量控制5.2.3 切口质量控制5.2.4晶状体摘出质量控制5.2.5 人工晶状体植入质量控制5.2.6 切口缝合质量控制5.3 术后护理质量控制5.3.1 术后指导质量控制5.3.2 术后复查质量控制6.附件附录 1:白内障手术常用器械清单附录 2:术前常规血液检查项目表附录3:术后复查项目表7.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1: 注释:解释法律名词2:注释:解释。

医疗机构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一、概述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之一,超声乳化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手术质量,医疗机构医院应制定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

二、设备管理1.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医院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超声乳化设备,并每日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进行设备校准:医院应定期对超声乳化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储存和管理消耗品:医院应储存和管理超声乳化手术所需的消耗品,包括超声乳化器、液体和吸引器等,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期。

三、人员管理1.技术培训和考核:医院应对从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并定期进行技术考核,以确保医务人员的手术技术达到要求。

2.手术操作规范:医院应制定并执行标准化的手术操作规范,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流程、术中操作要点和术后处理等。

3.手术记录和报备:医院应规范患者手术记录,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团队、手术器械和消耗品使用情况等,并及时报备相关部门。

四、消毒与洁净1.器械消毒:医院应对手术器械进行洗刷和高温蒸汽消毒,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

2.手术室清洁:医院应对手术室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手术室的洁净状态。

3.患者准备:医院应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洗脸、洗手、消毒等,以防止术后感染。

五、术后管理1.术后随访:医院应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包括术后第一天和随访周期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后遗症或并发症。

2.并发症处理:医院应根据不同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时进行病情评估和处理方案制定。

3.术后教育与指导:医院应对术后患者进行相关教育和指导,包括术后注意事项、药物使用和复诊等,以促进术后康复。

六、质量管理1.质量监测与评估:医院应建立超声乳化手术的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手术病例进行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医院应建立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并处理手术中的不良事件,以减少患者的损害。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020年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020年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
a26
CELB1000
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
FES01706
/前置镜眼底检查
a30
CECC800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测定
FES01707
/间接眼底镜检查
a38
CEAA8000
总蛋白(TP)测定
FEA02705
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
a23
CEAE8000
白蛋白(Alb)测定
FEA02704
FKA02203
检测仪中心静脉压测定
d80
HAP28901
麻醉恢复室监护
k40
FKA05705
无创心电监测
b9
HAN05201
/有创连续动脉血压监测
k70
FKA05709
无创血压监测
b9
FKA05710
无创指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b5
HAN05702
住院时间
≤24h
变异条件
1. 手术炎症反应或其它并发症。
2. 患者其他原因。
转诊条件

再入院
间隔时间
1天
基本项目
(必须要完成的医疗服务)
术前
术中
术后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护理
ACAB0001
Ⅱ级护理
d50
a1
CCAA2000
尿常规化学分析
FEA01703
/光机能检查
a10

白内障手术标准

白内障手术标准

白内障手术标准一、什么是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晶状体透明度逐渐变差,导致视力下降。

白内障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年龄因素、遗传因素、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疾病或外伤等。

白内障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感光度增加、颜色感知异常等。

二、什么是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手术的目标是将晶状体透明度较差的部分取出,然后置入人工晶状体,恢复患者的视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前,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眼部状况,包括测量眼压、测量角膜曲率、测量眼轴长度等。

此外,还需要检查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2. 是否适合进行手术的评估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可能不适合进行白内障手术。

例如,患有其他眼部疾病、全身重病、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等。

在评估了患者的全部情况之后,医生会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3. 术前准备工作如果患者符合手术条件,医生会对手术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告知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如停止使用某些药物、避免进食等。

三、白内障手术的标准白内障手术的标准是指进行手术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范。

以下是白内障手术的标准要求:1. 白内障影响日常生活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指征是患者的白内障影响日常生活,包括阅读、工作、驾驶等方面。

只有当白内障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无法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时,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2. 没有其他严重眼病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应该没有其他严重的眼病,如视网膜疾病、青光眼等。

如果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眼病,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并影响手术的疗效。

3. 有稳定的眼部状况手术前应确保患者的眼部状况稳定,包括眼压正常、炎症消退、角膜无明显瘢痕等。

如果眼部存在严重的炎症或其他并发症,可能会延迟手术时间。

4. 患者合作度高白内障手术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并按照医嘱进行术后的护理。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规范化操作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规范化操作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基本思想和技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Phaco手术的三个层次知之熟之超之知之篇Phaco手术步骤• 麻醉• 切口• 撕囊• 水分离、水分层• 碎核• 清除皮质• IOL植入• 清除粘弹剂碎核技术的演变•Bowling ( 1967)•Divide and Conquer (1991)•Stop and chop (1994)•Phaco Chop (1998)•Quick chop (2001)Bowling▪中央蚀刻成一个碗状,最后将残留的壳吸除▪需要太多的超声能量Divide and Conquer(分而治之)Stop and Chop(拦截劈裂)▪在分而治之基础上发展而来▪刻一字槽,然后劈核吸除Phaco ChopQuick Chop (快速劈核)《冬夜读书示子律》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熟之篇核心三部曲切口撕囊碎核切口隧道大小:与器械相匹配位置:颞侧透明结膜切口主切口的大小•漏水•浅前房•虹膜脱出•增加阻力•伤口撕裂 •后弹力层撕脱•切口热损伤过宽过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术野好•眼位正,最佳红光反射•不易眉弓影响•构建简单•无血手术野•适合结膜、巩膜病变患者•适合有滤过手术史/拟行滤过手术术患者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切口刘奕志等.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28-431.撕囊连续大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CCC到CCCC(central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 居中连续环形撕囊 (CCCC)撕囊口向周边撕裂水分离水分层要点:多点注水,动作轻柔,控制注水量目的:将囊膜与硬核或软核分离,并转动核刻蚀劈裂碎核翻转碎核双手、双脚、眼和耳配合右手:超声乳化针头--雕刻、吸核左手:辅助钩--旋、劈、分、喂、挑左脚:控制显微镜右脚:超乳脚踏0123脚踏板示意图F 原位灌注灌注/抽吸灌注/抽吸/超声一档:“嗒”一声,单纯灌注二档: 持续蜂鸣,灌注抽吸三档:“滋……”,灌注抽吸+超声能量碎核清除皮质脚踏•一挡:灌注•二档:灌注抽吸• I/A头在一挡进出前房•抽吸口朝上•焦点在后囊膜•发生误吸时清除皮质•足量粘弹剂,充分张开囊袋 •植入器尖端以45度对着囊膜•直视下将前袢植入囊袋内•旋转IOL,使后袢进入囊袋内超之篇陆游: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显微操作基础:ECCE - 小切口 -Phaco ECCE小切口基础性基础性辅助材料:染色剂、虹膜拉钩、张力环基础性辅助技术:玻璃体切割术、缝襻技术全局性角膜内皮后段的判断:前面步骤是后面的基础刘奕志等.原位碎核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华眼科杂志,1996,32,92-94.可控性核硬度分级(Emery-Little)I 级核--灰白色II 级核--淡黄色III级核--黄色IV 级核--深黄色或棕黄色V 级核--棕黑色或黑色硬核小瞳孔Phaco放射状撕裂二次撕囊植入IOL再撕囊植入IOL再超剩余核块艺术性---难的、美的非天然的,创造性的有技巧的,有节奏的愉悦的超之篇基本性全局性可控性艺术性Rotation techniqueAxial Rotation。

一患者要做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001]

一患者要做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001]

一患者要做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疾,它会导致患者的视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失明。

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从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介绍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手术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进行白内障手术前,有些准备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排查:术前排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各种检查和检测,确定手术是否适合该患者,以及确定手术的方法和具体操作细节。

2.术前评估:评估患者手术前的身体状况和眼部健康,以确定是否有其他疾病或疾病是否影响了手术的质量和效果。

3.手术前的处置:在手术前,需要行政治性的措施以防止患者感染,包括消毒和洁净操作等。

4.术前讨论和审批:手术前,必须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讨论,告知手术的条件、风险与收益以及遵守手术后的指导;如果患者无法理解或犯罪行为,家属代理为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

二、手术中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白内障手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需要精密的仪器和高水平的技术。

在手术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麻醉方式:麻醉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一般是通过滴眼药水的方式实现的,而全身麻醉则需要外科医生指导下的麻醉师完成。

2.手术方式:白内障手术有多种手术方式,包括常规手术、近视型手术和激光手术。

常规手术是最常见的方法,需要在眼角膜上切开一个小口,然后利用器械将白内障取出。

近视型手术则是在取出白内障的同时,通过在眼内放入一种近视植入物,可以实现纠正近视。

激光手术则是利用激光对白内障进行破碎和移除。

3.手术前的准备:手术之前,需要给患者进行手术准备,包括洗脸、穿上手术衣、消毒手术区域等。

术前准备需要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并确保整个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4.手术后的治疗:手术后需要进行休息和术后治疗。

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眼部止痛和消炎药物的滴眼等,直到恢复后定期回访。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1. 引言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为了保证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制定了本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2. 手术操作规范2.1 患者评估和准备在手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眼部检查和相应的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的型号和度数。

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应评估手术风险,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关处理。

2.2 无菌操作手术室、手术器械和手术人员必须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

在手术中,必须遵守手术台上无菌区、易污染区和严格无菌区的划分。

术前和术中均需进行适当的消毒和洗手。

2.3 麻醉和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前,必须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手术中,必须有专业的麻醉医生进行监护,确保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

手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

2.4 手术技术手术前,必须仔细标记患者的手术眼并确认手术方式。

手术中,必须注意保护好眼表,避免眼球和晶状体的损伤。

移除晶状体时,必须小心操作,避免残留晶状体碎片和损伤玻璃体。

3. 质量控制标准3.1 设备和材料手术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其性能和安全性。

晶状体材料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手术器械必须定期维护和检验,确保其无菌和正常工作。

3.2 医务人员培训和质控手术医生必须具备相关的学术知识和丰富的手术经验。

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技能的更新。

每位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必须得到严格的评估和监督。

3.3 术后随访和效果评估手术后必须进行规范的术后随访,记录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定期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统计并分析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4. 结论本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旨在规范白内障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医疗机构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

医疗机构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

医疗机构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目录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2)二、人员基本要求 (3)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3)四、培训管理要求 (9)为规范我省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省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指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技术,运用超声乳化仪等相关设备,将患者晶状体乳化吸除及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具备相应临床应用能力和条件的二级以上(含二级)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疗机构。

(二)具有眼科专用床位,每年完成内眼手术≥100例。

(三)具有临床检验、放射和心电图等相关科室。

(四)眼科应配备裂隙灯、相应眼底检查设备、眼科专用A超和B超、角膜曲率计、眼压计、屈光检查设备等仪器设备。

(五)手术室设施设备要求。

1.具有眼科专用手术室,配备相关的抢救设备,布局符合要求。

2.手术室洁净标准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3.手术室应配备超声乳化仪等乳化晶状体的设备和手柄、符合内眼手术标准的配置助手镜的眼科手术显微镜、白内障超声乳化专用器械和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主刀医师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并注册为眼耳鼻咽喉科专业,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资格。

(二)其他相关岗位人员应具备的资质要求。

1.手术室护士应具有3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经过消毒、器械、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仪、心电监护培训,并考核合格。

眼科护士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经过眼科护理专科理论、技术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

2.验光师应经过视光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严格遵守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正确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等综合判断,决定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内障手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白内障囊外摘出术【适应证】各种类型的白内障患者。

【禁忌证】1.晶状体全脱位者。

晶状体半脱位者为相对禁忌证。

2.后发性白内障。

3.活动性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

4.眼部炎症患者。

5.伴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的白内障。

6.假性晶状体囊膜剥脱征为相对禁忌证。

【术前准备】1.检查视功能。

(1)未成熟期白内障:远近未矫正视力、矫正视力,有条件时检查潜在视力。

(2)成熟期白内障:检查光感、光定位和色觉。

2.测量眼压,了解是否合并青光眼。

3.检查角膜、角膜曲率。

4.怀疑有角膜内皮病变者,如曾做过内眼手术患者、角膜变性者、年龄大的患者等,应进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

5.应用裂隙灯检查眼前节,特别了解晶状体浑浊程度。

6.尽可能了解眼后节的情况,以便判断术后恢复情况。

例如应用三面镜或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进行眼超声检查了解玻璃体、视网膜情况。

如果怀疑视网膜,特别是黄斑部病变,可做视网膜电图检查。

如果怀疑视路病患,应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7. A型超声测量眼轴长度。

8.测算拟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9.了解全身情况,除外影响手术的一些严重疾病。

高血压患者应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后再手术。

糖尿病患者在术前应将血糖控制在8mmo1/L以下后进行手术较为安全。

10.术前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恰当地解释预后,以取得理解和合作。

11.应冲洗泪道、结膜囊。

12.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2-3d,每日3-4次。

如时间不够,至少术前6h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每半小时1次。

13.术前尽量散大瞳孔。

【麻醉】1.表面麻醉。

2.球后阻滞麻醉或球周麻醉。

3.眼轮匝肌阻滞麻醉。

4.必要时全身麻醉,如儿童手术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1.以显微开睑器或缝线开睑。

2.做上直肌牵引缝线,以便固定眼球和随时调整眼球位置。

3.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角膜缘球结膜切口。

4.沿上方角巩膜缘做深约1/2或3/4巩膜深度的角巩膜缘切口,长810mm。

在12点钟方位用尖刀切穿角巩膜切口达前房。

5.将截囊针伸入角巩膜切口进人前房,采用开罐式截囊法或连续环形撕囊法撕去晶状体前囊膜。

6.以角膜剪自截囊切口插人,扩大角巩膜缘切口,根据晶状体核的大小,决定切口的长度。

7.娩出晶状体核。

常用双手持器械娩核技术比较安全,而且操作方便。

或采用晶状体核圈套器取核。

8. 10一尼龙线缝合角膜缘伤口,以便清除皮质时维持前房。

9.清除皮质,应用双管注吸针或自动注吸器清除晶状体皮质。

10.拆除部分角巩膜缝线,植入人工晶状体。

11.完成角巩膜伤口缝合,并恢复前房的正常深度。

12.处理结膜伤口。

将结膜瓣向下拉,遮盖角膜缘伤口,必要时予以烧灼或缝合。

13.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涂抗菌药物眼膏后遮盖。

【术后处理】1.术后第2天换药,并检查视力。

2.术后滴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每日3-4次,持续2-3周。

3.滴用短效散瞳药活动瞳孔。

4.观察眼压,如升高可给予适当的降眼压药物。

【注意事项】1.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术前至少停药l0d.2.开睑时及术中不要压迫眼球。

3.截囊应在高倍放大的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并保持前房。

截囊针避免损伤角膜内皮和虹膜,截囊时不要压迫晶状体。

4.角巩膜缘切口长度要与核的大小相适应,宁大勿小,以便于晶状体核顺利娩出。

核娩出前应充分将核与皮质分离。

用加压法时,核娩出的力量主要通过玻璃体传递,故力量要缓慢,逐渐加压,不能对角膜施压过度。

5.冲吸皮质时前房要保持一定深度,以免损伤角膜内皮,且有利于晶状体皮质剥离。

瞳孔要保持充分散大,灌吸头避免触及虹膜以防瞳孔收缩。

抽吸皮质时应在周边部分,即瞳孔缘之下吸住皮质,然后向中心部位轻移,到前房中央吸人。

抽吸时避免吸孔吸着前囊边缘或后囊,一旦发现立即停止吸引,单用灌注即可松解。

抽吸动作保持轻巧,防止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

6.注意休息,防止术眼受到碰撞。

避免剧烈咳嗽。

7.注意有无并发症,特别是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第二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适应证】各种类型的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已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

【禁忌证】1.晶状体全脱位或大部分脱位者。

2.老年性白内障有棕黑色硬核者。

3.白内障伴有角膜内皮细胞严重变性、角膜内皮细胞数明显减少者。

4.眼部活动性炎症者。

5.前房极浅者。

6.角膜浑浊者。

7.有器官移植史,如角膜移植、肾移植等,以及有出血倾向者。

8.眼球先天发育异常,以及所有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的其他情况。

【术前准备】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麻醉】1.表面麻醉,对于合作的患者在表面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

2.球后阻滞麻醉或球周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1.以显微开睑器或缝线开睑。

2.可做上直肌牵引缝线,使眼球固定以及随时调整眼球位置。

也可不做上直肌牵引线。

3.做以穹隆为基底的角膜缘结膜切口。

4.距角膜缘后2-3mm处做平行于角膜缘巩膜板层切开,深度约为1/2巩膜厚度。

5.用巩膜隧道刀自切口向角膜缘方向潜行分离,直至透明角膜,做巩膜隧道。

6.于3点钟位角膜缘穿刺前房,以供左手持器械进入前房操作。

7.用三角刀经巩膜隧道越过角膜缘倾斜进人前房,使内切口上缘呈活瓣状,以便保持前房。

8.向前房内注人薪弹剂,以连续环行撕囊法截晶状体前囊,大小为5 mm左右。

9.以注水针头自前囊膜下注入平衡盐水,进行囊下水分离术,使囊膜与囊膜下皮质分离。

并进行层间水分离术,使晶状体核从包绕的皮质中充分游离。

10.将超声乳化头从巩膜隧道切口伸入前房内,以表面蚀刻、原位碎核技术、刻槽分块清除、拦截劈核、乳化一劈裂等技术,将晶状体核粉碎吸除。

11.换灌吸手柄,吸除晶状体皮质。

12.前房及晶状体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状体。

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一般无需扩大角巩膜切口。

如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则需扩大角膜膜切口。

13.从前房内吸除黏弹剂。

14.检查角巩膜伤口是否渗漏。

通常巩膜隧道伤口无需缝合。

但是如有渗漏存在,则应缝合。

15.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涂抗菌药物眼膏后遮盖。

【术后处理】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注意事项】1.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术前至少停药l0d。

2.对于虹膜后粘连者或其他原因不能散大瞳孔者,可在术中应用显微虹膜拉钩扩大瞳孔,便于操作。

3.做巩膜隧道切口时,除了做平行于角膜缘巩膜板层切开外,还可做反眉状切口,有可能减少术后的角膜散光程度。

4.除了巩膜隧道切口外,还可选择透明角膜切口。

5.术者在晶状核超声乳化时,应了解手术过程中不同的阶段需要调节的参数,注意运用好超声能量、负压和流速,根据自己的经验尽量快速、安全地完成晶状体核的乳化吸除过程。

6.患者需注意休息,防止术眼受到碰撞。

避免剧烈咳嗽。

第三节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适应证】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禁忌证】1.晶状体全脱位者。

2.白内障伴有角膜内皮细胞严重变性、角膜内皮细胞数明显减少者。

3.眼部活动性炎症者。

4.虹膜后粘连者或其他原因不能散大瞳孔者。

【术前准备】1.同标准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2.术前lh滴用散瞳药充分散大瞳孔。

【麻醉】1.表面麻醉,对于合作的患者可单独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

2.球后阻滞麻醉或球周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1.以显微开睑器或缝线开睑。

2.可做上直肌牵引缝线。

3.做以穹隆为基底的角膜缘结膜切口。

4.于角膜缘后做长6-8mm的反眉状或平行于角膜缘巩膜板层切开,距角膜缘最近处为2mm,深度约为1/2巩膜厚度。

5.用巩膜隧道刀自切口向角膜缘方向潜行分离,直至透明角膜2mm处,做巩膜隧道。

隧道的宽度一般为10点钟至2点钟位。

6.用三角刀经巩膜隧道越过角膜缘倾斜进人前房,使内切口上缘呈活瓣状,以便保持前房和伤口自闭。

7.于晶状体上方以开信封式截晶状体前囊膜。

8.以注水针头自前囊膜下注入平衡盐水,应用水分离和水分层技术使晶状体核从包绕的皮质中充分游离。

并将晶状体核游离到前房内。

9.在晶状核与角膜内壁之间注入黏弹剂,以便保护角膜内皮层。

10.在晶状体核上极与晶状体后囊膜之间注人勃弹剂,以便将附装在5m1注射器上的注水晶状体圈插入其间,而不伤及晶状体后囊膜。

11.一边将晶状体圈继续在晶状体核后面前移,一面不断地缓慢地注水,这样可使晶状体后囊膜不与晶状体圈相接触。

12.待晶状体圈前移至晶状体核下极时,可将巩膜隧道中的晶状体圈的持柄部分轻轻下压,以便让巩膜隧道开放。

通过晶状体圈注水所产生的静水压,使晶状体核缓慢地向巩膜隧道中滑动。

晶状体圈也随之缓慢退出。

一旦晶状体核完全滑人巩膜隧道,就用晶状体圈将其套出眼外。

13.通过灌吸法将晶状体皮质吸除。

14.前房及晶状体囊袋内注入薪弹剂,植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15.从前房内吸除黏弹剂。

16.检查角巩膜伤口是否渗漏。

通常巩膜隧道伤口无需缝合。

但是如有渗漏存在,则应缝合。

17.在结膜伤口的两侧角各缝一针。

18.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涂抗菌药物眼膏后遮盖。

【术后处理】1.术后第2天换药,并检查视力。

2.术后滴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每日3. 4次,持续2-3周。

【注意事项】1.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术前至少停药10d。

2.除了应用晶状圈娩出晶状体核之外,还可应用“鱼钩样”针头娩出晶状体核。

3.对于较大核,可先进行碎核后再取出。

4.术中可加灌注前房的“前房维持器”,不断地向前房内灌注平衡盐水,保持前房内为“正压”状态,可使手术更为安全。

5.如果术中无法松动晶状核和娩出晶状体,可改为标准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6.患者术后需注意休息,防止术眼受到碰撞。

避免剧烈咳嗽。

第四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应证】1.白内障摘出术后I期植入。

(1)成人单侧白内障摘出术后。

(2)成人双侧白内障摘出术后。

(3)3岁以上的幼儿及儿童白内障摘出术后。

2.无晶状体眼的II期植入。

【禁忌证】1.虹膜红变者。

2.眼内肿瘤患者。

3.活动性葡萄膜炎患者。

【术前准备】I.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2.根据角膜曲率、眼轴等资料,确定选择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麻醉】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完成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超声乳化吸除术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如晶状体后囊膜完整,可选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一般尽量选择囊袋内植人。

如果晶状体后囊膜不完整,可选择睫状沟植人。

2.向晶状体囊袋内注人黏弹剂,并形成前房,使植入人工晶状体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3.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

(1)先植入人工晶状体下撵:用人工晶状体镊夹住人工晶状体,将其下襻送往晶状体囊袋内下方,当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位于前房内或囊袋内。

松开人工晶状体镊。

此时仅人工晶状体上襻在角巩膜切口之外。

(2)植入人工晶状体上襻:用镊子夹住人工晶状体上襻,往下方推移。

当上襻与光学部相连接处及大部分上襻进行晶状体囊袋后松开镊子,使上襻进人晶状体囊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