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

合集下载

白内障手术的指征标准

白内障手术的指征标准

白内障手术的指征标准白内障是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混浊,从而影响视力的一种常见眼疾。

以下是指征白内障手术的标准:1. 晶体混浊,视力低于0.3者,包括矫正视力。

当晶状体变得混浊,导致视力下降至0.3或以下,即使经过矫正也无法提高,这是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一个重要指征。

2. 患者对视力要求过高,或有特殊职业要求者。

对于一些对视力要求较高,或者因为职业原因需要较好视力的患者,如飞行员、驾驶员等,当他们的视力因白内障而下降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3. 晶体脱位及半脱位。

晶状体的位置异常,如脱位或半脱位,会导致严重的视力问题,甚至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 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

高度近视眼患者合并白内障时,可能会因为白内障的发展而加重近视的程度,因此建议在视力明显下降时考虑手术治疗。

5. 各年龄段的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存在的白内障。

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对于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6. 因炎症并发的白内障,必须待眼内炎症控制六个月以上。

炎症是导致白内障的原因之一。

在炎症得到控制六个月以上后,如果白内障仍然存在并影响视力,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7. 外伤性白内障。

由于眼部外伤导致的白内障,如果视力受到影响,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8.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眼压控制可联合手术者。

当白内障和青光眼同时存在时,如果眼压可以得到控制,可以考虑同时进行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

以上是白内障手术的指征标准,但具体的手术时机和方法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白内障手术最佳时机

白内障手术最佳时机

平时可以贴些 mei国瞳仁,它主要根据中医经络原理和眼部的生理结构,在现代眼科医学配方的基础上,精选优质天然药用植物,保护眼部的正常营养代谢机制。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2:黑芝麻炒熟研成粉,每次以1汤匙,冲到豆浆或牛奶中服之,并加1汤匙蜂蜜。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能推迟延缓人体细胞衰老、改善眼球内的循环,还含有铁质、蛋白质,能维护和增强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如再加茯苓粉10克效果更佳,是老年性白内障的理想食疗佳品。
3:猪肝150克,鲜枸杞叶100克。先将猪肝洗净切条,同枸杞叶共同煎煮,饮汤吃肝,每日服2次。猪肝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A等,能益肝明目,有明显的改善视力功能的作用。
5、双眼不完全性白内障:若双眼视力低于0.1,不能窥见眼底者,亦应当争取早日杞子20克,龙眼肉20枚,水煎煮服食,连续服用有效。能益精养血、滋补明目。枸杞子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钙、磷、铁等;龙眼肉亦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C及蛋白质,均有明目功能,对眼睛十分有益。适应症:用于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视力减退等病症。
2、对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位于瞳孔区,或双眼视力低于0.3者,应在2—3岁时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3、对局限性晶状体混浊,平时不影响玩耍,视力在0.3以上者手术可推迟到4—5岁进行,但不能晚于6岁,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性弱视。
4、风疹综合征患者不宜过早手术,因为在感染后早期,风疹病毒还存在于晶状体内,手术时可造成病毒释放而引起虹膜炎,一般主张在2—4岁时进行手术。
白内障手术最佳时机
很多人认为只要有白内障了就立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任何手术都有一个最佳的时间或适合的群体,那白内障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间是什么?

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26例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26例临床分析
1 对 象和 方 法
乳化 吸除 白内障 ,囊袋 内植入后房型人 工晶状 体,卡米 可林缩 瞳,灌吸置换 出卡米可林和黏弹剂 。现代 白内障
囊外摘 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常规球后神经 阻
滞麻醉 ,橡 皮球加 压软化眼球 。角膜缘后界作层 间切 口
11 对象 我 院对 2 例先天性 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 . 6 男 1 例 ,女 l 5 l例,年龄 3 8岁 。术前视力光感 <0 ~7 . 1 2 者 3例 ( 8 ,01 ~0 8 %) . 2 . 5例 ( 2 。手 术眼除 2者 1%) 患白内障外还合并其他 眼科疾病 1 例 , 6 青光 眼术后 3 例, 高度近视眼 2例 ,慢性葡 萄膜 炎 2例 ,糖尿病眼底病变 1 ,视 网膜脱离术后 1 ,视 网膜色素变性 1 。患 例 例 例 者主要表现 为白瞳症 、畏光 、眼球震颤 、斜视 、仅有追 光现象而无视物 目标等 。有些合 并有小眼球、瞳孔残膜 等 。术后进行 随访 、处理 并发症及 弱视训练治疗 。 1 手术方法 采 用较先进 、合理 的方法 ,在基础麻醉 . 2 加局部浸润麻醉下 ,作穹 隆部 为基底 结膜瓣,上方角巩 膜缘行 32 mm 的巩膜 隧道切 口入前 房,注射黏弹剂后 . 行 5 mm连 续环 形撕囊 ,因晶体核小而软 ,水分离后一 般采用超声乳化 I 吸出晶体 皮质 、软核 ,皮质吸 出干 / A 净 ,运用注吸器头或黏弹剂钝针头打 磨后囊膜 ,例行于 视轴 区进行后囊膜环形撕囊 , 直径 3 ~4 mm 为宜 , 选用 4号半 自制截 囊针在 中央作一小三角形切开 ,通过开 口 向后注入黏弹剂推后玻璃体 。当后囊膜机 化、纤维化、 增厚无法撕囊时 ,可用撕囊针钩剥 、撕 拉,甚至用 囊膜 剪剪除视轴区 3 mm 的后 囊膜。如有玻璃体漏脱并行前 段玻璃体切割术 ,可使植入后 的人工 晶体与玻璃 体问形 成一个液区 。 3岁者一期植入人工 晶体 。切 口用 1. 00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比较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比较
r a c t .Me t h o d s T h i s s t u d y w a s a r e t r o s p e c i t v e a n a l y s i s .T w e n t y — s i x c a s e s( 4 1 e y e s )w e e r d i v i d e d i n t o wo t g r o u p s .I n

3 8・
临床 眼科杂志 2 0 1 4年第 2 2卷第 1期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O p h t h a l mo l o g y 。 2 0 1 4, V o 1 . 2 2 , N o . 1

临床研究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 幼儿先天性 白内障的 比较
We i n v e s i t g a t e d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nt a e io r r c h a mb e r - t h e r a t e o f i i r s p r o l a p s e-u v e i t i s , p o s t e i r o r c a p s u l e o p a e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o he t r
I n g r o u p B-r o u i t n e p b a e o e m u l s i i f c a i t o n f o r c a t a r a c t w a s p e f r o r m e d j d n l f y w i h t a n t e i r o r v l t r e c t o m y i n 2 1 e y e s o f 1 5 c a s s. e

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临床分析

分布浓度 , 而影响 5F 胃肠道 的分 布 , 从 .u在 进而降低 5F 毒 性 .u 的作用 。临床应用证 明 , 替吉奥是安 全有效 的抗癌药物 。在 日 本, 替吉 奥于 19 99年被批准用来治疗 晚期 胃癌 。据统计 , 日本 目前晚期 胃癌 的化疗 , 8 % 以上 的病例使用 替吉奥 , 有 0 替吉 奥 已成为治疗 晚期 胃肠 道恶性 肿瘤 的一 线药 物 J 。替吉 奥单药
ciia r si a a . n g k o o 2 02,9:5 2 1 31 lnclti nJ p n Ga ToKa a u Ry h , 0 l a 2 1 2 ・5 .
6 Ch l tP, e o s iP, eg n — h e e . h s It a t 1 i ol S h f k W i a g Ko lr K。 ta P a e I rl wi S- n e 1 i h c e t e a y n ? v ai n s wi a t c C c r A r e fr d b h mo h r p _ a ? e p te t t g sr a e . t a p ro me y h i n i l
河 北 医 药 2 1 年 8月 第 3 01 3卷 第 1 5期
H bi dcl ora,0 1V l 3A gN .5 ee Meia Ju l2 1 , o 3 u o 1 n
2 l 31
F u的分解代谢 , 有助 于长 时间血 中和肿瘤 组织 中 5F .u有效 深 度 , 而取得与 5F 持续静脉输注类似 的疗 效。O o能够 阻断 从 一u x
代顺铂 的氨基所产生 的铂 类化 合物 , 与其他铂类 药物相 同之 其 处 , 以 D A为靶作用部位 , D A链 上 的 G共价结 合 , 形 均 N 与 N 并 成链 内交联 , D A损伤 细胞死 亡 L 。奥 沙利铂 比顺 铂抗 癌 使 N s J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麻醉疗法80例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麻醉疗法80例
2 麻 醉方 法
4 讨 论
白内障是眼球晶状体由透明发生混浊而导致 的视力障碍。 临床认 为晶状体囊膜 的损伤或者是遗传 和代谢障碍等原 因都 可引起 白内障。小儿 白内障常见于先 天性及外伤性两种 , 临床
最 多见 的为先 天 性 。 先 天 性 白 内障 是 由 于小 孩 在 母 亲 体 内胎
健 康天地
21 8 00年 月
第 4卷 第 8 期
经验 交流
d J 先天性 白内障手 术麻 醉疗法 8 ,L O例
李 虎
【 摘要】 目的: 了探寻治疗d J 白内障患者治疗的一种理想的方法。方法: 为 ,L 诊疗对象为 8 0例患有 白内障眼疾的患儿。首先 对上述 8 O例患儿进行分组, 为4组, 分 每组人数一样多, 即为2 , 0人 在分组之前应该确定这 4组患儿无统计学方面的差异。然后分 别用基础麻醉法、 咪唑安定、 芬太尼 、 丙泊酚麻醉法对上述4组患儿进行 治疗。结果 : 通过上述 4组患儿 的治疗, 对治疗 的数据进行
起的。
以上治疗方法中 , 为对 照组 ( 分 4组 ) 和治疗组 ( 、 、 1 2 3三 组) 。在治疗效果上 ,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 对照组( 4组) 的治 疗总有效率为 8 %左右 , 0 而治疗组 ( 、 、 123三组) 的治疗总有效 率接近 9 %。这就说 明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 比对照组的治 8 疗效果要好很多 , 而且由表 1 也可 以明显地辨别出各类方法 的 好坏 , 治疗 组较对 照组 而 言, 无论 在视 力、 视野 , 还是 在 P —
麻醉 法 、 咪唑 安定 、 太 尼 、 泊 酚 麻 醉 法 对 上 述 4组 患儿 进 行 芬 丙 治疗 。具 体 的治疗 情 况如 下 :

不同类型白内障做手术的最佳时期

不同类型白内障做手术的最佳时期

不同类型白内障做手术的最佳时期一、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又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白内障类型,常见于50岁以后的人群,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也明显增高。

患者年龄、职业的不同,选择手术时机有所差异。

患者感到白内障造成的视力下降已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明显不便时,其实就可以考虑动手术了,过去非要等到白内障成熟才能手术的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而且白内障越到晚期越容易引发其他眼病。

眼科医院采用的视力一般为0.1,但一些对视力要求高的患者在视力0.3时就可以考虑手术了。

同时早期做手术可以减少创伤,恢复的更快,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二、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是由眼球钝挫伤、穿通伤和爆炸伤等引起的晶状体浑浊。

(1).低龄儿童的外伤性白内障应早期手术,甚至眼部反映尚未静止时即手术。

(2).晶状体囊破裂较大,皮质迅速浑浊,甚至溢至前房或出现并发症时,须在处理外伤同时摘除损伤的晶体。

(3).挫伤、电击伤或者晶状体伤口小,可以很快自行闭合的穿通伤,短期内不一定形成完全的白内障,则可进行二期摘除术。

(4).在一些晶状体穿通伤中,若未得到及时处理,晶状体皮质大部分已经自行吸收,而形成膜性白内障,也应该进行二期摘除术。

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发育障碍形成的浑浊。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眼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一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浑浊。

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母亲孕期特别是前三个月宫内病毒感染、用药、代谢性疾病、营养及维生素极度缺乏等也能导致此病。

(1).双眼完全性白内障:出生后1~2周内手术,最迟不应超过6个月。

另一只眼睛应该在第一眼手术后48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手术。

(2).双眼不完全性白内障:双眼视力0.1或低于0.1,不能窥见眼底者,应及时手术;若周边能窥见眼底者,不急于手术。

(3).单眼完全性白内障:必须早起手术,而且同时要尽早完成光学矫正,配合严格放治弱视的措施。

而手术能否植入工晶体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麻醉疗法100例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麻醉疗法100例
t o Ne a 。 h r n h st eph n lg n r la e t e i O u ei hey ngc l aa a ts g r son fie la ae t e i eho s o p 1 t id a c or h e o e e a n s h sat s n t ou hi c tr c ur e y i eo d a n s h sam t d . d
14 0
按摩 与康 复 医学
2 1. ( ) 0 06 下
C ieeMaiu t n& R hblai dc e 2 1 , o 1 h s n n li p ao eaitt nMein 0 0 N . 8 i o i
d J 先天性 白内障手术麻 醉疗 法 10例 xL 0
周 占平 周 玉 权
( 宁夏 同心 县人 民医院 同心 7 1 0 ) 5 3 0
摘要 : 目的 : 讨 小儿 白内障 手术 疗法 的 理想 治 疗方 法 。方 法 : 1 0例 患有 白 内障 疾 病 的 患 儿进 行 分 组 , 为 4组 , 组 为 探 将 0 分 每
2 5人 , 4组 患儿 无统 计 学方 面 的差异 , 别 用基础 麻 醉 法 、 这 分 咪唑 安 定 、 太 尼 、 芬 丙泊 酚麻 醉 法对 上述 4组 患儿进行 治 疗 。结果 : 通
Zh u Zh o anpi g n
Zho q an u Yu u
Ab tat0bet e Di u sst ey u g c i aaa ts rey t ea y teie lmeh d o rame tM eh d : o tat 0 sr c: j ci : s se h o n hl ctrc u g r h rp h d a t o ftet n . tos C n rcs1 0 v c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12-02-22T14:08:27.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5期供稿作者:石群
[导读] 各种影响胎儿晶状体发育的因素均可能引起先天性白内障。

石群 (桦南林业局职工医院154400)
【中图分类号】R7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076-02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第一年内发生的晶状体部分或全部混浊,可为家族性或散发;可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眼部异常或遗传性、系统性疾病。

各种影响胎儿晶状体发育的因素均可能引起先天性白内障。

1 辅助检查
1.1 体格检查要点
1.1.1 视功能检查:对小儿的视功能应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可以通过小儿对外界的判断能力以及眼位来评判小儿的视功能。

1.1.2 眼前节检查:裂隙灯检查晶状体混浊的部位、程度、性质、形态、范围。

1.1.3 眼底检查:了解有无影响视功能的视网膜及脉络膜疾病。

1.1.4 眼位及眼球运动:了解有无斜视、弱视以及其他视知觉异常。

1.1.5 全身检查:检查全身有无先天异常、畸形。

1.2 继续检查项目
1.2.1 视功能检查:应用电生理检查如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流图、对比敏感度等方法了解视网膜及视神经功能。

1.2.2 超声波检查:了解有无玻璃体混浊、出血,视网膜脱离,以及眼内占位性疾病。

1.2.3 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乳激酶和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活性检查,排除半乳糖血症。

(2)尿常规及尿液氨基酸检查,排除Alpor综合征(遗传性出血性肾炎校伴前晶状体圆锥)及眼脑肾综合征。

(3)血清学检查:风疹病毒抗体滴度检查。

1.2.4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分带分析,确诊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其他系统畸形。

2 临床表现
晶状体混浊。

白瞳症:瞳孔呈白色反光,眼底红光消失。

眼球震颤:多出现在双眼致密混浊性白内障的患儿,游移性和搜寻性震颤多见。

斜视:由于视力低下或双眼视力不平衡,阻碍融合机制的形成,可迅速造成眼位偏斜。

畏光:在一些情况下,由于晶状体混浊引起光散射,可产生畏光症状。

合并其他眼部异常:单眼白内障患儿,患眼常偏小。

3 鉴别诊断
主要与引起白瞳症的其他疾病鉴别。

3.1 视网膜母细胞瘤:来源于视网膜的恶性肿瘤。

形态上分为三类:①内生型:瘤体呈白色结节样团块,突向玻璃体生长;②外生型:瘤体向视网膜深层发展,可造成视网膜脱离;③弥漫浸润型:病变呈弥漫、浸润性生长,可被误诊为葡萄膜炎。

常见虹膜新生血管,可发生假性前房积脓和玻璃体种植。

白内障少见,眼球正常大小。

常发生于12~24个月大小的婴儿。

可有家族史。

3.2 弓蛔虫病:线虫感染,可表现为视网膜局限隆起的白色肉芽肿;或弥漫性眼内炎。

可见眼组织的局限性炎症,可有玻璃体牵引合并黄斑牵引、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继发于炎症的白内障。

双眼发病少见,一般发生于6个月~10岁的儿童。

房水中可查见嗜伊红细胞,弓蛔虫的血清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阳性。

患者可有接触幼犬或不洁饮食史。

3.3 Coats病: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合并黄色的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渗出,可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形成白瞳症。

通常发生于20岁以前的男性,重症病例发生于10岁以前。

Coats病极少双眼发病,没有家族遗传史。

3.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综合征:又称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多发生于早产儿,体重轻,出生后曾接受氧疗史。

通常为双眼发病,主要体征为周边视网膜无血管,视网膜周边纤维血管增生,并向心性牵拉睫状体,可同时发生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如晶状体透明,检查眼底可以发现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周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伴视网膜水肿。

4 治疗方案
4.1 手术时机:晶状体混浊大于3mm,特别是混浊接近晶状体后极部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单眼白内障一经发现尽早手术。

双眼手术间隔不超过1周。

4.2 手术方法评价:先天性白内障目前手术是以白内障抽吸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为主,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此手术方法不仅能去除白内障,而且能预防晶状体后囊膜的混浊。

(1)白内障抽吸术:适合于婴幼儿及儿童的先天性白内障,青年人先天性白内障过渡型,35岁以下成人软性白内障,中、青年外伤性白内障无硬核者,白内障手术后残留大量皮质需要清除。

采用小切口将晶状体皮质吸出,后囊膜环形撕开,前部玻璃体切除。

(2)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岁以上的儿童应在手术中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而2岁以下的儿童因术后炎症反应较重,且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变化比较迅速,大多数学者不主张植入人工晶状体。

5 术后并发症处理
5.1 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儿童术后的炎症反应往往比成人明显。

炎症反应可表现为人工晶状体表面的细胞和色素沉积物,前房内纤维素样渗出,晶状体前后囊和虹膜后粘连等。

彻底清除前房内晶状体物质和玻璃体,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使用表面经过肝素处理的人工晶状体,手术者操作轻柔以及术前全身应用抗前列腺素类药物均可减轻炎症反应。

术后反应可通过静脉滴注和局部频繁点用皮质激粜来控制。

对于人工晶状体表面不能吸收的机化膜,可使用YAG激光沿瞳孔缘将其击穿。

5.2 后囊膜混浊:瞳孔区的混浊是婴幼儿患者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

混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残存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虹膜色素细胞和巨噬细胞受炎症介质刺激后增殖并发生成纤维细胞的化生,沿后囊表面延伸并收缩的结果。

行后囊膜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较好地避免术后发生后发障。

如果已有后发障形成,混浊程度较轻且患儿较配合的,可用 Nd:YAG激光予以截开。

后囊膜机化膜较
厚,用YAG激光往往难以截开,必须行全麻下的后发障切除术。

5.3 人工晶状体偏心或移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偏心较多见,经常发生沟一袋综合征,即一个襻在囊袋中,另一个襻在睫状沟中。

这种情况往往需要手术调整人工晶状体的位置。

连续环形撕囊可以确保人工晶状体植入在囊袋内,从而减少移位、偏心和夹持。

5.4 瞳孔夹持:术后早期散瞳容易发生瞳孔夹持。

一旦发生,应用强效散瞳剂拉开瞳孔缘与人工晶状体表面的粘连,夹持解除后随即仰卧位缩瞳,也可YAG激光打开虹膜粘连。

5.5 继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在在白内障患儿术后是一种很常见的并发症。

眼压升高可以导致新生儿角膜水肿、眼轴迅速增长和角膜直径的迅速增大,严重的一过性高眼压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

当进行性炎症引起瞳孔阻滞和虹膜膨隆时,会引起急性青光眼的发生。

通常虹膜周边切除术足以解决。

无晶状体眼的青光眼可以用联合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来控制眼压。

参考文献
[1]肖瑛,王静,李镜海,刘景,王磊,孙洪义,高志娟. 白内障摘除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05年06期.
[2]孙鹏,廖夏儿.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弱视治疗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年0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