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畅通病无踪

合集下载

经络畅通病无踪(十七)

经络畅通病无踪(十七)

件 怪 事 , 如 果 她 在 早 上 7点 前 起
床 , 会 连 续 打 十 几 个 喷 嚏 , 法 就 无 控 制 , 影 响 同 宿 舍 的 人 , 7点 还 但 以 后 起 床 就 不 会 打 喷 嚏 ,而 且 她 平 时 手 脚 老 是 冰 冷 。 我 听 她 说 完 后 心 里 立 刻 就 有 数 了 ,教 她 推 督 脉 , 手往后 伸 , 腰部 那一段 , 把 推 每 天 推 1 来 分 钟 , 到 身 体 发 热 0 推 就 行 了 。过 了 不 到 一 个 星 期 , 高 她 兴 地 告 诉 我 , 即 使 7点 前 起 床 也 不 打 喷 嚏 了 , 而 且 自 从 推 督 脉 以
从 掐 人 中 说 督 脉 遇 到 突 然 昏倒 或 者 昏 迷 不 醒 的人 , 会 想 到 哪个 急救 穴 位 呢? 你 大 部 分 人 都 会 说 “ 他 的 人 中 ”! 掐 但 你 是 否 知道 人 中穴 在 哪 条 经脉 上 呢 ?人 中 所 在 的 经 脉 , 实 就 是 其 与 “ 脉 之 海 ”任 脉 相 对 应 的 “ 阴 阳
额 , 会 于 巅 顶 , 络 于 脑 ; 退 交 入 又
出 下 项 , 行 肩 胛 内 侧 , 脊 柱 抵 循 挟
达腰 中 , 于 肾脏 。 络 督 脉 在 阴 部 络 男 女 生 殖 器 及 肛 门 , 并 在 肛 门 后 尾 骨 部 与 足 太
后 , 觉精 力也 更 充沛 了 。 感
分 支 上 头 顶 接 通 督 脉 , 然 后 是 任
的 “ ”字 , 总 督 、 促 的 含 义 ; 督 有 督
从 循 行 路 线 上 看 ,督 脉 主 要 在 背 部 , 为 阳 。 这 说 明 督 脉 对 全 身 阳 背 经 脉 气 有 统 率 、 促 的 作 用 , 以 督 所

于川—让经脉通畅起来

于川—让经脉通畅起来

救心丸2号:极泉穴 腋窝定点,腋动脉搏动处。
按极泉:用右手食指指腹按 压左侧腋窝下极泉穴,左右手 交替按摩,力度适中,每次5 min,至感到麻木为宜。 可宁心安神,解郁止惊, 有效缓解心绞痛。
救心丸3号:至阳穴 在与肩胛下角平齐的后正中线上(T7棘突下)。
至阳的意思是使阳气到达,心绞痛多因心脏的阳 气不足,气血凝滞,阻塞血管而成。按揉至阳穴 能疏通心脏的气血,温经通脉从而达到止痛的目 的。 点按的窍门:1、从下向上呈45度角用力,不要 垂直按。2、手指力量不足,可用硬币边缘去按。 3、力量要足,用力要持续,点按1-2min,疼痛 可缓解,更可以为抢救争取时间。 有冠心病的朋友,如果有人帮忙,每天按揉至阳 穴5-10min,可以达到预防心绞痛发作的效果。
胆经——废物积滞找胆经
经脉不通畅的警告信号
1.循行线上异常感觉 -各个关节痛、偏头痛、太阳穴处 有青筋、鬓角白发多。 2.特异症状 -脸像蒙了层薄薄的灰尘,皮肤无 光泽,失眠、易怒,易受惊吓。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肺经、 大肠经 心经 小肠经 心包 三焦经
肝经 胆经
Title in here
经脉养生 对于患病的机体,经 脉通畅是最好的治疗; 对于健康的机体,经 脉通畅是最好的保健。
痛点按摩
艾灸
通经之法
刮痧
拔罐
人体降压第一穴:太冲
BP140/90mmhg 一天中血压的变化:早晨8-10点,下午4-6点是 高峰期,凌晨1-3点是低谷期。 控制三大因素,血压平稳有保障:1、低盐饮食一 天6g盐,一个半啤酒瓶盖的量。2、调整情绪3、 保证睡眠。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肝阳上亢所致,每天按摩太冲 穴2-3次,每次100下,感觉微微的酸痛为度, 对调节血压很有帮助。

经络畅通病无踪(二)

经络畅通病无踪(二)

“ ”等 各 种 按 摩 法 。其 中 所 谓 “ ” 的 手 法 , 是 上 压 压 就
面所 提 到 的指压 。

般 来 说 , 或 用 力 压 属 于 泻 法 , 用 于 神 经 痛 捶 应
发烫 。
等 疼 痛 厉 害 的 病 症 , 轻 搓 、 等 是 补 法 , 于 手 脚 轻 揉 用
() 激 穴 道 要 在 呼 气 时 。 穴 道 疗 法 最 容 易 忽 视 1刺 的 是 呼 吸 。 似 乎 很 少 人 知 道 , 呼 气 时 刺 激 经 络 和 穴
位 , 导 效 果更 佳 , 取 得更 好 的效果 。 传 能 吸 气 时 , 肉 收 缩 而 僵 硬 , 时 刺 激 穴 位 不 太 会 肌 这
记 分 寸 中 医 里 有 “ 身 寸 ”一 说 , 是 用 自 己 同 就
的 手 指 作 为 找 穴 位 的 尺 度 。 大 拇 指 的 指 间 关 节 的 宽 度 是 “ 寸 ”; 指 和 中 指 并 列 , 指 尖 算 起 的 第 二 一 食 从
种 补 法 , 古 以来 便 被 应 用 于 慢 性 病 的 治 疗 上 。 自 在 家 中 灸 时 , 先 在 手 掌 中 放 置 艾 草 , 将 它 捻 首 并
维普资讯
椎 ;两 边 肩 胛 骨 的 最 下 端 跟 第 七 胸 椎 骨 的 突 起 在 一
条 线 上 ; 左 右 两 侧 突 出 的 骨 头 , 就 是 系 腰 带 的 位 腰 也 置 , 第 四腰椎 的 突起在 一 条线 上。 跟 使 用 经 络 疗 法 要 注 意 什 么
成大 约 米粒 一半 大小 的金 字塔 形 灸。 用 少 许 的 水 弄 湿 皮 肤 , 在 穴 位 上 放 上 上 面 所 说 的 灸 , 此 艾 草 才 容 易 立 起 来 。 然 后 点 燃 线 香 , 燃 如 引 艾草 , 感到 热 时更 换新 的艾 草 。若 没 有特 殊状 况 , 在

治百病经络大全剖析

治百病经络大全剖析

治百病经络大全经络通则百病无,经络不通则百病生,所以如何正确了解经络走行和作用就是关键,一是我们的相关疾病就是直接发生在经络线上的,二是知道相关经络或者内脏出问题时的表现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调理。

1.容易感冒拍肺经肺经上班时间是早上3:00-5:00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一般就会醒来,有的甚至再睡下去也睡不着了,这就是告诉我们肺出了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拍打双手的肺经来进行调理。

经络循行:手太阴肺经主线:起于中焦(胃的地方),下有络脉分布到大肠,转上过胃口,上膈,通入肺,再从腋下出来,沿着大臂内上,直下肘中,沿着臂小臂内上,入手腕寸口部,进入鱼际,出大指之端;一个分支:从腕后出来,一直分布到食指端。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两胸外上痛、打呼甚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肩前痛,手臂内上肌肉痛、腕部太渊痛(一般抱孩子的很多)、鱼际痛、大指痛或者麻。

2.头面疾患找大肠大肠经上班时间是早上5:00-7:00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经常拍打大肠经在此时就会准时大便,同时也可以吃些高纤的蔬菜和水果。

经络循行:手阳明大肠经主线:起于食指外端,直上过合谷,沿着手臂外上,过肘外侧,沿着大臂外上过肩,直达肩峰,经过肩部后侧,平肩向内交于大椎,再向前下入缺盆,分布络到肺,下膈,连接大肠;一个分支:从锁骨窝上颈,经过面颊,入上牙槽中,再由口内出来,交会于人中,跑到对侧的鼻孔外侧的迎香穴。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食指痛或麻、合谷穴痛、腕部外上痛、手臂外上肌肉痛、肩峰痛、颈侧痛,上牙痛、口周长痘。

3.消化不良拍胃经胃经上班时间是早上7:00-9:00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就会易得相关胃的疾患,比如胃炎、胃溃疡、胃胀等问题。

经络循行:足阳明胃经主线:起于鼻中,旁边是膀胱经,下出鼻外,进入上牙槽中,再从口出来,环绕唇,下交承浆,再向外沿着下颌,一直到颊车,再上到耳前,循发际,至额发际角;其一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进入胃分络到脾;其二支者:从缺盆直下,过乳头到乳根,再向内距离正中1.5寸,到气冲;其三支者:起于胃,下循腹内,下至气冲而合,再一起下髀关,抵伏兔,下膝盖膑骨中,沿着小腿外上,下足外侧,入二趾内间;其四支者:由膝下三寸而别出,下到二趾外间;其五支者:由脚面入大指端。

经络畅通病无踪(十三)

经络畅通病无踪(十三)
性 的 月 经 不 调 、 阴 冷 , 男 性 的 阳
病 呢 ? 《黄 帝 内 经 》说 , 经 异 常 心
人 之 身体 会 出现 心 胸 烦 闷 、 痛 、 疼
痿 、 而 不 坚 等 都 有 很 好 的作 用 。 举 按 揉 太 溪 穴 对 腰 痛 腰 酸 的 效 果 特 别 好 , 激 时 , 了 穴 位 要 有 刺 除
酸 胀 感 以外 , 应 该 有 麻 电样 的 感 还 觉 向足 底放 散 。 另外 , 身不 遂 、 半 下 肢 活 动 功 能 不 好 的 病 人 在 家 庭 护 理 中也可 以进行 这样 的操作 。 用 太 溪 穴 采 治 疗 莫 名 的 手 脚 冰 冷 也 是 极 其 有 效 的 。 被 此 症 困
失 眠。
扰 的 朋 友 ,请 务 必 在 每 天 睡 觉 前
刺 激 此 穴 。坚 持 不 到 几 天 , 就 会 你
经 常 敲 小 指 尖 端 到 腋 窝 那 一 段 , 就 是 手 臂 阴 面 靠 小 指 的 那 一
惊 讶 地 发 现 自 己 的 手 脚 变 得 暖 洋
洋 的了 。 此 外 , 太 溪 穴 还 能 治 各 种 气
咽 干 、 渴 、 睛 发黄 、 痛 、 臂 口 眼 胁 手 阴 面 靠 小 指 侧 那 条 线 疼 痛 或 麻
木 、 手 心 热 。 所 以 在 身 体 保 养 方
面 , 经 按 揉可 以放松 上臂 肌 肉 , 循
疏 通 本 经 的 经 气 , 点 揉 和 弹 拨 重 点 穴位 还 可 以预 防冠 心 病 、肺心 病 以及 改 善 颈 椎 病 压 迫 神 经 所 导 致 的 上 肢 麻 木 等 ,此 外 还 能 治 疗
是 此穴 。
极 泉 在 自我 保 健 中 主 要 用 于 三 个 方 面 的 疾 病 :冠 / 病 和 肺 心 病 的 预 防 治 疗 及 颈 椎 病 所 致 的 上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简介

中西交融,守正创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欢迎你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格物致理,辨病论因,中西方医学在这里碰撞交融、创新发展的思想在这里律动交响。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始终秉承中西医结合,践行中医药现代化的初心和使命,历数载耕耘,为中医药现代化事业输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传承岐黄经典,再发时代新声。

如果你有心钻研中医经典理论,为传统医学科技赋能,守正创新;或者矢志成为杏林高手,悬壶济世,普救含灵之苦,这里便是你最好的舞台。

广募有志之士,共攀医学高峰,我们在南方医科大学等你。

一、专业概况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也是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二、专业特色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

中西医结合临床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

隶属本学科有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享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平台; 形成中、西医结合,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的特色。

充分利用综合性医科大学的优势,培养医学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医学人才。

1.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中医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创新能力提升。

三、培养模式四、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81人,博士后7人。

其中正高21人,副高23人,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6%,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24名。

现有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16人次,省名中医等省级人才称号29人次。

拥有以院士、国家教学名师、中央保健医师、国家教学团队为代表的优秀教师队伍。

五、教学资源本专业享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1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各类“金课”、精品课程30门。

享有国家级临床技能中心、馆藏460万册资源的图书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体博物馆等。

拥有南方医院、佛山市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等26家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1.教学团队及课程建设2.实践教学基地六、学科平台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学科先后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中,中西医结合学科排名全国并列第六,被评为B+级学科。

人体经络通则百病不生

人体经络通则百病不生

人体经络通则百病不生*导读:生活中常见到90多岁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精力充沛;而有的人刚到55岁就老眼昏花生活中常见到90多岁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精力充沛;而有的人刚到55岁就老眼昏花,牙齿脱落,满头白发。

专家认为,这与人体经络是否畅通有很大关系,经络通则百病不生,衰老速度减慢,寿命更长。

经络不通的关键是经络闸门没打开!记者目前采访山西省大同大学医学部针灸推拿系教授邢文堂时了解到,经络闸门其实是经络的起始点,中医统称为根结。

根,是经气始生、始发之地;结,为经气归结之所。

一般根位于较低的四肢末端,结位于位置较高的头、胸、腹部。

这些经络闸门对维持人体健康长寿有重要作用,经络闸门受阻,则经络不通,会导致阴阳失衡,气血瘀滞,气血不能濡养全身,就会加速衰老,百病丛生。

所以传统医学认为,保证经络闸门畅通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根本。

由于年龄增大,中老年人生理机能日渐减退,气虚血亏,津液匮乏,局部气滞血瘀,导致经络闸门出现生锈或堵塞。

另外,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经络闸门的畅通,如每日睡觉超过9小时、看书看电视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每天很少运动、过食生冷食物、久居潮湿环境等。

据邢教授介绍,每条经络都有自己的闸门,当不同的闸门堵塞是会有不同的表现。

大肠经的闸门不通,会引起脸上老年斑增多、便秘、拉肚子等表现;心经的闸门不通,则会导致面色无华、心悸、心慌、胸闷、失眠等表现。

如果经络闸门长期堵塞,全身气机以及血液运行就会严重受阻,使病症加重并迁延不愈,演变成慢性病,影响人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可起到调理和消除潜在疾病的作用;而已患病的中老年人,经常刺激经络闸门,能产生辅寿命。

防止经络闸门堵塞,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食生冷食物、避免久居潮湿环境、避免久坐久卧。

此外,还可通过按摩、热熨等方法,来打通堵塞的闸门。

经常刺激经络闸门,没病的可起到防病保健作用;助治疗功效。

护脾胃闸门在第一脚趾端(足太阴脾经)和第二脚趾端(足阳明胃经)。

经络畅通病无踪(七)

经络畅通病无踪(七)

舂 眠 为何 不 觉晓


I
来 回摩擦 皮肤 办法

直 到 那 种 热 感 直 透 过
青海

这 几 乎 是 治 疗 痛 经 的必 用

春眠不 觉晓

” ,
这 是 对 春 困现 象 的真 实 写 照

但是

由于 人 们 对

就 是 在 医 院也 这 么 用



春困
不甚 了解

误 将其 当成疾 病而 就 医


尤其是 失

有 的人 能 整天 都停不 了
个人 都要崩溃了
, 。
感觉整
循行 经 过头
左右对称



背部

腿 足 部


效 果 非常 明显

还 有 头部

治疗 方 法 当然

每侧
67

个穴位
条经


14
经 进 行 轻 揉 或 者 用 手 像 梳 头 似
有很 多 比如 喝点温 水

或者转移
经 中穴 位 最 多 的
穴 和脏 腑本身的分 布位置 相 对 应
是 脏 腑 器 官 的反 应 点


嗝 )的 常 用 穴
在针 灸 临床上 此 穴 属

于 危险穴位 但确 实是 有效神穴

就像现 在耳
在 自我 保 健 中 我 们 可 以 用 双
手 同 时按压 双 穴

穴足 疗 的反射 区 作用很好


样 调节脏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畅通病无踪荣容中国古代有“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至,气若顺得意轻松,血若通远离病痛”的说法。

经络畅通了,气血才能正常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这些部分得到精华的滋养才能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这样的整体才称得上是健康的。

那么,什么是经络呢?揭开“神功” 的真面目提起武侠小说,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一些江湖传说中很厉害的武功,比如六脉神剑、九阴真经、九阳神功、隔空点穴什么的,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和武侠剧里都能看到有关穴位、经脉的描述,让人觉得神秘莫测。

还有,武侠小说中经常描写某人因为一次奇遇打通了任督二脉,从此功力大增,一夜之间就成了武林高手。

经络、穴位真的很神秘吗?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江湖上流传已久的“神功”的真面目吧。

《易筋经》大家都知道,《笑傲江湖》里说它是少林寺绝不外传的绝技,其实它的真面目就是强身健体、锻炼身体柔韧性的功法,与现在流行的瑜伽有点相似。

至于六脉神剑,那是来源于经络里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井”穴,并且用这六个穴名来命名。

“井”穴不过就是手指尖、脚趾尖的穴位,是一条经里气血运行的始发站。

至于任督二脉,是人身体内的两条重要经脉。

督脉在身体的后正中线,就是沿着脊梁骨从下向上走;任脉在身体前正中线,也就是肚脐眼所在的上下直线。

前后这两条经脉是气血的循环通路,又叫“小周天”。

练气功时很讲究这个。

所以武侠小说里会夸张地说某人一旦打通了任督二脉,武功就会日进千里。

武侠传说、江湖风雨给中医、经络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揭开后我们就能发现,其实经脉、穴位在中医眼里。

都是疾病与人身体的传导器。

说穿了,气通则机能顺畅,气堵则百毒囤积,经络通了,虽然不能让你功力大增,但也能使你身体大健。

经络是人体的活地图中医认为人的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好比一棵大树有树干还有分出去的枝叶。

人体的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络脉是经脉分出的浅层分支,其中较大的主要有十五络。

络脉再分出的更细小的分支称孙络,一般浮现于皮肤表层。

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叫浮络、血络,它们就像人的微循环系统,纵横交错,愈分愈多,愈分愈小,最后弥散在全身。

经络和脏腑相关联,经络通了,我们的身体才能通畅,健康才有保证,可以说经络是五脏六腑的镜子。

那么,什么是五脏六腑呢?中医将内脏统称为五脏六腑。

心、肝、脾、肺、肾是五脏,是实质性器官,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气血精津液,也就是生成并储存人体的所有精华。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是空腔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简单说就是消化食物,排出废物。

现代研究发现,经络循行的部位与络属的脏腑有神经上的联系,所以它们之间的病理现象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例如,明明牙疼为什么按手上的穴位?胃疼却要按脚上的穴位?这不是南辕北辙吗?但从经络的原理来看,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同气相求,血缘相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具体来说,心经属于心脏,络于小肠;肝经属于肝脏,络于胆;肺经属于肺脏,络于大肠;肾经属于肾脏,络于膀胱;心包经属于心包,络于三焦;胃经属于胃,络于脾;大肠经属于大肠,络于肺-,J、肠经属于lJ、肠,络于心;胆经属于胆,络于肝;三焦经属于三焦,络于心包;膀胱经属于膀胱,络于肾。

让经络为我们服务《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这句话说出了经络的重要性!我们的身体就好象是一个城市,经络就是这个城市里的各种管道。

下水道堵了,污水会横流;天然气管道不通了,那冬天就等着哆嗦吧。

只有各种管道正常了,一切工作才能照常进行。

经络也是一样,哪里不通了哪里就会出问题,把它给疏通好了,病也就没了,这就是“处百病,调虚实”,所以才“不可不通”。

明白了经络的作用,那怎样利用它为我们的身体服.务呢? 其实,经络的用处范围很广泛,预防、诊断以及治疗都可以用到。

治病通过经络治疗疾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针灸按摩,通过刺激体表皮肤的某些穴位,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功能。

例如胃疼揉按足三里穴,牙疼按合谷穴等。

诊断经络是身体的一个通道,能通内达外,在人体功能失调的时候,它又是疾病传变的途径。

所以人在生病时,常常能够发现在经络走行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突起、凹陷、结节,以及皮肤弛缓等变化,比如沿着经络路线出现的红线、白线、疹子、汗毛竖起等现象,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疾病。

比如得肠炎的人,大多胃经的上巨虚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人,可在脾俞穴发现异常变化。

预防扁鹊与齐桓公的故事是最能说明疾病在于防的道理了。

这是个讳疾忌医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疾病在危害人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的准备过程,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潜证阶段。

潜证是疾病的早期阶段,在这个时期,疾病的苗头刚冒出来,很容易根除。

我们说的预防疾病,很多时候就是治这种潜证。

健康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的,只要每天关注经络,抽一点时间维护自己的身体,使体内垃圾和毒素及时排出,没办法堆积,我们自然就能保持健康。

要保持健康,防治疾病,就要从疏通人体经络系统开始。

每天敲十四经和按揉几个重要穴位,就足够能疏通一个普通人的经络。

而且,对人体经络的使用完全可以由自己来做。

但是,人体经络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经络,是否太复杂了?如果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难道我们真要每天把全身都敲揉个遍吗?当然不用,我们只要找到身体上的关键点就行,可以从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手法学起。

点揉穴位点揉穴位可以说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了。

不管何时何地,只要能空下一只手,我们就可以开始点揉穴位,不仅可以用来做日常保健,还能救急,比如水沟穴(俗称人中)、梁丘穴、内关穴等都是身体突发不适时的救命穴。

推捋经络平时我们走路时间长或者感到双腿发困发沉的时候,最常用的动作恐怕就是捶腿,这种情景在影视剧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

或许大家以为这就是对双腿的最好奖励和最舒服的享受了,其实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发现推捋经络的好处。

这时你可以试着使身体取坐位,把手自然分开,放在腿上,由上往下推,拇指和中指的位置就相当于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四肢肌肉,推捋脾胃经可以疏通这两条经的经气,从而达到放松肌肉和驱逐脾胃上疾病的效果。

敲揉经络敲揉经络相对推捋来说刺激量要大些,现在有些人提出敲揉的疗效比针灸还要好。

据一些从事针灸推拿专业的人的体会,阳明经的重要性是最大的~一不论从它们的循行路线来看,还是从它们与脏腑器官的联系来看,阳阴经都是最重要的。

它与人的身体健康也是最为密切的。

怎样正确找穴位使用经络穴位,最重要的,不用说,就是找对地儿。

不管你介绍的方法多优越,如果不能正确地找到它们,一切都是枉费,不具有任何意义。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诀窍。

找反应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压痛:用手一压,会有痛感;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

在找穴位之前,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如果有以上反应那就说明找对地儿了!记分寸中医里有“同身寸”一说,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为找穴位的尺度。

大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是“一寸”;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两寸”;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三寸”。

另外,倘若知道身体中哪一部位有什么骨骼,找起穴位就更容易了。

比如低头时,PC-子后部正中最突出的凸骨,就是第七颈椎,紧接着的凸骨是第一胸椎;两边肩胛骨的最下端跟第七胸椎骨的突起在一条线上;腰左右两侧突出的骨头,也就是系腰带的位置,跟第四腰椎的突起在一条线上。

使用经络疗法要注意什么(1)刺激穴道要在呼气时。

穴道疗法最容易忽视的是呼吸。

似乎很少人知道,呼气时刺激经络和穴位,传导效果更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吸气时,肌肉收缩而僵硬,这时刺激穴位不太会传达。

相反的,吐气时,肌肉松弛而柔软,此时给刺激。

不仅痛感少,并且传导1~z。

(2)治疗前请勿抽烟。

香烟中含有致命的毒物,所含的致癌物质多达40—200种,其中的尼古丁更是剧毒物质。

如果在进行穴位治疗前抽烟,尼古丁一旦进入体内,就会造成交感神经紧张,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通,肯定会影响疗效。

最有代表性的刺激法在家庭中能进行的穴道刺激中,最普遍的就是指压。

不要/1,瞧指压,这里也蕴涵着诀窍昵!指压的第一个诀窍是利用容易施力的大拇指,或食指、中指,用指腹按压,可以加大压力,而且长时间按压也不觉得疲倦。

还有一个诀窍,就是按压的补泻之分。

有慢性病或者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往往身体虚弱,这时要予以轻刺激,称为补法,即补充能量,使器官恢复到正常水平;当某些患者神经亢奋、疼痛较强时,要予以重压,称为泻法,即抑制过高能量的刺激法。

总的来说,每次压3—5秒,休息2~3秒,再压3—5秒,每一部位重复3—5次,这样效果最好。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按摩能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真正的按摩是五指并用,有“捶”、“搓” 、“揉”、“压”等各种按摩法。

其中所谓“压”的手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指压。

一般来说,捶或用力压属于泻法,应用于神经痛等疼痛厉害的病症,轻轻搓、揉等是补法,用于手脚发麻等症状。

按摩时问一般在5—15分钟。

灸法,是利用艾草给皮肤热刺激。

基本上,灸法是种补法,自古以来便被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上。

在家中灸时,首先在手掌中放置艾草,并将它捻成细长状。

然后在其尖端部分,2—3厘米处摘下,制成大约米粒一半大小的金字塔形灸。

用少许的水弄湿皮肤,在穴位上放上上面所说的灸,如此艾草才容易立起来。

然后点燃线香,引燃艾草,在感到热时更换新的艾草。

若没有特殊状况,一个大道用上述的灸进行三“状”到五“状”的治疗(烧完一次艾草,称一“状”)。

此法是在发热之后拿掉艾草,故称为“知热灸” 。

由于灸发热后,会留下痕迹,所以有许多人不喜欢。

要想在皮肤上不留痕迹,可使用“间接灸”(温灸)。

此法是在皮肤上放置大蒜、姜、盐、味精等,再在其上燃烧艾草。

依使用材料之不同,可称为蒜灸、姜灸、盐灸等等。

这种热刺激十分缓和,不会有留下痕迹之虞。

市面上已有卖间接灸的商品,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商品。

除了直接燃烧艾草,最简单的灸疗法是线香灸。

准备一根线香,点上火,将线香头靠近穴道,一感到热,便撤离。

一个穴道反复5—10次。

巧用身边的小东西把五六支牙签用橡皮条绑好,以尖端部分连续扎刺等方式刺激穴道。

刺激过强时,则用圆头部分,此法可期待出现和针疗法相同的效果。

不喜欢灸术的朋友,可以用吹风机的暖风对准穴道吹,借以刺激穴道。

这可以算温灸的一种。

体质虚弱的孩子,肌肤较易过敏,再小的刺激往往也受不了,此时可利用旧牙刷以按摩的方式来刺激穴道。

以手指做指压时,不能好好使力的朋友,可利用圆珠笔或铅笔等来刺激穴道。

方法是用圆珠笔头压住穴道(要领与指压同)。

一般来说,此法压住穴道部分的面积较广,刺激较缓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