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常见39个易堵塞穴位汇总

合集下载

十二经络最容易堵塞的点!若不疏通,怎么补都无用!

十二经络最容易堵塞的点!若不疏通,怎么补都无用!

十二经络最容易堵塞的点!若不疏通,怎么补都无用!中医养生法讲究冬季要进补,敛收阳气,养精蓄锐,待到来年春天气机生发。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冬季大补、可是补了却丝毫不见效果。

是进补没用了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你的经络堵塞了。

中医认为,经络决定人体健康,一旦经络出现堵塞,人体就会出现诸多疾病。

《灵枢·经脉》载:“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因此,想要养生,保持经络畅通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冬季,进补,如果经络堵塞,补什么都没有用!人体有十二正经,409个穴位。

经脉上会出现很多的瘀堵点,因人而异,但是最主要的易堵塞穴位有42个,它们是疏通经络的关键。

一、肺经:孔最、鱼际孔最穴是肺经的郄穴,主治咳血和“热病汗不出”。

跟“孔”相关部位的问题,它也管,咽喉肿痛、鼻孔干痒、痔疮.....鱼际穴是肺经的荥穴,主治身热,心里有火,夜间咳嗽、睡不好觉,容易在半夜醒,按揉鱼际穴很管用!二、大肠经:合谷、手三里、曲池、手五里大肠火重,这里会出现瘀堵,也会有牙痛、便秘、痔疮、甚至耳鸣、还可能有皮肤过敏;因此,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症状,就可以大肠经的这一段按揉,如果有疼痛点,就要疏通它!三、胃经:髀关、梁丘、丰隆敲打髀关穴,可以起到健脾除湿强腰腿的作用。

梁丘穴是胃经的郄穴,“急病找郄穴!”如果有急性膝关节扭伤,因急性胃炎、肠炎引起的肚子痛,都可以敲打、艾灸梁丘穴。

“痰”多的时候,当然找丰隆穴解决。

四、脾经:地机、三阴交、太白、公孙这一段对人体很关键也容易瘀堵,,如果身体有糖尿病、胰腺炎,在这一段都可以找到疼痛点。

三阴交、太白穴、公孙穴都可以健脾胃;三阴交是滋阴的大穴,公孙穴是人体第一温阳大穴。

五、心经: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少海、极泉心脏功能弱,肝火大,腋窝就会痛,特别是爱生气的女性,这里会有一个大包,即副乳。

因此,多敲打这里,疏肝理气很好;手腕部这4个容易瘀堵的地方,平时多按揉。

敲开健康之门痛则不通

敲开健康之门痛则不通

敲开健康之门痛则不通,通则不痛【1】手厥阴心包经堵塞点:天泉穴掌心向上,左手放于膝盖上,用右手三指并拢,将食指放在肩膀和胳膊连接的地方有个皱褶,然后,无名指下方就是天泉穴。

最佳时间:晚上7-9点。

左右手对称的。

作用:它是保护心脏的。

预防乳腺增生,还能舒缓情绪。

【2】手太阴肺经堵塞点:孔最穴、大鱼际穴在大拇指指跟延长线上,肘关节下面三指宽处的孔最穴,和大鱼际穴【3】手少阴心经易堵塞点:拜拜肉。

中午11:00-13:00是心经旺盛期,这时捏三下从腋下开始到肘关节处的拜拜肉,左右手都要捏,每天捏5分钟.【4】手阳明大肠经堵塞点:手三里、合谷穴手臂拇指朝上立着,然后向内微曲45度,立起来的这条经络是大肠经领地。

食指靠着肘关节横纹处三指宽度的点,就是手三里,它在曲池下2寸处。

如果你下牙疼痛,可以敲手三里,会缓解。

早晨5:00-7:00,这个时候敲击上三里能促使排便。

【5】手少阳三焦经堵塞点:四渎穴、翳风穴掌心向下放平,手臂向身体内侧微曲45度,在肘关节到腕关节的正中线上画一条线,用另一只手指关节敲这条线,最疼的地方一定是三焦经堵塞点,然后三指并拢,食指挨着肘横纹,这痛点刚好在无名指下方的四渎穴,晚上9:00-11:00,偏头痛厉害,就敲四渎穴,和耳朵后的翳风穴,翳风穴取穴法:食指放在耳朵后最高处,再轻轻的向后颈部一带就过来了,这个点很平,就是翳风穴。

轻轻的点或揉,你有耳鸣或偏头疼或受风时这个点都会很痛。

【6】手太阳小肠经堵塞点:肩贞穴、天宗穴肩贞穴在腋后邹襞就是腋下的向上1寸的地方,可以用大拇指放在这个缝隙里边,向上一推就是这个穴位了。

有些人会有一个疙瘩,就是淤堵点,需揉开,气血就会布散出来。

手臂外侧,从小指往上走的经络叫手太阳小肠经,它是走肩背部的,这个经络的通畅,能缓解颈肩酸痛。

还有一个是在肩胛骨的中心点,叫天宗穴,多数人这个地方都会疼,要把他揉开,气血就会布散出来。

颈肩部就会轻松不会酸痛。

大腿内侧是肝脾肾三条经络的走行范围【7】足太阴脾经堵塞点:地机穴和无名奇穴在小腿内侧,小腿骨头的胫骨内侧边缘,是脾经的线,它就是贴着小腿胫骨边缘走的,在这条线上有一个点是地机穴,它在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路新宇老师的十二经络易堵塞穴位的探查和疏通

路新宇老师的十二经络易堵塞穴位的探查和疏通

路新宇老师的十二经络易堵塞穴位的探查和疏通经络就是一个通道,就像城市中的马路、河道、下水道一样,可以运行气血、排出废物、传递信息。

只要你能找到是哪条经络出了问题,再找到这条经络上容易堵塞的那几个穴位,根据子午流注,敲一敲,揉一揉,可能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十二大经络易堵点39穴已按经络走行顺序排列好,具体定位和图片,可自行查找,以便定位运用。

1、肺经易堵点:孔最穴、鱼际穴2、大肠经易堵点:手五里、手三里、合谷穴3、胃经易堵点:髀(bi)关穴、梁丘穴、丰隆穴4、脾经易堵点:地机穴、三阴交、公孙穴、太白穴5、心经易堵点:少海穴、神门穴6、小肠经易堵点:天宗穴、后溪穴、肩贞穴7、膀胱经易堵点:昆仑穴、承山穴、合阳、委中穴8、肾经易堵点: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9、心包经易堵点:天泉穴、郄门、内关10、三焦经易堵点:四渎(du)穴、消泺(luo)穴、翳风穴、角孙穴11、胆经易堵点:肩井穴,风市穴,悬钟穴,临泣穴12、肝经易堵点:阴包穴、太冲穴、期门穴中医小白们会说:经络住哪里呀?穴位住哪里?怎么敲啊?什么时候敲啊?敲了有什么用啊?01.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手太阴肺经作用:肺为橐蘥,主宣发、肃降;肺主皮毛;“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堵塞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发烧、咳喘、皮肤瘙痒等。

易堵塞穴•孔最穴: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

•鱼际穴: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探查、疏理•部位:肺经前臂与掌骨部分。

•方法:敲揉“孔最穴”、点揉“鱼际穴”探查,如有疼痛在痛点处敲揉5分钟/处。

•最佳体检时间:巳时(9—11点钟)。

案例---《经络养护》课程学员段先生,过去总是凌晨半夜三点半莫名醒来,这个症状持续了将近快五年了,为此到访医院无数,抽血化验也早已经麻木了。

偶然间,收听正安聚友会,路新宇主讲微课知识,自我动手探查肺经易堵塞穴,孔最穴与鱼际穴,痛感非常强烈,可以说是一种刺痛,痛到每一次的敲揉都会喊叫出来。

十四经络易堵点及梳理打通方法

十四经络易堵点及梳理打通方法

弱,有尿频、尿急、脚凉。3)照海穴—八脉交会穴,只 +小腹+腰骶+腹股沟+大腿内侧+用拉筋凳拉筋。能帮肾补充肾
要咽喉有问题。
气的只有肾经,打针和吃药都会伤到肾的元气,是药三分毒,
第三条
心包经(手 厥阴)
天泉穴。心包经对女性的乳腺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它 1)探查、按摩或艾灸易堵点。2)按揉心包经可以缓解心累。
1)探查、按摩或艾灸易堵点。2)肘窝拍打,也是排毒方式。 3)拍打通用部位+肺经+前胸+后背+头面部+用拉筋凳拉筋。
1)肘关节上四指宽的“手五里穴。2)手三里。3)合谷 1)探查、按摩或艾灸易堵点。2)指压合谷穴可治疗头痛失
穴。手三里—有肠道隐患的人此处有强烈痛感,
眠。3)拍打通用部位+大肠经+肺经+肚子+用拉筋凳拉筋。
1)探查、按摩或艾灸易堵点。2)我们用泄的手法来泄除体内 的风寒,湿,燥火等毒素,当泄完膀胱经您会发现小便的气味 和颜色都有变化,证明您身体的毒素在往外代谢。3)拍打通 用部位+膀胱经+小腹+腰骶+腹股沟+大腿内侧+用拉筋凳拉筋
肾经(足 少阴)
1)大钟穴—有腰酸、咽痛等症状。2)水泉穴—肾气 1)探查、按摩或艾灸易堵点。2)拍打通用部位+膀胱经+肾经
不仅能够解决胸闷 心慌或者憋痛的感觉,尤其对预防乳 3)拍打通用部位+心经、心包经(整个手臂内侧)+用拉筋凳
腺增生效果特别好。
拉筋,
三焦经(手 少阳)
1)四渎穴。2)消泺穴。保持三焦经的畅通,其实是在 1)探查、按摩或艾灸易堵点。2)轻叩风池穴可缓解紧张。

十二经络常见39个易堵塞穴位汇总(专业研究)

十二经络常见39个易堵塞穴位汇总(专业研究)

十二经络常见39个易堵塞穴位汇总中医讲究取象比类,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给我们提示:道路拥堵,人流、物流不畅;河道拥堵,河水不能灌溉良田;网络拥堵,信息不能传递;生产线拥堵,资源浪费、产能下降;下水道拥堵,城市内涝;如果体内的经络拥堵,势必造成气血运行阻碍,养分不能运送过来,垃圾无法及时排除,信息传递不畅,相应脏腑功能受到影响,久之疾病形成。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对于非专业人士,如何知晓经络是否通畅,如何疏通经络呢?经过长期实践,我发现十二条正经上也存在类似于城市道路的固定堵点。

每条经络有2—3个容易堵塞的穴位,多分布在肘膝腕踝附近,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在特定线路上循经敲揉导引3—5遍,这个点就以疼痛的形式表露出来。

这些痛点的存在说明经络堵塞了,这就是证据,证明身体目前没有处在最佳状态。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探查到的痛点处敲揉、点按,3—5天后多数人的痛感可消失,意味着经络畅通。

这种经络疏通的方法,简单、易学,好操作,按照动作要领,坚持实践,人人可自我疏通经络,随时保养身体。

自我疏理经络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疾病的诊治上,而是为人们预防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平时通过探查经络,发现身体异常,随时可以防患于未然。

十二经络常见堵塞穴位一览经络穴位位置1、肺经孔最穴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肺经鱼际穴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2、大肠经手三里穴肘关节横纹下2寸(3指宽)大肠经合谷穴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大肠经手五里穴屈肘,在曲池穴与肩髃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四指宽)处。

3、胃经髀关穴腿根中点下2寸(3指宽),偏外侧胃经梁丘穴髌骨外上缘直上2寸(3指宽)胃经丰隆穴外踝尖与外膝眼连线中点,胫骨前脊外2横指4、脾经地机穴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下3寸(4指宽)脾经三阴交穴胫骨内侧缘,内踝尖上3寸(4指宽)脾经太白穴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脾经公孙穴太白穴后一寸5、心经无心经上臂部分的悬垂肌肉心经少海穴屈肘,当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心经腕部四穴腕横纹,小指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依次向上1.5寸的距离分布神门、阴郄、通里、灵道6、小肠经天宗穴肩胛骨岗下窝中央小肠经后溪穴小指掌指关节后,当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小肠经肩贞穴臂内收时肩关节后方,腋后皱襞上1寸处7、膀胱经昆仑穴足外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偏下方骨头上缘膀胱经承山穴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膀胱经委中穴膝盖后方的腘窝中点膀胱经合阳穴委中穴下2寸(三指宽)8、肾经大钟穴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偏下方,骨头上缘肾经水泉穴足内踝尖与足跟尖连线的中点肾经照海穴足内踝尖与足根尖连线上,内踝下缘凹陷中9、心包经天泉穴腋前纹头下2寸(三指宽),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心包经肘下2寸肘横纹下2寸(三指宽),两筋之间心包经郄门穴腕横纹上5寸,两筋之间10、三焦经四渎穴前臂背面正中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三焦经消泺穴上臂外侧中点处三焦经翳风穴耳垂后下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三焦经角孙穴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11、胆经肩井穴肩部最高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胆经风市穴直立双手并拢在大腿外侧,中指尖下胆经悬钟穴外踝尖上3寸(4指宽),两骨头之间胆经临泣穴第四趾骨与第五趾骨交汇分叉处12、肝经阴包穴屈膝,大腿内侧膝关节上4寸处肝经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肝经期门穴第四肋间隙的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处提示:需注意,自我疏理经络时,不要整条经络疏理,那样会无谓消耗气血,容易疲劳。

十二经络规律起始时间走向主要穴位及不通症状

十二经络规律起始时间走向主要穴位及不通症状

⼗⼆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 ⼈体如果经络僵硬劳损堵塞,严重影响了⽓⾎的运⾏和营养的输布。

《黄帝内经》⾥⾯有这么⼀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民间也有两句:“经络不通,⾛路中风”,“经络不通,浑⾝不舒象⿁上⾝” 。

⼗⼆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躯⼲和四肢,纵贯全⾝。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躯⼲。

⼗⼆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三阴经上肢分别为⼿太阴肺经在前、⼿厥阴⼼包经在中、⼗⼆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少阴⼼经在后,下肢分别为⾜太阴脾经在前、⾜厥阴肝经在中、⾜少阴肾经在后,其中⾜三阴经在⾜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8⼨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阳明⼤肠经在前、⼿少阳三焦经在中、⼿太阳⼩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阳明胃经在前、⾜少阳胆经在中、⾜太阳膀胱经在后。

⼗⼆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定规律的。

具体从以下三⽅⾯叙述。

头⾯部:⼿三阳经⽌于头⾯,⾜三阳经起于头⾯,⼿三阳经与⾜三阳经在头⾯部交接,所以头⾯部说:“头为诸阳之会”。

⼗⼆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颊部;⼿⾜少阳经分布于⽿颞部;⾜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厥阴经也循⾏⾄顶部。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腹中线旁开0.5⼨处;⾜太⼗⼆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少阴肾经⼗⼆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阴脾经⾏于胸中线旁开6⼨,腹中线旁开4⼨处;⾜厥阴经循⾏规律性不强。

⾜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腹中线旁开2⼨;⾜太阳经⾏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和3⼨;⾜少胆经分布于⾝之侧⾯。

⼗⼆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三阴⼗⼆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经;⼿三阳经、⾜三阴经、⾜三阳经四组。

路新宇:十二经络常见的 个易堵塞穴位

路新宇:十二经络常见的 个易堵塞穴位

路新宇:十二经络常见的39个易堵塞穴位中医讲究取象比类,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给我们提示:道路拥堵,人流、物流不畅;河道拥堵,河水不能灌溉良田;网络拥堵,信息不能传递;生产线拥堵,资源浪费、产能下降;下水道拥堵,城市内涝;如果体内的经络拥堵,势必造成气血运行阻碍,养分不能运送过来,垃圾无法及时排除,信息传递不畅,相应脏腑功能受到影响,久之疾病形成。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对于非专业人士,如何知晓经络是否通畅,如何疏通经络呢?经过长期实践,我发现十二条正经上也存在类似于城市道路的固定堵点。

每条经络有2—3个容易堵塞的穴位,多分布在肘膝腕踝附近,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在特定线路上循经敲揉导引3—5遍,这个点就以疼痛的形式表露出来。

这些痛点的存在说明经络堵塞了,这就是证据,证明身体目前没有处在最佳状态。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探查到的痛点处敲揉、点按,3—5天后多数人的痛感可消失,意味着经络畅通。

这种经络疏通的方法,简单、易学,好操作,按照动作要领,坚持实践,人人可自我疏通经络,随时保养身体。

自我疏理经络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疾病的诊治上,而是为人们预防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平时通过探查经络,发现身体异常,随时可以防患于未然。

1、肺经孔最穴: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鱼际穴: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2、大肠经手三里穴:肘关节横纹下2寸(3指宽)合谷穴: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手五里:穴屈肘,在曲池穴与肩髃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四指宽)处。

3、胃经髀关穴:腿根中点下2寸(3指宽),偏外侧梁丘穴:髌骨外上缘直上2寸(3指宽)丰隆穴:外踝尖与外膝眼连线中点,胫骨前脊外2横指4、脾经地机穴: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下3寸(4指宽)三阴交穴:胫骨内侧缘,内踝尖上3寸(4指宽)太白穴: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公孙穴:太白穴后一寸5、心经心经上臂部分的悬垂肌肉少海穴:屈肘,当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腕部四穴:腕横纹,小指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依次向上1.5寸的距离分布神门、阴郄、通里、灵道6、小肠经天宗穴:肩胛骨岗下窝中央后溪穴:小指掌指关节后,当横纹头赤白肉际处肩贞穴:臂内收时肩关节后方,腋后皱襞上1寸处7、膀胱经昆仑穴:足外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偏下方骨头上缘承山穴: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委中穴:膝盖后方的腘窝中点合阳穴:委中穴下2寸(三指宽)8、肾经大钟穴: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偏下方,骨头上缘水泉穴:足内踝尖与足跟尖连线的中点照海穴:足内踝尖与足根尖连线上,内踝下缘凹陷中9、心包经天泉穴:腋前纹头下2寸(三指宽),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心包经:肘下2寸肘横纹下2寸(三指宽),两筋之间心包经:郄门穴腕横纹上5寸,两筋之间10、三焦经四渎穴:前臂背面正中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消泺穴:上臂外侧中点处翳风穴:耳垂后下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角孙穴: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11、胆经肩井穴:肩部最高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风市穴:直立双手并拢在大腿外侧,中指尖下悬钟穴:外踝尖上3寸(4指宽),两骨头之间临泣穴:第四趾骨与第五趾骨交汇分叉处12、肝经阴包穴:屈膝,大腿内侧膝关节上4寸处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期门穴:第四肋间隙的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处提示:需注意,自我疏理经络时,不要整条经络疏理,那样会无谓消耗气血,容易疲劳。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十二经络要穴目录一、手太阴肺经 (1)肺经的要穴 (1)二、手阳明大肠经 (3)大肠经的要穴 (3)三、足阳明胃经 (5)胃经的要穴 (5)四、足太阴脾经 (7)脾经的要穴 (7)五、手少阴心经 (9)心经的要穴 (9)六、手太阳小肠经 (11)小肠经的要穴 (11)七、膀胱经 (13)膀胱经的要穴 (13)八、足少阴肾经 (15)肾经的要穴 (15)九、手厥阴心包经 (18)心包经的要穴 (18)十、手少阳三焦经 (20)三焦经的要穴 (20)十一、足少阳胆经 (22)胆经的要穴 (22)十二、足厥阴肝经 (24)肝经的要穴 (24)十三、揉穴的诀窍及说明 (26)十四、身体经络时间表 (26)十二条经络一、手太阴肺经肺主咳喘、心烦、掌中热。

肺经的要穴1.中府穴胸骨中旁开六寸处。

中府指中气之府。

中气指脾肺之气。

中府穴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液横纹下三寸。

古人找此穴方法,在鼻子上点一墨点,手平行与地用头去触胳膊,胳膊上有黑点处即是天府穴。

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因此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边上。

尺——暗指肾,泽——雨露,即是补肾的穴位,肺经属金,尺泽是金中的水穴,水是指肾,所以这指金生水。

肾虚会上实下虚,气都淤上边来了,揉此穴有降逆气的作用,降逆所即可治高血压、哮喘。

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肺经上的郄穴(郄穴治急性病),穴位较深。

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汗不出或开热不出汗,可起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边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处感风寒引起的头疼,治落枕,头项寻列缺,即头脖子方面有病找列缺。

6.经渠穴桡骨头(桡骨茎突)凸起处外侧边缘。

侧象向外推按。

治咳嗽的要穴,虚寒或肺热引起的咳嗽。

7.太渊穴腕横纹边外侧,穴位较深,用大拇指硌此穴较好。

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络常见39个易堵塞穴位汇总
中医讲究取象比类,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给我们提示:道路拥堵,人流、物流不畅;河道拥堵,河水不能灌溉良田;网络拥堵,信息不能传递;生产线拥堵,资源浪费、产能下降;下水道拥堵,城市内涝;如果体内的经络拥堵,势必造成气血运行阻碍,养分不能运送过来,垃圾无法及时排除,信息传递不畅,相应脏腑功能受到影响,久之疾病形成。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对于非专业人士,如何知晓经络是否通畅,如何疏通经络呢?经过长期实践,我发现十二条正经上也存在类似于城市道路的固定堵点。

每条经络有2—3个容易堵塞的穴位,多分布在肘膝腕踝附近,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在特定线路上循经敲揉导引3—5遍,这个点就以疼痛的形式表露出来。

这些痛点的存在说明经络堵塞了,这就是证据,证明身体目前没有处在最佳状态。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探查到的痛点处敲揉、点按,3—5天后多数人的痛感可消失,意味着经络畅通。

这种经络疏通的方法,简单、易学,好操作,按照动作要领,坚持实践,人人可自我疏通经络,随时保养身体。

自我疏理经络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疾病的诊治上,而是为人们预防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平时通过探查经络,发现身体异常,随时可以防患于未然。

十二经络常见堵塞穴位一览
经络穴位位置
1、肺经孔最穴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
肺经鱼际穴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2、大肠经手三里穴肘关节横纹下2寸(3指宽)
大肠经合谷穴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
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
大肠经手五里穴屈肘,在曲池穴与肩髃穴的连线上,
曲池穴上3寸(四指宽)处。

3、胃经髀关穴腿根中点下2寸(3指宽),偏外侧
胃经梁丘穴髌骨外上缘直上2寸(3指宽)
胃经丰隆穴外踝尖与外膝眼连线中点,胫骨前脊外2横指4、脾经地机穴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下3寸(4指宽)
脾经三阴交穴胫骨内侧缘,内踝尖上3寸(4指宽)
脾经太白穴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
脾经公孙穴太白穴后一寸
5、心经无心经上臂部分的悬垂肌肉
心经少海穴屈肘,当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心经腕部四穴腕横纹,小指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依次向上
1.5寸的距离分布神门、阴郄、通里、灵道
6、小肠经天宗穴肩胛骨岗下窝中央
小肠经后溪穴小指掌指关节后,当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小肠经肩贞穴臂内收时肩关节后方,腋后皱襞上1寸处7、膀胱经昆仑穴足外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偏下方骨头上缘
膀胱经承山穴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
膀胱经委中穴膝盖后方的腘窝中点
膀胱经合阳穴委中穴下2寸(三指宽)
8、肾经大钟穴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偏下方,骨头上缘
肾经水泉穴足内踝尖与足跟尖连线的中点
肾经照海穴足内踝尖与足根尖连线上,内踝下缘凹陷中
9、心包经天泉穴腋前纹头下2寸(三指宽),
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心包经肘下2寸肘横纹下2寸(三指宽),两筋之间
心包经郄门穴腕横纹上5寸,两筋之间
10、三焦经四渎穴前臂背面正中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
三焦经消泺穴上臂外侧中点处
三焦经翳风穴耳垂后下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
三焦经角孙穴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11、胆经肩井穴肩部最高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
胆经风市穴直立双手并拢在大腿外侧,中指尖下
胆经悬钟穴外踝尖上3寸(4指宽),两骨头之间
胆经临泣穴第四趾骨与第五趾骨交汇分叉处
12、肝经阴包穴屈膝,大腿内侧膝关节上4寸处
肝经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肝经期门穴第四肋间隙的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处
提示:需注意,自我疏理经络时,不要整条经络疏理,那样会无谓消耗气血,容易疲劳。

好比一条道路有十个路口,只有一个路口堵车,交警只会去那里疏导,其它不拥堵的路口没必要派人去,以免无谓消耗人力、物力、财力。

所以在经络循行线路探查3—5遍,然后在找到的痛点处敲揉疏通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