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图文转换题及信息提取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高考语文图文转换1.下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

请指出活动标识的设计核心元素,并分析活动标识设计的视觉效果及其意蕴。

2.这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的一幅画,标题为《锣鼓响》。

请说说这幅画构思的巧妙之处。

不超过100个字。

3.下图是某社区预防接种站的工作流程,请你介绍此流程图。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4.下面是一个关于我们(人类)身体的某些特别性状出现时间的示意图。

请仔细观察后加以概括,将它的大意表述出来。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5.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漫画寓意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使用“生存”“发展”“安身”三个词中的两个,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

6.下面是某中学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提出的目标图,其中画圈的是最先需要培养的素质。

请就其中社会参与方面的要求写一段文字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7.下面是公益项目在某基金会互联网公益平台上运营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8.请你分析“盐水鸭别针”这一文创产品的创意之处。

2014年南京夫子庙秦淮礼物店推出各种状元、科举题材的文创产品,其中一枚“盐水鸭别针”出人意料地成为人气最高的产品。

这种别针一改常见的“体育跑道”形状,把整个轮廓改成一只煮熟的盐水鸭。

在店中,几乎每个看到别针的顾客第一反应是“扑哧”一笑。

因为鸭子的造型“太写实”:鸭掌、翅尖、翅中这些可以卖出好价钱的“部件”已经去掉,长脖子往看不见的“钩子”上一穿,鸭头就耷拉在另一边,尖尖的鸭屁股也表现出来——这可是不少食客的“心头好”。

整只鸭子就像刚从卤菜店拎出来的一样。

对于南京人,一目了然。

说不定个别吃货看了,耳边已经响起“要一只还是半只”的招呼声了。

语文图文转换练习题答案+专项练习含答案

语文图文转换练习题答案+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练习题答案1.阅读漫画“这里没有水”,对其寓意理解贴切的一项是()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妄下断语。

B.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中途放弃往往会功亏一篑。

C.客观实际往往与人的主观判断不一致。

D.实践出真知,只有反复实践,才能获得成功。

解析从漫画里可以看出,此人三次挖洞都没有见到水,位于中间的一次已经接近了水,但挖洞的人仍然说“这里没有水”,说明做事情有时就差关键的一步,其寓意的核心是讲做事要锲而不舍,不要半途而废。

答案B2.阅读漫画“坏了一锅汤”,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因为一件事而毁坏整体。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

C.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认识的角度并不相同。

D.人言可畏,它可以让好的东西彻底毁坏。

解析需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传闻”,它掉在一锅汤里;并联系漫画的题目“坏了一锅汤”,就可以准确做出解读:传闻十分可怕,它可以毁掉美好的东西。

答案D3.阅读下面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

B.光是空想是没有用的,必须付诸实践。

C.不珍惜光阴,只能面对理想空嗟叹。

D.知足常乐,即使收获得很少,与理想有距离,也应该满足。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漫画中各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一筐愿望和一颗流星实际上构成了多与少的对比,为什么愿望很多,却只等到一颗流星呢?推究原因,说明人的主观努力不够,只是在空想,没有落实到实践中。

答案B4.阅读右面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不要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C.角度往往比距离更重要。

D.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要辩证看待。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整体理解漫画,漫画中一只苹果放在中间,一个人近距离观察,甚至是贴在苹果上看,伸出手指评价“优”,另一个人从远处观察,看到了苹果的一侧有虫子。

对于观察者来说,角度往往比距离更重要,要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项练习1. 下面是某校学生会招聘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6分)2.下面是一幅“求救援助”流程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3. 近日,昆明市组织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入户调查。

调查中有一项为“市民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情况。

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6分)(1)请简要概括图一、图二反映的现状。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40个字)(3分)(2)请为推广志愿者活动写一句宣传语。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0个字)(3分)4. 根据下表内容,完成题目。

(6分)某产品统计一览表月份产品价格(元)销量(万件)收入(亿元)82547 1.193070 1.81035100 2.51140125 3.51270(第一周)25(第一周)2.1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产品8~11月的发展情况。

(3分)(2)请结合图表预测12月份该产品的发展情况。

(3分)5. 有一项针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对您形成环保观念起最大影响作用的是什么”。

下图是调查的统计结果。

请根据该图表回答问题,每小题不超过35字,不得出现数字。

(6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图表所显示的主要信息。

(3分)(2)针对这一问题,请围绕调查结果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3分)6. 下面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标志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分)7. 下面是在上海发布的2019年篮球世界杯会徽,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特点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6分)8.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请结合下图,为“建设健康中国”拟写两条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连贯。

高考语文 图文转换综合试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语文 图文转换综合试题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下面是我国普通护照签发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申请人送交申请,窗口受理后,对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申请,并一次告知补正内容;对符合要求的,告知缴费。

材料交有关机构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签发,并告知原因;向符合规定的发放证件。

【解析】【分析】本题所提供的图是“我国普通护照签发流程图”,要求“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从图上来看,应该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拟写,第一步是申请人送交申请,第二步是窗口受理,窗口受理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符合要求的,要退回申请,并一次告知补正内容,一种是符合要求的,申请人缴费;第三步是机构审核,这一步也分为两种情况,符合要求的发放证件,不合规定的不予签发的要向申请人告知原因。

故答案为:申请人送交申请,窗口受理后,对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申请,并一次告知补正内容;对符合要求的,告知缴费。

材料交有关机构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签发,并告知原因;向符合规定的发放证件。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阅读下图《当你老了》,完成下面小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片主要内容。

(2)试不超过6个字地概括图片主题,并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两条建议。

【答案】(1)一只年轻而有力的手托住一只饱经风霜的手。

(2)主题:老有所养。

建议:①子女赡养,亲戚协助;②政府、市场齐努力,共建社会化养老。

【解析】【分析】⑴答题时注意图片中两只手,一只是年轻的手,一只是布满皱纹的饱经风霜苍老的手,年轻的手托住苍老的手。

⑵由年轻的托住苍老的手这个细节可以得出“老有所养”“赡养老人”等等社会问题。

语文图文转换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语文图文转换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图文转换和表文转换是高考图表题的两大类型,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性较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准确、鲜明、生动、连贯等多个考点,其实是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而这两个类型又包括多种考查形式。

图文转换:漫画文字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

表文转换: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结构图表文字转换。

一、图文转换3大题型图文转换题是要求考生用文字对漫画、徽标、图片(摄影作品)等非文本信息进行转述的试题,是高考常见的考查形式。

它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生产、人文现象、科技信息发展等的关注,是对考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

信息。

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介绍或描绘画面内容;④综合考查。

[例1](·重庆高考)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2分)[自主尝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

(2分)[自主尝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注意漫画上的每一个细节,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图中有“两把伞”,一把是真正的伞,另一把却是一只猫的“影子”。

理解这幅漫画的关键是小猫投在墙上的影子和伞后隐藏的影子。

小猫的影子很像伞的影子,但伞的真正影子却在其背后。

这启示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对所见要有理性思考,认真辨别。

[参考答案](1)(示例一)标题:眼见为虚(示例二)标题:真相·假象(2)(寓意一)眼见不一定是实,要有理性思考。

【语文】语文图文转换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语文图文转换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下面是自然选择过程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分点概述自然选择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

(注)基因型,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答案】①环境变化使得物种中成员之间为获得资源而产生竞争。

②各种不同表型的成员中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繁衍。

③能繁衍的才能使基因传递下去,进入下一轮竞争。

【解析】【分析】第一步,找好图示框架的流程:环境压力(环境的变化)→成员间竞争(为了获得资源)→最适表型的选择(从各种表型中)→繁殖成功→基因型(和表型)增加的频数(在下一代中)→成员间竞争(为了获得资源);第二步,分析流程框架中的文字,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环境压力(环境的变化)→成员间竞争(为了获得资源):可以得知随着环境的变化,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种间成员为了获得资源,产生了竞争;最适表型的选择(从各种表型中)→繁殖成功:可以知道各种不同表型的成员中,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繁衍;基因型(和表型)增加的频数(在下一代中)→成员间竞争(为了获得资源):可以推知能繁衍的才能使基因传递下去,进入下一轮竞争。

故答案为:①环境变化使得物种中成员之间为获得资源而产生竞争。

②各种不同表型的成员中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繁衍。

③能繁衍的才能使基因传递下去,进入下一轮竞争。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阅读下面由某校团委学生会制定的“活动举办流程图”,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份活动流程图,不超过80字。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2)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状?从漫画来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漫画的题目是“滞后”,画面上的牛肉膏、瘦肉精、回炉面包、染色馒头洋洋得意、理直气壮地往前迅跑,而监管却在后面追喊,累得气喘吁吁。

(2)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或问题严重、繁多、猖狂等),监管部门监管不利,严重滞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解析】【分析】本题考核图文转化的能力。

⑴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漫画中的人、景、物等信息点进行分析,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⑵本题漫画的标题是“滞后”,注意漫画上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画面上的牛肉膏、瘦肉精、回炉面包、染色馒头洋洋得意、理直气壮地往前迅跑,而监管却在后面追喊,累得气喘吁吁。

结合人物之间的关系可知,是讽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管不利,严重滞后,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故答案为:⑴漫画的题目是“滞后”,画面上的牛肉膏、瘦肉精、回炉面包、染色馒头洋洋得意、理直气壮地往前迅跑,而监管却在后面追喊,累得气喘吁吁。

⑵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或问题严重、繁多、猖狂等),监管部门监管不利,严重滞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漫画常考核标题、概括画面的内容和解释寓意等题目,一般都需从概括画面的含义入手,然后解释寓意,寓意要注意和现实中的事情紧密联系,注意揭示的是一类现象。

⑵漫画类转换的答题要点:①漫画的构成元素图画:是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②漫画题答题要点:a.细察画面,抓住矛盾。

(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b.分析细节,揣摩寓意。

(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c.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2.文中所述下列听雨场景,与右图意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 疏雨滴梧桐B. 骤雨打荷叶C. 江阔云低客舟中D. 白头听雨僧庐下【答案】 C【解析】【分析】选项B“骤雨打荷叶”,画面中无荷,排除B。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专项综合练习附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专项综合练习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

【答案】(1)画面由人物的对话组成,一个女人用手指着一个男孩训斥道:“你天天说谎,将来能干什么?”男孩立正姿势回答:“做广告”。

(2)对当前广告中存在的虚假现象给予鲜明的讽刺。

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关注,对广告中不实、过分夸大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消除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解析】【分析】观察漫画中的人物,可以看出,漫画里有两个人物。

结合“你天天说谎,将来能干什么?”“做广告”分析,一个正在训斥对方,另一个字巧言辩解。

要仔细品味画中的文字或解说,还要注意漫画夸张的细节,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需要联系与漫画相类似的人或事。

从“说谎”与“广告”的联系中可以看出,此漫画事对当前虚假广告的讽刺。

故答案为:(1) 画面由人物的对话组成,一个女人用手指着一个男孩训斥道:“你天天说谎,将来能干什么?”男孩立正姿势回答:“做广告”。

(2) 对当前广告中存在的虚假现象给予鲜明的讽刺。

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关注,对广告中不实、过分夸大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消除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归纳漫画蕴含的道理。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有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的关键。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画注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画情画景;画注是对画情画景的提示与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品味,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孟母四迁》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及信息提取题一、考试说明1.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根据设置的情景和提供的资料,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简单方案。

3.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说明归纳图标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二、复习要求1.学生能灵活第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如:给新闻拟标题、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探究材料的结论、写短信、写颁奖词、开场白及一些应用性的文字等。

2.能根据提供的具体的情境,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

3.能根据所提供的图表、漫画、徽标等,完整归纳或清楚说明其中的主要内容,并能表达出自己的言之有理的观点或认识。

三、题型解析及指导(一)图表题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

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1.试题形式(1)概括图表的内容和得出的结论;(2)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3)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

2.解题思路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

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审题要三审: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

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

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同时注意关注极大值和极小值,结合图表内容得出结论。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

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

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

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

主要应做到两点:答题步骤化和语言规范化。

包括:按设问的先后顺序作答;理论与事实相结合,不能脱离图表,空发议论,堆砌观点,也不能照抄照搬图表的数据或材料而无自己的分析,不可随意发挥;要辩证分析,有些图表题所列项目,往往是成绩与问题同在,作答时应一分为二。

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总之,解答看图表述题时一个完整的过程: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终结。

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训练,重点抓好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就一定能做好图表分析题的。

例题解析【例1】(年安徽芜湖卷)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年的变化情况(不超过35字)。

年: 。

【解析】这道考题涉及的年份分别是年和年,但答题的要点为年,年的数据只是个参考。

参考答案:成人图书阅读率为49.3%,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4.72本,均比上年略有增长。

或:成人图书阅读率比上年增长了0.5%,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比上年增长了0.14本。

【例2】(年辽宁沈阳卷)下面是《中国教育报》年对某地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是 。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数据的分析。

调查结果的分析比较简单,总数为40份的问卷,前3项和后2项数据的比较也很明显。

参考答案:现在学生的书写能力较差;我们应重视汉字书写。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学生”这4个字是很关键的,这正应了第一点“对象”的基本要求。

4.强化练习(1)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列出了下表。

请你根据图表所反映的信息,写出一条结论和学校针对这一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填写句子。

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分别为2、4、6、8,这表明 :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3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1)根据下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学生阅读能力值 8642一次 一次 两次 两次(4)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文字。

心理学实验显示,知晓自己的成绩的人,比不知晓者学习的动机较强。

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非尔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前九天,A组知道自己的成绩,B组不知道,从第十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证明①。

可见②。

(都限25字以内作答)(二)漫画题1.漫画题的特点一是简明。

用漫画作题材,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生动,能够给人以启迪。

二是新颖。

这是就题的具体内容而言的。

它较能体现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三是灵活。

漫画试题一般灵活在题型与答题两个方面。

题型灵活:其题型像文字试题一样,包括、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等。

答题灵活:漫画试题的解答见仁见智,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且在教材中无原句,给考生以较大的答题空间,更须要考生在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去组织答案。

从而考查了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辩证、逻辑、迁移和综合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故而漫画题对考生而言,只要你做,是不愁得分的。

2.漫画题的主要组成(1)标题。

即漫画的题目,它是漫画的灵魂,它往往告诉考生漫画的主题思想。

(2)主体。

即漫画图本身。

它由各要素整合而成,形成特定的情景和主题思想。

这里所谓的要素,包括(图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3)画注。

即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便于考生把握答题要点,力求答准答全答好。

(4)问题。

是漫画试题的归宿,即指定考生按其要求与内容解答的问题3.漫画题的常见题型:(1)描述漫画(2)分析漫画主题或含义(3)相关主观题4.解答漫画题的步骤第一,全面观察漫画。

它包括四个方面:①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②观察画面形成的特点、情景;③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注解,④观察漫画的标题。

第二,透过直观画面,挖掘出漫画蕴含的深刻道理。

第三,联系社会热点,寻找解题依据。

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象,因此,在解答漫画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从中洞察出整幅漫画的主要内涵。

5.解答漫画题的应答技巧⑴概括主题的方法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⑵拟加标题的技巧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⑶描述画面的原则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⑷综合考查题的答题要领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其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个方面。

做这种题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求,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作答。

例题解析【例1】(年黑龙江绥化卷)仔细观察漫画《下不来》,说说其含义。

【解析】回答这道题要注意理论与事实相结合,不能脱离图表,更不能凭空想象,对漫画中“各种作业”和“下来,咱们一起玩去”两者的联系表述要恰当。

漫画标题为《下不来》,结论自然要有课业负担重,应减负的意思。

其他诸如“家长买的课外作业多”“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有些学生没有摆好学和玩的关系”等表述都是不准确的。

参考答案:学生课业负担重,应减轻课业负担。

6.强化练习(1)李响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解说。

①根据组图,简要说明人民群众日常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

②1979年至年的变化体现了。

对2019年的预测表明。

(2)读下面的漫画《树: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

①用不超过6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3分)②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①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②为漫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三)徽标题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并注重考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1.常见题型:(1)描述标志(2)分析其中含义或寓意2.方法归纳:(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徽标题里的要求也像数学题里的已知条件一样,题目的每一表述和每一个要求都是在提示我们,为我们指明答题的方向,引导答题思路。

整体看图,先整体后局部。

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

(2)注意部分和细节。

图标都是有抽象化的图形、字母或者文字组合而成的。

一般情况下都会有数字或字母,如果没有,也会在某一部分中象形地体现。

(3)表面描述。

要注意描述的顺序,分清说明顺序。

采用规范的说明文语言。

描述时也应该先整体后部分。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而且要描述完画面再说寓意。

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

(4)深层寓意。

寓意不是空想,是结合图形来的。

所以这一步我们一定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分析标志的设置作用,揣摩图形、字母或者文字的内涵。

也就是为什么要用这些来表达主题。

(5)语言表述。

语言要准确、精炼、平实。

平实就是直白、不含蓄,是客观地描述,不带感情色彩。

另外如果有的题有字数要求,还要注意不能超过字数。

总之徽标题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生活,还要勤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