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英国基础教育的比较

合集下载

我国义务教育年限的国际比较

我国义务教育年限的国际比较

我国义务教育年限的国际比较义务教育年限是指国家规定的所有儿童应接受的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基础,它为每个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义务教育的年限也是国际上比较敏感的问题,各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不同,其背后反映出了各国教育的不同特点和国情。

一、我国的义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设置于20世纪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基本上形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体系。

我国义务教育年限从1986年开始实施,当时设定的年限是6年,后来经过多次调整,目前的义务教育年限是9年。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9%。

我国的义务教育主要由小学和初中阶段组成,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学制为6年,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二阶段,学制为3年。

我国的小学教育主要覆盖了6-12岁的儿童,初中教育则覆盖了12-15岁的学生。

在义务教育之外,我国还有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这些教育阶段的接受并不是义务性的。

二、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1. 美国美国的教育体系高度分散,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教育法规。

在美国,文盲问题一直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义务教育对美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美国联邦领导的规定,义务教育年限为12年,这对于一个发达国家来说是相当长的时间。

目前,美国的义务教育主要由小学和中学组成,小学的年限为6年,中学阶段又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共6年。

为了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覆盖率,美国领导在2001年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鼓励州领导为低收入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援助和支持。

2. 日本日本的义务教育设立于19世纪末,它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日本的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比美国的长,基本上符合世界平均水平。

日本的教育制度分为5个级别,这些级别包括小学、中学、高级中学、大学和研究生院。

小学教育为6年,中学教育为3年,这两个阶段就是日本义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日本的义务教育中,特别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性教育,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中英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中英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中英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中英小学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

本文将从学制、课程设置、教
育方式、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学制方面。

中国小学通常是6年制,英国小学则是7年制。

中国小学的学制相对较短,学生会在较早的时候进入初中阶段,而英国小学学制较长,学生会在小学阶段接受更长时
间的教育。

课程设置。

中国小学的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语文、数学、科学等。

而英国小学注重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文艺、体育等。

在英
国小学阶段,学生还会接触到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如手工、家政等。

教育方式。

中国小学注重的是集体教学,强调学生的纪律和秩序,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而英国小学注重的是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教师更注重启发性教学和与
学生的互动。

评价制度。

中国小学的评价制度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评。

而英
国小学注重的是综合评价,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中英小学教育在学制、课程设置、教育方式以及评价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
小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体教学,考试评价;而英国小学注重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综合评价。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两个国家小学教育的特点,为我们在实践过程
中提供一定的启示。

《中英教育差异》课件

《中英教育差异》课件
中英教育差异
CONTENTS 目录
• 教育体系概述 • 教学方法与理念 • 课程设置与教材 • 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 • 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
CHAPTER 01
教育体系概述
英国教育体系
英国的教育体系由多个阶段组成,包 括早期教育、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 。其中,小学阶段通常为5-11岁,中 学阶段为11-18岁。
中国的教师队伍庞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背景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政府重视 教师培养和培训,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比较
教育资源
英国和中国在教育资源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英国的教育资源相对更为均衡,而中国的教育资源则更 加丰富,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
师资力量
英国的教师队伍在专业素养和教育背景方面普遍较高,而中国的教师队伍则更加庞大,教师的专业素 养和教育背景也在不断提高。两国都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但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英国的机制更为 完善。
CHAPTER 02
教学方法与理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英国教学方法与理念
英国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 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经常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艺术创作等,让学生在实 践中学习和成长。
英国教育注重个体发展,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 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引导式教学法,通 过提问、讨论和项目探究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式,评分标准统一。
分数制评价
中国考试结果通常以分数制形式 呈现,如满分150分的试卷,学
生得分为90分以上为合格。
升学压力
中国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 高考成绩对于他们进入优质高等

中英教育之差异性比较

中英教育之差异性比较

中英教育之差异性⽐较2019-10-232011年11⽉,我们重庆市⼀批⾻⼲校长赴英学习考察,在近⼆⼗天紧张有序的学习考察期间,英国厚重的历史,古⽼⽽⼜现代的⽂化传统,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肃穆端庄的教堂,⼀望⽆际的绿地,独具特⾊的⽥园风光,既让我们感到⼼旷神怡也让我们充满遐思,印象深刻。

作为⼀位学校管理者,在整个学习考察期间,我重点关注的是两国基础教育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

通过总结反思,现将我感知最深的两国教育不同之处简述如下。

⼀、中英两国的教育思想不同英国的教育旨在帮助学⽣尽量发展个⼈才能,并将这些才能加以培训进⽽贡献社会,其本质是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种批判多于建设的⽂化潮流,反本质、反基础、反权威是其最基本的共性;建构主义在知识观、真理观与后现代主义息息相关,它反对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真理,也没有客观的知识;知识要么是个体⾃主建构的,要么是群体商谈的结果。

这种教育思想⿎励学⽣不要盲从权威,⽽是要学会独⽴思考和创新以及与⼈合作精神。

我国中⼩学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但是,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思想似乎都在强调“精英教育”和“应试模式”,“⼀考定终⾝”,统⼀选拔⼈才,强调知识的学习掌握和以分数论⾼低,轻视学⽣的个性发展,强调整齐划⼀的管理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

⼆、中英两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样英国的中⼩学课堂⼗分轻松、活跃,⽼师倚着这靠着那,坐在桌⼦或椅⼦上提着问题,学⽣思考或讨论回答问题;学⽣课桌上往往就⼀本书、⼀⽀笔;学⽣⾃由散漫,听课姿势多样,有趴在桌上的,有东倒西歪的,有嘴⾥吃着(或喝着)东西的,有随便进出教室的;课堂上经常讨论问题、交流思想,共同完成相关任务。

中国的中⼩学课堂则⽐较严肃,⽼师往往板着⾯孔,站着、⾛着向学⽣讲解或灌输知识,学⽣⼤多数时间都是规规矩矩坐在那⾥倾听,不乱说乱动被认为是最守纪律的学⽣;课桌上堆满了书和资料(尤以毕业年级为甚);学⽣不能随便说话、离开座位;讨论、交流的时间很少;师⽣、⽣⽣交流互动少,学⽣⼤多⾝体紧张,精神集中;⽼师喜欢讲解⼀般的解题⽅式和标准答案;学⽣往往也满⾜于获得标准答案。

英美德法四国教育比较

英美德法四国教育比较

英美德法四国教育比较英国教育制度。

在中国小学6年,初高中各3年,共计12年;在英国则为13年制。

1-6年级其实就是幼儿园的等级,所以并没有具体教学。

7-9年级为一档次。

与中国小学类似,开始学习所有科目,但并不非常注重学习成绩,算是一种开导式教育以培养兴趣,故基础教育扎实度与国内不可相比。

10、11年级被称为GCSE,类似中国初中。

此时已经开始注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培养,除语文(英语),数学,外语(法语)之外,必修的为物理、生物、化学、电脑、体育。

其他按照自己兴趣,选修3门科目。

其范围非常广泛,美术、音乐、地理、拉丁、德语、体育(理论)、商业、经济等。

所以学生可以不用为自己之前所不擅长的课再担心了,毕竟没有什么人是全才型的。

GCSE两年毕业需要参加一次统考,成绩分为:A*\A\B\C\D\E\F\U。

从优到次,U属于不及格。

等级按最后成绩百分比所定,一般来说,总成绩中统考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但这并没有特殊意义,选择A-Level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还是按照自己成绩,一般要求C及其以上,有些科目也许有特定要求。

12、13年级被称为A-Level,类似中国高中。

在这两年是腾飞的时刻,哪怕在之前GCSE,论知识的扎实度,中国学生还是有优势的。

但在A-Level,差距被缩短甚至被超越。

A-Level 第一年需要修4门课(科目不限),然后第二年则只需要修3门课。

(当然如果兴趣广泛也可选修最高至5门。

)原因很简单,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专心学习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学科。

因为更专注了,等入大学时,各科目的学生能力其实已经超越中国学生了。

也因为只需要修习3、4门课,所以是相当充裕,可以发展其他兴趣爱好A-Level因为科目数量原因,其制度有点类似大学。

每门科目需要学习特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单元有一次考试,然后算所有单元的总成绩。

考试在每年1月和5,6月,两个阶段,允许重考。

总成绩中考试占40%,平时成绩占30%,还有一份类似论文的作业占30%。

中英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中英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中英小学教育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英语国家和中文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这就涉及到了中英小学教育方面的比较研究。

为了解中英两国小学教育的异同点,本文将介绍中英两国小学教育的特点及其比较分析。

中文小学教育的特点中文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主要学习基本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学科。

此外,还有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

中文小学教育的特点如下:1. 纪律性强:中文小学教育非常注重纪律和秩序。

学生们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教师和其他学生,保持课堂的安静和有序。

2. 抢课强:在中国,家长非常重视教育,并希望他们的孩子尽可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因此,抢课现象非常盛行,尤其是在一些著名学校中。

3. 作业多:中文小学教育非常注重作业。

学生们每天都要做大量的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

这有助于加强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技能。

4. 高强度学习:由于国内小学教育非常严格,所以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很大。

学校通常要求学生每天学习10多个小时,这很耗费他们的体力和精力。

1. 弹性大:英国小学教育的弹性比中国小学教育要大得多。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程,而不像中国学生那样被严格绑定在特定的课程上。

2. 基础教育强:英国小学教育非常重视基础教育。

学生们主要学习的是读、写、数学和科学等基础学科。

为了确保孩子们在这些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英国的小学教育很少涉及其他方面的课程。

3. 体育教育注重:英国小学教育非常注重体育教育。

学生们每周必须进行2小时的体育课程,这可以让他们发展出良好的体质和习惯。

4. 创意教育充分:英国小学教育非常注重创意教育。

这包括音乐、艺术等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和职业中得到更多的优势。

中英两国小学教育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其他方面则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是中英两国小学教育比较。

1. 教育体制中国的小学教育体系严格,学生往往不得不在书堆中度过大多数时间。

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中英中学教育差异中英两国,一个是东方文明发祥地,一个是西方文化之重镇,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

首先从基础教育谈起,在中国,6岁开始上小学是天经地义的事(特困地区除外)。

而在英国,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到学校接受小学教育。

这也许和父辈的文化水平有一定关系。

这其实也反映了两国的文化差异:中国更习惯规范、划一,而英国更注重个性发展。

但是在高中这个级别(在英国称作A-Level), 绝大多数英国人还是要到学校里去的。

与中国的高考类似,英国也有这样一个从A-Level升大本的统一选拔考试。

但是在录取过程中,不是一味地按分数高低择优录取,而是把高考成绩当作参考,通过面试或其他一些途径了解一个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最后综合考虑来决定录谁不录谁。

而在中国,这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中国的学生数量过大。

二,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似乎只有老邓制定的这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与公正。

英国的高中学制和中国的高中学制是有一定区别的,英国小学是5年,中学读7年,没有初、高中的区分。

除了学制的区别,英国的基础教育和中国的相比,确有其特色。

课程设置上,在英国,当一个学生就读Lower Sixth的时候,学校会提供从十几到二十几门课目供学生选择,选择科目的多少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的,选课的上限是4门或5门。

英国高中的考试是比较灵活的,学生可以按照本身的情况去确定考试时间和安排复习时间。

学生还有较大的选班权利,当你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较好了,可以申请到相应的好班,在那个好班里,你的学习进度会快很多。

也可以在中4就考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即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近似中国的中考),这样,在上中6的时候,学习进度就会比其他学生快一年,提前学中7的课程了。

在学习科目上,英国学习的内容和中国的也有较大差别。

首先,在数学方面,英国高中学生在中5甚至中4时就开始学习微积分了,虽然他们学的微积分并不算非常难,但要应对自如还是要有一段时间才行。

中英教育:差异≠差距

中英教育:差异≠差距

中英教育:差异≠差距作者:唐莹来源:《湖南教育·D版》2018年第08期几年前,英国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记录了一项“中国教师为英国孩子上课”的教育实验。

面对纪录片展现的巨大文化冲击,人们议论纷纷:英国和中国,究竟谁的基础教育模式更胜一筹?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跟随国家留学基金委2017中学英语教师出国研修CSC40项目组,走进了位于英国伯克郡Sunningdale小镇的Charters School。

Charters School是一所综合性公立学校,所谓综合性是指学校接受各种水平、层次的学生,不同于择优录取的文法学校。

学校有近70年历史,1700多名学生,100多名教职员工,办学规模在英国学校中算得上是“超级大户”。

学校尤以“Six Form”(相当于国内高三年级)教学见长,毕业年级教学质量在全英2580所中学中列前25%,属于普通优质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较客观地反映英国基础教育的基本面貌。

笔者将从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教学方式3个视角浅析中英教育的差异,旨在通过对比寻找中英教育的平衡点,互相借鉴,相互修正,共同发展。

视角一:教育思想英国教育以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这种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人合作及实践创新、不盲从权威。

它更加认同人天生的差异,因此更重视分层教育、因材施教。

Charters School实行分层走班制,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班级和个性化课程。

如七年级除开设基础课程外,还有戏剧(Drama)、艺术设计(Art Design)、缝纫(Textile)、技术设计(Design technology)、公民道德(Citizenship)、法语(French)等多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及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

学校还为部分学生开设了Core课程,旨在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援。

与此同时,分层教学所带来的弊端是两极分化:精英的更精英,平庸的更平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英国基础教育的比较
中英两国基础教育存在以下差别:
1. 学制不同:中国的学制分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共计12年;而英国分为小学6年,初中5年,高中2年,共
计13年。

2. 学术注重程度不同:中国教育注重学术成绩,强调考试结果和成绩排名。

而在英国,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才能的发掘和培养。

教育也更注重学生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3. 教学方法大不相同:中国课堂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技巧训练;而英国教育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往往更像是指导者,教学方式以小组探究为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4. 学科设置有所不同:英国对课程设定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同时也更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而中国教育则更注重基础学科和考试科目的覆盖。

综上所述,中英教育模式存在差异,不过学习成果和发展路径也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