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规律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五)练习基础题 1.B 2.B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
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人类遗传病(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节人类遗传病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归纳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1.下列人群中的哪类病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A.单基因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C.传染病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2020江苏淮安协作体学考)下列遗传病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A.红绿色盲B.白化病C.21三体综合征D.镰状细胞贫血3.(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中)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易错)A.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遗传病B.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患遗传病C.一个家庭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可能是遗传病D.一个家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可能是遗传病4.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多数患者的发病机制是运载氯离子的跨膜蛋白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上缺失AAA或AAG三个碱基,从而使该跨膜蛋白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导致该跨膜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出现频发的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等病症。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囊性纤维化的这种变异来源于。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
(3)图甲、图乙表示两种出现囊性纤维化的家庭(设该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
①从图甲可推知,囊性纤维化是染色体性遗传病。
②图甲中,父亲的基因型为,患病女孩的基因型为。
③图乙F1中的正常女孩与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正常男孩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④若图乙中的双亲均未患白化病,但他们生下同时患白化病、囊性纤维化的孩子,则其双亲所生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种。
题组二掌握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方法5.(2019江苏扬州中学高一下月考)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多个小组进行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A.①③④②B.③④②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6.(2020北京海淀高三期中)研究人类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下列方法合理的是()A.进行可控的交配实验B.家系调查并绘制系谱图C.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以上方法都适用7.下列关于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选择多基因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B.选择具有某种遗传病的家族作为调查对象C.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原发性高血压作为调查对象D.选择尽可能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题组三检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8.关于人类遗传病检测和预防,不正确的措施是()A.禁止近亲结婚B.广泛开展遗传咨询C.提高产前诊断的覆盖面D.禁止有遗传病家族史的人结婚9.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有3条21号染色体。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习题 伴性遗传(含答案解析)

第3节伴性遗传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目∶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目=1∶1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答案:C解析: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目(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多于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目(只有精子含Y染色体),A项错误。
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Y 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B项错误。
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C项正确。
无性别区分的生物体内没有性染色体,D项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B.在成熟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C.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的Y染色体个数是0、1、2D.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一定与性别相关联答案:A3.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D。
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该病男性患者的外祖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病C.一对患该病的夫妇不可能生出正常孩子D.男性患者能产生不携带致病基因的配子答案:C解析:患该病夫妇的基因型有两种情况:①X D X D×X D Y,所生孩子全是患者;②X D X d×X D Y,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C项错误。
4.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基因传递途径不可能发生的是()A.外祖父→母亲→女儿B.外祖母→母亲→儿子C.祖母→父亲→女儿D.祖母→父亲→儿子答案:D解析:祖母患病,可将致病基因传给父亲,父亲一定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不可能传给儿子,因为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5.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可用一只表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全册课时练习题 精选配套习题,含解析

答案:A
解析:由表可知,不考虑单倍体育种及基因突变的情况下,雌株的基因型为DD+或Dd,不可能有DD这种基因型,所以该植物中控制性别类型的基因型共有5种,A错误;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B正确;基因型为Dd的雌株与基因型为D+d的两性株杂交可获得基因型为dd的雄株,C正确;基因型为D+d的两性株自交,理论上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其中D+D+与D+d表现为两性株,占3/4,D正确。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但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正确;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只能验证,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C。
7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菜豆为一年生植物,三年后,相当于杂合有色花菜豆连续自交3代,则Cc菜豆所占比例为(1/2)3=1/8,CC与cc所占比例相同,均为7/16,故纯合有色花菜豆植株和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1︰1。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A错误;
请思考:
(1)根据本杂交实验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性状?为什么?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要求只写出杂交组合)。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伴性遗传(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伴性遗传合格考达标练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儿子一定正常,女儿一定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点是代代相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假设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则患者的正常子女(X d Y、X d X d)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
2.下图是一个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系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A.1B.4C.1和3D.1和4h表示血友病基因,则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 h X h,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5号和6号,5号的基因型为X H X h,6号的基因型为X h Y;1号和2号表型正常,5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1号;6号的X染色体来自3号,故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3号。
3.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性发病,其父、子必发病C.伴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D.伴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X染色体,只要一条X染色体上有显性致病基因就患病,所以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只能传给女儿,所以男性发病,其母亲和女儿都发病,A项正确;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X染色体上有隐性致病基因就会患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故父亲必定患病,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也必定传给儿子,所以儿子必定患病,B项正确;伴Y染色体遗传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Y染色体只能传给后代男性,故表现出父传子、子传孙的现象,C项正确,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章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海小题2.0分,共60分)1•孟德尔利用假说一一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在豌豆杂交、F i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某植物中,抗病和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 .抗病株>感病株B .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鴻病株D .抗病纯合体X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鴻病纯合体3•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受粉应()A .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 .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 .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4•如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 i自交产生F2的统计结果。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 F1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确定D .亲本的表现型和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确定5•为了确定一头黑色公牛(黑色为显性性状)是否为纯合子,最好让它()A .与一头黑色母牛交配B .与一头棕色母牛交配C.与多头黑色母牛交配D .与多头棕色母牛交配6•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
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将麦穗离地27 cm的mmnnuuvv和离地99 cm的MMNNUUVV 杂交得到F i;再用F i与甲植株杂交,F2产生子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A . mmNuUuVvB . MmN nUuVvC . mmNNUuVvD . mmnnUuVV7.金鱼草花色的遗传表现为红花(C)对白花(c)不完全显性遗传,即杂合子表现为粉红色。
高中生物必修遗传规律习题

期末复习题二遗传规律习题一、选择题(共40题)1、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aBB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元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3、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4、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 )A.2B. 4C. 8D. 165、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1R 和1r 、和2R 和2r 控制。
1R 和2R 决定红色,1r 和2r 决定白色,R 对r 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 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将红粒1122()R R R R 与白粒1122()r r r r 杂交得1F ,1F 自交得2F ,则2F 的表现型有 ( )A.4种B.5种C.9种D.10种6、将一接穗接于同种植物上,接穗的基因型为Aa ,砧木的基因型为aa ,若这种植物自花授粉,那么接穗所结的种子的胚的基因型是( )A. Aa B .Aa ∶aa=1∶1 C .aa D .AA ∶Aa ∶aa=1∶2∶17、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
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 ) A.109 B.43C.21D.41 8、基因型为HH 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hh 的绵羊无角,基因型为Hh 的绵羊,母羊无角,公羊有角。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定律练习题

生物练习一遗传定律一、选择题( 1-20 每题 1 分,21-40 每题 2 分。
共 60 分)1.以下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水稻的早熟和晚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人的高鼻梁与塌鼻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2.性状分别是指A .染色体的分别B.遗传因子的分别C.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相同种类D. A 、 B、 C 均是3.让杂合子Aa 连续自交三代,则杂合子所占比率为A . 1/4B .1/8C.1/16 D . 1/32 4.孟德尔做了以以下列图所示的豌豆杂交试验,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 .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5.孟德尔经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经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是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B.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6.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能能产生的配子是 A .YR B. yRC.Yy D. yr 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拥有 1︰ 1︰ 1︰ 1 比率的是① 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率② F2表现型的比率③ F1测交后代种类的比率④ F1表现型的比率⑤ F2基因型的比率A .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8.基因型是 Ddrr 的植物,其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率为A . 3︰1B .l ︰ l ︰ l︰ lC .l ︰2︰ 1 D. 9︰ 3︰ 3︰ l 9.对孟德尔采纳豌豆做实验资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以下讲解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豌豆拥有牢固的、简单区分的相对性状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D.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解析10.为鉴别一株高茎豌豆可否为纯合体,最简略的方法是 A .自交 B .测交C.正交D.反交11.以下同源染色体看法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成对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12.在 10 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和10 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若是全部受精,能形成受精卵的数目是A .5 个B . 10 个C. 20 个D. 40 个1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减半发生在A .第一次分裂结束B.第二次分裂结束C.着丝点分裂 D .联会1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A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同源染色体分开C.分别开的染色体向两极搬动 D .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15.关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保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恒定的生理作用是A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6.以下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17.若 A 和 a、 B 和 b 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A. Ab 、Ab 、 ab、 abB. aB 、Ab 、AB 、 ABC. Ab 、 aB、 Ab 、 aBD. AB 、AB 、 ab、 aB18.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中W 基因控制红色, w 基因控制白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
雌
雄
灰
白
Ⅰ
①灰
②白
5
6
Ⅱ
③白
④灰
4
6
Ⅲ
⑤灰
⑥灰
11
0
Ⅳ
⑦白
⑧白
0
9
该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认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请你利用表中所给的亲本简要写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10.小鼠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材料,下列是利用小鼠所做的有关研究。请回答:
(1)一雄性小鼠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基因发生了突变,使之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突变型小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后代既有野生量也有突变型。
①在小鼠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确定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简要说明理由。
C.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DNA数均为8条
D.图丁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6.获得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育种专家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源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研究。他与其他育种专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对小麦新品种的染色体组成研究发现,偃麦草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普通小麦的染色体上了。下图示意他们育种的主要过程:
①将大面积种植前的抗性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其后代中抗性小麦与不抗性小麦数量之比为。
②若该抗性小麦自交,则其后代性状表现及分离比为.。
(5)从个体水平检测,可采用方法可以鉴定出抗病植株。
7.请利用遗传学和生物进化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鱼的问题。
(1)实验证明,任何一种金鱼都可以与野生鲫鱼杂交,其后代都能正常繁殖,说明金鱼与野生鲫鱼之间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现象。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用____________作实验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___________。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此项研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____________的结合。
(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A.生物的性状表现由环境因素决定
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
C.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雌性红鲷鱼由雌性转雄性与鲷鱼的激素调节有关
5.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对图乙代表的生物测交,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0
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
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A.此果蝇体内除精子外,其余细胞内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体上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
C.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D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DY,dx,dY
D.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或Ⅱ、Ⅲ、Ⅳ、Y
(3)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截刚毛与正常刚毛、对CO2敏感对CO2有抗性为三对相对
B.AABB、AaBB、AABb、Aabb、aabb
C.AABb、AaBb、AaBB、Aabb、aabb
D.AABb、AaBb、AAbb、Aabb、aabb
4.海洋中专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条件及时间都相同)。该实验可说明()
(3)基因转入是否成功表达。可以直接在方面对转基因植物与转基因植物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方法得到纯合体植株。
11.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育种过程中获得的杂种种植后性状一定会出现。大面积种植杂种的目的是要获得具有遗传的小麦新品种。
(2)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特殊的气候条件起到了的作用。
(3)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的事实,突破了。
(4)科学家发现具有抗病的小麦的抗性基因和影响产量(高产和低产)的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它原因是F1在______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_____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______种,杂合基因共有______种。
(2)金鱼的每一种变异性状(如透明鳞、龙眼),最初都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
(3)金鱼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金鱼育种专家培育出了名为“蓝剑”的新品种,只有雄鱼表现出该品种特有的性状。经检测该品种雄性金鱼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则该新品种产生有可能是亲本中_____________个体在减数分裂第______次分裂中遗传物质分配异常所造成的。与基因突变不同的是这种变异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检验。
(5)金鱼的个体一般比较小,要获得体型较大的“超级鱼w.w.w.k.&s.5*u.c.om”,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一般可采用________技术将外源DNA分子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
8.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 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一的小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一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一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一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3)以该B+B一雄性小鼠与正常小鼠B+B+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选育B—B一雌性小鼠,请将育种过程补充完整。
第一步:(用遗传图解表示,其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第二步:(用遗传图解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其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第三步:从子二代雌性小鼠中选出B—B一小鼠,选择的方法是检测小鼠体内H2S的含量。
9.果蝇是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某小组以果蝇为材料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1)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包括和两个基本步骤。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
(2)上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B—B一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通过比较B+B+和B+B一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A.家免性状的遗传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
B.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
C.根据上述杂校实验可以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D.这两对相对性状,可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某学者对一羊群的部分性状进行了研究,他选用甲、乙、丙、丁、戊五只羊作亲本,对它们几年来的四种交配繁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这五只亲本羊的基因型(分别用A、a和B、b表示两对基因)分别是
性状,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其中控制正常刚毛和截刚毛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现选取果蝇的两个纯系品种进行两组杂交,其杂交方式及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对CO2有抗性的遗传方式属于遗传。研究发现,果蝇对CO2有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对CO2敏感的基因上由一个碱基被替换,从而使相应蛋白质的第151位丝氨酸被脯氨酸替代,已知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UCC、UCA、UCG、AGU、AGC,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由此推测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
遗传规律
1.已知基因型为BbVv的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如右图所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基因型均为BbVv的雌雄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
A.20% B.40%
C.50% D.70%
2.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的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