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部分复习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二孟德尔遗传定律复习

生物必修二孟德尔遗传定律复习

F1
D
Dd
d
dd
d
Dd
dd
1 : 1 F1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D和d),比例为1:1。
30

34
1

1
一 下列能确定豌豆高矮显隐性关系的是: • 1 高 X 高 →→ 高 • 2 高 X 高 →→ 高:矮=3:1 • 3 高 X 矮 →→ 高 • 4 高 X 矮 →→ 高:矮 = 1:1 • 5 矮 X 矮 →→ 矮
一、萨顿的假说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 基因就在①________ 染色体 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平行 关系。 ②_____
独立 性。染色体在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③_____
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体细胞 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 (2)在④________ 配子 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 ⑤______ 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 也是如此。 ⑥_______________ 自由组合,⑧____________ 非同源染色体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⑦________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类比推理有没有通过实验加以证明? 答案:没有。
F2
表现型 种类 基因型 种类
2种,显、隐之比为3∶1
3种 2种
F1 测 交 子 代
基因型 种类 表现型 种类
2种
1∶ 1
2 2 或 2 n种
(1∶1)2或(1∶1)n
表现型 比
• 1.关于两大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 • ①生物类别:真核生物,凡原核生物及病 毒的遗传均不符合。 • ②遗传方式: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的细 胞质遗传不符合(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 传及后代不呈现一定分离比的特点) • ③在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不遵循两大定 律。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遗传是生命存在的基础,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种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群体遗传学等多方面的问题。

生物必修二的遗传学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章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五章基因工程等内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在豌豆实验中总结出三个定律:1) 总配对定律:每个个体有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因,其在生殖细胞中只出现一个。

2) 分离定律:随机分离的两个基因决定了一个性状,每个配对的基因在分裂时独立分离,接合产生新的基因型。

3)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的基因之间相互独立,其组合顺序随机。

孟德尔定律成为了遗传学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的一个里程碑。

2. 基因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指不同基因在遗传中的表现方式,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是指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出相同的表型,实际上却有不同的基因型。

显性基因的表现呈现为显性表型,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时,表现为基因AA或Aa的表型。

隐性遗传是指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实际上却有相同的基因型。

隐性基因的表现只有在纯合子中表现,杂合子中不表现。

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时,仅表现为基因aa的表型。

3. 基因交换:基因交换指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对应位点之间的DNA交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

常见形式有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交换、同源染色体上的不相邻基因交换、非同源染色体基因交换等。

基因交换可以增加个体遗传变异,也可以影响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4. 基因联锁:基因联锁指两个或多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单元共同传递给下一代,呈现亲代遗传模式的特征。

由于联锁的存在,不同染色体间的遗传独立性被破坏,使得不同的基因之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1. DNA和R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基因的携带者,具有双螺旋结构。

RNA(核糖核酸)的结构同样是单股,包括mRNA、tRNA、rRNA等多种类型。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遗传进化是生物必修二的重点内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一)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4.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二)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2.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最大的特点是产生新的基因.它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的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既普遍存在,又是随机发生的,且突变率低,大多对生物体有害,突变不定向.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并没产生新基因,只是通过杂交等使本不在同一个体中的基因重组合进入一个个体.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二种变异用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而染色体变异就是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显微镜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与前二者的最重要差别.其变化涉及到染色体的改变.如结构改变,个别数目及整倍改变,其中整倍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伸出一系列概念和类型,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多倍体育种等.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三)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9 :3 : 3 : 1
9 :3 : 3 : 1
在 F2 代中:
4 种表现型: 两种亲本型:黄圆 9/16
绿皱 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 3/16
绿皱 3/16
9 种基因型: 完全纯合子 AABB aabb AAbb aaBB
共 4 种×1/16
半纯合半合 AABb aaBb AaBB Aabb
共 4 种×2/16
2、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3、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习题:
1、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 也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 )
2、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 )
3、在原核生物中,DNA 位于:
拟核
4、赫尔希和蔡斯做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表明了:( D )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 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等
X 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 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 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 Xa
正常基因:XA
2、患者:男性 XaY 女性 XaXa
正常:男性 XAY 女性 XAXA XAXa(携带者)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2)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2)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8)专题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11)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2)专题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29)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3)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3)第1课时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 (33)专题三减数分裂的解题方法 (38)第2课时受精作用 (45)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49)第3节伴性遗传 (54)专题四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 (61)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66)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6)第2节DNA的结构 (72)第3节DNA的复制 (77)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效遗传的DNA片段 (77)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83)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83)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90)专题五基因表达相关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94)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99)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99)第2节染色体变异 (103)第3节人类遗传病 (109)专题六可遗传变异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13)第六章生物的进化 (119)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19)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119)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123)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123)专题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130)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33)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36)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1.豌豆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的自花传粉和玉米的同株异花传粉都称为自交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杂交)的一般步骤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精编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基因分离定律一、基本概念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4、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5、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6、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7、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③花大,易于做实验④生长周期短(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①客观事实②提出问题③提出假说④演绎推理⑤预期结果⑥实际结果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Ⅰ(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杂交实验,发现问题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F1:高茎豌豆F1: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3 : 1 1 :2 :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解释现象(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复习提纲一、遗传的细胞基础1. 细胞的减数分裂1 什么叫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有什么区别?【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考点细化① 为什么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使染色体数目减半】② 如何判断两条染色体是否为同源染色体?【来源于上,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上一般相同一对性染色体除外;行为上能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③ 什么是四分体?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之间的数量关系?【联会配对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一结构叫四分体。

1 个四分体 =1 对同源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4 个 DNA 之间的数量关系】④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形成四分体吗?【有丝分裂过程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无四分体形成】⑤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发生是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 配子的形成过程2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① 细胞质的分裂:精子形成时在减Ⅰ 后期、减Ⅱ 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时在减Ⅰ 后期、减Ⅱ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② 生殖细胞数目: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考点细化① 生殖原细胞的来源特点有哪些?【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来自雄雌生殖腺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3. 受精过程3 什么叫做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实质?【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形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

】4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方,一半来自母方吗?【受精卵的核遗传物质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质遗传物质绝大多数来自母方的卵细胞质】5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何重要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3高考生物:《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2023高考生物:《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2023高考生物:《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1.豌豆做遗传学材料的优点:豌豆是雌雄同株(两性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豌豆花较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

生长周期短,繁殖快,后代多。

2.对分离现象或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说)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分离定律)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彩球的组合有 3 种,各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理论上应为DD:Dd:dd = 1:2:1。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7.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8.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联会后的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交叉互换。

9.减数分裂Ⅰ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10.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12.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3.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稳定性的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4.、萨顿假说:假说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法;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5.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结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16、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7.人类红绿色盲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是: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②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必患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使性状得以保留和积累
过程:自然选择。优胜劣汰,仅适应环境的得以定向保留 结果:种群基因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形成生殖隔离 (产生新物种)
句子:_______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_______ 为进化提供
了原始材料; _______ 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_______ 导致了新物 种的形成。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一、遗传
一、调查研究方法
1. 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 传实验
2. 类比推理法: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3. 物理模型法:沃森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4. 统计学方法:关键词“随机、大样本”
5. 同位素标记法:DNA的半保留复制、赫尔希蔡斯的“噬 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 7. 单眼皮的父母生出双眼皮的孩子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双眼皮的
父母生出了单眼皮孩子是因为发生了基因重组( )
三、遗传的物质基础
要点:DNA的结构、功能(复制、表达)
1.结构:会画、会看平面图。熟知“基本组成物质→基本单位→链 →双螺旋结构”;理解结构特点、计算规律。
2.功能: ➢DNA的复制过程、条件、结果、方式及证明、相关计算 ➢蛋白质合成过程、条件、结果、相关计算
1. 一株开白花的桃树枝条上出现了一朵红花,通常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2. 利用红色重瓣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红色单瓣的 月季,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 )
3. 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高产的青霉菌( ) 4. 兄弟姐妹中性状的区别往往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 5. 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6.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法、隐雌×显雄法、显杂相交法【例】(三)16、25、惠模 6. 自由交配的后代群体基因型:基因频率法【例】(三)2 7. 特殊情况的后代分析:棋盘法(如致死情况、性别与伴性遗传
综合)
二、变异
一、变异的类型:
自由组合
变异 类型
可遗传 变异
基因重组 交叉互换
突变

基因突变
结构 变异
染色体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归纳一:结合中心法则,分析不同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核糖体
宿主细胞内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RNA
产物 DNA
mRNA
原料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多肽 氨基酸
DNA 脱氧核苷酸
酶 解旋酶、DNA RNA聚合酶 聚合酶
其他条件
6. 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人群、随机;遗传方式-患者 家族
一、遗传
二、遗传原理
1.基因→蛋白质→性状
① 结论性语句:基因可通过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也可 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性 状。
② 中心法则中三种传递途径:
③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一、遗传
二、遗传原理 2. ①P→配子→F ②一对相对性状→多对相对性状
P F基因型 F表现型
P
F基因型 F表现型
AA×AA
全显
XbXb×XBY
显隐=1♀:1♂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全显 全显 显隐=3:1 显隐=1:1 全隐
XBXB×XBY XBXB×XbY XBXb×XBY XBXb×XbY XbXb×XbY
A.噬菌体
B.蓝藻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一、遗传
三、解题 确定遗传方式:显隐性、基因位置(逐步排除法)
确定亲本的基因型或某些基因型的可能性
计算概率(熟悉6种交配类型的后代分离比)
【例】下列系谱图中一定能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方法:
1. 自由组合题型:拆分法【例】(三)6 2. 判断显隐性:杂交法、自交法、根据后代分离比判断 3. 判断纯/杂合子:看基因型法、看配子种类法、自交法、测交法 4. 获得纯种:连续自交法(纯合子=1-(1/2)n)、单倍体育种法 5. 判断伴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看性状与性别关系、正交反交
全显 全显 显隐=3:1♂ 显隐=1:1 全隐
一、遗传
二、遗传原理 3.遗传规律的实质
① 基因分离定律:___基因在___时期发生分离 ②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__基因在___时期发生自由组合 ——适用于进行_有__性__生殖的_真__核__生物的细__胞__核__基因。
下列生物的遗传可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是( )
数目 变异
重复 缺失 易位 倒位
整倍性变异
非整倍性变异
二、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基因突变 变化
变异结果 类型
发生时期 适用的生物类型
频率高低 意义 方向
育种应用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变化
基因上碱基对的增 非等位基因重新组
减替换

变异结果
产生新基因
产生重组的基因型
类型
发生时期 适用的生物类型
频率高低 意义 方向
育种应用
自发/诱发、显性/ 隐性
主要是间期 所有生物 低频 根本来源 不定向 诱变育种
基因交叉互换、基 因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
有性生殖的生物 高频
主要来源 不定向 杂交育种 转基因育种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化
基因数量、排列顺序发生 改变
染色体结构、数目变异
随机 真核生物
低频 重要来源 不定向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相关的酶 逆转录酶 tRNA
归纳二:
作用过程 作用效果(产物) 作用键
解旋酶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逆转录酶
DNA复制 DNA复制 转录 逆转录
断裂氢键,解旋 连接脱氧核苷酸 连接核糖核苷酸 连接脱氧核苷酸
氢键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四、生物进化
基础:变异:普遍、随机、不定向,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