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生物基础知识之生物的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件知识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知识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睾丸 1.形成部位:
精子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精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形成的过程图:
染 色 体 复 制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变 形
精原 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精子的形成过程
2.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
精子的形成过程
(7)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中央。
精子的形成过程
(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精子的形成过程
(9)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变形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
精子的形成过程
例题解析
•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 胞过程中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 •
• • • • •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ABe、aBe、AbE 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选B 图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均等分裂,故该细胞是次 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因为亲代细胞中无a基因,故 其来自基因突变。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 有两种基因型,图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的精细胞有三种基因 型,分别为ABe、aBe和AbE。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新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主要介绍了遗传的知识,是高中学生要学习好相关计算公式。
下面我给高中学生带来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
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
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
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
解题四步曲:a。
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
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
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
d。
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
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
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
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
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 n ;4 n ;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 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进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基本条件。
但是现存的动物急剧削减,只有原来地球上的动物的十分之一。
下面是我整理的生物必修二遗传的学问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学问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过程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1.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小鼠正常。
2.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
3.注射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正常。
4.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5.加热杀死的有毒细菌与活的无毒型细菌混合培育,无毒菌全变为有毒菌。
6.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①DNA②蛋白质③糖类④无机物。
分别与无毒菌混合培育,①能使无毒菌变为有毒菌;②③④与无毒菌一起混合培育,没有觉察有毒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与亲代噬菌体相同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32P DNA是遗传物质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如何深刻理解重点学问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学问,大家要深刻理解。
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索“六个W”。
这六个W分别是:Who —→ 谁或什么结构What —→ 发生了什么转变或有什么How —→ 怎样发生的When —→ 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Where —→ 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Why —→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生物学问点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分在于R基的不同。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蛋白质多样性缘由: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知识点第4章 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总结

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RNA的结构与种类1.RNA的结构(与DNA的比较)2.RNA的种类及其作用注:RNA是DNA转录的产物。
(1)(2)(3)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2.过程DNA的结构①磷酸②碱基:A、T、G、C③脱氧核糖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同3.如图为一段DNA分子,如果以β链为模板进行转录;DNAα链……A T G A T A G G G A A A C……β链……T A C T A T C C C T T T G……mRNA ……A U G A U A G G G A A A C……该mRNA与β链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
4.该mRNA与α链的碱基序列有哪些异同?提示:二者的碱基序列基本相同,不同的是α链中碱基T的位置,在mRNA中是碱基U。
[师说重难]1.比较DNA的复制和转录2.转录有关问题分析(1)转录不是转录整个DNA,而是转录其中的基因。
不同种类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但tRNA和rRNA的种类没有差异。
(2)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穿过0层膜,需要能量。
(3)完成正常使命的mRNA易迅速降解,保证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4)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时也进行转录。
(5)mRNA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但与非模板链碱基序列基本相同,只是用U代替T。
(6)转录时,边解旋边转录,单链转录。
三、遗传信息的翻译 1.密码子(1)概念:mRNA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2) 种类(共64种)⎩⎪⎨⎪⎧起始密码子:AUG (甲硫氨酸)、GUG (缬氨酸、甲硫氨酸)终止密码子:UAA 、UAG 、UGA其他密码子2.tRNA :RNA 链经过折叠,看上去像三叶草的叶形,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相邻的碱基可以与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叫作反密码子。
3.翻译(1)概念 (2)过程1.翻译能够准确进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mRNA 为翻译提供了精确的模板;mRNA 与tRNA 之间通过碱基配对原则保证了翻译能够准确地进行。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生物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当你学好生物就会发现,电视剧和广告中也充满了生物的奥秘,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分离定律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自由组合定律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2、基因在染色体上:①萨顿假说;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伴性遗传:①类型及应用第3章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3、DNA的复制:①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②DNA分子的复制过程4、基因是有遗传物质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①RNA的组成与分类;②转录;③翻译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中心法则;②控制途径;③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染色体变异:①结构变异;②数目变异3、人类遗传病:①常见类型;②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③人类基因组计划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7章现在生物进化理论1、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2、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②隔离和物种形成③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区别:精卵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4.1DNA复制、转录与翻译4.2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5.1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区别5.2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5.3“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调查5.4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所测染色体分析5.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5.6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6.1育种方式的选择6.2几种育种方式7.1共同进化的类型与实例7.2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7.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启动子、终止子与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常见几种酶学好生物的几个小方法1首先,我们需要端正心态,不能再拿得过且过、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对待生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课件知识点-遗传信息的转录

遗传信息的转录
A A U T U C A A T A G
G
组成 RNA 的核糖核苷酸一个个连接起来
遗传信息的转录
A A
T
A
C
A
A
T
A
G
U
U
G
A
A
T
A
C G
A
A
T
A
G
U
U
G
遗传信息的转录
A T A C G A A T A G
A U
U
U
G
遗传信息的转录
A A
T
A
C G
A U
A U
T
A
G
U
U
G
遗传信息的转录
场所 解旋 模板 原料 酶 能量 碱基配对 产物
主要是细胞核 完全解旋 DNA的每条链 4种脱氧核苷酸 ATP A-T C-G T-A G-C 子代DNA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 DNA解旋酶、 RNA聚合酶
遗传信息的转录
例题解析
• 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B.真核细胞染色体 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
A A U T A C G T A A U T A A U G C
DNA
细胞核
U
mRNA
核孔
细胞质
遗传信息的转录
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A
U
A
U
C
mRNA
遗传信息的转录
复制与转录的比较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2)研究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
35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C、H、O、N、S (标记 S )
DNA的组成元素: C、H、O、N 、P (标记32P)
①标记噬菌体方法: 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 和35S 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 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制 备含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
二. 填空题:
1. 将有荚膜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到小白鼠体内
患败血症 会导致小白鼠因_______ 而死亡,而无荚膜的 小鼠正常 R型细菌注入到小白鼠体内_________,但如果 将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再注入 小鼠死亡 到小白鼠体内则________,此实验说明S型细菌 体内存在着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 转化因子 ________,经实验证明这种物质是______。 DNA
练习:
1.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 的是( D )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 细菌混合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 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 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 细菌( A )
实验过程及结果:
亲代 噬菌体 寄主 细胞内 子代 噬菌体 实验 结论
第一组 35 S标记 无35S标 外壳蛋白 DNA分 实验 蛋白质 记蛋白质 质无35S 子具有 连续性, 第二组 32 P标记 有32P标 DNA有32P 是遗传 实验 DNA 记DNA 标记 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材料: 小鼠 肺炎双球菌:R型菌 S型菌
高一必修二生物遗传概率计算

高一必修二生物遗传概率计算首先,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科学,它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原理。
在生物遗传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基因的传递和表现,以及相关特征的遗传概率。
通过遗传学原理,我们可以预测和计算不同基因型和表型的出现概率。
遗传概率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即显性和隐性基因的组合遵循一定的比例。
例如,对于一个自由互换的基因对,如果一个个体携带两个相同的显性基因(AA),则它的基因型为纯合子;如果一个个体携带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aa),则它的基因型也为纯合子;如果一个个体携带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Aa),则它的基因型为杂合子。
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杂合子的表现型与纯合子相同,因此杂合子的表现概率为1/2。
在遗传概率计算中,我们常常使用分离规则和乘法规则。
分离规则指出,在杂合子的自由互换基因对中,每个基因在配子中的分离是独立的。
乘法规则指出,多个基因的遗传事件同时发生时,各个事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可以将各个事件的概率相乘来计算总体概率。
除了基本原理,遗传概率计算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基因频率、基因型比例和表现型比例。
基因频率指的是一个群体中某个基因的频率,可以通过观察群体中个体的基因型比例来估计。
基因型比例是指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的比例,可以通过遗传概率计算来预测。
表现型比例是指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在群体中的比例,它受到基因型比例和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关系的影响。
在实际的生物遗传概率计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和公式。
例如,对于两个基因座的遗传事件,可以使用二项式定理来计算各个基因型的出现概率。
对于多个基因座的遗传事件,可以使用多项式定理来计算各个基因型的出现概率。
此外,还可以使用Punnett方格来可视化和计算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
总结起来,高一必修二生物遗传概率计算是通过遗传学原理和概率统计方法来预测和计算生物遗传过程中的概率。
它涉及到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规则、乘法规则、基因频率、基因型比例、表现型比例等概念和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必修二生物基础知识之生物的遗传
生物的遗传知识点一:遗传的细胞基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细胞连续分裂
2次,而染色体只复制1次,结果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细胞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是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有性生殖细胞,而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连续分裂2次,而染色体复制1次,有联会、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和细胞分裂均为1次,无联会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
拓展:
①由于减数分裂过程存在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导致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量减半,所以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②同源染色体一般能够在减数分裂中发生联会(即配对)现象,形状大小一般相同。
③四分体是指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共有四条染色单体,成为一个四分体。
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之间的数量关系是1个四分体含有1
对同源染色体,共含有4条染色单体,4条DNA。
④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形成四分体,因为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⑤遗传规律的发生是在细胞减数分裂减I 后期,即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
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时期。
2.配子的形成过程
(2)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减数分裂后不经过细胞变形过程,而精子的形成细胞质均等分配、减数分裂后形成精子时有细胞变形过程。
3.受精过程
(3)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核与卵细胞核的融合。
(4)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方,一半来自母方,但是如果不强调是核中的遗传物质,就不能说各占一半,因为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保证了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并且保证了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生物的遗传知识点二:遗传的分离定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杂交实验包括: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首先选择了相对性状明显和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进行杂交,其次运用了科学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5)分离定律在杂交育种方面的应用是:选育出显性性状的个体后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以获得纯合子;选育隐性性状的个体时无需连续自交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
拓展:
①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②一个生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从亲本自交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出现分离则为杂合子。
生物的遗传知识点三: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拓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测交实验,若测交实验出现 1:1,则证明符合分离定律;如出现 1:1:1:1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验证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通过杂合子自交,如符合 9:3:3:1 及其变式比,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不符合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2)熟练记住杂交组合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并能熟练应用。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生物的遗传知识点四: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称为伴性遗传。
2.伴 X 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所生后代男女发病率不同,前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后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遗传的特点是后代男女发病率相同,前者常常代代有患者,后者往往出现隔代遗传。
3.判断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 染色体上主要是看子代男女发病率是否相同,前者所生子代男女发病率相同,后者不同。
生物的遗传知识点五: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主要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等。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略。
3.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即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因为X、Y染色体具有不相同的基因和碱基顺序。
“高一必修二生物基础知识之生物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