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性建筑究竟标志了什么
东方明珠塔:上海地标,璀璨夺目

东方明珠塔:上海地标,璀璨夺目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而其中,东方明珠塔无疑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独特的高度和视角,成为上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探寻东方明珠塔的魅力所在。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与外滩隔江相望,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塔高468米,共有3根立柱,8个面,使其成为一座极具现代感的建筑。
从远处望去,东方明珠塔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浦江畔,与周围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游客可以俯瞰上海的全貌。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上海的繁华和现代化。
从高处俯瞰,黄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展现出一幅壮观的都市画卷。
你可以看到外滩的历史建筑群,感受到上海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也可以看到浦东的新兴区域,感受到上海的现代化发展。
除了俯瞰美景之外,东方明珠电视塔还提供了各种娱乐设施和观光方式。
游客可以选择搭乘高速电梯直达观景层,也可以乘坐观光走廊的透明电梯,感受在空中漫步的感觉。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上海的独特魅力,领略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
东方明珠塔内的餐厅也是一大亮点。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同时欣赏到上海的全景。
无论是午餐还是晚餐,这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东方明珠塔还提供了各种纪念品商店和娱乐设施,如游戏厅、电影院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体验。
东方明珠塔作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座塔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也可以了解到上海的历史文化背景。
东方明珠塔作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座塔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现代感十足的设计,成为了上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同时,东方明珠塔还代表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理念,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之一。
总之,东方明珠塔作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其独特的魅力令人难以抗拒。
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

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
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地标,它们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和精
神象征。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了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更是为了展示城市的独特风貌和文化魅力。
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一座标志性建
筑不仅要有独特的外观,更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比如,一座高楼大厦不仅要有引人注目的外观,更要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办公和居住空间。
因此,设计师们在设计标志性建筑时,首先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确保建筑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其次,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还要考虑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一座标志性建
筑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它应该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其他建筑融为一体。
因此,在设计标志性建筑时,设计师们需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确保建筑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其他建筑和谐共存。
最后,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还要考虑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
一座标志
性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因此,在设计标志性建筑时,设计师们需要考虑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确保建筑能够体现城市的独特风貌和文化魅力。
综上所述,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
的外观,更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
在当今社会,设计师们在设计标志性建筑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与城市环境的融合以及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确保建筑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符号。
现代城市的地标建筑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与意义

现代城市的地标建筑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标建筑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城市的象征和身份标识,地标建筑不仅展示了城市的风貌,更承载着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
本文将讨论现代城市地标建筑的设计与意义。
一、地标建筑的设计1. 建筑形态设计地标建筑的形态设计是其与众不同的重要特征。
现代地标建筑常常追求独特的外形,以吸引眼球和产生视觉冲击。
例如,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它采用了独特的塔形设计,成为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形态设计不仅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更通过特殊的形状和外观成为城市的地标。
2. 色彩与材料选择地标建筑的色彩和材料选择也是其设计的关键。
色彩鲜艳、富有创意的建筑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增添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同时,地标建筑的材料选择也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和技术水平。
例如,中国的鸟巢体育馆采用了红色的钢铁结构,象征着中国的活力和创新。
3. 功能与可持续性设计地标建筑不仅仅是城市的装饰品,更应具备实际的功能和可持续性设计。
现代地标建筑常常融合了商业、文化、娱乐等多个功能,成为城市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地标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地标建筑的意义1. 城市身份认同地标建筑是城市的象征,代表了城市的独特性和身份认同。
它们成为城市居民的认同标志,让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感到自豪。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了法国文化的象征,成为了法国人的骄傲。
2. 经济和旅游推动地标建筑对于城市的经济和旅游业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座独特的地标建筑能够吸引大量游客,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例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成为了该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
3. 历史传承和记忆塑造地标建筑能够承载城市的历史记忆,成为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
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记录了城市的变迁。
例如,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成为了柏林历史的重要象征,提醒人们珍惜和铭记过去。
郑州的标志性建筑

郑州的标志性建筑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许多令人瞩目的标志性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郑州的现代化面貌,还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一、郑州CBD中心大厦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CBD中心大厦是郑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亮丽的外观和高耸的建筑高度使其在郑州市区内可见。
该大厦为现代化办公楼,是郑州商务活动的中心地带。
大厦内部设施齐全,配备了高速电梯、宽敞的会议室和现代化办公设备,吸引了许多企业和机构租赁办公空间。
郑州CBD中心大厦成为郑州市商业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郑州现代化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
二、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位于郑州市的中原路,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之一。
博物院坐落在郑州人民公园旁,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里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青铜器、瓷器、书画等,展示了河南省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院内部布局精美,展览陈列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河南博物院吸引了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三、郑州东站郑州东站是郑州市交通枢纽的象征之一。
作为郑州市主要的高铁站之一,东站坐落于郑州市东部,为来往的旅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服务。
这座建筑设计大胆,外观时尚,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
郑州东站的启用不仅使得郑州市成为中国高铁网的重要节点之一,同时也推动了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经济中心的发展。
东站的快速发展也反映了郑州市在交通建设方面的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
四、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郑州目前最大的展览中心,位于郑州市会展路,毗邻河南博物院。
该展览中心是举办国内外展览、会议和演出的理想场所。
中心占地面积广阔,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多功能的场馆。
每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吸引了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参展商和观众,推动了郑州的商业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郑州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拥有许多标志性建筑。
这些建筑物展示了郑州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也吸引了许多人们的关注和参观。
城市地标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与地标

城市地标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与地标城市地标是指一个城市中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物或地点。
这些地标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特色,成为吸引游客和标志城市的重要元素。
世界各地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地标,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
1.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英国)伦敦塔桥是伦敦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也是伦敦泰晤士河上最具特色的桥梁之一。
这座桥建于19世纪末,由两座塔楼和一座可升降的中间桥面构成。
伦敦塔桥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雄伟的外观而闻名于世,是伦敦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2.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Cathedral,法国)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位于塞纳河岛上。
它是巴黎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巴黎圣母院建筑壮丽,以其精美的浮雕、花窗玻璃和宏伟的钟楼而闻名。
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座建筑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
3. 罗马斗兽场(Colosseum,意大利)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最著名的遗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罗马建筑之一。
这座圆形剧场建于公元70年,可容纳超过50,000名观众。
它是古罗马举办角斗士比赛和其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成为了现代罗马的象征之一。
4. 开罗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Giza,埃及)开罗金字塔是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之一,位于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上。
作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开罗金字塔是埃及古代法老陵墓的代表作。
这座巨大的金字塔以其惊人的建筑技术和宏伟的规模而闻名于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5. 纽约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位于纽约港的自由岛上。
作为自由与民主的象征,这座雄伟的铜像被视为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游客可以乘坐渡船前往自由岛,近距离欣赏这座壮丽的雕塑,并俯瞰纽约市区的美景。
总结:世界各地的城市地标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特色。
这些著名的建筑与地标通过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丽的外观吸引游客,同时也成为了所在城市的标志。
城市地标建筑塑造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城市地标建筑塑造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城市地标建筑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城市的一部分,更是塑造和定义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这些建筑物通过其独特的外观和独特的功能,成为城市的象征,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标建筑如何塑造城市形象,并对其意义进行分析。
首先,城市地标建筑成为城市形象的标志,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许多城市地标建筑物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例如,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它建于19世纪末,成为法国的象征,代表着法国的工业和技术实力。
同样,大笨钟和伦敦塔桥是伦敦的地标建筑,它们见证了英国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地标建筑物融入了城市的历史和传统,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城市地标建筑物通过其独特的外观和设计,成为城市形象的焦点。
这些建筑物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创新的设计理念,使它们在城市中脱颖而出。
例如,悉尼歌剧院以其奇特的建筑外观和壮丽的建筑艺术而闻名于世。
该建筑采用了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通过其独特的造型和充满想象力的外观,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
同样,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以其宏伟的雕塑和象征着自由和民主的意义而闻名于世。
这些地标建筑物不仅仅是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城市地标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也塑造了城市的形象。
许多城市地标建筑物是文化中心、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和艺术场所,它们承载着城市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造。
例如,巴黎的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以其丰富的艺术收藏和卓越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卢浮宫成为巴黎文化的象征,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艺术品。
同样,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知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丰富的艺术藏品展示了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体现了纽约作为艺术和文化中心的地位。
这些地标建筑物为城市带来了文化和艺术的氛围,丰富了城市的形象和魅力。
总之,城市地标建筑物作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通过代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独特的外观和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和用途,塑造了城市的形象。
地标建筑城市的象征与标志

地标建筑城市的象征与标志地标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和标志,它们不仅仅是建筑物,更是一种文化、历史和地理的象征。
地标建筑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够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发展并形成城市的独特特色。
本文将探讨地标建筑对城市的象征和标志作用。
首先,地标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能够代表城市的特点和文化。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地标建筑通过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设计,能够展示出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底蕴。
例如,埃菲尔铁塔作为巴黎的地标建筑,以其独特的铁结构和精美的设计,成为了法国人民的骄傲和象征。
同样,长城作为中国的地标建筑,不仅仅是一道防御工事,更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
其次,地标建筑还能够成为城市的标志,让人们一想到这座城市就会想到某个特定的建筑物。
这种标志性的地标建筑可以帮助城市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特色,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例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和时代广场,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志,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投资者。
同样,悉尼的歌剧院和伦敦的大本钟也成为了这两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象征和标志作用,地标建筑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标建筑可以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带动旅游业和商业发展。
例如,阿联酋的迪拜塔作为全球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为迪拜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样,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和度假村,作为这座城市的地标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和赌徒,成为了城市的经济支柱。
另外,地标建筑还对城市社会和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地标建筑成为了人们交流和社交的场所,同时也是艺术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例如,巴黎的卢浮宫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成为了他们交流和创作的重要场所。
同样,罗马的斗兽场作为一个古老的建筑遗址,见证了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无数学者和历史爱好者。
总之,地标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和标志,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城市地标建筑现代都市的象征

城市地标建筑现代都市的象征城市地标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它们不仅仅是一幢幢建筑物,更是城市的代言人和精神符号。
这些建筑体现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也诠释了城市居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在现代都市中,城市地标建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城市地标建筑作为现代都市的象征的意义。
一、城市地标建筑的历史意义城市地标建筑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现代面貌,还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许多城市地标建筑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和发展,是城市的传统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埃菲尔铁塔作为巴黎的地标性建筑,见证了法国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成为了法国文化的象征和旅游胜地。
二、城市地标建筑的建筑意义城市地标建筑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这些建筑在设计上追求独特性和艺术性,通过创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打造出令人惊叹的建筑形态。
例如,迪拜的哈利法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其玲珑剔透的外观和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了迪拜城市形象的象征。
三、城市地标建筑的功能意义城市地标建筑不仅仅是作为城市的美丽风景,还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这些建筑多用于商业、文化、教育等领域,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服务。
例如,纽约的帝国大厦是一个集办公、酒店、零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为纽约市繁忙的商务活动提供了场所和便利。
四、城市地标建筑的社会意义城市地标建筑作为城市的象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它们为居民提供了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城市地标建筑也成为居民和游客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场所,促进了城市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五、城市地标建筑的经济意义城市地标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和吸引力,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们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带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繁荣。
同时,城市地标建筑也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吸引了各类企业和机构的入驻,促进了城市的商业繁荣和创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标性建筑究竟标志了什么----------由北京银河SOHO引发的思考What d oes landmark mark----------Reflections on Peking YinHe SOHO【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剧增,中国建筑的建设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中国似乎成了世界各地建筑的堆积场、世界各地大师的试验场。
中国传统街区几近被各地洋建筑消耗殆尽,中国无可非议的卷入到全球化的洪流中,无法自拔。
各地地标性建筑异军突起,但是,其到底标志了什么?地方特色?城市景观?现代科技?不禁哑然。
本文以银河SOHO中心为例,探讨地标建筑对城市的影响。
【关键字】地标性建筑城市设计银河SOHO 文化【Abstract】As the developement of China's ecology and the pop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entered a white hot stage. China seems to be the stacking test field of architecture around the world. Chinese traditional blocks is almost be consumed by foreign construction, and be involved i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that unabl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Landmark as new force suddenly rises, but, what does it mark?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City landscap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not help but burst. In this paper, make the YinHe SOHO center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ity landmark building.【Keywords】landmark city design YinHe SOHO culture1.引言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建筑业的迅速膨胀,地方政府为了标榜业绩或是赚人眼球大力建设“地标性建筑”,各种地标性建筑昂然屹立于中国的各大中城市,似乎代表着进步与骄傲。
然而,中国城市的趋同性越来越严重,国际式的地标性建筑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城市景观和延续千年的城市脉络已然消失殆尽。
在看惯了这种浮华之后,我们不禁反思,所谓的地标性建筑到底标志了什么。
2.地标建筑的概念阿尔多•罗西认为城市由它的标志和母体组成,母体多指城市居住建筑形态。
[1]而这种建筑形态由于各种社会地理因素而产生。
因此,标志性的建筑应该留有本身地域的印记。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地标性建筑”充斥于我们周围,各种意图不再单纯的以城市为依托,标志性建筑似乎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地标性建筑与英文“landmark"相对应。
知名建筑评论人王达明这样看待地标建筑:从城市建设的历史来看,能够成为地标的建筑物,至少应符合“宗教性”、“皇权性”和“公共性”三点中的一点。
[2]也就是说,地标性建筑要求的不光是标志层面上,同时也包括地理上的因素。
然而,何为标志?何为地理?标志,也就是说其有独特的形体构成,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可以遗世而独立。
地理性,就对其有更深层的要求,更加偏重于地理层面和社会心理方面,要求无可复制的特定性。
泰姬陵表现了印度特有地方性的光影肌理与宗教性的庄重纯净。
如图2.1。
而小天鹅城堡则展示了慕尼黑的梦幻与典雅。
图2.2。
不同的宗教信仰、地理条件、社会价值形成了不同地方的建筑风格,相辅相成,不同的建筑也标志了不同的人文特征与环境差异。
图1 泰姬陵图2 小天鹅城堡然而,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信息化的全球蔓延拉近了地球各国的距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在中国,经济全球化直接导致商品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快消文化充斥在我们周围,建筑也未能幸免于难。
城市被快消式的建筑所充斥,丢弃了自身的历史。
詹克思对现代建筑的批判早在19世纪中叶就提出了:这种直接从理性主义、行为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中接收过来的过分简单的想法已经被证实不合理。
[3]3.地标建筑不再地标在中国,快消的地标性建筑充斥着大中城市。
以北京、上海、香港为例,城市天际线无外乎尖塔、超高层、以及非线性的异形建筑。
图3.1。
图3.2。
图3.3。
地标性建筑不再承载其特有的地域文化,或者说它们不断的消灭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在产生新的文化建筑。
然而,这种举措导致了地标性建筑的易帜,也导致了城市标志性性建筑的混乱与趋同。
所以丢弃当地文化而盲目的追求新奇文化,定不能发展好新文化。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
风气既开,互相推动。
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
”[4]图3.1 北京轮廓天际线图3.2 上海轮廓天际线图3.3 香港轮廓天际线银河SOHO项目位于北京市中心,于2013年初逐步投产,作为新的地标建筑与北京老城区毗邻,与故宫遥遥相望。
如图3.1。
该项目由国际大师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设计。
为商业/办公类建筑,项目占地115,392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92,265 平方米(地面以上),129,000 平方米(地面以下)。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该建筑以其优美的流线,新奇的造型能够瞬间吸引人的眼球。
也采用了参数化设计、BIM的全周期管理模式,科学的利用新技术实现对建筑的全面控制。
然而,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北京这个具有深厚历史的城市,毗邻北京故宫,大小古城胡同。
这样的建筑究竟标志了什么,标志了北京的什么。
是不是这样的建筑可以放在世界任何城市,可以成为任何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我们在卫星图上找不到其与整座城市的任何肌理关系,只看到了,其疯狂跳跃的建筑外形。
而且散落在故宫周围的标志性建筑们并没有形成什么内在的联系,而是散落布置。
图3.2。
图3.3。
张在元在非建筑中所提到:建筑自行其是的城市遭遇分解与肢解。
[5]建筑自我张扬的城市伤痕累累、貌合神离。
[6]建筑不再依托城市,很难想象这样发展下去的北京轮廓会变成纽约还是上海。
图3.1 SOHO中心区位图图3.2 SOHO中心与城市肌理的关系图3.3 SOHO中心总平面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如是说,“不同文明时期对应着特定的空间特征,每进入一个新时代,旧时代的建筑将成为历史,而代表新时代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空间将应运而生。
”在此,不得不说的是,看世界上的文明能够彻底留存下来并且快速发展的,都是能够继承并发扬本土文化的,如日本,在这样的一个小国里为何产生了如此之多的建筑大师,就是他们在学习新理念与技术的同时,照顾到本土文化的发展。
贸然否定历史或是认为历史将不再适用的行为或是想法实在让人难以认同。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对本土文化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对该项目进行的可行性调查报告来看,该项目地处东二环商务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建筑形体极具吸引力。
图3.4。
区域内商务氛围浓厚,消费者购买能力强,商业潜力巨大,且开盘的销售状况良好,有较好的前景。
从前期资金投入角度分析,该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0亿元,而可获得商业体量只有2.5万平米,初步估算投资回收期需20年。
从项目区域商圈角度分析,该区域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氛围,进一步加大了后期商业的经营难度,在公司尚未在北京建立中心店的情况下,并不是非常好的选择。
从后期商业经营角度分析,项目已分割销售,难以实现统一经营管理,商业规划缺乏整体性,导致商场经营杂乱,容易出现经营惨淡的局面。
综合以上分析,我部认为该项目整体风险仍然较高,建议慎重考虑。
从可行性分析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此地建设这样一个异型的、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在经济回报的角度上看也并不一定是明智之举。
图3.4 SOHU效果图地标建筑以其争奇斗艳的姿态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拔地而起,已经失去了地标的意义,似乎变成了建筑界的军备竞赛。
4.地标建筑何去何从SOHO作为商业办公建筑,又打出了新的地标建筑的招牌,然而我们可以追溯,大型“hall”出现伊始,确实作为一种城市的标志,先进的理念,购物、吃饭、观影、娱乐一体的模式确实方便了购物,刺激了消费,但是,其产业模式也导致了城市景观的丧失,所有的城市商业中心几乎同出一辙,世界大同。
这种行为模式在人们习惯之后必将导致人们对城市记忆的淡化,对城市归属感的缺乏。
城市只是一种生的工具,而不再有亲切感,这种行为模式也会导致人们内心安全感的缺乏进而导致一系列心理和社会问题。
自从形式服从功能的概念提出,现代建筑普世的理想大行其道,人们就更加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然而那只是当时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和产物,为的是提供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在基本的需求满足之后,地标性建筑不应该继续延续现代建筑的普世观念,或者由现代建筑衍生出来的对建筑的曲解。
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是依托建筑而存在的,而建筑师是以城市为依托的,城市则是特定地域的产物,是人们集体经过实践的产物,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表达人感情的城市才是具有活力的。
建筑或是技术的反客为主,必将引发城市居民的集体困惑与城市活力的丧失。
“困惑来自无休止的建筑扩张及其空间的膨胀。
”[8]真正的地标建筑作为一种城市的集体记忆,随时间的积淀应该愈发的厚重,他代表着城市人的信仰与精神的寄托。
作为一种符号,其深入人心的元素应该融入新的技术手段而不应该被抛弃。
作为一种应对自然的方式,应该承接时间对建筑检验的成果,而不应该傲慢的以技术手段硬质的对待自然和环境。
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应该考虑到建筑的文化内涵,不能单纯的为追求新奇的空间而不顾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并不是否认对建筑空间形式探索的否认,而是在新建筑建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规划的要求,在退让固有城市肌理、尊重城市固有文脉的情况下,以一种独特的形象存在,讲究内部组织,不应散乱随意布置。
5.结语城市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的名片,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
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如何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有机的对城市景观进行组织,合理的进行城市近期与远期的发展规划,是我们关注的主题。
参考文献[1] 马建国.寻找地标[J].商周刊,2009/5/11.P91.[2]荆其敏.张丽安著.城市母语—漫谈城市建筑与环境[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7.P103.[3]查尔斯﹒詹克思著.李大夏摘译.后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P5.[4]王国维.观堂别集.国学丛刊﹒序[M].[5] 张在元. 非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P139[6]张在元. 非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P140[7]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J].建筑学报,2002(2)[8]张在元. 非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P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