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声音导引自动定位系统设计
声音导引系统的设计

目录摘要 ................................................................................................................................. Abstract .. (I)第1章绪论 0研究背景及意义 0自动导引小车的研究背景 (1)自动导引小车的研究意义 (2)国内外自动导引小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3)国外自动导引小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3)国内自动导引小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4)本文主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5)本章小结 (6)第2章方案的设计与论证 (7)系统方案设计 (7)方案论证 (7)主控系统选择 (8)电机控制系统的选择 (8)无线数据通信选择 (9)音频信号产生单元选择 (9)音频信号接收单元选择 (9)电源选择 (10)本章小结 (10)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0系统组成 0STC89C52的介绍 (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2)声音发射模块设计 (3)声音接收模块的设计 (5)无线收发模块的设计 (6)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8)显示模块的设计 (10)电源模块的设计 (11)避障电路的设计 (12)本章小结 (12)第4章系统软件的设计 (13)软件设计 (13)Keil uvision3简介 (13)主机程序设计 (14)声音定位原理分析 (14)信号处理及转换 (15)附录1 (20)附录2 (21)附录3 (22)摘要声音引导系统,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型导引系统,可以应用在新型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这种声音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声音引导(声音定位),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在救援抢险中,可以利用声音传感器接受某一特定幅度或者频率的声音,通过对声音源的分析处理来获知其地理位置,配合GPS卫星定位技术来搜救目标源。
本设计的声音引导系统可实现对一定范围内的可移动声源进行定位和引导其移向预定区域。
基于单片机的声音定位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声音定位系统的设计【摘要】声音定位技术利用声学与电子装备,接收声波来确定声响模块具体位置的一种技术,它是一种重要的军事侦察手段,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系统采用低功耗MSP430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控制整个声音定位系统的协调工作,在一块平板上贴一张坐标纸,在其四角外侧分别固定安装一个声音接收模块,通过驻极体话筒检测音频信号,然后声音接收模块将声音信号传送至信息处理模块,判定声响模块所在的位置的X、Y坐标,并以数字形式在液晶上显示X、Y坐标值。
【关键词】低功耗MSP430单片机;声音定位;声音接收模块;声响模块1.声音定位系统发展现状声音定位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着重要意义。
例如,当你独自行走时,突然听到一个响声.你会想到这个声音什么意思,对你有无威胁,它来自何方等等。
确定声音的方向和距离需要比较来自两耳信息,然后做出对比判断和反应。
声音定位技术利用声学与电子装备接收声波来确定声响模块具体位置的一种技术,它是一种重要的军事侦察手段,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开始根据火炮发出的声音测定火炮位置。
其系统有多个声测哨站与声测中心组成,两者用电缆连接。
声测哨站根据传感器接受信号,声测中心记录信号并根据同一信号到达不同传感器的时间差计算火炮位置。
声音定位在战场之外也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用于电话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可视电话等系统中的控制摄像头和传声器阵列波速方向对准正在说话的人;也可用于语音及说话人识别软件的前端预处理,以提供高质量的声音信号,提高语音及说话人识别软件的识别率;亦可用于强噪声环境下的声音获取、大型场所的会议记录,以提高声音拾取质量;还可用于助听装置中,更好地为耳障患者服务等。
2.本系统的功能本声音定位系统,在一块不大于1m2的平板上贴一张500mm×350mm的坐标纸,在其四角外侧分别固定安装一个声音接收模块,声音接收模块通过导线将声音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模块,声音定位系统根据声响模块通过空气传播到各声音接收模块的声音信号,判定声响模块所在的位置坐标。
基于STM32控制的声音导引系统

表 1 测试数据
次数 1 2 3 4
SS0 / cm 51. 2 50. 9 53. 4 52. 3
S S0 # t anA/ cm 49. 5 48. 6 51. 4 50. 9
t/ s d 3. 54 + 0. 5 3. 36 + 1. 4 3. 89 -3. 4 3. 37 -2. 3
如图 2 所示, 本系统主要靠无线模块实现主从控制 器 之间的 通信, 进而 通过 M CU- 1 来控制 电机 的运 行 状态。 由于该系统要求系统的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稳定性 高等, 一般的 C51 单片机不能满足要求, 综合考虑选择 ST 公司 Cortex- M 3 系列 的 ST M 32F103V E 作 为 主控 芯 片。该 芯 片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 成本、低 功耗的 嵌入 式应用 设 计的 A RM Cortex- M 3 内核。其 特点如 下: 工作 时钟频 率 最高达到 72 M H z; 单周期乘法和硬件除 法; 256~ 512 K B 的 Flas h, 高达 64 K B 的 S RA M ; 睡 眠、停机 和待机 3 种 低 功耗模式; 2 通道 12 位 D/ A 转换器; 多达 13 个通信接口; 11 个定时器, 可以进行输入捕捉/ 输出比较/ PW M 信号 通 道和增量编码输入。
[ 4] 求是科技. 单片机典型外围器件及 应用实例[ M ] . 北京: 人民 邮电出版社, 2006.
[ 5] ST M 32 社区. 全新 ST M 32 微控制器函数库, 2009- 01. [ 6] ST M 32 社区. ST M 32F10x 参考手册, 2008- 12.
许崇言, 主要研究领域为嵌入式设计开发。
基于AVR单片机的声音导引系统的设计

鸣器提供高低电平 , 发出声音信号; 声音接收器采 用常用的驻极体话筒,其收到的信 号经过放l 去 火、 噪、 频率电压转换以及对接收器之间接收信号的时 间进行比较可以实现对声源的定位。 主单片机通过 与从单片机之间的无线通讯将控制数据传送给从
科
李福全 杜义浩
科技 论坛 f f f
王 亮 字 文 芬
基于 A R单片机 的声音 导 引系统 的设 计 V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 学院, 黑龙 江 大庆 13 1 ) 63 9
摘 要: 本设计利用 AV R单片机设计开发 的声音导引 系统, 能过主单片机与从 单片机之 间的无线通讯将控 制数据传送给单片机 , 可以实现声 源位 移 的 控 制 。本 系统 具有 数 据 处理 、 实时 采样 、 制 准 确等 功 能 . 控 . 关键词 : 片机 ; 单 无线通讯; 步进 电机 ; 带通滤波 a
1 案选择 方 1 声源 的选择 .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只 在 饱 和 和 截 止 状态下, 效率非伟
声源可以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和普通传感器。 高 , 利 于节 省毹 有 其中超声波传感器的特点是传输距离理想n接受 源 。 在市场上也 现 器收到的声音信号失真小。 但考虑到超声波传感器 有 相 应 的成 品 出 发射的声波信号几_ 乎是直线传输,而且成本较高, 售 ,价格 便 宜 , 使 而韭通的蜂鸣器的特点是工作电路简单, 上电就能 用 起 来简单 方便 。 l 5电机 的 选 发出固定频率的声波, 单片机可以对其进行直接控 制, 而且蜂呜器发出声音的频率为2 Z到 4 Z 择 KH KH 之I 对声音接收器力1 此频率范围的带通滤波器 司, I E 电 机 采 用 步 圉 ‘ 、 d 就可以很好的滤除噪声。基于 b苤 分析, 我们选择 进 电机 步进 电机 a所示。 和 8 1 引脚所接电容为 1u , 0 F 了普通传感器。 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行陕速起停能力, 如果负荷 电路图如图() 0 。5引脚输出接阻容整形后可以得到 1 2带通滤 波电路的选择 不超过步进电机所能提供的动态转矩值 , 就能够立 即增益为 2 0 但此部分放大出的信号混 带通滤波电路可以采用有源带通滤波和无源 即使步进电机肩动和停止;- 爪显著托 点是控制精 不失真的音频放大信号, 需进行下一步的滤波处理。.2 2 .带通滤波。 1 带通滤波。 有源带通滤波是 目前常用的带通滤波方 度高, 正反转控制灵活 : 同时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 有噪声 , 蜂 n器 发 出 的 声音 频 率 为处 于 2 H 鸟 K Z到 IK Z OH 式, 其滤波效果理想 , 滤波的带宽和中心频率 叮以 更 加方便 , 改变速度 只须改变相 序的频率 即可 。 之间 , 为了滤除噪声 , 提取处于此频率段的有效信 任意选择且电路县体器件的参数容易计算; - 无源带 1 五电源方 案的选择 设计 的二 阶 有源带 通 滤波 电路 ( h ) 中心 图()其 通滤波装置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 但是滤波特性受 红本设 汁中 ,由于小 车 的机 动性和灵 活性 更 号 , K Z能够 达 到要求 。图 中 R 、 组 成 1C1 系统参数 的影响较 大 , 极易与 系统或 者其它 滤波支 为重要 , 此 采川单 电 源 。这样供 电 电路 比较 简 频率为  ̄8 H I 路发生 串并 联谐振 。 同时通带的 宽度 中心 频率也 单 ; 是 由于 电动机启 动 瞬间 电流 较大 , R 、2 但 而且 P WM 低 通网络 ,2C 组 成高通 网络 ,两 者串联就 组成 了二阶带通网络。 3频率电压变换。 Z1 带通滤波输 不易计算 , 滤波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本设计中采用 驱动 的电动机 电流波动很大 , 会造成 电压不稳 。 出的是固定频率的音频电压信号, 需进行频率电压 有源带通滤波。 2系统 十 r 得 丁 1 3声音接收 器的选择 单片 机 系统 足 整 个 声音 导 引 系 统 的核 心 部 变 换 ,同时为 _ 到与单 片机端 口兼 容的 T L电 声 音接收 器采用驻极体 话筒 。驻极体 话筒 具 分 , 主要 用 于无线 数 据收 发 、 据 处理 、 需要进行电平转换。频率电压变换与电平转换 它 数 实时 采 平, c。经实际测试测出, 当接收到声音 有体积小、 结构简单 、 电声性能好 、 价格低的特点 , 样 、 析 系统参 数 , 制 电机及 对各部 分检 测环 节 的原理图如网() 分 控 属 于最常用的 电容话筒 。 本 f 由于 点是通 过 进行 整 的重 . ~. 8 2 目 系统组成主要包括 A R单片机、 V 无线收 时,频率 电压转换输出端的电压在 1 V 2 V之 检 测声源发 出 的声波来 检 测声源 的位 嚣并控 制声 发 模块 、 器 、 滤波 电路 、 经 M3 9电压比较器( 基准电压设定为 1 V . , 3 扬声 带通 电动 机双桥驱 动芯 间, L 3 输 出接 上 电阻 1K) 电平转换 后得到标 准的 拉 0 进行 源的位移 , 需要 声音接 受器对 声音 具有较 高 的 片 L 2 8和人赛指定电机驱动芯片等. 这就 M9 . .’ rL电平 2 . I . 1 4用于抗于扰的单稳触发电路。 当外 灵敏度,虽然声音接受器的灵敏度 ‘信噪比成反 j 2 系统的硬件设汁 . 1 比 ,但 噪声是 可 以通 过带通滤 波器有效 滤除 的 , 所 输 Z 占频 放大 。驻极体 话筒接收音 频信 号, 界发出强烈声音时 ,系统可能会受到干扰作用 , 1 1 输 使单片机反复进入中断, 为保证 以用驻极体话筒做声音接受器也是可 的 微弱的电压信 y, - 此信号必须经过放大才能被利 出电平产生震荡 , 1 4电机驱动模 块的选择 用。L 8 是专为低损耗电源所设计的功率放大 程序仵两次发声时间间隔内系统不会受到外界的 M36 电机驱动模块采用功率品体管组成的 t 型 器 集成 电路 。 的 建增益 为 2 , 过 1和 8 t 它 0透 引脚 任何干扰, 可以 两次发声的时间加入单稳触发电 用 位 间 电容 的搭配 , 最 路 , 以屏 蔽外界的干 扰。在频率 电压转换 电路后 增益 5定 d 高可达 2 0 L 8 0 。 M36可使 加 一 5 5 时器组成 的单稳 态 触发 电路 ,如 图() 电路输出稳定的低电平, 发声瞬问, 用电池为供应电源 , 输入 所示。无声时, { 产生 I , j 可使用此 上 跳沿触发单片机产 电 压 范 围 可 以 是 其输“ 调节输 出脉 宽略小 于两次 发声之 间 时间间 4 一2 V 1V,无动作时仪消 生中断 , 同时可 耗4 mA电流 , 失真 低 。 隔即可屏蔽掉由于外界干扰而产生的振荡, 且 使系统工作更为 所以我们直接使用 卜了 屏蔽掉带通滤波没有滤掉的噪声 , 21 5电机 驱动 。 考虑到 H型桥 路的电机驱 动 L 8 来 放 大 驻 极体 话 稳定 。 . M3 6 价格便 ( 下转 1 3页 ) 4 筒的输出。 音频放大具_ 芯片市场上有销售 、 { 奉
基于单片机C8051F020的声源定位系统

张 俊 李 伟 吴 磊 陈 淼 (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8 )
摘 要
为 了能精 确判 断声 源的 位 置 , 设 计 了一 种 4路 高精 度 拾 音 , 单 片机 C8 0 5 1 F 0 2 0控 制 的 声 源 定位 系统 。 该 系统 采 用 基 于到达时差的方法来确定移动声源的位置。先获得声音信号到达拾 音器对的时间差 , 根 据 到 达 时 间 差 和 拾 音 器 的 位 置 获
等优点 , 广泛 应 用 于 录音 机 和 收 音 机 之 中 。 功 率 放 大 后 的 信 号 输 入至蜂呜喇叭发声 , 产生声源信号 。 使 用 的 喇叭 为 8 Q/ 2 W。 如 图
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的声音导引系统设计

本撇^科技视界湘麵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的声音导引系统设计张茂云陈风龙唐晨(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声音导引系统可以由声音实现对机器的智能控制,在产业、民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文 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设计了声音引导系统,由主控系统和移动声源系统两部分组成。
系统采用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编写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利用高效简洁的算法优化运动轨迹,实现了智能控制。
系统低功耗,性价比高,经调试和测试,系统各项性能运行稳定,可以有效的实现声音导引系统的精确控制。
【关键词】声音导引;无线收发;飞思卡尔;DG128 Atmega81系统设计方案论证1.1设计方案简介A B与A C垂直,O x是A B的中垂线,O'y是A C的中垂线,W是O x和O'y的交点。
若移动声源与A、B、C 的间距较小,会加大误差。
为保证数据有效,声源可运动的范围应保持在。
x右侧。
当可移动声源到达o x后,应该有灯光和声音信号提示超过最有效的运动范围。
在其运动过程中如若进人o x左侧区域,超出范围应尽量保持在2cm以内,以保证数据有效。
声源向o x运动 且到达o x停止停止后得到声源与o x间距,o x与声源的间距即为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范围应保持在1c m以内。
对于声源,应该确保发出周期性音频脉冲信号,音 频信号频率、脉冲周期根据下文分析选定位正常声波,频率在20Hz-20000H z之间,周期在5x10-5-5x10-2 之间。
平均速度-可移动生源的起始位置到Ox线的垂直距离响应时间⑴响应的平均速度计算方法由公式(1)明确给出,响应时间即为声源发出音频信号等待反馈信号,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开始产生位移,在到达o x所在位置时停止运动,此次整体运动过程所花费的时间。
将其得到的值利用公式(1)计算得出结果。
1.2系统设计方案声源的声波选择可以选用超声波、正常声波、次声 波。
超声波易检测,且处理简单控制精度髙,但由于是不符合要求的音频信号,因此排除在外。
声音定位系统技术报告

声音定位系统摘要本设计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可移动声源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采用c8051f330芯片为主体,搭建外围电路组成声响模块,产生500HZ,功耗不高于200MW的声音信号。
再通过FPGA 采集4个麦克接收的时间差,传到以c8050f020为主体的控制模块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在128x64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声响模块的坐标以及运动轨迹。
关键字:c8051f330;FPGA;c8050f020;声源定位;一、方案论证与比较1.1声响模块方案比较应要求:每按键一次发声一次,声音信号的基波频率为500Hz 左右,声音持续时间约为1s 。
要求声响模块采用3V 以下电池供电,功耗不大于200mW 。
分析知,为保证基波频率为500hz 左右,是以500hz 的矩形波为主的信号发送,功率要求不大于200mw ,那么应以低脉宽来达到此要求。
方案一:采用模拟器件搭建一个信号发生电路,如自激电路,与逻辑门电路配合,再经由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扬声器发声。
人为通过纯电路产生某个可识别信号,电路构造复杂,在接收模块中又易受干扰,而且难度过大,在接收模块亦难识别。
方案二:采用c8051f330单片机发生符合要求的声音信号,再通过三极管驱动扬声器发声。
此方案灵活方便,电路和程序简单,权衡之下选择方案二作为声响模块设计方案。
1.2声音接收模块方案比较当声音信息通过空气向四周振动发送,利用麦克风对空气振动的敏感性,提出利用麦克风采集声音的方案。
方案一:设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距离声波越远接收到的信号也越小,通过麦克风放大电路检测信号大小来计算出点与声源的距离。
但实际操作中,由于距离与接收声强关系未知,准确度较低,不能准确定位。
方案二:将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通过lf353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再通过比较电路获得与声源模块相似的矩形波,再由信息处理模块。
该方案,电路简单,与所发送信息吻合性高,抗干扰性强,故选用。
二、声源定位分析计算给坐标纸四角的接收模块编号,左上:0,左下:1,右下:2,右上:3。
单片机声控定位系统doc

哈尔滨华德学院毕业论文摘要利用MCS-51作为硬件平台,在同一个平面内,使用NE555发出固定频率的声波,并且使用三个固定频率信号接收器来接收声音,在发第一次声音的时候开始计时,在第一个探头收到时截止。
由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并且声音在空气(15℃)中的速度是340m/s,所以可以用声音来计算出发声器与接收探头之间的距离,按上述方法做三次,经过计算,最后确定出发生器位置。
本次设计是基于MCS-51单片机的声控定位系统的设计,硬件部分主要是MCS-51单片机。
该系统采用了MCS-51作为控制电路核心。
单片机能够对采集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实现用声音定位出发声器的位置。
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控制和输入固定频率的声音信号量,这样可以实现对于一个物体的位置的确定。
关键词MCS-51平台;结构化程序语言;声音;数字信号采集- I -哈尔滨华德学院毕业论文The Voice pos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ArduinoAbstractMCS-51hardware platform using , in the same plane , using a fixed -frequency sound waves issued NE555 and using three fixed frequency signal receiver for receiving sound, the sound issued when the first start time, closing the first probe when closed. Since the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objects , objects being vocal sounds sources. Sound propagation in the form of waves. Sound is the movement to form sound waves propagate through any substance , and the speed of sound in air (15 ℃) in the 340m / s, so it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stance voice sound way between the probe and the receiver , three times by the above method , after calculation, the finalization of the generator location.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MCS-51 microcontroller voice positioning system design , hardware mainly by the MCS-51 microcontroller . The system uses the MCS-51as a control circuit core . Microcontroller fo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llection of judgments, implementer sound with sound localization starting position . The main task of the design is based on an external control input and the amount of fixed-frequency sound signal , this can be achiev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an object .Keywords MCS-51 platform;Structured Programming Language;Sound;Digital signal acquisition- II -哈尔滨华德学院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现状 (1)1.3 论文研究内容 (2)第2章开发环境及主要元器件 (3)2.1 开发工具 (3)2.1.1 MCS-51简介 (3)2.2 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7)2.2.1 固定频率声音识别模块 (7)2.2.2 LM567 (10)2.2.3 固定频率发声器 (12)2.2.4 NE555 (13)2.2.5 LCD液晶显示器 (15)2.3 本章小结 (17)第3章设计与实现 (18)3.1 定位机理 (18)3.1.1 强度差 (18)3.1.2 时间差 (18)3.1.3 音色差 (18)3.1.4 位相差 (18)3.2 系统基本流程图 (19)3.3 程序设计思想: (20)3.3.1 电平触发方式 (20)3.3.2 整体平台设计 (21)3.3.3 定位算法(一): (21)3.3.4 定位算法(二): (22)3.3.5 显示设计 (23)- III -哈尔滨华德学院毕业论文3.4 本章小结 (25)第4章系统测试优化 (26)4.1 测试基本内容 (27)4.1.1 测试方法与仪器 (27)4.1.2 测试数据完整性 (27)4.1.3 测试结果分析 (27)4.2 系统优化 (28)4.2.1 程序优化 (28)4.2.2 实体优化 (28)4.3 本章小结 (30)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 (34)英文原文 (34)The Phase to Develop the System (34)英文译文 (41)系统开发阶段 (41)- IV -哈尔滨华德学院毕业论文第1章绪论1.1选题目的和意义人们经常借助听觉来判定发音物体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卷 第1期2011年1月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Dalian N ationalitiesU niversity
V o.l 13,N o .1January 2011
收稿日期:2010-04-13;最后修回日期:2010-10-11
指导教师:陈兴文(1969-),男,辽宁锦州人,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控制及教学管理研究。
文章编号:1009-315X (2011)01-0093-01
基于单片机的声音导引自动定位系统设计
艾青楠,金成宰,宋海波
(大连民族学院创新教育中心学生,辽宁大连116605)
中图分类号:TN919 文献标志码:A
1 理论算法分析
距离远的接收器一定比距离近的接收器后接收到信号[1]。
如图1中当移动小车声源从OX 线右侧开始运动后,实时判断A 、B 两点接收到的音频脉冲信号的时间差,当时间差为零时,说明声源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同。
同理可以利用接收器A 、C 实现移动声源离目标Y 方向的位置。
图1 系统示意图
2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结构如图2,其中电机控制采用NEC 公司的
A SSP 芯片,电机驱动采用两片M C33886芯片实现,采用P WM 技术控制;声音接收器利用SPCE061A 中集成的音频输入专用ADC 以及AGC 放大电路,移动小车声源利用SPCE061A 内置的DAC 和外接的功放实现脉冲音频信号输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利用R F2401
B 实现移动小车声源与接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2]。
移动小车声源及接收端程序流程图如图3。
图2 硬件系统方框图
3 实验测试
当移动声源到达OX 轴后停留8s 再转向到达W 点,
对启动点到W 点的距离和响应时间进行测试,结果见表
1。
测量平均定位误差为2.10c m,速度可以达到10c m s -1。
图3 软件程序流程图
表1 再次启动到达W 点的响应时间
再次启动点与W 点的距离/c m
433846第1次响应时间/s 4.094.05 4.33第2次响应时间/s 4.123.72 4.18第3次响应时间/s 3.973.44 4.24平均响应时间/s 4.063.74 4.41平均速度/(c m s -1)10.5910.1610.72平均定位误差/c m
2.40
1.60
2.30
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和凌阳单片机语音处理技术实
现了移动声源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和采集和处理,可实现移动声源的自动定位功能,系统满足定位误差、定位速度等要求。
参考文献:
[1]韦作凯,杜秋,臧晓明,等.基于单片机实现触摸屏的实
时数据采集[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5):479.[2]彭传正,林春景.凌阳单片机原理与实践[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