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V动态内存与VMware内存过量使用的对比
主流的四大虚拟化架构对比分析

主流四大虚拟化架构对比分析云计算平台需要有资源池为其提供能力输出,这种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能力,为了将这些能力调度到其所需要的地方,云计算平台还需要对能力进行调度管理,这些能力均是由虚拟化资源池提供的。
云计算离不开底层的虚拟化技术支持。
维基百科列举的虚拟化技术有超过60种,基于X86(CISC)体系的超过50种,也有基于RISC体系的,其中有4 种虚拟化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别是:VMWARE的ESX、微软的Hyper—V、开源的XEN和KVM。
云计算平台选用何种虚拟化技术将是云计算建设所要面临的问题,文章就4种主流虚拟化技术的架构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形成资源池计算能力的物理设备,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基于RISC的大/小型机,另一种是基于CISC的 X86服务器。
大/小型机通常意味着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价格,而X86服务器与之相比有些差距,但随着Inter和AMD等处理器厂商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本只在小型机上才有的技术已经出现在了X86处理器上,如64位技术、虚拟化技术、多核心技术等等,使得X86服务器在性能上突飞猛进。
通过TPC组织在2011年3月份所公布的单机计算机性能排名中可以看出,4路32核的X86服务器性能已经位列前10名,更重要的是X86服务器的性价比相对小型机有约5倍的优势.因此,选择X86服务器作为云计算资源池,更能凸显出云计算的低成本优势。
由于单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大,以单机资源为调度单位的颗粒度就太大了,因此需要有一种技术让资源的调度颗粒更细小,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引入了虚拟化技术。
当前虚拟化技术中主流和成熟的有4种:VMWARE的ESX、微软的Hyper—V、开源的XEN和KVM,下面将针对这4种虚拟化技术的架构进行分析1虚拟化架构分析从虚拟化的实现方式来看,虚拟化架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宿主架构和裸金属架构。
在宿主架构中的虚拟机作为主机操作系统的一个进程来调度和管理,裸金属架构下则不存在主机操作系统,它是以Hypervisor直接运行在物理硬件之上,即使是有类似主机操作系统的父分区或Domain 0,也是作为裸金属架构下的虚拟机存在的。
vmwarecitrixhyper-v对比分析

vmware citrix hyper-v对比分析(一)整体简介1.VmwareVMware进入市场较早,其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管理技术方面,相对于其他虚拟化技术,拥有绝对的竞争力。
而且VMware主导着虚拟化领域,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在2008年的一份调查,VMware在使用虚拟化的欧洲公司中占有82%的市场份额,在北美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也占有类似的市场份额。
VMware的优势还包括其虚拟中心管理控制台、VMotion虚拟机移植工具、分布式资源调度解决方案(DSR)能力以及VMware基础设施3软件中的高可用性功能。
2.CitrixCitrix在虚拟化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Citrix Systems可以说是微软在远程桌面和虚拟化技术上的同盟。
Citrix的XenServer虚拟化解决方案内置在开放源代码的Xen虚拟机中,而且能够兼容Hyper-V。
在XenServer环境下运行的虚拟机将可以在Hyper-V上运行,反过来也是如此。
3.Hyper-v微软的Hyper-v在价格、物理服务器专长上拥有吸引力。
虽然大企业对微软是非常谨慎的,但是,小企业很难使用VMware的产品,任何用户都很容易使用微软的Hyper-V技术。
这个技术将与Windows Server 2008捆绑在一起,从而使这个技术比ESX服务器更容易使用。
Hyper-V技术一旦进入小企业,微软就有机会向这些用户出售自己的管理功能和附加的产品。
微软有以较低的市场份额进入市场然后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历史。
(二)存储1.Vmware虚拟磁盘自动精简配置、虚拟磁盘热扩展、存储卷动态增长、实时存储VMotion等功能都有。
在存储方面,vmware显然更有优势,如果不能肯定微软的虚拟机能够在所有你所知的存储情境下都能良好运行,但VMware可以,而且VMware都通过了认证。
数据存储是虚拟化的关键,vmware的产品之一vSphere支持多个不同的数据存储类型,包括使用SCSI、SAS或SATA驱动器的本地存储,使用iSCSI或NFS 基于网络的存储,以及更昂贵的光纤通道(FC)数据存储。
Hyper_v与Vmware的优劣比较研究

99实验研究·Hyper-v与Vmware的优劣比较研究沈勤丰(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214)摘 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从软件、硬件到数据中心、云计算,都可以看到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身影。
不管是微软、思杰还是VMware,都在抢夺市场,强调自己是端到端的虚拟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本文从综合的角度比较VMware与Hyper-V的优劣。
关键词:虚拟化技术;Hyper-v;Vmware1 引言在虚拟化领域Vmare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它有10年虚拟化经验,在虚拟化市场的占有率很高,而且有多年的实践经验。
Microsoft Hyper-v虽然进入虚拟化比较晚,但是他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全世界80%的人都使用Microsoft的系统,所以它也想在虚拟化市场有一席之地。
而其已经悄然成为Vmware的主要对手。
虚拟机的前景无限广阔,这场战争也才刚拉开序幕。
如今,VMware 没有使用所谓的反垄断这种法律手段对付微软,也许只有被逼到绝境的企业才会这么做,他们正试图使用真正的技术与这个IT 巨头对抗。
巧合的是,它现在的前三位领导人都曾在微软工作过,也许VMware会用微软自己的员工打败它。
2 Hyper-v与Vmware的优劣比较2.1 Hyper-v优势(1)Hyper-v是在Windows server2008R2上运行的,它的开发环境也在windows基础上,所以的和windows兼容性比较好。
(2)Hyper-v可以运行在任意Windows server2008R2上,它用现有的驱动来运行Ghost os. Vmare ESX Server 使用一个固定的驱动结构,所以硬件兼容性受限制。
(3)Hyper-v采用的是微内核的结构,Vmare是一个单内核的产品(4)更实惠的产品授权。
Hyper-V标准版可以免费运行一个实例;购买2008server企业版送4个免费的子虚拟机授权。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MicrosoftHyperV和VMwarevSphere的对比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MicrosoftHyperV和VMwarevSphere的对比服务器虚拟化技术Microsoft Hyper-V和VMware vSphere的对比在当今的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器虚拟化是一项关键技术,可以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分割成多个虚拟服务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简化管理等方面带来了很多优势。
Microsoft Hyper-V和VMware vSphere作为目前市场上两大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两个技术进行比较。
一、架构设计Microsoft Hyper-V和VMware vSphere在架构设计上有所不同。
Hyper-V是基于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的,因此它与Windows环境的兼容性较好。
而vSphere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虚拟化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多个主机操作系统上。
就架构设计而言,vSphere更加独立和灵活。
二、功能特点1. 虚拟机管理虚拟机的创建、配置和管理是服务器虚拟化的核心功能,Hyper-V 和vSphere在这方面都能够提供不错的支持。
Hyper-V的管理工具是Windows Server的一部分,与Windows的管理方式类似,对于熟悉Windows的管理员来说较为友好。
vSphere则采用了自己的Web管理界面,操作和管理更加方便。
此外,vSphere还提供了更多的高级功能,如分布式资源调度和自动负载均衡等。
2. 故障恢复和容灾在故障恢复和容灾方面,vSphere拥有更强大的功能。
它提供了vMotion和Fault Tolerance等功能,可实现虚拟机的无缝迁移和实时复制,从而保证了业务的持续可用性。
Hyper-V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如Live Migration和Hyper-V Replica,但相对而言功能稍显不足。
3. 性能和可伸缩性vSphere在性能和可伸缩性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其具备多种优化技术,如存储IO控制和内存压缩等,能够提高虚拟机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Hyper-V与VMware比较哪个好用

Hyper-V与VMware⽐较哪个好⽤对微软Hyper-V和VMware vSphere进⾏任何对⽐都需要考虑到⼤量的不同⽅⾯。
⾸先,他们的⽬标客户和不同型号的部署功能组合就不⼀样。
实际机器实例的数量不同,部署需求也⼤不相同,这些需求也带来不同的基础架构和配置选择。
第⼆,这事关管理问题,⽽管理则与安装规模紧密相关。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考虑到⼀些其他问题,包括成本、性能表现、可扩展性和可⽤性等。
⽬标客户⽅⾯:当涉及到⾼端、⼤体量虚拟化客户时,VMware依然占据优势。
VMware的各种功能如分布式资源调度(DRS)满⾜了⼤型环境在各种各样的资源要求下运⾏⼤量VM设备的需求,⽽在另⼀种情况下,我们则只能向微软点头称赞。
如果某家中⼩型企业采购了Windows Server 2012,不管怎样,再采购VMware vSphere来虚拟化⼀些特定功能就毫⽆意义了。
在什么情况下使⽤VMware才有意义,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Hyper-V 2012在SMB 3.0中增加了不少新功能,即便是最⼩型的企业使⽤低成本服务器和商⽤的SAS磁盘驱动器,也能⽀持⾼可得性的集群。
Hyper-V 2012的主机对主机 VM复制功能还提供了额外的冗余级别,⽽过去的版本则不⽀持该功能。
从这个⾓度来看,⼆者的对决被拉平了。
同时,VMware也有⼀个类似的功能,即,在幕后使⽤相同的微软卷影副本服务(VSS)。
这些类似情况以及其他许多的相似之处,使⽐较两种产品问题颇多。
最终,他们的产品都性能出⾊,⽤户可以进⾏调整,来满⾜⼤多数的任何虚拟化需求。
管理⼯具⽅⾯:在低端情况下,微软在Hyper-V管理器上向⽤户提供基本配套⼯具,作为Windows Server 2012的可安装项。
VMware的传统管理⼯具,VMware vSphere客户端则是⽤户必须安装在个⼈电脑上的⼀款免费的客户端。
⼆者都提供连接远程主机的服务,允许⽤户管理⽹络中的任何系统。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比较VMwareKVMHyperV等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比较VMwareKVMHyperV等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比较:VMware、KVM、Hyper-V等在当今日益发展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成为企业和组织优化IT资源、提升效率和灵活性的关键技术。
在众多虚拟化平台中,VMware、KVM和Hyper-V是最受欢迎和广泛应用的三大主流虚拟化平台。
本文将对这三个平台进行全面比较,从性能、可靠性、扩展性、成本等多个方面分析其特点与优劣。
一、性能比较1. VMware:作为虚拟化平台领导者,VMware拥有出色的性能优势。
借助于VMkernel技术,VMware能够高效地处理多个虚拟机的计算与存储请求,实现快速响应和高并发处理。
其高度优化的虚拟化架构保证了卓越的性能表现。
2. KVM:作为开源虚拟化平台,KVM凭借其轻量级的设计和Linux内核的支持,提供了接近原生性能的虚拟化环境。
KVM将虚拟化技术与硬件的紧密结合,通过硬件加速和直通技术,实现了较高的性能。
3. Hyper-V:作为微软推出的虚拟化平台,Hyper-V在性能方面表现出色。
其与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紧密集成,利用硬件加速和优化的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高性能和低延迟的虚拟机操作。
综合来看,VMware在高性能、大规模虚拟化环境下表现优秀,而KVM和Hyper-V在小规模虚拟化环境和低成本需求下具有竞争力。
二、可靠性比较1. VMware:VMware在虚拟化平台的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色。
其具备强大的故障隔离和容错功能,能够在虚拟机或主机故障时快速恢复,最大限度地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此外,VMware支持虚拟机迁移和高可用性集群,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2. KVM:KVM作为Linux内核的一部分,继承了Linux稳定可靠的特性。
KVM在可靠性方面具备较高的水平,能够提供故障恢复和容错机制,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
3. Hyper-V:Hyper-V作为微软的产品,其可靠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Hyper-V R2与VMware vSphere的功能PK

T: 2em">微软加入这个虚拟化的游戏有些迟,然而却从竞争对手VMware那里夺来了不少市场份额。
近几个月来,两家公司都发布了更新的hypervisor管理程序:微软的Hyper-V R2和VMware的vSphere。
在这里我将对两家公司的hypervisor在一些常见的特性和功能上作一个对比。
但是我不会提供关于哪个产品适合您的组织机构的建议。
这个表格对比了四个版本的vSphere和三个可用版本的Hyper-V R2。
在表格下面我将逐个解释每个对比项目。
(产品说明,vShpere的上市之后,VMware发布了Enterprise Plus版本的hypervisor管理产品。
Enterprise Plus提供了旧版本产品没有的一些扩展功能。
客户可以从Enterprise版本升级到Enterprise Plus版本来获得这些功能)最多主机处理器。
代表物理主机系统可识别的处理器数目。
要记住,Windows卷是限制于Windows,不一定限制Hyper-V。
最多核心/处理器。
代表可识别的物理处理器核心数目。
最多虚拟SMP。
这代表在单个虚拟机中支持的虚拟处理器最大数量。
注:这是最高值,并不是每个客户操作系统可以支持的虚拟处理器的最大数量。
最高主机内存(GB)。
hypervisor可识别的RAM最高容量。
最大内存/VM。
单个虚拟机可分配到的RAM最高容量故障转移节点。
可以集群在一起的最大物理主机数目。
N/A代表该故障转移集群不支持特定版本的hypervisor。
内存过量分配。
hypervisor管理程序是否支持内存过量分配?内存过量分配vSphere中的一种技术,让管理员能够分配给虚拟机超出实际提供给主机的更多内存。
此前有很多关于这个主题的正反面文章。
但很显然,分配更多资源可以提升虚拟机的整体密度。
在生产环境中使用内存过量分配取决于每个机构。
我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用,这项功能能带来很大的好处。
Hyper-V动态内存与VMware内存过量使用的对比

Hyper-V动态内存与VMware内存过量使用的对比动态内存(Dynamic memory)是微软应对虚拟化中常见问题所做的努力:如何有效地分配内存给不是一直需要它的虚拟机。
内存一直是人们最先耗尽的关键资源。
结果是,缺少内存会是固结率低的起源。
压力还来自于某些应用所有人,他们为应用索要尽可能多的内存,即使是没有必要分配他们需要的内存量。
在理想世界中,用户能分配大量内存并在需要使用这些内存时按需使用它们。
有时候Hyper-V的情况并不如此:如果在虚拟机启动时给它分配4GB内存,不管它需不需要,它占有这4GB的内存,在VM关闭之前它不会把内存返还给Hyper-V。
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固结率低于微软的竞争者,这也让它很难以有效的方式分配内存。
随着Hyper-V R2 SP1的发布,微软添加了动态内存支持,这和它主要的竞争产品VMware ESX中利用的内存过量使用(memory over-commitment)非常不一样。
微软长时间声称,虚拟机承担的内存超过物理量很危险,因为所有这些虚拟机也许同时需要分配。
不管这是否是真实情况,我们一般在其它IT领域使用超额认购(over-subscription),如存储,微软的立场在微软社区得到应用。
动态内存本质上平衡了来宾操作系统的管理系统功能来达成其目的。
它主要依赖于大部分现代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容量来实现实时的内存添加和移除。
动态内存背负该功能,允许Hyper-V在虚拟机运行时在其上添加或移除内存。
一旦服务器启动,Hyper-V显示一池免费内存。
虚拟机都是从这个池中分配内存。
如果Hyper-V主机本身需要更多内存,也可以用恰好相同的方式增加。
动态内存和内存过量使用不同,因为Hyper-V会拒绝保证超过池中可用的物理内存。
通过从来宾操作系统中平衡热添加和热移除功能来保证内存从虚拟机返回到系统。
让我们来看看动态内存评价该方法功绩的要求。
首先,Hyper-V和现有的Windows虚拟机必须有应用其上的SP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yper-V 动态内存与VMware 内存过量使用的对比动态内存(Dynamic memory)是微软应对虚拟化中常见问题所做的努力:如何有效地分配内存给不是一直需要它的虚拟机。
内存一直是人们最先耗尽的关键资源。
结果是,缺少内存会是固结率低的起源。
压力还来自于某些应用所有人,他们为应用索要尽可能多的内存,即使是没有必要分配他们需要的内存量。
在理想世界中,用户能分配大量内存并在需要使用这些内存时按需使用它们。
有时候Hyper-V 的情况并不如此:
如果在虚拟机启动时给它分配4GB内存,不管它需不需要,它占有这4GB的内存,在VM关闭之前它不会把内存返还给Hyper-V 。
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固结率低于微软的竞争者,这也让它很难以有效的方式分配内存。
随着Hyper-V R2 SP1的发布,微软添加了动态内存支持,这和它主要的竞争产品VMware ESX中利用的内存过
量使用( memory over-commitment )非常不一样。
微软长时间声称,虚拟机承担的内存超过物理量很危险,因为所有这些虚拟机也许同时需要分配。
不管这是否是真实情况,我们一般在其它IT 领域使用超额认购
( over-subscription ),如存储,微软的立场在微软社区得到应用。
动态内存本质上平衡了来宾操作系统的管理系统功能来达成其目的。
它主要依赖于大部分现代服务器和操作系
统的容量来实现实时的内存添加和移除。
动态内存背负该功能,允许Hyper-V 在虚拟机运行时在其上添加或移除内
存。
一旦服务器启动,Hyper-V 显示一池免费内存。
虚拟机都是从这个池中分配内存。
如果Hyper-V 主机本身需要
更多内存,也可以用恰好相同的方式增加。
动态内存和内存过量使用不同,因为Hyper-V 会拒绝保证超过池中可用
的物理内存。
通过从来宾操作系统中平衡热添加和热移除功能来保证内存从虚拟机返回到系统。
让我们来看看动态内存评价该方法功绩的要求。
首先,Hyper-V和现有的Windows虚拟机必须有应用其上的SP1。
新版的Windows 7和Windows 2008 R2可能
已经安装好了服务包。
另外,Hyper-V 可以在每虚拟机的基础上完成,所有虚拟机都默认地与静态内存模式一致。
图1: VM内存分配
虚拟机都分配到启动量的内存用于启动程序。
由于动态内存有赖于负载在来宾操作系统上的服务和驱动,需要一次只用于启动程序(图1)的内存分配。
这是个自相矛盾的问题,在OS启动前没有动态内在,但是启动OS又需要内存。
大部分人建议,用户分配大量启动内在来满足启动OS和用于它们正常运作的应用程序,留下动态内在来
处理“爆发”需求。
微软官方的说法是,用户只需分配足够的启动内存来满足OS的需求。
虚拟机必须设置最大的内存量,这为虚拟机可以从池中获得的内存量设了限制。
最大的这个值可能是64GB 最后,用户可以配置一个“内存缓冲区”,这是基于虚拟机承担量的额外分配。
这个缓冲区是用来抵消所有由动态内存自身分配和向下分配程序引起的所有过量。
所以实际的内存分配是承担内存加上这个内存缓冲。
这个缓冲默认是20%所以如果一个虚拟机限额是16GB且使用4GB的内存,那么要分配大概820MB(4GB的
20%或总共4.8GB)。
随着虚拟机内的内存需求增长,缓冲适当增长,直到到达配置最大量。
如果从内存角度Hyper-V 主机变得饱和,可以牺牲该缓冲,而主机可以首先为承担的内存需求服务。
缓冲用作一般的缓存来提高性能,即使动态内存并没有施压要完成该工作。
有人会说,这个缓冲只不过是为了动态内存的执行添加了20%勺内存,而其他人则认为该功能提供了附加的管
理能力,所以额外的内存也是值得的。
记住,动态内在只在某些受支持的来宾系统上工作。
它们在完全由管理程序控制的内存管理解决方案中有一些优势,因为它们为运行在大部分企业数据中心的一般范围的操作系统提供更好的
兼容性。
如果配置内存的IT管理员不能正确地监控或管理它们,就有性能降低的可能。
重要的事情是理解该模式的好处,并采取正确的行为来监控它们,用专用的警示来引导管理员采取步骤在他们生根之前避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