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水资源 阅读附答案
[课外阅读]地球上的水资源
![[课外阅读]地球上的水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8cd88eab3169a4517623a30d.png)
[课外阅读]地球上的水资源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如果将海洋中所有的水均匀地铺盖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就会形成一个厚度2700米的水圈。
所以有人说地球的名字起错了,应该叫作“水球”。
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社会的形成,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
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水与空气、食物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
人体重量的50-60%由水组成,儿童体内的水分更高达80%。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在这3%的淡水中,可供直接饮用的只有0.5%。
所以说,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自古以来人们就逐水草而居。
大约在50亿年前的原始地球,天空烈日似火,电击雷轰;地面熔岩滚滚,火山喷发。
这种自然现象成了生命起源的“催生婆”。
巨大的热能,促使原始地球各种物质激烈地运动和变化,孕育着生机。
原始地球由于不断散热,灼热的表面逐渐冷却下来,原来从大地上“跑”到天空中去的水,凝结成雨点,又降落到地面,持续了许多亿年,形成了原始海洋。
在降雨过程中,氢、二氧化碳、氨和甲烷等,有一部分带入原始海洋;雨水冲刷大地时,又有许多矿物质和有机物陆续随水汇集海洋。
广漠的原始海洋,诸物际会,气象万千,大量的有机物源源不断产生出来,海洋就成了生命的摇篮。
机物——氨基酸。
同时,用紫外线照射也能得到有机化合物。
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胰岛素,这是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的征途上的一大步。
水大原始地球由于不断散热,灼热的表面逐渐冷却下来,原来从大地上“跑”到天空中去的水,凝结成雨点,又降落到地面,持续了许多亿年,形成了原始海洋。
在降雨过程中,氢、二氧化碳、氨和甲烷等,有一部分带入原始海洋;雨水冲刷大地时,又有许多矿物质和有机物陆续随水汇集海洋。
广漠的原始海洋,诸物际会,气象万千,大量的有机物源源不断产生出来,海洋就成了生命的摇篮。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阅读理解附答案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阅读理解附答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
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
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
从地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
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
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
此外,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都变成冰了。
近来,科学家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
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
1996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至30分钟,就会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外层大气,每天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冰球总数最高达4.3万个。
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
当距离地球6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
当这些碎片暴露在阳光下时,就地迅速汽化,成为厚达48公里左右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
弗兰克博士估计,每隔一万到两万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2.54厘米。
20..根据文意,简要回答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水是从哪儿来的?”(2分)2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
B.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 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都变成冰了。
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阅读理解

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阅读理解题目:探寻地球上的水——源头与存在一、引言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约70%的表面被水覆盖着,而地球上的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个问题困扰着人类许多年,对于地球上水的来源,有着各种理论和观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寻地球上水的源头,并深入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存在方式。
二、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和大气中。
在地球的水资源中,海洋是占据绝对优势的部分,占据了地球水资源的97%,其次是冰川和冰盖,占比约为2%,其余的1%则分布于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大气中。
这些不同的水资源形式,其水源和存在方式也各异。
三、地球上水的来源1. 流水地球上的水源之一来自流动的水,比如河流和湖泊。
这些水源主要是来自雨水、融雪和融冰,以及地下水的补给。
这些水源通过地面径流、蒸发和渗漏等方式,最终进入大海和海洋。
2. 地下水地下水是地球水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来自于降雨和地表水的渗漏,并经过地下水的运移和储存,最终进入地表水系统。
地下水对于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人类饮用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3. 碎屑和岩石中的水地球的内部结构中包含许多保有水的矿物和岩石,这些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形成过程中残存的水,比如地幔中的水、岩浆中的水等。
这部分水资源主要以地热和地球运动等方式释放,并最终进入地表水系统或大气中。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地球上的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其来源和存在方式对于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通过对地球上水的来源和存在方式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的水资源,保持水资源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五、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从地球上水的分布、来源和存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地球的水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六、结语地球上的水是宝贵的资源,它的存在和来源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十二)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十二)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
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盐度主要受降水、蒸发等因素影响;在近岸地区,海水盐度受入海径流影响大。
下图示意冬季北印度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1)描述图示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表层海水盐度差异的成因。
答案:(1)表层海水盐度东低西高(孟加拉湾表层海水盐度低于阿拉伯海);东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北向南升高;西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北向南降低。
(2)阿拉伯海周边地区河流稀少,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孟加拉湾周边地区有河流入海,陆地淡水汇入量大,对海水的冲淡作用强。
解析:本题以海水盐度分布图设置问题,涉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读图,等值线图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先整体描述,再关注特殊。
整体特点:图示海域的盐度大致西高东低,阿拉伯海的盐度整体高于孟加拉湾;特殊表现:孟加拉湾的海水盐度大致由北向南升高,阿拉伯海的盐度大致由南向北升高。
(2)结合材料读图分析,阿拉伯海周边地区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河流稀少,注入的陆地淡水少,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孟加拉湾周边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径流量大,注入的河流淡水多,对海水稀释作用强。
小提示: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环节⑥的能量最主要是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③的名称是_______,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⑤和⑧的数量变化情况是:⑤__________,⑧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
(2)图中________(填序号)环节短时期内增多易导致城市地表径流水位迅速上升,从而形成城市内涝;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________环节(填序号);伴随着大气水平运动进行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填名称)。
毕东海《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毕东海①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8%。
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均摊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2400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水星"了。
而太阳系的水星,没有海洋,也没有水。
②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
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固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了原始地球。
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
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5%的水,最多的可达11%。
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1/800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
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
③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
从今天活火山的研究发现,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的确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
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75%,数量很大。
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万吨。
自地球诞生至今,不知有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
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
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
火山喷发时熔岩温度高,使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
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
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
世界水资源阅读含

世界水资源阅读答案世界水资源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散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概有乘以10的14立方米。
但是,这些水资源中有%是海水,而淡水总量只占全世界总水量的%。
何况,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
因为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当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特别有限。
因此,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计和生活关系亲密的淡水储量大概只有40乘以10的14立方米,仅占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
可见,只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质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极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均匀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绝大多数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域。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添快速。
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增添到5548亿立方米。
在2004 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工业用水占%,生态用水占%,而农业用水则占到%。
当前我国农业浇灌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对比差距显然。
假如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此刻的比的比率散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域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当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域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域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连续发展将没法连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欠缺不单打破了人们以前以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断的美梦,并且水资源正在代替石油而成为全世界引起危机的主要原由之一。
依据统计,此刻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对淡水资源的严重欠缺。
全世界已经有四分之一人口面对着一场为获得足够的饮用水、浇灌用水和工业用水而睁开的斗争。
这场因为水资源而睁开的争斗不单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域与地域之间,甚至村庄与乡村之间。
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三分之二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对动乱不安的场面。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附答案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附答案人类水资源现状(14分)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
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
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世界上早已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初三地理水资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地理水资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
水利部确定年我国开展“节约每一滴水,从自身做起”的活动。
据此回答第下题.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加剧的现象是A.南水北调B.修建水电站C.浪费水和水污染D.全球气温变暖【答案】C【解析】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和水污染都是造成水资源的危机的原因。
故浪费水和水污染现象是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
2.目前,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A.大洋中脊B.海沟C.大陆架D.大陆坡【答案】C【解析】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
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成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叫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叫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
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在大陆架上,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海底地形的特点3.下列不属于家庭节水行为的是()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B.使用节水器具C.少量使用洗涤剂D.让水龙头滴水来节水,使水表不走数字【答案】D【解析】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水多用,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是我们每个公民在生活中都能做到的节水措施,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是企业性的节水措施。
【考点】该题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
4.以下工程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是()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青藏铁路D.西电东送【答案】A【解析】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水资源阅读附答案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约有13.861017立方米。
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每升水中含氯量小于1克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
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
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
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仅占淡水总量的11%。
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
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
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
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
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3.5比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这就意味着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保证。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全球已经有1/4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
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
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
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若删去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约和仅两字,对文意的表达有什么影响?2分
2.根据第②自然段的内容,分条概括出我国严重缺水的原因。
2分
3.请你根据文意,联系今年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早的现实,为本文续写第④自然段,简要谈谈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途径。
2分
答案:
1.删去约表意绝对,与事实不符,不科学,不严密;
删去仅,则语气平淡,不能体现对淡水总量小的强调。
2.人均储水量相对较少。
南北分布不均。
湘水量增长迅速。
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
3.答案开放,要紧扣前文内容,从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用水的灌溉利用率,合理配置水资源等方面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