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前生物 (1)

合集下载

关于恐龙的基本知识介绍

关于恐龙的基本知识介绍

关于恐龙的基本知识介绍恐龙是地球上已经灭绝的一类史前生物,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近1.6亿年的时间。

恐龙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分布在各个大陆上,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它们的体型巨大,有些甚至可以长到40米长,而有些则只有鸽子大小。

恐龙的种类繁多,以下将对一些常见的恐龙种类及其特征进行介绍。

1. 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霸王龙是恐龙中最著名的一种,它被认为是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

霸王龙的身长可达12米,体重可超过8吨。

它们拥有强壮的后肢和锋利的牙齿,能够以极高的速度追捕猎物。

霸王龙生存在白垩纪晚期,它们生活在现今北美洲的地区。

2. 长颈龙(Brachiosaurus)长颈龙是恐龙中最大的植食性恐龙之一。

它们的颈椎非常长,使它们能够够到较高的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长颈龙可长达25米,身高约为13米,体重可以达到80吨。

这些巨大的生物生活在侏罗纪时期,主要分布在现今的北美洲。

3. 三角龙(Triceratops)三角龙是一种拥有大量角和鳞甲的草食性恐龙。

它们有一对巨大的眼角和一根顶骨上方延伸的鼻角,以及一道由骨板组成的颈圈,为自身提供了一定的防御能力。

三角龙的长度可达9米,体重可超过12吨。

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晚期,主要分布在现今的北美洲。

4. 迷惑龙(Velociraptor)迷惑龙是一种小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为2米,体重约为15公斤。

它们拥有锐利的爪子和尖锐的牙齿,用于捕捉猎物。

迷惑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5. 始祖鸟(Archaeopteryx)始祖鸟是被认为是恐龙和现代鸟类之间的过渡物种。

它们拥有羽毛,可以飞行。

始祖鸟约有50厘米长,最早发现于德国的石灰岩中。

始祖鸟生存于侏罗纪时期,是已知的最早的飞行动物之一。

这些恐龙只是众多种类中的一小部分,它们的存在丰富了我们对地球历史的了解。

恐龙曾经统治地球数百万年,但最终因某种原因导致它们的灭绝。

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包括气候变化、环境灾难和地质灾害等。

史前生物

史前生物

鱼是怎样由水中登上陆地的呢?最早登陆的先驱,究竟是哪 一种鱼呢? 大约在3亿年前的地层化石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鱼化石--总 鳍鱼。总鳍鱼有两大特点:一是它的胸鳍和腹鳍的骨骼排列方式 和现代生存的青蛙的四肢骨基本相同,这种强有力的鳍,便于在 陆地上支撑和移动身体;二是总鳍鱼能用鳔直接呼吸空气。 泥盆纪晚期,由于地球气 候变得恶劣起来,湖沼干涸, 盾皮鱼类绝种,许多种鱼也同 样面临着灭顶之灾。在这漫长 的年代中,总鳍鱼中的某些很 好地适应了环境,它们依靠偶 鳍、内鼻孔和鳔爬上陆地寻找 水源和食物,久而久之,其中 的一部分逐步演化为原始两栖 类动物,为动物最终征服陆地 奏响了前奏曲。
德国那个著名 的始祖鸟化石。
以开花为显著特征的植物是什么类型的植物?
五爪金龙
珊瑚藤 悬铃花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以开花为显著特征的被子植物。 能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开始取代了裸子植物的统治地位, 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地球上属于被子植物时代,地球被装 饰得五彩缤纷。这类植物是植物中进化得最高的一类,真 不知道它们还会向什么样子进化。
恐龙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1亿6千万年,一度成为统治地球的主 人。根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被科学家命名的恐龙至少有650种。这 些恐龙大小不一,干奇百怪,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构成了奇异的 恐龙称霸的世界。
禄丰龙 发现 于中国云南禄 丰,长6米、高 2米,植食性。 为后来巨大植 食性恐龙的祖 先。
异齿龙是早期一种凶猛可怕 的食肉动物。至于它背上的 那个“帆”,可能是用来调 节体温的。
在文昌鱼的基础上进 化,发展出现了鱼类。有 了一根真正支撑身体的脊 柱,埋藏在脊柱背面有一 条柔软的脊髓和向前膨大 所进化形成的脑。形成的 高度发达的神经中枢,使 动物空前的聪明了起来。 鱼,有了鳍和尾巴。全身 成为流线型,可以到处游 来游去。它们成了当时地 球上最高等的动物。在这 以后的5000万年,可以叫 做鱼的时代。

史前生物

史前生物
从距今34-18亿年前这漫长的16亿年中,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原始无真核细胞在 不断地进化。从距今18亿年前开始,地球进入震旦纪,大约又经过了12亿年到6亿年前,有细胞核、细胞器分化 的真核生物出现了,从此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这时期的海洋生物主要是蓝藻、红藻和绿藻,原生 动物大概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到距今6亿年前时,已经有浮游动物、杯海绵和腔肠动物了。
前寒武纪末期,更复杂的生命形式漂流在乎静的古代海洋里,其中包括7.5~20厘米长的盘状的伊迪卡拉水 母和5~12.5厘米长的椭团形的狄更逊水母。因为没有捕食动物,它们的世界是和平的。
早期生物
寒武纪时期,成千上万种新生物在海底诞生。最早出现的是形状像香槟酒杯一样的动物和生活在管状和角状 结构里的动物。随后,长有硬壳的草食动物和最早的捕食动物出现。这——时期的许多动物看上去很奇怪,因为 它们没有现生的近亲。但另外的一些生物则是蠕虫、有壳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祖先。海洋中含氧量的增加可能是这 一时期新的生命形式大量出现的一个原因。这个名字的词源是“离奇的白日梦”。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搞清楚 它到底长得什么样却真的是一场噩梦。本世纪初当它的化石在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矿坑被发现的时候,它看起来 好像带刺毛的蠕虫。后来,一位科学家认为这种动物的身体是管状的,以7对长腿站立,背上长有触手,并将它命 名为怪诞虫。科学家在中国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怪诞虫的近亲。这些动物并没有长腿。给它命名的那位科学家所认 为的长腿实际上是它背上的刺,他认为的触手却是肉足。但这种动物到底哪端朝前哪端向后,却仍然是一个难解 之谜。寻找化石的科学家偶尔会发现这样的地点:矿物质细粒迅速覆盖古代动物的整个身体,将它们的软体部分 连同外壳或骨骼一起保存下来。在这种罕见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千百万年前的动物非常漂亮的细节,看起来就像 它们活着的时候一样。

史前十大恐怖生物_史前第一可怕巨兽

史前十大恐怖生物_史前第一可怕巨兽

史前十大恐怖生物_史前第一可怕巨兽众所周知,在远古时代,恐龙统治了地球长达上亿年,但是最凶猛的生物事实上并非只有恐龙,正如狮子大象之于现在的人类一样。

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体型更加硕大,牙齿更加锋利的动物仍然十分普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那些史前的恐怖巨兽!史前十大恐怖生物1、史前巨鱼- 轻易撕裂鲨鱼史前巨鱼听名字就知道其有多可怕,约有10米长,生活在4亿年前,能够瞬间将鲨鱼撕成两半,面对这样的海洋生物,绝对是不择不扣的霸主。

科学家认为史前巨鱼有可能就是地球上第一个百兽之王,统治一个时代。

2、沧龙- 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沧龙生存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的海洋霸主生物,是由陆地上的蜥蜴进化而来,其体长可达21米,并且重达40吨,有巨大的头部以及强大的咬噬能力,在水中沧龙用肺呼吸,并且视觉较弱,听觉和嗅觉发达。

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

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从陆地上的崖蜥进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并且迅速繁衍,随后和恐龙一起灭绝),但却一路乘风破浪,把比它历史早远得多的上龙类赶尽杀绝,是海陆两栖动物。

是史前十六大海洋巨兽之首。

3、奇虾- 地球上的第一批霸主大概是地球上的第一批霸主,5亿年前的海中食物链顶端。

5.3亿年前的海洋中,最凶猛的捕食者莫过于奇虾了。

这是一种攻击能力很强的食肉动物,它的个体最大可达2米以上,而当时其他大多数动物平均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

奇虾被认为是显生宙海洋生态系统中最早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

奇虾也是地球上的远古十大怪兽之一。

4、远古蜈蚣虫- 蜈蚣的祖先是蜈蚣和千足虫的祖先物种,其体长可超过2.4米,是一种身体肥硕的远古生物,也是迄今发现为数不多的无脊椎掠食性生物。

它们生活在石炭纪至二叠纪早期,大约3亿年前,栖息在现今北美洲和苏格兰境内,当时的他们几乎是完全没有天敌的。

远古蜈蚣也是盘点鲜为人知的十大远古超级生物。

5、械齿鲸- 原始鲸类是人们已知的原始鲸类之一,它是由陆地动物进化而来的,随后它又进一步进化为两种现代的鲸类。

5种生活在一百万年前的“史前生物”,第三个目前仍有存活!

5种生活在一百万年前的“史前生物”,第三个目前仍有存活!

5种⽣活在⼀百万年前的“史前⽣物”,第三个⽬前仍有存活!
1、海懒兽:拥有数⽬众多且厚重结实的⽛齿,巨⼤的⽖⼦可以让它们像船锚⼀样固定在海底。

2、雕齿兽:⼀种史前体积庞⼤的哺乳动物,⼤约在⼀万年前灭绝。

3、隐鹮:⼀种体长70-80厘⽶的⼤鸟,隐鹮史前⼀百万年前就已存在,⾄今虽有幸存,但数⽬极少。

4、洞狮:⽣活在距今30万到10万年期间,洞狮绝迹于⼀万年前最后⼀次冰河的消失,⼈类⼤量猎杀是洞狮灭绝的原因之⼀。

5、巨河狸:⼜名巨⽔獭,在1万年前最后⼀次的冰河时期末灭绝。

巨河狸的灭绝可能是因更新世末的⽣态重组所致,⼈类到达美洲亦可能是其中⼀个因素。

盘点十大史前海洋巨兽

盘点十大史前海洋巨兽

盘点十大史前海洋巨兽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海洋生物数不胜数,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已经灭绝的十大史前海洋巨兽都有哪些吧。

1、邓氏鱼邓氏鱼活在古生代泥盆纪时期(约3.6亿至4.15亿年前),身体庞大,长约8米,重量可达3.4吨,咬合力可达500千克!邓氏鱼是泥盆纪时代最大的海洋猎食者,可谓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

2、滑齿龙滑齿龙是一种海洋爬行动物,在侏罗纪晚期,约1亿6000万年前到1亿5500万年前。

滑齿龙嗅觉惊人,即使在水中很远也能闻到猎物。

而且它有4片动力惊人的桨鳍,一旦发现猎物马上飞快地游过去,很少能从他手中逃脱的。

而且滑齿龙的长颚里长满了尖锐的牙齿,撕咬力巨大,即使恐龙也要让它三分。

3、巨齿鲨巨齿鲨大概生活在2800万-150万年前,曾经在地球上分布很广,现在已灭绝。

巨齿鲨大约有18-30米长,体重约40-80吨。

巨齿鲨是已发现地球历史上具有最强撕咬力量的生物之一,最大咬合力可达36吨,远远超过了霸王龙。

巨齿鲨可以很轻松愉快地咬碎鲸鱼最硬的头骨。

4、巨型黄貂鱼巨型黄貂鱼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的淡水鱼。

这种鱼生活在几百万年前,没想到现在还存在于这个世界。

它的捕杀能力虽然不像那些史前生物那么强,但能存在世界这么久也算是很厉害了。

5、克柔龙克柔龙是蛇颈龙的一个分支,在进化中颈部越来越短,身体也越来越灵巧。

克柔龙生活在一亿两千万年前的白垩纪,他有一张令人畏惧的大嘴,仿佛可以吞噬一切!克柔龙的牙齿都是很大一颗颗的,由此可以想象它的撕咬能力应该是很强的。

6、莱茵耶克尔鲎莱茵耶克尔鲎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鲎类(鲎是地球孕育之初、鱼类刚刚诞生就有的一种生物,而且4亿年来几乎没变过样子,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莱茵耶克尔鲎全长可达2.5米, 生存于三亿九千万年前的泥盆纪。

7、龙王鲸龙王鲸是已经绝种的古代海洋哺乳动物,现代鲸的近亲,生活在3900万至3400万年前。

世界上最大的史前生物

世界上最大的史前生物

世界上最大的史前生物之前发现频道有播一系列的史前生物模拟影片,利用特效来将已经灭绝的史前生物做出来,然后演出一段好像他们真实活着的情境片,令人心惊胆战。

这次就要来介绍一些巨大史前生物,总觉得如果他们出现在现代,会不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呢?世界上最大的史前生物Titanoboa 泰坦巨蟒这只泰坦巨蟒的嘴巴咬着一只大鳄鱼,所以大家就可以比较一下大鳄鱼在他嘴巴里变得有多小。

右边有一位弟弟还偷摸这巨蟒,如果巨蟒是活着的,弟弟你就要赶快转身狂奔了啊(汗)。

他的长度有12 公尺长,重量为1,134 公斤。

他是在两百五十万年前绝种的,是从古至今最大只的蛇种。

Gorgonops 丽齿兽这长得很不友善的丽齿兽,是一种掠食动物,他的动作非常快速,会猎捕恐龙来吃喔。

他是出现在两亿六千年前的生物(好险),最大只有4 公尺长,看他那超大颗的暴牙,就知道被咬住一定逃不了。

如果让他跟暴龙对战不知道会怎样(越想越可怕了)。

Megatherium 大地懒我们可以将大地懒形容为当今树懒的巨型危险版,但是动作一样很慢,最大只差不多有4 公尺长,据说在当时,他的巨大程度让他没有什么天敌。

他是在大约一万年前灭绝的,如果把上图的女性放到大地懒正在抱抱的手里,就好像人类拿着娃娃的大小啊(汗)。

Quetzalcoatlus 风神翼龙风神翼龙是史上存活过最大的飞行哺乳类动物,当他展开双翼的时候,宽度可达到 10.7 公尺,重量可达 226.8 公斤,他生存于大约七千万年前。

据说他的骨头硬邦邦,因为有出现过翼龙小孩的化石,显示出有被蜥鸟盗龙咬过,结果盗龙的牙齿居然断裂卡在骨头上。

Mosasaurus 沧龙沧龙是肉食性的海生爬行动物,他最大可达到 18.3 公尺,体型粗壮,牙齿超级锐利,头部硬邦邦,把他想成用鳍游泳的超巨大鳄鱼,应该就能够感受到他的可怕(抖),幸好他只存在于 7,000 万年前。

如果这五种一定要逼我遇到一种,那我应该会选大地懒吧,不过就算不会被他吃掉,可能也会不小心被撞飞或踩扁之类的(囧)。

史前最危险的十大巨兽 远古时代最大的生物

史前最危险的十大巨兽 远古时代最大的生物

史前最危险的十大巨兽远古时代最大的生物在远古时代,或许是没有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存在,大部分动物都长的特别的大只。

下面就让带领大家认识一下远古最大的生物有哪些吧!远古最大的生物10、碳龟这种上古龟的头有足球那么大,身子比小汽车还大一圈,尖利的喙和厚重的脚爪都是捕食利器。

9、远古蜈蚣体长近3米的大家伙,好在3亿年前就灭绝了,不然让这种虫子出现在你家卫生间试试……8、布龙度蝎又叫雷蝎,是一种水中生存的蝎子,平均体长1米多,但也有两三米的。

是当时的水中掠食者之一。

7、莱茵耶克尔鲎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板足鲎,体长2.5米,上面的布龙度蝎在这玩意面前就跟狗一样,只有被碾压的命。

6、奇虾大概是地球上的第一批霸主,5亿年前的海中食物链顶端。

5、Plumonoscorpius这种上古蝎子至今学界都没有给出正式的中文译名,和前面的布隆度蝎是亲戚,不过这种蝎子更为可怕一些——它的猎食范围进化到陆地上了。

4、广翅鲎传说中的克拉肯怪兽就是以这种怪物为原型的。

长达12米的外壳让一切上古时代胆敢跟它叫板的生物都讨不到一丁点便宜。

3、野猪鳄白垩纪晚期生物。

通常在河流或者湖泊内猎食,就好像现代的鳄鱼一样,直到它最后出击的那一刻之前,任何猎物都不会发现水面上它的小眼睛。

2、泰坦蟒这种蛇在当年还算是小个子呢,15米长,和上面的野猪鳄是宿敌。

这种关系也延展到了现代,蟒蛇和鳄鱼至今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但凡见面必厮杀。

1、梅尔维尔鲸利维坦鲸属鲸中最大的一种,属于抹香鲸。

全长18米,光是牙就有35厘米,鲨鱼在它嘴里属于一口一个的开胃小菜。

鲜为人知的十大远古超级生物1、远古蜈蚣虫远古蜈蚣虫是蜈蚣和千足虫的祖先物种,其体长可超过2.4米,是一种身体肥硕的远古生物,也是迄今发现为数不多的无脊椎掠食性生物。

它们生活在石炭纪至二叠纪早期,大约3亿年前,栖息在现今北美洲和苏格兰境内。

2、巨蛤P. platinus是迄今发现地球历史上最大的双壳类生物之一,其体长达到3米,相比之下,它们的体积是现代大型蛤类生物的2.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迹化石
• 史前分类
• 史前共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 代和新生代五个时期。
太古代
• 地球形成约在50到46亿年前。当时大地上火山遍地,岩浆 横流,环境之恶劣不在今日金星之下。但由于地球距离太 阳较金星远一些,且自转周期合理,这为生命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随着地球表面的不断冷却和水气的增加,大地开 始出现了水并逐渐汇集得越来越多。 • 约在3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海洋。几乎完全是淡 水的原始海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有机质,如氨基酸、核苷酸 等,它们可能原本是地球上所有,也有一部分来自彗星。 在太阳及地球其它物理作用下,一些有机质出现了肽键并 进而形成蛋白质。在随后的几亿年中,这些蛋白质越来越 复杂,终于在34亿年前生命开始出现了。
• 史前生物大灭绝可能缘于全球变暖
• 在大约2.5亿年前,地球上有约90%的海洋 生物和75%的陆地生物物 种消失。美国科 学家研究认为,火山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可能引发了史前生物大灭绝 。
• 据《科学》杂志网站报道,以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沃德 为首的研究小组通过化学、生 物学等手段,对南非裸露 沉积层一处300米厚的截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 地球在 大约2.5亿年前曾经历了大约1千万年的物种逐渐消 失阶段,然后突然进入一个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阶段。这 一阶段持续了大约500万年。 • 科学家认为,那时在现为西伯利亚的史前地区出现了大量 的火山活动,导致全球变暖,同时地球上的地质活动造成 海平面下降。全球变暖和氧气减少的长期作用引起了物种 加快灭绝。
灭绝
• • 伽马射线"屠灭"史前生物 大约4.4亿年前,地球进化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生物大灭绝,大约三分之 二的物种毁于一旦。最新研究表明,这次进化灾难的罪魁祸首可能是当时的 伽马射线大爆发。它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使得太阳紫外线肆无忌惮地辐射, 给当时的地球生物带来了致命伤害。 研究小组负责人、美国天文学家阿德里安· 梅洛特7日介绍说,这次生物灭绝 被称作"奥陶纪大灭绝",在进化史上5次最为严重的大灭绝中排名第二。"对于 这次生物灭绝,之前比较流行的理论解释是由冰期到来所致。但我们(研究后) 认为,有非常有利的间接证据可以说明,伽马射线爆发才是真正原因。 奥陶纪化石记录显示,当时三分之二的物种"展现在我们面前。
虽说物种会不可避免的走向灭绝之路,但生命呢?在 浩瀚的宇宙中,总会有合适的环境供生命栖息,宇宙 不灭,生命不息。
• 侏罗纪时,恐龙主宰大地。在超过5500万年的时间内,它们发展成为植食性和肉食
性恐龙,小的像鸡那么大,大的像座高楼。同时,地球上单一的大陆分解为两个大陆, 植物和气候变得更加多样。但地球上仍然很温暖,而且没有草或开花植物。鸟臀类耻 骨指向后方。鸟臀类恐龙包括了从小型的棱齿龙类到大家熟悉的大型植食性恐龙,例 如剑龙。它还包括了下一个恐龙时期--白垩纪的角龙类和鸭嘴龙类。在德国,有一个矿 山,那里1.45亿年前的石灰岩完美地保存了死于含有毒水体的古代泻湖中或其附近的 动物。在发现于这个采石场的许多精美化石中,有8件身长30厘米的鸟类化石。这是迄 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鸟类。它的名字叫做始祖鸟(意为"古代长羽毛的翅膀")。陆地上行走 的最大动物出现于这个时代,它们是蜥脚类。这些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头很 小,而身体却非常巨大。它们用勺状或锥状的牙齿咬断植物,并借助吞下的石块在巨 大的胃中消化这些植物。
• 蜥脚类是从原蜥脚类进化而来的。后者最早出现于三叠纪,体长接近 9米。蜥脚类又分成许多类群,它们在大小和体形上变化很大。粱龙 类是所有蜥脚类当中最长的,具有一条鞭子一样的尾巴。震龙是一种 体长超过36米的梁龙,有四辆大巴士那么长!
• 但所有侏罗纪蜥脚类中最大的是腕龙类,它具有高的像长颈鹿一样的 胸膛和宽大的身体。一些腕龙有6层楼那么高,体重相当于50头大象。 尽管它们如此巨大,它们仍然可能被巨大的肉食性恐龙捕食,如体长 接近12米的异龙。这种绝灭已久的动物不同于几乎所有的现代鸟类。 它有牙齿,翅膀上有爪,还有一条长长的骨质尾巴。这些都是恐龙和 其他爬行动物的特点。但它像鸟一样也有羽毛。除了羽毛之外,它看 起来很像一个小型的肉食性恐龙,以至于有一只始祖鸟在发现其骨骼 周围岩石上不清楚的羽毛印痕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一只恐龙。
前寒武纪末期,更复杂的生命形式漂流在 乎静的古代海洋里,其中包括7.5~20厘 米长的盘状的伊迪卡拉水母和5~12.5厘 米长的椭团形的狄更逊水母。因为没有捕 食动物, 它们的世界是和平的。


寒武纪时期,成千上万种新生物在海底诞生。最早出现的是形状像香槟酒杯一样的动 物和生活在管状和角状结构里的动物。随后,长有硬壳的草食动物和最早的捕食动物 出现。这--时期的许多动物看上去很奇怪,因为它们没有现生的近亲。但另外的一些生 物则是今天的蠕虫、有壳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祖先。海洋中含氧量的增加可能是这一时 期新的生命形式大量出现的一个原因。这个名字的词源是"离奇的白日梦"。但是对于科 学家来说,搞清楚它到底长得什么样却真的是一场噩梦。本世纪初当它的化石在加拿 大布尔吉斯页岩矿坑被发现的时候,它看起来好像带刺毛的蠕虫。后来,一位科学家 认为这种动物的身体是管状的,以7对长腿站立,背上长有触手,并将它命名为怪诞虫。 科学家在中国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怪诞虫的近亲。这些动物并没有长腿。给它命名的那 位科学家所认为的长腿实际上是它背上的刺,他认为的触手却是肉足。但这种动物到 底哪端朝前哪端向后,却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寻找化石的科学家偶尔会发现这样的 地点:矿物质细粒迅速覆盖古代动物的整个身体,将它们的软体部分连同外壳或骨骼一 起保存下来。在这种罕见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千百万年前的动物非常漂亮的细节,看 起来就像它们活着的时候一样。
史前生物
• 史前生物是指许多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体,年代范围大约 是从38亿年前到大约公元前3500年人类开始保留文字纪 录以前。史前生物的型态包括了海洋中类似细菌的细胞生 物,到藻类与原生生物,以及较为复杂的真核多细胞生物, 如真菌、植物、软体动物、昆虫与脊椎动物等。 • 有少数的史前生物至今依然存在于地球上,例如腔棘鱼一 类被称作活化石的生物。另外如鲨鱼,也是经过数亿年而 没有太大改变的生物。不过大多数曾经出现的生物,有 99%已经灭绝,只留下遗骸、脚印或其他化石。
元古代 • 从距今34-18亿年前这漫长的16亿年中(要知道从地球上有了第一个动 物到现在可能不超过10亿年),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有一点 可以肯定,原始无真核细胞在不断地进化。从距今18亿年前开始,地 球进入震旦纪,大约又经过了12亿年到6亿年前,有细胞核、细胞器 分化的真核生物出现了,从此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这 时期的海洋生物主要是蓝藻、红藻和绿藻,原生动物大概也是在这个 时期出现的,到距今6亿年前时,已经有浮游动物、杯海绵和腔肠动 物了。
最早动物
1946年,一位科学家在散步的时候在6亿多年前的岩石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 浅碟 史前生物 形化石。从那以后,更多的这样奇怪的古老化石相继在世界各地发现。它 们被一起命名为"文德动物"。最初,科学家认为文德动物是诸如水母、海鸡 冠和蠕虫等现代海洋动物的祖先的遗迹。后来一位科学家指出,它们是按 一定的图案拼合在一起,没有头和尾,不同于任何现代动物。科学家仍在 争论文德动物究竟是什么。


• 伽马射线"袭击"地球时,会破坏地球大气层平流层的分子结构,形成 新的氮的氧化物及其他化学物质,使得地球被一层"棕褐色的烟雾"包 围,臭氧层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时,紫外线强度比正常情况要强至少 50倍,足以使地表生物丧命。这一时期,大多数生活在地表或接近地 表的生物,尤其是海洋浅水生物几乎都灭绝了,而深水生物则幸免于 难,这也是"伽马射线说"的有力佐证。 • 伽马射线的第二个影响就是,大量氮的氧化物的形成使得地球大气层 温度下降,地表降温,进而导致冰期的来临。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之前, 地球上"超乎寻常的温暖"。
• 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那么生命是如
何产生的呢?来自地球内部甚或来自撞击 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的化学物质是构成早 期生

命的一部分。地球上生命的扩散和发展经 历了漫长的时间。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 单细胞的海洋生物一直是地球上仅有的生 物。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生命遗迹 是超过40亿年的化石菌类,人们只能在 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它们。而后,大约在 6亿年前,海洋里的细胞开始分裂并连接 在一起形成了更大、更复杂的生命形式。
• 科学家进一步解释说,海平面下降时,水 下沉积层大面积暴露在外,释放出大量的 甲烷 。甲烷进入大气层即成为威力巨大的 温室气体。沃德指出,地球大气含氧量为 21%。 在生物大灭绝时期,温室气体增加 可能使大气含氧量降到16%甚至更少。由 于海拔越高, 氧气越少,其结果可能导致 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减少一半。
古生代
• 地质年代的第三个代。约开始于6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古生 • 古生代鱼类 • 代共有6个纪,一般分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 纪和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动物群以海生 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在奥陶纪、志 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 物。鱼类在泥盆纪达于全 盛。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 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类为主,至志留纪末期,原始植物开始登 上陆地。泥盆纪以裸蕨植物为主。石炭纪和二叠纪时,蕨类植物特别 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 化石是古代生命的遗体或遗迹,它能告诉 我们古代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什么 时候、在哪儿生活;从化石的分布和保存它 们的岩石里,我们有时可以得到更多的信 息。化石可以揭示一个动物或整个一类动 物是如何被杀死的、古时候的环境、大的 绝灭事件是何时发生的,有时甚至可以推 测出是怎样发生的。
• 只有少数死亡生物能够有幸成为化石。一 块骨头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或遗迹--例如脚印 --要想被保存下来,就必须被沉积物迅速覆 盖。暴露在空气中它们只能化为尘土。通 常是水体底部的淤泥或沙,有时也有风吹 起的沙,覆盖了动物的骨架,骨头的空隙 填充了矿物质。在化石内部和上面的矿物 质变硬成为岩石。几百万年以后,地壳变 迁,气候变化,风雨将长期埋藏于地下的 化石暴露在我们面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