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中学校务公开民主管理

合集下载

粤教策函89号

粤教策函89号

附件1“依法治校”征文获奖名单(教师组)一等奖(22篇)从单方管制到合作善治——高校依法治校观念之转变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丁春燕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基于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调查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张育广王新伟冯鸿光等高等教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建构广州大学陈婕大学城建设过程中政府行为与法治行为透视论肇庆学院胡海建完善教师校内申诉制度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洪辉王慧一张照片引出的法制课佛山市第一中学莫春香崇尚法治,博雅教育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陈文东对依法治校的理性思考潮阳第四中学谢宜瑾以法治校以德育人——浅论法治文化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打造和谐校园佛山市顺德区大良本原小学薛丽琼被打破的不仅仅是“玻璃”——“破窗效应”与学校“人本”管理的分析与思考东莞市桥头中学刘惠顶学校制度创新:走向自主和谐的境域——学校教育管理变革的思考与实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李庆明左手师爱生,右手法随行深圳市盐港中学陈雪莲提高规范化管理绩效的思路与策略珠海市金湾区三板小学李彩芳依法治校新策略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小学叶京爱他,就让他懂法珠海香洲侨光小学张瑞霞当叛逆期撞上法文化罗定廷锴纪念中学伍华兴浅谈法制教育在初三毕业班的渗透广州市第十三中学梁永欣全面育人,发展个性,培养特长东莞市道滘镇新城小学吴银笑教育有“法”,春暖花开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李超—3 —教师发展到学校发展之浅析汕头市下蓬中学芮焕庭坚持依法治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深圳市龙城初级中学陈了和谐校园法依情存东莞市石排镇石岗小学萧建宁二等奖(45篇)高校学生处分权与学生权利的冲突及解决对策广东医学院胡勉强,刘卫红,郑江敏高校学生实习之身份界定与法律适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王志雄高校学生校内申诉制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卫敏杰基于柔性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的思考五邑大学陈旭华论高校学生纠纷解决的法治化构想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邹欢艳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思考——从依法治校想到的珠海市第九中学梁玉葵做一名有科学态度和新型思维模式的校长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温丽珍着力“三级”联动措施强化“农小”法制建设惠州市惠东县白花谟岭小学罗惠鹏探讨建立实质性惩罚制度的必要性汕头新溪第一中学林雄典阳光管理依法治校的一种新诠释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吴小兰小论依法治校的意义和实行潮州市湘桥区城基中学陈月萍依法治校与创建和谐校园的统一中山纪念中学毛阳阳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之我见潮阳第四中学陈伟东学校预防未成年女生暴力事件的有效策略东莞市光明中学何丽芳依法治校求发展,依法育人创佳绩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彭娅推进校园道德建设,培育守法小公民广州市越秀区雅荷塘小学陈洁玲以人为本培育依法治校新观念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李鑫依法治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民主管理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广州市文德路小学谈和谐校园构建视角下的依法治校顺德大良顺峰小学麦丽梅依法治校,与法同行惠州市惠阳区约场中学刘俊武浅论加强中学生德育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博罗县罗阳第二中学张裕海坚持校务公开依法治校,不断提升规模化办学水平东莞市光明中学张翎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东莞市黄江镇中心小学李锦容李婉贞—4 —探寻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办学之路深圳市南山小学徐承斌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佛山市南海西樵民乐小学何才萍建章立制,美育法治,构建和谐广州市第一〇九中学陈智伟不能缺失的“戒尺”珠海市第九中学李民当前中学生法制教育挑战分析与对策研究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徐喜春法律在我心沟通无极限珠海市第七中学薛曼法制宣传,任重而道远潮州市湘桥区南春中学陈红钿法制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中学刘伟川浅谈聋校法制教育汕头市聋哑学校王芬深圳市依法治校对策分析研究深圳外国语学校汪华浅析和谐语境下法治校园的构建韶关市一中实验学校焦立梅明晰治校法规,促教育腾飞——论依法治校的积极意义顺德区龙江龙山初级中学梁月芬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刘世北沐浴法制阳光,创建和谐校园东莞市黄江镇中心小学袁海芸翟雪连教师的幸福——学校管理中的共同价值取向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许艾拉以情动人,依法治校实践探索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王春燕优化学校管理创未来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联围小学黄瑞冰校内纠纷化解的法宝——法与情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林宗技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民族素质佛山禅城区南庄镇梧村小学赖亨泉推进依法治校,保障师生应有权益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梁慕玲坚定依法治校之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珠海市第十中学林少仪教师要以德立教,依法执教,智慧施教汕头市龙湖区金涛小学陈海专三等奖(72篇)浅析校务公开与依法治校东莞市光明中学刘卓从高校教学管理视角谈“依法治校”——以一起毕业论文纠纷事件为例广州大学章礼明从考试作弊中对比中美校园法治华南师范大学郭世文—5 —法治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变革与创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姜淑杰论高校管理权与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衡平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侯巍巍论法治文化视野下的高校管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张永贞探讨关于高职实习生的法律问题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陈建,侯春娟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高校普法工作的核心深圳大学周浩江高校依法治校,重在治“治校者”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黄林成和谐社会视域下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王树华“德”“法”并举,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水平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程展鹏从东莞市光明中学的普法教育看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东莞市光明中学罗克兵方圆相济,依法治校汕头市潮阳区华侨初级中学郭岳波与时俱进,加大依法治校力度,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汕头市潮阳区第四中学吴佳纯防微杜渐于未然——论学校法制思想教育工作韶关南雄市全安中学邱国华由“暴力体罚”想开去……佛山市顺德区伦教仕版奋扬学校黎春妹关于依法治校的思考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吕晓中职依法治校初探云浮市云城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冼润莲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依法治校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五和小学刘德怀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善于依法施教云浮市郁南县平台中心小学黄观娣加强法制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江门市新会实验中学曾秀慧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努力创建幸福校园广州市番禺区榄核第二中学黄赟让“法”走进学生心中广州市番禺市桥东城小学黎健儿严与爱同行,从小树立守法意识东莞市黄江镇中心小学莫锦柱关于学校章程建设的思考广州市第13中学康惠玲落实依法治校,提升办学水平东莞市厚街镇湖景中学许永健中小学依法治校的实施建议东莞市启智学校柳志颜依法治校科学管理雅居乐小学黄妙华浅谈依法治校潮州市湘桥区城基中学丁芃芃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中山纪念中学郭跃辉学校优质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双赢”的实践研究广州番禺区市桥德兴小学黎丽—6 —以身作则,依法治教广州市荔湾区培真小学徐洁璇校园与高墙之间有多远深圳市盐港中学闫翔与法同行,依法治教——创平安和谐校园平远县仁居中心小学吴小香加强法制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丰顺县职业技术学校黄海燕浅谈依法治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方略研究云浮市云城区安塘中心小学严伟健加强初中生法制教育,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赖雪梅依法治校,成就“五小”南海西樵第五小学区玉醒依法治校,创建和谐校园新墩小学石凤珍依法治校从常规教育抓起平远县平远中学张友依法治校,主体在我汕头市第一中学关箬鸥特殊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初探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周锦萍农村小学推进依法治校的现状及思考丰顺县黄金中心小学彭伟富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增城市荔城街教学指导中心廖秀娟增城市清燕小学梁福金依法治校育桃李和谐校园花满枝珠海市第一中学王焕胜充分挖掘社区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广州市第13中学黄美凡构建法律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法制素养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郑利雄对“依法治校”的错解及其真正内涵惠州市惠阳惠阳区沙田镇肖屋小学罗意把握依法治校内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珠海市第一中学相银龙创新法制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法律素质东莞市万江实验小学温瑞芬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仙村第二小学陈镜明法制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航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拱桥小学周伴词浅谈如何践行依法治校东莞市道滘镇小河小学吴浩均浅谈小学法制教育现状与方法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中心小学陈慧浅谈对依法治校的认识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肖屋小学赖秋梅浅谈依法治校的几点体会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东明小学刘讯锋浅谈班级的民主化管理增城市增江街中心小学石强情、理、法相融,谈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高要市南岸南岸初级中学赵凤云—7 —三个避免,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揭阳市揭阳第一中学林雁妙用心理效应,加强德育教育从化市江埔街和睦小学李醒彬法制伴我行汕头市潮南区砺青中学郑晓鹏依法治校德育先行汕头市潮南区峡晖中学郑达章莫让青春误入歧途深圳市盐港中学张蔚薇法理相融文化立校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欧阳智慧科任教师正当使用惩戒权的思考潮安县宝山中学蔡佳坚持走依法治校之路努力办人民满意学校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王勇军坚持依法治校不断提升规范化办学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李建欢依法治校,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卢美圆徐少琼依法治校促发展与时俱进谱新章惠州市惠阳区实验小学张田青依法治校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肇庆市田家炳中学梁水兰与法同行,从小学生开始中山市东升镇东方小学林链娇从法治到情治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扁滘小学曾少梅优秀奖(61篇)从高校评优看依法治校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郑佳斯加强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珠海市斗门区和风中学唐春波规范师生行为,提高文明素质博罗县蓝田中学陈景荣和谐高校应确立大教师大学生办学理念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系刘贵全坚持依法治校努力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研究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体育系程新年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与高校依法治校广中医二院柳丹论依法治校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冷年友浅谈大学生教育管理法制化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学生工作部王海涛,朱文山依法治校视域下的高校制度建设广东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刘建滔依法治校与依法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创新之路广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刘子佳依法治校与和谐校园建设广东科技学院教务处邵翠兰依法治校理念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式的探讨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国强—8 —关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依法治校的先锋和支柱梅县桃尧中学钟媚由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谈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广州市番禺区新桥小学张志明普通高级中学依法治校初探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钟丽媚构建民主管理机制,切实推进依法治校汕头市潮阳区棉北中学刘利辉从法治到情治----浅谈班主任管理策略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扁滘小学曾少梅法治——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云星小学杜瑞儿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矫正学生偷窃不良行为的教育故事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一小学叶桂琼关于“依法治校”的几点思考潮州市湘桥区城基中学钟钰关于依法治校若干问题的思考罗定中学叶金海论对依法治校的几点反思东成中学赵光源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大亚湾区澳头第一小学李本成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几点做法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永安小学辛健怡依法治校你我他从化市第二中学朱丽萍依法治校学习心得梅县东山中学饶玉祥依法治校,要“炮弹”也要“糖衣”惠州市惠阳区新圩中学钟丽云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汕头市潮南区峡山初级中学陈奋强坚持依法治校,构建民主和谐校园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心小学朱许金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汕头市龙湖区金涛小学朱佳珣依法治校,以德治教——创建和谐校园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田心中学郑晓旋依法治校,从遵守交通规则做起——从化市第五中学依法治校点滴从化市第五中学徐锦文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东莞市光明中学刘桂虎依法治校绽放文明之花潮州市湘桥区城基中学谭婵玉依法治校,预防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肇庆颂德学校彭剑影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江门市新会体育学校廖艳珍—9 —健全法制建设构筑和谐校园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学校小学部黄陈燕法德兼治,构建和谐校园潮州市湘桥区城基中学郑月蓉与法同行构建和谐校园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谢丽华创建法治学校,共营和谐乐园翁源县新江镇中心小学陈经权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东莞市袁海光明中学陈显矗依法治校,共建和谐校园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学校小学部麦嘉萍法不容憎师者情深增城市华侨中学郭锡娟依法治教法外“留情”——德育从“依法执教”开始珠海市第九中学解瑞兴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城西中学章晓旋浅论校园纠纷的原因、形态和化解东莞市沙田鹏远学校龚勇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汕头市潮阳区后溪中学林晓霞浅谈文化立校与依法治校湘桥区城西中学林文红让教育的天空充满阳光佛山市顺德区本原小学李运波浅论依法治校的关键所在汕头市六都中学张立军缰绳在手任驰骋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颜志华实现依法治校建设和谐校园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林斯芳依法治校,爱满校园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黎倩茹让学生远离犯罪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学校小学部梁小利农村中学高效低成本的教师培训之路罗定市黎少中学李永泉坚持依法治校,共建和谐校园梅县东山中学黄良宏健全制度依法治校从化市龙潭中学邹泽明坚持依法治校创设和谐校园兴宁市第一小学刁龙中王美红坚持依法治校着力解决校园热点问题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张永红坚持依法治校提升学校规范化办学水平广州市越秀区海珠中路小学李文萍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提升教职工幸福指数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黄素龙—10 —。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4篇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4篇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4篇学校工会工作总结篇1 在20xx年中,我校工会在上级教育工会及学校党政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教职工的师德修养,扎扎实实开展师能大练兵活动,并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关心教职工生活,积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增强凝聚力,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工会的工作能力。

现将本年工会工作小结如下:一、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促进队伍建设1、深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结合学校实际,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师德教育,开展师德建设系列活动。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师德建设活动重在宣传,贵在坚持,学校利用板报、广播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党我各项方针政策等。

在师德建设活动中,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并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

继续深入学习师德先进事迹,努力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我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制度,把师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职务聘任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3、轰轰烈烈开展师德大练兵活动。

学校工会不仅加强了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更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开展师能大练兵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载体。

我们把师能大练兵活动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与增效减负工作结合起来,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教科研等能力为主要内容,有计划开展好系列竞赛评比活动。

组织“同题研讨”教研活动,组织外出教师学习,不断提了教师们的业务素质的发展。

二、坚持校务公开,发挥工会监督功能1、坚持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

学校工会全面贯彻、执行教育工会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

对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了公开:学校经费,学校每周工作安排,收支、支出明细账,学校各种方案制度,评优晋级、教职工年度考核、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情况。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6篇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6篇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6篇学校工会工作总结1在市教育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工会牢牢盯住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不放,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高素质教育”的学校工作重点,着力发挥工会参与、监督、维护及教育职能,既提升了工会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又促进了工会规范化建设。

现将一年来学校工会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自身推动力。

1、按时换届,注入活力三月三十日,按照工会法有关规定,我校举行了换届选举。

一批青年骨干,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一线教师成为新一届工会代表,为我校工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工会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

2、加强学习,增加内力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

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密切联系思想实际,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树立群众观点,以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工会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重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开展“八荣八耻”的学习与讨论,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阳光学校师德,以此来规范和指导全体教职工的教学行为。

3、规范建设,提升推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工会其独特的组织优势也日益凸显。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会建设,发挥自身优势,我们创新工会“建家”内容,把工会建设成“主人之家”、“知心之家”、“爱心之家”、“健康之家”。

全体会员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各自职责,齐心协力,带领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建家活动。

我们被推荐为“绍兴市三级联创示范基层工会”。

此项荣誉的获得,极大地振奋了全体会员的人心,引导我会在规范化建设中迈开了新的一步,大大提升了我会工作向前发展的推力。

二、切实维权保障,打造人心凝聚力。

切实做好教职工的权益维护及保障工作,真正使全体会员把工会当成是自己的家,对打造人心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会正常举行每学年一次的教代会,让全体代表对学校的重大决策及制度改革等进行审议。

对所有中层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监督了他们的民主作风,促进了他们工作方法的改进,鞭策了他们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提高,代表们有说心里话的空间和时间,心情舒畅,民主管理学校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工会工作经验交流工会代表发言稿例文

工会工作经验交流工会代表发言稿例文

工会工作经验交流工会代表发言稿例文工会经验交流工会代表发言稿范文工会工作经验交流工会代表发言稿范文 1 在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校教育工会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我校坚持依法治会,民主治校,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努力为学校的生存发展献计献策,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工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下面就我校工会工作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工会组织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校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决议。

我校工会能自觉加强工会干部的队伍建设,工会干部职责明确,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工会工作,定期学习,提高工会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工会每学年都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

能及时完成上级工会规定的任务,能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

二、坚持民主办学,切实行使教职工民主权利1、我校坚持和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办学,加强民主管理。

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和财务状况报告。

2、每学年召开有关教代会专门会议,评议教职工年度考核等有关事项。

学校的重大决策都能交教代会审议并通过相关决议。

如学校近远期发展目标、远景规划、征地、部分建设以及教师工作量标准、教师、班主任考核标准、奖励标准等等。

学校行政都能自觉严格地按照教职工决议开展工作。

“我的校园我作主”,我们至今忘不了在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教职工代表们一份份厚重的提案,一次次神圣的表决。

通过教代会,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加强,上下一心,众志成诚,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朝着既定的目标阔步前进,可以说,学校一次次荣誉的取得,都凝结着广大师生员工智慧、心血和汗水。

在工会牵头下,扎实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加强群众监督和民主管理。

公开的内容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家长、学生、社会关心的问题。

惠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惠州市教育局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惠市教[2009]171号

惠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惠州市教育局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惠市教[2009]171号

惠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惠州市教育局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惠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惠州市教育局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惠市教〔2009〕171号)各县(区)教育局、市直民办学校:为了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惠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惠州市教育局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惠州市教育局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惠州市教育局二OO九年八月二十五日惠州市教育局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惠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第三条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第四条具有国家规定任教资格的民办学校的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第五条民办学校要聘任合格的教师、要规范教师人事档案管理。

民办学校教师的人事档案,以学校为单位委托当地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聘任总督学、副总督学和第七届市督学的批复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聘任总督学、副总督学和第七届市督学的批复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聘任总督学、副总督学和第七届市督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15•【字号】惠府函〔2022〕108号•【施行日期】202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聘任总督学、副总督学和第七届市督学的批复惠府函〔2022〕108号市教育局:惠市教〔2022〕96号文收悉。

经研究,同意聘任吴清环同志为市总督学,钟惠玲同志为市副总督学,邓凡用、古昌平、张冠球同志为市督学顾问,陈怡章等101位同志为惠州市第七届督学。

请按有关规定办理聘任手续。

附件:1. 惠州市总督学和副总督学名单2. 惠州市督学顾问名单3.惠州市第七届督学名单惠州市人民政府2022年6月15日附件1惠州市总督学、副总督学名单一、市总督学(1人)吴清环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二、市副总督学(1人)钟惠玲省督学、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附件2惠州市督学顾问名单督学顾问(3人)邓凡用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古昌平市教育局原调研员张冠球省督学、市教育局原二级调研员附件3惠州市政府第七届督学名单市直(56人)陈怡章市委组织部组织三科科长管春枫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李关明市委统战部三级调研员张延亮市发展改革局社会发展科科长周忠能市科技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肖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无线电管理科科长陈剑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副支队长陈光明市财政局三级调研员刘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徐林市自然资源局城乡详细规划科科长商红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陈爱军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吴雨茜市卫生健康局三级调研员刘永豪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科科长张莉琴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委专职副书记曾传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吴巧宇团市委学校少年部副部长(市少工委副主任)赵馨团市委学校少年部三级主任科员(市少先队总辅导员)林勇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一级科员刘马市教育局思政法规科副科长袁蕴华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林耿林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科科长刘苗市教育局体卫艺科三级主任科员吴祖响市教育局安保维稳科科长林兴锐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谢茵市教育局师资培训科科长张建河市教育局基建财务科副科长梁惠专市教育局电教仪器站站长易正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谢本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车志勇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丁颖林市第八中学党委副书记侯京红市第一中学原副校长温和市实验中学原副校长吴永丹市华罗庚中学原副校长周坚惠州开放大学教师(原市建筑学校副校长)祁银德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方阳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张开阳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教学质量督导室主任彭友宝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仁礼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张启龙市第八中学党委副书记刘学勇市第八中学副校长罗粤珂市实验中学副校长刘剑锋市实验中学工会主席黄进添市华罗庚中学党委书记解凤英市华罗庚中学教务处主任关惠生市东江高级中学副校长黄碧云市东江高级中学副校长黄津海惠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何全明惠州中学副校长曾禀仁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李志毅市特殊学校副校长周洁市机关幼儿园园长李延君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宋映辉市机关第二幼儿园负责人惠城区(8人)甘伟球惠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黄耀辉惠城区教育局督导室主要负责人蔡楚吟惠城区教育局督导室负责人周清华惠城区教育局原党委委员、人事股主要负责人邓子红惠城区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冯淑霞惠城区中信一幼原园长刁少雄惠城区合生实验学校原书记邹晓峰惠城区中建麦绍棠学校副校长惠阳区(8人)陈国强惠阳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主任督学林永忠中共惠阳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黄振雄惠阳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教研部主任李光明惠阳区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李慧兴惠阳区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文立波惠阳区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郑花莲惠阳区淡水中心幼儿园园长陈秀珍惠阳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园长惠东县(8人)陈武文惠东县教育局党组成员、主任督学黄耀文惠东县教育局督导股股长朱伟雄惠东县教育局督导股办事员黄春发惠东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林慧婷惠东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牛丽霞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副校长周伟华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副校长李庚喜惠东县惠东职业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博罗县(7人)曾文华博罗县教育局主任督学黄运强博罗县教育局教育督导股股长陈留明博罗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黄瑞良博罗县教育局十级职员魏文珊博罗县罗浮中学教师邹小婷博罗县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卢来娣博罗县直属机关幼儿园园长龙门县(5人)谭次华龙门县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董海波龙门县龙门中学初中部副校长廖兰馨龙门县龙城第五小学副校长梁秀芳龙门县龙城第六小学副校长黄映桃龙门县教育局幼教专干大亚湾开发区(4人)曾运添大亚湾区宣教局干部李育球大亚湾区宣教局干部张贵雄大亚湾区澳头第一小学党委书记、校长陈丽娴大亚湾区霞涌中心幼儿园园长仲恺高新区(5人)张柳青仲恺区宣教文卫办教育科副科长袁林华惠州一中东江学校副校长黄锦业仲恺区陈江五一小学校长黄玉珍仲恺区第三小学校务办主任郑雅娟仲恺区金色摇篮幼儿园园长。

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惠州获奖名单

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惠州获奖名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惠州获奖名单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中小学校)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用户操作手册

(中小学校)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用户操作手册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用户操作手册- 中小学校二〇一六年八月目录第一部分登录及首页 (1)第1章登录 (1)1.1.登录 (1)1.2.重置 (2)第2章首页 (2)2.1.待办事项 (3)2.2.通知公告 (3)2.3.教职工岗位类别构成图 (4)2.4.专任教师年龄构成图 (4)2.5.其他说明 (4)第二部分教师信息管理 (5)第3章信息首次录入 (5)3.1.新增 (7)3.2.编辑 (8)3.3.删除 (9)3.4.导入 (9)3.5.导出 (15)3.6.报送 (16)3.7.全部报送 (17)3.8.统计 (17)第4章问题数据处理 (19)4.1.同组问题数据查看 (20)4.2.修改 (21)4.3.佐证 (22)4.4.删除 (24)4.5.驳回 (24)第5章日常维护 (24)5.1.学习经历 (25)5.2.工作经历 (32)5.3.岗位聘任 (39)5.4.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46)5.5.基本待遇 (53)5.6.年度考核 (60)5.7.教师资格 (67)5.8.师德信息 (70)5.9.教育教学 (77)5.10.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 (84)5.11.入选人才项目 (91)5.12.国内培训 (98)5.13.海外研修 (106)5.15.交流轮岗 (126)5.16.联系方式 (132)5.17.照片采集 (139)第6章教师信息审核 (142)第7章已审核信息变更 (144)7.1.变更申请 (144)7.2.变更审核 (153)7.3.变更情况查询 (156)第三部分变动管理 (159)第8章新教师入职管理 (159)8.1.新教师入职登记 (159)8.2.新教师入职审核 (167)8.3.新教师入职查询 (168)第9章教师调动管理 (171)9.1.省内调动申请 (172)9.2.省内调动审核 (176)9.3.省内调动撤销 (178)9.4.省内调动调档 (179)9.5.省内调动查询 (180)9.6.跨省调动申请 (182)9.7.跨省调动审核 (186)9.8.跨省调动撤销 (188)9.9.跨省调动调档 (189)9.10.跨省调动查询 (190)第10章交流轮岗管理 (192)10.1.交流轮岗申请 (193)10.2.交流轮岗审核 (197)10.3.交流轮岗查询 (198)第11章其他变动管理 (200)11.1.其他变动申请 (201)11.2.其他变动审核 (207)11.3.其他变动查询 (208)第四部分培训学分(学时)管理 (211)第12章培训机构管理 (211)12.1.新增 (211)12.2.编辑 (213)12.3.删除 (213)12.4.选定 (214)12.5.导入 (214)12.6.导出 (216)第13章项目信息登记 (217)13.2.编辑 (218)13.3.删除 (219)13.4.导入 (219)13.5.导出 (221)13.6.报送 (222)第14章项目信息审核 (222)14.1.审核 (223)第15章项目信息查询 (223)15.1.导出 (224)第16章项目用户管理 (225)16.1.生成 (226)16.2.删除 (227)16.3.启用 (227)16.4.禁用 (228)16.5.解锁 (228)16.6.密码重置 (229)16.7.修改权限 (230)16.8.导出 (230)第17章学分(学时)登记 (231)17.1.新增 (232)17.2.编辑 (234)17.3.删除 (235)17.4.导入 (235)17.5.导出 (236)17.6.报送 (237)第18章学分(学时)审核 (237)18.1.审核 (238)第19章学分(学时)查询 (239)19.1.导出 (240)第20章项目信息调整登记 (241)20.1.调整 (242)20.2.作废 (244)20.3.编辑 (245)20.4.删除 (246)20.5.报送 (246)第21章项目信息调整审核 (247)21.1.审核 (247)第22章项目信息调整查询 (248)22.1.导出 (249)第23章学分(学时)调整登记 (250)23.1.调整 (251)23.2.作废 (253)23.3.编辑 (254)23.5.报送 (255)第24章学分(学时)调整审核 (256)24.1.审核 (256)第25章学分(学时)调整查询 (257)25.1.导出 (258)第26章学分(学时)统计 (259)26.1.按培训机构统计 (259)26.2.按培训项目统计 (260)26.3.按学校统计 (261)第27章学分(学时)补录 (262)27.1.补录申请 (262)27.2.补录审核 (266)27.3.补录查询 (268)27.4.补录调整申请 (270)27.5.补录调整审核 (276)27.6.补录调整查询 (277)第五部分资格注册管理 (280)第28章首次注册管理 (280)28.1.新增 (281)28.2.编辑 (281)28.3.删除 (282)28.4.导入 (283)28.5.导出 (284)28.6.报送 (285)第29章首次注册审核 (285)29.1.审核 (286)第30章首次注册查询 (287)30.1.导出 (288)第31章定期注册管理 (288)31.1.新增 (289)31.2.编辑 (291)31.3.删除 (292)31.4.导出 (293)31.5.报送 (293)第32章定期注册审核 (294)32.1.审核 (294)第33章定期注册查询 (295)33.1.导出 (296)第六部分综合查询 (298)第34章常用查询 (298)34.1.导出 (299)第35章自定义查询 (301)35.1.新增 (302)35.2.编辑 (304)35.3.删除 (305)35.4.查询 (305)第36章变动情况查询 (306)36.1.导出 (308)第37章历史数据查询 (309)37.1.对比 (310)37.2.返回 (313)第38章专项业务信息查询 (313)38.1.学习经历查询 (313)38.2.工作经历查询 (315)38.3.岗位聘任查询 (317)38.4.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查询 (319)38.5.基本待遇查询 (321)38.6.年度考核查询 (323)38.7.教师资格查询 (325)38.8.师德信息查询 (328)38.9.教育教学查询 (330)38.10.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查询 (332)38.11.入选人才项目查询 (335)38.12.国内培训查询 (337)38.13.海外研修查询 (339)38.14.技能及证书查询 (341)38.15.交流轮岗查询 (344)38.16.联系方式查询 (346)第七部分统计分析 (349)第39章数据监控 (349)39.1.数据录入情况 (349)39.2.数据更新情况 (350)39.3.数据完整性情况 (352)第八部分系统管理 (356)第40章学校管理 (356)第41章用户权限管理 (357)41.1.用户管理 (357)41.2.教师用户管理 (363)41.3.代理账号管理 (370)第42章日志管理 (374)42.1.在线用户查询 (374)42.2.登录日志查询 (375)42.4.数据导入日志管理 (379)第43章教师自助系统日志管理 (381)43.1.教师在线用户查询 (381)43.2.教师登录日志查询 (383)43.3.教师操作日志查询 (385)第44章数据管理 (387)44.1.删除 (388)44.2.导出 (388)第45章公告管理 (389)45.1.公告管理 (389)45.2.公告审核 (393)第46章个人中心 (394)46.1.修改登录口令 (394)46.2.个人信息 (395)46.3.查看公告 (395)46.4.通讯录 (396)第一部分登录及首页第1章登录用户在浏览器内输入正确的网址,进入本系统登录页面,如下图所示:图1_1 登录1.1.登录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点击“登录”按钮,若输入的用户名或密码验证不通过,系统提示:“用户账号或者密码不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第一中学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贯标认证文本惠州市第一中学二0一0年七月惠一中[2010]19号关于成立惠州市第一中学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通知各处(室)、各年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成立惠州市第一中学校务公开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雷国富(校长,第一执行人)副组长:陈维亚(书记,第一责任人)练伟平(副校长,第一实施人)田海平(工会主席,第一协调人)郑海滨(纪委书记,第一监督人)任翠莲(副校长)张云义(副校长)龚天宋(副校长)刘俊华(校长助理)成员:唐胜虎(办公室主任)彭清义(教务处主任)侯京红(德育处主任)陈彪(教研室主任)李海媚(团委书记)惠州市第一中学2010年07月15日惠一中[2010]20号关于成立惠州市第一中学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的通知各处(室)、各年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成立惠州市第一中学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织机构组长:郑海滨(纪委书记)成员:张帜泉(纪检委员)黄智勇(总务处主任)李淑清(工会副主席)许英信(教导处副主任)瞿红英(工会财务委员)惠州市第一中学2010年07月15日惠州市第一中学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体系文件指导文本一、目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厂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体系文件(指导文本)》和《惠州市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贯标认证工作手册》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校务公开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体系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体系文件适应于本校的各部门、各年级。

(厂:泛指包括工业、交通、建筑、金融、财贸、科教文卫体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公司、工厂、校、院、所等企事业。

校务:指中小学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事务及其有关信息)三、方针、目标方针依法公开、及时全面人人参与、监督到位注重实效、职工满意目标应公开事项达100%;公开及时率≥98%;公开内容准确率≥98%;职工投诉处理有效率100%;职工满意率≥80%。

四、管理职责(一)校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1、组织机构(见组织机构图)组长:雷国富(校长,第一执行人)副组长:陈维亚(书记,第一责任人)龚天宋(副校长,第一实施人)田海平(工会主席,第一协调人)郑海滨(纪委书记,第一监督人)任翠莲(副校长)张云义(副校长)练伟平(副校长)刘俊华(校长助理)成员:唐胜虎(办公室主任)彭清义(教务处主任)侯京红(德育处主任)陈彪(教研室主任)李海媚(团委书记)2、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领导、策划、协调、沟通工作,组织本校按照本体系文件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落实。

(2)负责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方案、公开形式、公开内容等重大事项的审定。

(3)负责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考核评比等重要事宜的审定。

(4)按照分工负责制对分管系统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施、推进负有领导责任。

3、领导小组成员职责(1)校长职责①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负有实施责任,是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第一执行人”。

按照本体系文件要求实施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确保公开的真实性、全面性、实效性。

②带领各级行政领导主动搞好各级校务公开民主管理。

③把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方针目标管理,定期研究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及时解决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问题。

④将学校改革发展的要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点作为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点;有责任按照规定形式和途径公开有关事项,并向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报告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情况。

⑤落实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制,督促各级行政领导、部门按照各自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人。

(2)书记职责①是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通过党组织督促各级领导按照本体系文件要求进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②主持召开党委会议,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③组织校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有关部门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情况的汇报,定期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领导制定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关规定、办法。

④督促和指导各分管领导、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办公室、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专项小组及时调研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经验和问题。

(3)纪检职责①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负有监督检查责任,是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第一监督人”。

②切实领导监督小组人员做好日常工作,督促各公开小组、各部门做好事务公开。

③按照本体系文件要求组织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对各专项小组、各部门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有关方面及时整改。

(4)工会主席职责①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负有协调指导责任,是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第一协调人”。

②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收集和反馈职工群众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③组织干部职工参与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及时培训教职工和教职工代表,促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

4、工作程序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实施。

(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办公室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办公室受校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领导。

1、组织机构主任:龚天宋(副校长)副主任:唐胜虎(办公室主任)彭清义(教导处主任)成员:许英信(教导处副主任)李秋花(教导处工作人员)钟强(办公室工作人员)邓碧军(校园网管理员)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

2、职责(1)主任是“第一实施人”。

(2)负责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指导、反馈、考核和评价。

(3)负责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统计、报告。

(4)负责对本体系文件的修订。

3、工作程序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实施。

(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受校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领导。

1、组织机构组长:郑海滨(纪委书记)成员:张帜泉(纪检委员)黄智勇(总务处主任)李淑清(工会副主席)许英信(教导处副主任)瞿红英(工会财务委员)2、职责(1)负责对重大事项公开前的预审。

(2)及时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各专项小组和各单位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和体系文件进行监督检查。

(3)运用多种形式通报监督检查情况。

3、工作程序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实施。

(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专项小组专项小组在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办公室指导下开展工作。

1、学校教育教学决策、决定公开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张云义副组长:彭清义成员:许英信、李秋花(2)职责①负责向教代会提交并公布校务公开规定的相关公开内容。

②受理、解答教师对教育、教学、教研、教师管理等发展重大决策情况的质询。

③受理、解答社会、家长、学生对学生评优、评先、推荐、违纪违规处分等情况的质询。

④受理、解答社会、家长对学生学(杂)费的减免条件和减免结果、资料费等情况的质询。

(3)方针和目标①方针:依法公开,及时全面;人人参与,监督到位;注重实效,职工满意。

②目标:应公开事项达100%;公开及时率≥98%;公开内容准确率≥98%;职工投诉处理有效率100%;职工满意率≥80%。

(4)工作程序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实施。

2、重要规章制度和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公开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赖建文副组长:李淑清、张帜泉成员:邓佩华、陈四清、张惠莉、段娟、刘美英(2)职责①负责向教代会提交并公布校务公开规定的相关公开内容。

②负责向教代会提出并公布有关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其他重要事项。

③受理、解答教职工有关劳动用工、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相关方面问题的质询。

(3)方针和目标①方针:依法公开,及时全面;人人参与,监督到位;注重实效,职工满意。

②目标:应公开事项达100%;公开及时率≥98%;公开内容准确率≥98%;职工投诉处理有效率100%;职工满意率≥80%。

(4)工作程序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实施。

3、基建及项目计划公开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任翠莲副组长:黄智勇成员:张剑文、杨兆峰(2)职责①负责向教代会或有关会议提交并公布校务公开规定的相关公开内容。

②受理、解答教职工对基建工程招投标和重大技术改造、引进执行情况提出的质询。

(3)方针和目标①方针:依法公开,及时全面;人人参与,监督到位;注重实效,职工满意。

②目标:应公开事项达100%;公开及时率≥98%;公开内容准确率≥98%;职工投诉处理有效率100%;职工满意率≥80%。

(4)工作程序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实施。

4、民主评议干部和廉政公开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田海平、副组长:刘志勇、李海媚成员:王国耀、赖泽邦(2)职责①负责向教代会提交并公布校务公开规定的相关公开内容。

②受理、解答教职工对学校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民主评议、职称评定、干部聘任等方面情况提出的质询。

(3)方针和目标①方针:依法公开,及时全面;人人参与,监督到位;注重实效,职工满意。

②目标:应公开事项达100%;公开及时率≥98%;公开内容准确率≥98%;职工投诉处理有效率100%;职工满意率≥80%。

(4)工作程序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实施。

5、业务招待费等事项公开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任翠莲(兼)副组长:唐胜虎成员:曾海燕、瞿红英(2)职责①负责向教代会提交并公布校务公开规定的相关公开内容。

②受理、解答教职工对业务招待情况的质询。

(3)方针和目标①方针:依法公开,及时全面;人人参与,监督到位;注重实效,职工满意。

②目标:应公开事项达100%;公开及时率≥98%;公开内容准确率≥98%;职工投诉处理有效率100%;职工满意率≥80%。

(4)工作程序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实施。

6、大宗物资(设备)采购供应公开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任翠莲(兼)副组长:黄智勇成员:张剑文、刘龙祥(2)职责①负责向教代会提交并公布校务公开规定的相关公开内容。

②受理、解答教职工对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情况的质询。

(3)方针和目标①方针:依法公开,及时全面;人人参与,监督到位;注重实效,职工满意。

②目标:应公开事项达100%;公开及时率≥98%;公开内容准确率≥98%;职工投诉处理有效率100%;职工满意率≥80%。

(4)工作程序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实施。

7、社会信誉公开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田海平(兼)副组长:唐胜虎成员:陈绍安、李汉强(2)职责①负责向教代会和其他会议提交并公布校务公开规定的相关公开内容。

②负责以多种媒体等宣传工具向公众宣传学校。

③受理、解答教职工和社会公众对有关问题提出的质询。

(3)方针和目标①方针:依法公开,及时全面;人人参与,监督到位;注重实效,职工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