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 洲与美洲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共20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共20张ppt)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005年版)
观点一:非洲文明封闭、与世隔绝 观点二:非洲文明开放、与外界联系
2.一个作者为什么两种观点?
说明历史学者多年以来坚持不懈地研究,实事求是,不断完善史学成果。
非洲的对外交往
中国和非洲相距万里,远 隔重洋,但中国和非洲之间 的友好交往却渊源流长,有 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金 教 以至于到了15世纪整个西非商路
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
名度,让马里在北非、中东甚至欧洲名声 鹊起,大批学者、商人定期到访马里。
——《全球通史》
——据【美】戴维•C•康德拉《中世纪西非诸帝国》整理
1.下表为班图人迁徙概况。据此可知,班图人大迁徙( )
路线
概况
西线
进入西赤道非洲,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 等
时间
国家形态
主要特征
阿克苏姆 东
公元前后兴起,4 地域广大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 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的王国 贸易兴旺;文化繁荣
非 桑萨给和巴摩12..尔加非地、迪洲理蒙沙历环巴等史境悠 对久文明,文1影0化-1响灿5巨世烂大纪古,是。代世非界洲城文文市明明国的的家发特源点广瓜贸地易泛果之发使蔬一达用菜;奴的城隶园市;艺繁经业荣济为上主以;种对植外
南线 直至抵达南非,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
东线
抵达东非沿海地区,一部分人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 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
A.破坏了南非地区的生产方式 B.促使南非地区形成统一国家 C.颠覆了桑海在西非霸主地位 D.促进非洲文明朝多样性演进
解析:选D。据材料“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 等”“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形成斯瓦希里人”可知,班图人在大迁 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和文化中心,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 班图人使用铁器,比南非地区的生产方式更加先进,排除A项;班图人 的南迁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和民族,不利于南非地区的统一,排除B 项;桑海帝国到16世纪末内乱不已,遭北方摩洛哥入侵后走向衰落,排 除C项。

高中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

高中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
从古代美洲来看,美洲文明曾一度繁荣,但是美洲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 你觉得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倘有外界的入侵,玛雅人必然以失败告终。
探玛究雅有问 陶题器三“显神:鸟地示纹理三环足出境盘对” 非发洲历展史的”影响。。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
伯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非洲大陆在与各种文明的互动交流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历史。 材料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大道。 观点一 赞同:非洲文明是封闭的 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 8—15世纪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先后兴起,贸易发达,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 (2)你觉得玛雅文明迅速衰败的原因怎样才能真正解开? 从古代美洲来看,美洲文明曾一度繁荣,但是美洲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 玛雅陶器“神鸟纹三足盘” 探究问题四 曾经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衰败? 从古代美洲来看,美洲文明曾一度繁荣,但是美洲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 ——《中外历史纲要》下 ……玛雅人当时选择的居住地区土地不肥沃,不适宜谷物、稻米,只能种植些红薯之类的副食品充饥,或者以木瓜、香蕉、柑桔之类的果品为食。 以上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大规模、闪电般的移民,繁荣昌盛的玛雅城市,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孤城。
材料 玛雅文明何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衰败了呢?对其衰败原因众说 纷纭,考古学界提出了以下假说:玛雅人居住在如此狭小的面积上,人口 无节制的繁殖,兴盛时期达到数百万人口。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当时 那个年代是个重大的社会负担。……玛雅人当时选择的居住地区土地不肥 沃,不适宜谷物、稻米,只能种植些红薯之类的副食品充饥,或者以木瓜、 香蕉、柑桔之类的果品为食。而且所收获的数量肯定远远满足不了人口增 加的需求,数以万计的人长期解决不了的饮食问题,必然对社会形成一种 危机。……中美洲是强烈地震曾经发生的地方,也深受台风、飓风之苦。 历史上玛雅人所居住的地区,也难免遭受地震之害和风灾之苦。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本
东非、西非、南非——非洲文明的多样面貌
相同点?
1、对外贸易都比较发达2、多沿海沿河分布,非洲内陆中心文明少3、黄金资源丰富4、广泛使用奴隶
不同点?
1、西非文明多为内陆帝国,政治上注重扩张征服,实行中央集权2、东非文明多为城市国家,规模不大。
文本
古今中非交往
汉武帝曾遣使前往黎靬(亚历山大城)
唐代杜环:第一个到达非洲并留下记载的中国人,写作《经行记》
玛雅文明遗迹
玛雅金字塔
文本
古代美洲文明—阿兹特克文明
时间:14世纪初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等级制度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文化:重视教育;尚武;制定了精确的历法;有文字;建筑和艺术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特诺奇蒂特兰城
阿兹特克的武士与祭司
文本
古代美洲文明—印加文明
时间:12世纪建立国家,15世纪强盛起来政治:君主专制,由上到下制度较为完备经济:国有制文化:结绳记事;医药学(有了外科手术)、天文、历法数学、音乐等方面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元代汪大渊:可能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岛夷志略》
明代郑和:曾到过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
房一波获得酋长封号
文本
古代的美洲文明
文本
古代美洲文明—印第安人
文本
古代美洲文明—玛雅文明
时间:公元前16世纪—16世纪政治:城市国家;等级制度经济: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文化:城市规模较大,建筑精美;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独特的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
南非·大津巴布韦时间: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鼎盛时期经济:控制内陆到沿海的对外贸易路线文化:巨石建筑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共43张PPT)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共43张PPT)
——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 材料2:伊斯兰教促进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 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从事高深研究,自 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 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征服加纳,进一步扩张,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马里 西非
815C
中央 集权 帝国
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 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成为重要文化中心。
桑海
16世纪达于极盛,成为西非霸主; 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扩大对外贸易; 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曼萨•穆萨(1312—1337年在 位)是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 1324年,他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 前往麦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 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 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 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阅读材料,填写表格
二、主要文明—东非
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
入,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 比较著名
的是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这些国家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 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 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 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
二、主要文明—西 非
阅读材料,填写表格(包括区域、国家、时间、国家形态、社会特征)
在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 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 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共34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共34张ppt)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2006年中非峰会前后, 《中国青年报》进行的 一次调查牵涉到5080名受访的中国人。在他们对于非洲 的理解中, ‘饥饿’、 ‘原始’、 ‘战乱’排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友好’、 ‘热情’和‘活力’。这种看法到现在仍未有多少变化。”—北京大学李安山教授(2018)
印象中的非洲
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津巴布韦南部,这是一个占地约40公 顷的复合体,包括防御工事、王宫、锥形塔和排水系统。——李安山《非洲的古代王国》
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括今南非的部分地
度大津巴布书■洋注,图中不同断色的色块或面状符号表示不同时期出现的王国的大致
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欧 洲
古代埃及文明古迹迦太基、希腊、罗马文明古迹 阿拉伯文明古迹非洲各古王国古迹或铁器时代 文化遗址
大津巴布韦遗址鸟瞰图
马 里加画是也龙通一
南 非
摩加迪沙
洋△
亚 洲
克苏妈
西
区域
国家
时间
发展表现
东非
阿克苏姆
4C鼎盛
园艺业、广泛使用奴隶、对外贸易发 达、城市繁荣
东 非
界上
中国瓷器这件瓷器发现于非洲东部坦桑尼亚的一 座陵墓中,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
这些国家广 泛 使用奴隶,经济上以 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瓷器、纺织品等阿拉伯商人黄金、象牙和奴隶
洋古代埃及文明古迹迦太基.希腊、罗马文明古迹
马 桑海 加蜀是已充图一西
大津巴布韦■洋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地中海
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
印摩加迪沙蒙巴萨桑给巴尔 以
基尔瓦印 度 洋
勿斯里羁 吉达
末罗国 拉基尔瓦
注:图中不同颜色的色块或面状符号范围(浅黄色除外)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 洲与美洲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 洲与美洲
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 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它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 形态
加纳
社会特征
丰富的黄金资源; 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东非:城市国家;园艺业和环印度洋贸易发达;受伊斯兰教影响; 西非:多为内陆帝国;政治上注重扩张征服、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 对外贸易;文化上受伊斯兰教影响。
二、主要文明—南 非 阅读材料,填写表格
今津巴布韦境内的大津巴布韦是 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在南部非洲, 4—5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 群。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 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 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 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 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阅读材料,填写表格
二、主要文明—东非
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
入,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 比较著名
的是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这些国家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 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 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 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
外部联系: 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非洲,影响非洲历史文化发展; 10-15世纪东非国家发展环印度洋对外贸易,8-15世纪西非诸帝国控制 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1324年,曼萨·穆萨带领商队前往麦加朝圣。 内部关系: 西非居民班图人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7-9世纪成为当地主要居民。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
政治: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 统治阶级; 建筑:城市建筑精美,规模宏大;多 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文化:制造精美陶器;独特的表意文 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 20进位制, 知道 0 的概念。
玛雅遗址
3.阿兹特克文明
(1)兴衰: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 区。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 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1)农业: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2)文明: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 印加文明。
2.玛雅文明
(1)兴起: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曾非 常繁荣。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2)特征: 经济: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 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 取临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社会发现可以传给其他 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
-----弗朗兹.博厄斯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5.古代南非文明
11世纪末,建立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 纪,进入鼎盛时期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 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一个围墙围成的 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墙高9米,厚约5米 ,顶部砌着大石块。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约24万平 方米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石头建筑,包括一座围墙 围着的庙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遗迹。大津巴布韦 遗迹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 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
农业,“浮动园地”;城市建设,太
阳金字塔
12世纪建立,13世纪
南美
印加文明
逐渐崛起,15世纪末 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

2.近年来,在大津巴布韦遗址陆续出土了一些中国明代的瓷器。它 们最有可能是怎样传到那里去的?()。 A.郑和下西洋时传到非洲的 B.欧洲殖民者带过去的 C.麦哲伦船队经过时留下的 D.达・伽马远航时带过去的 【解析】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曾到达过东非带,故本题应选 A项【答案】 A
3.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
阿兹特克文明 14-16世纪 今墨西哥地区 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擢军队,被征服者 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需缴纳贡赋。 经济:农业是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 了耕地面积;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功能齐全,最著 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
政治: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
立法和军事大权;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长官以 贵族充任,政区之下,按人口多少设各级官员;为 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详细人口调查表;将征服地 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纪止反 抗。
4.南部非洲文明的主要代表:今津巴
布韦境内的大津巴布韦文明 兴起发展的过程:4~5世纪,班图人开 始兴建巨石建筑群;11世纪末,形成 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 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 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
古代美洲文明
5.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的农作
物、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中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 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1.古代非洲农业发展的表现:西非
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梁、西瓜和棉 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 羊和山羊等;掌握了治铁技术;7~9世 纪,班图人成为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 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
……(非洲的)地理条件结合起来,使非洲大陆有力地抵抗了外界的入侵。然而, 地理环境决不是唯一的因素。至少,非洲黑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普遍的发展 水平也很重要;这一发展水平甚高,足以有效地阻挡欧洲人达数世纪之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 馴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 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 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 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 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 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 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 埃及。
加纳、 马里、 西非 桑海
中央集
8-15C 权帝国
丰富的黄金资源; 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 富有; 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城市和文化繁荣;中央集权;奴隶成为生产中 的重要力量; 官僚政治、外贸兴盛、文化繁荣
南非
津巴布韦
14-15C
地域广 大王国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古代非洲文明的概述
通过阅读材料,掌握非洲文明兴起的主要方式、人种及生活区域、农作 物、牲畜、手工业技术、最先兴起的古国
在非洲国家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有 沙漠的阻隔,西非与北非之间仍有活跃的贸易,主要使用驴和骆 驼驮运货物。
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 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 引进了绵羊和 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 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 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美]希林顿著, 赵俊译《非洲史》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东非和西非国家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材料1:[摩加迪沙]是一个大得没边的城镇。它的居民有很多骆驼和绵羊, 他们每天要杀上百头骆驼。它的居民是有能力的商人。这座城市有无与伦比 的手工制作的布匹,这些布匹以这个城市命名,被运到远至埃及和其他地区。
史料阅读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
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 描绘: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 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 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 绵羊。他们是-些强悍的商人。 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 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 及等地。
——[摩洛哥]伊本•白 图泰著,马金鹏译《伊本•白 图泰游记》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形 态
社会特征
南非 津巴布韦 14-15C 地域广
大王国
巨石,建筑群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形 态
其他特征
地域广 广泛使用奴隶;以园艺业为(瓜果蔬菜);
阿克苏姆
东非
4C
大王国 对外贸易发达(输入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的瓷
摩加迪沙等
10-15C
器、纺织品,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 城市国家
城市繁荣。
征服加纳,进一步扩张,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马里 西非
815C
中央 集权 帝国
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 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成为重要文化中心。
桑海
16世纪达于极盛,成为西非霸主; 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扩大对外贸易; 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曼萨•穆萨(1312—1337年在 位)是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 1324年,他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 前往麦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 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 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
——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 材料2:伊斯兰教促进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 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从事高深研究,自 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 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 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阅读材料,填写表格
二、主要文明—东非
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
入,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 比较著名
的是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这些国家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 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 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 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形态
社会特征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形态
社会特征
东非
阿克苏姆 4C
地域广大 的王国
桑给巴尔、 蒙巴萨和 10-15C 城市国家 摩加迪沙
广泛使用奴隶; 以园艺业为(瓜果蔬菜); 对外贸易发达(输入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的瓷器、纺织品,出 口黄金、象牙和奴隶); 城市繁荣
基督教作家马尼:“中国、罗马、 波斯、阿克苏姆,是3世纪时世 界四大强国。”
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 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它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 形态
加纳
社会特征
丰富的黄金资源; 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二、主要文明—西 非
阅读材料,填写表格(包括区域、国家、时间、国家形态、社会特征)
在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 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 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 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 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 访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东非:城市国家;园艺业和环印度洋贸易发达;受伊斯兰教影响; 西非:多为内陆帝国;政治上注重扩张征服、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 对外贸易;文化上受伊斯兰教影响。
二、主要文明—南 非 阅读材料,填写表格
今津巴布韦境内的大津巴布韦是 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在南部非洲, 4—5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 群。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 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 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 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