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本要素
社区工作者知识点

1、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
2、社区的基本属性社区的基本属性包括区位的地域性、组织的系统性、管理的自治性、管辖的区域性、参与的全员性、主体的认同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机制的协调性其核心是民主自治。
3、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4、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植下,发动和组织社区成员,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开展各种福利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生活需求的过程。
简单地说,主要是指社区开展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的过程5、弱势群体指在经济、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存在着种种生活困难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等等。
6、社区内单位是对社区地域内的一切单位的总称,既包括社区地域内的企业单位,又包括事业单位和部队、机关等等;既包括隶属于社区的单位,又包括不隶属于社区的单位;既包括公有制单位,又包括非公有制乃至混合所有制单位。
7、社区中介组织是指以社区居民不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参加,介于社区主体组织(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
如志愿者组织、业主委员会、老年协会、妇女协会、读书会、秧歌队、摄影协会、书法协会、钓鱼协会等等。
8、社区规划是指对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
其目的是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各种社会关系,合理配置生产力,有计划地发展居民的生活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区划的合理性,从而提高社区整体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9、社区居委会是指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
社区工作者考试之社区基础知识简答题必备知识点

社区工作者考试之社区基础知识简答题必备知识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社区工作者考试之社区基础知识简答题必备知识点1.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社区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社区的基本属性包括区位的地域性、组织的系统性、管理的自治性、管辖的区域性、参与的全员性、主体的认同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机制的协调性,其核心是民主自治。
3.社区有哪些基本类型目前,新构建的社区分为四种类型:单位型社区--人群主体由本单位职工及家属构成,有独立管辖界限,封闭式管理; 小区型社区--成建制开发的封闭式小区,功能设施配套,独立物业管理;板块型社区--主要是以三级以上马路砍块划定的社区,多在老城区,是目前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型社区--除地域管辖因素外,具有特色功能的社区,如商贸、文化、公众等比较集中的区域,但一般没有常住居民。
4.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要素。
5.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什么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出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6.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什么社区设立的依据是坚持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度的管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利于管理、自治、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划分社区。
7.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哪级政府决定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县区(市)人民政府决定。
8.如何命名社区的名称社区的名称应根据国家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和社区成员的意愿与习惯确定,但一般不得以数字的方式命名。
9.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发展社区事业,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政治民主的区域性文明小社会的过程。
社区建设基础知识考点

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 .社区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社区的基本属性包括区位的地域性、组织的系统性、管理的自治性、管辖的区域性、参与的全员性、主体的认同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机制的协调性,其核心是民主自治。
3 .社区有哪些基本类型?目前,新构建的社区分为四种类型:单位型社区 --人群主体由本单位职工及家属构成,有独立管辖界限,封闭式管理;小区型社区 --成建制开发的封闭式小区,功能设施配套,独立物业管理;板块型社区 --主要是以三级以上马路砍块划定的社区,多在老城区,是目前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型社区 --除地域管辖因素外,具有特色功能的社区,如商贸、文化、公众等比较集中的区域,但一般没有常住居民。
4 .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5 .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什么?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出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6 .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什么?社区设立的依据是坚持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度的管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利于管理、自治、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划分社区。
7 .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哪级政府决定?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县区(市)人民政府决定。
8 .如何命名社区的名称?社区的名称应根据国家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和社区成员的意愿与习惯确定,但一般不得以数字的方式命名。
9 .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发展社区事业,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政治民主的区域性文明小社会的过程。
10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社区人口密度对社区的影响。
2、生活空间 具有一定范围的生活空间是社区存在的基本的 自然环境条件。 生活空间环境包括人们生活的地势、气候、资 源、动植物等生态体系。 社区的生态体系,往往决定了社区的性质和发 展前途。
3、生产关系 社区内具有一定的生产关系活动和基本 生活。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正是某 种共同类型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及社会活 动在一定地狱中相对独立存在着,才构成 了一个个地区性的活生生的生活共同体, 这就是社区。
四、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 社区内的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社区内存在的主要 卫生问题,合理使用社区的资源和适宜的技术,主动为社 区居民提供的基本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 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一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慢性 病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的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 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 连续性的基层卫生服务。
3、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 务提,使其成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以街道 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面应达95%以上;90%以 上居民步行10~15分钟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 生服务站。
据统计,1999年底,全国有152个城市开展 了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占全国668个城 市的22%; 到2005年,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 88%的市辖区和一些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 区卫生服务。 目前全国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000个,初步形成了 一支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队伍。 全国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形势极不 平衡,总的来说,东部地区要好一些,中 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一社区康复概述1 社区基本要素:地域区位,人口,社区文化,社会活动2社区康复:在社区层次上采用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利用和依靠社区自身资源,使残疾人得到及时,合理。
3 社区康复的特点:战略以人人享有康复为基本策略;以多个部门参与,协调合作的社会化的管理方式;服务层面为城乡基层社区;以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为服务对象;以病伤残者主动参与;采用全面的技术支持;投资少,覆盖广,效益高;康复训练就地,就便,方法简单。
41981年确定的国际残疾日:12月3日5 中国残疾日:5月第三个星期天6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新的,有效地,经济的康复途径,社区康复。
7 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1986-1990)初步阶段;(1991-1995)试点阶段;(1996-2000)推广阶段。
8 “老三康”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9 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10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社会化;以社区为本;低成本,广覆盖;因地制宜;技术实用;康复对象主动参与。
11残疾人: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以正常的方式从事正常范围的活动能力,使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处于不利发挥正常作用的人。
具体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合其他残疾。
12 社区康复的内容:残疾预防;残疾普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二偏瘫的社区康复1偏瘫:同侧上下肢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2偏瘫分期软瘫期:发病的头几天,预防继发性损害发生;痉挛期:发病数日到一周内;硬瘫期:发病后3周-3个月左右;恢复期(相对恢复期):发病4个月左右;后遗症期。
3 功能障碍感觉和运动功能;言语和交流功能;感知和认知功能;情感和心理障碍;吞咽障碍;二便障碍;交感和副交感及性功能障碍。
4社区康复目标:采取综合措施;训练患者适应周围环境;调整周围环境;强调患者活动能力;参与社会能力;最大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
简述城市社区的构成要素

简述城市社区的构成要素
城市社区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责监督社会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
在城市社会中,社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居民提供安全、公共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要素。
社区可以划分为包括住宅社区、工业社区、商业社区和农业社区等四个主要类型,构成城市社区的主要要素有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社区应当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系统、市政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和环境卫生等。
这些基础设施是有效整合和维护城市社会的基础,是提高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
其次,城市社区应当有足够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健康中心、文化中心、社会救助机构、公共安全机构等,以确保公民享受到安全、便捷和质量优质的服务。
此外,城市社区还应该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强调公民自治,培养公民责任感,营造一个让居民满意的安定的家园社区,使得社区内的居民能够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和谐共处,增强社区凝聚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最后,社区的文化氛围也是城市社区及其发展的重要要素。
每一个城市社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历史文化传统是城市社区发展及其繁荣的重要支撑,更重要的是,这种历史文化传统可以为城市社区注入活力,促进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构成城市社区的主要要素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
施,社会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等四个方面。
基础设施是在城市社区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要素,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则可以使居民享受到安全、便捷和优质的服务;社会环境的优越与否取决于城市社区公民的自治意识;文化氛围的活跃则可以为城市社区注入活力,促进城市社区的持续发展。
社区建设基础知识【四篇】

社区建设基础知识【四篇】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领域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的生活大群体。
它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建设基础知识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1、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社区的基本属性就是什么?社区的基本属性包括区位的地域性、组织的系统性、管理的自治性、管辖的区域性、参与的全员性、主体的认同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机制的协调性,其核心是民主自治。
3、社区存有哪些基本类型?目前,新构建的社区分为四种类型:单位型社区--人群主体由本单位职工及家属形成,存有单一制统辖界限,封闭式管理;小区型社区--成建制研发的封闭式小区,功能设施服务设施,单一制物业管理;板块型社区--主要是以三级以上马路砍块划定的社区,多在老城区,是目前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型社区--除地域统辖因素外,具备特色功能的社区,例如商贸、文化、公众等比较分散的区域,但通常没居住地居民。
4、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非政府结构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5、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什么?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通常就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出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6、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什么?社区成立的依据就是秉持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当的统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助于管理、自治权、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割社区。
7、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哪级政府决定?社区的成立、撤消和调整由县区(市)人民政府同意。
8、如何命名社区的名称?社区的名称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和社区成员的意愿与习惯确认,但通常严禁以数字的方式命名。
9、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促进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发展社区事业,把社区建设沦为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秩序井然、人际关系人与自然、政治民主的区域性文明大社会的过程。
社区基础理论知识

社区基础理论知识一、什么是社区?它由哪些要素构成?社区的类型有哪些?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
最早将社区一词做为一个专有名词提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社区一词从滕尼斯提出到现在,其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我们所谓的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
具体而言,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做为一个社会实体,社区由以下一些基本要素构成:1.它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
2.它有人们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具有一定界限的地域。
3.它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4.它有己特有的文化。
5.它的居民对自己所属的社区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认同感,即“我是某一个地方的人”的观念。
社区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按照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可划分为发达社区、不发达社区;按照社区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可分为工业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等;按照社区的地理环境,又可分为平原社区、山区社区、牧区社区等。
总之,社区的分类不一而足。
社区研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是以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聚集规模的多元标准,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社区发展的工作准则有哪些?社区发展的目标分为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两种。
直接目标为:(1)认识社区居民的共同需要;(2)改善社区物质、文化生活条件;(3)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4)开展社区各种服务及支援互助工作等。
终极目标包括:(1)经济发展,即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2)社会发展,即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社会结构;(3)政治发展,即发展社区居民的民间团体和组织,培养居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互助能力;(4)文化发展,即提倡有利社区进步的伦理、道德;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口要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要素是社区的第一要素。
对社区的人口要素进行分析主要从数量、质量、人口结构、分布和流动等方面进行。
人口是社区发展的承担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区人口数量是指生活在某一时期社区的人数。
人口数量决定了社区的社会关系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它既是衡量社区规模的重要标志,又是确定社区层次的重要依据。
人口质量是指一定时间、地域和一定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人口质量既是社会进步的力量和基础,又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和表现。
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间内社区人口的内部组合状态,如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社区的人口结构有时间上的规定性,没有具体时间标志的社区人口结构是不存在的。
人口分布是指居民及其活动在社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况,即社区内人口的自然或地理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大小、距离、互相交往或与其他社区相互联系的方式。
人口流动是指社区内居民数量的进出和增减,及其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
2.地域因素
地域是人们从事各项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人们基本的生存空间,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
不同的地域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
地域要素是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相区别的根本之处,社区要素有一定面积的区域,有明确的地域界限。
社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包括地势、气候、动植物等,对整个社区的性质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3.组织要素
社区内成员必须在一定的社区组织的管理下生活,需要有一定的机构来协调人们的行为,这样就产生了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保证了社区内人们共同、协调地生活在一起,它也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
社区组织是指社区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以满足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
根据社区内组织的人际关系性质的不同,社区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大类。
正式组织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严格的组织制度、体系和运行方式,以及组织的场地、设备、资源等特点,如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中心、工作站、银行、学校等;非正式组织具有自然形成、规模较小、组织规范约束力弱、成员间关系紧密和认同感强等特点,如社区合唱团、舞蹈队等。
4.文化要素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社区文化反映了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部,包括社区内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内容。
社区内人们在经常性的互动中,逐渐产生共同的、特有的行为规范和观念。
社区文化能使社区成员获得相似的行为或价值观念,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并使社区产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5.心理要素
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被称为社区的心理要素。
不同社区的不同结构会对社区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人们对生活的社区会产生或自豪或羞耻的情感,这就是社区的归属感;一个人与他人互动,把自己看成是社区的成员并承担着一定的义务,这就是社区的认同感,它既与社区特有的风土地貌相联系,更与血缘、地缘、业缘等所结成的
各种社会关系紧密相连,使社区居民与社区荣辱与共,成员之间相互关心帮助,有助于社区共同行为的产生,使社区共同体的生命得以发展。
6.物质要素
为社区成员生活、活动和发展所提供的一整套相对完备的基本服务设施和其他共同设施叫做社区的物质要素,如各种商业设施、文化娱乐中心、医疗卫生机构等。
它是保障社区成员生存的必要手段,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