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异常出汗的疾病威胁
老中医:男性三种异常出汗,是疾病征兆

常出汗对人们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有些出汗现象要引起重视尤其是男性朋友,要知道,不同部位的出汗也能反映出身体中的弱点。
1、夜间盗汗
结核病典型的全身表现中包括午后低热和夜间盗汗。
很多患者都反映无论春夏秋冬,晚上睡觉醒来后常常衣服被子全部都被汗水浸湿。
结核病在中国是一个比较令人头疼的健康问题,所以你亲爱的他如有上述症状你就需要和医生交流了。
2、多汗头晕
当血糖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以下就会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若过量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便可能发生低血糖。
早期的表现有多汗、颤抖、乏力、头晕和恶心。
你需要给他准备一小盒糖,并随身携带,一旦出现不良情况就可以立即服用。
3、多汗疼痛
这是由于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而使心肌受到损伤而引起的。
它的表现包括:胸部的疼痛或压迫感,会持续数分钟。
疼痛有时也会放射到你的肩膀、手臂或背部。
此外,还会有呼吸困难和大量出汗的情况。
出汗异常可能是疾病征兆

龙源期刊网 出汗异常可能是疾病征兆作者:来源:《华声文萃》2019年第09期夏天天热,汗腺是人体自带的“空调”。
通常,出汗是人体的自然现象,温度太高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感觉疼痛时手心、脚心会出汗;吃了很辣或很烫的食物额头会冒汗。
除去这些情况,有些异常出汗信号,其实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比如坐着不动也会出汗,或者只有某些部位出汗……正常汗液应是无色,当出现不同于一般颜色的汗水时,就要考虑会不会是身体生病了。
有些人出汗,衣服上会留下黄色印记,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黄汗”,可能提示胆有问题。
汗液呈现红色,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部位在出血,可能是位于面部和腋窝处产生色素的细菌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
一些老年人晚上入睡后出汗,但醒来无汗,中医称为“盗汗”。
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的表现。
可选百合、雪梨等滋阴食物,少吃羊肉、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等泡水饮用。
还有些老年人半身出汗,另外半身无汗,可能是阴阳失调,这时要小心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患者也会出现自主神經功能病变,如果是调节汗腺分泌的神经出现病变,通常表现为上肢或胸部出汗增多,或出汗部位不对称,可能出现在正常的室温下大量出汗,甚至大汗淋漓的情况。
当糖尿病患者因为药物、饮食或者运动等原因发生低血糖时,可出现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症状。
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大汗并伴有以上症状时,应当考虑是否是低血糖原因所引起的。
各种甲亢症状最为显著的就是心跳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增加,怕热、多汗,也可表现为容易饥饿、想多食、体重下降、眼睛变凸、脖子变粗等症状。
当然,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的甲亢患者,症状都典型、全面,相当比例的患者只出现其中几种甚至只有一种症状。
对很多50岁左右的女性来说,还有一种常见的出汗,就是更年期潮热出汗。
更年期的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这种潮热出汗一般从前胸开始,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
常见临床危象

三、低血糖危象
又称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血葡 又称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血葡 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临床综 合征。成人血糖低于2 8mmol⁄L可以认为 合征。成人血糖低于2.8mmol⁄L可以认为 血糖过低。当血糖降低,引起交感神经过 度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的症状和体征时, 就称为低血糖危象。
⒊加强护理 ①绝对卧床休息,将床头太高30° ①绝对卧床休息,将床头太高30°,可起体 位性降压作用。 ②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③提供保护性措施。 ④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⒋对症护理 ⒌病因治疗
二、高血糖危象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多种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多种病 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 泌不足所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严重时常导 致酸碱平衡失常。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包括 高血糖。高酮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发展 到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和高渗性 非酮症性昏迷。高血糖危象指的是糖尿病 昏迷。
⒊救治与护理
⑴严密观察病情: 补液:是抢救DKA首要的、关键的措施! ⑵补液:是抢救DKA首要的、关键的措施! ⑶应用胰岛素:多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⑷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⑸处理诱因和并发症:
㈡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 coma) 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也 称高渗性昏迷,多见于老年人。
⒉病情判断 可依据Whipple三联征确定低血糖: 可依据Whipple三联征确定低血糖: ①低血糖症状; ①低血糖症状; 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发作时血糖低于2 ③供糖后低血糖症迅速缓解。
关于热射病的表现及急救

关于热射病的表现及急救、护理措施引言热射病是一种因高温环境和过度劳累导致的严重疾病,其发生率在近年来逐渐增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对户外活动的日益关注,热射病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热射病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头晕、恶心、皮肤干燥、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热射病不仅对个体健康构成威胁,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资源消耗。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于减少热射病的发生和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重点探讨热射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本文将首先介绍热射病的定义和表现,包括其主要症状和临床表现。
然后,将探讨热射病的危害,包括其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以及长期患病可能带来的后果。
接着,将分析热射病发生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个体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同时,还将对热射病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热射病。
在了解了热射病的基本知识后,将重点介绍热射病的急救措施。
这部分将详细说明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及时救助热射病患者,包括降温、补水、输液等方法。
同时,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和避免复发。
此外,预防是最重要的控制手段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热射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作和运动时间,加强锻炼和体能训练,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因素。
最后,本文将讨论热射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热射病作为一种常见但危害巨大的疾病,急救及护理措施对于避免其发生和减轻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相信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减少社会负担。
热射病的定义和表现热射病是一种因高温环境和过度劳累导致的严重疾病。
它是由于机体在高温环境中无法有效散热,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而引发的。
热射病常见于夏季高温天气或进行剧烈体力活动时,如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运动等情况。
“提示身体异常:一动就一身汗可能是疾病信号!”

“提示身体异常:一动就一身汗可能是疾病信号!”在高温的夏日里,很多人出门活动一动就会感到汗流浃背,但是如果你平时即使在室内或在较低温度环境下也经常出现大量的异常出汗,那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助信号”。
那么,异常出汗这个“疾病信号”到底是表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一、异常出汗背后的4种常见疾病1、克汀病(Warm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WAIHA)此类病人受寒或运动后出现异常出汗,夏季的出汗量远比正常人高出几倍,且比较黏稠、口渴。
2、甲亢(Grave's disease)甲亢是因为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所造成的病,甲状腺素影响代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使人体很容易出汗,即使不运动也会流汗,如果在运动之后短时间内就出现异常出汗更应该去看医生了。
3、低血糖症(Hypoglycemia)低血糖与糖尿病症状相似,会出现异常出汗、心跳加速等症状,若血糖水平过低可能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4、慢性感染性疾病除非感染活动大,否则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异常出汗少见,但如果感染所在部位接近脊柱或胸腺,或反复发作,异常出汗就会成为主要的症状之一。
二、异常出汗还伴随这些症状时,赶紧就医就医除了上述疾病情况,还需要特别警惕异常出汗还伴随以下一些症状的情况:1、喘不过气,胸痛2、体重急剧下降(5%以上)3、精力不足,疲劳4、长时间没有理由的发热及夜间盗汗。
除非是在运动过程中出汗过多,其余情况孤立的异常出汗都值得引起警惕。
三、如何鉴别何时需要就医?尽管异常出汗并不总是代表身体出了问题,但越早发现和到医院治疗,发病率就越低。
在提示异常出汗可能产生重大的医疗问题之前,需要做的事情应该包括:1、记录出汗记录每天的出汗量可以帮助掌握情况,当然要保证是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下,并排除天气等因素干扰。
2、注意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均衡,规律作息,降低压力等习惯。
3、确诊以后遵照医师要求的治疗方案除非你有医学护理或实验室经验,否则不要自己试图进行特定检测或诊断。
临床危象及抢救措施汇总

临床危象及抢救措施汇总临床危象,即疾病的危急征象,见于临床各科。
危象的识别与救治是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内分泌代谢系统1。
1 垂体危象:本危象是垂体功能减退症未经系统、正规激素补充治疗出现的多种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失调,是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之一。
诊断要点: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遇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低血钠、低血糖)、精神症状(精神失常、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抢救措施:多由低血糖和/或低钠血症引起,强调迅速纠正低血糖、水电解质紊乱,迅速补充相关缺乏的激素,同时积极控制诱发因素,处理并发症。
1。
2 甲状腺危象简称甲亢危象或称甲状腺风暴,是甲亢病情的急性极度加重,常危及患者生命诊断要点:Graves病、甲状腺毒性腺瘤或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突然出现高热(〉39 ℃)、大汗淋漓、心动过速( 〉160次/min)、频繁呕吐及腹泻、焦虑、震颤、谵语、昏迷。
抢救措施:快速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予以抗甲状腺药、碘剂),迅速降低循环血中甲状腺素水平(血浆置换、透析),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的反应(β2肾上腺素能阻断剂、利血平或胍乙啶),保护重要脏器,防治功能衰竭(予以退热剂、糖皮质激素或人工冬眠)1。
3 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简称甲减危象,又称粘液性水肿性昏迷,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失代偿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状态,威胁患者生命。
诊断要点:甲减患者,突然出现精神异常(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绝对低体温( 〈30~35 ℃),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减低.抢救措施:迅速补充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保暖、抗感染。
1。
4 甲状旁腺危象包括甲状旁腺亢进(甲旁亢)所致的高血钙危象和甲旁减所致的低血钙危象。
①高血钙危象:诊断要点为甲旁亢患者出现高热、厌食、呕吐、剧烈腹痛、进行性失水、多饮多尿、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昏迷;血清钙〉3。
75 mmol /L、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素增高.抢救措施:力争在24~48 h内将血钙降至0。
辨识虚汗

辨识虚汗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具有调节人体体温的作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出汗可散热降温、减少中暑。
中医认为,汗是人体津液受阳气作用蒸发从毛孔排出的液体。
生理性多汗见于炎热的天气、过高的室温、过厚的衣褥或精神紧张等情况。
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
以下是中医对一些常见的异常出汗现象所作的解释:自汗:不因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
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亢患者。
虚汗:顾名思义,这种多汗乃因体虚所致,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过程中。
多见于儿童,有些儿童入睡后出汗不止,间或身体冰凉,这便是医学上所说的“出虚汗”。
有些儿童因为身体虚弱、感冒发烧或患肝炎等炎症使用大量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后,导致出虚汗。
成人也会出虚汗,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在安静情况下,或无原因而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也是“虚汗”。
某些患急慢性疾病者或产后妇女体质特别虚弱,往往也会出虚汗。
盗汗:是中医学上的一个病证名,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
出盗汗的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汗量相差悬殊很大。
其中,重型盗汗病人往往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自汗和盗汗都属于虚汗。
治表固本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
若病人出汗太多或自汗、盗汗的病程持续时间过久,将导致精气耗伤,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容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损害人体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其他疾病。
对儿童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常出虚汗的孩子,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
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中暑

中暑中暑(heatstroke)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2010年7月,“中暑”被列入了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
中暑(heat illness)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以及无风的环境条件下,主要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和I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heat cramp)、热衰竭(heat exhaustion)和热(日)射病(heatstroke,sun stroke)。
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较高。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
核心体温(coretemperature)达41℃是预后严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
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中暑的诊断可根据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和劳动时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和(或)晕厥,并应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
与热射病特别需要鉴别的疾病有脑炎、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疟疾;热衰竭应与消化道出血或宫外孕、低血糖等鉴别;热痉挛伴腹痛应与各种急腹症鉴别。
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车间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
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特别是中暑的早期症状。
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车间就业禁忌症。
[病因]中暑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种异常出汗的疾病威胁
夏天来了,又到了出汗的季节,但出汗不只是排泄,还有可能对你的健康有危害。
知道以下8种出汗预示什么疾病威胁吗?
汗液是身体的代谢产物,蕴含着很多的信息,形形色色的“奇汗”,可作为窥测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额汗
汗出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笼头的俗称,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脏腑内伤者,均可引起头额汗。
鼻汗
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汗珠晶莹可见。
若病变见于肺气宣泄失常,多见于肺虚病人。
手足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内蒸不宣、血虚、阳亏、中阳不足,均可导致手足多汗。
劳心汗
系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无汗或汗出甚微,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统血而胸汗涔涔。
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
冷汗
每当人在生病、受惊吓或心绪格外紧张、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时会不断地排出大量淡而无味的汗,触之发凉,出汗后常常有“心有余悸”之感。
焦味汗
汗出津津,绵绵不断,散发出一股糊焦或燃煤味。
重者焦味甚浓,可刺激周围人打喷嚏、流清涕。
此症局限于青年人男性,系因手淫频繁,或经常梦遗滑精,又不注意清洗会阴部者。
半边身出汗
指半边身体多汗,而另半边身体无汗或出汗甚微。
多因气血不足内阻经络所致,常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黏汗
汗出黏腻,发稠发热,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的一种病症汗。
此种汗表明身有湿热不清,需通楱去湿去热,方可痊愈。
此外,高烧病人的战汗,手术或女性分娩之后的虚汗,生命垂危、弥留之际的脱汗,都是不同病症或不正常的奇汗。
(责任编辑:骆丽萍实习编辑:蓝玮)最受欢迎保健热文十个喝水习惯暴露出你是水盲给宅人一族的10条养生经日常使用手机接打电话的7大误区三种错误刷牙方法最糟蹋牙齿面部表情过于丰富容易衰老从疲劳走向疾病只需要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