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异常的疾病征象【优质推荐】
养生常识 红脸心脏有病脸上布满疾病信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养生常识红脸心脏有病脸上布满疾病信息
导语: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如果人的身体出现了疾病,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来发现的。
比如说脸变红,就意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如果人的身体出现了疾病,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来发现的。
比如说脸变红,就意味着有可能是心脏不好。
平时我们应该多关注养生常识,那么养生小常识都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养生常识
从医学角度来讲,“相由心生”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当我们的身体患上疾病时,会在脸上不同的对应区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只要用心观察脸部发生的变化,就能找到一些疾病的蛛丝马迹,及时调养,有助于保健养生、防治疾病。
下面是专家绘制出来的一张“脸上的疾病地图”,以助您更好地呵护健康。
耳垂有皱脸通红心脏不好
我国古代中医学家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发现了不同病色反映不同病症的规律。
其中,红色多与心脏病有关,脸部过分红润,说明心脏供血过量,这类人容易患上高血压,要提防心脏病。
临床中,仔细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耳垂,往往可以发现一条斜线或者皱痕,有的深而长,有的浅而短,这种褶皱是冠心病的征兆,常被称为“冠心病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等。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出现冠心病沟的可能性为73.9%97.7%。
因此,发现耳部有褶皱的人,很有可能得了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等病。
另外,耳色暗红,大多是气滞血淤,而耳垂肉宽厚发红,并伴有肥胖的人,容易脑溢血。
中医认为,两眼之间为心,这里要比其他部位偏红,但如果是大红
生活常识分享。
面相识病之面色,学会面诊,你也是大家啊,看面相知道脏腑的疾病

面相识病之面色,学会面诊,你也是大家啊,看面相知道脏腑的疾病上一讲到面部分区,这一讲分享一下面色的判断要点一、面色泛白白色主虚、寒证、虫症。
常见的面白色有如下几种:(一)面色鱿白,虚浮多属阳虚,可见于慢性肾炎、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面色淡白无华多属血虚,见于贫血病人。
(三)面色苍白多见于急性病的阳气暴脱。
如大出血、休克引起的血容量急剧下降,以及剧烈的疼痛。
(四)面色灰白多见于铅中毒、肠内寄生虫病(面部灰白兼见白点或白斑)。
此外,若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
二、面赤面赤主虚热、实热、血瘀高血压面部红亮;结核病两颧部呈现绯红色;红斑狼疮面颊出现蝶型红斑;心脏有病两颊(两颊及腮)呈赤色;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常见面部通红并伴有口渴,甚至出现抽搐。
三、面青色面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
临床常见面部青色变化,有如下几种:(一)面色青白多见于阴寒内盛,气血凝滞。
常见风寒头痛或里寒腹痛。
(二)面色发青以鼻柱、眉间、口唇为甚,在小儿高热时为惊风之兆。
(三)面色青紫多见于周围循环衰竭、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缺氧及某些内脏剧痛疾病,如心绞痛和胆绞痛等。
四、面黄色面黄色主湿、主脾虚。
临床常见面部黄色变化,有如下几种:(一)黄色鲜明色如金色属湿热,为阳黄。
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及中毒性肝炎。
(二)黄色晦暗色黄如土少光泽,属寒湿,为阴黄。
多见于肝硬变、肝癌、胰头癌等。
(三)面色淡黄干枯或虚肿同时见口唇苍白,但巩膜不黄,称为“萎黄”,是脾胃气虚之象,也是黄肿病的见证。
多由于失血或大病之后气血亏耗,或寄生虫病等原因所致。
五、面黑色面黑色主寒、痛、瘀血、水饮,肾虚。
临床常见面部黑色变化,有如下几种:(一)面色黧黑多为长期慢性疾病,肾精亏损。
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二)面色青黑多见于寒凝瘀阻、剧烈疼痛。
(三)紫黑、灰黑常见于瘸瘕积聚、心肺瘀滞,如肝硬变、肝癌、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
揭秘你健康危机的面部征兆

揭秘你健康危机的面部征兆俗话说:“健不健,看容面”。
人的面容,不但是七情表演的“舞台”,也是反映体内诸病的“窗口”。
故察颜观色不失为早期发现疾病的一种重要而简便的方法。
1、急性病面容:表现为潮红,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表情痛苦,烦躁不安等。
中医认为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疟疾等。
2、慢性病面容:表现为面容憔悴,面色灰暗或苍白,目光暗淡,神疲力乏等。
中医认为属正气衰弱之虚症;西医认为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恶性肿瘤、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病等。
3、贫血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色淡,神疲乏力,心慌气短等。
中医认为属气血不足之虚症;西医认为多见于贫血。
4、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表现为眼球凸出,眼裂开大,双目圆瞪,目光惊恐,面黄肌瘦,兴奋不安,烦躁易怒等。
中医认为是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西医则看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典型面容。
5、甲状腺功能减退面容:也称粘液性水肿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枯黄,目光呆滞,颜面浮肿,唇厚舌大,眼睑变厚,皮肤干躁无弹性,皱纹虽少但深,头发稀疏干枯,眉毛脱落最为明显。
中医认为属脾气虚与肾阳虚证;西医认为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去睾症和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此类面容。
6、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脸部变长,下颌大而前突,颧部突出,眉弓隆起,耳鼻增大,唇舌肥厚,牙齿稀而错位等。
此面容多见于肢端肥大症。
7、二尖瓣面容:又称风湿性心脏病面容,表现为面色黄而浮肿,面颊暗红,口唇青紫,舌色晦暗,心慌气短等。
中医认为属心血瘀阻,乃心气虚和阳虚所致;西医则认为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是二尖瓣狭窄的重要特征之一,也可以见于肺心病或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8、伤寒面容: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舌红少苔,气短懒言,甚至有意识障碍。
中医认为是气阴两虚,属温病范畴;西医变为多见于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疾病。
9、结核病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颊红如胭脂,消瘦。
此面容多见于肺结核活动期。
10、满月脸:表现为脸面红胖,圆似满月,甚至从正面看不见双耳,从侧面看不见鼻子。
五脏疾病在脸上 11种脸色暗示你不健康1

五脏疾病在脸上 11种脸色暗示你不健康
五脏疾病在脸上,脸色不好看象征着身体有问题,能够拥有光洁无瑕的脸蛋是很难的,其实每个人的脸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小小的瑕疵,而这些不容易注意到的瑕疵,在在都显示着的身体可能有些不理想,或是你的饮食出了问题。
五脏有病的脸色表现
(一)脸色:脸色过于苍白,显示饮食中缺乏叶酸,铁质及维他命B12。
女性脸色不好主要是由于失血性贫血造成,月经不规律、经量过大是普遍的原因。
(二)前额:前额出现痘斑,是肝脏里含有过多的毒素所致,必须减少食用含糖分过高的食物,更要避免用太多的酒精。
中医以为肝脏排毒可以多吃青色的食物。
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晓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心情效
果,属于协助肝脏排毒的食物。
中医专家引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三)太阳穴:太阳穴附近出现小粉刺,显示你的饮食中包含了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塞,需要赶紧行体内大扫除。
(四)眼睛周围:眼睛四周围干涩,或是出现像干燥地表的裂纹,显示你有必要加强维他命B2及B6的摄取。
面部诊断,中医教你从脸上看出疾病

面部诊断,中医教你从脸上看出疾病颜面望诊是几千年来中医理论精华的一部分,是中医“望、闻、问、切”之一,健康的人脸上应该是干干净净,色泽红润有光泽。
刚出生的婴儿脸上通常都是干干净净的;随着岁月的增长以及空气、水、食物添加剂、环境污染、基因变化、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体健康受到伤害,面部就会逐步产生症状。
通过面部颜色查看健康1.黄色:脾胃,消化系统有问题;2.白色:肺,呼吸系统有问题;3.红色:心脑血管系统有问题;4.青色:肝胆,免疫系统有问题;5.黑色:肾脏、膀胱系统有问题。
面相婴儿的脸是洁净的,当他(她)们断奶吃食物后才显示出心、肝、脾、胃、肾、五脏的能力;随着年龄越大,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状态越多。
不外乎有痘、痔、色斑、痕、纹路;一般青少年以痘表现,一般中年人以皱纹表现,老年人以斑表现。
1、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
2、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
3、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4、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具体面相1、心脑血管压力区:多数长痘、斑和皱纹。
2、心区:长横纹(或一道,或两道,或若干道)多为心脏不好。
鼻纹多为供血不足。
3、脑区:长竖纹(左右眉毛的内侧川字文,或三道,或两道)心脑血管不好。
印堂发红为血脂粘稠多为高血压。
4、肝区:长鱼尾纹和斑。
5、胆区:发青。
6、脾胃区:颜色异样(或红鼻头)多为脾胃不和。
7、肺区:发暗,下凹肺功能不好。
8、肾区:发暗肾虚。
有红疙瘩是腰酸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侧脸颊有下凹的地方为肾虚,耳朵小肾虚。
9、膀胱区:发暗、发乌,长痘;膀胱有问题。
10、大肠、小肠区:有斑和“沉色”的红点位肝功能不好。
11、生殖区:颜色异常发青,多为内分泌失调。
12、胸乳区:颜色发暗一边对应一边。
面诊面诊主要分为十二部分:即“心、脑、肝、胆、脾、肺、肾、膀胱、大肠、小肠、生殖、胸乳”。
脸红是什么病的前兆

脸红是什么病的前兆关于《脸红是什么病的前兆》,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脸发红的原因比较多,有生理性的脸发红,也是有由于病症原因出現的脸发红。
尤其是有的情况下,一些异常的脸发红通常是一些病症的预兆,例如针对女士而言,来到女性更年期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現脸发红的状况,此刻应当立即医护,防止出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此外人体较为孱弱,肾脏功能降低,或是是肺结核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常常脸发红的预兆。
脸发红是什么病的征兆1.女性更年期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若察觉自己经常会情不自禁地脸发红,又查不到原因。
就会有可能是女性更年期来啦。
女性更年期女士会出现阵发的通红及出虚汗,忽然觉得胸部、颈部及面部发热,有时候伴随头痛、眩晕、困乏等病症。
有时晚间会加剧,乃至影响睡眠质量和大白天的工作中。
也有可能会出現血压上升,数小时后又可以恢复过来,多见于绝经前1~2年,持续一年后病症慢慢缓解或消退。
女性更年期女士假如一切正常日常生活遭受影响,可到医院门诊就医。
2.气血虚、肝阳上亢一些人假如脸色出現色调浮艳的红,另外伴随非常容易口干舌燥、出汗、脚气,则是阴虚的表现;有的人脸色出現浅浅的红,但手和脚非常容易发寒,经常出现胸闷气短、腰酸、脉浮的病症,则是虚阳外越引发;如果是老人出現红光满面,在中医学上可能是肝阳上亢造成的,具体表现为经常在下午时突然冒出脸发红;气血虚、肝阳上亢的人能够看一下中医学。
3.肺结核肺结核病病人常主要表现出脸颊发红,伴随食欲不佳、困乏及其午后低热、睡觉盗汗、咳嗽或是咯血等病症。
4.类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因为二尖瓣狭窄,回心力量遇阻,导致肺淤血,会造成脸部双颧呈暗紫色,医药学上称之为“二尖瓣面容”。
5.流行性感冒出血热感染流行性感冒出血热感染者因为全身毛细管扩大,血管渗透性提升,初期也有所为脸部血肿、面部泛红的主要表现。
6.老年人红光满面竟致中风身患高血压的群体因为心脏扩张、心肌肥厚、心脏收拢工作能力提升,导致心脏排出来的血提升,进而造成病人头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血肿,造成面部发红。
面色无华的中医解释

面色无华的中医解释
中医认为面色无华是一种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表现,可能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中医将面色无华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亢、湿气内停、肝郁气滞等。
气虚血虚是指体内气血不足,导致面色无光泽、苍白无血色。
这种情况常见于气虚、血虚、脾虚等体质,可能与饮食不规律、长期劳累、情绪不稳定等因素有关。
阴虚阳亢是指阴液亏损,阳气偏盛,导致面色晦暗、干燥,可能伴有口干、咽痛、心烦易怒等症状。
这种情况常见于阴虚体质、肾阴亏损等,可能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湿气内停是指体内湿气聚积,导致面色黯淡无光泽,可能伴有疲倦无力、胃脘胀痛等症状。
这种情况常见于湿重体质、脾胃虚弱等,可能与饮食习惯不良、寒湿环境等因素有关。
肝郁气滞是指肝气不舒畅,经络堵塞,导致面色晦暗无华,可能伴有胸闷胁痛、情绪烦躁等症状。
这种情况常见于情绪波动大、生活压力过大等,可能与长期的情绪不畅、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中医在面色无华的治疗上,通常会结合搭配适合的中药方剂,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恢复面色光泽和健康状态的目的。
此外,中医还重视调整生活习惯,如合理饮
食、适度锻炼、保持情绪稳定等,以维护和改善面色无华的情况。
面色疾病诊断(面相流年歌诀)

面色疾病诊断面上紫红色:紫色现于四正(即印、准、两颧) 为不死之色;(紫色乃阴骘色)。
当皮肤的颜色变成 (青蓝色) 时,多数为 (青色症) 的初兆。
主要是因血液中的酸素,或氧气的量度有了异常,而引起的,当心脏血液循环系统不良,或呼吸器官受伤,以及血液本身有变化时,皮肤都会展现这种颜色。
至于青色容易出现的部位是咀唇、手指甲、脚指、耳朵、脸颊、鼻尖等,其中以唇的出现率最高。
面上黑褐色:黑如鸟羽者生;黑似烟煤又黑似油抹者死。
皮肤及黏膜 (例如口腔黏膜) 有时会变成黑褐色,这时需格外注意。
代表的疾病有副肾脏疾病、肝硬化、癌症,比较特殊的则有银酸中毒等,皮肤都会变成黑褐色,而肝硬化时,甚至连手背、小臂、颈部均会呈现此色,且颜色随病症的恶化而加深。
面上黄色:黄如蟹膏者生;黄似李杏者生;黄似土色者死。
中国人的肤色本来就是黄白色,因此皮肤变黄时,除非特别注意,否则常会疏忽。
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现黄色的变化,是由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即 (黄疸) 一般是从肝脏异常所引起的病症。
而这种黄色的鉴别要白天在阳光底下观察,便能一目了然。
若在夜里或日光灯下,往往难以发现。
面上青白:青如翠玉者生;青似靛蓝又青似荵草者死。
白而油润者生;白似枯骨者死;白似白雪者生;白似尘垢者死。
肤色变成不平常的白色,原因是黑色素的影响。
当皮肤出现不寻常的白色时,立即可以发觉。
白色症常是先天性的,但白斑的患者仍很多,当突然产生白斑时,是黑色素减少而使皮肤的色素脱落所致。
面上苍白,在贫血或精神性紧张、虚脱、重大失望及挫折时,都会有这种现象出现。
一般而言,因贫血而致脸色苍白的情形常为人们所疏忽。
面上通红:红如鸡冠者生;赤似瘀血者死。
在发烧、羞辱、愤怒,或精神兴奋时出现,以发烧为最重要,其征兆是脸带红色,眼珠湿润并带光泽,这是皮肤的血液加速流动所引起的。
另外红血球增多症也会有此种容貌,不过此时的脸色则几近暗红色。
满面火红而毛孔中有针点之青,及赤丝路者名火里烟,主人命厄至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色异常的疾病征象【优质推荐】
祖国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
体内发生的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体表,面色就是这种体表反映之一。
我国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祖国医学称之为常色。
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中医认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为胆病,可见面色和健康确实存在着一些内在联系。
望面色要注意色和泽两个方面。
一般来讲,不论什么颜色,如鲜明、荣润的,表示病变轻浅,气血未衰;如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精气大伤。
下面就病态面色作一些简要介绍:
●面红多为热症。
高血压患者面部红光满面。
患者由于低热,两面颧部呈现绯红色,特别以下午为甚。
红斑狼疮患者的面颊出现对称的蝶型红斑。
赤色见于颐(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
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患者。
●面黄要区别由疾病引起发黄或进食引起的发黄。
食胡萝L过量,或小孩吃桔子时,鼻旁会发黄,停食后即消退。
如果不是进食引起发黄,则面黄最多见的是黄疸病。
如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多见于黄疽型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癌和胰头癌等病症。
钓虫病病人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造成面色枯黄,俗称黄胖病。
中医认为,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黄色晦暗多属于寒湿;面色萎黄,多为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
为脾虚有湿。
此外还有疟疾、药物中毒等,也可引起面黄。
●面白健康人的脸色是白里透红,经常不出门在家里待着的人皮肤也白,可病态的白是色如白蜡。
比如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虚寒病症、贫血及某些肺症患者,里寒的剧烈腹痛,或外寒的恶寒战栗重者,可见面色苍白。
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其面部也可能呈现苍白之征象。
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
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慢性肾炎等患者的面色,较正常人苍白。
铅中毒时,患者以面色灰白为主要特征,医学上称为铅容。
寄生虫病,白血病等患者,长期室内工作及营养不良者亦见此色。
肠道寄生虫病,面部可见白点或白斑。
此外,出血性疾病、经常痔疮出血、妇女月经过多,也会造成面色苍白。
休克病人因面部血液循环受阻,也会脸色发白。
中医认为,面色苍白属于虚症和寒症。
如有些人,面色较白,体型肥胖,中医称这些人为气虚,或阳虚之体。
这些人尽管体胖,但体质较差,容易得感冒。
面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倘灰暗之色日重,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
●面青紫一般说来,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出现面色青紫。
胃部或肠部之痉挛性疼痛、虫痛、胆道疾病引起的胆绞痛时,亦可使面色青紫。
肺结核病晚期,肺气肿、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严重肺炎病人,面色常铁青。
小儿高热,面部出现表紫,以鼻柱与两眉间较为明显,是将发惊风的预兆。
此外,忍受某种剧痛时,面部也可隐约显出青晦气。
●面黑是慢性病的征兆。
肾上腺及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变、肝癌等疾
病患者,都可出现面色变黑。
病情愈重,颜色亦愈浓。
古语云: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庭在颜面部最高位置,即额部,此处出现黑色,是病情危重的信号,病人常会衰竭而死。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变黑,但一旦停药后又能恢复正常。
中医认为,面色黑为肾精亏损,可用补肾药物l行治疗。
望面色要区别常色中的客色与病色。
客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随着季节、气候变化,或由饮酒、劳动、情绪变化、日晒等引起的临时性面色改变,不属病色,望面色时尤当鉴别。
例如,剧烈运动、饮酒、日晒、情绪激动(害羞或愤怒)时,都能引起短暂的面部潮红;寒冷、惊恐等刺激引起的毛细血管强烈收缩,则可使面色变得苍白。
老年人的面部,可见散在脂褐色斑点,称为老年性色素斑。
妇女在妊娠期面部出现棕褐色对称斑块,称为妊娠斑,这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另外,一些局部的面部变化也值得警惕。
●面有白斑:若面部有淡白色的圆形斑,大小如小拇指一般,呈单发或多发,可能是有蛔虫。
若斑大。
则表明蛔虫多;斑小,则表明蛔虫少。
●脸颊发灰:说明身体缺氧。
肺部机能不佳,应多去公园散步、慢跑,并多吃绿色蔬菜,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粗纤维的摄入。
●额头皱纹增加:表明肝脏负担过重,必须戒酒、少吃动物脂肪,多饮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