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跑教案
耐力跑教案 教 案

重点:呼吸和跑的节奏相配合。
2、组织学生练习:
(1)原地练习
(2)跑的练习
教师先讲解后进行示范
20分
学生认真听讲,记住要求和重点等。
学生练习:
(1)原地跑步配合呼吸的练习(二、三步一呼,二、三步一吸)
(2)慢跑体会脚掌着地的方法和呼吸节奏
(3)由体锻小组长带队绕场进行
《耐力跑》教案
教材内容
1.耐力跑
2.力量素质
班级
初三
人数
男
执教
女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耐久跑中的途中跑的正确姿势及合理的呼吸方法。
2.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并且让学生知道一些耐力素质的练习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并积极投入到运动之中。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
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时
间
学生活动
练习
次数
准
备
部
分
一、
常规
二、
准
备
活
动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
在集合地点观察、检查学生服装,并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1、“同学们好!”
2、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1、游戏:集中注意力练习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2)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4)走、跑交替,体会动作要领。
(5)蛇形跑(如下图)
(6)变速跑(如下图)
2次
2次
1~2圈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步教案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步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耐力跑步训练,提高初中生的体能素质和耐力水平。
耐力跑步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有效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设计适合初中生的耐力跑步训练方案。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2. 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能力;3. 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准备1. 大家站成一排,做头部、颈部、肩部、手臂、腰部和腿部的热身活动;2. 进行5分钟的缓慢跑,让学生的身体适应运动。
第二步:耐力跑步训练1. 进行10分钟的中低强度跑步,让学生逐渐进入状态;2. 进行15分钟的高强度跑步,要求学生以最大的速度跑步,但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跑姿。
第三步:恢复训练1. 进行5分钟的慢跑或步行,让学生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2. 进行一些拉伸运动,松弛肌肉。
第四步:总结和讨论1.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他们的跑步感受和体会;2. 引导学生总结跑步训练的好处,并与其他体育项目进行比较。
教学评价与追踪1. 通过观察学生的跑步姿势和表现,评价他们的技术水平;2. 记录学生每次训练的跑步时间和距离,用于追踪他们的进步;3. 鼓励学生互相激励,建立良好的竞争氛围。
教学扩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耐力训练方法,如游泳、骑自行车等;2. 组织学生参加校际或区域性的耐力竞赛,锻炼他们的竞争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耐力跑步训练,相信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耐力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
这将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是这个教案的重要目标之一。
希望学生们能够享受跑步运动的乐趣,并在训练中逐渐突破自己的极限。
小学体育耐力跑的教案写

小学体育耐力跑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3.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耐力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控制等。
2.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逐渐增加距离训练、定时跑训练等。
3. 团队合作训练:集体跑、接力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跑步姿势的正确性和呼吸节奏的协调。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warm-up,做一些基本的拉伸运动,准备活动时间约为5分钟。
2. 基本技能训练:a. 跑步姿势训练:引导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注意身体挺直,手臂自然摆动。
b. 呼吸节奏训练:教授学生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的呼吸节奏,提高跑步时的氧气供应。
c. 步频控制训练:通过练习不同的步频,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跑步节奏。
3. 团队合作训练:a. 集体跑:全班学生一起进行耐力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b. 接力跑:分组进行接力跑比赛,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训练方法:a. 间歇训练: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跑步后,休息一段时间,再继续跑步,逐渐增加跑步距离。
b. 逐渐增加距离训练:每周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c. 定时跑训练:设定一个时间,学生在这个时间内尽可能跑得更远,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5. 结束活动:进行一些放松的运动,如慢跑和拉伸,帮助学生恢复体力,结束活动时间约为5分钟。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跑步姿势、呼吸节奏和步频控制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训练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通过定期的定时跑训练,评估学生的耐力水平提高情况。
4.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资源:1. 耐力跑场地:学校操场或者适合跑步的场地。
大学体育课耐力跑练习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场地:田径场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耐力跑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
2. 技能目标:通过耐力跑练习,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学内容:1. 耐力跑基本知识讲解2. 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3. 耐力跑训练方法4. 耐力跑比赛规则与技巧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准备活动1. 整队集合,清查人数。
2. 由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与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3. 进行慢跑,放松身心,活动四肢。
二、耐力跑基本知识讲解1. 耐力跑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注意事项。
三、正确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教学1. 跑步姿势:头部正直,身体稍前倾,双臂自然摆动,脚掌着地。
2. 呼吸方法:采用“二步一呼、二步一吸”的呼吸节奏。
四、耐力跑训练方法实践1. 原地跑步配合呼吸练习。
2. 慢跑体会脚掌着地的方法和呼吸节奏。
3. 由体锻小组长带队绕场进行慢跑。
五、结束部分1. 学生进行自我放松活动。
2. 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一、准备活动1. 整队集合,清查人数。
2. 由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与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3. 进行慢跑,放松身心,活动四肢。
二、耐力跑比赛规则与技巧讲解1. 耐力跑比赛规则。
2. 耐力跑比赛技巧。
三、耐力跑比赛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耐力跑比赛。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四、结束部分1. 学生进行自我放松活动。
2. 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耐力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耐力跑训练中的表现,如跑步姿势、呼吸节奏等。
3. 学生在耐力跑比赛中的表现,如比赛成绩、团队合作等。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进行一次耐力跑练习,记录跑步时间和感受。
2. 收集关于耐力跑的资料,了解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耐力跑体育初中教案

耐力跑体育初中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理解在耐力跑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体力,以及如何克服“极点”现象。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跑能力,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跑步技巧和耐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4.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在130-140次/分之间,练习密度在45%左右。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方法2. 克服“极点”现象的练习方法3. 耐力跑的呼吸节奏和跑步姿势三、教学过程1. 开始部分:整队集合,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为耐力跑做好准备。
2. 基本部分:(1)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强调在耐力跑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体力,以及如何克服“极点”现象。
(2)进行耐力跑训练,分为多个小组进行,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制定合适的跑步距离和时间。
(3)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帮助学生提高耐力跑能力。
(4)针对学生出现的“极点”现象,采取相应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耐力。
3. 结束部分: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紧张,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耐力跑。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耐力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 游戏法:运用集体投篮等游戏,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方法进行评价,看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
2. 对学生的耐力跑能力进行评价,看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指定的跑步距离。
3. 对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行评价,看是否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了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4. 对学生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价,看是否在训练过程中达到了平均心率在130-140次/分之间的要求。
初中耐力跑教学教案

初中耐力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耐力跑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进取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2. 耐力跑训练方法:间歇训练、逐步增加距离、定时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的调整。
2. 教学难点: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持之以恒的锻炼态度。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引入耐力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跑步姿势:教师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学生跟随模仿,纠正错误姿势。
2)呼吸节奏:教师教授合理的呼吸节奏,学生练习并体会。
3)步频、步幅:教师指导学生调整步频、步幅,提高跑步效率。
3. 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1)间歇训练:教师示范间歇训练的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2)逐步增加距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增加跑步距离,提高耐力。
3)定时跑:教师设置时间,学生进行定时跑训练。
4. 实践训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耐力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巩固基本技巧。
2)按照训练方法,进行课后耐力跑锻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跑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锻炼和课堂练习,观察学生耐力跑能力的提升。
2. 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自信、进取的精神品质。
3.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评价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耐力跑教案

耐力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耐力跑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3.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学重点1.耐力跑的基本技巧;2.耐力跑的训练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耐力跑训练;2.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四、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概念和意义耐力跑是一种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肺功能和提高肌肉耐力来提高身体的耐力水平。
耐力跑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同时还可以减少体脂肪,塑造身材。
2. 耐力跑的基本技巧1.姿势正确:身体直立,头部微微向前,手臂自然下垂,手掌握拳,手臂与身体成90度角,膝盖微微弯曲,脚尖着地;2.步伐稳健:步幅适中,步频均匀,不要过大或过小,保持稳定的节奏;3.呼吸顺畅:深呼吸,吸气时鼻子吸气,嘴巴呼气,保持呼吸节奏稳定;4.注意力集中:保持专注,注意力集中,不要分心。
3.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1.逐渐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2.交替进行快慢跑:快慢跑交替进行,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水平,增强心肺功能;3.进行间歇训练:间歇训练可以让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同时也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水平;4.坚持每周进行3-4次的耐力跑训练:坚持每周进行3-4次的耐力跑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耐力水平。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耐力跑的概念、意义、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让学生了解耐力跑的重要性和科学性;2.示范法:通过示范正确的耐力跑姿势和技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能;3.练习法:通过实际的耐力跑训练,让学生逐渐提高耐力水平;4.互动法: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耐力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耐力水平是否得到提高;2.学生的耐力跑技巧是否掌握;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科学、实用;2.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有效;3.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全面、准确;4.教学反思是否及时、深入、有效。
初中耐力跑完整教案

初中耐力跑完整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2.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跑步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目标:1. 了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跑步能力;2. 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2.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1.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的掌握;2. 学生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耐力跑的重要性和意义;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耐力跑训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如步态、呼吸、节奏等;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并及时给予指导;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和交流,提高技巧水平。
三、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常用的耐力跑训练方法,如间歇训练、递增负荷训练等;2. 学生了解各种训练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果;3.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进行练习。
四、分组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耐力跑训练,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及时给予鼓励;3. 学生相互鼓励、协作,共同完成训练任务。
五、团队比赛(10分钟)1. 教师组织团队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 学生积极参与比赛,争取最佳成绩;3. 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强调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方法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耐力跑训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跑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训练中不断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
年级六人数28 日期执教孙涵琳班级组班形式混合周次 1 课次4-3
内容主题耐力跑(4—3):变速跑
重点
掌握不同跑动速度下步频节奏的
变化,能适时调节跑速和呼吸频
率。
难点在跑动中保持匀速状态。
学习目标1适应和掌握耐力跑的速度节奏变化,体会耐力跑中的速度感。
2提高心肺功能,适应不同的跑动节奏。
3提高自锻能力,养成独立思考习惯。
课序时
间
教学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组织与队形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一8分
钟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
队、常规检查、汇
报人数
2、师生问好
3、布置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
1、慢跑*500米
2、热身操*6
4
×
8
拍
1′
4′
3′
小
小
小
整队做到“快、静、齐”
常规检查、精神饱满
形成二路纵队后由队长带
领匀速慢跑。
身心充分活动
要求动作有力度、有幅度,
各关节充分活动伸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