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班级:姓名:建议时间:30分钟完成一、阅读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完成练习。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细心观察你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已到人间。

如果你砍倒大树,就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果你捕到大鱼,鱼鳞(lín)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从诗歌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诗歌中写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请用“”画出来。

3.白云飘得高高,我知道明天是______天;看到蝌蚪在水中游,我知道______来了;看到树桩上有15道圈,我知道这棵树长了_______年;看到鱼的鱼鳞上有______道圈,我知道这条鱼今年3岁。

4.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请写一写。

(至少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鸟岛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那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它们在这里做窝安家,养育后代。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jù)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

他们伸手就能捉到幼鸟,随处都能拾到鸟蛋。

统编版八下5《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一练附答案

统编版八下5《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一练附答案

5《大自然的语言》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méng fā cì dì piān rán yùn yù nóng yàn hăi táng ()()()()()()xuán shū xiāo shēng nì jì wù hóu zhōu ĕr fù shǐ()()()()二、总结段意。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3.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4.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尽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六、知识运用《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诗歌中现象的理解。

七、读课文回答问题1.“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2.课文7-10自然段中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农谚海棠悬殊销声匿迹物候周而复始二、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8、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

8、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

8、大自然的语言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漂.(piāo、piào)砾.(lì、lè)、皇冠.(ɡuàn、ɡuān)
鉴.(jiàn、qiān)别钻.(zuàn、zuān)研2、组词。

雁()庐()筝()鉴()燕()户()挣()签()3、根据意思写成语。

(1)、美妙到了极点,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2)、星斗变换了位置,形容时间和季节发生了变化。

()
(3)、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
4、连线
哥白尼浮力定律竺可桢地动仪阿基米德避雷针张衡物候学富兰克林日心说李四光地质学5、修改病句。

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的一双手几乎冰僵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悬.殊(xián) 农谚.(yàn) 冰雪融.化(rónɡ)B.孕.育(yùn) 翩.然(biān) 销声匿.迹(nì)C.活跃.(yuè) 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D.纬.度(wěi) 萌.发(ménɡ) 风雪载.途(zǎi)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蔌蔌地落下来。

改为。

(2)而山区的气侯、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察。

改为; 改为。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验B.灵活C.灵便D.灵敏(2)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观察B.观测C.预测D.观望4.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

(填序号)①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②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③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④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我的家乡就在贵州那美丽的小村庄,春天来临的时候,无需长途跋涉,打开楼顶的窗,呈现在眼前的就是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cìdì开放。

而深秋来了,一切都慢慢凋零,万事万物似乎都xiāo shēng nìjì_ 了,我幽雅地吹奏着一支曲子,凝望着远处的夕阳。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孕育了沿岸无数中华儿女。

B.上课铃响起,同学们一个接一个次第走进教室。

C.东边日出西边日落,一天天一年年周而复始。

D.江南的春天,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年年如是。

3.下列句子表达无误的一项是()A.中美双方确认了各自政府的优先事项、彼此的红线及可能存在的合作领域。

B.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 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C.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印江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

D.社区物业应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课内阅读阅读“立春过后”至“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问题。

4.(考点:说明对象)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5.(考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选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答:6.(考点:词语运用)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答:三、拓展阅读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唐淼①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②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

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③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练习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大自然的语言①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

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

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② 这一类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

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国为最早。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物候方面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③ 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

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

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趋向。

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观测是记录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

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构造比一般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因此,物候观测的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等)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把它用于农事活动,就比较简便,易为农民所接受。

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下面是一个例子。

④ 去年(1962年)五一节前后在华北是比较冷的,但五一节当天早上的温度记录却比1961 年、1960年同天早晨的温度记录高摄氏二、三度。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阅读课文,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本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训练概括能力。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ft区的农业发展。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目的是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次第”是什么意思?请用它造一个句子。

)次第,一个接一个。

造句略。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三、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ft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农谚“清明前,开秧田”讲的是根据节气来确定“开秧田”的时间;“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来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2.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ft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

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后,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大自然的语言》后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词语解释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后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词语解释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后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词语解释练习
【2021部编版八下第5课】
一、生字词注音:
课后读读写写:
萌.发ménɡ次第.dì翩.然piān孕.育yùn农谚.yàn海棠.tánɡ悬.殊xuán 销.声匿迹xiāo周而复始.shǐ花香鸟语.yǔ 草长莺.飞yīnɡ补充:
连翘.qiáo 簌.簌sù槐.树huái纬.度wěi风雪载.途zài 衰.草连天shuāi 二、多音字、形近字注音:
多音字:
载:载.途zài三年五载.zǎi
翘:连翘.qiáo 翘.课qiào
参:参.考cān 人参.shēn参.差cēn
形近字:
簌簌.sù万籁.lài
候.鸟hòu 侯.爷hóu
纬.度wěi忌讳.huì
来临.lín 监.视jiān
三、重点课下注释:
【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补充: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2)()(3)()
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7.(1)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8.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9.揣摩本文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次第”是什么意思?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针对第二段回答问题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6、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

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C.不能。

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D.能。

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7本段说明的对象是()
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

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8、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10、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问题。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