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诗经》关雎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诗经》关雎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2.《诗经》二首学案

《关雎》

一、预习回顾

1.《诗经》是诗歌总集,又称《》和《》,搜集了从到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篇。《诗经》共有、、三个部分,其基本表现手法为、、。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就是各地区的民歌,包括周南\召男\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 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十五国风;

?雅即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 31 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 74 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的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 31 篇,是西周初期的诗。

鲁颂 4 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商颂 5 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表达情感。

?兴则是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五经:

2.题目理解。

3.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

逑()参()差()荇()寤()寐()

求之

辗()转反侧琴瑟()芼( ) 钟鼓乐()之

4.解释词语。

洲:窈窕:

淑:思服:(服:)逑:悠哉悠哉:(悠:)流:芼:

寤寐:(寤:寐:)乐:

5.词类活用。

琴瑟友之友:钟鼓乐之钟鼓:乐:

6.主要内容。

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恋,思念、追求过程以及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7.散文化释义。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二、解析

1.找出写景句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哪一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男子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6)他们爱情的结局(幻想)是怎样的?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这首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1)“起兴”。“兴”是触景生情,借助于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2)重章叠句,一咏三叹。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三、练习巩固

1.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关雎》这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句。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4.《关雎》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5.按要求默写

①,在河之洲。

②,君子好逑。

③《关雎》中“,”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答案:关关雎鸠|窈窕淑女|窈窕淑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求之

四、自我总结本课内容

1.背景

2.内容

3.解析

4.感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