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观察和实验1
初一综合实践教案科学探究实验

初一综合实践教案科学探究实验初一综合实践教案- 科学探究实验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浮力与密度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力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探究。
实验器材:1. 尺子2. 直尺3. 平衡器4. 不同密度的物体(如塑料球、小石子、葡萄、橡皮、木块等)5. 水槽或容器6. 清水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在液体中处于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而物体的密度可以用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密度越大,物体下沉的越快。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材质和密度的物体,并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 将水槽或容器中加满水,保持水面平稳。
3. 将不同物体按顺序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力表现。
4. 观察并记录每个物体进入水中后所表现出的现象,包括上浮、下沉或悬浮状态。
5. 通过测量上浮、下沉和悬浮物体的比例,总结出物体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令不同密度的物体依次进入水槽中,观察其浮力表现。
经过多次实验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密度小的物体(如塑料球、橡皮)能够上浮在水面上,并且一部分物体会露出水面。
2. 密度适中的物体(如葡萄)则能够悬浮在水中的中层位置,既没有完全下沉也没有完全上浮。
3. 密度大的物体(如小石子、木块)会下沉到水槽的底部。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物体的密度越小,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这与阿基米德原理给出的推论是一致的。
实验扩展与应用:1. 探究物体形状对浮力的影响。
制作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形、长方体、圆柱体等),比较它们的浮力表现。
2.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如船只漂浮在水面上、气球漂浮在空中等。
3. 进一步研究浮力与物体形状、材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制作一些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自制小船或玩具。
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了物体的浮力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计划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计划1. 实验目的本实验计划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分析能力。
通过实践,让学生真实体验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内容本实验计划包括以下几个实验项目:实验一:物体的密度测量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并了解密度的概念和应用。
实验二:热传导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了解热的传导规律和实际应用。
实验三: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究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理解光的传播特性。
实验四:电路的搭建与分析搭建简单的电路,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研究电路的分析和测量方法。
3. 实验步骤实验一:物体的密度测量1.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包括天平、、水、待测物体等。
2.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3. 用装满一定量的水,并记录中水的体积。
4. 将待测物体轻放入水中,测量中水的最终体积,记录数据。
5. 计算物体的密度,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二:热传导实验1.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包括不同材料的棒状物、烧杯、温度计等。
2. 将不同材料的棒状物一端置于烧杯中,另一端悬空。
3. 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热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4. 观察不同材料的棒状物上温度的变化,记录数据。
5. 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了解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实验三: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1.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包括平滑的镜子、透明的玻璃板、光源等。
2. 使用光源照射镜子,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3. 改变入射角度,继续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记录数据。
4. 将光源照射玻璃板,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并记录数据。
5. 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实验四:电路的搭建与分析1.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包括电池、灯泡、导线、开关等。
2. 根据电路图示,搭建简单的电路,并连接灯泡、电池等元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培优提高”秋季班讲义(一):科学观察与实验操作【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培优提高”秋季班讲义(一)科学观察与实验操作一、科学与观察1、科学实验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整理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观察直接观察:人们直接利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有时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观察间接观察:借助于仪器和工具进行观察(可扩大观察的范围,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知道具体的数值。
)二、走进实验室(一)固体药品的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扇闻),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只需取1-2ml。
(3)“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原则: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及使用方法1、试管(1)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前应先擦干试管外壁,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2)使用方法:①装溶液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②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③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④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⑥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药匙(1)用途: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固体试剂的工具。
(2)使用方法:①根据试剂用量不同,药匙应选用大小合适的。
药匙有一大一小,实验者可以根据用药量大小选择。
②不能用药匙取用热药品,也不要接触酸、碱溶液。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1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教案

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本节课是针对《科学》七年级华东师大版上册“走近科学”第一节“探索奇妙的自然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以书本上的内容为主,讲解五个自然现象,和学生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书本上的五个活动,因为由于可操作性较强,通过讲解一些要点,留给学生课后去做。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针对初一的新生,这些学生是刚开始步入初中科学的学习,还不清楚如何进行科学的学习。
通过一起看书本,试着让他们领悟怎么看书,看书时应该注意哪些。
1、对科学课程形成良好的印象和产生浓厚的兴趣。
2、了解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3、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喜悦。
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引言: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实验,一起来探索了奇妙的自然界,也让大家一起经历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通过看书,再来进行探索一次奇妙的自然界。
老师:首先我们来看书上给我们举的第一个例子,“为什么树上熟透了的苹果会往下落,而天上月亮既不落向地球,也不飞向外空?”学生: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老师:很好,但是如果你奶奶问你这个问题,你也这样回答么?学生:不能。
老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来描述呢?学生:重力的作用。
(注: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其实万有引力指的就是,我们地球上的万物都在地球的吸引下,都会受到重力。
其实是因为重力的原因,才让苹果下落的。
老师: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例子。
“为什么蝙蝠能在黑暗中自由飞行,而人在黑暗中为什么会举步维艰?”学生:因为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老师:很好,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蝙蝠是怎样通过超声波来判别方向的呢?学生:……老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书本上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蝙蝠,发出超声波后,发现超声波遇到物体他就会被障碍物返回回来。
我们把蝙蝠的这种定位方式,称作是回声定位方法。
老师:讲到这里,老师又想考考大家,那么我们一些科学家利用蝙蝠的这种特点,发明什么东西?学生:雷达,声纳老师:很好,那么老师还想问问大家,我们知道蝙蝠是通过发射超生波来定位的,那么雷达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来定位的么?学生:……老师:其实雷达发射的是电磁波,不是超声波。
科学探究七年级上学期科学

谢谢!
花红柳绿、小明比小红高……
气体成分
氮气
空气中的气体(%)78
呼出的气体(%) 78
氧气 二氧化碳 21 0.03 16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图,
则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A )
A.图形记录法 C.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当时预防天花的唯一办法是把天花患者身上水泡中的脓液,接种到健康人身 上,叫做种“人痘”。种人痘的手术非常复杂,首先要给被接种的人频繁地放血, 故意削弱他的抵抗力,然后让他服用一种特制的汤药。
为了有利于汤药的吸收,在服药期间,这个被接种的人每天只能吃很少量的 食物,最后才能给他接种人痘,整个手术要持续6个星期。即使是这样,许多人后 来仍然染上天花,送了性命。
自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起后来被称为SARS(非典型肺炎)的病例以 来,中外科学工作者联合研究5个月的时间,于2003年4月16日找到了引起非典型肺炎
B 的元凶——冠状病毒。中外科学工作者这种联合研究说明科学探究过程需要( )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 C.制定计划 D.检验与评价
定性观察法、定量观察法 定性观察法: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 此仅仅涉及到性质,而且只是用语言描述。比较模糊。 今天天气好热!
定量观察法: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 质的含量问题,需要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比较精确。
今天最高气温有38℃!
观察记录的方法
文字描述 表格记录 图形记录
评价与 交流
得出结 论
提出问 题
科学探究 的六大步骤
七年级科学基本实验操作习题集

七年级科学基本实验操作习题集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1. 要求: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实验步骤:a)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台面上。
b) 调整天平的指针,使其指向零位。
c)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上,等待指针稳定。
d) 读取指针所在刻度,确定物体的质量。
3. 问题:a) 如何保持天平的准确性?b) 为什么需要调整天平指针到零位?c) 为什么要等待指针稳定后再读取刻度?d) 在测量物体质量时,还需要注意什么?实验二:观察物体的热传导1. 要求:观察不同物体的热传导情况。
2. 实验步骤:a) 准备多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金属勺、木棍等。
b) 将这些物体插入水中,以确保它们处于相同的温度。
c) 用手指同时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d) 观察和记录每个物体对手指的传导热量的速度。
3. 问题:a) 为什么有些物体比另一些物体更容易传导热量?b) 你观察到的传导热量速度有什么规律吗?c) 热传导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实验三:观察光的折射现象1. 要求: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的现象。
2. 实验步骤:a)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装满水。
b) 在容器中放置一支笔。
c) 观察笔在容器中的形态,并记录你所看到的现象。
d) 尝试改变容器中的水的量或加入其他物体,再次观察现象。
3. 问题:a) 为什么光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b) 观察中,你注意到的光的折射现象有哪些?c) 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根据以上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操作习题的学习和探究。
实验前请确保有适当的实验装备和监督下进行实验。
科学观察教案初中

科学观察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原理。
2.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显微镜、绿叶、载玻片、盖玻片、碘液、酒精、解剖针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对植物有什么意义?二、探究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15分钟)1. 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教师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步骤如下:a. 准备绿叶,放在载玻片上。
b. 用解剖针将绿叶夹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
c. 滴一滴碘液在绿叶上。
d. 用酒精脱色,观察绿叶的变化。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四、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同教师演示。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数据分析(10分钟)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光合作用的原理。
2. 教师总结光合作用的意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培养了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步骤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此外,在课堂讨论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七年级作业本答案

科学七年级作业本答案第一章:观察与实验1. 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观察是指用肉眼或仪器仔细看,了解物体或现象的特点。
实验是通过设计和操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2. 观察与实验的步骤观察与实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明确目的:确定要观察或研究的问题或现象。
(2)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方案,选定实验材料和方法。
(3)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4)数据分析: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撰写报告:将实验过程和结论写成报告,与他人分享。
第二章:生物科学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2. 细胞与组织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组织是由大量类似细胞组成的,能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
3.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特征和特点在后代之间传递的过程。
进化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改变和发展的过程。
第三章:物理科学1. 物质与能量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能量是物体发生变化和运动的基本原因。
2. 力与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运动是物体位置或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3. 光与电光是一种电磁波,电是一种带电粒子的流动。
第四章:地球与太空1. 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结构。
同时地球也有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2. 地球的气候与生态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太空探索与科学太空探索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对于拓展人类知识和技术有重要意义。
结语通过科学七年级作业本的学习,我们对于观察与实验、生物科学、物理科学、地球与太空等方面的知识有了相应的了解和掌握。
科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为探索未知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 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 事某种活动
1、了解实验仪器
你知道下列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吗?
酒精灯:实验室常用 的加热设备
试管:取少量药品,进 行化学反应,可以直接 加热
天平:实验室测物体 的质量
电压表:实验室测电 压
电流表:实验室测电 流
3、实验与观察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要认真、规范、一丝不苟; (2)、观察要全面、仔细、深刻;
(3)、实验现象的记载要实事求是,表达尽 可能做到形象清楚。
象郁金香这样的鲜花两天左右就会凋谢。怎样能使鲜花保持的时间长一些呢? 首先鲜花的根部要斜着剪口,这样吸水的部位大,能够更多地吸收水分; 其次,要每天剪去一些,保证能够更好的吸收水分; 还有,花的叶子不要泡在水里,这样叶子会烂掉,所以一定要把浸在水里的叶子摘掉; ; / 鲜花花束 jah42kbf
每天要换水。如果是夏天,为了保持水温不升高,还可以往花瓶里放几块冰;同时,花瓶里的水最好放满,这样不仅能使水的温度保持得 长久些,还可以增加花瓶底部的重量,保证花瓶的稳定性。 为了使鲜花开的时间长一些,还可以往花瓶里放少许啤酒,或者将两片阿司匹林研成末放进去。可延长鲜花的寿命。 在一般家庭常买的几种鲜花中,郁金香的寿命最短,康乃馨的寿命最长。如果你的主人是又想漂亮又比较节约的人,你就要少买郁金香, 多买康乃馨。尤其是夏天,郁金香很快就会枯萎。 还要注意一点,家庭中一般不要买菊花。因为菊花一般是用来上供的。 买几支绢花,与鲜花混合插入花瓶中,会使鲜花显得多而豪华。不同的绢花可与不同的鲜花相配反复使用。
到头了,结果又被拉回来,腹中这团血块还没掉出去,她还要疼,这次疼比上次还有力,把她笔直又拉进黑暗的波涛底。这次要死了,她 想,一定要死了,可还是没死,轻了些,放过她,回过头卷土重来,从二更到鸡鸣,从黎明到日上三竿,重复又重复,她想自己是一定会 死,没得幸免了,可死亡怎么来得这样挣扎拖延?最深的一次谷底,海洋翻转了过来,扣在她头上,整个世界把她吐了出去。她想:“到 头了。死了。”“啪”一巴掌,“呱呱”儿啼,接生婆恭喜:“姨奶奶哟,这是位 。”她不敢置信的喘着气。原来不是世界把她吐出来, 而是她把那血块终于推了出去。她生完了,活过来了?原该轻松的,却旋即更大的悲哀涌来:一位 。一个姑娘。五姨娘生的十姑娘,抵什 么用呢?无非多一个人受罪罢了。添个弟弟或者会好些?但她自认,不敢再经这么大一次痛苦,生第二个娃了。再说,她就算想,二老爷 未必给她。生过娃的诸人,二老爷就嫌弃,不太肯亲近了。她以后的日子大约也就跟这女儿相依为命了。一辈子的熬苦„„二太太手下, 不是那么好熬的。尤五姨娘睡了过去。她太累了,体力透支到虚脱的边缘。她需要好好休息,左右新生的十 自有乳娘照顾呢!可二太太、 大太太来看她了,几位姨娘、少姨娘、甚至 们都来了。这当然是为了十 面子,来看十 的,而尤五姨娘到底是十 的亲娘,那么多主子来, 她躲着睡觉,太得罪人了。好心的婆子把她推醒。她支持着,一个个的人道谢。一件件表礼,名义上是给她女儿的,珍珠、胭脂盒、檀香 骨小扇子、小金耳环、心字旃檀香,镀金铜手镜,一件礼道一声谢,道谢时要笑着,这是喜事,极大的欢喜,大家都笑着,她差不丁点没 死过去,也得笑着。笑着笑着她也真心的喜悦起来,想看看那个折腾她至深的小东西,到底长成什么样子。该生出来时婆子拎着拍打婴儿 的背,让婴儿啼哭,顺便叫尤五姨娘看过一眼,可惜她没看清,就那么红红一团,真是个血块儿,倒有头有四肢,脸皱得像个老人。她生 的女儿一点都不可爱,是看岔了吧?其实是可爱的吧?她没有信心的瞅着乳娘怀里的襁褓,婴儿贪婪的把整张脸都挤在那丰满的粮仓上, 应该在吮吸,可她听不到吞咽的声音。这小东西还活着吗?不会脸堵在乳房上窒息而死了吧?看那乳娘一脸蠢相呵„„尤五姨娘想提醒她 注意一下婴儿的鼻子,想问她奶够吗,想从她手里接过婴儿自己看看、自己抱抱,想把自己的胸口解开给这孩子。可惜这些举动都太骄矜 了。哪怕把自己胸口解给孩子,这想法都太骄矜了,必然随之一连串的质问:“你怕乳娘没奶吗?”“你自己就有奶吗?”“你姑娘最娇 贵是怎么着?人家都吃乳娘的奶,你吃不得?”“苏府请的乳娘不配奶你尤姨娘的姑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 观察的范围。
显微镜:让我们看到 更微小的物体。
天文望远镜:让我们 看到遥远的星体。
2、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实验:观察鸡蛋的沉浮。
观察实验,并且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1.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会 沉下去 ; 2.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实验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 慢慢上浮 ,最后 漂浮在水面上 。 3.若将生鸡蛋浸入白醋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回家 试试,且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