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基本历史文化、宗教结构简介(精)

合集下载

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资源丰富的地区。

其历史和文化发展源远流长,传承千年,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对东南亚地区几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及历史发展的简要介绍,来了解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区。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多元族裔的国家。

它的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当时在马来半岛生活着原始马来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半球的中国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也来到这里,并引进了他们的文化、语言和宗教信仰,这些文化元素都融入了当地马来文化。

到了18世纪,马来半岛也开始担起了贸易港口的角色,与中国、印度等国家进行贸易交流,这也为马来半岛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影响。

马来西亚的文化包涵着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素。

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马来文化、华文化、印度文化和英文化。

马来人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也是主要官方语言。

华人、印度人、西方各国的人也在这个国家安家落户,并把自己的文化带入。

因此,马来西亚的饮食、建筑、服饰、音乐、宗教和节庆都赋予着多元文化的特征。

印尼印尼素有“万岛国”之称,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国家。

它包括了近17000个岛屿,也就是说,这里的文化也是多样化的,并深深地根植于土地之上。

古代印尼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有成熟的文明和贸易网络。

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信仰在这里盛行,这些信仰互相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印尼的文学、音乐、戏剧、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十分活跃。

其中,印尼舞蹈和音乐热情奔放,节奏鲜明,通常与宗教节日或仪式挂钩,表现民间艺术的异彩。

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仪式和独特的婚礼形式。

在有些地方,他们会举办传统吃货节,民众会相聚一起品尝传统美食。

泰国泰国又名暹罗,是一个以佛教为主导的国家。

它的文化和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克鲁王朝。

在历史长河中,泰国先后被印度、柬埔寨、缅甸等邻国文化影响,融合了他们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泰国文化。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充满了丰富多样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不同文明的交流,东南亚地区涌现出了许多独特而多样的历史和文化面貌。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从不同国家的历史演变,宗教信仰,语言和文学,艺术以及传统习俗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演变东南亚地区的历史演变充满了变革和交织。

从古代吴哥王朝在柬埔寨的辉煌,到泰国的素可泰王国,再到印尼的斯里维贾亚亚邦以及缅甸的蒲甘王朝,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

这些历史事件和王朝更迭塑造了各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格局。

东南亚的历史也受到了中华文明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二、宗教信仰东南亚地区信仰多元,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天主教以及一些土著宗教。

佛教在东南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力,如泰国的泰佛教、柬埔寨的吴哥佛教和印度尼西亚的巴洛佛教。

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具有重要地位。

这些宗教信仰共同构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基石,也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习俗。

三、语言和文学东南亚各国拥有丰富而多样的语言和文学传统。

马来语、泰语和印尼语是东南亚地区最通用的语言,而越南语、柬埔寨语和缅甸语等也在各自国家得到广泛使用。

这些语言传承了本土文化的智慧和精髓,与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相辅相成。

东南亚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各个方面,如宗教、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等,丰富了东南亚的文化底蕴。

四、艺术东南亚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从古代的雕塑、壁画到现代的绘画和雕刻都有独特的魅力。

古代高棉帝国的吴哥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高棉王朝的辉煌艺术。

泰国的佛塔和佛教壁画也是东南亚艺术的瑰宝。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泰米尔古庙和缅甸的千佛寺等都是东南亚宗教艺术的代表。

当代艺术领域中,东南亚国家的电影、音乐、舞蹈等也享誉世界。

五、传统习俗东南亚地区保留着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水灯节、春节、万人游行等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东南亚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它包括了许多国家,如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等等。

这些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习俗,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索。

在学习东南亚的知识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一、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东南亚地处热带和赤道地区,整个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且经常受到季风的影响。

该地区以海岛和沿海平原为主,还有一些山脉和高原。

其中最著名的地理特征是显然沿海造陆现象。

二、东南亚的文化和宗教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许多文明在此地区相互交流和影响,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特征。

该地区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主要宗教,这些宗教都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东南亚的历史东南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地区曾被包括中国、印度和欧洲等在内的多个国家所征服和统治。

然而,东南亚的历史也具有自己的特征。

这个地区的历史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定,其中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包括了吕宋海战、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越南战争等等。

四、东南亚的经济和发展东南亚是世界上的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增长迅速,许多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引擎。

该地区主要依靠出口贸易和旅游业支撑经济,其中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契机。

五、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保护东南亚是世界上的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该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保护和保持东南亚的自然环境是一项重要任务,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六、东南亚与中国的联系和影响中国与东南亚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二者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东周时期。

如今,中国已成为许多东南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也成为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关于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了解和探索东南亚的不同方面,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能深入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和历史。

东南亚诸国中古时期历史大事典东南亚诸国历史文化介绍

东南亚诸国中古时期历史大事典东南亚诸国历史文化介绍

东南亚诸国中古时期历史大事典东南亚诸国历史文化介绍蒲甘王朝缅甸封建王朝。

约在公元前后,缅甸就已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其中有掸国、骠国等。

从8世纪中叶起,骠国开始衰落,骠族逐渐被缅族人同化。

9世纪以后,缅族很快兴盛起来,849年建蒲甘城,成为缅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缅族国王阿那律陀(Anawrahta,1044—1077)统治时期,国势更加强大,基本统一了上下缅甸,其统治范围远达孟加拉湾和泰国边境,建立起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史称蒲甘王朝(1044—1287)。

新王朝建立初期,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编订刑法,创制文字,笃信佛教,国势一度强盛。

但由于宫廷贵族奢侈腐化,浪费国家资财,后期国势衰微。

13世纪,中国元朝封建统治者派大军入侵缅甸,1287年攻陷首都蒲甘,缅王投降。

14世纪初,缅甸人民驱逐元军,恢复独立,形成小国林立的封建割据局面,史称“战国时期”(1287—1531)。

直至16世纪缅人在钖唐河上游建立东吁王朝,缅甸重新统一。

东吁王朝缅甸封建王朝。

东吁位于缅甸南部钖唐河流域,原属蒲甘王朝领地,居民多为缅族人。

蒲甘王朝灭亡后,东吁正式建国,成为重新统一缅甸的中心。

经过长期征战,在国王莽应龙(1551—1581)统治时期,完成了缅甸的统一,其版图包括上下缅甸和掸邦,东至印度支那和泰国北部的清迈,西到印度的曼尼普尔一带。

此时期缅甸的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但因长期发动对邻国暹罗的侵略战争,开支浩大,人民负担加重,引起反抗。

西方殖民主义者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也相继入侵缅甸,在人民起义打击下,东吁王朝日趋衰落,1752年被新兴的雍籍牙王朝(Alaungpaya,1752—1885,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取代。

琅勃拉邦王国老挝的封建王国,亦称老挝王国。

据传该王国是由法隆(Fa Ngoun, 1353—1383在位。

一译范甘)于1353年所建,其领土由越南奠边府边境起,沿湄公河直达柬埔寨北部边境,西接泰国的清迈,东邻占婆,成为中南半岛的重要国家。

七年级东南亚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东南亚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东南亚知识点归纳一、介绍东南亚地理位置和区域的划分东南亚位于南亚和东亚之间,涵盖了 11 个国家,包括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文莱和东帝汶。

整个地区被分为两个次区域:大一格区(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占据)和小一格区(由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占据)。

这些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形成了一个综合多样性的地相。

二、东南亚历史概述1.早期历史:东南亚各地在商业、文化和宗教方面与印度和中国有很多接触,特别是在东南亚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巴厘岛。

2.殖民地时期:欧洲列强在东南亚掌握了权力,并把东南亚转变成了运输和贸易的中心。

该区域的社会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西方侵略和统治。

3.独立和现代化:在 1945 年至 1999 年之间,东南亚国家陆续宣布独立。

这些国家现在正朝着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东南亚经济东南亚是世界经济积极成长的区域之一,金融、投资和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

其中的三个经济体,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被誉为“新兴市场”。

东南亚的经济总体上是一个混合体,有高度发达的亚洲“四小虎”,也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如缅甸和老挝。

然而,东南亚在商业和投资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它们的经济正在逐渐增长和现代化。

四、东南亚文化和社会东南亚地区有广泛的区域特色和差异,但由于对外联系的共同点,该地区不断从中国、印度、中东、欧洲和美洲的文化影响中吸收营养和发展自身的文化。

东南亚的民族和语言多样性也反映了其历史的多元性。

该地区仍有闲散劳动力的存在,政治联合体建构仍不完善和放缓。

另外,该地区也存在着贫困、性别不平等、劳工安全和人权侵犯等问题。

五、东南亚政治和安全东南亚的政治格局是凝聚力相对较弱的。

虽然东盟被视为一个实际的区域组织,但每个成员国都有其自身利益,并不总是能够团结一致。

该地区的安全格局充满挑战,包括污染、海洋领土争端等棘手问题,导致该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摇摆和纠纷。

东南亚文化概况尔雅

东南亚文化概况尔雅

东南亚文化概况尔雅东南亚文化概况东南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由11个国家组成,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文莱和东帝汶。

这个地区的文化丰富多样,受到了印度、中国、阿拉伯、欧洲等多个文化的影响。

1. 宗教和哲学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佛教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

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宗教。

印度教在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也有一定的信徒。

这些宗教和哲学的影响可以在东南亚地区的建筑、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看到。

2. 语言东南亚地区有许多不同的语言,其中最常用的包括印尼语、泰语、越南语、马来语和菲律宾语。

这些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语法结构。

此外,英语也是该地区的一种重要语言,广泛用于商务和教育领域。

3. 饮食东南亚地区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菜肴之一是泰国的咖喱,以其香辣的口味而闻名。

越南的春卷和菲律宾的阿多波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美食则受到了印度和中国的影响,其中包括炒面和炒饭等。

4. 艺术和文学东南亚地区有丰富的艺术和文学传统。

传统舞蹈在该地区非常流行,如印尼的巴里舞和泰国的古典舞蹈。

雕塑和绘画也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反映了该地区的宗教和文化价值观。

东南亚地区的文学作品也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包括马来西亚的“寓言故事”和菲律宾的“诗歌”。

5. 节日和庆典东南亚地区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和庆典。

其中最著名的是泰国的水灌节,也被称为泼水节,人们在节日期间相互泼水以庆祝新年。

印度尼西亚的卡斯蒂亚节是一个庆祝农历新年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节日期间穿上传统服装,举行游行和舞蹈表演。

6. 建筑和遗产东南亚地区有许多独特的建筑和遗产,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是柬埔寨的吴哥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泰国的大皇宫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也是该地区的重要建筑遗产。

东南亚说课稿

东南亚说课稿

东南亚说课稿引言概述:东南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在这个地区,语言教育向来是重要的议题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关于东南亚的说课稿,旨在匡助教师更好地教授东南亚相关的课程。

正文内容将分为四个部份,分别是东南亚概述、文化特点、历史背景和语言教学方法。

一、东南亚概述:1.1 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十个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

1.2 人口和民族:东南亚拥有多样化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如马来族、华人、印度人等。

1.3 经济发展: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是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二、文化特点:2.1 宗教信仰:东南亚地区信仰多元,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

2.2 艺术表演:东南亚文化以舞蹈、音乐和戏剧等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多样。

2.3 饮食文化:东南亚地区的饮食文化独特,辣味和香料是其特色之一。

三、历史背景:3.1 殖民地时期:东南亚地区曾经受到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如英国、法国、荷兰等。

3.2 独立运动:20世纪初,东南亚国家纷纷展开独立运动,争取自主权利。

3.3 区域合作:东南亚国家积极参预区域合作组织,如东盟,以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四、语言教学方法:4.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匡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东南亚文化。

4.2 情境教学:通过摹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东南亚文化的独特魅力。

4.3 听说读写结合: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南亚的概述、文化特点、历史背景以及语言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背景,灵便运用教学方法,匡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东南亚的语言和文化。

惟独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我们才干更好地传递东南亚的魅力,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东南亚概况-历史文化(中)

东南亚概况-历史文化(中)
1、泰-柬战争
又译速古台王朝。都城为素可泰城,故名。 素可泰即泰语幸福自由的意思。 中国史籍称之为暹罗国。 第三代国王,兰甘亨王朝(1279-1299)时达到鼎 盛。
素可泰王朝地图
兰甘亨
阇耶跋摩八世
阿育陀耶王朝地图
1351年,拉玛底菩提 率王子拉梅萱、拉玛 拉差提叻攻陷吴哥。
1393年,拉梅萱再次 攻陷吴哥。“是役也, 真腊全国残破,人民 遭泰国掳走为奴者, 不下九万人。”吴哥 被攻陷都城洛韦。 至此,柬埔寨永远结 束了它在东南亚大陆 的强国地位。
2.1 :和平时期
2.2 :16世纪中叶, 东吁王朝-莽端体王统 一缅甸。两国长达300 年的战争至此开始。
1548年莽瑞体
阿育陀耶国王
1563年莽 应龙
阿育陀耶国王
17世纪90年代,越南逐步吞食 柬埔寨南边的国土,至18世纪 中叶,越南将柬埔寨在湄公河 三角洲的全部土地纳入自己的 版图。
1841年初,越南和泰国在柬埔 寨国土上进行了一场混战, 1846年两国签订合约,把柬埔 寨变成两国的共同附属国。
1、政治关系
政治婚姻
互派使臣
2、经济关系
以佛教为主的手工业水平大大提高
2、文化艺术关系
宫廷艺术逐渐走进民间
语言文字相互借鉴
3、宗教信仰
东南亚小乘佛 教圈最终形成
THE E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是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早自漢朝即開始與東南亞進行貿易活動,絲綢、陶瓷器外銷各地(東南亞就是「海上絲路」的一部分,茶葉、布帛、紙劄、漆器等也都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而且中國人口因貿易往來等因素南移,唐、宋、元、明以降,都有人移往東南亞。其中東南亞地區受到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是越南,自秦漢時期至元明清,越南與中國持續政治或軍事上的往來。越南在法政、學術思想、社會制度、宗教及藝術、風俗習慣,以及經濟文化上都與中國有所交流。
第三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伊斯蘭,西元十世紀以後東南亞開始有穆斯林(Muslim/Moslem活動,其主要範圍大抵在馬來半島、印尼群島(含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Borneo】、蘇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島【Molucca,香料群島】等、菲律賓南部等地方。在十五至十七世紀間,印尼群島又相繼興起幾個伊斯蘭國家,島嶼東南亞陸續被納入伊斯蘭文化圈(菲律賓中北部除外。伊斯蘭成為馬來世界的主要宗教,並且深深地影響住民的文學、藝術、生活(食、衣、住、用等方面,例如不碰豬肉。
越南近兩千年來戰爭不斷,男性為了作戰,時常在外。女性遂常成為主
要的生產勞動者,做小生意的,也往往是女性;越戰期間,甚至農事也幾乎由女性一手包辦,農業合作社亦由女性掌管。因此,女性也能擁有、繼承土地。戰時她們身兼數職,辛苦度日;戰後因為很多人喪偶(先生陣亡於是成為女家長,繼續身兼數職。隨著經濟發展,女性成為勞工主流。雖然,依照中國傳統父權式文化來說,女性講「三從四德」,地位低於男性,但是就經濟(實際勞動、肩負家庭生計、成為家裡的支柱這方面女性在越南的地位、角色非常重要。
民地。例如菲律賓受西班牙之影響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天主教國家。數十年來,西洋文化更藉由新式傳播媒介,深入東南亞多數地區。
四大文化體系影響了東南亞,但東南亞有自己的思維,現有的東南亞文化,應該是外來文化與在地(indigenous文化融合而成的。東南亞有受到外來文化(尤其四大體系的影響,但並沒有照單全收;東南亞有自己的在地文化。目前的東南亞文化,並非純由外來文化所成,也非單因在地人士的創發;應該是雙方、多股勢力長期接觸、交織、融合而成的,因此東南亞看來複雜多樣。東南亞的文化持續在變動中。
目前越南人的信仰是以儒家思想為主,佛教、道教、祖先崇拜等亦盛。有十分之一為天主教徒,中部與南部有不少信仰印度教教徒;回教亦在中部流行。(越南簡史,2003,梁錦文,P7
越南教育制度:
越南在教育培育方面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國民識字率達百分之八十八、六。越南教育制度原師法蘇聯及東歐模式,近年來因為開放改革需要,教育制度及內容有相當大變革,其教育學制大抵為五、四、三、四制即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部份學系如建築科系為五年,醫科為六年,碩士二年,博士二年至四年,國民義務教育為九年至初中階段(駐越南代表處,2006。
以地區來講,越南中部的占婆較少濡染華風。占婆是一個古國,其主要遺跡在峴港(Da Nang一帶,該國長期與越南北部對立,甚至交戰。占婆在種族上以占人(Cham為主;越南北部則以越人為主。雖然占婆受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教的影響頗深,但該國有自己的社會文化。例如,該國女性地位高,「賤男貴女」,不同於印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東南亞基本歷史文化、宗教結構簡介
東南亞地區深刻地受到世界四大文化體系-印度、中國、伊斯蘭、西洋的影響。首先,最早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是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中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語文、風俗習慣、法政等可能在西元前就已經傳到東南亞部分地區。東南亞許多地區都有印度教、佛教影響之下所產生的文物,如高棉吳哥(Angkor的寺廟建築;印度對東南亞的語文影響甚大,早期東南亞多數地區(越南北部及菲律賓除外,若不是直接使用梵文(Sanskrit或巴利文(Pali,就是借用印度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如柬埔寨(即高棉的高棉文、緬甸的驃文(Pyu。
中國文化圈--越南
越南因為領土與中國相鄰,而且中國較為強勢,所以兩千年來越南受中國的影響很大。在西元前,越南北部已直接由中國統治。千百年下來,進入越南的不只是儒家學說而已,還包括中國一整套的政治、社會、宗教、倫理、家庭、性別、婚姻等觀念以及物質文化。不論是文是武,長久下來,越南深染華風。舉例來說,越南基本上是父系社會,男尊女卑,女性居於弱勢的地位;社會呈階層化,但階層之間可以流動(如透過考試;家族常是維繫人倫關係的單位,而且村落密集-這些可能與農業社會、集體稻作有關(因為必須有一定規模的人數以便同心協力進行農耕。現今的越南中、北部仍有許多帶著大乘或中國風味的文物。但是,不少文化產物別具一格,換言之,越南宗教綜合了儒、釋(大乘佛教、道等,加上在地的泛靈信仰。越南也有科舉制度,如同中國以考試舉才。但越南儒、釋、道三教並試;這是在中國所未見的。越南的文字「喃字」脫胎於漢字。「喃字」也是方塊字,形狀與漢字相似;它直接借用漢字,或者取漢字的部首、部分、一字抑或兩字予以排列組合,然後變成新字,代表新意。這種字在十二世紀就已經存在了。
第四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西洋文化,西方國家從十六世紀起,為了尋找香料而航向東方。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相繼進入東南亞、建立殖民地。法國、英國也於十九世紀起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Brunei等建立殖民地。到二十世紀初,西方列強幾乎已經把整個東南亞都納為殖民地(泰國除外,其忍痛割讓土地以維持獨立。各殖民者無可避免地把本國文化帶到殖民地,。並且或多或少影響了殖
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的性別文化變遷有著密切關係。越南性別文化雖然持續變遷,但主要的內涵並未脫1960年代以歐美社會為首的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的訴求,同時也貼近於「母性主義(Maternalism」的理念;但無論如何發展,越南在十五世紀以前曾經擁有且為學者讚譽為「東亞文明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男女平權現象(Frenier and Mancini 1996:30-34,未曾再出現於越南社會。(台灣東南亞學刊第三卷第一期,2006年4月,P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