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名人事迹800字

合集下载

节约粮食名人事迹800字(精选)

节约粮食名人事迹800字(精选)

节约粮食事迹篇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我们都会背诵,也都理解诗的意思,但能在现实生活真正体现它的又有几个人呢?每天在学校用餐,你是否看到那一桶桶被浪费的饭菜在“哭泣”?你是否了解这是多少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你是否知道还有很多人在为家人的温饱而奔波劳累?你是否知道还有很多人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我国人口众多,因而每个人的平均量就很低,这就要求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只要是能够节约的,我们都不应该去浪费。

有些同学虽然嘴上说着节约,但行动却恰恰相反:馒头吃了几口,扔了;饭菜吃了几口,倒了;一张纸写了几个字,撕了……难道他们丢掉仅仅是馒头、饭菜、纸张吗?不!他们丢掉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品质。

在伦敦、巴黎这些大城市,人们都把在饭店吃剩的饭菜打包后带回家中再吃,我先前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但后来我就明白了,这些大城市的人们之所以如此“小气”,是因为他们深知浪费粮食就是浪费自己的金钱,同时,他们也都知道劳动的辛苦。

然而,在我们中国,并不是为个人都知道粮食的得来不易,在我们这个小城镇的饭店里,很多顾客不知是摆阔还是炫耀,吃不了这么多却偏偏点这么多,吃不完就扔了。

在他们看来,这或许很潇洒,但是他们不一定知道,那些被倒掉饭菜就是辛勤劳动的农民的汗水。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主张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一饭一菜,周总理吃饭时,总把碗里的饭吃的一粒不剩,散落在桌上的饭粒也把它夹起凡在嘴里,一个国家总理尚且这般节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浪费呢?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也提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国家领导人尚且能做到,我们又怎会做不到呢?同学们,请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吧!这样,我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就会多一份成功的可能性。

但愿所有的同学都能领会“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袁隆平事迹作文素材关于勤俭节约具体内容

袁隆平事迹作文素材关于勤俭节约具体内容

袁隆平事迹作文素材关于勤俭节约具体内容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袁隆平事迹作文素材关于勤俭节约具体内容篇1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的水稻之父,也是人类史上首个发明出杂交水稻的人,我们今天所能吃到的大米小米都是由袁隆平爷爷发明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稻穗不仅高,而且米粒颗颗饱满,数量还不少。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最终还是没能躲过岁月的束缚。

20__年5月22日13:07,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

袁老的逝世引起巨大轰动,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袁隆平着三个字早已不是简单的人物代号,而成为了华夏儿女的精神寄托。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就是自己的杂交水稻能风靡全球,禾下乘凉梦已经做到了。

距离另一个杂交水稻风靡全球也快成功了。

从开始灿型杂交水稻研发的那一刻起,这三个字就代表了绝处逢生,代表了艰难险阻中的不懈拼搏。

这三个字见证了太多太多的历史时刻,他看着中国改革开放,他和中国一起走向世界,他代表中国发出独属于我们的声音,甚至可以说他的人生就恰恰体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整个过程。

这就是袁隆平,一个伟大的人,我们要学习他敢于创新和善于研究优点。

袁隆平事迹作文素材关于勤俭节约具体内容篇2所有最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

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而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

在共和国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极具标志性的存在,是中国数十亿人深情爱戴的“国民英雄”。

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

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他日夜操劳在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一线,只为14亿中国人有饭吃。

在普通中国人的认识中,“袁隆平”三个字是一个充满意义和情感的象征,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人民从饥饿走向温饱,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

从“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到今天“天问一号”跨越行星际,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向真理之路不断探寻,靠着自力更生、顽强执着和大胆设想、认真求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节约粮食之星事迹材料(精选7篇)

节约粮食之星事迹材料(精选7篇)

节约粮食之星事迹材料节约粮食之星事迹材料一、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一样商品供大于求则价格下降,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

像粮食这种东西,因为耕地问题和技术瓶颈,供应量已经不太能继续增加了,所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浪费粮食,那么实际上就抬高了需求量(简单认为是使用量和浪费量的相加),那么粮食就会涨价,对于富裕人群而言,这点涨价无所谓,但是对于恩格尔系数很大的贫困人口而言,粮食涨价是灭顶之灾。

加之对于粮食供应商来讲,也更愿意将粮食优先供应给出价高且市场大的富裕地区,那么贫困地区就会面临饥荒。

当然,可以通过政府调控与慈善团体赈济等途径缓解这些矛盾,但是这只是将一部分压力给富人分担而已,一旦粮食供应矛盾进一步尖锐的话,这些缓解手段面对“看不见的手”也会很苍白无力的。

二、节约粮食之星事迹材料(精选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

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节约粮食之星事迹材料(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节约粮食之星事迹材料13月8日,恰逢一年一度的国际妇女节,与大城市弥漫的甜蜜祝福不同,45岁的蒲丽蓉却一个人守在偏远的乡镇,与孤独的粮仓为伴。

早上6点40,蒲丽蓉像往常一样早早的起了床,洗漱完毕,蒸上米饭,便手持火钳和扫帚,在数千平米的库区打扫卫生。

作为巴中全市唯一一个一人守护一座粮仓的女粮食保管员,24年来,她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她享受着在粮仓中巡查时那种呲嚓呲嚓的声响,她觉得只有守着粮库,生活才更充实。

蒲丽蓉出生在粮食世家,1997年从通江粮校毕业后,她便只身来到边远的铁佛粮站担任保管员。

麻石库点距离通江县城30余公里,条件十分艰苦,曾经吃水靠背挑,照明靠煤油灯,住的是土坯房、木瓦房,甚至吃的菜都是她在粮站周围的空地上自己种的,但她没有怨言,传承着父辈们对粮食行业的浓浓情怀,坚守的护粮的初心誓言,默默与麻石粮仓融为一体,不离不弃。

英雄袁隆平作文800字(通用27篇)

英雄袁隆平作文800字(通用27篇)

英雄袁隆平作文800字英雄袁隆平作文800字(通用27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英雄袁隆平作文800字(通用2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雄袁隆平作文800字篇1就在昨天,5月22日,一个值得全国人民去缅怀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一颗巨星陨落——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后,全国人民自发组织队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风雨中,对袁隆平老先生的遗照,多次鞠躬。

当时现场的人数达几百人,每个人眼里无不含着着热泪。

人人都悲痛至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国之脊梁,就在这一天,轰然倒下。

他,让中国人民端上饭碗,端牢饭碗,解决了亿万人的口粮问题。

这位奋斗一生的老先生,值得中国人永远怀念。

在得知袁隆平老先生去世后,网友竞相发言,而许多人却不敢相信。

一位网友评论道:“中午刚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这一消息后,还以为是看错了。

朋友在后面拍着我的肩膀,流着泪说:接受现实吧,是真的消息。

那一刻,我崩溃了。

”没错,许多人都不肯接受这个现实,一次一次走向中央打电话,反复确认,而得知此消息后,大多数都泪流满面。

没有袁隆平老先生,可能饿殍满地的场景还会出现。

节约每一粒粮食,使每一粒粮食都尽其所能,帮助人民,就是对袁隆平老先生最好的思念。

袁隆平老先生曾说过:“会各国培育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然而,袁隆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

袁隆平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育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让他们遍布全世界,为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目前,杂交水稻正不断地向高产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冲刺,现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杂交水稻十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

珍惜粮食袁隆平作文800字

珍惜粮食袁隆平作文800字

珍惜粮食袁隆平作文800字珍惜粮食袁隆平作文800字(通用32篇)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描绘出来,将对生活的想像与思考表达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让读者感受生活、思考生活。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珍惜粮食袁隆平作文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珍惜粮食袁隆平作文800字篇1为了一株理想中的稻,他在万千农田间走过,抚过了数不清的枝杆。

踏遍千山万水,不顾岁月阻拦,黝黑的面孔,粗糙的手,他以农民之姿,屹立世界之峰。

他出生在战火纷争,破败凋敝的时代中。

他看过良田无收,大地疮痍;看过灾荒肆虐,饿殍遍地;看过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那时仿佛日月都无光,人民在苦难中挣扎,而饥饿是最大的刽子手。

人间种种映入他的眼底,藏进心里,也许那时燃起心中的火种:驱散死亡的阴云,叫这日月换新天,不白来这一趟世间。

漫漫求索,从懵懂稚童到风华正茂,他心中理想的火没有被时光洪流浇灭,反而愈演愈烈。

他发现了一株稻,籽粒多达230粒!他找到了那把通往胜利的钥匙,但面前仍是漫长的寻找之路。

为伊着魔,烈日高照,他依旧在田地中徘徊,偶尔拂起一株稻,放在掌心细细端详。

汗水顺着脸颊滚落,一滴滴压弯枝杆,晕开满目金黄。

经过一日的劳累,就连廖廖无几的睡眠时间,他也在梦中追寻着,描绘那希冀中的模样。

可那希望的稻株不愿被人们认识,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带着团队,顶着质疑,守着本心,他细数花开花落,静待四季更替。

田中的稻换了一批又一批,他用脚丈量了万千河山,年复一年。

终于,时光拨开了迷雾,终是见得天明。

他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从此滚滚稻浪在田间涌动,丰收的气息扑满大街小巷。

他依旧屹立在稻田中,微风吹拂,带走了饥饿的阴影和他的青春,留下了佝偻的背影,蹒跚的步伐和一颗仍热爱奉献的心。

他在稻间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以及“禾下乘凉”。

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爱粮节粮之星个人典型事迹

爱粮节粮之星个人典型事迹

爱粮节粮之星个人典型事迹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

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粮节粮之星个人典型事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爱粮节粮之星个人典型事迹1节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自古提倡节粮的歌谣诗句就有不少。

像“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

聚沙变成塔,粮食堆如山”“粮食本是宝中宝,有了粮食心不慌。

主食扬炊耐饥饱,节约粮食很重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粮食的来之不易。

可就是会有一些无意识的人在浪费粮食。

记得去年有报道说:中国香港中秋节因为食品过期而扔掉的月饼,可以堆满一个篮球场!粮食问题乃燃眉之急啊!况且基于我国实际问题的考虑:随着畜产品与水产品产量的增加,饲料的用量急剧加大,如何减少其投入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所以,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的节粮意识,我国社会各方面已开展了各种新颖的调查体验活动,列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了《节粮在我身边——快乐体验》活动。

枣庄开展“爱粮节粮”活动。

各种有关节粮的夏令营活动。

大小中学开展节粮在身边调查活动。

山西长治市开展节粮在我身边青少年体验活动。

电脑里开发了有关节粮的游戏。

一位76岁的老爷爷用绿豆、赤豆、黄豆、谷子、粟米、油菜籽、花菜籽等8种杂粮堆砌一座长100厘米、宽42厘米、高80厘米的“嘉峪关”,表达了对08北京奥运的祝福和对节粮行动的支持。

社区等场所还有招贴画。

……看到这些,难道我们还能不行动吗?其实要做到这些并不难,据我调查的总结,只要做到:1、盛饭适量,碗里的饭要吃干净,不随便剩饭剩菜。

2、到饭店去吃饭,点的菜不要浪费,吃剩的最好带回家。

3、不挑食,不偏食。

4、监督身边的人,及时制止各种浪费现象。

经过这次调查,我也深刻的感受到节粮之风的盛行和粮食的重要。

朋友们,让我们与之一起同行!大力弘扬中华美德!节约粮食!使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安定!爱粮节粮之星个人典型事迹2“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袁隆平爷爷节约粮食作文

袁隆平爷爷节约粮食作文

袁隆平爷爷节约粮食作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以前念这句诗的时候,还没有特别深刻的感受,但是自从知道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后,我对节约粮食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

袁隆平爷爷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大英雄啊!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一辈子都在和水稻打交道。

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着泥巴地,在稻田里捣鼓来捣鼓去,就为了让水稻能多产点粮食。

经过他的努力,那些水稻就像听话的小娃娃,产量蹭蹭往上涨。

可是,我们有些人呢,却一点儿也不珍惜袁隆平爷爷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

你看,在学校食堂里,有些同学打了满满一盘子饭,吃了几口就倒掉了,那些白花花的米饭啊,就像在哭诉:“我这么不容易才来到你面前,你怎么能把我扔掉呢?”在饭店里也一样,好多人点菜的时候眼大肚皮小,满满一桌子菜,最后剩一大堆,那些菜好像在喊:“我们还没被好好品尝呢,太浪费啦!”我就想啊,袁隆平爷爷要是看到这种场景,得多伤心啊。

每一粒粮食都像是他的宝贝孩子一样,他费尽心血让这些“孩子”茁壮成长,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吃饱饭,不挨饿。

咱们要是这样浪费粮食,就像是在破坏袁隆平爷爷的心血结晶。

我自己就决定,一定要好好向袁隆平爷爷学习。

在家里,我会按照自己的食量盛饭,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都不剩。

出去吃饭的时候,也不贪多,吃多少点多少,如果有剩下的,就打包带回家。

我还会告诉身边的小伙伴们,要节约粮食。

我们不能一边享受着袁隆平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福利,一边又肆意地浪费。

节约粮食可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这是对袁隆平爷爷的敬重,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节约粮食,那世界上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吃饱饭,这也是袁隆平爷爷一直的心愿啊。

所以,让我们都从自己做起,从每一餐做起,像袁隆平爷爷珍惜他的水稻一样珍惜粮食吧。

节约粮食的名人故事

节约粮食的名人故事

节约粮食的名人故事故事是汉语词汇,意思是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

素材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节约粮食的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节约粮食的名人故事季文子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

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节约粮食的名人故事卖狗嫁女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约粮食名人事迹800字粮食是宝贵的,要珍惜粮食。

这谁都会说。

但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体会粮食重要性的人却为数不多。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节约粮食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节约粮食事迹篇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我们都会背诵,也都理解诗的意思,但能在现实生活真正体现它的又有几个人呢?每天在学校用餐,你是否看到那一桶桶被浪费的饭菜在“哭泣”?你是否了解这是多少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你是否知道还有很多人在为家人的温饱而奔波劳累?你是否知道还有很多人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我国人口众多,因而每个人的平均量就很低,这就要求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只要是能够节约的,我们都不应该去浪费。

有些同学虽然嘴上说着节约,但行动却恰恰相反:馒头吃了几口,扔了;饭菜吃了几口,倒了;一张纸写了几个字,撕了……难道他们丢掉仅仅是馒头、饭菜、纸张吗?不!他们丢掉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品质。

在伦敦、巴黎这些大城市,人们都把在饭店吃剩的饭菜打包后带回家中再吃,我先前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但后来我就明白了,这些大城市的人们之所以如此“小气”,是因为他们深知浪费粮食就是浪费自己的金钱,同时,他们也都知道劳动的辛苦。

然而,在我们中国,并不是为个人都知道粮食的得来不易,在我们这个小城镇的饭店里,很多顾客不知是摆阔还是炫耀,吃不了这么多却偏偏点这么多,吃不完就扔了。

在他们看来,这或许很潇洒,但是他们不一定知道,那些被倒掉饭菜就是辛勤劳动的农民的汗水。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主张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一饭一菜,周总理吃饭时,总把碗里的饭吃的一粒不剩,散落在桌上的饭粒也把它夹起凡在嘴里,一个国家总理尚且这般节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浪费呢?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也提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国家领导人尚且能做到,我们又怎会做不到呢?同学们,请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吧!这样,我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就会多一份成功的可能性。

但愿所有的同学都能领会“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节约粮食事迹篇2你们知道世界三大粮食作物是什么吗?它们就是小麦、水稻和玉米。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本周是我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传周。

“民以食为天”,今天,就让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谈谈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早已远离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在意粮食的由来,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一方面,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

更何况,全世界还有许多地方和我国的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一样,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那儿的孩子们连米饭都吃不上啊,更不用说吃肉了!另一方面,浪费粮食的行为屡见不鲜。

就以我们学校为例,教室的垃圾桶里,经常会有同学们吃剩的馒头、糕点;食堂的餐桌上,米饭、菜肴随处可见,有时,甚至在食堂地面上,都能见到同学们洒落的米粒;在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不懂得爱惜粮食,他们把饼干、面包、稀饭随便乱扔,在家里挑吃捡穿??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数据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既赞美了劳动人民的伟大,也表达了劳动人民的辛劳。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却不能丢弃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因为,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农作物的品种正在日益减少。

古代先农们种植过多达数千种的农作物,而现在只有大约150种被广泛种植,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其中,玉米、小麦、水稻约占60%,而大多数的其它农作物品种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问题,有许许多多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一样的科研人员,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粮食新品种,增加粮食产量,为全球的粮食问题出谋划策,而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新生一代,除了向袁隆平爷爷他们学习之外,更主要的是从现在做起,拿出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继承和发扬中华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节约粮食事迹篇3我相信有很多人认为珍珠项链非常珍贵,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是粮食。

粮食,这不起眼的两个字,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没有粮食,人就不能生存。

但现实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历历在目。

每当你走进学校食堂吃饭,就会发现许多人在浪费食物:有的人看见饭菜很难吃,没吃两口倒掉了,有的人甚至连看都不看就直接倒掉了。

有一次,我们在饭店吃饭,看见隔壁那桌大鱼大肉,可不一会儿,人都走了,许多菜还没吃掉,也没有打包,看着服务员把菜统统倒掉时,我的心很酸,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哎!可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人啊!记得有次早上上学快要迟到了,我就把妈妈买的早饭随便吃了两三口,就想走了。

妈妈见了,严厉地批评了我:“你知道吗,这些粮食得来不易啊!夏天,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耕耘,经过辛勤的劳动,在秋天终于有了收获,这些米饭都是这样得来的。

现在城里的孩子过上了好日子,你竟然如此浪费。

你要从小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珍惜每一粒米饭。

”第一次受到这么大的批评,我羞愧地把剩下的早饭全吃了。

现在想想,感觉自己真不应该,没有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

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感受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生产的艰难,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

节约粮食事迹篇4有人认为,珍珠项链非常珍贵,可我却不这么认为,“人是铁,饭是钢”“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粮食。

虽然粮食这两字十分不起眼,但却珍贵无比。

我国人口已达13亿,可我国的耕地面积呢,却仅占世界的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

仅仅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积,却养活着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的嘴。

我国的人均占有粮食比唐宋时期还少了200多公斤。

这样算来,现在没有口粮的人,比古代多了多少呀!但即使这样,生活中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

你在饭店里仔细观察,会发现到处都是浪费粮食的现象。

有的人打完饭后,匆匆吃了几口便把饭倒了,饭盘里的饭菜仍是满满的;有的人就看了一眼,没食欲便全盘皆倒,碰也不碰一下,就让这些饭菜白白浪费掉。

有一次,我们在饭店里吃饭,看到隔壁有一桌大鱼大肉,本以为他们会认认真真地把这些佳肴吃完,可他们谈论说笑了一番后,便匆匆离去,桌上的饭菜没动多少,他们更没有打包带走。

看着服务员把这些饭菜倒掉,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我真挚地为农民们感到可怜,他们在酷热的夏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不辞辛劳地在农田了耕种,为的就是能让我们吃上饭。

可却有这么多人不懂得珍惜这些劳动果实,随意浪费,他们可曾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他们的浪费,而没有粮食吃。

我们每年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仔细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记得有一次,大姑姑从老家带来了自家种的南瓜藤。

妈妈把南瓜藤做得难吃至极,就把那一盘南瓜藤都倒掉了,还把没有烧过的哪些也统统扔了,我觉得十分可惜,便和妈妈说:“不要扔吧,毕竟都已经摘下来了,拿去送人也好呀,是不?”妈妈想了想,说:“可是现在谁会要呢,这种东西放在城市里,哪个人会要呀?扔了就扔了呗,以后就不会再拿来了嘛。

”那时觉得有道理,现在想想,还是不扔掉的好,等下次大姑姑再来,让她带回去喂猪也不错呀,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白白浪费掉。

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节约每一份粮食,哪怕是一粒米也好,不要让这一粒米成为没有粮食的人的遗憾。

只要这份粮食能吃,你就不应该浪费它,不要让它漂泊天涯,英雄无用武之地。

你要记住,世界上有许多人需要它。

我们可以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在饭店点菜不浪费,剩余的带回家;不攀比,以节约为荣。

只要做到这些,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这些劳动果实,感受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

节约粮食事迹篇5我们古代的教育家孔夫子给后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为天。

这一句“吃了吗”也是现在十分流行的问候语。

可见,“吃”在老百姓心中多么重要。

只是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句“吃了吗”也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同学对粮食好像也越来越不在意。

不信,请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时馒头四处乱扔,雪白的大米撒满地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难道我们的思想觉悟还不如古人么?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账:倘若我们每天节约一粒大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节约将近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两千万元。

这笔钱若按每所希望小学五十万元算,则可盖四十所希望小学;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记,则可使七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看来,也的确该堵堵我们这张嘴上的漏洞了!还有,我们许多同学都爱吃零食的坏习惯。

课余饭后,在小卖部里总是人流涌动,热闹的场面蔚为壮观。

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出手大方,抱着一堆花花绿绿的零食令伙伴们眼馋不已;钱不多的也不甘落后,不怕打肿脸充胖子,宁可用掉生活费也要过过瘾。

这样一来,一则影响了学习,上课时老挂着零食,身在曹营心在汉,又怎能搞好学习?二则容易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

更令人虑的是,社会上的请客风、送礼风也刮倒了我们的校园:手里有了一点钱就要请同学吃零食,否则就是不大方、小气鬼;要是碰上谁的生日,精美的贺卡已不足表达心意,还要送上带锁的笔记本,有的为了显示大方,故作潇洒,宴请同学,开生日Party……同学们,我们也要想一想,我们花的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啊!难道我们回报他们的就仅仅是大把地消费吗?同学们,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

人们把我们比作雏鹰,是希望我们能舒展理想的翅膀;人们把我们比作乳虎,是希望我们能睥睨四方。

不能让“馋”压住我们稚嫩的羽翼,不能让“奢”迷失我们奋斗的方向,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很长……让我们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寸光阴,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

在这里,我祝大家在人生的途上一路顺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