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西游记与项目管理

【免费下载】西游记与项目管理
【免费下载】西游记与项目管理

前几天偶尔同朋友聊起中国古代的项目管理。一位朋友说,我认为西游记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了。另一个朋友立刻反驳道,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周密的项目计划,我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项目经理!这时,有人说:可结果没什么计划的唐僧师徒取回了真经,每一个战役都制定了详细周密实施计划的蜀国却未能完成雄图伟业,这难道是造化弄人?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有着一定的差异。关于三国演义的项目管理,大家可以去看看《水煮三国》,写的相当经典。本文中我主要拿西游记的取经项目为例来进行分析。

西游记取经项目背景:唐僧接到观音菩萨下达的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项目组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核心技术人员、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成员。这个取经团队的直接高层领导是观音姐姐。

取经项目值得借鉴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在人员组织规划方面项目经理唐僧先生显得有些没有计划,但在人员获取和团队建设上还是很成功的。

取经项目的项目团队是一个绝佳的组合,唐僧被任命为取经项目的项目经理PM,他有着

坚韧的品性和极强的原则性,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唐僧懂得宽容大度,用人所长,对于孙悟空这样有能力却偶尔不服管教的成员,能够正确领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特长。同时,他深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赐予袈裟、金钵;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大力帮助。

项目组中最关键的人物是孙悟空。他是这个取经团队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顽劣不羁,以他大闹天空的壮举,恐怕在现在的企业中没有哪个领导能容忍这种人呆在团队里。然而,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不能没有这个人才,所以就要考虑如何获取他。项目经理唐僧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把压在五指山下500年,已经临近绝望的孙悟空挖出来,解救他于水火之中,这时孙悟空必定对唐僧心存感激;然而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要让孙悟空长期稳定地留在团队中,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例如取完经之后,便可得道成仙,并且是正牌仙人;最后,为了让项目经理能够直接、有效地控制孙悟空,还要给他戴上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当然,这每一步都要有观世音的提前安排作为铺垫。猪八戒、沙和尚的获取方法和孙悟空有异曲同工之处,就不一一说明了。

猪八戒这个项目组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牵马,好像在团队里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对整个项目团队还是有很大建设意义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起了润滑剂的作用。孙悟空毕竟是个难于管束的主儿,不能仅仅用强制手段来约束他。这时猪八戒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在孙悟空不爽的时候,上司唐僧不能得罪,否则,轻则被唐僧唠叨得如苍蝇罩头,重则要受金刚圈之苦;沙和尚没招过谁,也没惹过谁,伤害老实人是不对的,所以只好通过戏弄有点儿讨人嫌的猪八戒来排除心中的郁闷,反正猪八戒是个乐天派,任何的指责都不会放在心上。他们的追逐打闹,还会改善活跃一下团队的气氛。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很好地完成了项目中的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基本工作。

项目组成员确定之后,项目经理唐先生十分重视团队的建设。首先,他随时对成员进行培训,包括如何与组内其他成员沟通,如何与外部人员沟通等等,其次,他对表现好的成员随时给予口头表扬,对其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给于认可,用以激励各位成员继续努力。第三、他一直坚持四人同行、集中办公,这非常有利于团队的沟通交流。

在取经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除了自身的努力工作外,还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直接上级领导观世姐姐汇报,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找来各路神仙相助,从哪咤到如来佛,全都能被动员过来支持项目的完成。这也是项目管理的一个理念,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完成项目的目标。

西游记里特别强调得到高层支持的重要性,这不只表现在项目经理唐僧的取经项目中。君不见像白骨精这样不会争取上级领导菩萨支持的项目经理,结果吃唐僧肉的项目以失败告终;有靠山的妖魔就大不一样,就算犯了要吃唐僧肉这样天大的事儿,关键的时候都会有菩萨、神仙、弥勒佛跳出来搭救,收回去当个童儿或者打扫庭院,过两年也居然能修成个正果。例如黑熊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玉兔精等项目经理。虽然吃唐僧肉的项目失败,以后还有其他机会。

再说西游记到底是不是如那位朋友所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西游取经项目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其一、一个项目应该有周密的战略性的项目计划,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项目经理唐先生从接到观音菩萨下达的西天取经任务,没有作任何分析和计划,也没有计划什么时候把经书取回来,更没有落实好项目所需的资源就仓促上路。在观音菩萨的安排下,沿途收下了悟空、悟能、悟静三个徒弟,得白龙马一匹。一路上没有阶段性目标Milestone,走到哪儿算哪儿。

其二、一个项目应该有时间管理,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春去秋来,花谢花开,观音姐姐本来要求三年时间完成取经任务,项目经理唐先生在离开洪福寺时就把期限改为了五到七年,最后的结果是唐僧在贞观十三年九月从长安出发,于贞观二十七年返回长安,整整花了十四年。项目经理唐僧离开长安后,GM唐太宗特意为其在长安城外建了一座望经亭,等老唐重回长安时,望经亭经过风吹雨打,已是残破不堪了。一个项目竟然Delay了十一年,真是让GM等到花儿都谢了。

其三、一个项目应该有成本管理,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相信项目收尾时,连项目经理老唐自己也说不出他这个项目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其四、一个项目应该有风险管理,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从每一个阶段来看,师徒对前面可能出现的危险从来不做分析识别,没有应对计划,总是等出现问题才去想办法,采取权变措施。自己解决不了就临时抱佛脚,求爷爷告奶奶请各路神仙帮忙,实在不行就请观音姐姐出面说句公道话儿。另外,在风险应对措施的选择上,唐先生极少考虑到次生风险,也称作二次风险,最后结果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其五、一个项目应该有明确的范围管理,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项目经理唐先生一路上不知道做了多少与项目无关的事情,虽说是好事,但这是极不符合项目管理的理念的。最后导致的结果,在项目管理上叫做范围蔓延,其直接后果就是超出预算,延误工期。

说到这里,再谈谈三国中的蜀国三国统一项目和西游记的取经项目到底哪一个更为成功?我个人认为是西游记的取经项目。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项目的项目目标是什么,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和西游记目标都很明确,一个是征服魏国、吴国以完成霸业,一个是将大乘佛法经书从西天取回来。

虽说取经项目的项目经理唐先生的取经项目严重Delay,但他毕竟是完成了项目目标,并

且有最终可交付物——大乘佛法经书。

再说蜀国的项目经理诸葛先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确有过相当出色的表现,在每一个战役都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加以落实。例如火烧赤壁一战,项目经理诸葛先生巧借东风助周瑜火烧赤壁破曹,料定曹必大败,令子龙带三千军马,渡江径取乌林小路埋伏,令翼德领三千兵渡江于葫芦谷口埋伏,教云长领兵扎于华容。使得曹兵大败。然而,最终评估项目成败还是要看有没有达到项目目标。项目经理诸葛先生最终也未能完成他的蜀国统一三国项目。

有的人一定会有疑问,项目经理唐僧先生的取经项目Delay成这样,为什么项目还能进行下去?主要原因就是:

第一、高层领导的支持。在项目Delay的情况下,项目经理唐先生的上级领导观音姐姐以及再上一次领导如来佛祖都一如既往地支持项目,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没有给唐先生过多的压力。

第二、有大量的外部资源可以供项目经理唐僧先生随时获取,项目永远不会山穷水尽。

第三、项目的Schedule可以无限期延长,并可以随时更改。

以上几点,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对项目经理唐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当然也是一种神话的理想境界。在现实的项目管理中,考虑到市场竞争的因素,这种无期限、没有市场压力的项目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个人建议,做项目经理,千万别拿自己和唐僧比,还是向项目经理诸葛先生学习吧,学会作计划,好的计划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本文由于篇幅限制我主要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实施方面对西游记的取经项目作了一些分析,抛砖引玉。项目管理的确是一门艺术,有兴趣的同仁可以尝试以另一种角度来再来看西游等名著,相信一定会大有收获。

关于西游记与项目管理网上流传着一个经典的帖子,我本来是没有看这篇帖子之前就想写,也没有想到别人说的这么精辟。以下是我的闲聊。

关于项目经理。唐僧作为项目经理的最大优点是对项目目标的准确把握是执着追求,对于大型项目往往是这样,尤其作为甲方的项目经理。因为过程太复杂,面对种种诱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项目目标是什么,还有多少工作要做。现实中的项目有多少最终草草收兵,或者少取里经书,或者取的根本就不经书。其次是管人的能力,唐僧制服猴子其实并没有太多使用紧箍咒,主要还是仁爱之心,项目经理不能从惩罚角度解决问题,比如强制加班等等,换之以吃饭、唱歌也许更好。

关于项目经理授权。唐太宗给了唐僧一个通关文牒,举行盛大启动会为唐僧送行。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唐僧要跨多个国家才能成行,就像项目经理常常要在公司跨越多个势力范围才能完成工作,没有这个东西就麻烦了。

关于人员招募。这也是中国特色,项目经理在人员上经常没有自主权,不管你想不想要,领导给你就得要。所以,只要想办法利用就可以了,你也可以找上司讨价还价,比如要个紧箍咒啥的。如果领导给你三个猪八戒,绝对是不能要的,要注意人员能力结构,本人博客中其他文章已经多次说过。

关于WBS。九九八十一难就是取经的任务列表,全部干完就成功了。PMO的代表观音开始也说过了,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蒙混过关是不行的。所以,老孙不能直接背着师傅上西天。唐僧忘了替老龟问寿辰,差点造成项目成果全部泡汤。

关于外部资源。取经过程不断求救各路神仙,才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对于复杂项目就是这样,在公司要动用的资源很多。所以,要记得和各路神仙保持良好关系,你要是都不知道、不认识,遇不了几个难就game over了。

关于项目收尾。唐僧和徒弟们都得到晋升,修身成佛。实际项目也一样,如果得不到晋升或者更刺激的嘉奖,谁还愿意干这等苦活累活。最后,任何项目都没有完美的结局,总有瑕疵,避免不了,某些时候甚至有一种重来一遍的冲动。

《西游记》中的“团队管理”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从“东土大唐”出发,最终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

从项目管理的眼光来看,这本身就是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也符合项目的一般特征,即“特定性”和“过程性”。

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其他要素也很齐全:包括项目交付物的“受益人”、项目的“资助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支持保障体系等。

《西游记》中的“项目团队”也很符合项目团队的一般特征:唐僧师徒四人构成了项目实施团队,其团队成员有着不同背景、能力和性格特征;而唐僧这位团队领导人也面临着许多项目经理在团队管理中所面临的一般问题:项目团队成员并不是他自己挑选的,而是项目实施组织的管理机构指派给他的。唐僧的三个徒弟,甚至包括白龙马,都是“上级领导”观音菩萨在他出发前确定的;换句话说,他没有“选人权”。

项目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都强于他(至少都能腾云驾雾,论武功更是个个比他强),都有一定的来头(原来都是天宫中大将以上职位),个别人还有一定的管理经历(如猪八戒曾是水军元帅)。

团队成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各异,有业务能力强但心高气傲的(如孙悟空),有业务能力中等但工作态度不认真、不积极,“推一下动一下”的(如猪八戒),也有尽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业务水平较差的(如沙僧),如何将这些人组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是一个大难题。

尽管名义上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如“惩罚权”(念“紧箍咒”)、“解聘权”(将

徒弟撵走)等,但自己也知道缺了这些人(尤其是业务能力强但心高气傲的那位)项目就无法完成;况且“绩效考核权”和“奖励权”都在上级领导手中(唐僧连“建议权”都没有)。

但就是这位缺乏“行政权力”,“技术能力”也不强的唐僧,带着这个团队完成了常人看起来难以完成的任务。由此看来,作为“项目经理”,唐僧确实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

唐僧的团队管理艺术

在一般人看来,唐僧是一个胆小固执,有时还有些是非不分的人,但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导人,他在团队管理方面确实有着许多过人之处,值得项目经理在管理项目团队时学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意志坚定,不怕困难。

这是作为团队领导人最重要的品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些困难甚至会使人认为无法实现项目目标。此时,作为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就是具有顽强的意志力,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这种意志力是提高团队士气最重要的因素。

在《西游记》中我们看到,无论在取经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唐僧对于实现目标具有坚定的信念,抱着“不取真经,誓不还乡”的决心。

只有具有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才能在遇到困难,甚至团队中某些成员开始打退堂鼓时(例如猪八戒一遇到点困难,就要“分行李”、“回高老庄做女婿”等),保持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对项目交付物和客户的需求具有深刻的理解。

在《西游记》中,尽管唐僧既不会飞,又不能打,但只有他熟读佛经(对项目交付物

有着清晰的理解),也只有他深刻地了解他所要取的佛经对于唐朝皇帝和黎民百姓的重要性(对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认识),而对于他们这个团队所要完成的任务而言,“取经”才是目的,团队成员(他的那些徒弟们)所拥有的能力只是完成上述目的的手段。

这就提示我们,对于项目经理而言,项目目标和客户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许多项目经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从技术岗位上提升起来的项目经理,往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颠倒了目标与手段的主次关系,沉湎于技术层面,甚至抱着通过项目实施提升自己技术能力的想法,而忽视了作为一个项目经理,其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对客户需求和项目交付物的深入理解。

也就是说,项目经理必须将自身的能力提升与项目目标和客户需求结合起来,这才是项目经理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在项目团队内部具有威信的基础。

◆知人善任,合理分配工作,适当控制。

项目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业务能力和性格特征,只有知人善任,根据其特长和能力分配工作岗位,并根据其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长和积极性。

唐僧的三个徒弟各自有着不同的才能和性格,但他很恰当地进行了工作分配,并辅之以一定的控制手段。例如对于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但心高气傲的(孙悟空),一方面给他

分配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的工作,如降妖除怪、在危险环境中探路等;另一方面也注

意约束其行为以防止其专业能力的过度发挥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即当在“降妖除怪”与“误伤好人”(这可能影响“取经”的核心目标)之间存在疑问时,就毫不犹豫地保证项目

目标的实现(宁可放过一千,决不错杀一个),否则就要采取惩罚措施(念“紧箍咒”)。

这种情况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很容易发生:对于那些“技术高手”而言,很容易陷入追

求技术上的完美以至于影响项目实施进度或成本的境地,此时,就需要项目经理通过一定

的控制手段对其上述行为加以限制。

对于业务能力中等但工作态度不积极的(猪八戒),则让他与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的

协同工作(《西游记》中经常出现孙悟空和猪八戒一同打妖怪的场面),以督促他完成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分配一些能发挥其特长的特殊任务(如化斋、问路等)。

而对于勤勤恳恳但业务水平较差的(沙僧),则分配给他技术要求不高,但对工作态度

要求较高的规范性强但比较枯燥的工作(如挑行李等),这一点在许多项目管理过程中是很

重要的:任何项目的实施过程都有一些枯燥但需要责任心的工作(如项目文档管理等),而

将这些工作分配给那些能力稍差但踏实肯干的团队成员,往往能起到发挥特长、提高积极

性的效果。

◆平等对待,坦诚相见。

在一个项目团队里,由于团队成员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同,对项目的贡献也有大小,

因此在工作中完全做到平等对待是很难的,但团队成员如果过分感觉到自身在团队中的地

位差异的话,其积极性又会受到影响。在《西游记》里,唐僧的三个徒弟中,其地位明显

是有差别的,对此,唐僧采取了“地位高的要求也高”这样一种措施,来实现某种意义上

的“平等”。

对于能力最强、贡献最大,从而地位也最高的成员(孙悟空)要求也最高,几乎使用了

所有的惩罚权(念“紧箍咒”)和解聘权(将其撵走);对于地位次之的成员(猪八戒),当发

现其有不当行为时主要采取“训斥”的方法;而对于地位最低的成员(沙僧),则要求更低(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惩戒)。

相对而言,团队中地位高的成员由于其承担的责任重大,其行为的负面影响也大,因

此对其要求更高是完全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唐僧一旦发现自己因判断失误而处置失当(如因误将妖魔当好人而将孙悟空撵走),又能坦诚地承认错误,并不因自己“师父”的地位而死要脸面、拒不认错,这恐怕也正是孙悟空尽管屡次遭其误解却仍对其忠心耿耿的重要原

因之一。

这样,在这个团队里,地位高的、能力强的忠心,地位低的、能力差的舒心,大家荣

辱与共,团队战斗力自然大为提高。

一群最优秀的人组成的项目团队不一定是优秀的项目团队,只有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

积极性和特长的团队才是具有战斗力的团队,也才是最能够保证项目成功的团队,而这其中,项目经理的意志力、管理知识和协调艺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项目团队管理中的冲突问题

项目团队是由一组为了实现某一项目的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它的根本使命是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为实现具体项目的目标,完成具体项目所确定的各项任务而共同努力,协调一致和有效地工作。项目团队运行的成功与否,决定着项目最终的成功还是失败。

目前,特别是IT行业的项目管理,绝大多数项目都经受着“项目黑洞”的痛楚:项目无法按期完成、项目合作方的工作难以协调、用户需求经常变动等。由于项目具有明确的时限性,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项目能否按时完成成为了衡量项目质量的关键的、和最明显的标准。但是由于项目经理对项目团队的冲突、压力对生产力的影响等问题存在着认识不清,管理不善这样的问题,导致了项目团队生产力下降,项目进度迟缓,最终导致了项目实际进度赶不上计划进度。

只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有多个参与者,就一定会有冲突存在。但是,有时项目经理缺乏直接同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抑或对成员间的冲突未能很好的把握,没能及时解决冲突,导致冲突影响到项目的进度。

冲突应当引起重视,并尽快得到解决。最好是在项目启动之前,就设定一个快速便捷的经理和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通道,比如项目意见经理信箱等。

项目管理中的冲突并不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而是各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的分歧。对于冲突,通过正式的谈判不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谈判通常都是零和游戏,我所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你所失去的;而通过非正式的调解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也就是通过一个不涉及冲突的第三方来帮助冲突双方达成共识。

要在冲突完全形成之前就去调解,甚至在项目开始之前,我们就要先宣布:所有人的“赢”都是受重视的。在任何冲突刚出现,还没有变得很明显的时候,就需要一些受过训练的调解人,来告诉冲突双方:你们根本不是敌对的双方,你们是站在同一边的,跟你们作对的是这个问题。这样,冲突双方可能很快达成有意义的共识,冲突双方开始理解、尊重对方的需要,尽量思考以前从没想过的方案。交涉每进展一步,彼此之间的信任就会加深一层,成功的机会也就多一分。

项目管理案例西游记篇精编WORD版

项目管理案例西游记篇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项目管理案例-西游记篇【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项目管理案例-西游记篇 古代有一个最成功的项目团队,那就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唐僧作为项目经理PM,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有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放荡,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但是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复他。这些手段是,首先,把他给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整天喝铜汁铁水);在他绝望的时候,又让项目经理去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以使他心存感激;当然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取完经后高升为正牌仙人);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让项目经理可以直接控制好他,给他戴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

论《西游记》中的项目管理思想

论《西游记》中的项目管理思想 【摘要】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无疑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成就,本文从另一角度出发,以建筑工程为例,简要探讨这部历史巨著中蕴含的项目管理思想,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期能够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思想的理解与学习。 【关键词】西游记唐僧孙悟空项目经理管理控制 1、《西游记》人物角色分析 《西游记》里人物众多,从项目管理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这些人物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岗位或者部门。小说刚开始提到如来佛祖派观音菩萨前往大唐选择取经人(即选择施工单位),因此,如来佛祖可以视为开发商的负责人,而观音菩萨则为甲方代表。唐僧先后收得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为徒,主要是观音菩萨的指点,因此观音菩萨同时也是人事部门经理。 唐僧无疑是这个取经团队(项目部)的最高指挥者即项目经理,孙悟空则是技术总工兼质量安全部门人员,猪八戒心眼多,而且话语也多,十足一个典型的外交家及采购者;沙和尚则是掌管后勤的;白龙马是唐僧的坐骑,相当于现在的交通工具。 那些妖魔鬼怪则主要象征着项目遇到的诸多困难,而其他的各路神仙纷纷扮演了项目团队的支持者,援助者,供应商等等。 2、《西游记》取经过程与项目管理阶段分析 本文主要从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分析: 2.1 招投标及组建项目部阶段 小说刚开始,观音菩萨化身一位和尚来到了大唐,在民间走访,得知唐三藏品行和业务水平(主要是对佛典的悟性)比较高,便通过唐王选择了唐僧作为取经领导人。之后,观音菩萨先后安排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等人充实到团队中去,正式建立了项目部并明确了岗位。 2.2 取经(施工)阶段 唐僧师徒组建成一个项目团队之后,真正开始了取经任务,期间困难重重,师徒四人密切配合,上演了一部成功的项目管理。 唐僧作为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管理岗位)具有很高的领导艺术,而并不需要具有多高的技术水平。唐僧知人善用,根据三个徒弟的性格和能力正确的安排任务。例如,唐僧经常安排孙悟空先去探路,安排猪八戒牵马,安排沙和尚准备吃穿以及掌管通关文谍。 2.3 竣工,使用阶段 在唐僧师徒到达西天,两个沙弥要给他们颁发经文的时候,向他们讨要“人事”(即好处)这里体现了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及其处理方式;当他们第一次将经文取走之后,一只大雕将经文叼走然后扔下来,这时候他们才发现是白纸经文,这意味在竣工阶段,验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不能大意。 3、《西游记》中各种制度的建立 3.1 奖罚制度 孙悟空刚带上紧箍时,闹情绪,想回花果山继续当美猴王。观音菩萨告诉他“等取经之后还他一个正果”,孙悟空和高兴答应西天取经。在如来佛祖颁发经文时,分别给师徒四人加封,做到了论功行赏。 孙悟空刚开始有时候因不听唐僧劝告,擅自行事,而被唐僧念了咒语;猪八戒刚开始因为色性不改,被观音菩萨等几位仙人教训了一顿。这些手段或者措施目的不在于奖或罚,主要是激励或者鞭策管理者更好地的融入项目管理中来。 3.2 信任机制 信任机制的建立主要是团队内部人员之间的信任,只有建立信任机制,项目团队才有凝聚力。 在“三打白骨精”中,唐僧对孙悟空产生了怀疑,最终将孙悟空赶走了,紧接着便遇难;“真假美猴王”中,

西天取经与泛项目管理

西天取经与泛项目管理 张权中马克和王跃飞吴雄虎 项目与泛项目 项目和项目管理与人类文明相伴相随如生,自从有了人类,就有组织的活动,就一直执行着各种规模的项目和项目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组织的活动逐步分化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人们称之为“运作”(Operations),如企业日常的生产产品的活动;另一类是临时性、一次性的活动,人们称之为“项目”(Projects),如企业的技术改造活动、一项环保工程、产品的研发等。纵观人类历史,一些特大型工程项目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至今仍然造福于社会,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古罗马的供水渠。只是当时项目管理尚未成为一门科学,处于一种潜意识状态。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给项目的定义已经越来越得到世界上其它国家的认可,定义如下:项目是一系列特殊的将被完成的任务,它是在一定条件(时间、成本、质量、范围)限制下,满足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此定义实际包含三层含义:①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且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②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③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因此,工期、费用和质量标准常常被认为是项目目标的铁三角。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失败的原因中平均有21%在于未能清晰定义项目目标。 然而,现实中的项目却大多没有清晰定义的项目目标,真正能够理想化地将工期、费用和质量目标在启动前就定义清楚的项目,能够完全按照商业合同来规范启动的项目只是少数,更多的是我们可以称之“泛项目”的项目,即不能预先将项目目标、范围等定义清晰,只能大致明确其目的的项目。 举例来说,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泛项目”——美国在发动前只能确定它的开始时间,不能确定其结束时间,也不能确定其费用;同样,新产品研发(如抗SARS药物的研制)也是“泛项目”——人们无法预知该项目将遇到何种技术难题以及它们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攻克。“泛项目”占了各类组织项目中的大多数,真正能够规范定义的项目在数量上只是少数。通常“泛项目”不像大型的、正规的商业项目那样引人关注,但由于其数量极多,如果不加注意,它们就会将组织的资源消耗殆尽。 西天取经是一个泛项目 《西游记》述说的西天取经的故事就是一个“泛项目”。它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开始:项目虽然有一个交付物的标准(三藏真经),但质量标准很含糊(师徒四人到达西天后,如来只是吩咐阿傩、伽叶“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拣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它并没有限定时间和费用指标(就连观音菩萨也认为取经时间是“未定,约莫二三年间,或可至此”,唐僧更是认为“或三二年,或五七年”);它没有限定项目范围;此外,这个项目既没有周密计划,又没有考虑风险等。然而,这个项目又无疑是成功的:它的利益相关者均对该项目的结局表示满意。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这个泛项目的各个相关方的表现: 项目发起人 如来佛无疑是项目的发起人。《西游记》是一个佛界故事,如来佛是其中最高层的管理人员,他提出了该项目的目的,负责提供项目关键资源和协调利益相关者,并最终决定项目是

项目管理案例西游记篇

项目管理案例-西游记篇【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项目管理案例-西游记篇 古代有一个最成功的项目团队,那就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唐僧作为项目经理PM,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有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放荡,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但是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复他。这些手段是,首先,把他给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整天喝铜汁铁水);在他绝望的时候,又让项目经理去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以使他心存感激;当然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取完经后高升为正牌仙人);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让项目经理可以直接控制好他,给他戴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 孙悟空毕竟是牛人,承担了取经项目中的赶妖除魔的绝大多数重要任务,虽然是个难于管束的主,不能只用手段来约束他,这时猪八戒的作用就出来了,在孙悟空苦恼的时候,上司不能得罪,沙和尚这种老实人又不好伤害,只好通过戏弄猪八戒来排除心中的郁闷,反正猪八戒是个乐天派,任何的指责都不会放在心上。 在取经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自己的艰辛劳动外,这个团队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领导汇报(主要是直接领导观音),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找来各路神仙帮忙(从哪咤到如来佛),以搞定各种难题。西游记里特别强调得到高层支持的重要性,有没有靠山真的很不同,君不见象白骨精这种没有靠山的妖魔都会死得很惨;只要有靠山的,这个妖魔就算犯了天大的事,关键的时候总会有后台跳出来搭救(这种例子太多了)。

【免费下载】西游记与项目管理

前几天偶尔同朋友聊起中国古代的项目管理。一位朋友说,我认为西游记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了。另一个朋友立刻反驳道,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周密的项目计划,我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项目经理!这时,有人说:可结果没什么计划的唐僧师徒取回了真经,每一个战役都制定了详细周密实施计划的蜀国却未能完成雄图伟业,这难道是造化弄人? 一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有着一定的差异。关于三国演义的项目管理,大家可以去看看《水煮三国》,写的相当经典。本文中我主要拿西游记的取经项目为例来进行分析。 西游记取经项目背景:唐僧接到观音菩萨下达的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项目组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核心技术人员、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成员。这个取经团队的直接高层领导是观音姐姐。 取经项目值得借鉴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在人员组织规划方面项目经理唐僧先生显得有些没有计划,但在人员获取和团队建设上还是很成功的。 取经项目的项目团队是一个绝佳的组合,唐僧被任命为取经项目的项目经理PM,他有着 坚韧的品性和极强的原则性,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唐僧懂得宽容大度,用人所长,对于孙悟空这样有能力却偶尔不服管教的成员,能够正确领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特长。同时,他深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赐予袈裟、金钵;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大力帮助。 项目组中最关键的人物是孙悟空。他是这个取经团队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顽劣不羁,以他大闹天空的壮举,恐怕在现在的企业中没有哪个领导能容忍这种人呆在团队里。然而,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不能没有这个人才,所以就要考虑如何获取他。项目经理唐僧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把压在五指山下500年,已经临近绝望的孙悟空挖出来,解救他于水火之中,这时孙悟空必定对唐僧心存感激;然而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要让孙悟空长期稳定地留在团队中,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例如取完经之后,便可得道成仙,并且是正牌仙人;最后,为了让项目经理能够直接、有效地控制孙悟空,还要给他戴上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当然,这每一步都要有观世音的提前安排作为铺垫。猪八戒、沙和尚的获取方法和孙悟空有异曲同工之处,就不一一说明了。 猪八戒这个项目组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牵马,好像在团队里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对整个项目团队还是有很大建设意义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起了润滑剂的作用。孙悟空毕竟是个难于管束的主儿,不能仅仅用强制手段来约束他。这时猪八戒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在孙悟空不爽的时候,上司唐僧不能得罪,否则,轻则被唐僧唠叨得如苍蝇罩头,重则要受金刚圈之苦;沙和尚没招过谁,也没惹过谁,伤害老实人是不对的,所以只好通过戏弄有点儿讨人嫌的猪八戒来排除心中的郁闷,反正猪八戒是个乐天派,任何的指责都不会放在心上。他们的追逐打闹,还会改善活跃一下团队的气氛。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很好地完成了项目中的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基本工作。 项目组成员确定之后,项目经理唐先生十分重视团队的建设。首先,他随时对成员进行培训,包括如何与组内其他成员沟通,如何与外部人员沟通等等,其次,他对表现好的成员随时给予口头表扬,对其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给于认可,用以激励各位成员继续努力。第三、他一直坚持四人同行、集中办公,这非常有利于团队的沟通交流。

项目管理案例

1.西游记:古代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 古代有一个最成功的项目团队,那就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唐僧作为项目经理PM,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有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一下马,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放荡,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但是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复他。这些手段是,首先,把他给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整天喝铜汁铁水);在他绝望的时候,又让项目经理去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以使他心存感激;当然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取完经后高升为正牌仙人);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让项目经理可以直接控制好他,给他戴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 孙悟空毕竟是牛人,承担了取经项目中的赶妖除魔的绝大多数重要任务,虽然是个难于管束的主,不能只用手段来约束他,这时猪八戒的作用就出来了,在孙悟空苦恼的时候,上司不能得罪,沙和尚这种老实人又不好伤害,只好通过戏弄猪八戒来排除心中的郁闷,反正猪八戒是个乐天派,任何的指责都不会放在心上。 在取经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自己的艰辛劳动外,这个团队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领导汇报(主要是直接领导观音),或

西游记中的管理智慧

西游记中的管理智慧 《西游记》是国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名著,叙说唐三藏发愿赴西天取经,在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的护送、陪同下,克服九九八十一道难关,终于圆满完成取经任务返回中土的故事。 今天的华夏子孙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四大名著视为精神佳肴,屡品不厌。然看其结局,三国归晋、水浒兄弟惨死、黛玉葬花、宝玉出家,唯有《西游记》结局是皆大欢喜的。缘何?无疑是这个团队道德基因、政治基因、文化基因能够根植人性深处而已。既然西游记如此特别,那么今天就与您分享一下西游记中的管理哲学。 一、从《西游记》团队看员工心态管理 为什么我要从团队心态上首先谈起呢?因为西游记团队人不多,各类人物却齐全。 首先,西游团队是一个1114的团队模式。第一个1是董事长:如来;第二个1是观音:总经理;第三个1是项目经理:唐僧;4就是员工: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马。取经项目组实际操作人员就是后面的14,前面的都是各级领导。其次,项目组的终极任务是:取经。组织、人员、目标,这是一个和我们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团队没有什么两样的,对吗? 做领导的经理人、管理者都苦恼于员工的种种问题,这些苦恼的根源在于不了解员工的心态——员工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从业心态呢? 主要有三点: 1、员工跟随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2、员工在遭遇困难时,希望得到团队和上级的帮助。 3、员工希望团队目标的实现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致。 所以,想要团队目标得到更好更快的实现,请您不要忽视了员工的心态。了解自己的员工,了解他们加入团队的真正目的;帮助他们让个人需求和团队需求尽量协调一致;而不是一味的用高尚的企业理念、严格的企业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员工,才会让员工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为团队创造利益。 二、《西游记》看团队管理 西游的团队在运作中为什么能成功,而没有反抗,没有不遵循指令?团队能够协调除了观音外还有一点,就是在孙悟空收服后3者中,他们已经确立了各自的地位,按武功和法术以及收服的前后顺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职能,而这就是他们的团队磨合期,各自确定自己的职能和在这个团队里所处的位置,工作。到最后才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去适应市场的运作。西游的团队在运做中为什么能成功? 主要有如下因素:第1,观音(执行董事,代表资方),协调人,出资方 第2,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有共同的前提,就是都犯过错误 第3,都有共同的目标,都期待自由 第4,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资历 第5,有承诺--即得利益,观音与他们达成的协议 第6,在加入团队前的收服较量中和收服后已经经历磨合期,已经具备协调工作的能力第7,能认知自己及各自的能力及所处的位置和职能,已经端正自己的工作心态 第8,团队中没有明争暗斗的权利争夺 第9,目标的单向发展,没有政策和市场干扰 第10,没有竞争对手(没有另外一支取经团队) 三、领导艺术有真经 在一般人看来,《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胆小固执、有时还有些是非不分的人,但作为“取经”团队的领导人,他在团队领导方面有着许多过人之处,唐僧不但不糊涂,而且还精明的很呢!

《西游记》才是最成功的项目管理

《西游记》才是最成功的项目管理 摘要:古代有一个最成功的项目团队,那就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 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如来是发起人,唐太宗是赞助商,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唐僧为什么是项目经理? 初识唐先生,手无缚鸡之力,最开始看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慌不已,后来虽然历经磨难,神经的承受力增强了一点,但是从武功上来说没有任何长进,除了会念经还是念经,满嘴的阿弥陀佛从没有变成别的。

但是,他有几个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特质: ①和大领导是好哥们,资源支持 ②舍弃生命也要取经 ③美女坐怀不乱 ④让人如沐春风 1、团队建设首先选leader,这叫组织授权,这可是正式权利!很多项目之所以失败,授权不充分往往是重要原因之一。看看我们的唐先生,很得上司支持和欣赏,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这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2 、唐先生身上凝聚了一个领导人或者说成功人士特有的素质:坚毅。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矢志不渝的目标:舍弃生命也要从西天取得真经。美女腐蚀不了他,妖怪也吓不倒他,具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

3 、唐先生还具备了高超的驾驭团队能力。以唐先生的本领,要驾驭孙、猪、沙三位实在很难,但是三位始终都服服贴贴的都在团结在唐先生的周围,这是很值得玩味的。我们知道,很多项目经理其实是没有绩效考核权的,也不是项目组成员的老板,他的“领导力”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影响力,个人魅力。 猪八戒和沙僧 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敦厚老实,正直踏实,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并且,在监督下还是能干活的。

《西游记》中的管理智慧

《西游记》中的管理智慧 《西游记》是国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名著,叙说唐三藏发愿赴西天取经,在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的护送、陪同下,克服九九八十一道难关,终于圆满完成取经任务返回中土的故事。 今天的华夏子孙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四大名著视为精神佳肴,屡品不厌。然看其结局,三国归晋、水浒兄弟惨死、黛玉葬花、宝玉出家,唯有《西游记》结局是皆大欢喜的。缘何?无疑是这个团队道德基因、政治基因、文化基因能够根植人性深处而已。 一、从《西游记》团队看员工心态管理 为什么要从团队心态上首先谈起呢?因为西游记团队人不多,各类人物却齐全。 首先,西游团队是一个1114的团队模式。第一个1是董事长:如来;第二个1是观音:总经理;第三个1是项目经理:唐僧;4就是员工: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马。取经项目组实际操作人员就是后面的14,前面的都是各级领导。其次,项目组的终极任务是:取经。组织、人员、目标,这是一个和我们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团队没有什么两样的,对吗? 一些做领导的经理人、管理者的苦恼,大多都在于不了解员工的心态——员工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从业心态呢?主要有三点: 1、员工跟随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2、员工在遭遇困难时,希望得到团队和上级的帮助。

3、员工希望团队目标的实现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致。 所以,想要团队目标得到更好更快的实现,请不要忽视了员工的心态。了解自己的员工,了解他们加入团队的真正目的;帮助他们让个人需求和团队需求尽量协调一致;而不是一味的用高尚的企业理念、严格的企业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员工,才会让员工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为团队创造利益。 二、《西游记》看团队管理 西游的团队在运作中为什么能成功,而没有反抗,没有不遵循指令?团队能够协调除了观音外还有一点,就是在孙悟空收服后3者中,他们已经确立了各自的地位,按武功和法术以及收服的前后顺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职能,而这就是他们的团队磨合期,各自确定自己的职能和在这个团队里所处的位置,工作。到最后才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去适应市场的运作。西游的团队在运做中为什么能成功?有如下因素: 第1,观音(执行董事,代表资方),协调人,出资方 第2,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有共同的前提,就是都犯过错误 第3,都有共同的目标,都期待自由 第4,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资历 第5,有承诺--即得利益,观音与他们达成的协议 第6,在加入团队前的收服较量中和收服后已经经历磨合期,已经具备协调工作的能力

【项目管理知识】西天取经与泛项目管理

西天取经与泛项目管理 项目与泛项目 项目和项目管理与人类文明相伴相随如生,自从有了人类,就有组织的活动,就一直执行着各种规模的项目和项目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组织的活动逐步分化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人们称之为“运作”(Operations),如企业日常的生产产品的活动;另一类是临时性、一次性的活动,人们称之为“项目”(Projects),如企业的技术改造活动、一项环保工程、产品的研发等。纵观人类历史,一些特大型工程项目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至今仍然造福于社会,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古罗马的供水渠。只是当时项目管理尚未成为一门科学,处于一种潜意识状态。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给项目的定义已经越来越得到世界上其它国家的认可,定义如下:项目是一系列特殊的将被完成的任务,它是在一定条件(时间、成本、质量、范围)限制下,满足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此定义实际包含三层含义:①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且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②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③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因此,工期、费用和质量标准常常被认为是项目目标的铁三角。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失败的原因中平均有21%在于未能清晰定义项目目标。 然而,现实中的项目却大多没有清晰定义的项目目标,真正能够理想化地将工期、费用和质量目标在启动前就定义清楚的项目,能够完全按照商业合同来规范启动的项目只是少数,更多的是我们可以称之“泛项目”的项目,即不能预先将项目目标、范围等定义清晰,只能大致明确其目的的项目。

从《西游记》看项目管理

从《西游记》看项目管理 电视剧版的《西游记》作为经典剧目每年暑假都要播放,而其中的故事情节相信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早已耳熟能详:讲述的是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带领三个徒弟前往西方求取真经的故事。多年之后再回过头来再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竟然发现这竟是一个经典的项目管理案例,所以下面我想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一个项目的成立是从建立项目章程开始,所谓项目章程就是一份正式批准项目或阶段的文件,其中记录着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同时也正式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可以使用相应资源。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在项目章程批准之前便要任命,以便提前了解项目经理的资源需求。当然特殊情况下由于干系人没有精力编写项目章程的时候,也便于项目经理提前进入角色去主导章程的完成。项目章程作为批准项目的正式文件界定了项目经理的权限,正因如此在西方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章程是发起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是一个项目来到世间的出生证明。 在《西游记》一剧中,观音菩萨将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授予唐僧就是正式签署项目章程的过程,从剧中描述的两件宝物的价值可以看出项目章程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当然签署项目章程并不能代替项目经理的正式授权过程,剧中我们可以看出观音菩萨在授予唐僧袈裟和锡杖后并未悄然离去,而是缓缓升空显出真身,并以项目发起人身份隆重宣布唐僧被任命为印度项目的项目经理。 既然项目已经启动了,那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组建项目团队了。但是唐僧并未考虑这一点,而是以学者身份欲以一己之力承担起整个项目的全部工作,结果出师未捷险些命丧虎口,由此开始暴露出项目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项目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某位专家或者学者,真正成功的项目团队是一群平凡的人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所以公司在日常的项目运转中应该重视项目团队的人员配置问题,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岗位,如驮着唐僧去远方的那匹白马,都是专业中的一流人才,因为在某些在关乎项目生死存亡的时刻,任何一个成员都可能发挥出力挽狂澜的作用,这在后面孙悟空负起出走花果山,小白龙挺身勇闯龙王宫的表现中可以证明。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观音菩萨,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和重要干系人之一,未雨绸缪考虑到了团队的人员配置问题,并且在项目启动后迅速完成了人员配置,有力地确保了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此时我们再看作为项目经理的唐僧,其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团队管理上了。 项目管理中,任何一支项目团队都要经历五个阶段:组建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成熟阶段以及解散阶段,各个阶段持续时间长短视项目特点而定。 同样,印度项目组也逃不出这五个阶段,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震荡阶段,而唐僧在处理不同的问题时也用了不同的手法:在初收孙悟空时,由于其桀骜不驯野性不改,唐僧请求高层给予了合理授权,用念紧箍咒的方法让孙悟空收敛了许多,但惩戒的方法只能在不得已情况下使用,因为频繁的使用势必会激起员工的逆反心理,认为该项目经理滥用职权,不利于团队长期协作。而真正凝聚一个团队的是相互的信任和认同,一个没有信任的团队注定不会长久,恰恰是由于缺少信任在三打白骨精中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决裂,整个项目工作彻底陷于瘫痪状态。而在孙悟空离开的这段时间,项目经理才意识到团队骨干成员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了深刻地自我反省。当孙悟空从花果山归来降服奎木狼,将变成老虎的唐僧救回后转身意欲离开,此而唐僧的一句“悟空,为师的错怪你了”,让师徒二人尽释前嫌。此处我们要给唐僧的转变一些掌声,项目运转的过程也是项目经理不断修为和提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经理同样也会经历团队理念和认知的冲突,在这个时候项目经理需要有开阔的胸襟,并且用忠于项目的态度来进行自我批评,通过主动承担责任唐僧获取了团队骨干成员的信任,此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团队已经平稳度过了震荡期。

从《西游记》看项目管理

从《西游记》看项目管理 故事相信大家都看过,内容就不多讲,直接切入正题。 谈到项目管理,任何一支项目团队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都要经历五个阶段:组建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成熟阶段以及解散阶段,古今中外所有的项目团队也都必然要经过这五个阶段,唯一不同的就是各个阶段持续时间长短而已,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和个人魅力。 同样,在《西游记》中,让我们看看唐僧在处理不同的项目阶段时都采用了哪些手法:在初收孙悟空时,由于其桀骜不驯野性不改,唐僧请求高层给予了惩戒的权力,用念紧箍咒的方法让孙悟空的野性得到了收敛,但惩戒的方法只能在不得已情况下使用,频繁的使用势必会激起团队成员的逆反心理:认为该项目经理滥用职权,不利于团队长期协作。所以真正凝聚一个团队还需要的是完全的信任和价值的认同。一个没有信任的团队注定不会长久,正是由于缺少信任在三打白骨精中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决裂,整个项目工作彻底陷于瘫痪状态,取经项目险些夭折。 接着是规范阶段,当一个团队充满信任与共同的信念时,这个团队才能持续下去。唐僧的印度项目目标就是取得经文实现目标的活动有八十一个,每个活动都清晰地指向项目的终极目标,哪怕在女儿国动了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项目必须树立一条清晰的基线,所有的活动都不能越过这个基线,正是有了基线管理的概念,唐僧才最终战胜了自我,从女儿国坚定地走了出来,并且最终取得了项目的成功。 还有就是针对项目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了,我们从剧中可以看到唐僧师徒也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作为西天取经项目的主要障碍是一路上的妖魔鬼怪,为此孙悟空被指定为项目的主担当承担安保职能、小白龙作为运输部门弥补了唐僧脚力不足的弱点,可以加快项目的推进过程、猪八戒因其心直口快被委任为协调员,在整个团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沙僧性格忠厚老实且粗中有细,所以在唐僧身边承担项目助理的工作,所有的分工都是根据团队成员的业务专长来划分的,同时内部建立了层级分明的报告制度,并实施了相关的激励措施,如取经成功则可以立地成佛。从而为每个成员树立了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有力地激励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沟通管理,所谓沟通管理是确保项目信息及时且恰当地生成、收集、发布、存储、调用并最冲处置所需的各个过程。沟通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识别干系人。只有识别了干系人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并管理其期望。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目的地,在藏经楼遇到了两个重要干系人,就是莫可伽叶和阿傩陀,两人作为传经的直接负责人从中索要好处费。可怜师徒三人没有意识到两个干系人的重要性,当然这其中牵涉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优选稿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背景: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如果我们将小说中的去西天取经看作一个项目的话,这个项目的赞助人是唐太宗,他给了唐僧九环锡杖、锦斓袈裟,一匹白马,一个紫金钵盂,以及通关文牒,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唐僧顺利到达西天。项目时间为三年,项目范围或项目的主要工作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以完成项目目标——取得西天大乘佛法。 问题: 1.作为项目经理,唐僧具在能力上,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2.孙悟空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 分析: 1.唐僧能力上的优势:(1)团队管理能力:唐僧的三个徒弟都不是自己挑选的,而是观音菩萨直接指派的,而且三个徒弟对抗妖怪的能力都比他强,但这并不妨碍唐僧成为一名成功的项目经理。这源于他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他知人善用,合理分配工作。根据徒弟们的性格特点和特长,团队有了较好的合作。心高气傲的孙悟空的武功最为高强,所以一路上降妖除魔的任务就交给了他,同时,唐僧也利用紧箍咒对孙悟空的不当行为进行限制。猪八戒的能力在三个土地中属于中等,但是较为懒惰,唐僧让他与孙悟空协同工作,同时利用八戒良好的沟通能力,给他分配了化斋、问路等工作。对于勤勤恳恳但是武功不太高强的沙僧,则分配给他技术要求不高,但对工作态度有较高要求的枯燥工作,例如挑行李。(2)交流沟通能力:取经路上,经常需要化斋、借宿、办

理通关文牒等,很多时候由于他的三个徒弟长得比较怪异,所以他需要亲自去做这些与人沟通的事情。他能够很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会交流和沟通。(3)学习能力:唐僧在取经开始时,不会管理团队,造成团队成员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还要赶走项目成员。但是,经过观音菩萨这个上级领导的指点,唐僧很快学会了管理,团队之间越来越默契,摩擦和争执也越来越少。 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4)以身作则、以德服人的能力:唐僧具有良好的品德。至始至终,他都能保持良好的德行,并给团队成员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作为项目经理,个人的品行决定了自身价值。品德有问题的项目经理是不可能再团队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的。 唐僧能力上的不足:1.项目缺乏计划:唐僧接到要去西天取经的任务后,并没有对项目内容做任何分析和计划,仅凭借自己对佛法的热爱,就仓促上路。2.缺少时间管理:项目开始前,唐僧认为三年时间就能完成项目,但是实际整整花费了十四年的时间。这也与项目缺乏计划有关系。3.缺少对项目成员的激励:项目经理应该让项目成员主动参与到工作中来。我们看到,在取经过程中,孙悟空经常会和唐僧发生冲突,赌气不想再帮助唐僧取得真经,猪八戒也经常偷懒,对他们来说,是否取得真经不是非常重要。这对完成项目是非常不利的。项目经理在领导项目团队实现项目目标的同时,也应该将项目视为团队成员提高自身价值的良好机会,让团队成员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对提升自身价值有意义的

西游记中的项目管理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如果我们将小说中的去西天取经看作一个项目的话,这个项目的赞助人是唐太宗,他给了唐僧九环锡杖、锦斓袈裟,一匹白马,一个紫金钵盂,以及通关文牒,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唐僧顺利到达西天。项目时间为三年,项目范围或项目的主要工作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以完成项目目标——取得西天大乘佛法。 问题: 1. 作为项目经理,唐僧具在能力上,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2. 孙悟空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 1. 唐僧能力上的优势: (1)团队管理能力 唐僧的三个徒弟都不是自己挑选的,而是观音菩萨直接指派的,而且三个徒弟对抗妖怪的能力都比他强,但这并不妨碍唐僧成为一名成功的项目经理。这源于他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他知人善用,合理分配工作。根据徒弟们的性格特点和特长,团队有了较好的合作。心高气傲的孙悟空的武功最为高强,所以一路上降妖除魔的任务就交给了他,同时,唐僧也利用紧箍咒对孙悟空的不当行为进行限制。猪八戒的能力在三个土地中属于中等,但是较为懒惰,唐僧让他与孙悟空协同工作,同时利用八戒良好的沟通能力,给他分配了化斋、问路等工作。对于勤勤恳恳但是武功不太高强的沙僧,则分配给他技术要求不高,但对工作态度有较高要求的枯燥工作,例如挑行李。(2)交流沟通能力 取经路上,经常需要化斋、借宿、办理通关文牒等,很多时候由于他的三个徒弟长得比较怪异,所以他需要亲自去做这些与人沟通的事情。他能够很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会交流和沟通。 (3)学习能力 唐僧在取经开始时,不会管理团队,造成团队成员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还要赶走项目成员。但是,经过观音菩萨这个上级领导的指点,唐僧很快学会了管理,团队之间越来越默契,摩擦和争执也越来越少。 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4)以身作则、以德服人的能力 唐僧具有良好的品德。至始至终,他都能保持良好的德行,并给团队成员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作为项目经理,个人的品行决定了自身价值。品德有问题的项目经理是不可能再团队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的。 不足: 1. 项目缺乏计划 唐僧接到要去西天取经的任务后,并没有对项目内容做任何分析和计划,仅凭借自己对佛法的热爱,就仓促上路。 2. 缺少时间管理 项目开始前,唐僧认为三年时间就能完成项目,但是实际整整花费了十四年的时间。这也与项目缺乏计划有关系。 3. 缺少对项目成员的激励 项目经理应该让项目成员主动参与到工作中来。我们看到,在取经过程中,孙悟空经常会和唐僧发生冲突,赌气不想再帮助唐僧取得真经,猪八戒也经常偷懒,对他们来说,是否取得真经不是非常重要。这对完成项目是非常不利的。 项目经理在领导项目团队实现项目目标的同时,也应该将项目视为团队成员提高自身价值的良好机会,让团队成员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对提升自身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唐僧应该在这方面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