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的现状和展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之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之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已经成为现代化实验室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分析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可见光波段的吸光度。
本文将从应用与发展趋向两个方面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研究进行介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1. 分析化学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广泛用于分析化学中溶液的浓度测定、反应动力学研究、物质的结构鉴定等。
光度计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推断物质的组成、浓度和反应速率等信息。
2. 生物化学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生物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用于测量DNA、RNA和蛋白质的浓度,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还可以通过测量细胞培养物中细胞生长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估细胞的健康状况和增殖速率。
3. 环境监测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可以用于测量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浓度、测量空气中的气体浓度等。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4. 制药工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制药工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可以用于药物质量控制、药物溶解度测定、纯度分析等。
还可以用于药物的稳定性研究和药物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向:1. 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测量更低浓度的物质或者更小的吸光度变化。
未来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将会更加注重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
2. 多功能化:未来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将会越来越多功能化。
除了常规的紫外可见光吸光度测量外,还会加入更多的功能,例如荧光光谱测量、紫外光解吸收光谱测量等,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3. 自动化和智能化:未来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将会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人们希望能够通过一键式操作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并且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实现数据的快速和准确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与现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与现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医药等领域的实验仪器,用于测定溶液或固体样品的吸收、透射或反射光谱。
通过对样品吸收光的测量,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样品分子结构、含量以及其他性质的有用信息。
本文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历程、原理、应用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的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不同物质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吸收能力,于是开始研究测量物质吸收光谱的方法。
最早的光度计主要基于人眼对光的感知,通过比较样品对比试剂与光的颜色变化来定性分析物质。
然而,这种方法的定量性和精确性较低,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使用光电管来测量光的强度。
光电管是一种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它的引入极大地拓展了光度计的应用。
然而,光电管只能测量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强度,对于紫外光范围内的吸收测量并不适用。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固体实体光电倍增管的发展,科学家们终于可以开始测量紫外光范围内的吸收了。
这一技术突破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固体实体光电倍增管具有高灵敏度、宽波长范围和短响应时间的优点,可以满足更多实验需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比尔-朗伯定律。
根据该定律,物质溶液对光的吸收与其浓度成正比,与光经过溶液的路径长度成正比。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将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样品后与未经过样品的光进行比较,测量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到样品吸收或透射光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生物学研究、医药领域等各个领域。
在化学分析中,光度计可以用于分析化学物质的含量、浓度及反应动力学等。
在生物学研究中,它可以用于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浓度测定,研究酶促反应的速率等。
在医药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动力学研究、毒性研究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环境、化工等领域。
该方法基于物质吸收紫外可见光谱的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其浓度。
本文将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一、应用现状1.药物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含量、纯度、杂质等。
例如,对于一些含有芳香族结构的药物,可以利用其在紫外区域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此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还可以用于药物的稳定性研究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等方面。
2.食品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色素、脂肪酸等成分的含量。
此外,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3.环境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成分的含量。
此外,还可以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等。
4.化工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化工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测定化工产品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杂质等成分的含量。
此外,还可以用于检测化工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化工气体中的污染物等。
二、发展趋势1.自动化程度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现在已经出现了自动进样、自动调节波长、自动记录数据等功能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2.微型化趋势明显随着微型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也在向微型化方向发展。
例如,现在已经出现了微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进行微量样品的分析,适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3.多元化应用随着人们对分析方法的需求不断增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
例如,现在已经出现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的联用,如气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复杂的样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之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之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和实验室的分析仪器。
它可以测量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吸光度,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和浓度。
本文将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领域以及其发展趋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生物化学、环境分析、质量控制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生物化学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测量蛋白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其二级结构和折叠状态。
在环境分析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监测水质、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通过测量水样品中污染物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其浓度和种类。
在质量控制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含量。
在制药工业中,它可以用于监测药品配方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纯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微型化和便携化。
随着科学仪器的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体积越来越小,结构越来越简单,便于携带和操作。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手持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满足实验室和现场的需要。
2. 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随着光电检测器和光源技术的不断进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也在不断提高。
这使得它可以检测到更低浓度的物质,并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 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具有自动取样和数据处理功能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实现自动化分析和数据管理。
4. 多功能和多参数分析。
随着科学研究和生产需求的不断扩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不仅可以测量吸光度,还可以测量荧光光谱、热释光、化学发光等多种参数。
这样可以满足更多的分析需求,并开展更多的研究领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和实验室的各个领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之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之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分析仪器。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发射或反射特性,来确定物质的浓度、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围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展开研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领域1. 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化学分析领域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可用于溶液中各种化合物的浓度测定、反应动力学研究和化学反应机理的探讨。
在有机合成中,常常需要对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这项工作。
2. 生物医药在生物医药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于蛋白质、核酸和细胞的定量分析,也可用于药物的浓度测定、活性成分的含量分析以及药物稳定性研究。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定,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的吸收特性、释放特性和携带特性,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3. 环境监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环境监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大气颗粒物、水中污染物和土壤中有机物的浓度测定。
通过对环境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微型化技术随着微型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在向微型化方向发展。
微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快速响应等优点,可以在实时监测、微流体分析和便携式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微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分析仪器。
2. 多功能化技术随着多功能化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正在不断涌现。
除了传统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功能外,新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还可以结合色谱、质谱、光谱成像等多种分析技术,实现多种分析手段的集成和联用,为复杂样品的分析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之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之研究1. 引言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之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学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不断在技术和应用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分析、新技术推动发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进行探讨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仪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向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全面的剖析和讨论,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原理及技术特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的浓度。
其原理基于比尔定律,即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与光线透射比例成正比。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包括光源、准直系统、待测溶液池、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
其技术特点主要包括:1. 高灵敏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能够检测到极微量的溶质浓度,通常可以达到ppm或更低的水平;2. 宽波长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覆盖200-800nm范围内的光谱,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分析;3. 高分辨率:具备高分辨率的光谱分辨能力,可以准确地分析不同光谱峰值;4. 自动化操作:现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常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扫描、数据记录和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有高灵敏度、宽波长范围、高分辨率和自动化操作等技术特点,使其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2.2 应用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对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介绍。
1. 化学分析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化学分析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于溶液中金属离子、有机分子、无机物质等的定量分析和检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于物质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它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将样品溶液或气体暴露于特定波长的光源下,测量经过样品后的光强变化,从而得出样品的吸光度值。
吸光度值与样品中被测试化合物的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浓度。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1. 无机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的测定、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等方面。
通过测量在一定波长下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吸光度,可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2. 有机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中也有重要应用。
可以用来测定有机色素的含量、有机酸的浓度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还可以用于有机物质的结构表征和质量控制分析。
3.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常常依赖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药物的含量测定、药物溶解度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对于药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4. 环境监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环境监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用来检测水质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还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物的检测、土壤分析等。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发展趋势1. 多重检测器的应用:为了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分析灵敏度和选择性,将多重检测器(如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引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成为一种趋势。
多重检测器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波长的吸光度信号,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2. 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微流控技术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实现样品预处理、反应和测量的集成,提高分析速度和样品处理容量。
3. 转向纳米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光学性质,可以用于增强样品的信号强度,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

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简单的分析方法,它在分折领域中的应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虽然在这段期间内各种分析方法有较大的发展,然而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仍然是今日分析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分拆方法之一。
随看科学技术和分光光度法的发展,分光光度计也处在迅速发展与改善之中。
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来看:(1)分光光度计的组件(如单色器、检测器、显示或记录系统、光源等)的改善与发展(2)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如单波长,双波长快速扫描、微处理机控制等)的发展。
现分述如下。
(一)从分光光度计的组件看发展全息光栅正在迅速取代机刻光栅早期的分光光度计几乎都采用各种棱镜作为色散元件,随着光栅制造技术,尤其是复制光栅的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近几年来绝大多数分光光度计都改用光栅。
最近,随着全息光栅技术的发展与商品化(它杂散光很少,无鬼线),全息闪耀光栅正在迅速取代一般的闪耀光栅。
例如美国珀金—埃尔默554型和Lambda 3型的紫外一可见光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英国Pye Unicam SP8—200,SP8—250双光束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均采用全息光栅。
电视式显示和电子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初露锋芒老式分光光度计都采用表头(如电位计)指示分析结果。
随着数字电压表的商品化,表头很快就被数字电压表所取代。
近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价格日益便宜,因此和其他类型的分析仪器一样,分光光度计亦已经配用电视式显示和计算机绘图装置,如美国珀金—埃尔默555型分光光度计就已配用这类型的数据处理台电视型检测器已开始采用早期分光光度计多采用光电管作为光电检测元件,少数简易型分光光度计,例如国产72型,还采用光电池。
近几年来,除了少数分光光度计,例如国产751、721、125型等,仍采用光电管外,绝大多数都已采用光电倍增管,因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技术 氙灯、光纤光源、 紫外二级管(LED) 双单色器 全息光栅 阵列型光电检测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 智能化 小型化
伴随着光电子技术和微机电系统技术 的发展,有可能将分光原件和探测器集成 在一块基片上,制作成微型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
190×170×100 mm3
PORS-15---普析通用公司
杯芳烃类衍生物 杯芳烃衍生物因易于进行各种修饰剂调节 空腔大小而成为受人注目的试剂,在化学分 离、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及毛细管电泳中 得到应用。 在光度分析中, 被修饰过的杯芳烃 常被用作高选择性 显色试剂。
4.2 反应和方法
多元络合反应 分子识别反应 胶束介质反应
由于多元络合物分子的光吸收界面较 相应二元体系增大,测定灵敏度通常可获 得明显提高。某些痕量金属元素是生物体 内金属蛋白及酶的组成部分,基于多元络 合反应的光度分析是测定这些痕量元素的 有效手段之一。 应用多配位络合反应、多核络合反应 ,特别是金属离子-阴离子-染料的缔合反 应结合胶束增敏、浮选富集等,可大大增 加灵敏度。
2.4 检测器
Tradition:光电倍增管 在传统的分光光度计中应用广泛,光电倍 增检测器在长波段灵敏度较差。 Newest:阵列型光电检测器 阵列型光电探测器的典型代表是光电二极 管 阵 列 检 测 器 (PDA) 和 电 荷 耦 合 阵 列 检 测 器 (CCD),此类检测器测量速度快,多通道同时曝 光,最短的时间是毫秒数量级,也可以累积光 照,积分时间最长可达几十秒,可探测微弱的 信号,动态范围大。
第10章 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分析的现状和展望
目录
一、引言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各部件的发展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类及特点 四、试剂和反应的改进 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
一、引言
紫 外 - 可 见 分 光 光 度 法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是利用物质的分子 或离子对波长在200~760nm范围内的电磁波的 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 分析方法。从这项技术诞生至今,广大的科技 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对它的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其仪器设备和操 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 2、灵敏度高;
3、选择性好;
4、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二、 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各部件的发展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
2.1 光源
Tradition: 卤素钨灯和氘灯 Newest:发光二级管(LED) 通常是钨卤素灯和氘灯两者组合使用。 氙灯是新颖的光源,发光效率高、强度大, 而且光谱范围宽,包括紫外、可见和近红 外。
2.5 记录显示系统和仪器软件
仪器的记录显示系统和软件的功能是分析 仪器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因素,可极大地提 升仪器的使用性能和价值。这部分装置发展较 快。较高级的光度计,常备有微处理机、荧光 屏显示和记录仪等,可将图谱、数据和操作条 件都显示出来。
部件 光源 分光系统 光栅 检测器
传统 钨灯和氘灯 单色器 棱镜和机刻光栅 光电倍增管
CPE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液-液萃 取技术,其以表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的溶解性 和浊点现象为基础,通过改变溶液pH值、离 子强度、温度等参数引发相分离,将疏水性物 质与亲水性物质分离,同时起到富集的作用。 浊点萃取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联用,不仅 能富集待测元素,降低干扰元素对测定元素的 干扰,而且能降低检出限。何微娜等将两者相 结合,成功测定了维生素B12片中钴的含量, 检出限(3s)为0.4998μg· L-1。
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被分成两束,分别经过两 个单色器,将不同波长的两束单色光 ( λ1、λ2) 通过 折波器以一定的频率交替通过同一样品池,然后由 检测器交替接收信号,最后由显示器显示出两个波 长处的吸光度差值ΔA。无需参比池,ΔA就是扣除 了背景吸收的吸光度。 Δ =1 ~ 2nm 。两波长同时 扫描即可获得导数光谱。
5.2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光度检测
光度法是包括离子色谱在内的液相色谱 及毛细管电泳最常用的检测手段,它的灵敏 度和选择性好,而且对湿度、冲洗剂组成的 变化不敏感。 毛细管电泳法统指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 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 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实现分离的一种 液相分离技术。
5.3 浊点萃取(CPE)
随着发光二极管 (LED)光源技术及产业的 日 益成熟 , LED 灯 体 积 小,发光效率高,响应 时间快,可控性大,所 以 以 LED 为 光 源的 小 型 便携又低廉的分光光度 计已成为研究开发的热 点。
2.2 分光系统
Tradition:单色仪 分为扫描光栅型和固定光栅型,扫描光栅 型的单色仪至于样品室之前,而固定光栅型的 单色仪则至于样品室之后。 Newest:双单色器 进一步提高了分光光度计的分辨率并降低 了杂散光,其降低杂散光的性能是单个单色器 分光光度计无法企及的。
单色器介绍:
单色器是将光源辐射的复合光分成单色光的光学 装置。它是分光光度计的心脏部分。单色器一般由狭 缝、色散元件及透镜系统组成。关键是色散元件,最 常见的色散元件是棱镜和光栅。
棱镜:玻璃350~3200 nm,石英185~4000 nm。 光栅:波长范围宽,色散均匀,分辨性能好,使用方便。
4
2
在分光光度分析法中,对于吸收曲线严重重 叠的多组分的测定,一般是将组分分离后逐 个进行测定。近年来因计算数学的发展及计 算机应用的普及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分光 光度法,是一种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多组分体 系的快速、有效的方法。此类方法主要有: AKC矩阵法、H-point标准加入法、 最小二乘法、小波变换法、CPA 矩阵法、 岭回归法、偏最小二乘(PLS)法、卡尔 曼(Kalman)滤波法、人工神经网络 (ANN)法。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最新 应用
1.“褶合光谱” 法 “褶合光谱”法是我国第二军医大学的 吴玉田教授发明的。此法测量样品时,不需 要对试样经过分离,可以直接用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分析含有6个不同组分的试样。 此法对于药物分析工作来讲, 是一个重 大的突破,在新药开发、疾病诊断、食品科学、 产品质控、环境毒性分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3.1 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简单,价廉,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透光度, 一般不能作全波段光谱扫描,要求光源和检测器具有很高 的稳定性。
3.2 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自动记录,快速全波段扫描。可消除光源不稳定、检测器 灵敏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适合于结构分析。仪器复杂, 价格较高。
3.3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结语
光度方法作为一种常用检测手段仍将会 得到应用和发展。传统分光光度法与各种高 效分离方法,如色谱、毛细管电泳的连用和 与仿生学、化学计量学、动力学和流动分析 的结合将是广度分析最具发展前景的研究方 向,且将会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 科学及医药学的研究中继续发挥作用。
2 多组分体系的测定进展
五、 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技术与其他技术联用
试样前处理、化学分离和富集是传统光 度分析操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与其它分析 和分离技术的良好结合和联用,是现代光度 分析的热点,也是前沿课题之一。
5.1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FIA)
光度法与FIA结合的优点是试样和试剂用 量少,样品的分解、溶液的稀释、转移、分离 和富集均可由微机自动控制,且反应在密闭体 系中进行,因而简化了操作,避免了玷污及手 工操作所引起的人为误差,是准确度和精密度 获得提高,一般的进样频率达到每小时数十次 到数百次,更易实现自动化。
三、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的分类及特点
(一)按仪器使用波长分类:
①真空紫外分光光度计(0.1-200 nm); ②可见分光光度计(350-700 nm); ③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90-1100 nm); ④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190-2500 nm);
(二)按仪器使用的光学系统分类:
①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③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4.1 试剂
杂环偶氮类、荧光酮类、腙类、三氮烯类 和染料等新试剂的合成与应用仍然是研究 的热点。此类试剂的显色反应已涉及周期 表中绝大部分元素。 多数金属离子的有色多元络合体系的ε可达 105L/mol· cm级别,成为光度分析中最重要 和最灵敏的分析体系。
大环化合物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一类试 剂。大环化合物作为分析试剂,它可以是 借助其分子腔来实现分子或离子的选择性 识别,也可以是以离子型分子或中性分子 与客体形成可测定的络合物,还可以是以 金属化合物作为模拟酶起作用。此类试剂 通常选择性均较高。
冠醚类试剂
目前冠醚类试剂已在生化 及临床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可测定血清、尿、鱼肉 等样品中微量的Ca2+、Li+ 、Na+、K+、Ag+、Pb2+和 Cu 金属卟啉络合物通常 水溶性差,反应速度 慢,目前已有水溶性 试剂合成,并将其与 金属反应速度的差异 应用于动力学多组分 同时测定。
5.4 动力学光度法
解决在光化学反应、辐射化学反应和酶催 化反应中,能量转化、酶的降解、生物合成等 的反应变化。
特点:时间辨别、快速扫描、测定生物化 学瞬间产物的吸收光谱和随时间变化值。
5.5 固相光度法
将有色络合物吸附或萃取在固相离子交 换树脂上,再在固相上进行光度测定,往往 是分离和富集同时完成,也可在HPLC和FIA 中应用,利用导数技术降低或消除背景的影 响。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易于实现自动操作,特别适于环境水样等 样品的分析。
对于多组分混合物、混浊试样(如生物组织液) 分析,以及存在背景干扰或共存组分吸收干扰的情 况下,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往往能提高方法的 灵敏度和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