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第一章 习题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1-8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1-8基础化学习题答案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求0.010kgNaOH、0.100kg(1Ca2+)、0.10kg(1Na2CO3)的物质的量。
22解:(1)m(NaOH) = 0.010kg M(NaOH) = 40gmol-1n(NaOH) =21040= 0.25 (mol)2(2)m(1Ca2+) = 0.100kg M(1Ca2+) = 40gmol-1 n(1Ca2+) =2__= 5.0(mol)12(3)m(Na2CO3) = 0.10kg M(Na2CO3) = 53gmol-121n(Na2CO3) =__= 1.89 (mol)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1)1.026 4位(2)0.0208 3位(3)0.003 1位(4)23.40 4位(5)3000 无数位(6)1.0×10-3 2位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3)3.22 23.171.26 103= 5.93×10 (4)-35.4 4.32 102.325 2.1524.6×10-24、(1) 以H2SO4为基本单元,M(H2SO4)=98g/mol;(2) 以HSO4-为基本单元,M(HSO4-)=97g/mol;(3) 以3H2SO4为基本单元,M(3H2SO4)=294g/mol。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二章溶液与胶体1、在25oC时,质量分数为0.0947的稀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6gL-1,在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为0.997 gL-1。
计算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解:设取稀硫酸溶液1L,则n(H2SO4) = n(H2O) =1.06 1000 0.0__1.06 1000 (1 0.0947)18= 1.02 (mol) = 53.31(mol)c(H2SO4) =n(H2SO4)V= 1.02 (moll-1)1.021.02 53.31x(H2SO4) =b(H2SO4) =n(H2SO4)n(H2SO4) n(H2O)== 0.0188n(H2SO4)m(H2O)=1.021000 1.06 (1 0.0947)= 0.106(molkg-1)2、醚的正常沸点为34.5℃,在40℃时往100g乙醚中至少加入多少摩尔不挥发溶质才能防止乙醚沸腾?解:Tb Kb bB )2.02 (40-34.5n0.1n = 0.22mol3、苯的凝固点为5.50℃,Kf = 5.12 Kkgmol-1。
基础化学(人卫第8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3g 9.0g L1
1.4L
12、 nI2
m(I2 ) M (I2)
0.508g 254g mol 1
2.00 103 mol
nKI KMnO4 2n(I 2 ) 2 2.00 103 mol 4.00 103 mol
Exercises 2. 29.837 29.24 0.018618 0.19
1.89mol
8、 n(ZnCl2 )
m(ZnCl2 ) M (ZnCl2 )
350 g 136.3g mol 1
2.57mol
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ZnCl 2 )
n(ZnCl 2 ) V
2.57mol 739.5mL
3.48mol
L1
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b(ZnCl 2 )
n(ZnCl 2 ) m(H 2O)
2.57mol 650g
3.95mol
kg 1
m(K )
20mg
9、 c K n(K ) M (K ) 39.0g mol 1 5.1mmol L1
V
V
100mL
m(Cl )
366mg
c Cl n(Cl ) M (Cl ) 35.5g mol 1 103mmol L1
V
V
100mL
10、 m(C6 H12O6 ) 50.0g L1 500mL 25.0g
m(C6 H12O6
H 2O)
25.0g
M (C6 H12O6 H 2O) M (C6 H12O6 )
化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l、()的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
A、功能演练B、全面演练C、桌面演练正确答案:C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制度。
A、审批B、许可C、资质认证D、安全评价制度正确答案:A3、某离心泵在运行1年后,发现在启动时有气缚现象发生,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涌现象B、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是否合适C、停泵,向泵内重新灌液D、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正确答案:A4、硫酸生产的炉气净化工序中一冼与二冼不能除去()。
A、水蒸气B、矿尘C、珅氧化物D、硒氧化物正确答案:A5、离心泵的效率n与流量Q的关系为()。
A、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B、Q增大则n增大C、Q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D、Q增大则n减小正确答案:A6、燃烧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下列哪项()不属于条件之一。
B、氧化剂C、可燃物D、人正确答案:D7、生产经营单位的()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A、生产人员B、在职人员C、从业人员D、全体人员正确答案:C8、穿工作服的作用()。
A、整齐统一B、保护内衣不被污染C、标志自己在上班D、防止皮肤吸收毒物、高温辐射和防静电正确答案:D9、某离心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为55kPa, 当地大气压为10lkPa, 则泵出口处的绝对压强为:()。
A、156kPaB、101kPaC、45kPaD、56kPa正确答案:A10、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危险物质泄淜、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为()A、专项应急预案B、综合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正确答案:A11、如下哪一种不是传热的基本方式()。
A、热传导B、热辐射D、间壁换热正确答案:D12、国家标准GB281l-2007中对安全帽的基本要求中,哪项没有要求()。
基础化学

《基础化学》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魏祖期主编,基础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第7版第一章 绪论1.下列数据,各包括几位有效数字?⑴ 2.0321 g ⑵ 0.0215 L ⑶ p K HIn = 6.30 ⑷ 0.01% ⑸ 1.0×10-5 mol 解:有效数字位数分别为,⑴ 5位 ⑵ 3位 ⑶ 2位 ⑷ 1位 ⑸ 2位2.某物理量的真实值T = 0.1024,实验测定值X = 0.1023,测定值的相对误差RE 是多少? 解:%1.01024.01024.01023.0-=-=-=T T X RE 3.求0.010 kg NaOH 、0.100 kg (+2Ca 21)、0.100 kg (32CO Na 21)的物质的量。
知已NaOH +2Ca 21、32CO Na 21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0、20、53 g·mol -1 解:、mol 89.1100053100.0)CO Na 21(mol 00.5100020100.0)Ca 21(mol 25.010*******.0)NaOH (322=⨯==⨯==⨯=+n n n 4.20℃,将350 g ZnCl 2溶于650 g 水中,溶液的体积为739.5 mL 。
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ZnCl 2的摩尔质量为136 g·mol -1解:12L mol 48.35.7391361000350)ZnCl (-⋅=⨯⨯=c 12kg mol 95.36501361000350)ZnCl (-⋅=⨯⨯=b 5.每100 mL 血浆含K + 和Cl - 分别为20 mg 和366 mg ,试计算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mmol·L -1。
解:1L mmol 1.5100010051.0)K (mmol 51.03920)K (-++⋅=⨯===c n 1L mmol 10310001003.10)Cl (mmol 3.105.35366)Cl (---⋅=⨯===c n 6.如何用含结晶水的葡萄糖(C 6H 12O 6·H 2O )配制质量浓度为50.0 g·L -1的葡萄糖溶液500 mL ?该溶液密度为1.07.某患者需补充Na + 5.0 g ,如用生理盐水补充[ρ(NaCl) = 9.0 g·L -1],应需多少体积的生理盐水?解:n (Na +) =230.5= 0.22 mol c (NaCl) =5.580.9= 0.15 mol·L -1 V =15.022.0= 1.5 L 0 kg·L -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葡萄糖的摩尔分数是多少? 解:n (C 6H 12O 6) =10005001800.50⨯= 0.139 mol m (C 6H 12O 6·H 2O) = 0.139×198 = 27.5 g c (C 6H 12O 6) =1000500139.0⨯= 0.278 mol·L -1 500 mL 溶液中n (H 2O) =182/0.50500-=26.4 mol x (C 6H 12O 6) =4.26139.0139.0+=0.00524 8.An aqueous solution is 8.50% ammonium chloride, NH 4Cl, by mass. The density of the solutionis 1.024 g·mL -1. What are the molality, mole fraction, and 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 of NH 4Cl in the solution?解:b (NH 4Cl) =50.810010005.5350.8-⨯= 1.74 mol·kg -1 x (NH 4Cl) =08.5159.0159.018/)50.8100(5.53/50.85.53/50.8)()Cl NH (4+=-+=总n n = 0.0303 c (NH 4Cl) =5.53%50.81000024.1⨯⨯= 1.63 mol·L -1 第二章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1.将2.80 g 难挥发性物质溶于100 g 水中,该溶液在101.3 kPa 下沸点为100.51℃。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无机部分)

⑵
-2
⑶
-4
⑺ 1.1×10
1
⑻ 5.0×10-15
+
5.0×10
6.3×10
1.8×10
-5
1.1×10
-11
6.3×10
-8
1.0
[OH ] 2.0×10-13 1.6×10-11 5.5×10-10 8.7×10-4 1.6×10-7 1.0×10-14 8.9×10-16 2.0 3、 [OH-]=1.3×10-3 mol·L-1 α=1.3% 4、HOAc:[H+]=1.9×10-3mol·L-1 α=0.94% HCN:[H+]=9.9× -6 -1 + 10 mol·L α=0.0050% c 相同,Ka 越大,[H ]与 α 越大 5、⑴0.1mol·L-1HCl>HF>H2S>HCN>1.0× 10-5mol·L-1HCl ⑵ HF 最大,HCN 最小 ⑶0.1mol·L-1HCl 6、HOCN:[H+]=3.5×10-3 mol·L-1 HCN: + -6 -1 -5 -1 3 [H ]=7.0×10 mol·L HOCN>HCN 7、1.3×10 mol·L 8、⑴2.0×10 ⑵7.65 9、445mL 10、⑴9.03 ⑵4.97 ⑶7.00 ⑷9.28
2
1 ⑷m = 0 2
5、 n ≥ 3 、 l = 0,1 、 l = 0 、 m = 0 、 m s = ±
2
1 2
2s
n 2 2
m 0 0
ms +1/2 -1/2
2p3
※
2 2 2
1 1 1
0 +1 -1
+1/2 +1/2 +1/2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一章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题参考答案1B解析:大雾和柳絮都是肉眼可见的,它们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氧气可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花棚里香气扑鼻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2C解析:Cl2表示一个氯分子;2Cl2表示2个氯分子;2Cl表示2个氯原子;2Cl-表示2个氯离子。
3D解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所以分子和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A正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C正确;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间的间隔大,D错误。
4A解析: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A项不正确。
5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A错;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B错;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
6D解析:实验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但我们看不到分子的运动,所以也说明了分子很小,A、B可以说明;该实验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盛紫色石蕊溶液的烧杯中使溶液显酸性,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C可以说明;此实验不能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7D解析: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但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A错误。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氨气、二氧化碳等;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铝、汞等,B错误。
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C错误。
8D解析: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且并不是实心球体,说法①②不确切;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而自然界中有许多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相等的原子,如C-12和C-14,原子核内均有6个质子,前者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后者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两者质量不相同,说法③不确切。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

第一章 习题答案1.答:能量单位 J 、质量单位 μg、长度单位 nm 、温度单位℃、属于 SI 单位;其他不是。
2.答: SI 基本单位: m 、kg 、 s 、 A 、 K 、 mol 、 cd 。
3.答:一切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法定计量单位中还明确规定采用了若干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第二章习题答案1. 解:根据x(H 2O)n( H 2O )n(H 2O)n(蔗糖 )n(H 2O)100g5.56moln(蔗糖 ) 10.0g 0.0 2 9 2 m o l18.0gmol -1342g m o -1lx( H 2O)5.56mol0.9955.56m o l0. 0 2 9 2 m o lp( H 2O) p * x(H 2O)2.34kPa 0.9952.33kPa2. 解:p 1p(H 2 O)* x( H 2 O) p( H 2 O)*80mol0.999 p(H 2 O) *80mol 0.1molp 2p(苯 )* x( 苯)p(苯 )*80mol0.999 p(苯) *80mol 0.1molp 3p(H 2 O)* x( H 2 O) p( H 2 O)*40mol0.998p(H 2 O)*40mol 0.1molp 2p(H 2 O)* x( H 2O) p( H 2O)*80mol0.999 p(H 2 O)*80mol 0.1mol苯) *p(H 2 O) *p(答案为 (B)3. 解:28.50g20.30g30.33gc os58.5g mol -174.6g mol -1 147g mol -10.31mol L 11.00LT fiK f b B iK f c BK fcos1.86K kg mol 1 0.31mol L 10.58KT f0.58 Cc os 0.31mol L 1 310mmol L 1与人体血浆等渗。
基础化学习题1

《基础化学》习题(一)一. 单选题1.将红细胞置于体积比为1∶2的9.0g ⋅L -1 NaCl 溶液和50.0 g ⋅L -1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溶液中,红细胞将 ( ) (M NaCl =58.5 g ⋅mol -1,M 葡萄糖=180 g ⋅mol -1)。
(A) 萎缩 (B) 膨胀 (C) 不受影响 (D) 无法判断2.下列溶液的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 C(C 6H 12O 6)=0.2mol ⋅L -1 ② C(Na 2CO 3)=0.2mol ⋅L -1③ C(Na 3PO 4)=0.2mol ⋅L -1 ④ C(NaCl)=0.2mol ⋅L -1(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②>③3.如果某一体系从状态A 变到状态B 有两条途径:(1)A →C →B ;(2)A →D →E →B ;体系热力学能的改变值 ∆U 为( )。
(A) ∆U 1>∆U 2 (B) ∆U 1≠∆U 2 (C) ∆U 1=∆U 2 (D) ∆U 1<∆U 24.实验测得下列反应的热效应:C 6H 4(OH)2(aq)=C 6H 4O 2(aq)+H 2(g) ∆r H 1=177.4 kJ ⋅mol -1O 2(g)+2H 2O(l)=2H 2O 2(aq) ∆r H 2=189.1 kJ ⋅mol -1H 2O(l)=H 2(g)+12O 2(g) ∆r H 3=285.8 kJ ⋅mol -1则反应C 6H 4(OH)2(aq)+H 2O 2(aq)=C 6H 4O 2(aq)+2H 2O(l) 的焓变为( )。
(A) -203.0 kJ ⋅mol -1 (B) 203.0 kJ ⋅mol -1 (C) -609.0 kJ ⋅mol -1 (D) 609.0 kJ ⋅mol -15.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判断6.取等体积的C(AgNO 3)=0.10mol ⋅L -1的AgNO 3和C(KI)=0.05 mol ⋅L -1的KI 两溶液制备溶胶,则所得胶团结构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