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试题A

合集下载

2007级《基础化学》试题(A)

2007级《基础化学》试题(A)

2007级《基础化学》试题(A)泰⼭医学院2007--2008学年第⼀学期2007级临床医学、计⽣、⼝腔等专业《基础化学》试卷(A)题库号:08127⼀、单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的表格内)1、欲使相同温度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式表⽰)()A.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质量浓度相同D.渗透浓度相同.2、50g⽔中溶解0.50g某⾮电解质,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31℃。

如已知K f=1.86 K·kg/mol,则该溶质的相对分⼦质量为()A.30B.36C.56D.603、会使红细胞发⽣溶⾎现象的溶液是( )A.9g·L-1NaCl溶液B.50g·L-1葡萄糖溶液C.100g·L-1葡萄糖溶液D. 0.9g·L-1NaCl溶液4、在NH3的⽔解平衡NH3 + H2NH4+ + OH -中,为使[OH -] 增⼤,可⾏的⽅法是()A.加H2OC.加HAcD.加NaCl5、已知H2A的K a1为10-3 ,K a2为10-7 ,那么0.1mol·L-1 [H2A]⽔溶液的pH为()A.13B.2C.3D.46、⽤H3PO4(p K a1=2.12,p K a2=7.21,p K a3=12.67)和NaOH所配成的pH=7.0的缓冲溶液中,抗酸成分是()A.H2PO4-B.HPO42-C.H3PO4D.H3O+7、与缓冲容量有关的因素是()A.外加酸量B.总浓度C.K a或K bD.外加碱量8、某⼀级反应的半衰期为20.0min,则该反应的速率常数是()A.0.0346min-1B.0.346min-1C.13.9minD.0.0346min9、对于零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能很低B.反应物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速率常数k等于零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10、其他条件不变时,能使电对MnO4-/Mn2+的电极电位增⼤的⽅法是( )A.增⼤pHB.降低pHC.增⼤Mn2+浓度D.前三个都可以11、某难溶电解质的组成是AB2,其溶解度S和溶度积常数K sp 的关系式是()A.K sp=2S2C.K sp=4S3D.K sp=8S312、25℃时,将铂丝插⼊含有Sn4+和Sn2+离⼦浓度分别为0.1和0.01mol·L-1的溶液中,电对的电极电位为( )A.θ?B.θ?+0.0592/2C.θ?+0.0592D.θ?-0.059213、已知θ?(Fe3+/Fe2+)= 0.77V, θ?(Fe2+/Fe)= -0.41V,θ(Sn4+/Sn2+)= 0.15V, θ?(Sn2+/Sn)= -0.14V,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共存的是( )A.Fe3+,FeB.Fe3+,Sn2+C.Fe3+,SnD.Sn2+,Sn14、已知θ?(Cl2/Cl-)= 1.36V, θ?(I2/I-)= 0.535V, θ?(Fe3+/Fe2+)= 0.770V, θ?(Sn4+/Sn2+)= 0.15V,下列四种物质:Cl2,I2,FeCl3,SnCl4 ,在标准状态下按氧化能⼒由⾼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A. SnCl4, I2, FeCl3, Cl2,B. Cl2, I2,SnCl4, FeCl3,C. Cl2,FeCl3,I2,SnCl4,D. Cl2, I2,FeCl3, SnCl4,15、某⼀电⼦有下列成套量⼦数(n、l、m、s),其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3,2,2,1/2B.3,1,-1,1/2C.1,0,0,-1/2D.2,2,0,1/216、基态24Cr 的电⼦组态是( )A. [Ar]4s23d4B. [Kr] 3d44s2C. [Ar] 3d54s1D. [Xe]4s13d517、NH3分⼦中N原⼦采取不等性sp3杂化,分⼦在空间的构型为( )A.直线形B.三⾓形C.四⽅形间构型应为()A .四⾯体B .直线型C .⼋⾯体D .平⾯正⽅形 19、在滴定过程中,指⽰剂发⽣颜⾊改变的转变点称为 ( )A .滴定终点B .计量点C .滴定突跃D .指⽰剂变⾊范围20、关于选择λmax 作⼊射光进⾏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λmax 处,单⾊光纯度最⾼B .在λmax 处的⼀个较⼩范围内,随波长的变化较⼩C .在λmax 处,溶液的A 与c 成直线关系D .以λmax 为⼊射光,测定的灵敏度最⾼⼆、判断题,对者填“A ” 错者填“B ”(每⼩题 1.5分,共 15分,请将答案填⼊下表中)1、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尿素分别溶解在100g ⽔中,则形成的两份溶液在温度相同时的Δp 、ΔT b 、ΔT f 、Π均相同。

2007级《基础化学》试题(A)

2007级《基础化学》试题(A)

泰山医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2007级临床医学、计生、口腔等专业《基础化学》试卷(A)题库号:08127一、单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欲使相同温度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A.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质量浓度相同D.渗透浓度相同.2、50g水中溶解0.50g某非电解质,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31℃。

如已知K f=1.86 K·kg/mol,则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0B.36C.56D.603、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现象的溶液是( )A.9g·L-1NaCl溶液B.50g·L-1葡萄糖溶液C.100g·L-1葡萄糖溶液D. 0.9g·L-1NaCl溶液4、在NH3的水解平衡NH3 + H2NH4+ + OH -中,为使[OH -] 增大,可行的方法是()A.加H2OB.加NH4ClC.加HAcD.加NaCl5、已知H2A的K a1为10-3 ,K a2为10-7 ,那么0.1mol·L-1 [H2A]水溶液的pH为()A.13B.2C.3D.46、用H3PO4(p K a1=2.12,p K a2=7.21,p K a3=12.67)和NaOH所配成的pH=7.0的缓冲溶液中,抗酸成分是()A.H2PO4-B.HPO42-C.H3PO4D.H3O+7、与缓冲容量有关的因素是()A.外加酸量B.总浓度C.K a或K bD.外加碱量8、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20.0min,则该反应的速率常数是()A.0.0346min-1B.0.346min-1C.13.9minD.0.0346min9、对于零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能很低B.反应物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速率常数k等于零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10、其他条件不变时,能使电对MnO4-/Mn2+的电极电位增大的方法是( )A.增大pHB.降低pHC.增大Mn2+浓度D.前三个都可以11、某难溶电解质的组成是AB2,其溶解度S和溶度积常数K sp 的关系式是()A.K sp=2S2B.K sp=2S3C.K sp=4S3D.K sp=8S312、25℃时,将铂丝插入含有Sn4+和Sn2+离子浓度分别为0.1和0.01mol·L-1的溶液中,电对的电极电位为( )A.θϕB.θϕ+0.0592/2C.θϕ+0.0592D.θϕ-0.059213、已知θϕ(Fe3+/Fe2+)= 0.77V, θϕ(Fe2+/Fe)= -0.41V,θϕ(Sn4+/Sn2+)= 0.15V, θϕ(Sn2+/Sn)= -0.14V,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共存的是( )A.Fe3+,FeB.Fe3+,Sn2+C.Fe3+,SnD.Sn2+,Sn14、已知θϕ(Cl2/Cl-)= 1.36V, θϕ(I2/I-)= 0.535V, θϕ(Fe3+/Fe2+)= 0.770V, θϕ(Sn4+/Sn2+)= 0.15V,下列四种物质:Cl2,I2,FeCl3,SnCl4 ,在标准状态下按氧化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A. SnCl4, I2, FeCl3, Cl2,B. Cl2, I2,SnCl4, FeCl3,C. Cl2,FeCl3,I2,SnCl4,D. Cl2, I2,FeCl3, SnCl4,15、某一电子有下列成套量子数(n、l、m、s),其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3,2,2,1/2B.3,1,-1,1/2C.1,0,0,-1/2D.2,2,0,1/216、基态24Cr 的电子组态是( )A. [Ar]4s23d4B. [Kr] 3d44s2C. [Ar] 3d54s1D. [Xe]4s13d517、NH3分子中N原子采取不等性sp3杂化,分子在空间的构型为( )A.直线形B.三角形C.四方形D.三角锥形18、已知[PtCl4]2-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dsp2,它的空间构型应为 ( )A .四面体B .直线型C .八面体D .平面正方形 19、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的转变点称为 ( )A .滴定终点B .计量点C .滴定突跃D .指示剂变色范围20、关于选择λmax 作入射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λmax 处,单色光纯度最高B .在λmax 处的一个较小范围内, 随波长的变化较小C .在λmax 处,溶液的A 与c 成直线关系D .以λmax 为入射光,测定的灵敏度最高二、判断题,对者填“A ” 错者填“B ”(每小题 1.5分,共 15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1、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尿素分别溶解在100g 水中,则形成的两份溶液在温度相同时的Δp 、ΔT b 、ΔT f 、Π均相同。

基础化学试题和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和答案

填空选择 31、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共存的是( A )。

A..Cu 2+ 、Fe 2+ 、Sn 4+ 、AgB. Cu 2+ 、Fe 2+ 、Ag + 、Fe C Cu 2+ 、Fe 3+ 、Ag + 、Fe D Fe 3+ 、Fe 2+ 、Sn 4+ 、 I -2、通常配制 FeSO 4 溶液时.加入少量铁钉.其原因与下列反应中的哪一个无关?( D ) A.O 2 (aq)+4H + (aq)+4e==2H 2O(l) B. Fe 3+ (aq)+e== Fe 2+ (aq) C. Fe(s)+2Fe 3+ (aq)==3 Fe 2+ (aq) D. Fe 3+ (aq)+3e== Fe(s)3、已知Φ° (Fe 3+/ Fe 2+)=0.771V.K 稳(Fe (CN ) 63- )=1.0×1042.K 稳(Fe (CN ) 64-)=1.0×1035. 则Φ°Fe(CN ) 63-/ Fe (CN ) 64- )=( A )。

A 、0.36VB 、1.19VC 、-0.36VD 、0.77V4、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分别为 1 和 2.为使反应完成程度达到 99.9%.两电对的条件电 势之差 Δ Φ °至少应大于( B )。

A 、0.09VB 、0.27VC 、0.36VD 、0.18V 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有( B )。

A 、压力B 、温度C 、离子强度D 、催化剂6、在 1 mol·L -1 H 2SO 4 介质中. Φ°(Ce 4+/ Ce 3+)=1.44VΦ°.(Fe 3+/ Fe 2+)=0.65V. 以 Ce 4+ 滴定 Fe 2+ 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B )。

A 、二苯胺碘酸纳[Φ°( In ) =0.84V]B 、邻二氮菲-亚铁[Φ°( In )=1.06V]C 、硝基邻二氮菲 -亚铁[Φ°( In )=1.25V]D 、邻苯氨基苯甲酸[Φ°( In ) =0.89V] 7、用 K 2Cr 2O 7 法测定 Fe 时.若 SnCl 2 量加入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 B )。

化学基础试题卷及答案

化学基础试题卷及答案

化学基础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纯水B. 空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答案:B2.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的现象是:A. 产生气体B. 产生沉淀C. 颜色变化D. 能量变化答案:D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氢气B. 氯化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A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 氢B. 氧C. 钠D. 氯答案:D5.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的性质是:A. 导热性B. 导电性C. 延展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的产物是:A. 盐和水B. 盐和氧气C. 盐和二氧化碳D. 盐和氢气答案:A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下列量不变的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原子数目D. 物质总质量答案:D8.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的反应是:A. 电子转移B. 电子交换C. 电子共享D. 电子夺取答案:A9. 根据pH值,下列溶液中呈碱性的是:A. pH=3B. pH=7C. pH=10D. pH=14答案:C10.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氢气C.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D. 不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CO22.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

答案:烧碱3.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的产物是______。

答案:过氧化钠4.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具有的共同特性是______。

答案:最外层电子数为1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___。

答案:盐和水6.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答案:还原剂7. 根据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钠8.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的物理性质包括______。

初中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空气B. 蒸馏水C. 河水D. 矿泉水答案:B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化学变化?A. 铁生锈B. 水沸腾C. 冰融化D. 木柴燃烧答案:A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以下哪个选项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A. 氧气B. 氯化钠C. 金刚石D. 硫磺答案:B5. 以下哪种元素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A. 氢HB. 氧O2C. 碳C2D. 氮N2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A. 二氧化碳B. 氢气C. 氧气D. 氮气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碳酸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碳酸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盐?A. 碳酸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氮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化学式为H2O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水2.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Fe3O43. 碳酸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Na2CO34.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__。

答案:烧碱5. 硫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H2SO46.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NaCl7.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O28. 氮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N29.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CO210. 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基础化学试题库与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库与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游离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一定要和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有差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溶解度在1~10g之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当某弱酸稀释时,其解离度增大,溶液的酸度也增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配制硫酸、盐酸和硝酸溶液时都应将酸注入水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酸度、温度和催化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在实验室里,倾注和使用易燃、易爆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分析天平的稳定性越好,灵敏度越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只与缓冲比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EDTA标准溶液采用间接法配制,原因是EDTA溶液不稳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由于K2Cr2O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不必标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由于K2Cr20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自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无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炔烃的熔点、沸点比相应的烯烃高,密度稍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所有的烷烃分子都可以用普通命名法命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对于同类型的难容电解质,在一定的温度下,Ksp越小。

其溶解能力越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从分析天平称量所得的数据,应保留小数点后四位有效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凡是基准物质,使用之前都需进行干燥(恒重)处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是指每100mL溶液中含0.9g的氯化钠。

基础化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A. 6B. 8C. 16D. 18答案:C2. 下列哪个是碱?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盐酸D. 碳酸答案:B3.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4. 以下哪个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A. 水B. 二氧化碳C. 甲烷D. 氧气答案:C5. 物质的量(mol)是表示:A. 物质的质量B. 物质的体积C. 物质的重量D. 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组成。

答案:电子2. 一个水分子由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个氧原子组成。

答案:2,13.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物质的量4. 金属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______部分。

答案:左侧5.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答案:还原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什么是化学键,并举例说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答案: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共享或转移形成的吸引力。

离子键通常形成于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如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键。

共价键则形成于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对来实现,如水分子中氢和氧原子之间的键。

2. 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2O)。

3.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失去电子),另一个物质被还原(获得电子)。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铁被氧化,氧气被还原。

4. 描述什么是摩尔质量,并说明它与原子质量单位的关系。

答案:摩尔质量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以克/摩尔为单位。

《基础化学A》作业-解答-第3章

《基础化学A》作业-解答-第3章

第3 章电解质溶液自测题专业及班级学号姓名计分批改作业者班级批改作业者姓名(一)是非题:(共20分,每题2分。

用“√”、“х”代表对、错填入括号中)(√)1、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有效浓度总比理论浓度小。

(×)2、将HCl 溶液和HAc 溶液混合,溶液中H+全部由HCl 提供,与HAc 的浓度、KΘ值无关。

(√)3、近似计算中,0.1 mol·L-1NH4Ac 溶液与 0.5 mol·L-1NH4Ac 溶液的 pH 值基本相等。

(×)4、MgCO3 的溶度积常数K sp=2.38×10-6,这意味着所有含有固体MgCO3 的溶液中[Mg2+]=[CO32-],且[Mg2+]=[CO32-]=2.38×10-6。

(×)5、多元弱酸溶液中,其酸根的浓度近似等于其最后一级离解常数。

(√)6、将 0.10 mol•L-1 的 NH4CN 溶液加水稍加稀释,其溶液的 pH 值基本保持不变。

(√)7、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属于多相平衡。

(√)8、离子强度仅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及电荷数有关,与离子种类无关。

(×)9、同离子效应的同时也有盐效应,但一般将同离子效应忽略不计。

(×)10、解离度大的碱溶液中,[OH-]离子浓度也大。

(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

将答案填入对应的下划线上)1、NH4+的共轭碱是NH3 ;[Fe(OH)(H2O)5]2+的共轭酸是[Fe(H2O)6]3+ 。

2、[Fe2+]= 0.1 mol·L-1 溶液中,溶液的 pH 值为7.61 时,Fe(OH)2 才开始沉淀(Ksp(Fe(OH)2)=1.64×10-14)。

3、当 HAc 分别溶解在液氨、液态氟化氢、水等溶剂中时,以在液氨中的酸常数最大。

4、298K 时,0.01 mol·L-1 某一元弱酸水溶液的 pH 值为 4,则K a 为1.0 ×10-6 ,解离度 a为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A)(B)(C)(D)1.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鉴别下列哪组物质()(A)丁烷和1,3-丁二烯(B) 丁烷和1-丁炔(C)乙烷和乙烯(D) 丙烷和环丙烷2.下列不是有机化合物的是()(A) C2H5OH (酒精) (B) (NH4)2CO3(碳酸铵) (C) (NH2)2CO (尿素) (D)CH3COOH(醋酸)3.下列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 CH3COCH3(B)CH3COOH (C)CH3CHO (D)CH3CH2OH (A) 丙酮(B) 乙醛(C) 乙醇(D)乙酸4.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A) H2O (B)CH3CH2OH (C)C6H5OH (D)CH3COOH (A) 乙醇(B) 水(C) 苯酚(D)乙酸5.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A) 乙醇(B) 甲醚(C) 乙酸(D)乙醛(A) CH3CH2OH (B) CH3OCH3(C) CH3COOH (D)CH3CHO6.下列化合物发生水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A) 酸酐(B) 酯(C) 酰胺(D) 酰卤(A)(CH3CO)2O (B)CH3COOC2H5(C)CH3CONH2(D)CH3COCl7.乙醇、丙醇混合后与浓硫酸共热,若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可能生成几种醚()(A) 2 (B) 3 (C) 4 (D) 58.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有毒的()(A) 甲醇(B) 乙二醇(C) 丁醇(D) 甘油9.“来苏儿”的组成中有()(A) 苯酚(B) 乙醇(C) 甲酚(D) 甘油10.以下各组化合物不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乙醚与乙醇(B) 甲醚与乙醇(C) 环丁烷与2-甲基丙烯(D) 乙醚与甲丙醚11.下列醇与金属Na作用最活泼的是()(A) 异丁醇(B) 叔丁醇(C) 丙醇(D)仲丁醇12.下列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CH3CH2CH2CH2OH (B)CH3CH2CH2CH2Cl (C) CH3CH2CH2CH3 (D)(CH3CH2)2O13.下列定位基能使苯环活化的是()(A) –OH (B) -Cl (C) –NO2(D) –CHO(A) –CH3(B) –SO3H (C) –NO2 (D) -CN14.下列定位基能使苯环钝化的是()(A) –OH (B) –CH3(C) –NO2 (D) –OCH3(A) –NH2(B) –CH3(C) –OH (D) -CHO15.鉴别环丙烷和丙烷可用的试剂是()(A) Br2/ CCl4(B) KMnO4(C) FeCl3(D) CuSO4 16.鉴别环丙烷和丙烯可用的试剂是()(A) Br2/ CCl4(B) KMnO4(C) FeCl3(D) CuSO4 17.苯与混酸的反应属于()(A) 亲电加成反应(B) 亲核加成反应(C) 亲核取代反应(D) 亲电取代反应18.甲烷与氯光照下生成氯甲烷的反应属于()(A)亲电加成反应(B)自由基取代反应(C)亲核取代反应(D)亲电取代反应19.苯在卤化铁催化下与卤素的反应属于()(A) 亲电加成反应(B) 亲核加成反应(C) 亲核取代反应(D) 亲电取代反应20.卤代烷与NaOH/乙醇共热生成烯烃的反应属于()(A) 加成反应(B) 消除反应(C) 取代反应21.下列物质之间反应属于消除反应的是()(A) 光照下甲烷与氯气的反应(B) 氯乙烷与NaOH/乙醇共热的反应(C) 乙烯与溴化氢的反应(D) 氯乙烷与NaOH/H2O共热的反应22.氯乙烷与NaOH/H2O共热,将发生()(A) 加成反应(B) 消除反应(C) 取代反应(D) 氧化反应23.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是()(A) 环己烷(B) 苯(C) 环己烯(D) 苯甲酸24.不能使Br2/CCl4褪色的物质是()(A) 环丙烷(B) 丁烷(C) 丙烯(D) 丙炔25.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是()(A) 环戊烷(B) 异丙苯(C) 环己烯(D) 甲苯26.下列哪个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 浓硫酸(B) 氢气(C) 溴(D) 卤代烃27.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与托伦试剂反应的是()(A) 甲酸(B) 乙醛(C) 醋酸(D) 苯甲醛名词解释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马氏规则芳香性消除反应酯化反应填空题1.甲烷分子中的碳是杂化;乙烯分子中的碳是杂化;乙炔分子中的碳是杂化。

2.甲醛的俗名叫,40%的甲醛水溶液叫。

3.醛的官能团是;羧酸的官能团是;醇的官能团是。

4.苯甲酸最早从安息香树脂中得到,因此又叫。

苯甲酸及其钠盐常用作食品和药品的。

5.最简单的饱和一元醇是,本品有毒,误饮少量可引起,多量则。

6.用不纯酒精进行常压蒸馏,得到的酒精其体积分数不会超过;;检查汽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所用的试剂是。

7.有机化合物中,分子组成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

8.产生顺反异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2)。

9.甲酸最初从蚂蚁体内发现的,俗称;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因此叫做;苯甲酸最早从安息香树脂制得,俗称;乙二酸常以盐的形式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细胞壁中,俗称。

10.推断题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2,能使溴水褪色;经催化加氢生成正己烷;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只生成一种羧酸,试推测A的结构式和名称,并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化合物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6H12。

两者都能使溴水褪色,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只生成丙酸(CH3CH2COOH),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丙酸(CH3CH2COOH),乙二酸(HOOC-COOH)和二氧化碳(CO2)。

试推测A和B的结构式和名称,并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化合物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都能使溴水褪色。

A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而B不能。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CH3)2CHCOOH和CO2,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CH3COCOOH和CO2,试推测A和B 的结构式和名称,并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82,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每摩尔该化合物可吸收2mol氢,当它吸收1mol氢时,生成3,3-二甲基-1-丁烯。

试推测A的结构式和名称。

芳香烃A、B、C分子式同为C9H12,高锰酸钾氧化后,A生成一元酸,B生成二元羧酸,C生成三元羧酸。

硝化时,A和B分别得到两种一硝基化合物,C只生成一种一硝基化合物。

写出A、B、C的结构式。

分子式为C4H8的化合物A,加溴后的产物用NaOH/乙醇处理后,生成B (C4H6),B能使溴水褪色,并能与AgNO3的氨溶液生成沉淀,试推测A、B 的结构式并写出相关的反应式。

有两种液体化合物的分子式都是C4H10O,其中一种室温下不与卢卡斯试剂起作用,但浓氢碘酸与之作用生成碘乙烷。

另一种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作用生成2-氯丁烷,与氢碘酸作用则生成2-碘丁烷。

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构造式并写出相关的反应式。

化合物A、B、C分子式都是C3H6O2,A能与NaHCO3作用放出CO2,B和C 能在水溶液中水解,B的水解产物之一能起碘仿反应。

推测A、B、C的构造式并写出相关的反应式。

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4H6O2,它们都不溶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都可使溴水褪色,且都有香味。

他们和NaOH水溶液共热则发生反应:A的反应产物为乙酸钠和乙醛,而B的反应产物为甲醇和一个羧酸的钠盐,将后者用酸中和后,所得的有机物可使溴水褪色。

试推测A和B的构造式。

某化合物(A)(C7H16O)被氧化后的产物能与苯肼作用生成苯腙,(A)用浓硫酸加热脱水的(B)。

(B)经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生成两种有机产物:一种产物能发生碘仿反应;另一种产物为正丁酸。

试写出A、B的构造式。

化合物(A)C6H12O能与羟胺反应,但不与托伦试剂和饱和NaHSO3作用。

(A)经催化加氢得到化合物(B)C6H14O。

(B)与浓硫酸作用脱水生成(C)C6H12。

(C)经酸性氧化生成两种化合物(D)和(E)。

(D)能发生碘仿反应,(E)有酸性,试推测(A)、(B)、(C)、(D)、(E)的可能结构式。

两个芳香族含氧化合物(A)和(B),分子式均为C7H8O。

(A)可与金属钠作用,而(B)则不能。

(A)用浓氢碘酸处理生成(C)(C7H7I),(B)用浓氢碘酸处理生成(D)(C6H6O),(D)遇溴水迅速产生白色沉淀。

写出(A)、(B)、(C)和(D)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式。

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4O,不与钠作用,与氢碘酸反应生成一分子碘代烷(B)和一分子醇(C)。

(C)与卢卡斯试剂立即发生反应,在加热并有浓H2SO4存在下,脱水只生成一种烯烃(D)。

写出(A)、(B)、(C)和(D)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式。

有(A)、(B)两种液态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4H10O,在室温下它们分别与卢卡斯试剂作用时,(A)能迅速地生成2-甲基-2-氯丙烷,(B)却不能发生反应;当分别与浓氢碘酸充分反应后,(A)生成2-甲基-2-碘丙烷,(B)生成碘乙烷,试写出(A)和(B)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式。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乙醇乙醛乙酸甲酸(2)乙醛丙醛2-戊酮3-戊酮(3)甲醛乙醛丙酮正丁醇(4)叔丁醇异丁醇仲丁醇(5)己烷1-丁醇苯酚(6) 丁烷1-丁烯1-丁炔分离题(1)2-戊酮3-戊酮合成题以乙醇为主要原料,利用丙二酸二乙酯法合成正戊酸2-苄基戊酸4-甲基戊酸3-甲基己二酸丁酸2-甲基戊酸环戊基甲酸2-乙基-3-苯基丙酸丁二酸己二酸以甲醇、乙醇为主要原料,利用乙酰乙酸乙酯法合成3-乙基-2-戊酮2-戊醇2-甲基丁酸2,4-二甲基戊酸2-戊酮3-甲基-2-戊酮2,4-戊二酮2,5-己二酮2-甲基丁酸以乙烯为原料,选用两条合成路线合成丙酸以乙醇为原料合成丙酸乙酯以丙醇为原料合成2-甲基丙酸以丙烯为原料合成丙酸异丙酯以异丙醇为原料合成2-甲基丙酰氯以乙醇为原料合成2-丁酮2-氯丁烷以乙烯为原料合成正丁醇(两种方法)以甲醇、乙醇为原料合成正丙醇异丙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