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分析的思路与原则
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一、审题明确分析的对象:1.某区域的区位:注意该区域的有利、不利区位。
如:印度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的是印度这个区域中的跟农业有关区位条件)2.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注意这种的地理事物的主导和限制性因素,答题时要突出主导因素。
如:棉花种植的区位因素(分析的是与棉花这种农作物相关的区位条件)3.某区域中某地理事物的区位:既注意该区域的特征又突出该事物的主导因素如:评价新疆种植番茄的区位条件。
(分析的是新疆这个区域中的种植番茄的条件)二、掌握并熟悉各种区位因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线和点、城市、商业、旅游,特别是工农业。
答题时要注意一下方面:(一)区分主导因素、限制因素、区位优势等1.主导因素:一般有一或两个因素,指影响某区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工农业。
如:农业上,该因素对该农业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农业的分布。
如西北灌溉农业的水源、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光照和热量、南方农业的水热、东北的热量和土壤等工业上,一般就是某工业指向型。
如原料指向型,原料为主导等。
2.限制性因素:某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限制该工农业的发展。
若这个条件得到满足,就能成为主导因素。
(对农业发展影响更明显)如干旱地区区的水源、河谷农业的热量、东北的热量等。
3.区位优势:某一地区优于其它地区的条件或该地区特别突出的条件。
如:干旱地区的光照和日温差;高海拔地区的光照;热带地区的热量;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热;我国西部的矿产资源、土地;东部地区的技术和资金、交通;沿海地区的海运、对外联系;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等。
4.有利区位条件:所有对某地区发展有利的条件如:我国东北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满足一年一熟的需要;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作物生长周期长,质量好;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
新乡市SWOT分析及总体开发思路

新乡市SWOT分析及总体开发思路姓名:王仕权学号:20073565 SWOT分析:Strength(优势):1、区位交通在中原城市群中起枢纽作用: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113°50′,北纬35°21′。
她南临黄河,与郑州、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安阳毗临;西连煤城焦作,并与山西接壤;东接油城濮阳,经长(垣)东(明)黄河铁路大桥和鲁西相连。
城区位于境域中西部,南距省会郑州8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600公里,新乡市域内京广、新菏、新焦3条铁路线交汇,构成“十字”形框架,通往各主要景区(点)均有公共汽车线路,有的设有旅游专线,为豫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旅游资源丰富,主题突出分布相对集中:新乡市地形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类,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78%。
平原地带为黄河冲积平原和山前倾斜平原的过渡区,土层深厚肥沃,平坦辽阔。
旅游景区有:八里沟景区、万仙山风景区、郭亮村、潞王陵、关山、回龙风景区、百泉风景区、跑马岭休闲生态园、京华园、青青生态度假村、宝泉风景区、九莲山、白云寺风景区、陈桥驿风景名胜区、姜太公故里、石门风景区、比干庙、愚公泉、齐王寨景区、万仙山郭亮滑雪场、方山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3、市场条件好有广大的客源:有区位条件可知,新乡处在中原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往南可吸引郑州、开封市区居民,往北可招徕鹤壁,安阳的市区居民,西边有焦作,东边有菏泽等大中型城市。
而且这些地区都有特有的交通线路相连接。
Weakness(弱势):1、本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尤其是一些景点的接待设施已经陈旧。
2、居民参与性不强,大多数人对旅游行业的理解有盲点,导致一些当地政府部门不是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3、新乡市旅游资源多集中在山地地区,而山地只有总面积的22%,而且都集中在新乡市西部几个行政区,这样容易导致旅游产业发展的失衡,出现一边热,一边冷的场面。
发挥区位优势抓契机 厘清开展思路促发展

发挥区位优势抓契机厘清开展思路促发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抓住契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在首先要找准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其次要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灵活调整策略;然后要制定有效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最后要推动合作交流,加强区域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观点,强调区位优势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共赢局面。
【关键词】发挥区位优势、抓契机、厘清开展思路、促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合作交流、共同发展、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概述文章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发展契机,厘清开展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
通过找准发展定位,加以实施相关战略,实现区域的蓬勃发展。
本文将着重分析如何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抓住发展机遇,确保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深入探讨如何厘清开展思路,制定有效计划,确保实施过程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
将探讨如何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共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共赢。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更高水平,助力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
1.2 阐明文章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和探讨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抓住契机,厘清开展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旨在启发读者对于发展思路的思考,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通过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共同发展,为实现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如何利用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制定有效计划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各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增长作出贡献。
2. 正文2.1 发挥区位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发挥区位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传统的发展定位主要是依靠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来确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区位优势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区位条件分析

一、农业区位——影响因素
2.
(1)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 (3)劳动力: (4)工业、城市的发展:市场扩大;工业支持。 (5)科技: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
(6)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
一、农业区位——分析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 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同时防止农业生态的破坏,获得 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应 注意以下“五性”:
1.针对性: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必须因地制宜, 尤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知识运用
例5:读图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 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 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 季(西北)风的侵袭。
1、工业区位模式图(表格)的分析。 2、分析具体区域某工业企业布局的区位条件及其 发展变化以及问题等。
二、工业区位——影响因素
1. 原料(农产品加工、钢铁) 2. 能源 (有色金属工业) 3. 科技(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工业) 4. 劳动力(数量、素质) 5. 市场(腹地)
6. 7. 农业(提供食品和原料) 8. 环境(风向、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1一2 题。
2.在经济全球化背
景下,最容易实现跨
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购物中心的区位分析

购物中心的区位分析适当的用地和合适的位置是购物中心开发的先决条件,购物中心对区位有严格要求,这关系到未来商业经营的成败。
用地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地区的经济状况与人口状况决定购物中心能否生存。
获得足够的购物人群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依托大居住区和消费群,另一种是扩大服务商圈范围。
(一)用地区位和交通人口状况分析购物中心的位置决定其易达性,并直接影响商圈范围。
为此,购物中心用地应符合商业用地选择的一般区位原则:最短时间原则,即应当位于人流集散最方便的区位。
商业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商业与购物者面对面进行交易。
所以,传统商业建筑都混杂在居民区中间,但是随着交通改善,购物者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加,因此距离已经不是决定购物者行为的主要因素,而更多地要考虑购物过程所花费的行车时间。
区位易达性原则指商业用地一般应分布于交通便捷、易达性好的位置。
易达性取决于交通工具和道路状况。
聚集原则是商业活动具有集聚效应,集中布置能够相互促进,以提高整体吸引力。
城市人流、物流和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焦点常常成为优先选择的地点。
接近购买力原则是指商业用地要接近人口稠密区,又要接近高收入或高消费人口分布区。
维持商业设施存在的最低服务人口数量称为人口门槛。
因此,为了判断用地是否值得开发,需要收集用地周围必要的经济和人口基础资料进行分析,这主要包括:(1)购物人口分析。
对拟开发地区的经济潜力和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用地附近是否有值得依托的大量居住人口,人口的收入、购买力状况、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如何?人口增长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需要进行动态预测。
接下来需要对人口进行收入与购买力的调查,并分析人口组成和消费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低收入者不一定是低消费者,而有可能是高消费者。
(2)交通易达性分析。
交通易达性也就是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购物者从起点(一般是家里)到购物地点所花费的时间。
依据格伦的观点,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购物中心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是12—15分钟,最多不能超过25分钟。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桂林市、黄山市、承德
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
煤炭资源 石油资源 金矿 铁矿
交通
京杭运河
首都
宗教 旅游
科技
城
市
区 ★军事、宗教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很弱
位
因 ★政治因素的影响是不稳定的
素
的
发 展
★交通、自然资源自古至今对城市区位影响巨 大,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影响城市的空间分布
变
城市区位因素
辽师大附中地理组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模式
城
地形
自然因素 气候
市
河流
的 区 位 因 素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政治 军事 宗教 科技 旅游
(1)地形与城市区位
温带和寒带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城市名称 河流及所注入的海洋或河流 城市所浦江
大西洋(或英吉利海峡) 长江
巴黎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及 其成因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共同作 用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 小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河流在夏秋季节出现 明显的汛期
6、分析评价天津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有利因素:
⑴自然因素:①天津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②地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降水适宜,雨热同期;
③地处海河五大支流交汇处,一方面为天津生产、生活提供水源,另 一方面河流交汇处,便于运输(主导因素)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答题思路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答题思路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1)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如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农业的发展条件。
(3)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答题思路答题模板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例1、(2014·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参考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例2、(2016·全国Ⅰ卷,36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房地产项目区位分析与定位思路分析

西园商业步行街分析报告一、区域概况西园商业步行街项目地处汉口核心商圈—武广商圈内,区域内为城市发展成熟商圈,人流、车流量巨大,商业氛围浓厚,配套齐全。
该区域内零售密集度高,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在百货业态上,发展饱和。
区域内休闲娱乐业态及餐饮业态体量偏小,且分布零散,存在一定发展空间。
图一:武广商圈区域图二、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西园商业步行街开发/投资商:武汉荣泽利华置业公司项目地址: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100号占地面积:2.1万方建筑面积:5万方项目规划:主力店三层,局部四层定位:以时尚购物、休闲娱乐为主的体验式商业街区目标客群:25-40岁的白领阶层停车位:240个开业时间:2011年9月19日图二:西园商业步行街区位图图三:西园商业步行街实景图图四:西园商业步行街效果图三、项目区位分析1.位置分析项目位于汉口万松园路精品一条街中段东侧,项目北邻建设大道,南邻解放大道,西靠万松园路,东达中山公园,项目仅西面临街,但万松园路较为狭窄,且规划为单行道,不利于车辆进出,区位并无优势。
2.区域内竞争状况分析图五:区域内竞争商业体位置关系图区域内汇聚了以新世界百货、武汉广场、武汉国际广场,世贸广场、SOGO 百货为代表的众多高品质商业广场,是武汉目前最大、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武广商圈主要由一些大型商业单体构成,已日趋成熟,武汉商业标杆地位无可取带,5年内区域中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商业体量可达百万方。
四、公共交通概况1、公交路线图六:公交站点地理位置平面图公路系统:城市主干道——建设大道、解放大道、青年路。
但万松园路较窄,仅10米宽,且规划为单行道,加上附近有两所学校,放学高峰期,交通极其拥堵,导致项目周边交通环境较差。
万松园站公交车站: 519、575中山公园公交站:1、2、64、69、508、522、524、548、549、571、575、592、703、705、706、716、7262、地铁地铁二号线:马池路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范湖站、建设大道站、航空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中山大道站、和平大道站、武昌区政府站、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亚贸广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卓刀泉站、虎泉站、名都花园、鲁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 位 分 析 的 思 路 与 原 则
河南省渑池高中 上官书庆(472400)
区位分析是人文地理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是人文地理的灵魂所在。
有关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的试题,多属于应用综合型试题,着力于考查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的解释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训练,从纵、横两方面去分析,用“四大原则”进行区位选择。
一、纵向的“线”----“六大区位”
围绕区位因素,涉及的人文地理的规律主要有人口变化规律、城市分布与城市化规律、商业中心的分布规律等;人文地理原理主要有城市布局原理、农业布局原理、工业布局原理、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原理等。
理解、掌握和 运用这些规律、原理对复习人文地理极为重要,其分析角度如下表所示:
二、横向的“线”----区位因素的分级线索
1自然因素历史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常识因素 环境因素热点因素
(1)我们要根据具体需要,将各要素进行分解和细化。
例如若要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来分析,则需要具体到:光照(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量(决定了耕作制度)、降水(决定了耕作类型)、气象灾害(包括旱灾、涝灾、台风等灾害性天气)。
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有时需要细化到:消费市场(市场需要的产品品种和数量;空间市场包括区内市场
和区外市场;时间市场包括应季市场与反季市场)交通条件(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组合选择,原料产地、能源基地及消费市场的空间距离)、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素质、雇佣总成本)农业基础(粮食产量和副食性基地产品的产量)、政府政策(政策、资金及管理)科学技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及劳动力技术素质)、土地价格(按照城市地价递减规律选择人类活动的空间)等。
(2)特殊因素都是开放性的,与地理事实联系密切,而且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迅速变化的。
2、区位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
(1)主导因素的把握:多样化的区位因素中,存在主导因素(多用于社会经济因素之中)或限制性因素(多用于自然因素及环境因素之中)。
工业区位选择分为不同导向型,是区位主导因素的另一种具体描述方式,包括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性及技术导向型等类型。
农业区位更多考查的是限制性因素,热量因素常常成为高纬度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经常成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2)区位因素的变化:相对自然条件而言,社会经济因素往往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三、区位选择的四大原则
1、可持续原则
这是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
三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符合是具体布置运作、综合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工农业发展要与资源、环境协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工农业生产布局既要生存发展,有量的增长,更要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效益、节能节料,清洁生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个农业发展要促进就业,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2、主导性原则
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其区位选择中一般是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
如装配工业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广阔的市场。
花卉业主导因素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南疆长绒棉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
3、因地制宜原则
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具体分析某地区区位,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
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法。
如“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南方“门户”的位置——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
武汉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中部“中心”的位置——“九省通衢”,对内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
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无限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
4、因时制宜原则
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例如,钢铁工业分布的历史演变为:早期趋于煤矿区位;中期趋于铁矿产地;现代趋于市场,临海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