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合集下载

失血量的几个计算方法

失血量的几个计算方法

失血量的几个计算方法
评估失血量是一项困难的临床工作。

对于创伤患者,失血量的估计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钝挫伤,很容易低估失血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用的失血量计算方法:
1.目测法:凭经验、估计血量常常是实际出血量的一半。

2.称重法:利用所用辅料的重量差计算(1.05g=1ml)。

3.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为准确。

4.面积法:血液浸湿面积按10x10cm为10 ml,即1cm²为
1ml。

5.依据重要的生命体征(Vital signs):根据脉搏、呼吸、收缩压脉压差毛细血管再充盈、尿量等指标来估计失血量。

6.妊娠末期血容量估计:妊娠末期血容量(L)=孕期体重(kg)×7 %或非孕期体重(kg)×10%。

7.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正常值0.54±0.02.根据休克指数的大小来估计失血量。

除了以上方法外,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1.面积法: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如5×5cm2计血量2ml;
10×10cm2计血量5ml;15×15cm2计血量10ml等。

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2.容积法:使用不锈钢弯盘(大500ml、中400ml、小300ml)、有
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准确。

3.称重法:使用的敷料及布类等采用电子秤称重。

事先称敷料、
聚血纸和卫生垫等的重量,事后再称重,前后的重量相减所得结果除以1。

05换算成毫升数,即为出血量.
计算公式:出血量(ml)=(血液污染的敷料总重量—原干净敷料重量)g ÷1。

05(血液比重)
4.产褥垫称重法:专用的产褥垫,配有小秤一把,产妇产后垫上产褥
垫片,使用后用专用小秤称重,直接读取数值。

5.现科室用卫生垫重量如下:
1)产妇垫小会阴垫:25g/块
2)产妇垫蓝色垫巾:22g/块
3)白色小垫巾:13g/块
4)大卫生垫:85g/块
5)中单:55g/张
6)床罩单:113g/张。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的24小时内,女性子宫内膜剥脱面积达到200cm²或出血超过500ml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术后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准确评估和计量产后出血量对于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产后出血量评估计算方法:常用方法一:观察血液损失量该方法通过观察分娩期间丧失的血量和分娩后剩余的血量来评定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期间,将纱布或量杯放在产道出口处,观察实际丧失的血量。

2.分娩结束后,通过收集填充在纱布或量杯中的血液,再加上产妇盆腔腹腔内的血液、血块和胎盘残余物的估计值,最终得到总的出血量。

常用方法二:血液探针技术该方法通过在分娩中使用一种内置了血液探测器的封闭型套索材料(如巴尔昆尼杯)来评估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过程中,将套索材料插入产道并将其与采血系统相连。

2.当出血发生时,套索材料会自动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采血系统可以连续监测血液流量和出血量。

常用方法三:量化评估该方法通过直接测量使用吸引器或容器收集的血液量来评估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结束后,将吸引器或容器放置在产道出口处,用于收集流出的血液。

2.分娩过程中和之后,及时记录和记录吸引器或容器中的血液量。

3.最终得到的血液量即为产后出血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评估产后出血量的关键在于准确记录和记录出血量。

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准确地估测出血量,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产后出血的防治也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产科医师、护士、麻醉师等,以确保产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出血量估计是在医学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评估出血量的多少。

出血量估计的准确性对于有效的治疗和救治至关重要。

在没有直接测量出血量的情况下,医生需要依靠各种方法来估计出血的数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出血量估计方法。

1. 血液收集器法(Blood collection bag)这是一种直接测量出血量的方法之一、将出血部位覆盖一个大面积无菌薄膜,同时用血液收集器收集出血的血液。

通过称重血液收集器的重量来估计出血量。

这种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支持才能进行。

2. 血纸法(Gauze pad method)这是一种间接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将干燥的无菌纱布垫在出血部位,通过估计纱布吸收的血液量来估计出血量。

每块纱布的重量可以提前测量并记录下来,从而实现对出血量的估计。

3. 血管密封法(Vessel occlusion method)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血管手术或创伤的实验室实验。

假设出血的血管是单一的,可以通过在血管上方夹住并封闭血液流动,然后测量在封闭期间累积的流出量来估计出血量。

4. 估计面积法(Estimation of area)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表面出血或创伤,通过估计出血面积并将其与出血的密度相乘来估计出血量。

一般情况下,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身体露出的身体部位(例如手掌,手指,手臂等)来估计出血面积。

5. Hgb/Hct法这是一种依赖于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方法。

通过测量并计算这两个指标的变化,结合出血的时间和速度,可以估计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和相应的实验室测试,相对较为复杂。

6.专家经验法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的经验也是估计出血量的重要依据。

医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根据出血的程度、颜色、速度以及患者的临床状况等因素,来估计出血的程度和数量。

虽然这种方法缺乏客观性,但在没有其他可行方法的情况下,仍然是重要的参考。

在估计出血量时,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注意事项。

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

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

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1. 引言术中出血是在手术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准确评估术中出血量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控制术中出血,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

2. 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2.1 目测法目测法是最常见的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之一。

医务人员通过肉眼观察术中出血的程度以及时间进行初步判断。

常用的目测评估标准包括:- 出血量轻微(1级):术中出血量少于50毫升;- 出血量中等(2级):术中出血量在50毫升至500毫升之间;- 出血量严重(3级):术中出血量超过500毫升。

目测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无需额外仪器,但存在主观性较大的问题,不够精确。

2.2 出血计量法出血计量法是一种通过量化术中出血量的方法。

常用的出血计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重量法:通过称量术中使用的吸引垫或吸引瓶来计算术中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补偿手术用具本身的重量,对于非液体的出血物,需先将其转换为等效液体重量。

- 血红蛋白法:通过监测术中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来估计术中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在手术前后及术中定期抽取血样进行检测,然后通过计算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来估计出血量。

- 出血速度法:通过测量出血的时间和速度来评估术中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借助专用的出血量监测器,通过监测时间和血液排出的速度来评估出血量。

出血计量法相对目测法更加客观准确,但需要额外的仪器支持,并且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异物或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会造成测量误差。

2.3 使用AI技术进行术中出血量评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AI技术来进行术中出血量的评估。

这些方法通常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手术过程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和识别,来实现术中出血量的评估和预测。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实时监测术中出血情况,为医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正确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正确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正确估计出血量的方法估计出血量对于许多医疗场景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急救过程中。

正确估计出血量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伤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帮助准确估计出血量。

方法一:视觉估计法视觉估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出血点的大小和形状来估计出血量。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出血点的大小进行估计。

常见的参考标准有五角星图表和参考图片,它们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判断出血量。

方法二:称重法称重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称重容器,并将其置于出血点下方。

然后,将出血的液体收集到容器中,并记录容器的重量。

最后,通过减去容器本身的重量,就可以得到实际的出血量。

方法三:纸巾法纸巾法是一种简便而常用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吸水性较好的纸巾或棉球。

然后,将纸巾或棉球放在出血点上,直到被完全浸湿。

最后,通过比较纸巾或棉球的吸水量,就可以粗略地估计出血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小量出血的情况。

方法四:间接估计法间接估计法是一种通过其他指标来推算出血量的方法。

例如,对于外伤性出血,我们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来推断出血量的多少。

这种方法需要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判断,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谨慎使用。

正确估计出血量对于急救过程中的治疗至关重要。

视觉估计法、称重法、纸巾法和间接估计法是常用的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准确评估伤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在进行估计出血量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保持冷静、专注,避免因紧张而产生误判,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救治。

分娩失血量的计算法

分娩失血量的计算法

分娩失血量的计算法
产科产妇出血量估算产用的方法: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监测生命体征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羊水压积测定法。

1、目测法:即肉眼估计法,凭经验,目前临床工作者普遍采用,但其误差大,常可低估实际出血量达50%。

因此,单用目测法结果很不可靠,根据该比例推算可立公式:实际出血量=目测法×2
2、称重法:使用的敷料及布类等采用电子秤称重.事先称敷料、聚血纸和卫生垫等的重量,事后再称重,前后的重量相减所得结果除以 1.05换算成毫升数,即为出血量。

计算公式:出血量(ml)=(血液污染的敷料总重量—原干净敷料重量)g ÷1.05(血液比重)。

3、容积法:利用专用产后接血容器(聚血盆等)测量。

4、面积法:血液浸湿面积按10×10cm为10 ml.即1cm2为1ml出血量。

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5、产褥垫称重法:专用的产褥垫,配有小秤一把,产妇产后垫上产褥垫片,使用后用专用小秤称重,直接读取数值
6、监测生命体征估计失血量:
7、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
8、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
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失血约400~500ml。

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

9、羊水压积测定法:
记录分娩过程中羊水和血的混合总量,测定血液与羊水混合液中红细胞压积值HCT,通过公式计算羊水中血量:羊水中血量=总羊水和血混合液量×羊水HCT/产前血HCT.。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1.面积法: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如5×5cm2计血量2ml;
10×10cm2计血量5ml;15×15cm2计血量10ml等。

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2.容积法:使用不锈钢弯盘(大500 ml、中400 ml、小300 ml)、
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准确。

3.称重法:使用的敷料及布类等采用电子秤称重。

事先称敷料、
聚血纸和卫生垫等的重量,事后再称重,前后的重量相减所得结果除以1.05换算成毫升数,即为出血量。

计算公式:出血量(ml)=(血液污染的敷料总重量—原干净
敷料重量)g ÷1.05(血液比重)
4.产褥垫称重法:专用的产褥垫,配有小秤一把,产妇产后垫上
产褥垫片,使用后用专用小秤称重,直接读取数值。

5.现科室用卫生垫重量如下:
1)产妇垫小会阴垫:25g/块
2)产妇垫蓝色垫巾:22g/块
3)白色小垫巾:13g/块
4)大卫生垫:85g/块
5)中单:55g/张
6)床罩单:113g/张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

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匿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

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

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

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一、一般状况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

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二、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

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

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三、血压
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

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

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

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脉压小。

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40%),收缩压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有人主张用休克指数来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正常值为0.58,表示血容量正常,指数=1,大约失血800~1200ml(占总血量20%~30%),指数>1,失血1200~2000ml(占总血量30%~50%)。

有时,一些有严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胃肠道内的血液尚未排出体外,仅表现为休克,此时应注意排除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或过敏性休克,以及非消化道的内出血(宫外孕或主动脉瘤破裂)。

若发现肠鸣音活跃,肛检有血便,则提示为消化道出血。

四、血象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

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

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
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

如果病人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

大出血后2~5h,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15×109/L。

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数可以不增加。

五、尿素氮
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高峰,3~4天内降至正常。

如再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

尿素氮增高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小肠,含氮产物被吸收。

而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不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时增高。

如果肌酐在133μmol/L(1.5mg%)以下,而尿素氮>14.28mmol/L(40mg%),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1000ml以
肱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800ml
橈尺骨骨折出血量約 50-400ml
股骨骨折出血量約 300-2000ml
脛腓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1000ml
骨盆骨折出血量約 500-50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