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施肥技术

合集下载

湿地生态学 第三章 肥力

湿地生态学  第三章  肥力
(2)在冰期后,由于大陆冰原消退而遗留的沙原(sand plain) (3)由于气候变化而消失的古湖泊的湖滨 (4)泥炭沼泽积累的泥碳会固存养分,并且阻碍了植物的根系到达矿
质土壤。 (5)在经常火烧或者降雨量达的地区,土壤养分匮乏 (6)主要水分来源是雨水的湿地 (7)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岸侵蚀和沉积形成的沙洲。
第3章 肥力
本章内容
3.1 肥力和植物 3.2 贫瘠湿地受到低养分水平的限制 3.3 与肥力相关的其他问题 3.4 动物和肥力 3.5 富营养化:过犹不及 3.6 泥炭沼泽中钙与肥力的相互作用 3.7资源就能决定生物的生产力。 ★生物主要由六种元素构成:碳氢氧氮磷硫。其中N和P通常是 动植物的两种最重要的限制性元素,因此可以利用N和P的可利 用性(肥力)判断生境的适应性。 ●肥力决定了初级生产力。 ●自然界中的N和P供应常常不足,从而限制植物生长。
5、N还是P限制?用实验评估养分限制
养分添加实验
沙丘洼地(dune slack),Willis在不同小区中分别添 加N、P、K肥和氮磷钾肥。
结果:
三种肥料都增加的小区,群落生物量增加了3倍左右。 其中,植物最为缺乏的元素是N,其次是P。
温室处理实验得到相似结果。
结论:沙丘洼地的植被稀疏主要是因为沙子的N和P含 量较低。
的平行进化(evolutionery parallel)。
养分过多(富营养化)会有什么影响?
1、人类活动常常增加湿地的养分水平
工业文明的主要后果之一是土壤侵蚀和农业生态系统的重 度施肥。在雨水和地表径流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浓度增 加。
湿地富集养分的4种可能后果
在草本沼泽和湿草甸,施肥会减缓养分限制,因而会导致生 物量增加,从而减少物种数。个体小的、食虫的、常绿的植 物物种可能会消失。

种植技术学全套讲义

种植技术学全套讲义

种植技术学全套讲义
第一章:植物生长环境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
湿度、土壤和营养等方面。

其中重点讲解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生长环
境要求的特点。

第二章:种子处理和育苗技术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种子处理和育苗技术,包括种子表面消毒、浸种、温度和湿度控制、采用固体床和液体培养等方案。

并且详细
讲解了育苗盘、育苗土和育苗灯等工具的使用。

第三章: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营养和施肥技术,包括植物营养元素、土壤肥力、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机等方面。

并且详细讲解了各种类型
肥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四章: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第五章:植物病虫害防治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常见的植物病虫害,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昆虫等,以及预防和治疗这些病虫害的方法。

并且介绍了一些环保、有机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讲义详细介绍了种植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并提供了详尽的解决方案。

适合从事种植或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学习。

高教版土壤肥料第三章第二节氮肥的性质及施用

高教版土壤肥料第三章第二节氮肥的性质及施用

3、施用 (1)可做基肥和追肥,但不宜做种肥和秧田追 肥。 (2)适宜施在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上,不宜施在 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盐碱地和干旱土壤。 (3)忌氯植物不能施用氯化铵,以免降低产品 品质;缺氯土壤和喜氯植物,适当增加氯化铵 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硝酸铵
硝酸铵简称硝铵,含氮量33%-34%,是目前我国 大量生产的一种高效氮肥。 1、性质 硝酸铵为白色晶体,含杂质时为淡黄色,其中铵 态氮和硝态氮各半,兼有两种形态氮素的特性。 硝酸铵具有易吸湿结块的性质,当空气湿度大时, 吸湿后会变成糊状直至溶解成液体,给运输、贮藏和 施用带来不便。 硝酸铵具有易燃性,在高温下分解,体积骤增, 可发生爆炸。存放时应在冷凉干燥处存放。
(三)酰胺态氮肥
凡是含有酰胺基(-CONH2)或在分解过 程中产生酰胺基的氮肥,均属酰胺态氮肥。包 括尿素和石灰氮等,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尿素。 其特点是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转 化为铵态氮或硝态氮后才能吸收利用,肥效较 铵态氮肥慢。
常用氮肥的性质和施用
(一)碳酸氢铵 俗称碳铵,含氮量16.8﹪-17.5﹪。 1、性质 白色粉末状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 性,pH8.2-8.4。化学性质不稳定,常温下能 进行自行分解,但分解较慢。温度升高,湿度 较大时,分解挥发明显加快,并有刺鼻的氨臭 味。
(五)硝酸钙
硝酸钙含氮量13%-15%,含氮量较低,为 钙质肥料,有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 硝酸钙吸湿性很强,易结块;施入土壤后 移动性强,为生理碱性肥料。 硝酸钙适宜施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 不宜做种肥,适宜做追肥。由于硝酸钙易随水 淋失,不适宜在水田施用。
(六)尿素
• 尿素CO(NH2)2含氮量46%,是目前我国常用的固 体氮肥种含氮量最高的化学肥料。 • 性质: • 尿素为白色晶体,一般吸湿性不大。目前生产上应用 的颗粒状尿素都是为降低吸湿性,外包一层石蜡等疏 水物质。 • 尿素中含有缩二脲,对作物有毒害作用,尿素产品中, 缩二脲不能超过1%,根外追肥中,不能超过0.5% • 尿素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配方施肥技术-思考题及答案

配方施肥技术-思考题及答案

绪论思考题:1、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配方施肥:指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的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

2、阐述合理和不合理施肥引起的效应。

合理:增产效应;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有效减轻农业灾害。

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土壤质地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农产品污染及减产。

第一章施肥原理思考题:1、解释概念:养分归还学说:1. 原意: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拿走,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愈来愈少。

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不然就难以指望再获得过去那样高的产量,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地施加灰分。

2. 内涵:.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

.若不及时地归还由作物从土壤中拿走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减少,而且产量也会越来越低。

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

最小养分率:1. 原意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

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它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的产量。

2. 内涵①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影响着作物产量的维持与提高。

②最小养分是相对作物需要来说,土壤供应能力最差的某种养分,而不是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③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

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面积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的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逐渐减少。

米氏学说:①总产量按一定的渐减率增加并趋近于某一最高产量为其极限。

②增施单位量养分的增产量随养分用量的增加而按一定比数递减。

第三章施肥技术

第三章施肥技术

精选可编辑ppt
59
精选可编辑ppt
60
精选可编辑ppt
61
7、种子施肥
(3)盖种肥:对于一些开沟播种的作物,用充 分腐熟的有机肥料、草木灰等盖在种子上面,叫 做盖种肥,有保墒、供给养分和保温作用。
精选可编辑ppt
62
精选可编辑ppt
63
第四节 其它施肥技术
精选可编辑ppt
64
一、灌溉施肥(irrigational fertilization )
<0.1 <0.1 <0.5
<150
精选<可1编0辑0p0p0t
0.1—1.5 0.1—1.5 0.5—2.0
150—300
10000—50000
>1.5 >1.5 >2.0
>300
>50000
69
5、灌溉施肥方法
比例法:灌溉水中的肥料浓度保持不变。
文丘里注入法和供肥泵入法。
非比例法:总量控制、灌溉水中养分浓
3、追肥施用原则:肥效要迅速,水肥要结合,根部施与
和需肥最关键时期施用。
叶面施相结合
➢ 对肥料种类的要求:追肥应选用速效性化肥和腐熟的
肥料。
有机
➢ 对用量的要求:生育期长的作物追肥比例要大一些;反
之则小一些;有灌溉条件和降雨量充足的地区追肥比例要
大一些,降雨量少的旱作区可不用追肥;豆科作物一次土
壤大量施用氮肥会抑制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分次施用特别
沟施肥对根系的损伤。 缺点:可能形成较多的肥料浪费,包括在渠道内的
渗漏流失、灌溉量偏低时不易到达根系吸收的深度、
灌溉量大时会随重力水精选可下编辑渗ppt 造成肥料损失。
36
精选可编辑ppt
37

肥料使用管理制度

肥料使用管理制度

肥料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规范农业生产中的肥料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肥料使用管理,包括化肥、有机肥、生物肥料等。

第三条农业生产中的肥料使用应当坚持“合理用肥、科学施肥、安全用肥”的原则,加强肥料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土壤质量和农作物需求是科学施肥的基础,农业生产者应当根据土壤肥力、农作物品种和生长期等因素,科学调配肥料。

第五条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生产中肥料使用的宣传和指导力度,指导农业生产者优化肥料配置和施肥技术。

第六条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施肥技术和肥料标准,不得滥用肥料,保护土壤环境和生态平衡。

第七条肥料企业应当依法生产和销售肥料,对肥料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标准化生产,确保肥料品质和质量。

第八条进口肥料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经过严格检验和监管,确保进口肥料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第九条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新型、高效、环保的肥料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第十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并依法赔偿因违反本制度造成的损失。

第二章施肥技术第十一条农业生产者应当根据土壤肥力和农作物需求,合理配置肥料种类和用量,科学施肥。

第十二条施肥应当适时、适量、适地,避免过量施肥和滥用肥料,以确保肥料的充分利用和作物的生长需求。

第十三条施肥应当避免在雨水过多的时候施肥,防止肥料流失造成环境污染。

第十四条严禁在禁苫期、禁播期、禁收期和冬季等禁止施肥的时间进行施肥作业。

第十五条施肥作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施肥的安全和合规。

第三章肥料管理第十六条肥料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肥料入库、出库、存储和追溯管理制度,加强对肥料的质量监督和抽检。

第十七条肥料企业应当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全程梳理,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八条进口肥料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核实,保证进口肥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一章:农作物种植基础知识1.1 农作物概述介绍农作物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农作物的重要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1.2 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解析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阐述环境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3 农作物种植制度讲解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农作物种植制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二章:农作物种子处理与播种2.1 种子处理介绍种子处理的方法和目的讲解种子消毒、拌种等处理技术的操作要点2.2 播种技术阐述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等关键技术介绍播种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第三章:农作物田间管理3.1 灌溉与排水讲解灌溉的重要性、时机和方法阐述排水措施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2 施肥技术介绍施肥的原则、方法和肥料种类分析施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3 除草与治虫讲解除草和治虫的重要性介绍除草剂和农药的选择、使用方法及其安全间隔期第四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4.1 病虫害识别与诊断介绍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的特征及其识别方法讲解病虫害诊断的重要性和方法4.2 病虫害防治方法阐述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分析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4.3 常用农药及使用技术介绍常用农药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机理讲解农药的安全使用、合理轮换和间隔期第五章:农作物收获与储藏5.1 收获技术阐述收获时期、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收获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5.2 农作物干燥与储藏讲解农作物干燥的方法和设备阐述储藏条件对农作物品质和保存期限的影响5.3 粮食储藏技术介绍粮食储藏的方法、设备和注意事项分析粮食储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第六章:农作物种植模式与栽培技术6.1 农作物种植模式介绍常见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如单作、间作、套作等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6.2 栽培技术讲解土壤改良、作物轮作等栽培技术阐述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七章: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7.1 农业生物技术介绍基因工程、组织培养等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农业生物技术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作用7.2 农业信息技术讲解遥感、物联网等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阐述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第八章:农作物生产与环境保护8.1 农作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讲解生态环境保护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8.2 环保型农作物生产技术介绍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环保型农作物生产技术分析环保型技术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九章:农作物生产与市场运营9.1 农作物市场分析讲解农作物市场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方法阐述农作物市场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9.2 农作物营销策略介绍农作物品牌建设、线上线下销售等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策略对农作物销售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第十章:农作物生产政策与法规10.1 农作物生产政策讲解国家对农作物生产的支持政策,如补贴、扶持等分析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农民利益的保障10.2 农作物生产法规介绍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如土地使用权、农药使用等阐述法律法规对农作物生产和市场秩序的规范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农作物概述补充说明:深入讲解农作物对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

肥料使用管理制度规程

肥料使用管理制度规程

肥料使用管理制度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户肥料使用行为,保障农作物生长,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农户在农田种植作物过程中的肥料使用管理。

第三条肥料使用应遵循“科学施肥、合理用肥、节约用肥、安全用肥”的原则。

第四条各乡镇应加强对农户的肥料使用管理,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肥料品种和种类第五条农户在使用肥料时应根据作物品种和生长期选择相应的肥料品种和种类。

第六条常用的肥料品种包括有机肥、无机肥、复合肥等,农户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

第七条不得使用含有重金属、有毒物质或有害物质的肥料。

第三章施肥技术第八条农户在施肥时应遵循施肥基本技术:(一)掌握作物需肥规律,合理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二)使用散肥或塔施等合理的施肥器具,确保施肥均匀;(三)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避免肥料淤积,造成作物病虫害。

第九条农户应遵循分脚施肥原则,即将作物需肥量分成几次施肥进行,避免一次性施肥过量。

第四章施肥标准第十条农户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生长需要确定施肥标准。

第十一条施肥标准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结肥,农户应根据作物生长阶段施肥,保障作物生长需要。

第五章肥料购买和保存第十二条农户在选择购买肥料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肥料。

第十三条购买的肥料应保存在密封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淋。

第六章肥料运输和施肥安全第十四条农户在使用肥料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妥善保存运输中的肥料,避免肥料泄漏导致环境污染。

第十五条施肥时应佩戴防护用具,避免肥料对人体造成伤害。

第七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六条乡镇政府应加强对农户施肥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第十七条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农户,乡镇政府应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理。

第八章附则第十八条本规程解释权归乡镇政府所有。

第十九条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肥料使用管理制度规程》,望各乡镇政府严格执行,确保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不能充分表达;而施肥量过高,又会对作物产生有害 作用,并引发环境问题。
第二节 施肥时期
对于大多数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来说,施肥时期
(fertilization stage)一般分基肥、种肥、追肥3种。
一、基肥(basal fertilizer)
1、概念:习惯上又称为底肥,它是指在播种(或定植)
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而对多年生作物,一般把秋
地膜玉米追肥(打孔追肥)
茶树追肥
小麦追肥
追肥结合灌水
基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有机肥和化肥相
结合既可满足作物营养的连续性,又可满足作物
营养的阶段性。
现代施肥技术中有一个重要趋势,即增加基
肥所施肥料的比例,减少追肥次数而只用于关键
时期,以减少施肥用工,提高工效。 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施肥方式也可能发生 彻底的革命。如控释肥料的发展可使养分释放速度和作
墒情不足时不宜浸种,以免落干,造成缺苗现象。
7、种子施肥
(3)盖种肥:对于一些开沟播种的作物,用充
分腐熟的有机肥料、草木灰等盖在种子上面,叫
做盖种肥,有保墒、供给养分和保温作用。
第四节 其它施肥技术
一、灌溉施肥(irrigational fertilization )
1、概念: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系统上加 装施肥设施,以灌溉水为载体,将肥料送到作 物根际,实现灌溉施肥一次完成。
项目 NH4NO3 Urea NH4NO3 √ √ √ √ √ Urea √ √ √ √ √ (NH4)2SO4 √ √ √ × √ × × (NH4)2HPO4 √ √ √ √ √ KCI √ √ × √ √ K2SO4 √ √ √ √ √ KNO3 √ √ × √ √ √ Ca(NO3)2 √ √ × × √ ×
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阶段性特殊需求,对
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有利的。
3、追肥施用原则:肥效要迅速,水肥要结合,根部施与
叶面施相结合和需肥最关键时期施用。

对肥料种类的要求:追肥应选用速效性化肥和腐熟的
有机肥料。

对用量的要求:生育期长的作物追肥比例要大一些;反
之则小一些;有灌溉条件和降雨量充足的地区追肥比例要 大一些,降雨量少的旱作区可不用追肥;豆科作物一次土 壤大量施用氮肥会抑制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分次施用特别 是生育期地上部喷施是非常有效的。
2、注射施肥(injection fertilization)
注射施肥是在树体、根、茎部打孔,在一定的 压力下,把营养液通过树体的导管,输送到植株的 各个部位,使树体在短时间内积聚和储藏足量的养 分,从而改善和提高植株的营养结构水平和生理调 节机能,同时也会使根系活性增强,扩大吸收面, 有利于对土壤中矿质营养的吸收利用。注射施肥又 可分为滴注和强力注射。
生木本作物,尤其是果树。
图1 轮状施肥示意图
图2 放射状施肥示意图
5、水冲施
概念:作物浇水时,把水溶性好的肥料定量撒在水 沟内溶化,随浇水渗入土壤内被作物吸收。 应用条件:这种方法目前在蔬菜种植地区使用较多, 也有在免耕栽培中施用冲施肥。 优点:是简单方便,省工省时,施肥均匀,避免开
沟施肥对根系的损伤。 缺点:可能形成较多的肥料浪费,包括在渠道内

5.0—7.5 7.0—7.5 500—2000 0.1—1.5 0.1—1.5 0.5—2.0 150—300 10000—50000

>7.5 >7.5 >2000 >1.5 >1.5 >2.0 >300 >50000
可过滤的悬浮物 /% pH值 可溶性固体
/(mg/L) 镁离子/(mg/L) 铁离子/(mg/L) 硫化氢/(mg/L) 硬度 CaCO3/(mg/kg) 细菌总数/(个/L)
施肥技术(technique of fertilization) 是将肥料 施入各种栽培基质或直接施于作物的一种手段。
一、常规施肥技术
施肥量 施肥时期 施肥方式
二、新型施肥技术
灌溉施肥 免耕施肥 机械化与自动化施肥 飞机施肥 精准施肥
第一节
施 肥 量
施肥量(application rate):是指某种养分施入栽培介质或作物上的数量。
不锈钢 青 黄 铜 铜
自动灌溉施肥机
灌溉施肥系统
喷灌施肥
第一步:收获时,秸秆、 叶子(植物残留物)留在 土壤表面,为土壤提供了 一个保护层。
第二步:冬季,植物残留 物使土壤免受风雨侵蚀并 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所 和食物。 第三步:播种时,种子直 接播在植物残留物中的条 带或小沟中,保护层留在 原地。
物生育期追施氮肥时也常采用撒施方式。但对于营养元素在 土壤中移动性差、地表施用易造成损失的肥料(如磷肥、铵 态氮肥),不适宜采用地表撒施的方式作追肥。
概念:将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的施肥方式称撒施。
撒施作基肥
撒施作追肥
2、条施(fertilizer drilling,row application)
(1)拌种法:将肥料与种子均匀拌和或把肥
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种子上后一起播入 土壤的一种施肥方式。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 料、根瘤菌经常采用拌种法。此外市场上也有专
门销售的拌种剂。
7、种子施肥
(2)浸种法:用一定浓度的肥料溶液浸泡种子, 待一定时间后,取出稍晾干后播种,浸种后的种
子应及时播种,切勿堆放或用塑料袋装存,土壤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比例法:灌溉水中的肥料浓度保持不变。
文丘里注入法和供肥泵入法。
非比例法:总量控制、灌溉水中养分浓
度是变化的。带旁通的贮肥
罐。
加入或注入肥料的方法
贮肥罐
文丘里泵
供肥泵
膜下水肥控制技术模式
保护地蔬菜灌溉施肥技术模式


条件:
水溶性好 对灌溉水作用小 不引起灌溉水PH剧烈变化 能与其它肥料混合 腐蚀性小
图3 滴注操作示意图
图4 强力注射操作示意图
强力注射
强力注射
滴注
滴注
3、打洞填埋法(cut hole and burying)
打洞填埋法适合于果树等木本作物施
用微量元素肥料。在果树主干上打洞。将
固体肥料填埋于洞中,然后封闭洞口。
5、涂抹法
涂抹法是将液体肥料涂抹在农作物的嫩茎、果 实、刮去树皮的树干、枝条上,通过作物茎叶、果 实吸收传导,改善营养状况,消除营养缺乏的一种 施肥方法。
节省肥料,提高利用率 控制入渗,减轻对环境污染
便于按照作物和气候条件进行调节
节省时间和劳力 有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水源 工程
部首枢 纽工程
输配水 管网
滴水 器
施肥 技术
作物根 部土壤
因素 物理因素
项目
指标范围

<5.0 <7.0 <500 <0.1 <0.1 <0.5 <150 <10000
物对养分的需求相吻合,因此生产中只需一次施肥就可满 足作物整个营养期对养分的需要。
第三节 施肥方式
施肥方式(method of application)就是将肥料施
于土壤和植株的途径与方法。前者称为土壤施肥,后者称为 植株施肥。
一、土壤施用 1、撒施(broadcasting) 应用条件:是基肥的一种普遍方式,对大田密植作
冬季施入的肥料称作基肥 。 2、施用基肥的目:一是培肥和改良土壤;二是为作 物生长整个生育期创造良好的土壤养分条件,满足植物营 养连续性的需求。
3、基肥的施用原则
养分要完全 有机无机相结合
4、基肥适宜选用的肥料种类

有机肥做基肥 现代施肥技术中,化肥用做基肥日益普遍


常用肥料:
氮肥:NH4NO3、KNO3、CO(NH2)2、NH4C1、(NH4)2SO4 磷肥:H3PO4、KH2PO4、高纯度磷酸铵 钾肥:KCl 微肥:水溶态或螯合态 灌溉专用复合肥

表2 灌溉用肥混合表 Tab.2 The compatibility of fertilizers for fertigation
肥)的好方法,生育期单株打孔做追肥也是非常有
效的,也可以作为基肥的施用方法,施肥后要覆 土。
地膜玉米追肥(打孔追肥)
4、环施和放射状施
以作物主茎为中心,将肥料做环状或放射状
施用的方式称环施或放射状施(circular trench
manuring or radiation fertilization)。一般用于多年
注意施用方法,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具体用量根据 作物、土壤、气候、肥料种类等差异而不同。
种肥侧施
机械播种作种肥(分层施)
空气输送种肥车
三、追肥(top dressing)
1、概念: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施用的肥料称
做追肥。
2、追肥施用目的:是满足作物在生长发育过
程中对养分的需求。通过追肥的施用,保证了作
第四步:夏季,植物残留 物腐化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并保持水分,为新生植物 所利用。 免 耕 耕 作 系 统
化肥中磷肥和大部分钾肥主要做基肥施用, 对旱作地区和生长期短的作物,也可把较多氮肥 用做基肥。目前,一般把有机肥和氮、磷、钾化 肥同时施入,甚至包括必要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 素肥料配合施入。

缓控释肥料也是适宜作基肥的肥料
耕翻基肥
施基肥
植树施入基肥
二、种肥(seed fertilizer)
1、概念:也叫口肥,是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或幼 株)附近,或与种子混播,或与幼株混施的肥料。 2、施用种肥目的: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 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具体的讲, 种肥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供给幼苗养分特别 是满足植株营养临界期时养分的需要;另一方面腐熟的有机
的渗漏流失、灌溉量偏低时不易到达根系吸收的 深度、灌溉量大时会随重力水下渗造成肥料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