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命名的由来和意思

元素命名的由来和意思
元素命名的由来和意思

元素命名

在欧洲,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超来越多的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各国间科学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化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统一化学元素的命名。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首先提出,用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命名元素,从此改变了元素命名上的混乱状况。

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在命名时部有一定的含义,或是为了纪念发现为地点、发现者的祖国,或是为了纪念某科学家,或是借用星宿名和神名,或是为了表示这一元素为某一特性。在把这些拉丁文名称翻译成中文肘,也有多种做法。一是沿用古代已有的名称,一是借用古字,而最多的则是另创新字。在这些大量新造汉字中,大致又可分为谐声造字和会意造字二类。分门别类聊聊这些化学元素的名称,也是颇有趣味之事。

一、以地名命名

这类元素不少,约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上都是从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音译而来,采用的是谐声造字法。如:

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

钪—拉丁文意是“斯堪的纳维亚”。

锶—拉丁文意为“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

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铪—拉丁文意是“哈夫尼亚”,为哥本哈根古称。

铼—拉丁文意是“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

镅—拉丁文意是“美洲”。

有个别的元素的中文名称是借用古汉字的,如87号元素钫,拉丁文意是“法兰西”,音译成钫。而“钫”在古代原是指盛酒浆或粮食的青铜盛器,其古义现已不见使用。

二、以人名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也多取音译后谐声造字的方法。如:

钐—拉丁文意是“杉马尔斯基”,俄国矿物学家。

镶—拉丁文意是“爱因斯坦”。

镄—拉丁文意是“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钔—拉丁文意是“门捷列夫”。

锘—拉丁文意是“诺贝尔”。

铹—拉丁文意是“劳伦斯”,回旋加速器时发明人。

还有一个纪念居里夫妇的“锔”,是借用的汉字。从音译的角度来看,借用“锯”字是较理想的,但“锯”是一常用汉字,不合适。现在借用的“锔”字,汉语中原用于“锔碗”、“锔锅”等场合。虽然现在仍在使用,但使用率不高,一般不至于混淆。

三、以神名命名

谐声造字如:

钒—拉丁文意是“凡娜迪丝”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钷—拉丁文意是“普罗米修斯”,即希腊神话中那位偷火种的英谁。

钍—拉丁文意是“杜尔”,北欧传说中的雷神。

钽—拉丁文意是“旦塔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铌—拉丁文意是“ 尼奥婢” ,即旦塔勒斯的女儿。

说来有趣的是钽、铌二种元素性质相似,在自然界是往往共生在一起,而铌元素也正是从含钽的矿石中被分离发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别用父、女的名字来命名它们,确是很合适的。

借用古字的如:

钯—拉丁文意是“巴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此字在古汉语中指兵车或箭镞,其古义现已不用。

四、以星宿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均是谐声造字的新字。

碲—拉丁文意是“地球”

硒—拉丁文意是“月亮”

氦—拉丁文意是“太阳”

铈—拉丁文意是“谷神星”

铀—拉丁文意是“天王星”

镎—拉丁文意是“海王星”

钚—拉丁文意是“冥王星”

其中的铀、镎、钚分别是92、93、9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紧挨在一起。铀最先于1781年发现,因其时天王星新发现不久,故用具命名。到镎、钚分别于1934年和1940年发现时,也就顺理成章地用太阳系中紧挨着天王星的海王星、冥王星来命名了。

五、以元素特性命名

这是最多的一类,命名时,或是根据元素的外观特性)或是侦据元素的光谱谱线颜色;或是根据元素某一化合物的性质。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命名除采用根据音译的谐声造字外,还有其它多种做法。

1.沿用古代已有名称

有许多元素,我国古代早已发现并应用,这些元素的名称这屡见于古藉之中。在命名时,就不再造字,而沿用其古名,如:

金—拉丁文意是“灿烂”

银—拉丁文意是“明亮”

锡—拉丁文意是“坚硬”

硫—拉丁文意是“鲜黄色”

硼—拉丁文意是“焊剂”

2.借用古字

如:

镤—拉丁文意是“最初的锕”。而镤在古汉语中指未经炼制的铜铁

铍—拉丁文意是“甜”。而铍在古汉语中指两刃小刀或长矛

铬—拉丁文意是“颜色”。而铬在古汉语中指兵器或剃发

钴—拉丁文意是“妖魔”。而“钴”在古汉语中指熨斗

镉—拉丁文意是一种含镉矿物的名称。而镉在古汉语中指一种圆口三足的炊器

铋—拉丁文意是“白色物质”,而铋在古汉语中指矛柄

借用这些字是因为这些字的发音与其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的发音相同接近

另有一个元素“磷”,拉丁文意是“发光物”。此元素我国古称“ ”,现因规定固体非金属须有“石”旁,遂用“磷”。而磷在古汉语中则是用来形容玉石色泽的。

当然,以上这类字的古义现在都是基本不用的

3.谐声造字

如:

铷—拉丁文意是“暗红”,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

铯—拉丁文意是“天兰”,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

锌—拉丁文意是“白色薄层”

镭—拉丁文意是“射线”

氩—拉丁文意是“不活泼”

碘—拉丁文意是“紫色”

4.会意造字

我国化学新字的造字原则是“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这类字数比起谐声一类来要少得多。如:

氮—拉丁文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我国曾译作“淡气”,意为冲淡空气。后以“炎”入“气”成“氮”。

氯—拉丁文意是“绿色”。我国曾译作“绿气”,意谓“绿色的气体”。后以“录”入“气”成“氯”。

氢—拉丁文意是“水之源”。我国曾译作“轻气”,喻其密度很小。后以“ ”入“气”成“氢”。

氧—拉丁文意是“酸之源”。我国曾译作“养气”,意谓可以养人。也曾以“养”入“气”成“ ”,再由“ ”谐声,造为“氧”,但仍读“养”音。

钾—拉丁文意指海草灰中的一种碱性物质。我国应其在当时已经发现的金属中性质最为活泼,故以“甲”旁“金”而成“钾”。

钨—拉丁文意是“狼沫”。我国应其矿石呈乌黑色,遂以“乌”合“金”而成“钨”。

碳—拉丁文意是“煤”。因我国古时称煤为“炭”,遂造为“碳”。

也有些元素开始曾用谐声造字,后又转为会意造字的。如:

如:

硅—拉丁文意是“石头”。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从拉丁文音译,谐声造为“矽”。后因“矽”与“锡”同音,多有不便,遂改为“硅”,取“圭”音。因古时,圭指玉石,即是硅的化合物。不过,至今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在物理学教材中)还有用“矽”了的。

要说明的是,我国对元素符号的拉丁字母读音习惯上是按英文字母发音。而新造汉字读音,一般是读半边音,如氪(克)、镁(美)、碘(典)。但并非完全如此,如氙(仙)、钽(坦)等,这些都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完整word版)产品命名编码规则

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产品命名编码规则 修定日期:2014/08/21 批准审核修订 文件标题产品命名编 码规则 文件编号 UP201408210 1 版本 A 修订部门总经办修订日期2014-08-21 页次 4

目录 一、目的 (2) 二、造用范围 (2) 三、物料编码的组成 (2) 四、编号规则说明 (2) 4.1 一级分类 (3) 4.2 二级分类 (3) 4.3 序号 (4) 4.4 版本号 (4)

文件编号:UP20140821001 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物料编码规范文件版本:01 文件页码:共 4 页 生效日期:2014-8-21 一.目的: 保证公司的物料编码规范化,便于物料接收、检验、储存、请购、盘点、账目、使用 及维护等作业,及确保产品在形成的各阶段都有唯一的标示,并具有可追溯性。 二..适用范围: 公司运作中涉及的所有物料,不包含办公用品等。 三..物料编码的组成:(先分大类,在分小类) 物料编码共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为一级分类(2位),二级分类(2位),序号 3位),版本(2位)其组成形式为: 物料名称 1 0 0 0 1 0 1 0 1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序号版本 (大类)(小类) 四.编号规则说明: 如有新开发的电池产品型号,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顺序以此类推(实验用材料除外)。

4.1 一级分类:(如有新开发的电池产品型号,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顺序以此类推) 10 :电池箱组件 20 :电机 30 :动力系统控制器 40 :低压元件零件 50 :高压零部件 60 :电子零部件 70 :普通材料 80 :杂类 4.2 二级分类:(如有新开发的电池产品型号,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顺序以此类推) 物料类别(10-90)零件属性代码 (01-99) 序号 (001-999) 版本 (01-99) 10 电池箱组件01 电池芯001 3.2V/25Ah 02 电池模块 03 电池箱 001 箱体构件01 002 箱体构件02 003 箱体构件02 004 左侧构件 005 右侧构件 006 滚轮支撑板01 007 滚轮支撑板02 008 支承滚轮 009 固定块01 010 固定块02 011 顶盖 012 塑料卡扣6×3 013 塑料卡扣6×2 014 拉紧扣带 015锁紧扣 016 桥接片01 017 桥接片02 018 前汇流铜片 019 后汇流铜片 020负极连接片01 021 负极连接片02 022 负极连接片03 023 负极连接片04 024 正极连接片

2、名称及其来源

2、名称及其来源 本产品的通用名为《富硒种芽粉》,是用纯净的高粱粒,加定量的亚硒酸钠,通过催芽、烘干等工艺加工而成。“生态硒”为商品名。 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更正后) 本产品可装胶囊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加工富硒馒头、面包、饼干、方便面等食品和多种保健食品。适宜人群:主要是贫硒地区的亚健康人群、吸烟、酗酒者、老年人等。 人体每日用量可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的要求确定,每公斤面粉加富硒种芽粉0.5-2克,成年人每天补充富硒种芽粉可直接食用0.5-0.7克,4岁至12岁儿童服成人用量的一半。不允许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用量。 1、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文件。 概述: 富硒种芽粉是一种以补充微量元素硒目的的营养强化剂,我国最早使用的硒强化剂是亚硒酸钠,因为亚硒酸钠对人体毒性较大,且较难吸收,于是人们开

始研发富硒酵母,后来又出现了富硒食用菌、富硒大米、多种富硒水果、富硒茶叶、富硒鸡蛋等很多产品,除亚硒酸钠外,含硒量七高八低,相差很大,大多数产品也没有标准。 本产品最大的优点是含硒量确切、稳定可控。从98年开始试制,先给小白鼠试食,后来自己吃。2000年申报专利。2003年北京科技大学老科协得到北京市科委的科研经费,来山东聘请本专利人去北京与北医三院一起合作,共同研发用亚硒酸钠、硒化卡拉胶等各种产品做饲料添加剂,喂奶牛、小白鼠做实验,对照各种添加剂在动物体内的吸收率,其中亚硒酸钠和硒化卡拉胶因吸收率低被淘汰,本产品因吸收率高、生产成本低被选中。当时主要是添加到奶牛饲料中,让奶牛生产富硒牛奶,两年后因资金断链,项目终止。专利人回到山东后继续少量生产,2007年注册了公司,消费群体就是当年在北京参加研发人员的亲朋好友,至今已连续食用富硒种芽粉13个年头了。本产品没有批号不能做广告,只能免费送,日久有了效果,就口碑相传,消费客户不断增加,解决了部分经费问题,收到了一定的效益。 (1)本产品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和富硒酵母、富硒食用菌、富硒大米等各种富硒产品差不多,都是让植物或微生物吸收了亚硒酸钠,将无机硒同化为毒性较小的、易被人体吸收的硒多糖、硒代氨基酸等有机硒,其功能都是补充人体缺乏的硒元素。充足的硒在人体内可以形成多种蛋白质,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以清除人体自由基等有害垃圾,保护肝脏,排除重金属,维护心脑血管,调节免疫,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2)添加效果:我们的客户大多是直接食用,一是补补充体内缺乏的硒元素,二是和麦芽一样有助于肠胃消化,少数人做了富硒馒头自己吃,富硒馒头比普通馒头味香、甜、有弹性,可以满足人们每天对硒元素的需求;添加富硒种芽

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

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 徐寿的第一本化学译书是《化学鉴原》,是根据当时美国流行的一部化学教科书翻译的。此书译于1869年,是最早译出的一部专门的化学书籍,于1871年作为江南制造局的首批译书出版。那时,许多化学术语还没有现成的汉语词汇来表达,因此,必须拟定一套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概念的汉语译法。为此,徐寿和傅兰雅经过认真研究,解决了这一翻译难题。其中最为成功的是化学元素名称的翻译。他们首创了以元素英文名的第一音节或次音节译为汉字再加偏旁以区分元素的大致类别的造字法,巧妙地将元素英文名译为汉字。他们根据这一原则新造的化学元素汉字如硒、碘、钙、铍、锂、钠、镍等字,几乎难以看出是新造的汉字。这一元素译名原则不仅能对已知的元素拟定合理的译名,而且为后来拟译新发现的元素译名提供了如法炮制的规范,其基本原则为后来的化学家所继承。目前的化学元素中文译名原则就是在徐寿的基础上制订的。至于化合物的译名,他们除对某些常见者采用意译之外,一般都译其化学式,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译法。在徐寿和傅兰雅翻译《化学鉴原》的同时,在广州的美国传教医师嘉约翰(J.G.Kerr,1824—1901)与其学生何然也根据同一底本在进行翻译。他们了解到徐寿的译名之后,就在其译本《化学初阶》中采用了《化学鉴原》的一些译名。不过《化学初阶》的译文比较简略,文字也不如《化学鉴原》那么通畅,因此远不如《化学鉴原》在读者中影响深远。《化学鉴原》被时人誉为“化学善本”①,是近代化学传入中国早期时影响最大的一部译书。 徐寿等在翻译《化学鉴原》时只译出了原书的无机化学部分,在介绍有机化学时,他们选用了英国新出的一部化学教科书,书名定为《化学鉴原续编》(1875年)。由于那时有机物的英文名称也还没有统一,徐寿和傅兰雅在翻译有机物时采用了音译,因而该书比较难读。《续编》译出之后,他们见原书的无机化学部分的内容比《化学鉴原》更丰富,更有条理,于是又将其译出,定名为《化学鉴原补编》,于1879年出版,其中还加入了论述新发现的元素镓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选自《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第三节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家 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的造字、读音一般都有其规律。在汉语里,化学元素的名称都是用一个汉字来表达的。有一些是沿用固有文字的,如,金、银、铜、铁、锡、铅等;有的是根据固有的字改变或增加偏旁而成为化学专用名称的,如碳、磷等;有的是从译音而创造的,如钠、锰、钨、钙等;有的是译意的,如轻气、养气、淡气等,后来又演变成氢、氧、氮,仍保持原字的读音。为了便于识别,现在我国通用的化学元素汉语名称里,凡金属元素除汞外均写作“钅”字旁,非金属元素则依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状态,分别加“气”、“氵”或“石”等偏旁。 化学元素的读音,一般都是按偏旁字来发音的。例如镁读作“美”,氟读作“弗”(fú),碘读作“典”等等。但也有不少例外,如氧读作“养”,钠读作“纳”,溴读作“嗅”。有些元素名称常被读错,例如,铬应读作“各”,却常误读为“洛”;氯应读“绿”(lǜ);却常误读为“碌”(lù);氙本应读“仙”,却常误读为“山”。 化学元素的外文名称,在命名时,往往都是有一定含义的。有的是根据元素的某些特性而命名的,例如氧的拉丁文名称是Oxygenium,意思是“成酸的元素”;氮的拉丁文名称是Nitrogenium,意思是“无益于生命”;其他如氯Chlorine(绿色,因为氯是黄绿色气体)、溴Bromine(原意是恶臭)、铯Caesium(天蓝色的意思,因为铯的光谱线中有一条天蓝色谱线)。 有的元素名称往往表示它是从什么物质里分离出来的。例如钠从苏打中来,定名Sodium,而拉丁文是Natrium;钾从草木灰中来,定名Potassium,而拉丁文是Kalium。有的元素为纪念发现者的祖国、故乡而命名。例如,钋Po(Polonium,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

施工图中各种构件名称及属性

施工图中各种构件名称及属性 发布于2010-05-30 19:17 作者:天天向上点击:572次文字:T T 我们在进行施工图预算时,往往是按照施工图中标准的构件的名称,进行定性分类计算,总以为图纸上是这样标的,照此计算是不会有错,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图纸上有时标错,设计人员往往是根据构件的用途而划分而设计的审核耗失,只要其构件的强度及构件要求满足规范要求,而对其命名无所谓,例如:用于遮雨的一律标明为雨蓬(YP);用于集雨皋水的一律标明为天沟板(TGB),而有些悬挑的阳台,走道板标明为平板(PB)。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碰到过很多此类问题,例如:有些办公楼的入口有柱的厂门厅顶板,有的施工图上就标明为雨棚,所谓雨棚,顾名思义,就是悬挑于门、窗顶部起挡雨遮阳作用的一种薄板,因其外挑长度受一定限制,有板式结构或梁板式机构,荷载计算时,只考虑自重、抹灰重量,雨、雪均布荷载与板端施工检修集中荷载,总荷载比教小,故板较薄,体积相对较小,而门厅顶梁板的跨距较大,主次梁设置较多,板的投影面积大,因而总体积较大,这样的板只能属于梁板的范畴。雨棚与有梁板两者的基础进行比较时,因雨棚相对有梁板比较体积较小,而模板接触面大,故模板连接件、支撑件的摊销量比有梁板摊销量大。有的利用走廊顶部作为屋面集雨排水,施工图上将此类板标明为天沟板、走廊的宽度一般在1.5米以上,这样现浇板如果与梁结合,作为梁板计算,与梁分离浇捣,作平板计算,其道理与雨棚同。 有些综合楼或办公室门厅或夹层中的悬挑回迥廊板,施工图上标明为平板,预算人员有的直接按平板计算,有的按雨棚计算,有的按阳台计算,到底按哪种几酸类构件定性计算?我认为按平板计算,算低了,因为这种构件形式不是平板,平板的概念是至少有二边是支承在墙上或梁上的板,这类板模板,支撑件,连接件摊销量较少,按雨棚计算,算高了,因为雨棚与阳台虽同时悬挑于墙上或梁上的板、雨棚板在结构计算时,只考虑了45KG/M2的雨雷,荷载与板端IKN/M的施工检修集中荷载,而阳台则考虑2.5~3KN/M2困难,均布活荷载与板端栏杆水平推力0.5~1KN/M的集中荷载,其活荷载值明显大与雨棚,故雨棚根部H 高度值较小,而阳台教大的面积一定时,雨棚砼量较小,而阳台较大,故只能按阳台计算。 还有些施工图上标明的构件名称是对的,而我们确没吃透工程量计算规则,理解错误,生搬硬套,例如:柱与构造柱、设计上是按其受力性分类,凡承受上部集中垂直荷载或偏心荷载的柱的配筋及截面一律经过计算确定,其同截面中的配筋量均大于4Φ12,而抗震设防在有关部位设置的柱规范要求其配筋量不小于4Φ12,截面不应小于240×240,这类柱设计上统称为构造柱(GZ),而预算计算规则中柱与构造柱的分类一般是按柱与模板接触面多少而分类,矩形柱一般是独立的,或虽与墙体连接但其截面大与墙体宽度的柱,而构造柱是与墙体连接且与墙体同宽的柱。但是设计上承受上部集中荷载的柱,受其使用要求、美观要求或其它要求限制,其柱的短边往往与墙体同宽,从周长1.2米以内的矩形柱与构造柱的含钢量比较,两者是相等的,不同的是矩形柱的模板,支撑件、连接件的摊销量多于构造柱。抗震规范规定,为保证柱墙连接整体性,宜采用先砌墙,后浇柱,这样墙体取代部分模板,故施工图上与墙体同宽的柱,不论其含钢量有多大或长边尺寸有多大,虽标明为Z1、Z2、Zn,均只能按构造柱计算。 同理,有些分层设置在墙体中的单梁、连续梁且利用墙体作底模的(框架梁不在此之列),只能一律按圈过梁计算。 对上述问题的正确理解与区分,要求我们预算工作人员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一定建筑构造与施工操作规范方面的知识,在施工说明中,设计人员惟恐自己疏漏,故往往最后加上一句话"本图未详尽处,请按施工操作规范施工",因此在装饰抹灰项目中,设计人员往往标漏,例如:洗涤间、卫生间的板底及墙身防水抹灰,设计上没有标明时,我们就不要漏了抹防水砂浆一项,根据制图深度要求,某些部位不可处处标明,可只标明大面积材料

元素命名的由来和意思

元素命名 在欧洲,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超来越多的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各国间科学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化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统一化学元素的命名。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首先提出,用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命名元素,从此改变了元素命名上的混乱状况。 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在命名时部有一定的含义,或是为了纪念发现为地点、发现者的祖国,或是为了纪念某科学家,或是借用星宿名和神名,或是为了表示这一元素为某一特性。在把这些拉丁文名称翻译成中文肘,也有多种做法。一是沿用古代已有的名称,一是借用古字,而最多的则是另创新字。在这些大量新造汉字中,大致又可分为谐声造字和会意造字二类。分门别类聊聊这些化学元素的名称,也是颇有趣味之事。 一、以地名命名 这类元素不少,约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上都是从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音译而来,采用的是谐声造字法。如: 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 钪—拉丁文意是“斯堪的纳维亚”。 锶—拉丁文意为“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 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铪—拉丁文意是“哈夫尼亚”,为哥本哈根古称。 铼—拉丁文意是“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 镅—拉丁文意是“美洲”。 有个别的元素的中文名称是借用古汉字的,如87号元素钫,拉丁文意是“法兰西”,音译成钫。而“钫”在古代原是指盛酒浆或粮食的青铜盛器,其古义现已不见使用。 二、以人名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也多取音译后谐声造字的方法。如: 钐—拉丁文意是“杉马尔斯基”,俄国矿物学家。 镶—拉丁文意是“爱因斯坦”。 镄—拉丁文意是“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钔—拉丁文意是“门捷列夫”。 锘—拉丁文意是“诺贝尔”。 铹—拉丁文意是“劳伦斯”,回旋加速器时发明人。 还有一个纪念居里夫妇的“锔”,是借用的汉字。从音译的角度来看,借用“锯”字是较理想的,但“锯”是一常用汉字,不合适。现在借用的“锔”字,汉语中原用于“锔碗”、“锔锅”等场合。虽然现在仍在使用,但使用率不高,一般不至于混淆。 三、以神名命名 谐声造字如: 钒—拉丁文意是“凡娜迪丝”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钷—拉丁文意是“普罗米修斯”,即希腊神话中那位偷火种的英谁。 钍—拉丁文意是“杜尔”,北欧传说中的雷神。 钽—拉丁文意是“旦塔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铌—拉丁文意是“ 尼奥婢” ,即旦塔勒斯的女儿。 说来有趣的是钽、铌二种元素性质相似,在自然界是往往共生在一起,而铌元素也正是从含钽的矿石中被分离发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别用父、女的名字来命名它们,确是很合适的。 借用古字的如: 钯—拉丁文意是“巴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此字在古汉语中指兵车或箭镞,其古义现已不用。 四、以星宿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均是谐声造字的新字。 碲—拉丁文意是“地球” 硒—拉丁文意是“月亮” 氦—拉丁文意是“太阳” 铈—拉丁文意是“谷神星” 铀—拉丁文意是“天王星”

古代文人作品集命名趣谈讲课稿

古代文人作品集命名 趣谈

我国古代文人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他们的命名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七种: 一、以“地名”命名 1、《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2、《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3、《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4、《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人。 5、《亭林诗文集》。作者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称“亭林先生”。 6、《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辞官定居江宁(南京)小仓山。 二、以“书室名”命名 1、《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 2 《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饮冰室”是其书室。 3、《七录斋集》。作者张溥,“七录斋”是其书室。 4、《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惜抱轩”是其书室。 三、以“谥号”命名 1、《王文公集》。作者王安石,谥号“文”。 2、《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号“文忠”。 3、《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 4、《诚意伯刘文成公集》。作者刘基,封“诚意伯”,谥号“文成” 四、以“名号”命名 1、《诚斋集》。作者杨万里,别号诚斋。 2、《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 3、《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号文山。 4、《樊川文集》。作者杜牡,号樊川。 5、《随园诗话》。作者袁枚,号随园。 6、《方望溪全集》。作者方苞,号望溪。 7、《南雷文定前集》。作者黄宗羲,号南雷。 8、《震川文集》作者归有光,号震川。 9、《洪北江全集》。作者洪亮吉,号北江。 五、以“字”命名 1、《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

绝缘子型号命名规则

绝缘子型号的含义 绝缘子型号的含义 绝缘颜色标志表 型号SC KC KC1 KX EX JK TX 正极红红红红红红红 负极绿蓝湖蓝黑棕紫白 补偿导线型号、代号及命名法表 型号规格代号含义 辅助代号附加代号 SC 配用铂铑10-铂热电偶的补偿型补偿导线 KX 配用镍铬-镍硅热电偶的延伸型补偿导线 KC 配用镍铬-镍硅热电偶的补偿型补偿导线 EX 配用镍铬铜镍热电偶的延伸型补偿导线 JX 配用铁-铜镍热电偶的延伸型补偿导线 TX 配用铜-铜镍热电偶的延伸型补偿导线 -G 一般用 -H 耐热用 A 精密级 B 普通级 -V 聚氯乙烯 -F 聚四氟乙烯 -B 玻璃丝 R 多股线芯(单股线芯省略) P 屏蔽 0.5 线芯标称截面0.5mm2 1.0 线芯标称截面1.0mm2 1.5 线芯标称截面1.5mm2 2.5 线芯标称截面2.5mm2 表示S型热电偶用的补偿型耐热用普通级补偿导线,绝缘层为聚氯乙烯,特征为多股软线和屏蔽型单对线芯标称截面为1.0mm2。 举例:SC-H B-V R P 2×1.0 GB4989-85 本安用热电偶补偿导线(缆)(含阻燃型) 产品型号含义 口口口口口ia 配用热电偶型号(二个字母表示) 使用分类和允差等级、GA一般用精密级,GB一般用普通级线芯股数、多股用R表示,单股可省略线芯截面,mm2 本安用 线芯绝缘层、护层着色表 补偿导线型号配用热电偶补偿导线合金丝绝缘层着色护层着色 正极负极正极负极 SC 铂铑10-铂SPC(铜)SNC(铜镍)红绿蓝 KC 镍铬-镍硅KPC(铜)KNC(康铜)红蓝蓝 KX 镍铬-镍硅KPX(镍铬)KNX(镍硅)红黑蓝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 的来历

112+种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号的来历。 01氢HHydrogenium(Hydrogen) 早在16世纪就有人发现金属在酸中可以产生一种能燃烧的气体,但没有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最先把氢气收集起来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英国的卡文迪许,他在1781年发现锌和铁投到盐酸和稀硫酸中能够产生一种新气体,所产生的气体量是固定不变的,与所用酸的种类和酸的浓度都没有关系。可惜他受了虚假的“燃素说”的欺骗,坚持认为水是一种元素,错过了新元素的发现。后来拉瓦锡又重复了卡文迪许的实验,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并在1787年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为“形成水的元素”。并且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研究,最终戳穿了“燃素说”的谎言。现在日文里氢气的名称仍然是“水素”。 中文意译:由于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得名,从“轻”字音。 02氦HeHelium 1868年,让桑和洛基尔在观察日全食的时候,分别同时从日冕光谱内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确定了太阳中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即氦,并认为它是属于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后来有人用无机酸处理沥青铀矿时得到一种不活泼气体,1895年英国科学家拉姆齐用光谱证明其就是氦。以后又陆续从其他矿石、空气和天然气中发现了氦。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Helios,原意是“太阳”。 03锂LiLithium 锂是继钾和钠后发现的又一碱金元素,但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钾和钠少的多,而且化合物不多见,因此发现较晚。发现它的是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的学生阿尔费特森。1817年,阿尔费特森在分析透锂长石时,最终发现一种新金属,贝齐里乌斯将这一新金属命名为Lithium,该词来自希腊文Lithos (石头)。 04铍BeBeryllium 含铍的矿石有许多透明的、色彩美丽的变种,自古以来就是最名贵的宝石。1798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了铍,后来维勒把它命名为Beryllium,它来源于铍的主要矿石──绿柱石的英文名称Beryl。而单质铍在三十年后的1828年,才由德国化学家维勒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铍而得到。 05硼BBoracium(Boron) 1702年法国医生霍姆贝格首先从硼砂制得硼酸。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和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泰纳,用钾还原硼酸各自获得单质硼。硼的拉丁名称为Boracium,元素符号为B。这一词来自Borax(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ax,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ax的意思是“焊接”。

化学史各位老师参考 化学元素命名趣谈doc

化学元素命名趣谈 在欧洲,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超来越多的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各国间科学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化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统一化学元素的命名。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首先提出,用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命名元素,从此改变了元素命名上的混乱状况。 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在命名时部有一定的含义,或是为了纪念发现为地点、发现者的祖国,或是为了纪念某科学家,或是借用星宿名和神名,或是为了表示这一元素为某一特性。在把这些拉丁文名称翻译成中文肘,也有多种做法。一是沿用古代已有的名称,一是借用古字,而最多的则是另创新字。在这些大量新造汉字中,大致又可分为谐声造字和会意造字二类。分门别类聊聊这些化学元素的名称,也是颇有趣味之事。 一、以地名命名 这类元素不少,约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上都是从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 音节音译而来,采用的是谐声造字法。如: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 钪—拉丁文意是“斯堪的纳维亚” 锶—拉丁文意为“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 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铪—拉丁文意是“哈夫尼亚”,为哥本哈根古称。 铼—拉丁文意是“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 镅—拉丁文意是“美洲”。 有个别的元素的中文名称是借用古汉字的,如87号元素钫,拉丁文意是“法兰西”,音译成钫。而“钫”在古代原是指盛酒浆或粮食的青铜盛器,其古义现已不见使用。 二、以人名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也多取音译后谐声造字的方法。如: 钐—拉丁文意是“杉马尔斯基”,俄国矿物学家。 镶—拉丁文意是“爱因斯坦”。 镄—拉丁文意是“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钔—拉丁文意是“门捷列夫”。 锘—拉丁文意是“诺贝尔”。 铹—拉丁文意是“劳伦斯”,回旋加速器时发明人。 还有一个纪念居里夫妇的“锔”,是借用的汉字。从音译的角度来看,借用“锯”字是较理想的,但“锯”是一常用汉字,不合适。现在借用的“锔”字,汉语中原用于“锔碗”、“锔锅”等场合。虽然现在仍在使用,但使用率不高,一般不至于混淆。

17种稀土元素名称的由来及用途(图文)

17种稀土元素名称的由来及用途 2010年03月22日 13:30 在海湾战争中,加入稀土元素镧的夜视仪成为美军坦克压倒性优势的来源。上图为氯化镧粉末。(资料图) 镧(La)

“镧”这个元素是1839年被命名的,当时有个叫“莫桑德”的瑞典人发现铈土中含有其它元素,他借用希腊语中“隐藏”一词把这种元素取名为“镧”。 镧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应用于压电材料、电热材料、热电材料、磁阻材料、发光材料(兰粉)、贮氢材料、光学玻璃、激光材料、各种合金材料等。镧也应用到制备许多有机化工产品的催化剂中,光转换农用薄膜也用到镧,在国外,科学家把镧对作物的作用赋与“超级钙”的美称。

铈可作催化剂、电弧电极、特种玻璃等。铈的合金耐高热,可以用来制造喷气推进器零件。(资料图) 铈(Ce) “铈”这个元素是由德国人克劳普罗斯,瑞典人乌斯伯齐力、希生格尔于1803年发现并命名的,以纪念1801年发现的小行星--谷神星。 铈的广泛应用: (1)铈作为玻璃添加剂,能吸收紫外线与红外线,现已被大量应用于汽车玻璃。不仅能防紫外线,还可降低车内温度,从而节约空调用电。从1997年起,日本汽车玻璃全加入氧化铈,1996年用于汽车玻璃的氧化铈至少有2000吨,美国约1000多吨。

(2)目前正将铈应用到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可有效防止大量汽车废气排到空气中美国在这方面的消费量占稀土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强。 (3)硫化铈可以取代铅、镉等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金属应用到颜料中,可对塑料着色,也可用于涂料、油墨和纸张等行业。目前领先的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 (4)Ce:LiSAF激光系统是美国研制出来的固体激光器,通过监测色氨酸浓度可用于探查生物武器,还可用于医学。铈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稀土应用领域中都含有铈。如抛光粉、储氢材料、热电材料、铈钨电极、陶瓷电容器、压电陶瓷、铈碳化硅磨料、燃料电池原料、汽油催化剂、某些永磁材料、各种合金钢及有色金属等。 镨钕合金(资料图)

化学元素名称及来源

化学元素名称及来源 1. 氢,H(Hydrogenium, [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腊语Ydor(意思是水,演变为拉丁语就是Hydra)和Gennao(我产生)构成。? 2. 氦,He(Helium),这是从日光光谱中发现的元素,所以用希腊语Helios(太阳)命名。? 3. 锂,Li(Lithium),因从叶石中发现而得名,希腊语Lithos意思是石头。? 4. 铍,Be(Beryllium),因从绿宝石(Beryl)中发现而得名。? 5. 硼,B(Borum, [En]Boron),得名于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on,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on的意思是焊接。? 6. 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发现,得名于炭(Carbon)。? 7. 氮,N(Nitrogenium, [En]Nitrogen),即形成硝石的元素,由希腊语Nitron(意思是硝石,演变为拉丁语就是Nitre)得名,后缀-gen参见氢(1)。? 8. 氧,O(Oxygenium, [En]Oxygen),即形成酸的元素,希腊语Oxys(酸),后缀-g en 参见氢(1)。? 9. 氟,F(Fluorum, [En]Fluorine),得名于萤石(拉丁语Fluor,原意是熔剂),化学成分是氟化钙。? 10. 氖,Ne(Neon),来自希腊语Neon(新的)。? 11. 钠,Na(Natrium),英语为Sodium,因电解苏打(Soda,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制得而得名。拉丁语Natrium意思也是苏打。? 12. 镁,Mg(Magnesium),得名于苦土(Magnesia,希腊一个盛产苦土的地方)。? 13. 铝,Al(Aluminium),得名于明矾(拉丁语Alumen,原意是具有收敛性的矾),化学成分是硫酸铝钾。? 14. 硅,Si(Silicium, [En]Silicon),得名于石英玻璃(Silex)。? 15. 磷,P(Phosphorus),因会发出冷光而得名,由希腊语Phos(光)和Phoros(带来)构成。 16. 硫,S(Sulfur),古代就已发现,因其晶体程黄色而得名(梵语Sulvere,意思是鲜黄色)。? 17. 氯,Cl(Chlorum, [En]Chlorine),以氯气的颜色绿色而得名,希腊语Chloro s 意思是绿色。? 18. 氩,Ar(Argon),来自希腊语Argon(懒惰)。? 19. 钾,K(Kalium),英语为Potassium,因电解木灰碱(Potash,化学成分是碳酸钾)制得而得名。拉丁语Kalium意思也是木灰碱。? 20. 钙,Ca(Calcium),得名于石灰(Calx)。? 21. 钪,Sc(Scandium),因其发现者是瑞典人,为纪念他的祖国(Scandinavia,斯堪的纳维亚)而得名。? 22. 钛,Ti(Titanium),以希腊神话人物Titan命名。? 23. 钒,V(Vanadium),以北欧女神Vanadis命名。?

BOM物料名称命名规范作业指导书

目的 规范BOM制作,BOM修订,以及各种产品图面&作业指导书中的母件以及子件命名法则,利于ERP系统以及发行的各书面文件名称统一 18.范围 广东华强本邦电器有限公司总公司以及各制造分公司,涵盖各品牌产品 19.管理职责与权限 3.1技术研发中心: 3.1.1研发工程师依据本规范作业指导书定义物料名称,编制零件子件规格,单位,用量 以及其它产品特性。 3.1.2研发工程企划B0维护人员依据工程师提供的B0清单,正确审核BOM5称命名,物料规 格并依据工程师提供的BOI清单录入或修改系统BOIM 3.1.2研发工程师从系统中打印BOM审核核准后送标准化文管中心发行。 3.2工程技术部 各分厂技术工程部依据本规范作业指导书正确命名物料名称并编制分厂物料BO清单3.3 标准化文管中心 对所有需发行的BOI等文件清单,监督督导正确执行本命名规范 4.定义 4.1名称-对物料属性,现状的描叙 4.2规格-物料型号,材料,外形尺寸大小,电器性能参数等定义 5.BOM物料命名描述作业规范 此规范作业未涵盖所有产品系列,对于未涵盖物料名称以及规格命名作业准则按照类别从大范围到小范围依次写出 5.1机构件,五金件以及其它生产线消耗性辅助物料

铝_W35*H22*T11_双肋6*8_M3*1_ 脚① 2_32mm 材质宽高厚一形状螺纹孔孔数引脚直径脚距6 散热片

5.2光源类产品

5.3电阻-照明电子常用电子元器件 5.3.1 电阻器的标称阻值系列:【电阻器的的标称阻值数系及标示方法】 431.1 电阻的标称阻值分为E6 E12、E24 E48 E96 E192六大系列,分别 以允许偏差为土20% ± 10% ± 5% ± 2% ± 1唏口土0.5%来确定电阻器标称值。 其中E24系列为常用数系,E48 E96 E192系列为高精密电阻数系,普通电器设备一般不常采用。 E24 数系标称值:(以±5%M差确定)1.0、1.1、1.2、1.3、1.5、1.6、1.8、2.0、

元素定义

元素定义: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这里,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 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H氕、D氘(又叫重氢)、T氚(又叫超重氢); :同位素同属于某一化学元素,其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原子核也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但却有不同数目的中子。例如氕、氘和氚,它们原子核中都有1个质子,但是它们的原子核中分别有0个中子,1个中子及2个中子,所以它们互为同 铀(Uranium)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元素,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锕系,化学符号为U,原子序为92。每个铀原子有92个质子和92个电子。自然界中的铀铀的天然同位素组成为:238u:自然丰度99.275%,原子量238.0508,半衰期4.51X109a 235U:自然丰度0.720%,原子量235.0439,半衰期7.00X108a 234U:自然丰度0.005%,原子量234.0409,半衰期2.47X105a 因此238U的丰度最高.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铀-238,铀-235,和微量的铀-234。丰度最高的同位素是铀-238 铀的同位素中谁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 当然是U-235,反应堆里还有大量的U-238在外层,内部的U-235裂变后产生的多余中子会让U-238获得中子变为U-239,但由于不稳定衰变后就会形成Pu-239——同样可以用来造原子弹,这样就等于消耗掉U-235反而核材料还会变多,但却不能用于反应堆 1939年,美国加州大学的核物理学家麦克米伦(E. M. McMillan)在研究铀核裂变时,为测量裂变碎片的路程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他拿一叠锡箔纸,在最上一张放了薄薄一层氧化铀,并用回旋加速器靶体所产生的快中子流照射。然后,用盖革计数器测量每张锡箔纸的辐射强度。原以为,有氧化铀薄层的阻挡,辐射强度会减弱,出乎意料的是,辐射强度反而增大了。这促使麦克米伦回到费米的设想上来,“可否认为,有一些中子被铀吸收并没有引起裂变,而是进一步发生β衰变,这岂不是产生93号元素?这种同位素和裂变碎片不同,是不会飞离氧化铀的”。这时,华盛顿研究院的埃布尔森(P. H. Abelson)来到加州大学,判明它是铀的同位素经过β辐射嬗变产物,其半衰期为2.3天。该核反应是 他们仔细地研究了这种粒子,指出它是第93号元素的同位素,是一种超铀元素。他们把这种元素命名为镎(Neptunium,元素符号是Np)。这来源于海王星(Neptune)一词,而海王星的轨道是在天王星(Uranus)轨道之外(铀是以天王星命名的)。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92。属ⅢB族锕系放射性元素,元素符号U。天然铀含234U、235U 和238U三种同位素。不同富集度的铀可分别用于制成核燃料、核武器装料、穿甲弹和装屏蔽材料

化学元素故事集锦

化学元素名称趣谈 在给化学元素命名时,往往都是有一定含义的,或者是为了纪念发现地点,或者是为了纪念某个科学家,或者是表示这一元素的某一特性。例如,铕的原意是“欧洲”。因为它是在欧洲发现的。镅的原意是“美洲”,因为它是在美洲发现的。再如,锗的原意是“德国”、钪的原意是“斯堪的那维亚”、镥的原意是“巴黎”、镓的原意是“家里亚”,“家里亚”即法国的古称。至于“钋”的原意是“波兰”,虽然它并不是在波兰发现的,而是在法国发现,但发现者居里夫人是波兰人,她为了纪念她的祖国而取名“钋”。为了纪念某位科学家的化学元素名称也很多,如“钔”是为了纪念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锔”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锘”是为了纪念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等。 为了表现元素某一特性而命名的例子则更多、更常见。象铯(天蓝)、铷(暗红)、铊(拉丁文的原意为刚发芽的嫩枝,即绿色)、铟(蓝靛)、氩(不活泼)、氡(射气)等等。此外,如氮(无生命)、碘(紫色)、镭(射线)等,也是根据元素某一特性而命名的。 秦始皇幻想帝位永在,龙体长存,日思长生药,夜作金银梦。于是各路仙家大炼金丹,他们深居简出于山野之中,过着超脱尘世的神仙般生活。炼丹家以丹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等为原料,开炉熔炼。企图制得仙丹,再点石成金,服用仙丹或以金银为皿,均使人永不老死。西文洋人也仿效于暗室或洞穴,单身寡居致力于炼金术。一两千年过去了,死于仙丹不乏其人,点石成金出终成泡影。金丹太徒劳无功而销声匿迹。中外古代炼金术士毕生从事化学实验,为何中一事无成?乃因其违背科学规律。他们梦想用升华等简单立法改变贱金属的性质,把铅、铜、铁、汞变成贵重的金银。殊不知用一般化学立法是不能改变元素的性质的。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种原子的总称,而原子是经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却不能再分。随着科学的发展,今天“点石成金”已经实现。1919处英国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元素使氮变成了氧。1941年科学家用原子加速器把汞变成了黄金-人造黄金镄(一百号元素)。1980处美国科学家又用氖和碳原子高速轰击铋金属靶,得到了针尖大的微量金。金丹术士得知今人之丰功伟绩,在天之灵出会自觉羞愧的。 硫酸铜(CuSO4)的妙用 烈日炎炎的夏天,当你纵身跳入淡蓝淡蓝的游泳池中游泳,你是否知道,这水池中的水就是很稀的硫酸铜溶液,它用来杀灭众多游泳者身上带进来的细菌,以保证所有游泳者的健康。 在医学上,硫酸铜还用来做呕吐剂。当你吃了什么脏东西或误服了什么毒物,医生常用硫酸铜催吐。 或许你最感兴趣的是硫酸铜还是一种有效的防鲨药呢! 要说防鲨药还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法西斯为了妄想霸占整个世界,把战争的火焰烧到欧、亚两大洲,在大西洋、太平洋上的海战也空前的残酷。在海战中敌我双方都有大批舰只被对方击沉,船上幸存的指战员、士兵纷纷弃舰逃命。但是这些亡命者仍然很难逃出死神的追杀,因为在海洋里还有很多饥饿的鲨鱼在等待着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官兵能够免遭鲨鱼的围攻、吞灭,美国政府就号召全国有识之士都来研究防鲨的药品,许多科学家和各界人士纷纷响应,投入了以药防鲨的实验。 当时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大师名叫海明威,也在自己熟悉的海域里圈起了一快海面,做起了药防鲨的实验。他把含有硫酸铜和不含硫酸铜的诱饵互相交错地布置在海面

施工图编制顺序及命名规则2

施工图编制顺序及命名规则 1.封面 2.图纸目录表 3.设计说明(一) 4.室内装修材料表 5.室内装修做法表 6.室内装修门窗表 7.平面分区图(适用于大型工程) 8.一层平面原况图(含梁及梁底高及设备管线底高) 9.一层平面布置图(含房间名称及编号,门窗编号,标高,立面索引) 10.一层隔墙定位图(含新砌及拆除隔墙) 11.一层装修尺寸图(含固定家俱及装饰尺寸) 12.一层装修地坪图(含地埋灯光) 13.一层家具灯位图(现场制作家俱及固定家具索引及壁灯台灯位置) 14.一层顶面布置图(顶面装修用材及标高)注:如有大样图不在总图标注 15.一层顶面安装图(含灯具,设备开口定位尺寸及图例)注:如有大样图不在 总图标注 16.一层开关插座图(含开关插座及特殊设备功率) 17.二层··· 18.1F01门厅平面大样图 19.1F01门厅顶面大样图 20.1F01门厅立面图(含开关插座壁灯活动家俱设备为虚线) 21.大样详图 22.2F01··· 23.现场制作家具详图 另提供: ①采购家具清单 ②洁具清单 ③艺术品陈列清单 ④绿化陈列清单 (应标明品名,规格,款式,产家,安装尺寸及注意事项)

施工图详细要求 建筑原况平面图:a. 表达出原建筑的平面结构内容,绘出隔墙位置与空间关 系和竖向构件及管井位置等,绘制深度到建施为止。 b. 表达出建筑轴号及轴线间的尺寸。 c. 表达出建筑标高 总平面布置图: a. 表达出完整的平面布置内容全貌,几个区域之间的互相 联系关系 b. 表达建筑轴号及轴号间的建筑尺寸。 c. 表达各功能的区域位置及说明。说明用阿拉伯数字或分区 编号,并在图中将每一个编号的具体功能以文字注明。 d . 表达出装修标高关系。 e. 总图中除轴线尺寸外,无其他尺寸表达,无家具灯具编号 和材料编号。 总隔墙图: a. 表达按室内设计要求重新布置的隔墙位置,以及被保留的原建筑隔墙位置。 b. 原墙拆除以虚线表示。 c. 表达出门洞、窗洞的位置及尺寸。 d .表达出隔墙的尺寸定位。 e. 表达出各地坪装修标高的关系。 平面布置图: a. 详细表达出该部分剖切线以下的平面空间布置内容及关系。 b.表达出隔墙、隔断、固定家具、固定构件、活动家具、窗帘。 c. 表达出该部分详细的功能内容、编号及文件注释。 d.表达出活动家具及陈设品图例 e. 表达出电脑、电话、灯光灯饰的图例。 f. 注明装修地坪的标高。 g. 注明本部分的建筑轴号及轴线尺寸。 h. 以虚线表达出在剖切位置线之上的,需强调的里面内容。 平面隔墙图: a. 表达出该部分按室内设计要求重新布置的隔墙位置,以及被保 留的原建筑隔墙位置。 b.原墙拆除以虚线表示。 c. 表达出隔墙材质图例及龙骨排列。 d. 表达出门洞、窗洞的位置及尺寸。 e. 表达出隔墙的详细定位尺寸。 f. 表达出建筑轴号及轴线尺寸。 g. 表达出各地坪装修标高关系。 平面装修尺寸图 a. 详细表达出该部分剖切线以下的平面空间布置内容及关系。 b.表达出隔墙、隔断、固定构件、固定家具、窗帘等。 c. 详细表达出平面上各装修内容的详细尺寸。 d. 表达出地坪装修标高关系。。 e. 注明轴号及轴线尺寸。 f. 不表示任何活动家具、灯具、陈设品等。 g. 以虚线表达出在剖切位置线之上的,需强调的立面内容。 平面装修立面索引图:a. 详细表达出该部分剖切线一下的平面空间布置内容及关系。

化学元素名称的由来

化学元素名称的由来

————————————————————————————————作者:————————————————————————————————日期: ?

化学元素名称的由来 1. 氢,H(Hydrogenium,[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腊语Ydor(意思是 水,演变为拉丁语就是Hydra)和Gennao(我产生)构成。 2. 氦,He(Helium),这是从日光光谱中发现的元素,所以用希腊语Helios(太阳)命 名。 3.锂,Li(Lithium),因从叶石中发现而得名,希腊语Lithos意思是石头。 4.铍,Be(Beryllium),因从绿宝石(Beryl)中发现而得名。 5.硼,B(Borum, [En]Boron),得名于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on,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on的意思是焊接。 6.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发现,得名于炭(Carbon)。 7.氮,N(Nitrogenium, [En]Nitrogen),即形成硝石的元素,由希腊语Nitron(意思是硝石,演变为拉丁语就是Nitre)得名,后缀-gen参见氢(1)。 8. 氧,O(Oxygenium, [En]Oxygen),即形成酸的元素,希腊语Oxys(酸),后缀-gen 参见氢(1)。 9.氟,F(Fluorum,[En]Fluorine),得名于萤石(拉丁语Fluor,原意是熔剂),化学成分是氟化钙。 10. 氖,Ne(Neon),来自希腊语Neon(新的)。 11. 钠,Na(Natrium),英语为Sodium,因电解苏打(Soda,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制得而得名。拉丁语Natrium意思也是苏打。 12. 镁,Mg(Magnesium),得名于苦土(Magnesia,希腊一个盛产苦土的地方)。 13.铝,Al(Aluminium),得名于明矾(拉丁语Alumen,原意是具有收敛性的矾),化学成分是硫酸铝钾。 14. 硅,Si(Silicium, [En]Silicon),得名于石英玻璃(Silex)。 15.磷,P(Phosphorus),因会发出冷光而得名,由希腊语Phos(光)和Phoros(带来)构成。 16.硫,S(Sulfur),古代就已发现,因其晶体程黄色而得名(梵语Sulvere,意思是鲜黄色)。 17. 氯,Cl(Chlorum,[En]Chlorine),以氯气的颜色绿色而得名,希腊语Chloro s意思是绿色。 18. 氩,Ar(Argon),来自希腊语Argon(懒惰)。 19.钾,K(Kalium),英语为Potassium,因电解木灰碱(Potash,化学成分是碳酸钾)制得而得名。拉丁语Kalium意思也是木灰碱。 20. 钙,Ca(Calcium),得名于石灰(Calx)。 21.钪,Sc(Scandium),因其发现者是瑞典人,为纪念他的祖国(Scandina via,斯堪的纳维亚)而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