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基本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基本公式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times;时间;路程divide;时间=速度;路程divide;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times;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相遇问题:(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相遇问题:(环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
追及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divide;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追及问题:(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击时间
追及问题:(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times;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times;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divide;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divide;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列车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流水问题:流水速度+流水速度divide;2 水速:流水速度-流水速度divide;2
总结:各种不同的公式大家还熟悉吗?上文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基本公式”,相信大家都能学会。
阅读本文的考生还阅读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植树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相遇问题
四年级数学公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四年级 gt; 数学 gt; 四年级数学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掌握一些重要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四年级数学中常见的公式吧。
一、四则运算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例如:3 + 5 = 5 + 3 = 8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比如:(2 + 3) + 4 = 2 +(3 + 4) = 9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举例:2 × 3 = 3 × 2 = 6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例如:(2 × 3) × 4 = 2 ×(3 × 4) = 24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 + b)×c = a×c + b×c比如:(2 + 3)×4 = 2×4 + 3×4 = 20二、面积公式1、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用字母表示为:S = a × b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5 厘米,宽是 3 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5×3 = 15 平方厘米。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用字母表示为:S = a × a = a²比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 4×4 = 16 平方厘米。
三、长度单位换算1 千米= 1000 米 1 米= 10 分米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例如,如果要把 5 千米换算成米,就是 5×1000 = 5000 米。
数学公式小学四年级

数学公式小学四年级数学是一门既有趣又挑战的学科,而数学公式则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学生将开始接触更多的数学公式。
本文将探讨一些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的数学公式。
一、加法公式加法是小学四年级的基本运算之一。
以下是几个加法公式的例子:1.两个数相加:a + b = c 例如:2 + 3 = 52.三个数相加:a + b + c = d 例如:2 + 3 + 4 = 93.数字的合计:a + (b + c) = d + c 例如:3 + (4 + 2) = 3 + 6二、减法公式减法是另一个重要的运算,也是小学四年级的基础内容。
以下是几个减法公式的例子:1.两个数相减:a - b = c 例如:5 - 2 = 32.三个数相减:a - b - c = d 例如:8 - 3 - 2 = 33.数字的差:a - (b - c) = d + c 例如:10 - (6 - 2) = 10 - 4三、乘法公式乘法也是小学四年级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一些乘法公式的例子:1.两个数相乘:a × b = c 例如:3 × 4 = 122.三个数相乘:a × b × c = d 例如:2 × 3 × 4 = 243.数字的乘积:a × (b × c) = d × c 例如:5 × (2 × 4) = 5 × 8四、除法公式除法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被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以下是一些除法公式的例子:1.两个数相除:a ÷ b = c 例如:8 ÷ 4 = 22.三个数相除:a ÷ b ÷ c = d 例如:24 ÷ 4 ÷ 3 = 23.数字的商:a ÷ (b ÷ c) = d × c 例如:16 ÷ (4 ÷ 2) = 16 × 2五、小数公式在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小数的概念和运算。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四年级公式大全范文

一、数的加减运算公式:1.加法公式:a+b=b+a2.减法公式:a-b=-(b-a)3.加法逆元公式:a+(-a)=0二、数的乘法公式: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b)+(a×c)三、数的除法公式:1.除法运算符性质:a÷b=a×(1/b),当b≠02.除法分配律:(a+b)÷c=(a÷c)+(b÷c),当c≠0四、数的幂次公式:1.幂次乘法公式:a^m×a^n=a^(m+n)2.幂的乘方公式:(a^m)^n=a^(m×n)3.幂次除法公式:a^m÷a^n=a^(m-n)4.乘方的除法公式:(a÷b)^m=a^m÷b^m5.乘方的分组公式:(a×b)^m=a^m×b^m6.幂次的分配律:(a+b)^n=a^n+b^n,当n=2或n=3五、分数公式:1.分数加法公式:a/b+c/b=(a+c)/b2.分数减法公式:a/b-c/b=(a-c)/b3.分数乘法公式:(a/b)×(c/d)=(a×c)/(b×d)4.分数除法公式:(a/b)÷(c/d)=(a×d)/(b×c)六、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米与千米换算公式:1千米=1000米2.米与分米换算公式:1米=10分米3.分米与厘米换算公式:1分米=10厘米七、面积单位换算公式:2.平方米与平方分米换算公式: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换算公式: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八、体积单位换算公式:2.立方米与立方分米换算公式: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3.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换算公式: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九、时间单位换算公式:1.小时与分钟换算公式:1小时=60分钟2.小时与秒钟换算公式:1小时=3600秒钟3.分钟与秒钟换算公式:1分钟=60秒钟十、温度单位换算公式:1.摄氏度与华氏度换算公式:℉=℃×9/5+322.摄氏度与开氏度换算公式:K=℃+273.15。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四则运算公式:1.加法公式:a+b=c2.减法公式:a-b=c3.乘法公式:a×b=c4.除法公式:a÷b=c二、整数公式:1.整数的加法公式:a+b=c2.整数的减法公式:a-b=c3.整数的乘法公式:a×b=c4.整数的除法公式:a÷b=c三、小数公式:1.小数的加法公式:a+b=c2.小数的减法公式:a-b=c3.小数的乘法公式:a×b=c4.小数的除法公式:a÷b=c四、分数公式:1.分数的加法公式:a/b+c/d=e/f2.分数的减法公式:a/b-c/d=e/f3.分数的乘法公式:(a/b)×(c/d)=e/f 4.分数的除法公式:(a/b)÷(c/d)=e/f五、倍数公式:1.n的倍数公式:n×a=b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公式:a和b的最小公倍数=(a×b)÷最大公约数(a,b)六、约数公式:1.一个数的约数之和公式:一个数的约数之和=约数1+约数2+...+约数n2.一个数的约数个数公式:一个数的约数个数=约数个数1×约数个数2×...×约数个数n七、平方与平方根公式:1.平方公式:a²=b2.平方根公式:√b=a八、倍数公式:1.n的倍数公式:n×a=b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公式:a和b的最小公倍数=(a×b)÷最大公约数(a,b)九、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1.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a的正方形的面积=a×a2.矩形的面积公式:长为a,宽为b的矩形的面积=a×b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1/2)×a×h4.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2πr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πr²。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汇总

四年级数学公式汇总一、植树问题公式间隔数=全长÷间距全长=间距×间隔数间距=全长÷间隔数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2、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3、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二)锯木问题(两段都不栽)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三)爬楼梯问题(两端都栽)楼数= 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 楼数-1(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五)方阵问题(棋盘棋子数目)1、棋盘最外层棋子数:每边棋子数×4-4 或者(每边棋子数-1)×42、棋盘总棋子数:每行棋子数×每列棋子数3、方阵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4 或者(每边人数-1)×44、整个方阵的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5、多边形上摆花盆:每边摆的花盆数×边数-边数或者(每边摆的花盆数-1)×边数二、单位问题公式:质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长度: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单位面积表示:km2平方千米,cm2 平方厘米,m2 平方米长度单位字母表示:km千米、m米、dm分米、cm 厘米、mm 毫米。
四、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注: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单位换算:(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L=1000mL=1000cm3
1米(m)=100厘米(cm)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同学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厘米”通常叫“公分”。
(1厘米≈1公分)
Δ:a×a=a2 a×a×a=a3
500g=1斤1kg=2斤1000g=1kg 1吨(t)=1000kg 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里=500米
1公里=1000米1km=1000m 1元=10角1角=10分
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 1小时(时)=60分钟1天=24小时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c=a×b+b×c
乘法的结合律:(a-b)×c=a×c-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c=a×(b×c)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与与-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子×因子=积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V=S底面积×h×1/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与差问题的公式(与+差)÷2=大数(与-差)÷2=小数
▲与倍问题与差倍问题与÷(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与-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倍数与因数
0就是自然数。
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就是0,最小的奇数就是1。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与它的最大因数相等。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就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就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就是1,最大的因数就是它本身。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就
是有限的。
什么就是偶数?就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偶数) 什么就是奇数?不就是2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奇数)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就是2、4、6、8与0。
2的倍数都就是双数。
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就是5与0。
个位上就是0的既就是2的倍数,又就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与一定就是3的倍数。
注意:4的倍数一定就是2的倍数,2的倍数不一定就是4的倍数。
什么就是素数(或质数)?只有1与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什么就是合数?除了1与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
注意:1的因子只有1个(就是1)。
1既不就是素数,也不就是合数。
最小的素数就是2,最小的合数4。
没有最大的素数与合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些定义、定律、计算公式与法则
▲一、四则混与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算,就从左至右依此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与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
一个因子=积÷另一个因子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法就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
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就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如:6÷2=3,就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出6。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就是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乘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a ×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与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 ×c= a ×c+ b×c
简便计算的方法很多:如,利用上面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还可以用凑整法,分解法,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两个数的与,等都可以使计算简便。
在简便计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计算简便,就用什么方法,要灵活运用。
因子与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子不变,另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子也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两个因子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之积。
如果一个因子扩大几倍,另一个因子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小数的意义:像0、7,0、45,0、025,0、107……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就是“10”。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从左到右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上的数较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较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小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