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程序.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构筑物,其施工工艺流程十分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首先,进行场地准备。
在进行灌注桩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场地、确定桩位、标定桩轴线等。
这一步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其次,进行桩孔钻掘。
桩孔的钻掘是灌注桩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钻孔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机械,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孔径和孔深的控制。
接着,进行桩孔清理。
钻孔完成后,需要对桩孔进行清理,清除孔底的泥浆和杂物,确保桩孔内壁清洁。
然后,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预埋在桩孔内的钢筋笼,并进行准确的安装,保证钢筋笼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要求。
接下来,进行混凝土灌注。
当桩孔准备就绪后,进行混凝土的
灌注。
在灌注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确保混凝土
的质量和密实度。
最后,进行桩顶处理。
当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对桩顶进行处理,确保桩顶的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场地准备、桩孔钻掘、桩
孔清理、钢筋笼制作和安装、混凝土灌注以及桩顶处理。
每个环节
都至关重要,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灌
注桩的质量和安全。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㈠、编制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范》JGJ46—20058、《建筑机械运用平安技术规程》JGJ33—2001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0、《场界噪音标准》GB/T12523—1990㈡、编制原则1、针对本工程特点,结合我公司同类和类似工程施工阅历,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和忠实服务业主的宗旨编制施工方案。
2、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经济牢靠的原则。
3、实行信息化管理,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范围严密监控,坚持动静结合的科学管理原则。
二、工程概述㈠、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哈平路和朝阳道口交汇处,建设单位为哈尔滨市动力区黎明镇朝阳村委会。
,设计单位为哈尔滨中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包单位为鼎城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本工程基础接受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面平均在基坑底面-6m处。
(详细数据详见下表)。
桩端进入第十层层1m ,总桩数291根。
㈡、地质概况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施工组织四、施工方法㈠、施工准备1、三通一平⑴、平整场地:施工场地平整,便于机械行走。
⑵、施工用水:施工用水主要用于搅拌水泥浆和混凝土养护。
⑶、施工用电:施工现场昼夜施工,故施工现场夜间照明需保证施工正常亮度,所需用电量较大,现场配备315KVA空开1个。
钻机1台110×1=110kW电焊机4台10×4=40kW砼泵1台1×110=110KW帮助电量50 KW总用电量P =110+40+110+50=310kW2、技术准备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起先进行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分为内业技术准备和外业技术准备。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方法,主要用于支撑大型建筑物或者土木工程的基础。
它通过将混凝土注入已经打好的钻孔中,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在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1. 绘制工程施工图纸,确定灌注桩的位置和尺寸;2. 确定施工现场,并进行场地清理和平整;3. 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打桩机、钻机、泵车等;4.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确定地质条件和钻孔的深度。
二、钻孔阶段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之后,开始进行钻孔工作:1. 根据设计要求,利用钻机在预定位置逐层钻孔,直到达到所需深度;2. 在钻孔过程中,需要不断排除钻屑和泥浆,保持清洁的钻孔;3. 如果钻孔遇到困难,如遇到岩石层或者土层不均匀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清孔阶段在钻孔完成后,需要进行清孔操作,以确保孔内干净,并为注入混凝土做好准备:1. 利用清孔器具对孔内进行清理,将孔底和孔壁的泥浆、碎屑等物质清理干净;2. 检查孔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孔的直径、垂直度等。
四、钢筋布置阶段完成清孔后,开始对钻孔进行钢筋布置:1. 根据设计要求,在钻孔中安装钢筋笼,以增加灌注桩的承载力;2. 钢筋笼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严密结实,确保在注入混凝土时不会发生变形或位移。
五、混凝土灌注阶段完成钢筋布置后,可以开始进行混凝土的灌注:1. 在灌注桩的顶部设置混凝土输送管道,并连接泵车;2. 开始注入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逐渐将混凝土灌注至桩顶;3. 在注浆过程中需要不断振捣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充实均匀、无空洞。
六、养护阶段完成混凝土灌注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养护:1. 在混凝土刚浇注完成后,对桩顶进行养护,防止其龄期过早干燥;2. 根据混凝土的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
七、验收阶段在养护期结束后,对灌注桩进行验收:1. 检查灌注桩的外观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 进行载荷测试,以验证灌注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为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正常、安全运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特制定此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凡不符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一律禁止高处作业;悬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3.高处作业人员的原则,必须先检查部位的安全可靠性,然后再进行施工。
4.六级以上强风地区不宜进行桩基作业。
5.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前应检查桩位、桩基持力层及邻近土体情况;
6.开钻前应清除孔口封压板杂物,桩位应再次校核;
7.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8.成孔过程中如遇较大孤石、探头石、硬黏土、地下障碍物等,应立即停钻,研究处理;
9.成孔后应及时清孔、下钢筋笼和灌注水下混凝土,防止塌孔。
干、湿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讲解

干、湿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讲解灌注桩施工图文讲解不同成孔方法:钻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套管成孔、人工挖孔灌注桩等。
一、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原理:利用原土自然造浆或人工造浆浆液进行护壁,通过循环泥浆将被钻头切下的土块带出孔外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
适用范围:地下水位较高的黏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石土及风化岩层。
分类:(1)潜水钻机钻孔:正循环排渣法、反循环排渣法(2)冲击钻机钻孔施工工艺:护筒与泥浆1、护筒(1)4~8mm钢板卷成,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mm,上部设1~2溢浆孔(2)护筒的作用钻孔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米以上。
护筒作用:①固定桩孔位置,②保护孔口,③控制桩顶标高,④保持桩孔内水压,防止塌孔,⑤导桩,⑥防治地面流水、钻孔沉渣、杂物进入孔内。
(3)护筒的埋设高出地面:400~600mm埋深:粘性土≥1米;砂土≥1.5米。
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在一条垂直线上埋设好后用粘土将护筒周围填实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通常应埋设钢护筒,以起定位、保护孔口、存储泥浆和使其高于地下水位。
钻孔灌注桩的钻头由施工作业队根据土质、以往的施工经验加工制作,通常在端部焊接合金刀头,增加耐磨性和切削土的能力。
2、泥桨(1)泥浆制备: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相对密度≥1;(2)护壁泥浆的作用①护壁;② 携泥渣;③ 冷却、润滑钻头。
(3)废泥浆的处理沉淀池沉淀:上部澄清的泥浆循环使用下部淀渣运出至弃土场施工完,沉淀至排放要求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施工要点埋设护筒: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泥浆制备:控制泥浆的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胶体率等指标。
清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控制孔底沉渣的厚度。
安放钢筋笼:避免碰壁,保持保护层厚度。
浇筑水下混凝土:用导管法浇筑,导管提升不宜过快,控制混凝土塌落度(160~220mm)。
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导管法——隔水栓,浇筑时始终保持导管埋入砼2~4米,最小埋深不小于1.5米,且不大于6米。
XX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方案)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方案)(一)、工艺流程(二)、施工工序流程示意图施工工序流程示意图(三)、施工方法1、定位放线、桩点布设为确保桩点准确、桩位易找且不容易丢失,采用钢管打孔灌注白灰,并以红钉为记号的方法布设桩位点,桩位点布设完成后要经甲乙双方共同验线、验点,并做好记录,准确无误后施工。
2、钻机就位将钻头对准预先确定好的桩位点,用桩机垂直度标尺调整垂直度。
对点时使钻头尖与桩位点垂直对准,如发现钻尖离开点位要重新调整,重新稳点,直到达到钻头尖对准桩位为止。
利用钻机的自重,把钻头压入土中。
3、钻孔清土(1)、检查钻机垂直度及桩位对点无误后开始钻进,钻进过程中根据土层的变化, 控制钻进速度,控制钻进时的电流值变化。
桩孔土采用挖掘机清理,用铲车运输到坡道位置,再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外运10公里以外。
4、钢筋笼制作安放按设计,采用经检验合格钢筋。
(1)、钢筋进场加工前应进行二次复试,并出具钢筋出厂合格证。
(2)、进场钢筋规格、数量应准确并验收,保证钢筋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老锈。
(3)、钢筋调直采用机械方法,先用调直机将盘圆钢筋进行调直,后加工。
⑷、主筋采,采用焊接连接,钢筋的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超过两个接头,接头百分率为50%,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笼直径的10do (5)、主筋接头在同一截面的距离应大于35d (主筋直径)。
加劲箍和主筋采用点焊连接。
、⑹、钢需绑扎采用双22#线,绑扎前用钢尺量好间距,用石笔在主筋上做标记,按照标记的位置进行绑扎。
绑扎时不漏扣,脱扣、松扣点不得大于整个钢筋笼绑扎数的10%,并且任一根钢筋上开扣点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6. 25倍。
钢筋笼底部做收口处理,避免钢筋笼安放时插入孔壁。
(7)、钢筋笼笼头处设置平面挡板,加工时,钢筋笼顶必须接触此平面,保证笼顶平齐。
⑻、钢筋焊接方法及接头型式钢筋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方法;(9)、为了保证钢筋笼能起吊,钢筋笼在桩顶位置设置力8钢筋吊环,具体见下图。
XX工程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方案)范本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方案)范本1、施工准备桩机进场前,应将场地进行平整,场地平整度要小于5%,对有影响施工的要协助业主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施工。
设备进场以后,临时设施、施工用电、用水等均应按施工要求到位,项目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进行桩位测量、放线定位。
进场前应对整套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禁止带故障设备进场。
同时对准备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保证材料合格后才能使用。
协助甲方及总包方作好与基桩施工相关的水、电管线布置工作,保证进场后可立即投入施工。
设备组装时应设立隔离区,专人指挥,严格按程序组装,非安装人员不得在组装区域内,以杜绝安全事故。
开工前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填写《交底记录》。
2、施工人员配置桩基工程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工序之一。
针对本场区有原有桩基础、干作业成孔桩入土长度深、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我部委派具有地基基础专业强的管理人员负责本工程的桩基施工。
并抽调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队伍组建桩基工程部,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安排下,形成独立生产能力开展工作。
施工方法、技术要求1、定位放线建设单位提供建筑物定位轴线后,双方应共同进行核查。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定位轴线,由专职测量人员按桩平面图准确无误地将桩位放样到现场,现场桩位放样采用插短钢筋加白灰点作为桩位标识。
桩位放样后经自检无误,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人员共同检验桩位合格并签字后,可进行下道工序。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首先选择适当位置打2个试桩,核对该孔位置土质与地质勘察报告是否相符,确定具体的施工程序,结合工程地质报告及打试情况,向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讲具体施工要求及保证质量、安全和进度措施。
(1)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放线定位→设备就位→测量控制→洛阳铲挖土到设计标高→桩孔、底验收→安放钢筋笼→浇筑桩混凝土→凿桩头→试验(2)施工工艺操作要点A、成孔施工○1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码头、河堤等工程领域。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的施工操作,将钢筋混凝土浆料浇注到钻孔中,并在钻孔中硬化成为一根坚实的支撑体系。
一、制定施工方案在进行灌注桩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明确桩径、桩长、桩号、桩顶标高等参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桩的布设间距和布设方式,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并进行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
二、场地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的平整和干燥。
对需要进行挖孔的地方进行标线,并确保标线的准确性。
安装好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进行钻孔进行灌注桩施工前,需要进行钻孔作业。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使用专用的钻孔设备进行钻孔作业。
钻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
钻孔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孔壁的稳定情况,如发现问题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清理孔底及钢筋加工在完成钻孔后,需要对孔底进行清理以去除杂物和泥浆。
清理孔底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加工作业。
根据灌注桩的类型和设计要求,按照钢筋加工图纸进行钢筋的剪切、弯曲和绑扎等工作。
五、安装钢筋笼完成钢筋加工后,需要将钢筋笼安装到钻孔中。
钢筋笼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与钻孔壁的间隙均匀。
钢筋笼应通过检查,并进行临时支撑,以确保在灌注混凝土时稳定。
六、浇筑混凝土在完成钢筋笼安装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搅拌站生产混凝土,并使用泵车或其他设备将混凝土输送到钻孔中。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要保证密实度和均匀度,并避免出现空洞和裂缝。
在浇筑过程中可采用振捣和震动装置,以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和减少气泡。
七、灌注桩的养护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对灌注桩进行养护。
养护过程中要保持桩体的湿润,避免在养护期内受到外界的严重影响。
养护期一般为7-14天,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