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大全共14个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必修一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1、取材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②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③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中;
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2、水解①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②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①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
②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①染:用2滴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②吸:吸去多余染色剂;③盖:盖上盖玻片。
5、观察①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② 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况。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Ps: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精华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 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生物必修一课本实验汇总大全

必修一实验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原理?(必修1P18)还原糖与斐林试剂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中加热,会生成砖红色沉淀。
2.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原理?(必修1P18)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
3.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原理?(必修1P18)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4.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方法步骤?(必修1P18)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的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 现配的斐林试剂。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5. 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方法步骤?(必修1P18~19)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
方法二:①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②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③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染色3min(苏丹IV染液中染色1min),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④观察: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影像调节清楚,换成高倍镜观察,视野中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6. 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方法步骤?(必修1P19)①向试管内注入2ml 待测的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 1ml,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7.在鉴定苹果组织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将现配的斐林试剂注入样液试管后,样液颜色呈蓝色?经水浴加热处理后,试管中的样液颜色变成砖红色沉淀颜色?8.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组成相似,斐林试剂能否用于蛋白质的鉴定?为什么?这两种试剂的使用有何区别?不能,因为两者浓度不同。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引言这份文档旨在汇总高中生物实验的内容和结果。
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档将总结几个典型的高中生物实验。
实验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对环境和生物的重要性。
实验步骤1. 将一棵绿叶植物(如豆苗)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并给予适量的水。
2. 在植物的一片叶片上涂抹一层石蕊试剂(一种测定光合作用的指示剂)。
3. 将植物置于强光下数小时后,观察石蕊试剂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涂抹了石蕊试剂的叶片会变成紫黑色,说明光合作用已经进行。
这表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实验二:果蝇的遗传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传递方式。
实验步骤1. 选取一对纯合子(纯合子是指基因型中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个体)的果蝇。
2. 交配纯合子果蝇,观察子代果蝇的遗传特征。
3. 记录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计算各表型比例和基因型比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基因型果蝇的表现型比例和基因型比例。
这说明某些特征的遗传是受到基因的支配和显性-隐性规律的影响。
实验三:细胞的酶活性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细胞中酶的活性以及酶活性受到温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若干含有不同pH值的缓冲液,分别为酶液和底物(如淀粉酶和淀粉)制备试管。
2. 将试管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反应。
3. 使用显色剂观察试管的颜色变化,颜色越深表示酶活性越高。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酶的活性最高,颜色变化最显著。
这说明细胞中的酶活性对温度和pH值敏感,合适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酶的正常活性。
总结以上是几个典型的高中生物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
高中生物课本实验

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引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用于高中生物课本实验的实验项目,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
实验一:观察细胞结构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显微镜•盖片•片玻璃•细胞标本1.将细胞标本放在盖片上,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2.盖上片玻璃,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基本组成份包括:细胞核、质网、线粒体、细胞质等。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二:测量呼吸速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呼吸速率,了解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如昆虫)•水银压力计•实验容器1.将实验动物放入实验容器中,并与水银压力计连接。
2.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水银压力计上的变化,记录压力变化的数据。
3.计算呼吸速率。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测量呼吸速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生物体的呼吸速率可能有所不同。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三:观察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水生植物(如水螅或水蕨)•需要光照和温暖环境的实验器材•实验容器1.将水生植物放入实验容器中,在适当的光照和温暖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
2.观察植物的叶片颜色变化和气泡的产生情况。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的重要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生成氧气释放到环境中。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结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高一必修一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实验1. 细胞的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的染色体: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了解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3. 细胞分裂的控制: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分裂的控制机制。
二、生物分子实验1. 蛋白质的检测:利用双苯胺法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2. 糖的检测:使用贝氏试剂检测食品中的糖含量。
3. 淀粉的检测:利用碘液检测食品中的淀粉含量。
4. 脂肪的检测:利用酚酞试剂检测食品中的脂肪含量。
三、生物基因实验1. 基因的提取:通过提取植物细胞中的DNA,观察DNA的提取过程。
2. 基因的转化: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实现基因转化。
3. 基因的扩增: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DNA进行扩增,以获得足够的DNA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四、生物生态实验1. 光合作用的观察:通过观察水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氧气释放量,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 呼吸作用的观察:通过观察动物在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了解呼吸作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3.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通过观察不同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了解各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五、遗传实验1. 食物中的遗传物质:通过提取食物中的DNA,观察不同食物中的DNA含量和特征。
2. 基因型的推测:通过观察果蝇的眼色和翅膀形态,推测果蝇的基因型,并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
3. 基因突变的观察:通过观察果蝇突变体的表型变化,研究基因突变对个体特征的影响。
六、生物进化实验1. 演化的证据:通过观察不同物种的化石和现存物种的形态特征,研究演化的证据和演化的过程。
2. 自然选择的模拟:通过模拟环境中的资源竞争和适应性选择,观察种群的变化和进化过程。
以上是高一必修一生物实验的一些知识点总结,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生物提供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通知单

高中生物实验、课时分析总计180 32 212必修一的必做实验目录1、《第1章、第2节》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2、《第2章、第1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3、《第2章、第3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第3章、第1节》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5、《第3章、第2节》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6、《第4章、第1节》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7、《第5章、第1节》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8、《第5章、第1节》影响酶活性的条件9、《第5章、第3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0、《第5章、第4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1、《第5章、第4节》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2、《第6章、第1节》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13、《第6章、第1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填表时间;2015年9 月7 日实验题目《第1章、第2节》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仪器每组;显微镜1个、载玻片3个、盖玻片若干、镊子一个、滴灌一个、清水一杯,药品每组;洋葱一头、染色剂10ml、动物细胞配制药品的要求动物细胞;鱼的红细胞,或青蛙的皮肤上皮细胞,制作方法----把青蛙养在无水的玻璃缸内2-2小时,在移入水缸中,会脱落浅灰色的透明的上皮膜.一个班级一个青蛙就够了班级做实验时间2015,9。
、、班级做实验时间高一、一9 日3 节、星期5 高一、六日节、星期高一、二9 日 6 节、星期1 高一、七日节、星期高一、三9 日7 节、星期 1 高一、八日节、星期高一、四9 日5 节、星期5 高一、九日节、星期高一、五日节、星期高一、十日节、星期仪器归还情况实验员签字;教师签字填表时间;2015年9 月14 日实验题目《第2章、第1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仪器每组;试管6个、双面大片、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各一。
药品婓林试剂、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配制药品的要求婓林试剂—甲液;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新配,乙液;0.05g/ml 的硫酸铜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备考“生物实验”易错点归纳
(1)、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
植物组织应该选择苹果、梨等应该选择白色或者近于白色的组织,而不能选择西瓜;
鉴定的糖类为可溶性还原糖,故不能选用甘蔗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
若鉴定材料中不含可溶性还原糖,则实验结果的现象应该为蓝色,而非无色,答题时切忌描述为“无色”;
斐林试剂的配制为“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且须现配现用”,注意与双缩脲试剂的先加A液,后加少量B液区分开来。
鉴定结果为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可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实验:
材料选取得是富含脂肪的花生子叶,鉴定过程中须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故而需要制片操作,若切片厚薄不均,会导致显微镜视野明暗不一;
在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前,须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便于我们区分被苏丹Ⅲ、苏丹Ⅳ染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鉴定实验:
材料选择:豆浆或者鸡蛋清(鸡蛋清须稀释,以避免试验后鸡蛋清粘附于试管壁上,不易清洗)
试剂配制:先加1~2mL A液,再加1~2滴B液。
实验原理:Cu(OH)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故而加热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引发的蛋白质变性之后的物质,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络合反应)
实验拓展: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使其充分反应过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仍能够发生紫色络合反应;将蛋白质+蛋白酶+多肽酶混合反应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结果依旧为紫色。
【原因?】
(4)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
材料:黑藻(它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为什么?)
(5)观察细胞内的线粒体: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什么不选择绿色植物细胞?)
试剂:健那绿试剂(染成蓝色)
细胞活性: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活性,故而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须滴加生理盐水(等渗溶液),而不能滴加蒸馏水;
(6)观察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
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重要操作:HCl的作用:①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DNA和蛋白质分开,便于染色剂染色;
试剂:吡罗红(RNA,故而细胞质被染成红色);甲基绿(DNA,故而细胞核被染成绿色)
(7)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实验材料:植物的成熟细胞(不能选用根尖分生区和动物细胞)【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细胞壁;第二有成熟大液泡】课本选用的实验材料为洋葱鳞茎外表皮(其液泡含有紫色色素,易观察);
通透性比较:细胞膜、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故而质壁分离时,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液体为——外界溶液;
重要概念: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物质我们统称为原生质层;
与渗透装置相比,原生质层就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而非细胞膜相当
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
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细胞外液>细胞液,故而细胞原生质层失水皱缩。
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①细胞仍具有活性;②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内液浓度。
此时细胞吸水膨胀。
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归纳:
①细胞已经死亡(死亡原因——实验中试剂的浓度、处理的时间)
②细胞外液仍大于细胞内液
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应用:①判定细胞死活;②在不破坏细胞结构的前提下,测定细胞液的浓度;③比较不同溶液的浓度;④比较不同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质壁分离实验的知识点拓展:①补充矿质元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画出曲线图);
②观察细胞内的线粒体试验中生理盐水(等渗溶液的作用)
③对考试试题中的“浓度”“稀释”等字眼的把握,一定要联想到“细胞在此浓度下是否吸水或失水”
④细胞膜的提取实验、血红蛋白的提取实验、DNA的提取试验中,使动物细胞破裂采用的方法就是将相应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细胞吸水涨破。
(8)细胞膜的提取实验:
材料: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原因:排除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影响)
处理方法:将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其破裂,释放出内容物
(9)酶的特性:
Ⅰ.酶具有高效性:
底物:H2O2溶液(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之一,在试验中需遵循等量原则)
实验组:在一定量H2O2中滴加适量肝脏研磨液
对照组:在等量H2O2溶液中滴加等量(相对肝脏研磨液而言)FeCl3溶液
结果描述:实验组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或者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数量更多)
Ⅱ.酶的专一性:
实验一:底物:淀粉溶液
实验组:淀粉酶
对照组:蔗糖酶
实验结果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实验二:酶:淀粉酶
实验组底物:淀粉
对照组底物:蔗糖
实验结果检测试剂:斐林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特别提醒:】实验一的检测试剂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实验二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Ⅲ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高温导致酶失活(不可恢复)
②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失活(不可恢复)
③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的判定:必须是曲线图的“折点”
④实验流程:
探究酶的最适pH值或者温度时,要注意相应的梯度设置,即遵循对照组原则;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始终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在操作顺序上应先设置好相应的条件——即温度梯度、pH梯度之后,再添加酶Ⅳ影响酶触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物浓度酶量反应温度pH值生成物的积累量
Ⅴ可逆反应的判定: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为可逆反应,其原因是相互转化过程中用到的酶不同
(10)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Ⅰ.实验装置:
Ⅱ.试验中常采用的无氧操作:
煮沸的蒸馏水(除去水中溶氧)、滴加植物油(隔绝空气)
Ⅲ.对无氧呼吸产物的检测:
CO2:Ca(OH)2溶液(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溴麝香草酚兰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由橙黄色变为灰绿色
(11)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实验原理区分:分离实验原理: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提取实验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的扩散的快,溶解度小的扩散的慢
提取实验中所加试剂及其作用:
CaCO3 的作用:保护色素【不加的结果:提取液颜色变浅,分离得到的最下面的两个条带变窄或者缺失】
SiO2的作用:使研磨充分【不加的结果:提取液颜色变浅,分离得到的条带均变窄】
无水乙醇(或丙酮)的作用:提取色素(注意:考试时喜欢在这个地方将其错误的改为分离色素)
分离实验的操作细节:①滤纸条须剪去两个角,目的是使层析的前沿线保持水平;
②层析划线须细、直、齐;
③层析过程中层析液不得浸没滤液细线;
④层析过程中需加盖,目的是避免层析液的挥发;
分离及提取实验易混点:
混淆两者的原理、试剂及作用搭配。
如试题选项里将层析液的作用描述为提取色素,考试须看清再作答。
(12)色素的光吸收图谱:
叶绿素a、b: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叶黄素、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以上色素对绿光的吸收值最低,故大棚不宜选择绿色薄膜,而最好选择无色或者白色的薄膜。
(13)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增大;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变小
【拓展:】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注意看清效率、速率】(14)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材料:根尖分生区【区别:根尖成熟区】
操作流程:根尖培养——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染色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特别提醒】:1.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到根尖细胞持续进行的分裂;
2.本实验中盐酸的解离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而非固定;固定是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试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染色体形态,以便于观察;
3.注意实验流程:解离后是先漂洗,以避免盐酸处理时间过长破坏细胞结构,然后才染色,而非先染色,再漂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