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成本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头孢哌酮钠和头孢曲松钠对小儿痢疾治疗的价值研究

头孢哌酮钠和头孢曲松钠对小儿痢疾治疗的价值研究

头孢哌酮钠和头孢曲松钠对小儿痢疾治疗的价值研究发表时间:2019-07-24T16:30:11.86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作者:李元方[导读] 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痢疾的效果优于头孢曲松钠,能更好地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湖南省浏阳市妇幼保健院 410300【摘要】目的:研究头孢哌酮钠和头孢曲松钠对小儿痢疾治疗的价值。

方法: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痢疾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对照组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试验组使用头孢哌酮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痢疾的效果优于头孢曲松钠,能更好地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小儿痢疾;治疗价值小儿痢疾是儿童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通常在夏秋两季多发,患儿发病前的潜伏期通常在数小时到几天,发病后病情发展较快且较为严重。

痢疾属于中医病名,其通常是因为外受湿热疫毒之气而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内所致,西医病理研究则表明痢疾是由细菌感染所致[1]。

痢疾对患儿的威胁通常以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为主,患儿在病情严重且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将会导致其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抗生素是西医治疗小儿痢疾的常用药物,其中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素的应用较多。

本研究对头孢哌酮钠与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痢疾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痢疾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对照组患儿男23例,女17例,年龄1~11岁,平均(4.82±1.14)岁。

试验组患儿男22例,女18例,年龄10个月~11岁,平均(4.73±1.22)岁。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在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价值

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在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价值

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在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价值发布时间:2023-03-02T11:05:48.2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月20期作者:李华杨[导读]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在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价值李华杨(江苏省沭阳县仁慈医院;江苏沭阳223600)【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探讨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在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肠炎患者76例,通过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头孢克洛治疗,给予治疗组患儿头孢克肟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症状改善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IL-8、TNF-α、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在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治疗中有更为积极的疗效,能够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提高身体素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广泛用于临床。

【关键词】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小儿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肠炎是由于细菌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导致肠道感染引起的肠炎,常有腹泻、呕吐等临床表现[1]。

该病属于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常发于2岁以上的儿童,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对患儿进行治疗,但由于长期服用抗生素会导致机体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从而导致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2]。

基于此,本研究将综合分析探讨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在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价值,望提出可供参考的依据,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肠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男患儿18例,女患儿20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54±2.64岁)和治疗组(38例,男患儿20例,女患儿18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33±2.19岁)。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398・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第23卷第6期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疗效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科(上海200127)王希华周莎蔡虹蔚【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606(2005)06-398-02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由于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及小儿生理特点,决定了抗生素使用的局限性,治疗药物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

头孢克肟为第3代口服头孢菌素,已用来治疗多种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证实其安全、有效。

国内用该药治疗细菌性腹泻病的报道较少。

我们使用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病,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入选标准:①急性腹泻,每日腹泻次数≥3次,稀便或水样便,有或无粘液、脓血。

无呕吐或呕吐轻。

②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HP,有或无红细胞。

③未用过其他抗生素。

2.排除标准:入选前72h内已应用其他抗菌药物者,危重患儿或因呕吐等不能口服给药者;入选后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者;失访者。

二、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4年7~9月间我院肠道门诊患儿。

分为头孢克肟治疗组(治疗组),阿莫西林/棒酸治疗组(对照组)。

符合入选标准,完成疗程,资料完整的病例84例。

治疗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4个月~12岁,其中4个月~1岁19例,~3岁12例,~6岁7例,~12岁11例。

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个月~12岁,其中4个月~1岁12例,~3岁10例,~6岁7例,~12岁6例。

两组病例治疗前病程为8h~7d,其中病程3d以内者80%;腹泻次数≥3次/d,稀便或水样便,有或无粘液、脓血,大便镜检白细胞≥10/ HP;有发热者78.5%;部分患儿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无脱水或轻度脱水。

治疗组中粪培养阳性18例,其中福氏志贺菌10例,宋内志贺菌6例;鼠伤寒沙门菌和斯坦利沙门菌各1例。

对照组粪培养阳性12例,其中福氏志贺菌7例,宋内志贺菌5例,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

两种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成本及效果分析

两种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成本及效果分析

两种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成本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并评价头孢他美酯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有效性、安全性和药物经济学意义。

方法将106例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病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头孢他美酯组和头孢克肟组进行治疗,利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成本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治疗方案的显效率分别为73.58%和64.15%,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和92.54%,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头孢他美酯组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头孢克肟组。

结论头孢他美酯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经济效果优于头孢克肟。

【关键词】头孢他美酯; 头孢克肟; 小儿细菌性腹泻病; 成本-效果分析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使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如何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对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减轻患儿痛苦及患儿家庭经济负担等均有现实意义。

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我们对头孢他美酯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病进行成本-效果对照分析,以期为临床选择疗效高、成本低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入选标准①急性腹泻,每日腹泻次数>3次,稀便或水样便,有或无粘液、脓血。

无呕吐或呕吐轻;②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HP,有或无红细胞;③未用过其它抗生素,或连续使用其它抗生素3d以上无效者。

1.1.2排除标准入选前连续应用其他抗菌药物不足72h者;危重病人或因呕吐等不能口服给药者;入选后又使用其它抗菌药物者;失访者。

1.2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6年1至12月我院儿科门诊患儿。

符合入选标准,完成疗程和随访,资料完整的共106例(具体见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病程均为3d以内,腹泻次数≥3次/d,稀便或水样便,有或无粘液、脓血,大便镜检白细胞≥10个/HP;有发热者占76.42%;部分患儿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无脱水或轻度脱水。

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

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
糖浆 ( 2 5 ) ( 0 o ) 结 论 6 . N , < 。 1 缓解 迅 速 , 无 不 良反 应 , ~种 简单 且 经 济 的 方 法 。 且 是 关 键 词 : 头孢 克 洛 ; 头孢 克肟 ; /J, 急 性 细 菌 性 肠 炎 J t , ;
中 图 分 类号 : 7 . 1 R9 8 1 文 献标 识码 : A
③ 未用过 其它抗 生素 。
排 除标 准 : ①患 儿 因呕 吐 或病 情 危重 不 能 口服 给
药者 ; ②人 选前 7 h内 已应用 其它 抗 生素 药 物 或 止泻 2 剂者 ; 入选后 同 时又使用 其它抗 生素 药物 者 ; 以往 ③ ④ 有头孢 类抗 生素过 敏史者 ; ⑤各 种原 因 中断治疗 者 ; ⑤
长期 占据疾病 致死原 因的 第一位 。 由于细菌 耐药 的不
将上 述 病 例随 机分 两 组 , 头孢 克 洛对 照 组 4 8例 , 其 中男性 2 7例 , 性 2 女 l例 , 龄 4个 月 ~l 年 3岁 , 给予
头 孢克 洛干 糖 浆 ( 商品 名 : 刻 劳 , 州礼 来 制药 有 限 希 苏 公 司生 产 ) 每 日 2 mg k , 三 次 口服 ; 孢 克肟 观 , 5 /g 分 头 察组 4 9例 , 中男 2 其 9例 , 2 女 0例 , 龄 3个 月 ~ 1 年 3 岁, 给予头 孢克肟 干糖 浆 ( 品名 : 福 素 , 商 世 广州 白云 山 制 药 股份 有 限公 司 生产 ) ~ 7 / g 分二 次 口服 , 6 mg k , 两

S 4・
中 国抗 生 素 杂 志 2 0 08年 1 1月第 3 卷 第 1 期 3 1
文 章 编号 : 0 l 8 8 ( 0 8 1 - 0 4 0 l 0 一 6 9 2 0 ) 10 S — 2炎 疗 效 观 察 L

小儿细菌性腹泻应用蒙脱石散与头孢唑肟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儿细菌性腹泻应用蒙脱石散与头孢唑肟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儿细菌性腹泻应用蒙脱石散与头孢唑肟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究小儿细菌性腹泻应用蒙脱石散与头孢唑肟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将收治的120例小儿细菌性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儿。

给予对照组采用调整饮食、口服黄连素、补液等常规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蒙脱石散与头孢唑肟钠的方法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1.67%),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用蒙脱石散与头孢唑肟钠的方法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优于调整饮食、口服黄连素、补液等其他常规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的时间,可以广泛使用。

标签:蒙脱石散;头孢唑肟钠;小儿细菌性腹泻;临床效果小儿细菌性腹泻为感染性腹泻的一种,是儿科常见病,常引发儿童不同程度的腹泻伴发热[1]等。

其侵袭的主要细菌有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等,常用的方法是应用抗菌素治疗,但现如今抗菌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因此,笔者对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细菌性腹泻患者采用蒙脱石散与头孢唑肟钠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过程与结果叙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细菌性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男68例,女52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5.3±4.8)。

1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泻,排除对蒙脱石散和头孢唑肟钠等药物过敏的患者。

其中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年龄(6.1±4.0),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年龄(4.9±4.1)。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20例患者家属均对药物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细菌性腹泻效果分析

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细菌性腹泻效果分析
维普资讯
20 年 7 08 月第 4 卷第 2 期 6 1

药物 与 临床 ・
头孢曲 钠治疗儿童 性腹泻 松 细菌 效果分 析
洪 淑芳
( 浙江省浦江县妇幼保健 院, 浙江浦江 3 2 0 ) 2 20 【 要】目的 观察头孢 曲松钠治疗儿童细 菌性腹泻 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将我 院 1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摘 0 及对照组 , 对照组服用氨苄青霉素 , 治疗组静 脉滴 注头孢 曲松钠 , 比较两组 疗效。结果 治疗组 的有效率 、 退热 时间、 腹泻停 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 ) P< .5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 良事件 。结论 头孢 曲松钠治疗z J 细菌性腹泻病 , JL , 疗效显 著, 使用方便 、 安全且价格低廉 , 值得推荐作为治疗z J轻 中度急性细菌性腹泻病 的首选药物。 JL , 【 关键词】头孢 曲松钠 ; 儿童 ;细菌性腹泻
粘 液 、 血 , 呕 吐 或 呕 吐 轻 ;2 大 便 常 规 镜 检 白 细 胞 ≥ 1 脓 无 () 0个
/ P 有 或无红细胞 ;3 未用过 其他抗生素 ; 5 H , () 男 8例 , 4 女 2例 ; 年龄 6 月 ~1 岁 , 中 6个月 ~1 3 例 , ~3岁 2 , ~ 个 1 其 岁 8 1 5例 3 6岁 1 4例 , 6~1 岁 2 1 3例 ;病程均在 3d以内 ;5例有发 热症 7 状, 部分患儿 有呕吐 、 痛 、 腹 里急后重 、 无脱水或 轻度脱水 ; 粪便 培养 阳性者 5 例 , 5 其中福 氏志贺菌 2 9例 , 氏志贺菌 1 , 宋 7例 鼠
3 讨论
在 我 国 感 染 性 腹 泻 病 在 5岁 以 下 z J 中 属 常 见 多发 病 , J L , 是

头孢呋辛钠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儿科感染成本效益分析

头孢呋辛钠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儿科感染成本效益分析

5 例中度感染 患儿分三组 : 1 头孢呋辛钠 、 头孢克肟序贯治疗组 , 静脉用头孢呋辛钠组和 口服头孢 克肟组。从药 品经 济学 角度对临 床疗效 、 安全性和医疗费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 三组疗效 比较 ,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P>00 ) 口服用 药最经济 , .5 。 头孢呋辛 钠、 头孢克肟序贯治疗显示较 高的成本 效益 , 采用 治疗 对门诊治疗患儿每天可节省费用 5 6元 , 住院患儿每天可节省费用 5 9元 。 结论 : 头孢 呋辛钠 、 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儿科 中度感染有 明显成本效益优势。头孢克肟疗效可靠 , 治疗 费用低 , 是头孢序贯治疗 的较
R a ensvd i wl MBcnbe ae n ak—i pt n ad 5 MB i a hsi le ae t Oit vn scpa p r vr a ( <0 0 ) n aet n 9 R n opti dp tn t nr eu ehl o n eey dy P i az i a s o i . 1
t ame t o hl r n if cin M e h d S e r t n rc i e e t . t o tp—d w h rp t r e xme Gr u e a o a e t a e tr eu o i o i m e f d n o o n t e a yw h o a C f i a l sw sc mp r d w h p r ne a C f rx meS d u i l i n i l t e a y i p n—r n o z d c mp rt e t a f hl r n w t d l h rp n ao e a d mie o a ai r l i e i mi de—s r u a tra e t n . ain sw r l c td t h e ra — v i oc d h e o sb cei i c i s P t t e al ae t r et t i l n f o e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成本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并评价头孢他美酯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有效性、安全性和药物经济学意义。

方法将106例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病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头孢他美酯组和头孢克肟组进行治疗,利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成本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治疗方案的显效率分别为73.58%和64.15%,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和92.54%,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头孢他美酯组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头孢克肟组。

结论头孢他美酯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经济效果优于头孢克肟。

【关键词】头孢他美酯; 头孢克肟; 小儿细菌性腹泻病; 成本-效果分析
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使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如何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对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减轻患儿痛苦及患儿家庭经济负担等均有现实意义。

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我们对头孢他美酯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病进行成本-效果对照分析,以期为临床选择疗效高、成本低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入选标准①急性腹泻,每日腹泻次数>3次,稀便或水样便,有或无粘液、脓血。

无呕吐或呕吐轻;②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HP,有或无红细胞;③未用过其它抗生素,或连续使用其它抗生素3d以上无效者。

1.1.2排除标准入选前连续应用其他抗菌药物不足72h者;危重病人或因呕吐等不能口服给药者;入选后又使用其它抗菌药物者;失访者。

1.2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6年1至12月我院儿科门诊患儿。

符合入选标准,完成疗程和随访,资料完整的共106例(具体见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病程均为3d以内,腹泻次数≥3次/d,稀便或水样便,有或无粘液、脓血,大便镜检白细胞≥10个/HP;有发热者占76.42%;部分患儿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无脱水或轻度脱水。

两组病例粪培养阳性者均为16例,其中头孢他美酯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4例,福氏志贺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非伤寒沙门氏菌1例;头孢克肟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例,福氏志贺菌5例,宋内志贺菌3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其余病例粪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1.3治疗方法头孢他美酯治疗组:盐酸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商品名:安素美,浙江震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mg/kg•d-1,分2次口服。

头孢克肟治疗组:头孢克肟颗粒(商品名:达力芬,深圳市制药厂生产)5~8mg/kg•d-1,分2次口服。

疗程:显效及有效者大便正常后继续口服3d,总疗程5~7d。

治疗3d无效者更换抗生素。

两组病例对症处理、口服补液等治疗相同。

嘱家长给患儿易消化的饮食。

治疗前取粪便送检粪常规及细菌培养。

1.4观察与随访由家长观察记录患儿粪便性状、次数,体温等全身症状。

治疗3d后患儿来医院门诊随访,检查粪常规;粪培养阳性者,同时复查粪培养。

治疗7d 后来门诊或电话随访,了解大便情况及全身症状。

1.5疗效判定标准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制定的标准:①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6成本的确定成本是指人们所关注的某一特定方案或药物治疗所消耗资源的价值,用货币单位表示,它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1]。

由于入选病例均为门诊患儿,其家庭情况不同,误学、家属误工、交通费用等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的计算具有不确定性且不具可比性,本文未作分析,只计算直接成本,包括药品费用和检查费用,其他的费用暂不计。

因治疗方案中除抗菌药物费用不同外,患者的其它药费是一致的,故只计算抗菌药物的费用。

为使成本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所有费用根据福建省2006年收费标准计算。

盐酸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规格:0.25g×袋,零售价:21.74元;头孢克肟颗粒,规格:50mg×6袋,零售价:19.79元。

各项检查费用为:粪常规1.80元,粪培养75.00元。

结果头孢他美酯组和头孢克肟组的药物费用分别为1920.37元和2157.11元,检查费用均为5365.80元,总费用两组分别为7286.17元和752
2.91元。

1.7统计学分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两组之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一般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疗程与腹泻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体结果见表2、3。

其中两组粪培养阳性的患儿,3d疗程细菌清除率均为100%。

2.3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采用成本(C)和效果(E)的比值来表示每获得1份效果所需要的净成本[2],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较低的治疗方案。

但成本-效果比最低的方案并不一定就是最佳的成本-效果方案,此时需进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它是考察在一种方案基础上实施另一种方案所增加的成本和额外的效果比值,即考察△C/△E的比值,比值越小则表明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所需追加的成本越低,说明该方案的实际意义越大。

本实验以治疗成本较低的头孢他美酯组治疗方案作参照与头孢克肟组比较,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头孢他美酯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头孢克肟组。

在头孢他美酯组基础上,要多获得1个效果单位,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上头孢克肟组要分别多花费25.10元和62.63元(见表5)。

2.4敏感度分析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变量通常难以准确测量,而且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对分析结果也有影响,故需进行敏感度分析,以验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随着国家加大对医药市场的管理力度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药品费用下降是必然趋势,所以将上述费用分配率假设为药品成本下降10%,检查成本上升5%,由此进行敏感度分析。

分析结果与表5相一致,说明此分析的结论可信(见表6)。

3讨论
3.1在我国感染性腹泻病在5岁以下小儿中属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居第2位,它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3],其中细菌性腹泻病约占30%左右。

本次分析的病例从年龄分布来看,小于6岁的婴幼儿占87.74%,从季节分布来看,10~12月发病率最高,其次为7~9月。

查出的明确病原菌以志贺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氏菌为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上我们观察到肺炎克雷伯菌等条件致病菌肠炎病例增多。

这可能与抗生素的滥用,使对其敏感的正常菌群数量减少,正常栖生的真菌和耐药条件致病菌增多致发病有关。

有报道认为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4]。

因此,合理选用抗生素,规范临床用药,势在必行。

3.2头孢他美酯和头孢克肟都是儿科常用的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都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体外药敏检测报告90%以上的志贺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且此类药物副反应较少。

国内外已有报道应用头孢他美酯和头孢克肟治疗儿童各种细菌性感染,安全、高效,且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同样安全有效[5]。

3.3从表4可以看出,与头孢他美酯很可能和可能有关的临床反应例数为5例,其中恶心或恶心、呕吐4例;头孢克肟很可能和可能有关的临床反应例数为3例,其中恶心或恶心、呕吐1例。

虽然都较轻微,却给患儿坚持服药带来困难,造成依从性降低。

因为儿童作为特殊的用药群体,思想意识未完全成熟,服用药物有一定的被动性,有时还会对药物产生厌恶感,特别是对感官有刺激的药物、还会产生反抗心理。

因此,医药企业应该加大研发力度,从剂型、规格、色泽、口感等方面开发出一些适合儿童的专用药品。

以降低用药成本,
减少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让患儿用上价廉物美的药品[6]。

3.4药物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比较和分析治疗方案的成本机制,在保证有效率的情况下,合理地节约医疗费用。

其中成本-效果分析法是研究比较和分析医院内≥2种抗生素治疗方案相对优势的最佳方法。

从文中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可知,对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病,头孢他美酯和头孢克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头孢他美酯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比头孢克肟高,而疗程、总成本、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头孢克肟,体现出头孢他美酯的价格优势,且敏感度分析也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说明头孢他美酯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既有效又经济。

从药物经济学的中的最小成本分析法角度来考虑,当两种或多种治疗方案之间的效果相同或接近时,选择成本最低的为优选方案,因此分析结果提示应该选择头孢他美酯组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