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小故事1
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

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1.而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
蟹六跪而(1连词,表并列)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连词,表假设。
)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而(4代词,通“尔”。
你,你的)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连词,表转折。
青于蓝。
婉贞博学而(6连词,表递进。
)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连词,表修饰。
)思也。
众应之。
既而(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
,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连词,表承接。
)出,果大捷。
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译文】:兵法,(是一门讲究)变幻莫测的学问,(并且)需要齐心协力。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钳子,(但是)(它是)(一种)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法藏身的动物,更何况是兵法呢?所以冯宛贞说:“大家如果有抗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就)可以了。
”宛贞,你的父亲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你)(就像)靛青,从兰草中提取却比兰草的颜色更深。
宛贞博学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知效仿读书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
大家回应她。
不久,宛贞率领众少年穿戴好服装出来,果然大获全胜。
众人都赞叹:宛贞,(只是)小女子罢了:她的行为,却是巾帼豪杰啊。
2.何“徐公何(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也?其所据何(3代词,做宾语,什么。
)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
嗟乎,情之误,何(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其大也!然何(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
)人能忘情耶?何以(6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
十八个文言虚词小故事

十八个文言虚词小故事
以下是十八个文言虚词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而:
- 拔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 何:
- 苛政猛于虎: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3. 乎: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 乃: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 其:
-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
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可编辑修改word版)

18 个文言虚词小故事1.而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
蟹六跪而(1 连词,表并列)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 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战乎?故冯婉贞曰:“ 诸君而(3 连词,表假设。
)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而(4 代词,通“尔”。
你,你的)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连词,表转折。
青于蓝。
婉贞博学而(6 连词,表递进。
)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 连词,表修饰。
)思也。
众应之。
既而(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
,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 连词,表承接。
)出,果大捷。
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 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译文】:兵法,(是一门讲究)变幻莫测的学问,(并且)需要齐心协力。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钳子,(但是)(它是)(一种)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法藏身的动物,更何况是兵法呢?所以冯宛贞说:“大家如果有抗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就)可以了。
”宛贞,你的父亲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你)(就像)靛青,从兰草中提取却比兰草的颜色更深。
宛贞博学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知效仿读书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
大家回应她。
不久,宛贞率领众少年穿戴好服装出来,果然大获全胜。
众人都赞叹:宛贞,(只是)小女子罢了:她的行为,却是巾帼豪杰啊。
2.何“徐公何(1 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 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也?其所据何(3 代词,做宾语,什么。
)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
嗟乎,情之误,何(4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其大也!然何(5 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
)人能忘情耶?何以(6 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十八个文言虚词小故事

2021/6/24
5
复音词,不久, 一会儿
1.而
连词,表承接
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
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
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复音词,放在句尾, 表限制的语气助词, 相当于“罢了”
2021/6/24
语气助词, 表肯定语气
6
1.而 不久,宛贞率领众少年穿戴好 服装出来,果然大获全胜。众人都 赞叹:宛贞,(只是)小女子罢了 :她的行为,却是巾帼豪杰啊。
16
句中语气助词, 表停顿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
“……的样子”、“……地”
3.乎
而王胡为乎(5)好乐甚?若王专于理
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
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臣之驽顿,
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介词,表比较, 相当于“比”
句末语气 助词, 表疑问
2021/6/24
17
3.乎 然而大王您为什么还如此沉溺于
音乐呢?如果大王在治理国事上专心 致志,一定会游刃有余的,(这样的 话)大王的作为真是比沉溺于音乐强 百倍啊。为臣愚钝,所说的话难免有 误,大王能原谅我吗?
2021/6/24
18
3.乎
大王喜欢音乐太投入了,那么齐国治理得
(也)差不多了吧。但是我曾经看到一个人, 他家世代捕蛇,有多人死在这件事上,却仍然 做这件事不停下来,问他原因,(他)说:“ (捕蛇)可以应付赋税啊。”哎,赋税的危害 真是比毒蛇还厉害啊!然而大王您为什么还如 此沉溺于音乐呢?如果大王在治理国事上专心 致志,一定会游刃有余的,(这样的话)大王 的作为真是比沉溺于音乐强百倍啊。为臣愚钝 ,所说的话难免有误,大王能原谅我吗?
1_文言虚词小故事 教师版(1)

十八个文言虚词小故事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1.而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
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
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
众应之。
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
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
你,你的。
(5)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译文:兵法,(是一门讲究)变幻莫测的学问,(并且)需要齐心协力。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钳子,(但是)(它是)(一种)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法藏身的动物,更何况是兵法呢?所以冯宛贞说:“大家如果有抗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就)可以了。
”宛贞,你的父亲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你)(就像)靛青,从兰草中提取却比兰草的颜色更深。
宛贞博学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知效仿读书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
大家回应她。
不久,宛贞率领众少年穿戴好服装出来,果然大获全胜。
众人都赞叹:宛贞,(只是)小女子罢了:她的行为,却是巾帼豪杰啊。
2.何“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
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解析:(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高考文言文个实词虚词小故事助记

46、举 陈涉亡,众豪杰举(推举)项羽为帅.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不意 邦先举(攻取)咸阳,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邦,然意不决,范增举(举起) 玉玦促之.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尽,全都),且举(举出) 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举(像样子). 47、绝 晋人有美玉,邻人凯靓,屡盗而不得,为绝(断绝)邻人之念,晋人 遂率妻子至桃源绝(与世隔绝)境,途遇江河,假舟揖而绝(横渡),后 至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绝(尽),亦无所见,其子仰望,见一大鹏,绝 (直上穿过)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于此. 48、堪 兰芝昼夜勤作息,阿姥仍不满,曰:“不堪(胜任)吾儿妇.”令 其子休之.其子与兰芝情真,以为堪(能够)与贤人比,而畏其母,亦无术, 遣之.每至节气,心痛难堪(忍受). 49、克 齐将率众与魏战于桂陵,既克(战胜),威震天下.齐兵战后日益 骄纵,未能克(约束)己,以致民怨四起,皆以为身处富强之国而不克 (能够)蒙其泽. 50、类 宋人某,形类(类似)橐驼者,树之茶类(种类),其法异.众人怪 之,问其以.举类(事物)讲解之,众皆以为其义之深.
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

《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1.而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
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
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
众应之。
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
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
你,你的。
(5)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译文:兵法,(是一门讲究)变幻莫测的学问,(并且)需要齐心协力。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钳子,(但是)(它是)(一种)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法藏身的动物,更何况是兵法呢?所以冯宛贞说:“大家如果有抗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就)可以了。
”宛贞,你的父亲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你)(就像)靛青,从兰草中提取却比兰草的颜色更深。
宛贞博学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知效仿读书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
大家回应她。
不久,宛贞率领众少年穿戴好服装出来,果然大获全胜。
众人都赞叹:宛贞,(只是)小女子罢了:她的行为,却是巾帼豪杰啊。
2.何“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
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解析:(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做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十八个文言虚词小故事

十八个文言虚词小故事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李明的书生。
他勤奋好学,对文言虚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李明决定出门游历,增长见识。
他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前行,不久便来到了一座宁静的村庄。
在村子里,他遇到了一位老者,名叫王福。
王福见李明一身书生打扮,便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来此作甚?”李明恭敬地回答:“我欲游历四方,增长学问,不知此地可有什么有趣之事?”王福笑着说:“有趣之事倒是不少,就说这村头的那座桥,‘而’今已有些年头了。
”李明疑惑地问:“这‘而’字在此作何解?”王福解释道:“此‘而’乃连接词,表转折之意。
桥虽旧‘而’坚固。
”李明恍然大悟。
告别王福后,李明继续前行。
傍晚时分,他来到了一家客栈。
客栈老板热情地招呼他:“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李明说:“住店,麻烦给我一间安静的房间。
”老板应道:“好嘞,‘以’您的要求,给您安排楼上的房间。
”李明又问道:“这‘以’字何意?”老板道:“‘以’在此处作介词,表依据、按照。
”第二天一早,李明离开客栈,走进了一片山林。
在山林中,他看到一位猎人正准备狩猎。
猎人对他说:“此山林常有猛兽出没,你‘其’小心。
”李明不解地问:“‘其’字在这里怎么理解?”猎人回答:“‘其’在此用作语气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应当’。
”离开山林后,李明来到了一座小城。
在城中,他听到两个人在争吵。
一人说:“这是‘乃’我先看到的。
”另一人说:“分明是‘乃’我先拿到的。
”李明上前询问:“这两个‘乃’字是何意?”其中一人回答:“这‘乃’字是‘就是’‘原来是’的意思。
”接着,李明走进了一家书店。
他在书架上看到一本古籍,其中有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他问书店老板:“这‘也’字有何作用?”老板回答:“此‘也’字表句末语气,相当于‘啊’‘呀’。
”走出书店,李明看到一位画师正在作画。
画师自言自语道:“‘于’此处着墨,方能显出山水之神韵。
”李明好奇地请教:“这‘于’字何解?”画师说:“‘于’在此作介词,表示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8);其行,巾帼英杰而(9)。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2.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
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
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
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形容词词头,起强调作 用,可以译成“多么”)(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 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 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 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 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 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 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翻译:
4.焉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
(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 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 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1)(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 (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4)音节助词,不译。(5) 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7句末语气助词,相 当于“呢”。(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译文:秦军通过崤山山谷,只见山势陡峭,山谷狭窄,没有料到在此 地竟然有埋伏,将士们虽然全力搏击战斗,但无奈进退两难,没多久, 死亡将尽,因而导致大败。在这件事上我有些感慨,像这样骄傲轻敌, 怎能不败呢?即使万千兵马又对他们有什么益处呢?单单是他们的骄 纵,若要斥责的话,他们必然没有脸面活在世上了。
“燕燕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
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 草,生态渐复,燕子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 (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 不亦 乐乎?
意思,例“未得与项羽相见”。子女却说,这里的“与”是连 词“和”,例“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因此这六十万是父 亲与母亲一起借的,因此母亲只有30万元。
双方争执不下,又无法确定当时立遗嘱的语境,只能这样 判决:(60+30)÷2=45万。
实际上妻子应得30万,但是一个虚词影响了15万元,也就 是说一个虚词可以价值15万元嗯!
草,生态渐复,燕子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
(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 不亦
乐乎?
(1)
。(2)
。
(3)
。(4)
。
(5)
。(6)
。
(7)
。
7.与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
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以下更是虚构:
1.而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者也,何况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2)有意,瞻予马首 可也。”婉贞,而(3)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4)青于蓝。婉贞 博学而(5)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6)思也。众应之。顷 之,婉贞率诸少年束甲而(7)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 已(8);其行,巾帼英杰而(9)。 解析:
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
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解析:
(1)
(2)
。
(3)
。(4)
。
(5)
。(6)
。(7)
。(8)
5.因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
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
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解析:
(1)名词,原因。(2)动词,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 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4)介词,把。(5)连 词,相当于“而”,表并列。(6)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 系。(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 译为“把”。(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 为“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 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助词,与“上”组 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任用”。
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途经绍墓,因(6)守
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7)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
因(8)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
。(2)
。
(3)
。(4)
。
(5)
。(6)
。
(7)
。(8)
。
6.于
“燕燕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
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
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
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以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
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
5.因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
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 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途经绍墓,因(6)守 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7)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 因(8)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2) 动词,沿袭。(3)名词, 原因。(4)介词,趁。(5)副,于是,就。(6)介词,经由,通 过。(7)介词,因为。(8)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 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译文:根据才能授于官职,不是凭借门第的高低来录用人,并且不 沿用旧制,这是曹操成就大业的原因。它常常趁着人不防备的时候,偷 袭别人,就如在乌巢焚烧粮草一样,这一场战役,动摇了袁绍的军心, 于是就乘势攻古破了他,成就了官渡大捷。我途经袁绍的墓地,通过守 墓之人到他的墓前拜祭。他的气量怎是常人可比,他因此得众人之心, 并以此统一了天下。因为他有非同寻常的气量,所以能成就不同平凡的 事业。 6.于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 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 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 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 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10)一冕 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 (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
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
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
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10)一冕
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
(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
翻译:“秉烛夜游,确实是有原因啊”如果认为自己比潘安还美, 那么出门就不会有什么伤害,如果不这样,那么,凭借我的容貌在出现 在大街上,那么一定会恐吓惊吓人们。所以我自己就把书作为自己的伴 侣,(在书中)抛弃危险而且路途远而不敢去的怯懦,羡慕举着火把进 入深洞中的勇气,陶醉在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流淌的美景……畅游书 海来极尽天地间的乐趣,象这样的话,即使把帝王之位给我,我也会舍 弃它,怎么能因为一个皇冠的原故而放弃精神的安逸呢?因为我有这样 的心意,所以长能长期享受安逸的乐趣。我虽然在康熙六年来到京师, 但是最终没有跟权贵们交往。以上是我的内心独白,希你们能理解我, 所以不必有“贤能之人不被重用,忠臣不能重用”的感叹!
狐狸对狼说:“羊肉大概很鲜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尝,不妨叼一块 吃吃,饱饱口福。”狼说:“有凶狗守护着羊群怎么办?”于是狐狸挑 拨离间地对凶狗说:“羊多次在背后骂你,那些话太难听了,你竟然不 生气,是果真没有听到,还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们追逐嬉戏的 时候,我也愿意为你一雪前耻。你一定要答应我。”凶狗笑着说:“想 要加害于人,还怕找不到罪名吗?”于是凶狗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 和狼的奸计没有得逞,悻悻离去了。 3. 以
(1)连词,表并列。(2)连词,表假设。(3)代词,你,你 的。(4)连词,表转折。(5)连词,表递进。(6)连词,表修饰。 (7)连词,表承接。(8)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 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不译。 翻译:
用兵,是一种变幻莫测的方法。要同心协力,螃蟹有六条腿两只 钳,不是蛇鳝的洞穴却没有可以寄托的地方,何况是战争啊?所以冯婉 贞说:“诸位如果有意,只需看着我的马头跟着我走就是了。”婉贞, 你的父亲就是一个豪杰,但是青出于蓝却胜于蓝,婉贞广博地学习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