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1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1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1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1-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xxx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语言的结构特点。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及实现。

3.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的定义及实现。

4.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5.掌握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1.顺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2.链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三、实验步骤1.建立含n个数据元素的顺序表并输出该表中各元素的值及顺序表的长度。

2.利用前面的实验先建立一个顺序表L={21,23,14,5,56,17,31},然后在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68。

3.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结点的值域为整型数据。

要求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按尾插入法来建立相应单链表。

四、程序主要语句及作用1)程序1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MAXSIZE 1024//#define OVERFLOW 0//#define NULL 0#define OK 1#define MAXSIZE 1024typedef int elemtype; /* 线性表中存放整型元素 */typedef struct //结构定义头文件sqlist.h{ elemtype vec[MAXSIZE];int len; /* 顺序表的长度 */}sqlist;int initlist(sqlist *L,int k){ int i;printf("Input the list:");for( i=0;i<k;i++)scanf("%d", &L->vec[i]);//cin>>L->vec[i];同效,注意输入时地址"&"return OK;}// 以下是整个源程序:#include"sqlist.h"int main(){ int i,n;sqlist *L,a; //定义表的变量printf("\n Input the length of the list L:\n");scanf("%d",&n);L=&a; //指针引用,如果去掉L=&a语句,会出现什么结果?L->len=n; //将长度传给leninitlist(L,n);printf("Output the list and its length:\n");for(i=0;i<n;i++)printf("%d ", L->vec[i]);printf("\nThis sqlist's length is %d", L->len);system("pause");return 0;}2)程序2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顺序表的插入利用前面的实验先建立一个顺序表L={21,23,14,5,56,17,31}然后在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68。

数据结构实验一_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一_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线性表的顺序表基本操作:建立、插入、删除、查找、合并、打印等运算。

二、实验要求包含有头文件和main函数;1.格式正确,语句采用缩进格式;2.设计子函数实现题目要求的功能;3.编译、连接通过,熟练使用命令键;4.运行结果正确,输入输出有提示,格式美观。

三、实验设备、材料和工具1.奔腾2计算机或以上机型2.turboc2,win-tc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 建立一个含n个数据元素的顺序表并输出该表中各元素的值及顺序表的长度。

2. 往该顺序表中第i位置插入一个值为x的数据元素。

3. 从该顺序表中第j位置删除一个数据元素,由y返回。

4. 从该顺序表中查找一个值为e的数据元素,若找到则返回该数据元素的位置,否则返回“没有找到”。

五、程序#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define list_init_size 10#define increment 2typedef struct {int *elem;int length,listsize;}sqlist; //类型定义void initlist_sq(sqlist &L) //初始化顺序表{ }void output(sqlist L) //输出顺序表{ }void insertlist(sqlist &L,int i, int x) //顺序表中插入x{ }void deletelist(sqlist &L,int j, int y) //顺序表中删除y{ }int locateelem(sqlist &L,int e) //顺序表中查找e{ }void main(){ }【运行结果】void initlist_sq(sqlist &L) //初始化顺序表{L.elem=(int*)malloc(LIST_INIT_SIZE*sizeof(int));if(!L.elem) exit (OVERFLOW);L.length=0;L.listsize=LIST_INIT_SIZE;return OK;}void output(sqlist L) //输出顺序表{for(int i=0;i<=L.length-1;i++)printf("%d,",L.elem[i]);return OK;}void insertlist(sqlist &L,int i, int x) //顺序表中插入x{int p,q;if(i<1||i>L.length+1)return ERROR;if(L.length>=L.listsize){newbase=(int*)realloc(L.elem,(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int));if(!newbasde)exit(OVERFLOW);L.elem=newbase;L.listsize+=LISTINCREMENT;}q=&(L.elem[i-1];for(p=&(L.elem[L.length-1]);p>=q;--p*(p+1)=*p;*p=x;++L.length;return ok;}void deletelist(sqlist &L,int j, int y) //顺序表中删除y{int p,q;if(i<1||I>L.length+1) return ERROR;p=&(L.elem[i-1]);y=*p;q=L.elem+L.length-1;for(++p;p<=q;++p)*(p-1)=*p;--L.length;return ok;}int locateelem(sqlist &L,int e) //顺序表中查找e { int p;i=1;p=L.elem;while(i<=L.length&&!(*p++,e))++i;if(i<=L.length) return i;else return 0;}void main(){int d,p,a,b;int c;initlist_sq(&L);output( L);insertlist( &L, d, a);deletelist( &L, p, b);locateelem( &L, c);}。

数据结构实验-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线性表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

2熟悉并掌握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和具体的函数定义。

3熟悉VC++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程序中的用户头文件、实现文件和主文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4熟悉VC++操作环境的使用以及多文件的输入、编辑、调试和运行的全过程。

二、实验要求1实验之前认真准备,编写好源程序。

2实验中认真调试程序,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注意程序的正确性和健壮性的验证。

3不断积累程序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基本题:1对元素类型为整型的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进行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加强、提高题:2、编写一个求解Josephus问题的函数。

用整数序列1, 2, 3, ……, n表示顺序围坐在圆桌周围的人。

然后使用n = 9, s = 1, m = 5,以及n = 9, s = 1, m = 0,或者n = 9, s = 1, m = 10作为输入数据,检查你的程序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最后分析所完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定义JosephusCircle类,其中含完成初始化、报数出圈成员函数、输出显示等方法。

(可以选做其中之一)加强题:(1)采用数组作为求解过程中使用的数据结构。

提高题:(2)采用循环链表作为求解过程中使用的数据结构。

运行时允许指定任意n、s、m数值,直至输入n = 0退出程序。

实验二栈、队列、递归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栈、队列这种特殊线性结构的特性2熟练掌握栈、队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下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要求1实验之前认真准备,编写好源程序。

2实验中认真调试程序,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注意程序的正确性和健壮性的验证。

3不断积累程序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基本题(必做):1分别就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栈的各种基本操作。

2、假设以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表示队列,并且只设一个指针指向对尾结点,不设头指针,试设计相应的置队空、入队和出队的程序。

加强题:3设线性表A中有n个字符,试设计程序判断字符串是否中心对称,例如xyzyx和xyzzyx都是中心对称的字符串。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附实例)--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实现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附实例)--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实现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附实例)---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实现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实现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两种存储结构上的实现,其中以熟悉各种链表的操作为重点。

2、巩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与技术,会用线性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 1、单链表的表示与操作实现 ( * )2、约瑟夫环问题3、Dr.Kong的艺术品三、实验要求1、按照数据结构实验任务书,提前做好实验预习与准备工作。

2、加“*”题目必做,其他题目任选;多选者并且保质保量完成适当加分。

3、严格按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和规范,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说明:依据实验内容分别说明实验程序中用到的数据类型的定义、主程序的流程以及每个操作(成员函数)的伪码算法、函数实现、程序编码、调试与分析、总结、附流程图与主要代码)㈠、数据结构与核心算法的设计描述(程序中每个模块或函数应加注释,说明函数功能、入口及出口参数)1、单链表的结点类型定义/* 定义DataType为int类型 */typedef int DataType;/* 单链表的结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LNode{ DataType data;struct LNode *next;}LNode,*LinkedList;2、初始化单链表LinkedList LinkedListInit( ){ // 每个模块或函数应加注释,说明函数功能、入口及出口参数 }3、清空单链表void LinkedListClear(LinkedList L){// 每个模块或函数应加注释,说明函数功能、入口及出口参数}4、检查单链表是否为空int LinkedListEmpty(LinkedList L){ …. }5、遍历单链表void LinkedListTraverse(LinkedList L){….}6、求单链表的长度int LinkedListLength(LinkedList L){ …. }7、从单链表表中查找元素LinkedList LinkedListGet(LinkedList L,int i){ //L是带头结点的链表的头指针,返回第 i 个元素 }8、从单链表表中查找与给定元素值相同的元素在链表中的位置LinkedList LinkedListLocate(LinkedList L, DataType x){ …… }9、向单链表中插入元素void LinkedListInsert(LinkedList L,int i,DataType x) { // L 为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头指针,本算法// 在链表中第i 个结点之前插入新的元素 x}10、从单链表中删除元素void LinkedListDel(LinkedList L,DataType x){ // 删除以 L 为头指针的单链表中第 i 个结点 }11、用尾插法建立单链表LinkedList LinkedListCreat( ){ …… }㈡、函数调用及主函数设计(可用函数的调用关系图说明)㈢程序调试及运行结果分析㈣实验总结五、主要算法流程图及程序清单1、主要算法流程图:2、程序清单(程序过长,可附主要部分)说明:以后每次实验报告均按此格式书写。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报告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报告

课程:数据结构实验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专业:信息安全学号:姓名:成绩:实验5 图基础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图的存储结构及其遍历。

二、实验软硬件环境(CPU、OS、IDE):三、实验任务(要求写出核心代码,并对运行结果截图)1)使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储表示分别实现如下给定的图1、图2、图3所示图的物理存储结构。

2)在1)所建立的图形存储结构上分别实现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并给出遍历结果(序列)。

图3 有向图实验代码:#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define MAXVEX 20#define OK 1#define ERROR 0#define OVERFLOW -1#define INFINITY 65535#define QueueSize 20 //队列中最大元素个数typedef int QElemType; //队列的元素的类型typedef int VertexType;typedef int EdgeType;typedef enum{False,True}Boolean; //Boolean是布尔类型,其值是ture或false Boolean visited[MAXVEX]; //访问标志的数组。

typedef struct{VertexType vexs[MAXVEX];EdgeType arc[MAXVEX][MAXVEX];int numVertexes,numEdges;} MGraph; //邻接矩阵。

typedef struct EdgeNode //边表结点。

{int adjvex;struct EdgeNode *next;}EdgeNode;typedef struct VertexNode //顶点表结点。

{int data;EdgeNode *firstedge;}VertexNode,AdjList[MAXVEX];typedef struct{AdjList adjlist;int numVertexes,numEdges; //图中当前顶点数边数。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综合技能实践-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综合技能实践-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综合技能实践——《常用数据库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实验指导书第一部分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MySQL数据库环境搭建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

2.掌握启动和运行MySQL的方法。

3.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表及向表中插入记录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预习一、MySQL概述MySQL是最流行的开放源码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由MySQL AB公司开发、发布并支持的。

MySQL AB是由多名MySQL开发人创办的一家商业公司。

它是一家第二代开放源码公司,结合了开放源码价值取向、方法和成功的商业模型。

数据库是数据的结构化集合。

它可以是任何东西,从简单的购物清单到画展,或企业网络中的海量信息。

要想将数据添加到数据库,或访问、处理计算机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需要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服务器。

计算机是处理大量数据的理想工具,因此,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计算方面扮演着关键的中心角色,或是作为独立的实用工具,或是作为其他应用程序的组成部分。

关联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的仓库内。

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

MySQL的SQL指得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是用于访问数据库的最常用标准化语言,它是由ANSI/ISO SQL标准定义的。

SQL标准自1986年以来不断演化发展,有数种版本。

在本手册中,“SQL-92”指得是1992年发布的标准,“SQL:1999”指得是1999年发布的标准,“SQL:2003”指得是标准的当前版本。

我们采用术语“SQL标准”标示SQL标准的当前版本。

二、MySQL的安装MySQL是一个开源的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软件。

可以到MySQL的主页上进行下载,地址为。

登录学院ftp://172.25.10.20/(内网)或者ftp://113.55.4.20(外网) 用户名:zhuyp_std, 密码:std,下载区常用数据库的安装和调试文件夹下载相关软件。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五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五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本实验项目方案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X3108005)”项目资助)实验难度: A □ B □学期:2012秋季学期任课教师:实验题目: 树及其应用小组长:联系电话:完成提交时间:2012年12月10日云南大学软件学院2012学年秋季学期《数据结构实验》成绩考核表学号: 20111120 姓名:本人承担角色:小组长综合得分:(满分100分)指导教师:年月日(注:此表在难度为C时使用,每个成员一份。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2012学年秋季学期《数据结构实验》成绩考核表学号: 20111120 姓名:人承担角色:组员综合得分:(满分100分)指导教师:年月日(注:此表在难度为C时使用,每个成员一份。

)一、【实验构思(Conceive)】(10%)(本部分应包括:描述实验实现的基本思路,包括所用到的离散数学、工程数学、程序设计、算法等相关知识)本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哈夫曼编码译码器,要求通过统计一段电文中的各字符频率编写哈夫曼码并进行翻译。

首先要解决如何进行哈夫曼编码,然后设计对电文进行编码,最后还有有译码过程。

本程序使用二叉树进行哈夫曼编码,使用文本文档保存电文处理。

利用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贯彻设计程序所必需的五大步骤,目标分析->设计算法->程序编写->后期调试->售后服务的流程完成这个项目。

利用算法设计相关知识:该算法具有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的特性。

离散数学相关知识:正确合理使用与或非之间的关系,进行程序分支判断,保证程序正常进行,以及二叉树的使用。

二、【实验设计(Design)】(20%)本次实验使用C进行编写,自定义函数7个:void SortHufmtree(hufmtree *tree){//将哈夫曼树n个叶子结点由大到小排序Codetype* HuffmanCode(hufmtree *tree){//哈弗曼编码的生成hufmtree* BuildHuffmanTree(hufmtree *tree){//构建叶子结点已初始化的哈夫曼树hufmtree* CreateHuffmanTreeFromSourceFile(){//通过解析源文件建立哈夫曼树hufmtree* Encoding(hufmtree *tree){//对源文件进行编码并保存hufmtree* Decoding(hufmtree *tree)//对存有编码的源文件进行译码并保存主函数为功能选择界面三、【实现描述(Implement)】(30%)主函数显示开始界面,选择相应的功能进行哈夫曼编码译码。

数据结构实验一-线性表

数据结构实验一-线性表

数据结构实验⼀-线性表实验⼀线性表⼀、实验⽬的1、深刻理解线性结构的特点,以及在计算机内的两种存储结构。

2、熟练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及其它们的基本操作,重点掌握查找、插⼊和删除等操作。

⼆、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程序,将未完成的代码补全(红⾊部分)。

2、上机调试,并运⾏程序。

3、保存和截图程序的运⾏结果,并结合程序进⾏分析。

三、实验内容和基本原理1、实验1.1 顺序表的操作利⽤顺序表存储⽅式实现下列功能(见参考程序1):1)通过键盘输⼊数据建⽴⼀个线性表,并输出该线性表。

如,依次输⼊元素25,21,46,90,12,98。

2)根据屏幕菜单的选择,进⾏数据的插⼊、删除和查找,并在插⼊或删除数据后,再输出线性表。

如,在第2个位置上插⼊元素43,然后输出顺序表。

删除顺序表第4个元素,输出改变的顺序表。

3)在屏幕菜单中选择0,结束程序的运⾏。

基本原理:在顺序表的第i个位置上插⼊⼀个元素时,必须先将线性表的第i个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依次后移⼀个位置,以便腾空⼀个位置,在把新元素插⼊到该位置。

当要删除第i个元素时,只需将第i个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前移⼀个位置。

程序代码(蓝⾊为补充的语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GRAM :顺序结构的线性表 *//*CONTENT :建⽴,插⼊,删除,查找 *//*编程语⾔: Visual c++ 6.0 *//* * * * * * * * * * * * * * * * * * * * * *#include#include#define MAXSIZE 20typedef int ElemType; //数据元素的类型typedef struct{ElemType a[MAXSIZE];int length;}SqList; //顺序存储的结构体类型SqList a,b,c;//函数声明void creat_list(SqList *L);void out_list(SqList L);void insert_sq(SqList *L,int i,ElemType e); ElemType delete_sq(SqList *L,int i);int locat_sq(SqList L,ElemType e);//主函数void main(){int i,k,loc;ElemType e,x;char ch;do {printf("\n\n\n");printf("\n 吴肖遥20151681310131");printf("\n 1.建⽴线性表");printf("\n 2.插⼊元素");printf("\n 3.删除元素");printf("\n 4.查找元素");printf("\n 0.结束程序运⾏");printf("\n =====================");printf("\n 请输⼊要执⾏的操作: ");scanf("%d",&k);switch(k){case 1:{creat_list(&a);out_list(a);}break;case 2:{printf("\n请输⼊插⼊位置: ",a.length+1); scanf("%d",&i);printf("请输⼊要插⼊的元素值: ");scanf("%d",&e);insert_sq(&a,i,e);out_list(a);}break;case 3:{printf("\n请输⼊要删除元素的位置: ",a.length); scanf("%d",&i);x=delete_sq(&a,i);out_list(a);if(x!=-1)printf("\n删除的元素为:%d\n",x);else printf("要删除的元素不存在!");}break;case 4:{printf("\n请输⼊要查找的元素值:");scanf("%d",&e);loc=locat_sq(a,e);if(loc==-1)printf("\n未找到指定元素!");elseprintf("\n已找到,元素的位置是: %d ",loc);}break;}/*switch*/}while(k!=0);printf("\n 按回车键,返回...\n");ch=getchar();}/*main*///建⽴线性表void creat_list(SqList *L){int i;printf("请输⼊线性表的长度: ");scanf("%d",&L->length);for(i=0;ilength;i++){printf("数据 %d =",i);scanf("%d",&(L->a[i]));}}//输出线性表void out_list(SqList L){int i;for(i=0;i<=L.length-1;i++)printf("%10d",L.a[i]);}//在线性表的第i个位置插⼊元素evoid insert_sq(SqList *L,int i,ElemType e){int j;if(L->length==MAXSIZE)printf("线性表已满!\n");else {if(i<1||i>L->length+1)printf("输⼊位置错!\n");else {for(j=L->length-1;j>=i-1;j--)L->a[j+1]=L->a[j];L->a[j+1]=e;/*将未完成的代码补全,提⽰:此处添加⼀条语句,将被删除的元素值赋给e*/ L->length++;}}}//删除第i个元素,返回其值ElemType delete_sq(SqList *L,int i){ElemType x;int j;if(L->length==0)printf("空表!\n");else if(i<1||i>L->length){printf("输⼊位置错!\n");x=-1;}else{x=L->a[i-1];for(j=i;j<=L->length-1;j++)L->a[j-1]=L->a[j];/*将未完成的代码补全,提⽰:此处添加⼀条语句,将被删除元素之后的元素左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难度: A □ B □ C □学期:2017秋季学期任课教师: 刘宇实验题目:组员及组长:承担工作: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完成提交时间:2017年10月24日一、【实验构思(Conceive)】(10%)(本部分应包括:描述实验实现的基本思路,包括所用到的离散数学、工程数学、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概要性地分析)实验要求制作一个复数计算器,要求能进行实数和虚数的混合运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数的四则运算,确保运算正确无误。

然后要解决的就是分离复数这个问题。

分离复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输入复数的时候分别输入实部虚部,然后打印。

但这过于简单,于是采取输入一个字符串来接入这个复数,然后用数组的方法进行实部虚部的分离。

用到的数学知识:复数四则运算,与或非运算,进行分支判断;程序设计知识:目标分析->设计算法->程序编写->后期调试。

二、【实验设计(Design)】(20%)(本部分应包括: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和基本操作说明,程序包含的模块以及各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关键算法伪码描述及程序流程图等,如有界面则需包括界面设计,功能说明等)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typedef struct Complex //构造复数结构Complex{float real; //定义实部为realfloat imag; //定义虚部为imag}Complex;基本操作:功能一可以字符串形式输入一个复数,用数组的方法从字符串中分离出实部和虚部;功能二可以对输入的两个复数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

模块:加法函数:Complex Add(Complex z1, Complex z2)减法函数:Complex Sub(Complex z1, Complex z2)乘法函数:Complex Mul(Complex z1, Complex z2)除法函数:Complex Div(Complex z1, Complex z2)打印函数:void print_Complex(Complex z)分离实部函数:float Getreal(Complex z)分离虚部函数:float Getimag(Complex z)分离函数:void spread_Complex()算法伪码描述(分离函数):输入一个复数字符串;实部标志为flag1,虚部标志为flag2,得到flag1和flag2的取值,判断该复数是否是完整的复数,或是纯实数、纯虚数;用符号来判断一个完整的复数的实部虚部,如果判断出字符串中接收到了‘+’或者‘-’,则符号前面的算实部,将符号舍去,后面的即为虚部,直到遇上‘i’。

程序流程图:三、【实现(Implement)】(30%)(本部分应包括:抽象数据类型各操作的具体实现代码、关键操作的具体算法实现、函数实现,主程序实现等,并给出关键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如有界面则需包括界面的关键实现方法等。

)主程序实现:打印功能选择的DOS窗口界面,输入功能选择,选择功能一调用复数分离函数,选择功能二则输入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选择运算,+则调用加法函数,-号调用减法函数,*号调用乘法函数,/号调用除法函数,否则错误提示。

各主要函数实现:1.加法函数:z.real = z1.real + z2.real;z.imag = z1.imag + z2.imag;2.减法函数:z.real = z1.real - z2.real;z.imag = z1.imag - z2.imag;3.乘法函数:z.real = z1.real * z2.real+z1.imag*z2.imag;z.imag = z1.real * z2.imag+z1.imag*z2.real;4.除法函数:if( z2.real == 0 && z2.imag == 0) {printf("ERROR! z2 is 0!\n");//判断除数是否为零system("pause");exit(0);}elsez.real = (z1.real*z2.real-z1.imag*z2.imag)/(z1.real*z1.real-z1.imag*z1.imag);z.imag = (z1.imag*z2.real-z1.real*z2.imag)/(z1.real*z1.real-z1.imag*z1.imag); 5.分离函数:void spread_Complex(){char fushu[20] = { '\0' }, real[10] = { '\0' }, imag[10] = { '\0' };int i = 0, j = 0, n = 0, k = 0, flag1 = 0, flag2 = 0;printf("请输入一个复数字符串:");getchar();gets(fushu);while (fushu[n] == ' '){n++;}if (fushu[n] >= '0' && fushu[n] <= '9' || fushu[n] == '-' || fushu[n] == '+'){real[i] = fushu[n]; /*把第一个字符处理掉*/i++;n++;for (k = i; k<20; k++){if (fushu[k] == '+' || fushu[k] == '-')//判断是否为完整复数flag1++;else if (fushu[k] == 'i') /*判断是否为纯实数*/flag2++;}if (flag2 > 1){printf("ERROR!");system("pause");exit(0);}else if (flag2 == 0) /*判断为纯实数*/{printf("该复数实部为%s\n", fushu);printf("该复数虚部为0\n");system("pause");exit(0);}else if (flag1 == 0) /*判断为纯虚数*/{imag[j] = real[0];j++;for (; fushu[n] != 'i'; j++){if (fushu[n]>'0' && fushu[n] <= '9' || fushu[n] == '.' || fushu[n] == ' '){if (fushu[n] == ' '){n++;j--;continue;}imag[j] = fushu[n];n++;}else{printf("\nERROR!\n");system("pause");exit(0);}}imag[j] = 'i';printf("该复数实部为0\n");printf("该复数虚部为%s\n", imag);system("pause");exit(0);}if (flag1 == 1) //判断为完整复数{for (; fushu[n] != '+' && fushu[n] != '-'; i++){if (fushu[n]>'0' && fushu[n] <= '9' || fushu[n] == '.' || fushu[n] == ' '){if (fushu[n] == ' '){n++;i--;continue;}real[i] = fushu[n];n++;}else{printf("\nERROR!\n");system("pause");exit(0);}}if (fushu[n] == '-') /*负号算在虚部*/{imag[j] = fushu[n];j++;n++;}else if (fushu[n] == '+') /*加号舍去*/{n++;}for (; fushu[n] != 'i'; j++){if (fushu[n]>'0' && fushu[n] <= '9' || fushu[n] == '.' || fushu[n] == ' '){if (fushu[n] == ' '){n++;j--;continue;}imag[j] = fushu[n];n++;}else{printf("\nERROR!\n");system("pause");exit(0);}}imag[j] = 'i';printf("该复数实部为%s\n", real);printf("该复数虚部为%s\n", imag);system("pause");exit(0);}printf("ERROR!\n");system("pause");exit(0);}printf("ERROR!\n");system("pause");exit(0);}时间复杂度分析:四、【测试结果(Testing)】(10%)(本部分应包括:对实验的测试结果,应具体列出每次测试所输入的数据以及输出的数据,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附截图)程序初始界面:第一个功能实现:第二个功能实现(输入的第一个复数均是9-4i;第二个复数均是-1-3i):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五、【实验总结】(10%)(本部分应包括:自己在实验中完成的任务,及存在的问题,所完成实验过程中的具体经验总结、心得)本次试验中,起初是直接使用输入复数的时候分别输入实部虚部,然后打印,以此来分离复数,但考虑到这样做非常简单,所以后面做了修改,于是采取输入一个字符串来接入这个复数,然后用数组的方法进行实部虚部的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