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2024年《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503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试验学时数:36学时试验学分:1教材:主要参考书:《分子生物学试验指导》徐庆华等成栋学院立项教材 2024一、课程说明《分子生物学试验》以介绍分子生物学中的试验方法、试验手段和培育学生试验操作技能为其主要内容。
须要以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动手实力,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通过试验,要求学生能在原有的相关理论学问基础上较全面和深化理解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驾驭基本的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和技巧,初步具备肯定的试验设计实力,以求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
本试验课在方法上力求经典,试验内容涉及了质粒DNA的提取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质粒分析;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体外基因扩增及产物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
二、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试验一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一、试验特点试验类型:综合试验类别:专业基础安排学时:6 每组人数:2二、试验目的1、驾驭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和试剂盒提取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驾驭琼脂糖凝胶的制备及外源DNA的检测原理。
3、了解质粒DNA的粗略定量方法。
三、试验内容提要1、将单菌落接种于3m1含相应抗生素的LB培育基中,37℃摇菌过夜;2、12,000rpm离心30sec,收集菌体;3、加200u1溶液I(含RNaseA 100ug/ml ),振荡悬浮菌体;4、加200ul新配制的溶液II,颠倒混匀;5、溶液澄清后马上加入预冷的200u1溶液III混匀后冰上放置5~10 min;6、4℃、12,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加0.7倍异丙醇混匀,室温静置5min;7、12,000rpm离心10min,70%乙醇洗涤沉淀,抽干后溶于适量水或TE,-20℃保存备用。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了解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概念和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熟悉 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机制。
了解基因工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命科学中的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具有查阅和分析分子生物学相关文献的能力,能够跟踪学科前沿进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课程内容1、绪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DNA 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RNA 的结构与分类核酸的理化性质和研究方法3、基因与基因组基因的概念和结构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基因家族和基因簇4、 DNA 的复制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DNA 复制的调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5、转录转录的基本过程RNA 聚合酶和转录因子启动子和终止子转录后的加工和修饰6、翻译遗传密码和密码子的特点tRNA、rRNA 和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翻译后的加工和修饰7、基因表达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学调控8、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工具酶和载体目的基因的获取和克隆基因工程的应用9、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10、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讲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思维,使其具备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1.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 1.1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1.2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3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1.4 分子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1.5 DNA和R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2.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2.1 DNA提取和纯化技术- 2.2 PCR技术与应用- 2.3 基因克隆与重组技术- 2.4 基因表达与蛋白质分析技术- 2.5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3. 分子生物学应用和前沿研究- 3.1 分子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3.2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3.3 基因治疗和基因药物研究- 3.4 表观遗传学与环境遗传学研究- 3.5 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理论教学,向学生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框架和最新研究进展。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培养其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3. 讨论: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文献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文献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积极性、实验操作技能等。
2. 作业:包括课后题、实验报告等。
3.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4.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题并撰写一篇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的论文。
五、参考教材1.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Raff M., Roberts K., Walter P. (2014). 分子生物学(第7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仅为参考教材,具体以课程教师的教学要求为准。
六、备注本教学大纲可能会根据课程进程和学生反馈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内容将在课程上提前通知,并以最终教学大纲为准。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规律,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指导生物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性地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子生物学思维方式,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置1.第一章:绪论- 介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解释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术语和概念2.第二章:DNA结构和功能- 讲解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探讨DNA复制和修复的机制3.第三章:RNA结构和功能- 介绍RNA的类型和功能- 讨论转录和翻译的原理及过程4.第四章:基因调控- 解释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探讨基因调控与细胞分化的关系5.第五章: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介绍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 分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6.第六章:基因工程技术- 介绍基因克隆、DNA测序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 探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7.第七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介绍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训练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理解DNA、RNA、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3. 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操作方法4. 熟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5. 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分子生物学知识。
五、教学要求1. 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2. 学生需完成规定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3. 学生需按时参加考试,考核其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奠定坚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愿学生在本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提升自己对于生物科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医学、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二、基础知识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DNA、RNA、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构和功能。
2. 基因组学与遗传学:基因的结构、表达和调控,遗传变异与表型差异的关系。
3. 基因工程与基因编辑: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4. 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分子进化的基本原理、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实验技术1. 分子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DNA/RNA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蛋白质分离与鉴定等。
2. 基因组学实验技术: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蛋白质组学等高通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3. 基因编辑实验技术:CRISPR-Cas9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基因敲除、基因修饰等实验操作。
4. 分子进化实验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系统发育分析软件的使用等。
四、应用领域1. 生物医学研究:分子诊断、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等。
2. 农业科技:转基因作物培育、抗病虫害育种等。
3. 环境保护:分子生物学在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4. 科学研究方法:分子生物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解读。
五、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研讨会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 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设置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
3. 学习评价: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实验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资源与平台1. 实验室设施:配备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和试剂。
2. 图书与期刊:提供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期刊资源。
3. 在线学习平台:建立在线课程、实验操作视频和学术交流平台。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使用)
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并促进了一批新学科的兴起和发展。
目前,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基因克隆重组技术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因此,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从分子水平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了解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预期结果等。
2、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仪器设备。
3、实事求是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
4、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注意实验室安全。
三、实验教材:
《生命科学实验技术》, 郝福英等, 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实验考核
1、实验总评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
2、实验总评成绩(20%)的组成:
(1)实验报告的成绩:占10%。
主要考核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报告格式是否正确;原理是否论述清楚;实验结果分析讨论能否正确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否创新性;论述是否符合逻辑;报告字迹是否清楚等方面。
(3)实验考核的成绩:占10%。
实验考核成绩(10%)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其中实验操作占6%,实验报告占4%。
五、实验项目表
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共36学时。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91118B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24总学分:1适用专业:生物科学二、实验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1.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并促进了一批新学科的兴起和发展。
目前,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基因克隆重组技术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因此,在掌握基本分子生物学理论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开设本实验课程。
2. 目标:通过实验原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和熟悉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下列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质粒DNA的分离及纯化,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DNA重组、转化与检测实验等。
三、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注重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实验课前要预习,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原理与基本步骤;(3)实验过程中要具有严谨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与实验结果,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树立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意识。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技术。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在冰上进行。
正确选取对数生长期的大肠杆菌细胞。
【内容提要】感受态是细菌处在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
选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工程菌株——大肠杆菌DH5a菌株为材料,在0℃、CaCl2低渗溶液处理,细胞壁破坏,细胞成为球型原生质体。
因而具备了吸收外源DNA的能力。
实验操作步骤:1.挑取单菌落,接种培养过夜2.转接培养3.将菌液置冰浴处理4.收集菌体5.CaCl2处理,-70℃保存。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探讨其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科学突破;2. 理解基本的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3. 掌握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4. 培养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思维和设计能力;5. 培养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1.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1.1 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2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代谢1.3 基因结构与功能1.4 受体与信号转导1.5 基因调控与表达调控2. 分子遗传学2.1 DNA的复制与修复2.2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2.3 基因组学及其应用3.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1 DNA/RNA的提取和纯化技术3.2 PCR技术及其应用3.3 DNA测序技术及其应用3.4 基因克隆技术及其应用4. 分子生物学前沿研究与应用4.1 基因工程与重组蛋白表达技术4.2 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4.3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4.4 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和解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方式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研项目:结合实际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2. 作业和报告: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3. 期中考试: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统一测试。
4. 期末论文:撰写一篇关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论文,展示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
六、参考教材1. Alberts B, et al. (2014). 《分子生物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类别
专业课
2、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验证、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如:质粒(植物/动物)DNA的分离及纯化、植物总RNA的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
培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风,提高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
3、教学内容
本门课教学主要以某一基因为主线,从基因的分离、纯化、克隆、及鉴定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和意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可能的情况下同时提供多种实验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准备实验,培养其独立科研能力。
4、教学方式
以实验操作为主,配合原理教授、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学生实验报告、撰写论文、自学等方法进行学习。
5、考核内容及方式
实验操作 30%,实验结果 30%,实验报告 30%,考勤 10%。
参照以下几个方面评定成绩。
(一)认真预习实验并书写实验预习报告;
(二)实验态度认真,操作规范,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
(三)按规定步骤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准确;
(四)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6、本课程授课时间(学期),总学时数。
本课程在三年级开设,总计36学时,学时分配见下表:
教学时数分配表
二、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技能,包括DNA 提取、PCR 扩增等。
通过学生的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对生命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
2、教学内容(分章节描述)
实验一质粒DNA的提取
1.主要内容碱裂解法提取载体质粒。
2.教学要求学习和掌握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方法和技术。
实验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1.主要内容(1)电泳基本知识介绍(2)琼脂糖凝胶的制备(3)质粒的定量。
2.教学要求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方法和技术。
实验三植物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1.主要内容(1)RNA的提取(2)核酸的琼脂糖凝胶电泳(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的含量和纯度。
2.教学要求掌握植物组织中提取RNA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方法。
实验四动物总DNA的提取
1.主要内容(1)总DNA的提取(2)核酸的琼脂糖凝胶电泳(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的含量和纯度。
2.教学要求掌握动物组织中提取总DNA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方法。
实验五 PCR基因扩增
1.主要内容(1)PCR基本原理(2)PCR溶液体系的制备(3)PCR仪使用
2.教学要求掌握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粒(植物/动物)DNA的分离及纯化、植物总RNA的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难点:植物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魏群主编,1999,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分子克隆实验指南,J.萨姆布鲁克, 1999, 科学出版社。
3、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郝福英等, 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
4、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梁国栋主编,2001年,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