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全文)
肝癌化疗栓塞治疗操作规范

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
在中国,85%~90%是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肝癌是一种富血供肿瘤,90%以上的血供来源于肝动脉。
用加入化疗药物的栓塞剂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称经导管的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
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
TACE的操作方法有:(1)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后再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剂中加或不加化疗药物);(2)动脉栓塞前后分别进行化疗药物灌注(“三明治”疗法);(3)化疗药物与颗粒性栓塞剂混合在一起进行栓塞;(4)单纯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进行动脉栓塞和(或)加用颗粒性栓塞剂。
根据国内外文献的荟萃分析,TACE是肝癌患者能够受益的介入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
根据国内外文献的荟萃分析,TACE是肝癌患者能够受益的介入治疗方法。
其特点为适应证较广、创伤较小、可重复性强、疗效较好。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应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一、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1.甲胎蛋白(AFP)大于400ug/L:能排除妊娠、生殖系统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影像检査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
2.AFP<400ug/L: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史,能排除妊娠、生殖系统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并有2种影像检査方法证实有肝癌特征性占位病变。
如果以上2项均不符合,则需要肝内外病灶的病理检査结果证实。
二、TACE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1)外科手术不能切除,或虽能手术切除,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的肝癌病灶;(2)巨块型肝癌,肿瘤占整个肝脏的比例<70%;(3)多发结节型肝癌;(4)肝癌手术前的减瘤治疗,以降低肿瘤分期,为手术切除创造机会;(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6)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然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但肝门有较多代偿性侧支血管形成;(7)外科手术失败,或切除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8)肝癌破裂出血及肝动脉-门脉静分流造成的门静脉高压出血;(9)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10)肝癌肝脏移植术后复发。
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2021(最全版)

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2021(最全版)摘要我国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病率高,且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常规治疗手段疗效欠佳。
寻求新的有效治疗手段,采取合理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是提高中晚期肝癌疗效的关键。
近年来,中国学者创新性地将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FOLFOX方案应用于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显著提高了肿瘤反应率和病人生存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凝聚中国专家采用HAIC治疗肝癌的经验,旨在以此为蓝本,求同存异,将HAIC更合理、有效地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中。
据统计,我国肝癌年发病人数约37.0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26.92/10万),年死亡人数约32.6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23.72/10万)。
我国肝癌病人数量占全世界50%以上,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占85%左右,病人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常规治疗手段的中位生存时间仅约10个月[1]。
因此,寻求新的有效治疗手段,以及采取合理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对中晚期肝癌进行有效治疗是改善肝癌总体生存的关键。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进行创新性改革,将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FOLFOX方案应用于肝癌的灌注化疗中,显著提高肿瘤反应率和病人生存率,操作简单易于普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HAIC在国内普及应用时间尚短,在操作规范、适应证、联合应用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进行统一和规范。
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内肝癌诊断与治疗相关外科、介入科、肿瘤科等各专业专家,在循证医学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反复讨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供临床参考,期望以此为蓝本,求同存异,将HAIC更合理、有效的应用在肝癌的治疗中。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一、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肝细胞癌占到85%-90%以上,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肝细胞癌。
二、筛查和诊断(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在我国,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3。
1(二)肝癌的影像学检查: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各有特点,应该强调综合应用、优势互补、全面评估。
1.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 US):腹部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灵活直观、无创便携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
常规超声筛查可以早期、敏感地检出肝内可疑占位性病变,准确鉴别是囊性或实质性占位,并观察肝内或腹部有无其他相关转移灶。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不仅可以观察病灶内血供,也可明确病灶与肝内重要血管的毗邻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揭示肝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帮助鉴别和诊断不同性质的肝肿瘤,凭借实时显像和多切面显像的灵活特性,在评价肝肿瘤的微血管灌注和引导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优势。
医院介入科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诊疗常规

医院介入科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诊疗常规原发性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HCC)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其发病率局国内恶性肿瘤第三位。
我国是乙肝和肝癌大国,约1.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其中约30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
肝癌患者人数占全球患者总数的40%~45%,绝大多数具有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背景,每年近5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引发的肝脏损害和肝癌。
由于肝癌发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很低(约28%左右),术后复发率较高,故大部分需非手术治疗。
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
适应症宽、疗效好(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技术专题)“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显示88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74.1%、43.5%、21.2%),目前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肝癌和手术后复发肝癌吗,首选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
一、肝动脉化疗(HAI)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一)适应症1.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原发性肝癌;2.肝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3.行TACE治疗时,未能超选择性插管者。
(二)禁忌症1.肝肾功能严重障碍;2.大量腹水;3.全身情况衰竭;4.严重骨髓抑制;5.凝血功能严重障碍,难以纠正。
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1.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2.外科手术失败或者切除后复发者;3.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4.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小于70%;5.肝肿瘤破裂出血及动静脉瘘;6.不愿手术的小肝癌;7.肝癌移植术后复发者。
(二)禁忌症1.肝功能严重障碍,属Child C级。
2.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严重障碍,且无法纠正。
3.门静脉高压伴逆向血流以及门脉主干完全阻塞,侧支血管形成少者。
4.感染,如肝脓肿。
5.全身已发广泛转移,估计治疗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6.全身情况衰竭者。
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治疗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3)

(1)免疫治疗单药联合局部治疗。 (2)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联合局部治疗。 (3)双免疫联合局部治疗
▪ 该联合方案为肝癌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 获益,FDA附条件批准该联合治疗方案 用于既往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或无法耐 受索拉非尼的肝癌患者(证据等级4, 推荐B)。以ICIs为基础,现有的二线治 疗临床研究汇总见表2。
肝癌的ICIs治疗方案
▪ 此外,多项免疫联合靶向和双免疫联合的肝癌二线治疗研究正在 开展,包括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瑞戈非尼(GOING研究)、替雷利 珠单抗联合Sitravatinib(BGB-900-104研究)及信迪利单抗联合 IBI310(Ⅰb期研究)等。
肝癌的ICIs治疗方案
▪ 随后的确证性Ⅲ期研究Keynote 240,OS和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 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看,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Keynote 240和Keynote 224保 持了较好的一致性,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Ⅲ期研究Keynote 394证 实帕博利珠单抗在亚洲人群中相较于安慰剂可显著延长患者的mOS。
肝癌的ICIs治疗方案
(一)免疫治疗一线方案 1.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 ▪ IMbபைடு நூலகம்ave 150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
伐珠单抗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可达到19.2个月, 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free survival,mPFS)达到6.9 个月,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30%。在中国亚组人 群更具疗效优势,联合治疗组OS达到24.0个月(表1)。
《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临床实践指南》要点

《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临床实践指南》要点1 概述1.1 肝癌的流行病学肝细胞癌(HCC)是起源于肝细胞的富血供恶性肿瘤,90%血供来自肝动脉。
我国80%的肝癌患者发生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目前,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被公认为最常用的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与欧美和日本不同,我国接受TACE 治疗的肝癌患者肿瘤较大,且多伴有肝内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
1.2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对有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它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患者,若发现肝内直径>2 cm 结节,超声造影、动态增强CT、钆喷酸葡甲胺GdDTPA动态增强MRI及钆塞酸二钠注射液GdEOB-DTPA动态增强MRI检查中其中任何一项有典型的肝癌影像学特征,即增强动脉期(主要动脉晚期)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或延迟期强化下降,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即可临床诊断为肝癌;否则需肝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若肝内结节直径≤2cm,上述影像检查中需≥2项显示有典型的肝癌特性才可诊断,否则需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或每2~3个月密切影像随访以确立诊断。
对患者AFP升高,特别是持续增高,进行上述4种影像检查,若未发现肝内结节,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癌的前提下,应该密切随访AFP水平以及每隔2~3个月复查一次影像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1.3 肝癌TACE的分类根据栓塞剂的不同,TACE分为:①常规TACE(cTACE):通常指经皮将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肝癌的供血动脉内,先采用带有化疗药物的碘化油乳剂对肝癌供血动脉末梢进行栓塞,然后选择明胶海绵、空白微球和聚乙烯醇(PVA)等颗粒栓塞剂加强栓塞效果。
②药物洗脱微球 TACE(DEB-TACE):通常指采用化疗药物洗脱微球栓塞肝癌供血动脉。
本指南肝癌的TACE技术主要为cTACE。
2 肝癌TACE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1 适应证①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或B级。
2023肝动脉灌注化疗持续动脉给药及管路护理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肝动脉灌注化疗持续动脉给药及管路护理专家共识(完整版)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 是—种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提高肝脏肿瘤药物浓度,进而提高抗肿瘤效果的介入治疗方法[1-2]。
HAIC可较大程度杀伤肿瘤细胞,且化疗药物对正常肝组织影响较小,全身不良反应较少[3-4],已在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逐渐广泛应用。
由于HAIC特殊给药方式和经常长时间持续灌注特点,临床护理人员在持续给药护理、管路护理方面面临更大挑战,但目前该领域尚无指南或专家共识指导护理工作开展。
因此,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写了《肝动脉灌注化疗持续动脉给药及管路护理专家共识》(简称《共识》),以期为HAIC持续动脉给药及管路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预后结局和生活质量。
本共识编写小组由介入护理领域专家、循证护理学者等组成,小组成员以("肝癌"or"肝细胞癌"or"肝脏肿瘤'o r"肝转移癌')and(“动脉灌注化疗"o r“动脉置管持续化疗灌注"or"持续经动脉灌注”)为中文主题i司{"liver cancer" or"liver neoplasms"or"carcinoma,hepatocellular" or"metastatic liver cancer") and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or'H AIC" or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pump" or "infusion intra-arterial”)为英文主题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以及C 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4月的文献。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通用课件

06
总结
TACE手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
为肝移植创造条件
TACE手术是肝癌非手术治疗中疗效最 好的一种,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对于部分肝癌患者,TACE手术可缩小 肿瘤,为后续的肝移植手术创造条件 。
缓解症状
TACE手术通常需要 住院治疗,以便医生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 查和监测。
在住院期间,医生会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 估,并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住院时间的长短因患 者的具体情况而异, 一般需要住3-5天。
TACE手术能根治肿瘤吗?
TACE手术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控制肿瘤生长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它不能完全根治肿瘤,但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成功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为年轻男性,因肝癌接受了TACE 手术。手术前,患者的肿瘤较大,且已
出现转移。
术后恢复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肿瘤明显缩小, 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患者正在
接受后续治疗。
手术过程
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了先进的导 管技术,成功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送 至肿瘤供血动脉。
结论
TACE手术对于治疗肝癌具有显著效 果,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切除手术的 患者。
普及推广
随着TACE手术的优势逐渐被更多人 所认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将更加 广泛,惠及更多的肝癌患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TACE手术适应症
TACE手术适应症
总结词
TACE手术适用于不能进行手术切除 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尤其是那些肝功 能较好、肿瘤局限在肝脏一叶或部分 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全文)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
在中国,85%~90%是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肝癌是一种富血供肿瘤,90%以上的血供来源于肝动脉。
用加入化疗药物的栓塞剂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称经导管的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
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
TACE的操作方法有:(1)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后再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剂中加或不加化疗药物);(2)动脉栓塞前后分别进行化疗药物灌注(“三明治”疗法);(3)化疗药物与颗粒性栓塞剂混合在一起进行栓塞;(4)单纯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进行动脉栓塞和(或)加用颗粒性栓塞剂。
根据国内外文献的荟萃分析,TACE是肝癌患者能够受益的介入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
TACE的操作方法有: (1)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后再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剂中加或不加化疗药物);(2)动脉栓塞前后分别进行化疗药物灌注(“三明治”疗法);(3)化疗药物与颗粒性栓塞剂混合在一起进行栓塞;(4)单纯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进行动脉栓塞和(或)加用颗粒性栓塞剂。
根据国内外文献的荟萃分析,TACE是肝癌患者能够受益的介入治疗方法。
其特点为适应证较广、创伤较小、可重复性强、疗效较好。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应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一、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1.甲胎蛋白(AFP)大于400ug/L:能排除妊娠、生殖系统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影像检査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
2.AFP<400ug/L: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史,能排除妊娠、生殖系统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并有2种影像检査方法证实有肝癌特征性占位病变。
如果以上2项均不符合,则需要肝内外病灶的病理检査结果证实。
二、TACE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1)外科手术不能切除,或虽能手术切除,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的肝癌病灶;(2)巨块型肝癌,肿瘤占整个肝脏的比例<70%;(3)多发结节型肝癌;(4)肝癌手术前的减瘤治疗,以降低肿瘤分期,为手术切除创造机会;(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6)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然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但肝门有较多代偿性侧支血管形成;(7)外科手术失败,或切除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8)肝癌破裂出血及肝动脉-门脉静分流造成的门静脉高压出血;(9)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10)肝癌肝脏移植术后复发。
2.禁忌证:肝癌患者有以下情况:(1)肝功能属Child-PughC级;(2)凝血机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3)门静脉主干完全由癌栓阻塞,侧支血管形成少或门静脉高压伴逆向血流;(4)合并感染,如肝脓肿不能同时得到治疗;(5)肿瘤全身广泛转移,估计患者生存期<3个月;(6)患者恶液质、多器官功能衰竭;(7)肿瘤占全肝的比例大于70%(若肝功能基本正常,可采用少量碘油乳剂分次栓塞)。
三、介入术前准备1.影像检查:目前超声、CT、MR动态增强检査是明确肝癌诊断的主要手段。
对于AFP>400ug/L,又无肝炎活动者,当超声、CT、MR检査未发现肝癌病灶时,可酌情选择DSA肝动脉造影检查。
2.实验室检査:(1)肝功能、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査;(2)血、尿和大便常规检査;(3)肿瘤标志物检査:通常检测癌胚抗原(CEA)、AFP、CA199和CA125等指标;(4)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査,包括测定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anti-HBs)、e抗原(HBeAG)、e抗体(anti-HBe)、核心抗体(anti-HBc)、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等;(5)血糖水平测定;(6)心电图检査,必要时心、肺功能检査。
3.治疗设备及药物准备:(1)常用血管造影器械:包括穿刺针、导管鞘、导管、导丝以及3F以下微导管等。
(2)药物:①血管造影对比剂:常用非离子型对比剂;②肿瘤化疗药物:常用蒽环类、铀类、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类等;③栓塞材料:碘油(常用38%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微球、弹簧圈;④止吐药:5-HT3受体拮抗剂,如格雷司琼、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⑤镇痛药: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⑥其他药物:如地塞米松、罂粟硷、利多卡因、阿托品、心痛定、硝酸甘油、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4.签署知情同意书:与患者和(或)患者家属谈话,介绍肝癌TACE治疗的必要性、疗效、手术操作过程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签署介入治疗的知情同意书。
5.禁食:术前4h禁饮食。
四、TACE手术操作程序1.肝动脉造影:患者仰卧,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备皮、消毒、铺巾,局部麻醉。
采用Seldinger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置放导管鞘,插入导管置于腹腔动脉或肝总动脉造影。
造影图像采集应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
若发现肝脏某区域血管稀少或缺乏,则可能存在供养肿瘤的侧支循环,还需探査相应的动脉血管(如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膈下动脉、胃左动脉等血管造影),以发现异位起源的肝动脉或侧支供养血管。
对于严重肝硬化、门静脉主干及一级分支癌栓者,推荐经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行间接性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血流情况。
2.灌注化疗:根据肝动脉DSA造影图像,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
主要用药为蒽环类、柏类。
每种药物一般需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150-200ml稀释,缓慢注入靶血管,灌注药物的时间应>20min。
3.肝动脉化疗栓塞: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栓塞剂。
栓塞时必须超选择插管,尽量至肿瘤供血动脉内。
一般用超液化碘油与化疗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经导管缓慢注人。
碘油用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血供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20ml。
透视下依据肿瘤区碘油沉积情况,瘤周是否出现门静脉小分支影为界限,碘油如滞留在血管内或有反流,应停止注射。
如有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和(或)肝动脉-肝静脉分流,可酌情选用PVA微球、无水乙醇、明胶海绵、弹簧圈等栓塞,再注人碘油,或将适量明胶海绵颗粒与碘化油混合,然后缓慢注人。
4.再次肝动脉造影: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再次行肝动脉造影,了解肝内血供及肿瘤病灶的栓塞情况。
5.拔除导管及导管鞘:栓塞完毕,拔除导管及导管鞘,压迫穿刺部位止血,包扎伤口。
患者仰卧,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6-12h。
若采用缝合器或其他止血器成功止血后,右下肢制动时间缩短至2h。
五、TACE操作注意事项1.医师资质:TACE属于三级介入手术,术者必须是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有资质的专业人员。
2.设备和手术条件:介入手术室必须配备具有数字减影功能的X线成像设备;介入手术时对患者应有心电监护、保留静脉输液通道。
3.术前患者情况评估:(1)若无肝动脉栓塞禁忌证,一般不做单纯的肝动脉灌注化疗。
(2)化疗药物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1~3种药物联合使用。
提倡使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如:蒽环类和丝裂霉素,铂类抗肿瘤药物;对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如:氟尿嘧啶类药物,需连续使用3~4天。
(3)在实施TACE治疗之前,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HBV-DNA和HCV-DNA滴定度。
由于化疗药物可以激活病毒,需给予抗病毒治疗。
即使是仅有HBsAg阳性,目前亦建议抗病毒治疗。
4.肝组织、肝功能及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TACE栓塞时导管应尽可能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最大限度地发挥杀灭肿瘤的作用;导管头端必须超过胆囊或胃十二指肠的供血动脉分支方可进行栓塞。
如果技术上导管头端难以超过上述动脉,应先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栓塞(如使用明胶海绵或不锈钢弹簧圈等将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部完全堵塞),再实施化疗栓塞;避免栓塞胆囊动脉,以保护胆囊。
5.栓塞剂选用原则:肝癌TACE治疗常用栓塞剂有碘油化疗乳剂、明胶海绵颗粒、各种栓塞微粒及不常使用的弹簧圈和无水乙醇等。
碘油化疗乳剂是由化疗药物和超液化碘油配制而成。
乳剂的配制方法较多,较为简单的是用60%的碘对比剂溶解化疗药物后再与碘油混合进行乳化。
一般情况下对比剂与碘油的比例为1:1。
可根据需要调整比例以获得不同黏稠度的乳剂。
碘油一次用量以不超过20ml为宜。
选择明胶海绵颗粒或其他栓塞微粒时,颗粒的直径应以可达到肿瘤血管床或小动脉为准。
对于TACE不常使用的栓塞材料临床上应慎用,例如弹簧圈虽然可栓塞肝固有动脉主干,但栓塞后可能影响后续治疗;无水乙醇和鱼肝油酸钠的作用强烈,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
6.栓塞注意事项:肝动脉栓塞时先用末梢类栓塞剂行周围性栓塞(如碘化油),再行中央性栓塞(如明胶海绵)。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栓塞剂用量应充足,尤其是在首次栓寒时。
尽最避免栓塞剂进入非靶器官。
一般末梢性栓塞的效果优于小动脉和肝动脉主干栓塞;完全性栓塞效果优于部分性栓塞。
栓塞时应尽量栓塞肿瘤的所有供养血管,以使肿瘤去血管化。
注意不要将肝固有动脉完全闭塞,以利于再次TACE。
7.拔管时注意事项:拔除导管和导管鞘之前,应关注患者的血压。
若血压高,需将血压降至正常后方可拔管,拔管后对穿刺部位压迫止血。
若患者凝血机能障碍,应予以纠正。
六、介入术后处理介入术后给予患者保肝、支持、止吐、镇痛等对症治疗3~5d;酌情使用抗生素,静脉应用制酸药3d;对于介入治疗后肿瘤坏死所致发热,可用酚咖片或吲哚美辛等解热药物退热。
七、肝癌TACE常见相关并发症及其处理1.化疗栓塞综合征:化疗栓塞后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肝区闷痛、腹胀、厌食等症状,可给予支持疗法、止吐、吸氧、镇痛等处理。
镇痛可按照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疗法,使用非阿片类、弱阿片类、强阿片类药物,尽量让患者无痛苦或减少痛苦。
2.术中胆心反射:这是由于化疗栓塞导致患者肝区缺氧、疼痛,刺激胆道血管丛的迷走神经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严重胸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术前可给予阿托品或山莨宕碱预防,如术中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可给予吸氧、静脉推注阿托品、用多巴胺升血压等措施治疗。
3.肝脓肿、胆汁瘤:术后患者出现肝脓肿,应给予抗生素,或经皮穿刺引流;对于胆汁瘤可经皮穿刺引流。
4.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系溃疡出血或门静脉高压性出血,前者按溃疡出血处理;后者除给予止血药及制酸药外,还需使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醋酸奥曲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