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五次模拟理科综合试题(PDF版)
2019年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9 年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 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 O-16 Mg-12 P-31 Cl-35.5 K-39 Fe-56 Cr-5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在生物体内进行的各项化学变化,错误的是A .尿素氨+二氧化碳B.激活的荧光素+氧氧化荧光素C.ATP ADP+Pi+能量D. 脂肪酶脂肪酸+甘油2. 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参与B.Rous 肉瘤病毒通过合成并分泌致癌因子,诱导人体细胞癌变C.真核细胞一定都具有生物膜系统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3.脊椎动物的一些基因活性与其周围特定胞嘧啶的甲基化有关,甲基化使基因失活,非甲基化能活化基因的表达。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4tRNA 的反密码子第3 位碱基与密码子第3 位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是不严格的。
下列事实不能支...持.上述假说的是A .细胞中的 tRNA 种类远少于 61 种B .某 tRNA 的反密码子第三位碱基是 U ,密码子与之配对的碱基是 A 或 GC . UAA 、 UAG 和 UGA 是终止密码,细胞中没有能识别它们的 tRNAD .某 tRNA 的反密码子第三位碱基是次黄嘌呤,与 C 、 U 和 A 均可配对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内容,正确的是A .细胞间隙液是人体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常见的信息分子中,大部分神经递质、植物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C .淋巴细胞分为 T 细胞、 B 细胞和吞噬细胞D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6.如图表示具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在不同环境中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详解】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5月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B. 水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 《本草经集注》对“消石”的注解如下:“……如握雪不冰。
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
这里的“消石”指的是高锰酸钾D. 《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答案】C【详解】A.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Cu2(OH)2CO3,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工厂烟尘属于胶体,胶体粒子带电,具有电泳的性质,则可用高压电除尘,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 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故紫青烟起是由于硝石中的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如握雪不冰”,根据颜色分析,这里的“硝石”不是高锰酸钾,硝酸钾为白色晶体,“硝石”是硝酸钾,故C错误;D.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C。
【点睛】近几年高考题中常常引用古语来说明某些化学现象,答题的关键就要特别注意关键字眼:如“如握雪不冰”,“紫青烟起”,“蒸令气上”等,才能与所学化学知识产生联系,找到答案。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 Al(OH)3↓+3NH4+B. 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 = NH4+ +HSO3-C.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AlO2-+H++H2O= Al(OH)3↓D.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 +HCO3-【答案】C【详解】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 Al(OH)3↓+3NH4+,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SO2= NH4+ +HSO3-,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4H+= Al3++2H2O,故C错误;D.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 +HCO3-,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2019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科学高中部)高三最后一模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科学高中部)高三最后一模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 O-16 Mg-12 P-31 Cl-35.5 K-39 Fe-56 Cr-52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B.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酒精纯度越高杀菌消毒效果越好C.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硅胶、生石灰、铁粉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答案】C【解析】【详解】A、汽油来自于石油,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即汽油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不含N元素,故A错误;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医用酒精的浓度一般为75%,故B错误;C、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包括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前者属于原电池原理,后者属于电解原理,金属Mg比铁活泼,Mg作负极,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正确;D、硅胶、生石灰作干燥剂,铁粉作还原剂,铁粉防止食品氧化,故D错误,答案选C。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4N 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B. 1 mol 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失去N A个电子C. 1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4N AD. 25℃时,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N A个氢氧根离子【答案】B【解析】【详解】A、P4和甲烷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P4的空间结构是,1mol白磷中有6molP -P键,甲烷的空间结构为,1mol甲烷中4molC-H键,0.4N A共价键,当含有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4mol时,白磷的物质的量为0.4/6mo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4/4mol,故A错误;B、无论是Na2O还是Na2O2,Na的化合价为+1价,1molNa都失去电子1mol,数目为N A,故B 正确;C、由Na2O2的电子式可知,1mol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物质的量为3mol,个数为3N A,故C错误;D、题中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OH-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答案选B。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东北育才高中部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科试卷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 :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Se: 79 Cu:64 I :12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Jason DeJong研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巴氏芽孢杆菌的细菌,这种细菌能使方解石(碳酸钙)沉积在沙砾周围,从而将它们胶合固定在一起。
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向松散液态的沙砾中注射培养的细菌、附加营养和氧气,这些松散液态的沙砾就能转化为固态。
固态的沙砾有助于稳固地球从而达到预防地震的目的。
下列有关巴氏芽孢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氏芽孢杆菌有核膜B.巴氏芽孢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厌氧型C.巴氏芽孢杆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D.巴氏芽孢杆菌无细胞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2.图表示人体内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与白细胞的基因型不同,但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相同B.血小板和红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C .图示所有的细胞中,干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而且其分裂能力较强D .白细胞能够穿过血管壁去吞噬病菌,这是因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果蝇是XY 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
【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数学(理)试题(含答案)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3.D
【解析】
【分析】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到 f'(5)等于直线的斜率﹣1,由切点横坐标为 5,
答案第 1页,总 16页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得到纵坐标即 f(5). 【详解】
14.已知点
P
是椭圆ax22
+
y2 b2
=
1(a
>
b
>
0)上的一点,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已知
∠F1PF2 = 120°,且|PF1| = 2|PF2|,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_.
15.在Δ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btanB + btanA =− 2ctanB,且 a = 8,b + c = 73,
2
6
(1)求 a,ω的值;
(2)若π < x < 3π,且 f(x + π ) = 4,求 f( x + π )的值.
4
4
63
26
19.已知数列 an 满足a1 + 2a2 + 22a3 + ⋯ + 2n−1an = n,(n ∈ N∗ ).
(1)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2)若bn
=
1
,求数列
log2an+1⋅ log2an+2
可知 x1<0,x2>0,x3=0,
满足 x1<x3<x2. 故选:B.
答案第 3页,总 16页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9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五次模拟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度东北育才高中部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科试卷命题人、校对人:高三理综合备课组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Mn-55 Cu-64 Zn-65 Ag-1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 所以形态、功能不同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2.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科学家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不同的mi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且miRNA能通过与靶mRNA结合或引起靶mRNA的降解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下列有关mi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 miRNA的产生与细胞的分化无关B. miRNA在真核细胞中不能编码蛋白质C. mi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靶mRNAD. miRNA可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的翻译阶段3.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可以使染色质中的RNA与蛋白质分离4.下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且数量为2a时,同源染色体分离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108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2a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5. 某雌雄同花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018-2019学年度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高三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试卷与答案

{正文}2018-2019学年度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高三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科试卷物理部分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有动量,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光谱D.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有更为精细的结构15.某空间站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
另有一飞船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飞船与空间站的绕行方向相同。
当空间站运行到A点时,飞船恰好运行到B点,A、B与地心连线相互垂直,此时飞船经极短时间的点火加速,使其轨道的近地点为B、远地点与空间站的轨道相切于C点,如图所示。
当飞船第一次到达C点时,恰好与空间站相遇。
由以上信息可判定()A.空间站的动能小于飞船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动能B.当飞船与空间站相遇时,空间站的加速度大于飞船的加速度C .飞船在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速度变大D .空间站的圆形轨道半径R 与飞船的圆形轨道半径r 的关系满足r =(1423 )R16.如图,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 ,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为U ,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 ,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读数为I ,电动机带动一重物匀速上升。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线圈中的电流的有效值为n I 2 B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n IU2C .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D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I 2R 17.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C 是轨迹上的三点,测得AB =5m ,BC =7m ,且物体通过AB 、BC 所用时间相等,则OA 之间的距离为( )A .2 mB .3mC .4 mD .5 m18.在水平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竖直放置两根间距为L 的光滑金属导轨,底端接电阻R ,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棒,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
2019届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2019届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五模考试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ich ball game does Jack play best?A. Volleyball.B. Ping-pong.C. Tennis.2. How long did the game last?A. About two hours.B. About two hours and a half.C. About three hours.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likes doing morning exercises.B. She can’t get up early.C. She dislikes doing such exercises.4. How are Tom’s skills?A. Excellent.B. Just so-so.C. Very bad.5.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woman?A. She likes volleyball.B. She doesn’t like basketball.C. She likes sports, too.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kind of books is Mr. Black’s mother interested in?A. Romantic love stories.B. Funny - 1 - /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失火前后的草原生态系统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该草原生态系统一定能演替成森林 C.失火前后的优势种均为草本植物,故没有发生群落演替 D.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种的消亡 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水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本草经集注》对“消石”的注解如下: “……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这里的 “消 石”指的是高锰酸钾
+
A.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 4NA 个氧原子 B.1 mol Cl2 溶于水,溶液中 Cl- 、HClO、ClO- 粒子数之和小于 2NA C.2.24 L(标准状况)2 H2 中含有 0.2NA 个中子 D.25 ℃时 Ksp (CaSO4 )=9×10 ,则该温度下 CaSO4 饱和溶液中含有 3×10 NA 个 Ca 10. 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 A.C4 H10 属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 B.分子组成是 C5 H10 O2 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 5 种 C.分子组成是 C4 H8O 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 D. 的一溴代物有 5 种 )
Ag-108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 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 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2.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科学家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 RNA,不同 的 miRNA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且 miRNA 能通过与靶 mRNA 结合或引起靶 mRNA 的降解进而影响基因 的表达。下列有关 mi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miRNA 的产生与细胞的分化无关 C. miRNA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靶 mRNA D. miRNA 可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的翻译阶段 3.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分离 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D.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可以使染色质中的 RNA 与蛋白质分离
2018-2019 学年度东北育才高中部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科试卷 命题人、校对人:高三理综合备课组 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 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 ......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 4.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H-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Mn-55 Cu-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Zn-65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6 -3 2+
11. 短周期元素 W、X、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W 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 的一种核素 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元素 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 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 B. 甲组结果没有出现 3:1 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为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 C. 乙组亲本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1 D. 甲组和乙组的杂交结果中红花植株都为杂合子 6.某地山火使原有的优势物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被野燕麦、毛雀麦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取代,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
-1-
B. miRNA 在真核细胞中不能编码蛋白质
4.下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 析不正确目的变化,则 a=2,且数量为 2a 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 a=54,且数量为 2a 时着丝点数目是 108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则 a=1,数量为 2a 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 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 a 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5. 某雌雄同花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 60 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杂交方案 红花×红花 红花×白花 白花×白花 杂交结果 红花:白花=14:1 红花:白花=7:1 全为白花
-2-
)
D.《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 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3NH3 ·H2 O= Al(OH)3 ↓+3N B.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 ·H2 O+SO2 =HS+N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Al+H +H2 O= Al(OH)3 ↓ 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 +CO2 +H2 O= HC+HClO 9.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